中国传统建筑文化3(DOC)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3(DOC)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3(DOC)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一、传统建筑的发展

最早出现的具有广义艺术美要求的建筑,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按照它的特点和规律,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一)成型期(大约从六十万年以前到公元前467年)

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最早出现的是没有屋顶的浅穴,大约经过两三千年,在原始社会后期到殷商时代,出现了“土台建筑”;

在南方出现了巢居,

大约七千年以前出现了“木台建筑”。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建筑上也出现了等级制度,如《礼记·礼器第十》:“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二)成熟期

从战国时代到南北朝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581年),木构架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宫殿建筑规模宏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建筑活动,除了修建万里长城外,还修建了奢华的阿房宫。

西汉

汉高颐墓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逐渐兴盛,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三)高峰期

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

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

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

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

(四)转变期

宋元两代城市规模缩小。

北宋的首都东京(今开封),在晚唐以后就改变了汉代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封闭式里

坊制度,夜禁取消了,城市中沿街设店,按行业成街。

由于家具经历了从商代低矮的形式到唐代高形桌椅的发展,宋代时高形家具已经定型化,房屋的空间也相应增大。

宋代

木、砖、石结构也有不少新发展,并制订出以“材”为标准的模制数,公元12世纪编写的《营造法式》就是总结这些经验的重要文献。

元代建筑沿袭了汉族几千年的传统,兴建了许多喇嘛寺庙和西藏式的塔,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

布达拉宫(7-17c)

泉州清净寺

(五)渐进期(明、清)

建筑材料:民间建筑也多使用砖瓦。

城市:明代在元代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城,古代文献中的都城规划思想得到完整的体现。

陵墓:明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与地形环境相结合,在创造肃穆气氛上达到了高度成熟的程度。

园林:

这时的造园艺术和装饰艺术取得突出的成就,江南富商开始在苏州、杭州、无锡、扬州一带营造私家园林。

清代在造园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

(一)宫殿

宫殿和都城规划在中国建筑中成就最高。

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根据考古发现,河南安阳小屯村3700多年以前曾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

周代宫室从当时记载洛邑规划制度的《考工记》可知。

秦朝建立以后便开始兴建规模巨大的宫殿。

汉代宫殿建筑以“汉三宫”,即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为代表。其中,建章宫建筑在上林苑里。

唐代长安城中共有三座宫殿建筑群,即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元代仍按照传统都城的布局规划建造了大都(今北京),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建筑群沿中轴线排列,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奠定了明清宫殿建筑的基础。

明、清

最能表现中国宫殿建筑特点的是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前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位于中轴线上。

后寝是供皇帝及其家族生活起居、游乐的部分,在宫城的后面

故宫前三殿剖面图

中国的宫殿建筑的一大特征就是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得最突出。

中国的殿堂(包括宗教殿堂)都采用大屋顶,主要有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六种。

重檐庑殿顶逐渐成为一种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歇山顶多用于城楼和门楼建筑。其他殿顶则普通人家也可以用。

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清代屋顶之规制,屋顶等级分为:

1.重檐庑殿

2.重檐歇山

3.庑殿

4.歇山

5.悬山、

6.硬山。

至于攒尖及卷棚,因为不用在重要建筑上,所以不列入等级。

殿顶那些各式各样的动物装饰,统称为“吻兽”或“瑞兽”,吻兽的数量也表明宫殿的等级

(二)中国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的发展

传说中的黄帝曾在昆仑山置“圃”,圃即园林。

最早的初级园林形式是苑囿。

苑:《史记·殷本纪》载,殷纣王“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

“沙丘苑台”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也是最早的帝王园林。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约公元前11世纪)

苑囿

秦代以后,“囿”改为“苑”,合称“苑囿”,这种称法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仍将皇家园林称作“国朝苑囿”。

园林布局

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渭水之南建造著名的上林苑,为“海上仙山”、“一池三山”的布局首创了一个范例。

汉代

汉代“苑囿”是包括宫室建筑在内的园林,兼居住、理政、游乐等功能。

“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史记·孝武本纪》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建筑的范例。

私家园林

三国两晋

造园史上产生了以山林野趣为主题的山水园。

这个时期的典籍中开始出现“园林”一词。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才更加广泛。

南北朝

佛教兴盛,很多寺庙建于郊外,逐渐成为风景游览区。受此影响,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逐渐地有了山居、别业、庄园和聚徒讲学的精舍。

隋唐

隋代西苑以水景布局的水景园。

唐代的三大内(唐三宫):大明、太极、兴庆,都是宫和苑相结合的园林区。

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有很大发展。园林方面也开始有体现山水之情的创作。盛唐诗人、画家王维在蓝田县风景区经营了辋川别业,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中国园林建筑有“三分在工匠,七分在主人”的造园传统。

唐长安、洛阳和宋开封都建有大量私家园林。从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1095年)一书中可知唐宋私家园林都采取山水园形式。

宋代私家园林留存到现在有址可寻的有北宋苏州的沧浪亭;南宋绍兴的沈园。

北宋

北宋政和七年(1117)始筑皇家园林万岁山,后更名艮岳。至此,自然山水的苑囿式的园林,已经完全人工化了,园林艺术的创造性更突出了。

金代

金代北京称中都,扩建了辽代的瑶屿行宫称为“西苑”,苑内的水泊统称太液池,池中之岛称为琼华岛。

辽金两代在都城近郊修建园林的同时,还在具有湖光山色的西郊香山、玉泉山和八大处兴建行宫,这些都是具有宫苑性质的皇家园林。

元代

皇城中的禁苑,称为“上苑”。民间私家园林的代表就是苏州狮子林。

明代

在元代禁苑基础上对皇家园林进行了扩建,奠定了现在三海的规模。

北京北海

明代私家园林

民间私家园林的代表要数苏州的拙政园。

清代

清代出现了北京西北郊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

清代宫苑还吸收了蒙、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如北京颐和园后山建筑群、承德外八庙等。

西方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首先在宫苑中被采用。如圆明园中俗称“西洋楼”的一组西式建筑就是一个例证。

圆明园

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被称为圆明三园。用“天上人间诸景备,移天缩地在君怀”来形容圆明园的艺术成就毫不夸张。

清漪园

它是清末颐和园的前身,是一座更具皇家气派的苑囿。它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典型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修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皇家园林几千年建筑艺术和造园艺术的总结。1998年它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民居

1.北方合院式民居

自元代建都北京时起,四合院就伴随当时大规模的规划建筑出现了。

北京四合院

同为合院式民居,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

如东北地广人稀,所以院落大得可以套马车。

山西晋商云集,合院里的房屋多采用两层,富丽气派。

南方人多地少,合院式民居的院落小得被称为“天井”。

云南大理的白族“三房一照壁”式四合院,也有“四合五天井”式。

2.窑洞式民居

这种形式的窑洞过去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黄土地区较流行。

窑洞

靠崖窑

下沉式窑洞

3.杆栏式民居

云南、两广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特点:通风、防潮。

4.帐篷型民居

帐篷型是我国古代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的传统居住形式。古称“穷庐”(《淮南子·齐俗训》)、“穹闾”(《史记·天宫》)等,俗称“毡房”、“帐篷”、“蒙古包”。

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民族,如达翰尔、鄂温克等族的“蒙古包”,和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西北民族的“毡房”以及藏族的“帐篷”都有相似之处。

哈萨克族毡房

藏族帐篷

5.土楼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福建土楼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点

(一)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木构架

(二)严整的城市规划和富于变化的建筑组群布局

在建筑组群布局上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间”为单位,再以“间”组成房屋,由房屋围城庭院,然后再由几个庭院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如北京的四合院、故宫等都是这样。商朝可能已经产生了“间”的概念。

布局讲究变化、对称

在设计手法上,组群建筑布局普遍采用对称式。

(三)利用自然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尊崇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

堪舆学说就是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种认识。

(四)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

大屋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的特征之一。

中国建筑按照不同的功能确定其结构、装饰、大小、高低等。

斗拱

建筑彩绘

“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会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疏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一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及过当的怀疑至于鄙薄。”(林徽因《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五)蕴含丰厚的人文精神

1.社会理想的体现。西周构造的礼乐文明一直是中国理想社会秩序的一种追求。礼:区分彼此

《礼记·礼运》中说:“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槨之厚,丘封之大……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

中国所有建筑类型中,最能体现尊严和重要的,莫过于宫殿建筑了。

三层阶梯

乐:乐尚同

“乐”是人们认同的一个重要方式。

翊坤宫

颐和园苏州街

2.哲学观念的体现

(1)阴阳五行观念:

在传统的哲学观念中,阴阳五行学说最为古老,它对中国建筑也有很深的影响。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故宫文渊阁

(2)儒家哲学观念

中庸观念对建筑的影响。

(3)道家哲学观念

老子在论证“有”、“无”之间关系时说:

“三十幅,共一榖,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建筑空间的处理

阴——阳

有——无

虚——实

3.宗教思想的体现

中国自然式园林那种以自然为本,体现了道教的追求。

建筑色彩也与宗教有关。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它提供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土壤。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俯视图

?1.中国传统建筑的各发展阶段有哪些特点?

?2.历代代表性的宫殿建筑有哪些?

?3.紫禁城怎样表现中国宫殿建筑的等级制?

?4.秦代园林建筑开创了何种形式?

?5.历代代表性的帝王园林有哪些?

?6.颐和园蕴含了怎样的中国文化?

?7.传统建筑的屋顶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

?8.中国各地代表性的民居有哪些?分布如何?

?9.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点。

?参考书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2.王振复著《宫室之魂——儒释道与中国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2.陈志华著《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2.王振复著《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凡尔赛

?枫丹白露

?1.中国匠人的地位低,所以建筑缺乏创造性。(福格森《印度和东方建筑史》、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花甲忆记》)?2.木构架建筑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卫三畏《中国总论》)

?3.结构、功用不科学。(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中国人

的特性》、马森《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

?4.舒适的原则让位于礼教和“风水”。

?一、传统建筑的发展

?最早出现的具有广义艺术美要求的建筑,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

期。按照它的特点和规律,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一)成型期(大约从六十万年以前到公元前467年)

?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最早出现的是没有屋顶的浅穴,大约经过两三千年,在原始社会后期到殷商时代,出现了“土台建筑”;

?在南方出现了巢居,

大约七千年以前出现了“木台建筑”。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

式。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建筑上也出现了等级制度,如《礼记·礼器第十》:“天子之

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二)成熟期

?从战国时代到南北朝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581年),木构架建筑体系

已基本形成,宫殿建筑规模宏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建筑活动,除了修建万里长城外,还

修建了奢华的阿房宫。

?西汉

?汉高颐墓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逐渐兴盛,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

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三)高峰期

?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

?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

?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

?(四)转变期

?宋元两代城市规模缩小。

?北宋的首都东京(今开封),在晚唐以后就改变了汉代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

封闭式里坊制度,夜禁取消了,城市中沿街设店,按行业成街。

?由于家具经历了从商代低矮的形式到唐代高形桌椅的发展,宋代时高形家具已经定型化,房屋的空间也相应增大。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

?木、砖、石结构也有不少新发展,并制订出以“材”为标准的模制数,公元12世纪编写的《营造法式》就是总结这些经验的重要文献。

?元代建筑沿袭了汉族几千年的传统,兴建了许多喇嘛寺庙和西藏式的塔,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

?布达拉宫(7-17c)

?泉州清净寺

?(五)渐进期(明、清)

?建筑材料:民间建筑也多使用砖瓦。

?城市:明代在元代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城,古代文献中的都城规划思想

得到完整的体现。

?陵墓:明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与地形环境相结合,在创造肃穆气氛上达到了高度成熟的程度。

?园林:

?这时的造园艺术和装饰艺术取得突出的成就,江南富商开始在苏州、杭州、

无锡、扬州一带营造私家园林。

?清代在造园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

?(一)宫殿

?宫殿和都城规划在中国建筑中成就最高。

?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根据考古发现,河南安阳小屯村3700多年以前曾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周代宫室从当时记载洛邑规划制度的《考工记》可知。

秦朝建立以后便开始兴建规模巨大的宫殿。

?[秦]阿房宫仿制图

?汉代宫殿建筑以“汉三宫”,即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为代表。其中,建章宫建筑在上林苑里。

?唐代长安城中共有三座宫殿建筑群,即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元代

?仍按照传统都城的布局规划建造了大都(今北京),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

建筑群。

?建筑群沿中轴线排列,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奠定了明清宫殿建筑的基础。?明、清

?最能表现中国宫殿建筑特点的是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前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位于中轴线上。

?后寝是供皇帝及其家族生活起居、游乐的部分,在宫城的后面?故宫前三殿剖面图

?乾清宫

?坤宁宫

?养心殿

?中国的宫殿建筑的一大特征就是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得最突出。

?中国的殿堂(包括宗教殿堂)都采用大屋顶,主要有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六种。

?重檐庑殿顶逐渐成为一种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歇山顶多用于城楼和门楼建筑。其他殿顶则普通人家也可以用。。

?故宫太和殿

?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清代屋顶之规制,屋顶等级分为:

?1.重檐庑殿

?2.重檐歇山

?3.庑殿

?4.歇山

?5.悬山、

?6.硬山。

?至于攒尖及卷棚,因为不用在重要建筑上,所以不列入等级。?殿顶那些各式各样的动物装饰,统称为“吻兽”或“瑞兽”,吻兽的数量也表明宫殿的等级

?(二)中国园林建筑

?凡尔赛花园

?法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发展

?传说中的黄帝曾在昆仑山置“圃”,圃即园林。

?最早的初级园林形式是苑囿。

?苑:《史记·殷本纪》载,殷纣王“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沙丘苑台”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也是最早的帝王园林。?囿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约公元前11世纪)?苑囿

?秦代以后,“囿”改为“苑”,合称“苑囿”,这种称法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仍将皇家园林称作“国朝苑囿”。

?园林布局

?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渭水之南建造著名的上林苑,为“海上仙山”、“一

池三山”的布局首创了一个范例。

?汉代

?汉代“苑囿”是包括宫室建筑在内的园林,兼居住、理政、游乐等功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

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史记·孝武本纪》?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建筑的范例。

?私家园林

?三国两晋

?造园史上产生了以山林野趣为主题的山水园。

?这个时期的典籍中开始出现“园林”一词。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才更

加广泛。

?

南北朝

?佛教兴盛,很多寺庙建于郊外,逐渐成为风景游览区。

?受此影响,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逐渐地有了山居、别业、庄园和聚徒讲学

的精舍。

?隋唐

?承德避暑山庄

?唐代的三大内(唐三宫):大明、太极、兴庆,都是宫和苑相结合的园林区。

?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有很大发展。园林方面也开始有体现山水之情的创作。

?盛唐诗人、画家王维在蓝田县风景区经营了辋川别业,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中国园林建筑有“三分在工匠,七分在主人”的造园传统。?辋川别业局部

?唐长安、洛阳和宋开封都建有大量私家园林。从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1095年)一书中可知唐宋私家园林都采取山水园形式。

?宋代私家园林留存到现在有址可寻的有北宋苏州的沧浪亭;南宋绍兴的沈园。

?北宋

?北宋政和七年(1117)始筑皇家园林万岁山,后更名艮岳。至此,自然山水的苑囿式的园林,已经完全人工化了,园林艺术的创造性更突出了。?金代

?金代北京称中都,扩建了辽代的瑶屿行宫称为“西苑”,苑内的水泊统称太液

池,池中之岛称为琼华岛。

?辽金两代在都城近郊修建园林的同时,还在具有湖光山色的西郊香山、玉泉山和八大处兴建行宫,这些都是具有宫苑性质的皇家园林。

?元代

皇城中的禁苑,称为“上苑”。民间私家园林的代表就是苏州狮子林。?明代

在元代禁苑基础上对皇家园林进行了扩建,奠定了现在三海的规模。?北京北海

?明代私家园林

?民间私家园林的代表要数苏州的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

?网师园

?清代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 木构架庭院式住宅(四合院) “四水归堂”式住宅 “一颗印”式住宅 大土楼 窑洞式住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北京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东西方向的胡同,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 一家人有钱,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再有钱的人家摆阔气,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亦为前后相连。在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合院小者,房屋13间,大者一院或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层。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传统民居广义可以包括住宅、祠堂、庙宇乃至道路、绿化等整个居住环境。狭义讲可以专指民间传统的居住建筑,也就是住宅,是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一种。今天说的传统民居是居住建筑。 回顾传统民居的发展简史,远古时候原始人利用天然穴居、巢居栖身居住。新石器时期,农耕生产促使原始人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建了人造穴居和干阑等建筑的形式。 虽然受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单体还比较独立分散,但已经开始组织原始的聚落和城市。 夏朝的建筑遗存极少,商周时期建筑遗存开始增多。商周时期我国北方主要发展了在夯土房基上砌筑木柱梁架的建造方式。 空间组织上出现了院落形式。 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的宫殿遗址考古发现,一号宫殿布局呈周围围墙环绕的院落形式。

再比如陕西岐山凤雏村考古发现的一组西周院落遗址,这是傅熹年先生根据考古资料绘制的复原图,它的平面是一个日字形。沿中轴线上有影壁、门、堂、廊、室,还有两边的塾、厢,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合院空间组织。这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文献方面,《仪礼》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的平面形制,庭院式住宅门、堂、庭院、左右厢房以及后寝。 这与后来汉族习用的合院住宅平面已有颇多共同之处,所以这个时期的院落组织可以看作是汉族习用的合院式民居院落的雏形。 秦汉时期的民居仍然缺少地面遗存,但根据汉代时期的文献资料以及画像砖石、明器等提供的建筑图像,建筑史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对汉代民居建筑的一个基本概念。首先,汉代民居多以庭院式的组合出现。如广东出土的明器陶楼,有小型的三合院。 L形院 口字形院

日字形院 湖北云梦出土的东汉陶楼 都是合院的形式。 四川成都出土的庭院画像砖上有组两路两进院的形象。包括主院和侧院,主院分成前后院。 前院比较扁长,有停歇过渡的作用。后院方整开阔,是主要庭院。院北有座堂屋,屋内两人对坐。可以看到庭前翩翩起舞的仙鹤。 侧院也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院做厨房杂务等辅助功用。后院比较狭长,可以用来做农活。院中竖立一个高耸的望楼,可能用作储藏、瞭望、警戒。这幅图像反映出蜀地汉代中型宅院的一个生活场景。 再比如郑州南关曲阜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较为复杂曲折的两三进庭院。各地出土的大量图像说明,汉代民居建筑已经普遍采用了庭院布局的形式。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2)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派系 严格意义说中国传统建筑方面没有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本地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 皖派 皖派建筑即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

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浅谈中国古建筑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1 ] ,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把对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态的分析,纳入“道”的思想体系,使美的形态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把美的形态纳入“道”的“二元对立”的感性形态之中,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方法,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乾与坤、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关系,《周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乾坤刚柔,比乐师忧”(杂卦),“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下),既从观念上,也从方法上确立了美的形态分类的哲学基础。 而直接运用“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则是从清代的姚鼐开始的。作为古文家,姚鼐运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美的形态的二元对立的特点:“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以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复鲁絜非书》)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2011年05月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文/颜红影 摘 要: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数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为今天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传统自然观、礼制思想、宗教、民俗等方面探讨传统建筑反映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56-01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中国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所包涵的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流传至今,其睿智精华的部分经过时间的洗涤愈发显现出博大与深厚的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包含的面很广,从哲学到民俗文化,从礼制到宗教等。 一、自然观 中国古代文明是从几千年的农业经济中孕育出来的,中国人对自然充满依赖与敬畏。正是这种依赖与敬畏,使得古代中国产生了崇尚自然、接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指大自然,“天道”即为自然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都统一于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这种观念表现在建筑上,意指人工创造的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共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使建筑的布局、形式等跟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风水学说中对建筑选址非常讲究,所谓“山环水抱、前山后势”等,都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重要性。中国古人强调“师法自然”,把大自然当作老师。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师法自然”的最佳典范。园林虽是人为,却如自然世界的缩影,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供人居住、游览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建筑、生物等科学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的自然主义、宗教等哲学观念渗透到园林建设中,以自然天成的形式美展现出来。中国古建筑在审美情趣和创作思路上也极力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例如明朝的天坛祈年殿采用圆形三重檐体制,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很明显的体现出“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封建礼制 《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别。”这句话的意思是区别等级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的地位,建立起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在儒家思想看来,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具有强制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封建礼制对于建筑的制约,体现在建筑的体量大小、空间位置、装饰构件、色彩应用、屋顶式样等多个方面。从皇宫殿堂到官府衙门到平民住宅,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绝不可淆乱。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上位于中轴线的中间,体现其地位的尊崇;屋顶形式用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高形制的屋顶;屋顶用金黄色的琉璃瓦装饰,黄色是最为尊贵的颜色,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此外,装饰构件上的龙型图案、龙的雕塑也体现着皇帝贵为“天子”的身份。封建家族中的礼主要体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在居室建筑的安排上父母居于正屋,并且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上,以显示其在家庭地位中的至尊。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称为“厢房”,正房与厢房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此外,在四合院的最前面有倒座,最后面有罩房,男仆住倒座,女仆住罩房,男女相见时候非常少。因此,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也反过来被建筑形式所加强。 三、宗教意识 宗教建筑在欧洲建筑中占有主流地位,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神权是低于君权的,因此中国宗教建筑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没有过分地去夸张神的力量来衬托人类的渺小,而是始终保持人的理性,并且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宗教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宗教以道教和佛教为主。中国建筑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其他异族的宗教建筑风格,并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成为中国特有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国现存的宗教建筑中,佛教寺庙占多数。佛教建筑有塔、寺、石窟三种主要类型,佛教意识决定并影响着佛教建筑的特点。如佛塔的层层向上的形式,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上苍,代表佛教徒摆脱现世苦难、向往天国的愿望。莲花寓意佛地净土的洁净高雅,是佛教建筑中的常用装饰图。放生池是佛家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体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由殷商时期的鬼神自然崇拜,战国时期的方术和神仙信仰以及两汉时期的黄老学说糅合而成的。道教信奉“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道教的宫观建筑就是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四、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诞生于百姓市井、发展于民间,相对于作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民俗文化更加自由、生动、富有世俗的生活气息。它往往源自民间的生产活动、民俗活动,因此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映射到建筑领域,则体现在建筑的门窗形式、围墙的形式、屋顶形式、装饰手法等。有些建筑的功能和形制就直接来源于民俗文化,比如宗庙和家祠的建立,源于人们对祖先的膜拜;戏台的搭建,是因为人们对戏剧等民俗活动的热爱。民俗文化在建筑装饰上面得到尤为鲜明的体现,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绘画等的题材多源自于一些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戏剧题材,如白蛇传;更多的是用隐喻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常见的有“三羊开泰”、“五蝠捧寿”等。 结语: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是同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它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是现代建筑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创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传统建筑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财富,我们有义务将其深刻领会并传递下去。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美术学院作者简介:颜红影(1982— ),女,宿州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 [3]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商业文化 156 2011.05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摘要: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舍。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重生意识;围合院落;风水协调与传承建筑群落 1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剖析 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引发了许多人士的探讨,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方面是地域环境的原因,也有漫长社会历史的原因,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人种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面、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这一特征的地理格局遏阻了中国人的活动范围,以致形成了狭隘的地理观念,并使中国文化很难与外界文化产生大规模的交流。在这种长期的历史沉积作用下,中国文化日益自我封闭,自我完善,呈现出老成凝重之特点”。另一方面,大约在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脱离了狩猎经济而开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引发了中华民族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使以血缘为基础的民族组织得以迅速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部落、部落联盟,形成以血缘和地域相统一的生活团体。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带来了农业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依赖于农业,依赖于土地,人们的活动范围

也依赖于生他养他的有限土地。这种生活方式使中国人重于安分知足,崇尚和平,对人采取容忍的人生态度。重生意识导致中国人注重感情实利的特点,导致宗教意识的格外淡薄。正因为重生,所以中国人才看重“礼”,看重社会的安定,看重自身的安全,看重人际关系的融洽,看重繁育后代和烹调膳食,看重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2“重生意识”下的中国建筑文化 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建 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知道,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一个民族的集体思想与其民族性格特征息息相关,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我们发现其鲜明的特征———“围合文化”。中华民 族的重生意识,强烈的家庭观念,导致了中国人内向求静的性格,导致民族危机感的丧失,导致中国人对安全感的格外重视。人们在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创造的赖以生活生存的建筑空间,明显地显现出强烈的“围合文化”。住宅以院墙或房间本身围合起来,城市一 般有内外两层城墙,甚至大到一个国家也有城墙———万里长城所围合。 2.1国家围合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国土版图呈现出明显的围合特征。东南面为浩瀚的太平洋,西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剩下的北面是不算太高的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成为一个大豁口,外敌容易从此方向侵入,于是从秦朝开始,国人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修建了延绵近万里的防御工事——长城。这样东南以海洋、西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复习进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 析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贯穿史今的重笔,它既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例例见证,又是我们先祖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山顶洞,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从大汉四百年的长安未央宫,一直再到明清的紫禁城,还有今日看不到的抑或是史书上也找不到的那千万座宏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思想。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而我国的传统建筑思想是以和谐思想与风水学为最主要思想,来体现民族精神与哲学的。 “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

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作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房屋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室内外空间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传统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绕,廊实际上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一个过度,是中国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多年来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 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 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 我们却落后了! 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 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 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 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下面仅以我们传统的建筑文化为例, 讲点个 人看法。 世界上的建筑(这里主要指大型的、属于艺术范畴的公共性建筑), 从形式上划分, 基本上 有两类: 一类主要用石头建造的, 叫“石构建筑” , 流行于世界绝大多数地区; 一类主要用木头建造的, 叫“木构建筑” , 流行范围很小, 主要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两种形式的建筑各自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各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就艺术而言, 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很难分出高低。这篇演讲, 仅从反思的角度, 着重谈谈我们的建筑文化中那些制约着我们发展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克服的负面现象。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 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 。两种不 同 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不断重复前人, 不思突破; 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 向前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覆压三百里” 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 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 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 可谓“两千年一贯制” 。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 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 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 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 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 总爱向前人看齐; 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 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 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 也不高山仰止, 而 设法超越他们, 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 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 , 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 。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不断重复前人, 不思突破; 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 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 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 其中“重修圆明园” 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 殊不知, 美是不可重复的! 若是可以重复, 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 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 , 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 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 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 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19 世纪下半叶起, 从世界范围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 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 也已走完了它的 历史进程, 面临着蜕变。然而, 中国历史的发展, 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 即少了一个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 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 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 我们一边招架, 一边接受; 来不及细嚼, 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 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 先要“拿来” , 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 , 或“拿” 的时

中国民居建筑 (完美版)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中国民居建筑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任课教师:孙保燕 授课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学号:1201530124 姓名:丘尚超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学习中国建筑史之后,我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为世界所知。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江南水乡、历代皇家宫廷建筑、王府建筑,还有徽派民居、北京四合院、云贵滇西吊脚楼、西北的窑洞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之内涵博大精深,受到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及效仿。 正文:我是学习建筑类专业的,所以对建筑有独特的情感,就我所了解来看中式建筑,在建造上,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做好不容易,做不好就成了四不像。其中我以中国的民居建筑为代表,谈谈中国建筑给我们的赏心悦目。 一.民居建筑的历史根源 人类从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无不是以“家”为基本单位,依靠“家”作为社会细胞,聚合布置成为这种那种形式的人居环境——从早先的聚落到后来的乡村和城市,无不如此。 二.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都含有着眼全局、追求和谐的特点。重视整体,讲求从整体出发的这种思维习惯,甚至地阔天高,可以联想到人与天地自然的沟通,进入那种亦虚亦实的神秘化的整体境界。非常明显,古代中国追求虚实结合的整体思维方式,无疑成了锻铸中国传统文化个性特色的哲理基础。同时深刻影响传统民居建筑个性特色的文化背景。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宗法礼制观念、风水学说等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 三.中华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 1.北方院落居民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 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 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的作用。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帝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年至年经年建成,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将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后宫除中轴线上的皇帝、皇后共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