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半水煤气的分析

实验九半水煤气的分析
实验九半水煤气的分析

实验九 半水煤气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半水煤气的分析成分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本法测定半水煤气成分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半水煤气是合成氨的原料,它是由焦炭、水蒸汽、空气等制成。它的全分析项目有CO 2、O 2、CO 、CH 4、H 2及N 2等。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法来进行分析,也可利用化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当用化学分析法时,CO 2、O 2、CO 可用吸收法测定,CH 4和H 2可用燃烧法测定,剩余气体为N 2。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一般为CO 2:7~11%;O 2:0.5%;CO :26~32%;H 2:38~42%;CH 4:1%;N 2:18~22%。半水煤气各成份的体积分数,可作合成氨造气工段调节水蒸汽和空气比例的依据。 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时,主要采用吸收法和燃烧法。分析的次序如下: KOH 溶液吸收CO 2;溴水吸收C n H m ;焦性没食子酸碱溶液吸收O 2;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吸收CO ;燃烧法测定CH 4及H 2;剩余的气体为N 2。 1.仪器 改良奥氏气体分析仪(图1)和苏式ВТИ气体分析仪(图2) 2.试剂 2.1氢氧化钾溶液(33%); [2.10] 2.2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 [8.24] 2.3氯化亚铜氨性溶液; [8.25] 2.4封闭液 [3.38] 三、测定步骤 3.1准备工作 首先将洗涤洁净并干燥好的气体分析仪各部件用橡皮管连接安装好。所有旋转活塞都必须涂抹润滑剂,使其转动灵活。 依照拟好的分析顺序,将各吸收剂分别自吸收瓶的承受部分注入吸收瓶中。为进行半水煤气分析,吸收瓶I 中注入33%的KOH 溶液;吸收瓶II 中注入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吸收瓶III 、IV 中注入亚铜氨溶液。水准瓶中注入封闭液。 先检查仪器是否漏气。调节三通活塞5,使量气管与大气相通,提高水准瓶,排除气体至液面升至量气管的顶端标线为止。然后关闭三通活塞5,使梳型管与空气隔绝,放低水准瓶,依次打开吸收瓶I ~IV 及爆炸球的活塞,使吸收瓶中的吸收液液面上升至标线,关闭活塞,排出吸收瓶I ~IV 及爆炸球中的废气。再次将三通活塞5旋至量气管与大气相通,提高水准瓶,将量气管内的气体排出,并使液面升至标线,然后将三通活塞5关闭,将水准瓶

放 图1 改良奥氏气体分析仪 I 、II 、III 、IV-吸收瓶;1、2、3、4、9-活塞;5-三通活塞; 6-取样口;7、8-水准瓶;10-量气管;11-感应线圈

在底板上,如量气管内液面开始稍微移动后即保持不变,并且各吸收瓶及爆炸球等的液面也保持不变,表示仪器已不漏气,如果液面下降,说明仪器有漏气之处,应进行检查,查出并漏气之处并进行处理,确认仪器不漏气后方可进行测定。 3.2测定过程 3.2.1取样 调节各吸收瓶及爆炸球的液面在标线上。气体导入管6与取样容器相连。将三通活塞5打开,同时打开取样容器的活塞并放低水准瓶,吸入少量气体洗涤量气管,旋转三通活塞5使量气管通大气,升高水准瓶将气体试样排出,如此操作2~3次后,放低水准瓶,将气体试样吸入量气管中。当液面下降至刻度“0”以下少许,旋转三通活塞5使量气管与大气相通,小心升高水准瓶使多余的气体试样排出(此操作应小心、快速、准确,以免空气进入),使量气管中的液面至刻度为“0”处(两液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将三通活塞关闭,完成气体试样的采取,采取气体试样为的体积为100.0mL (V 样)。 3.2.2吸收 打开吸收瓶I 上的活塞,升高水准瓶,将气体试样压入吸收瓶I 中,直至量气管内的液面快到标线为止;然后放低水准瓶,将气体试样抽回,如此往返3~4次,最后一次将气体试样自吸收瓶中全部抽回,当吸收瓶I 内的液面升至顶端标线,关闭吸收瓶I 上的活塞1,将水准瓶移近量气管,两液面对齐,读出气体体积V1,吸收前后体积之差(V 样—V1)即为气体试样中所含CO 2的体积。为保证吸收完全,可再重复上述操作手续一次,如果体积相差小于0.1mL 即认为已吸收完全。 按同样的操作方法依次吸收O 2、CO 等气体,可测出试样中所含O 2、CO 的体积。 3.2.3爆燃 如果进行燃烧法测定,打开吸收瓶II 上的活塞2,将剩余气体全部压入吸收瓶II 中贮存,关上活塞2。确认爆炸球内的液面已调节至球顶端的标线处,放低水准瓶7引入空气冲洗梳型管,再升高水准瓶7将空气排出,如此冲洗2~3次,最后准确引入80.00mL 空气,关闭三通活塞5,打开吸收瓶II 上的活塞2,放低水准瓶7(注意空气不能进入吸收瓶II 内),量取约10mL 剩余气体,关闭活塞2,准确读数。打开爆炸球上的活塞9。将混合气体压入爆炸球内,并来回抽压2次,使之充分混匀,最后将全部气体压入爆炸球内。关闭爆炸球上的活塞13,将爆炸球的水准瓶放在桌上(切记!爆炸球下的活塞9是开着的!)。接上感应圈开关,慢慢转动感应圈上的旋钮,则爆炸球的两铂丝间有火花产生,使混合气体爆燃。燃烧完后,把剩余气体压回量气管中,量取体积。前后体积之差为燃烧缩减的体积(V缩)。再将气体压入吸收瓶I 测定生成CO 2的体积生成CO 2V 。 四、计算 样V V CO 22CO =? 样V V O 22O =? 样

V V CO =CO ? 取余样生成取余样V V V V V V V V CO CH ×=×=244CH ?

图2 苏式ВТИ气体分析仪 I 、II 、III 、IV-旋塞;1-梳形管;2-量气管; 3~9-吸收瓶;10-缓慢燃烧管;11-氧化铜燃烧管

取余样生成缩取余样)(V V V V V V V V V CO H ×?=×=322222H ? 式中 V 样——采取试样的体积,mL ; 2CO V ——试样中含CO 2的体积,mL ; 2O V ——试样中含O 2的体积,mL ; CO V ——试样中含CO 的体积,mL ; V 余——吸收CO 2、O 2、CO 后剩余气体的体积,mL ; V 样——剩余气体中取出进行燃烧测定的气体的体积,mL ; 4CH V ——进行燃烧测定的气体试样中含CH 4的体积,mL ; 2H V ——进行燃烧测定的气体试样中含H 2的体积,mL ; V缩——气体燃烧后总体积的缩减数,mL ; 生成CO 2V ——气体中CH 4燃烧后生成的CO 2的体积,mL 。 五、注意事项 5.1必须严格遵守分析程序,各种气体的吸收顺序不得更改。 5.2读取体积时,必须保持两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5.3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应始终观察上升液面,以免吸收液、封闭液冲到梳型管中。水准瓶应匀速上、下移动,不得过快。 5.4仪器各部件均为玻璃制品,转动活塞时不得用力过猛。 5.5如果在工作中吸收液进入活塞或梳型管中,则可用封闭液清洗,如封闭液变色,则应更换。新换的封闭液,应用分析气体饱和。 5.6如仪器短期不使用,应经常转动碱性吸收瓶的活塞,以免粘住。如长期不使用应清洗干净,干燥保存。 5.7每次测量体积时记下温度与压力,需要时,可以在计算中用以进行校正。 六、作业与思考 1 半水煤气的成分分析的原理是什么? 2 如何控制测定半水煤气成分的测定条件?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焦炉煤气技术说明书(msds,通过国家危化品登记处审核)

焦炉煤气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焦炉煤气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粗煤气、荒煤气、净煤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coke-oven gas 企业名称 **************** 地址 **************** 电话号码 ****************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 企业应急电话 **************** 推荐用途冶金企业中工序燃料介质 限制用途未经净化回收处理或未达到城市民用煤气标准即作城市民用煤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信息:易燃气体,易爆炸,有毒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2.3类毒性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1)氢气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2)一氧化碳危害:其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3)甲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爆炸危险:易燃、易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研究新进展【文献综述】(20210228192459)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 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一、前言部分 水煤气是通过炽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氢气,燃烧后排 放水和二氧化碳,有微量CO、HC和NO x。燃烧速度是汽油的7.5倍,抗爆性好,据国外研究和专利的报导压缩比可达12.5。热效率提高20-40%、功率提高15%、燃耗降低30%,尾气净化近欧IV标准,还可用微量的铂催化剂净化。比醇、醚简化制造和减少设备,成本和投资更低。压缩或液化与氢气相近,但不用脱除CO,建站投资较低。还可用减少的成本和投资部分补偿压缩(制醇醚也要压缩)或液化的投资和成本。有毒, 工业上用作燃料,又是化工原料。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1负载金超微粒子WGS催化剂 金由于化学惰性和难于高度分散,一般不用作催化剂。传统上金催化剂的制备大多采用浸渍法,无法制得具有高活性的金超微粒子。因此,并未显示出较其它金属催化剂更好的催化性能。80年代以来,人们通过改变制备方法获得高度分散态金催化剂,显示出其超常的催化性能。它对许多反应都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如CO,H2氧化、烃类完全氧化、N0直接分解或用CO还原、CO加氢反应等;而且催化反应温度较低,如在200K 就能催化氧化CO。亦适宜作金属和载体相互作用及其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模型。因此,近年来有关金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日趋活跃。本节简述负载型金催化剂在水煤气变换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1.1载体种类的影响

采用不同载体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献【14?24】中采用的载体有a-Fe2O3,Al2O3,TiO2,ZnO,ZrO2,CeO2,Ni(OH)2,Co3O4 和沸石分子筛等。研究发现,以Fe2O3, CeO2, ZrO2或TiO2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金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Andreeva等比较了Au/Fe2O3, Au/Al 2O3, CuO/ZnO/Al 2O3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240?360C温度范围内Au/ a Fe2O3催化剂 的活性比纯a-Fe2O3的高,与CuO/ZnO/Al 2O3相当;而在较低温度下(120?240E),显 示出比CuO/ZnO/Al2O3更高的活性。在同样测试条件下,Au/Al 2O3催化剂的活性极低。 纯a- Fe2O3在较高温度才具有很低的活性。以Fe2O3,AI2O3作载体,都能获得高分散态的金粒子(均处于几个纳米级),但催化活性差别很大。纯载体ZrO2,TiO2对水煤气变换反应都没有活性,负载金后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因此,负载型金催化剂获得高活性的基本条件是具有高分散态的金超微粒子以及金和载体间某种协同作用的存在。Sakurai 等研究了不同载体负载金超微粒子的催化性能。 虽然负载型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稳定性差,表现在活性在测试过程中逐渐下降。Tabakova等用ZnO,ZrO2对Fe s O3进行改性,以期提高金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未能达到改性目的,发现载体的结晶性质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采用结晶度好的ZrO2,Fe2O3作载体制备的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而以无定型或结晶度差的ZnO,ZrO2,Fe s O3之rO2, Fe2O3-ZnO作载体,催化活性大大下降。后者在反应前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反应后孔体积显著减小。 Fu等分别用CeO2作载体制备金催化剂。发现它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150?650E)具有很高的活性,稳定性也相当好。他们认为,CeO2不仅在反应条件下容易被还原氧 化(室温下即可发生),具有较高的储氧能力。而且还能促进负载金的分散,并且保持金粒子的高度分散状态,甚至有促使金粒子在反应过程中减小的趋向。 综上所述,采用不同载体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时,金的分散度、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因而活性和稳定性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另一方面,载体负载金后,其物化性质发生变化,促进负载型金催化剂的性能。如F62O3负载金有利于非化学计量尖晶石相 r- Fe2O3的形成;Fe2O3向Fe3O4的还原温度大大降低,提高其催化性能。CeO2负载金后其还原氧化性能得到改善,发生还原氧化的温度大大下降引。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9218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燃气一般常识 1、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矿井气俗称“准天然气”)、煤制气(水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的燃气统称管道燃气。 2、天然气(包括矿井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均无色、无味、无毒,而煤制气无色、有味且毒性极大。 3、它们都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一定要防止泄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

2 反应动力学基础 2.1在一体积为4L 的恒容反应器中进行A 的水解反应,反应前 A 的含量为12.23%(重量),混合物的密度为1g/mL ,反应物A 的分子量为88。在等温常压 解: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A 的浓度变化数据,作出C A ~t 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t=3.5h 时该点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 切线的斜率为 0.760.125/.6.1 α-==-mol l h 由(2.6)式可知反应物的水解速率为 0.125/.-==dC A r mol l h A dt 2.2在一管式反应器中常压300℃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 2423+→+CO H CH H O 催化剂体积为10ml ,原料气中CO 的含量为3%,其余为N 2,H 2气体,改变进口原料气流量Q 0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2.7)式来表示 00000(1)(1)-= =-=-=-A A R A A A A A A A A dF r dV F F X Q C X dF Q C dX 故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000 0(/)==A A A A A R R dX dX r Q C C dV d V Q 用X A ~V R /Q 0作图,过V R /Q 0=0.20min 的点作切线,即得该条件下的dX A /d(V R /Q 0)值α。 0.650.04 1.79 0.34 α-== 故CO 的转化速率为 40030.10130.03 6.3810/8.31410573--? ===???A A P C mol l RT

430 0 6.3810 1.79 1.1410/.min (/)--==??=?A A A R dX r C mol l d V Q 2.3已知在Fe-Mg 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20.850.4 /-=?w CO CO r k y y kmol kg h 式中y CO 和y CO2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瞬间摩尔分率,0.1MPa 压力及700K 时反应速率常数k W 等于0.0535kmol/kg.h 。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m 2/g ,堆密度为1.13g/cm 3,试计算: (1) 以反应体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 V 。 (2) 以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 g 。 (3) 以分压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 g 。 (4) 以摩尔浓度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 C 。 解:利用(2.10)式及(2.28)式可求得问题的解。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换算成m 2/m 3。 33230.450.45 33 0.45(1) 1.13100.053560.46/.6(2) 1.7810/.3010 11(3)()()0.05350.15080.1013..()8.3110700(4)()(0.05350.333(0.1)ρρρρ-==??=-= = =???==?=??==?=v b w b b g w w v b n p w n c w k k kmol m h k k k kmol m h a kmol k k P kg h MPa m RT k k P km 0.45)().kmol ol kg h 2.4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A+B →C+D ,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为: 1.50.5 0.8/min =?A A B r C C mol l 若将A 和B 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 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求反应4min 时A 的 转化率。 解:由题中条件知是个等容反应过程,且A 和B 的初始浓度均相等,即为1.5mol/l ,故可把反应速率式简化,得 1.50.5222 00.80.80.8(1)===-A A B A A A r C C C C X 由(2.6)式可知 00 (1)?? ???? --==-=A A A A A A d C X dC dX r C dt dt dt 代入速率方程式 22 00.8(1)=-A A A A dX C C X dt 化简整理得 00.8(1)=-A A A dX C dt X 积分得 00.81= -A A A X C t X 解得X A =82.7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焦炉煤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焦炉煤气 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2014年 5 月 29 日 SDS 编号:8888-02 最初编制日期:2010 年 4 月 5 日 版本:2.1 第 1 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焦炉煤气 化学品英文名:Coke oven gas 企业名称:唐山8888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河北省88888 邮编:08888 传真:0315-68888 联系电话:0315-8888; 电子邮件地址:8888888 企业应急电话:88888888888888(24h );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燃料。 第 2 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 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类别 1; 生殖毒性类别1A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可能损害生育能力或胎儿、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伤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避免吸入气体,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 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泄漏气体着火:切勿灭火,除非能安全地切断泄漏源。如果没有危险,清除一切点火源。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如感觉不适,就医。 ●安全储存: 在通风良好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本品或其容器采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极易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处置不当还有可能发生回火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与氧、卤素及其他强氧化剂等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健康危害: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CO中毒后,受损最严重的是对缺氧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接触煤气易引起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发病较急,症状严重,通常分轻、中、重三级: 轻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小于30%。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昏、头沉重、恶心、呕吐、全身疲乏等;有的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不会昏迷。中毒者离开中毒场所,经过治疗或不经过任何治疗,数小时后或次日即可好转。 中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度为30%~50%。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面部呈樱桃红色,呼吸困难,心律加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可恢复。 重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50%。患者深度昏迷或有意识障碍,且具有下列症状之一:①脑水肿;②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③肺水肿;④呼吸衰竭;⑤上消化道出

水煤气变换反应

.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专外与文献检索》 课程考查成绩细则
成绩组成及比重
具体项目及分数
检索策略(15)
基本格式(5)
摘要(5)
关键词(5)
论文(80%)
前言、正文、结论(30) 文中是否按顺序标明文献出处(5)
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10)
中英文文献数量(5)
摘要原文及翻译(20)
合计(100)
作业(10%)
出勤(10%)
成绩:
得分
.

.
《专外与文献检索》课程考查
课题名称
(2 分)
中文 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研究进展 英文 Low-Temperature Water-Gas ShiftReactionResearch
Progress
一.课题简介(4 分)
水煤气变换反应(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 简称 WGSR) 的工业应用已有
90 多年历史,在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制氢工业和合成氨工业具有广泛
的应用,在合成气制醇、制烃催化过程中,低温水气变换反应通常用于甲醇重整
制氢反应量 CO 的去除,同时在环境科学甚至在民用化学方面所起作用也不可忽
视,如汽车尾气的处理、家用煤气降低 CO 的含量等。近年来由于在燃料电池电
动车上的应用,这一经典化学反应的研究再次引起国外同行极大关注。近年来近
年来,负载型催化剂一直是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负载
金超微粒子催化剂研究,因此,探究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研究进展,研究起催化
剂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文检索词及基本检索策略(列出检索字段及逻辑运算关系)(3 分)
中国知网 具体日期 2005.1.1-今天
.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目次 目次 (1) 前言 (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3)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基本要求 (4) 5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 (6) 6煤气管道(含天然气管道) (17) 7煤气设备与管道附属装置 (27) 8煤气加压站与混合站 (32) 9煤气柜 (34) 10 煤气设施的操作与检修 (37) 11煤气事故处理 (40) 12煤气调度室及煤气防护站 (4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6222—1986《I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6222--198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二章 ——将各类煤气通用的条款均提出,纳入第4章基本要求中; ——提高了焦炉煤气电捕焦油器的含氧量,并规定配备检测装置; ——根据现有技术修改了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增加了有关转炉煤气生产中的安全要求(见第5章); ——对高压高炉减压阀组前的煤气管道的气密性试验压力进行了修改(见第6章); ——增加了水封高度,并增补了新型隔断装置——双板切断阀(见第7章)——增加了对新型煤气柜的安全规定(见第9章); ——对煤气事故的处理明确分节,使条例更清晰(见第11章);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删除部分与实际不符的条款(见第12章);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河南亚天集团公司、北京科力恒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春雪、万成略、李晓飞、魏萍、张文秀、皱明森、张兴良、胡云、韦裕国、吉卫星、朱刚。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2004年第一次修改。

反应工程 课后答案 第二版

1 绪 论 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 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试计算 (1)反应的选择性; (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 0.629Y S 0.961196.11% X 0.720==== (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 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2y x +=72%; 4 .27x =69.2% 解得x=18.96; y=0.77 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 CH 3OH: %1002 21004.27?+ +--y x y x =6.983%

空气: %1002 210023279.54?+ +-- y x y x =40.19% 水: %10022100281.17?+ +++y x y x =34.87% HCHO: %10022100?+ +y x x =17.26% CO 2: %1002 2100?+ +y x y =0.6983% 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 23CO 2H CH OH +?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 24924CO 8H C H OH 3H O +?+ 222CO H O CO H +?+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 放空气体 Akmol/h 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版) 燃气一般常识 1、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矿井气俗称“准天然气”)、煤制气(水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的燃气统称管道燃气。 2、天然气(包括矿井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均无色、无味、无毒,而煤制气无色、有味且毒性极大。 3、它们都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一定要防止泄露。 4、2003年12月,我市煤制气停止供应,取而代之的是矿井气与天然气的混合气,不会发生中毒现象,但会燃气爆炸。所以提醒用户,一定要按要求正确使用,注意用气安全。 5、为避免漏气时用户觉察不到而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我公司在输送的管道中专门加入臭味剂(乙硫醇),一旦有燃气泄露就可以闻到刺鼻的臭味,请用户时刻留意,不可掉以轻心。 使用燃气“十不准” 1、不准一厨使用两种火源,即:使用管道气的用户,厨房内严禁生煤球火。(附插图) 2、不准在厨房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谨防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附插图) 3、不准在燃气设施上栓绑绳索,吊挂物品。(附插图) 4、不准燃气用户擅自增添、拆、迁、改、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器具。 (附插图) 5、不准占压、覆盖、燃气管道设施。(附插图) 6、不准将有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的房间改做卧室、客厅、卫生间。(附插图) 7、不准将燃气管道、阀门、燃气具等燃气设施密封或暗设安装。如装在墙壁内、吊顶柜等。(附插图)

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AuFe2O3催化剂的相关影响因素

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Au/Fe 2O 3催化剂的相关影响因素 薛学良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通过H2-TPR、CO-TPD-MS、BET、XRD、UV-VIS、XRF等表征手段,初步考察Au/Fe 2O 3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原因,并分析讨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助剂、金载荷量、、沉淀剂种类、烘焙温度、沉淀PH值、氢气氛处理等对Au/Fe 2O 3催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水煤气变换反应,Au/Fe 2O 3催化剂,助剂,金载荷量,沉淀剂种类,烘焙温度,沉淀PH值,氢气氛处理引 言 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是三效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时发生的一个重要反应。不仅能有效促进CO的消除,而且生成的H 2也有利于去除NO X 。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正在兴起,但制氢过程产生的CO会对铂电极造成严重的毒害作用。可利用水蒸气将C0变换成H 2和CO 2,或再引入氧气选择性氧化CO。鉴于WGSR在尾气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上原料气(H 2)净化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该反应再次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目前,负载型金催化剂正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它对许多反应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如CO,H 2氧化、烃类催化燃烧、NOX直接分解或用CO还原、CO 2加氢反应、氯氟烃的催化分解以及不饱和烃的选择加成等。国外对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金催化剂作了较多研究。自从Andreeva 等首次报道了Au/Fe 2O 3具有较高的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活性后,人们对金催化剂的制备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金催化剂的活性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国内迄今未见负载型金催化剂用于该反应的研究报道。由于金为贵金属,其价格相对较昂贵。文献[]系统地考察了制备参数、预处理条件以及金负载量对Au/Fe 2O 3催化剂的低温水煤气变换活性影响。但金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易失活,稳定性差,制约了其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Kim等对金催化剂的失活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催化过程中CO 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碳酸盐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1.1催化剂的制备 1. 1.1 共沉淀法(CP) 按一定比例将0.2mol/L HAuCl 4溶液和110mol/L Fe(NO 3)3溶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溶液(Au与Fe的原子为1∶60)和沉淀剂K 2CO 3溶液(1.0mol/L)并流加入到强烈搅拌下的底液(pH 值为8.0的K 2CO 3溶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参数如下:反应温度60℃,pH 值8.0,搅拌速率250r/min ,陈化时间1h.将所得沉淀物洗涤至检测不到氯离子为止,再经120℃

辽宁省阜新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辽宁省阜新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20九下·盐城月考) 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 . 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 . 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 . 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 . 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2. (2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矿石粉碎 B . 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CO2使石蕊试液变红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3. (2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茶碱分子中含24个原子 C . 茶叶是混合物 D . 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 (2分)(2017·泉港模拟)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 B . 将工业用盐(如NaNO2)用于烹调 C . 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5. (2分)(2019·泰州)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铜作导线 B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6. (2分)(2019·青岛)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2 个氯原子:Cl2

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

课后习题 思考题(第一章) 1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2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3简述石油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 4利用合成气可以合成哪些产品? 思考题(第二章) 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2生物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 3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 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7在天然气开采中,有时可获得含有C6~C8烃类的天然汽油,为了改善其辛烷值,用蒸馏塔除去其中的轻组分。如果天然汽油、塔顶馏出物和塔底中等辛烷值汽油的摩尔百分数组成为: 物料名称天然汽油中等辛烷值汽油塔顶馏出物 1.C6H1425060 2.C7H162521.530 3.C8H185078.510 假设它们的密度为0.8g/cm3,那么,从5000桶天然汽油中能生产出多少吨中等辛烷值汽油?(1桶=42US加仑,1US加仑=3.78541dm3,1dm3=103cm3) 8某蒸馏柱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其质量组成各占50%,进料流量为10000kg/d,从柱顶冷凝器回收的产品含95%苯;柱底馏出物含95%甲苯。离开柱顶进入冷凝器的产物蒸气流量是8000kg/d,全部冷凝为液体后,部分产品作为回流液返回蒸馏柱的上部,其余取出即为产品。求回流与取出产品量之比。 在一个加氢裂化器中,较大分子烃经加氢裂解成较小分子烃。已知输入和输出的烃类组成为: a)烃类输入输出 b)C5H1210mol% c)C6H1440mol% d)C7H1620mol% e)C12H26100mol%30mol% (1)每100kmol原料烃可生产出多少C5~C7烃产品? (2)每100kmol原料烃消耗多少氢气? (3)如果原料烃的密度是0.9g/cm3,输出烃的密度是0.8g/cm3,那么每输出10m3的烃物料需要输入多少m3原料烃? 9假设某天然气全是甲烷,将其燃烧来加热一个管式炉,燃烧后烟道气的干基摩尔组成为

水煤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水煤气按照GB/T 16483、GB/T17519编制 最新版修订日期:2015年7月8日SDS编号:******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 别名:水煤气 化学品英文名:Carbon?monoxide?and?bydrogen?mixtures?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联系电话:********? 应急咨询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邮编:******* 传真:********** 产品用途:可作为燃料,或用作合成氨、合成石油、有机合成、氢气制造等的原料。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对环境有危害。 危险性类别: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类别1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生殖毒性类别1A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 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 ——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储罐应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应急响应: ——泄漏气体着火:安全切断气源后方可进行灭火;如果没有危险,清除一切点火源;建议应急人员佩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顺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高温煤气脱硫及其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

第30卷第2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 ol.30 No.2 Jan.15, 2010 56 2010年1月15日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0 Chin.Soc.for Elec.Eng. 文章编号:0258-8013 (2010) 02-0056-06 中图分类号:TQ 544 文献标志码:A 学科分类号:470·20 高温煤气脱硫及其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夏迎迎,付炜,王亦飞,于广锁,王辅臣 (煤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徐汇区 200237) Hot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Reverse Water Shift Reaction XIA Ying-ying, FU Wei, WANG Yi-fei, YU Guang-suo, WANG Fu-chen (Key Laboratory of Coal Gasifi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7) ABSTRACT: Natural limestone was adopted as high temperatur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tests for hot gas desulphuriz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a fixed bed reactor. The influence of desulfur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grain siz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dosage, temperature, and H2S concentration in the inlet were investigated. Meanwhile the influence of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on the reverse water shift reaction was studied. The conversion curve of calcium in limestone was obtained. It is showed that the grain siz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the size of 0.38~ 0.9mm has the best desulfurization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dosage, gas-solid contact chance increases and the desulfurization reacts more fully.The temperature has complicated influence on desulfurization, the best one is on which th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was completely calcined. The reaction rate slows down and completely breakthrough time extends with the decrease of H2S concentration in the inlet gas;Desulfurization sorbent acts as a catalyst for the reverse water shift reaction, enhancing its reaction rate. But CaS blocks micropores, reduces reaction activity and the reverse water-shift reaction rate slows down. KEY WORDS: high-temperature desulfurization; high temperature desulfurization sorbent; limestone; reverse water shift reaction 摘要:采用天然石灰石作脱硫剂,在固定床上进行高温煤气脱硫,研究脱硫剂粒径、用量、温度和入口H2S浓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及脱硫反应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并得到CaO的转化率曲线。结果表明:粒径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很大,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620);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08XD14013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项目(863计划)(2008AA05Z310)。 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Changjiang Scholar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University(IRT0620);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863 Programme)(2008AA05Z310).其中以0.38~0.9mm的石灰石脱硫效果最佳;脱硫剂用量增加,气固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脱硫反应进行得更完全;温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最佳的脱硫温度为脱硫剂完全煅烧的温度;在一定的空速下,随着入口H2S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脱硫剂明显加快逆水煤气变换的反应速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是产生的CaS堵塞了脱硫剂的微孔,催化活性减弱,使逆水煤气变换反应速率减慢。 关键词:高温脱硫;高温脱硫剂;石灰石;逆水煤气变换 反应 0 引言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ntegration gasifi- cation combination cycle,IGCC)是21世纪很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高效率、低污染的燃煤发电技术。高温煤气脱硫是实现IGCC)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1-2],先进的高温煤气脱硫是直接在高温下将硫脱除,然后煤气以较高的温度进入燃气轮机,省去了冷却和加热等热交换过程和废水处理过程,充分利用煤的显热和潜热,使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大大提高,并可简化操作系统,降低成本。在气化炉还原性气氛下,硫主要以H2S的形式存在。据研究如果能将中高温煤气中的硫降至20×10?6以下,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3-4],因此,高温煤气脱硫已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开发的高温脱硫剂种类很多,从物系上分,大体可分为锌系、铁系、钙系、铜系和复合金属氧化物等[5]。石灰石为钙系脱硫剂,作为常用的高温脱硫剂,不仅有很好的脱硫效果,而且原料廉价易得[6-7],因此国内外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直接加入气化炉内的脱硫及加压脱硫实验等[8-11]。石灰石煅烧、脱除H2S的反应方程式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