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摊铺工程方案

沥青路面摊铺工程方案
沥青路面摊铺工程方案

沥青路面摊铺工程方案(总1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道路沥青路面摊铺工程施工

编制日期:二零一八年四月

深圳市创安全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第一章说明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1)

5、我司的施工技术能力、设备及施工经验。

工程概况

原路面全部需铣刨清扫,铣刨厚度1cm。以加大沥青及原路面的粘合力。浇洒沥青油,加铺6cm厚, 6cmSBS-10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1)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工作(试验室建设达标、配合比设计、整理、设备组装、调试、进场材料储备、试拌)路面铣刨、清扫洒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7cm 厚改性沥青砼底3cmAC-20,面4cmAC-10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路面冷却(开放交通)

(2)各施工工序的衔接放交通。

1)摊铺前,应按规范要求对摊铺作业面进行详细测量,确定实际的摊铺厚度、摊铺面积,据此确定实际工程量;

2)为保证沥青混凝土层与层间的有效连接,在每层沥青混凝土之间应浇洒一层粘层油,粘层施工应在上层施工前1h内完成;

3)铣刨与摊铺等作业面之间的衔接合理安排,紧密连接,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并保证交通的安全畅通。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工作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为了本路面改造原路面加铺罩面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创造优良工程,我部将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全面实施项目管理。

项目按项目管理法执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经理部设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项目总工程师1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及成本控制,项目副经理负责生产总调度,项目总工作为质量技术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健全质量保质体系,主持编制项目的创优计划,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项目的技术攻关,领导质检执行质量监控。

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项目管理层设置:材料办、机械办、施工生产办、技术合约办、工程质检办、试验室、行政后勤办以及财务劳资办。

项目经理部下设作业层主要有:路面施工准备队,负责旧路铣刨、清扫洒油工作;摊铺施工工程队,负责旧沥青面层摊铺施工。

机械及试验检测仪器配备

主要大型机械设备

材料组织及质量要求

(1)沥青:沥青拟采用改性沥青SBS(I-D)和重交通沥青AH-70;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2)沥青面层用粗集料:本工程面层粗集料拟选用广西贵港石场生产的花岗岩料;石料在拌和场要按规格分区域堆放在硬化后的堆放场地内。石料要求坚硬、耐磨耗,外观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并要求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

(3)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拟采用从化吕田石芯碳酸钙粉厂生产的花岗岩矿粉,矿粉中不能含有泥土、杂质和团粒,要求干燥、洁净。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准备:

在建设单位下达开工报告前,积极准备各种原材料的检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等,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为路面改造工程的早日开工做好准备。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方法

路面改造,沥青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1)原路面铣刨拉毛

路面开挖采用铣刨机(WH2000)铣刨,铣刨后的旧路面应表面粗糙,并有足够的宏观平整度。

(2)清扫

铣刨完成后,首先采用德国山猫路面清除机进行清扫,要保证工作面坚实无浮土,待工作面干燥后,再用空压机配合用高压吹风,将残留在铣刨面上的浮尘吹干净。

(3)洒布粘层油

乳化沥青粘层设置在铣刨面及沥青混凝土层与层之间,下面层和上面层之间,洒布量为~L/m2;

沥青砼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施工重点应控制好各个阶段的混合料温度。确保温度不低于要求,尽量控制在允许范围的高限,并使运输时间缩短,摊铺连续进行,碾压随后,加快施工节奏,以确保施工温度满足要求。

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视碎石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出相应调整。

(1)沥青混凝土的拌和:

1)沥青混凝土采用中联重科LB4000型沥青拌和机拌和,配备有材料配比和施工温度的自动检测和记录设备,基质沥青的导热油加热炉应具有足够的功率,拌

和场的电力供应能满足改性沥青制造设备启动电流的需要。配备与间歇式沥青拌和楼配套的适当容积的矿粉罐,热料仓不少于4个,筛网尺寸档次满足配置沥青混凝料的需要;调控供料速度(重量)的冷料仓不少于5个(矿粉等除外)。逐盘打印各传感器的数据,每个台班作出统计,计算矿料级配、油石比、施工温度、铺装层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进行总量检验,并作为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

2)各种原材料都必须堆放在硬质地面上,在多雨潮湿地区,细集料(含石屑)应堆放在有棚的干燥条件下,当细集料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时,则采取措施。矿粉必须存放在室内,保持干燥,不结块,能自由流动,每日拌和前都应检测试样含水量和级配以调整冷料仓比例。拌和时,矿粉投入能力应符合配合比设计数量的需要,原有矿粉不够使用时,宜增加投入矿粉的设备,或将矿粉投料口扩大,以减少矿粉投入时间。

3)沥青砼拌和时,石料加热温度190~200℃;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在175~185℃,出场温度超过195℃的混合料应废弃。

4)沥青混合料干拌5S~10S,喷入沥青后的湿拌时间,不少于50s,。由于增加拌和时间,投放矿粉时间加长,废弃回收粉尘等等原因而降低拌和机生产率,在计算拌和能力时须充分考虑到,以保证不影响摊铺速度,造成停顿。

5)拌和过程中,为了提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我部计划把全部粉尘废弃,不进行回收利用。对逸出及废弃的粉尘,添加矿粉补足,使通过率达到配合比设计要求。

(2)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1)沥青混凝土采用大吨位运料车运输。运料车在开始运输前,在车厢及底板上涂刷一层1:3的植物油水混合物,使混合料不致与车厢粘结。装沥青混合料时,先装车的两头,再装中间。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行车路线必须选择最佳

路线;控制行车速度,避免颠簸,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沥青混合料沿车箱板滴漏,立即采取措施避免。

2)为防止运输过程中温度降低太快,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都加蓬布覆盖。

3)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

4)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如发现有剩余的残留物,必须及时清除。

6)运料车的运力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运料车等候。

(3)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1)摊铺机开始铺筑前先对熨平板预热至100C以上,铺筑过程中选择熨平板的振动或捶击等夯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沥青混合料运至场地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和测温度。运料车停在沥青混凝土转运车前10~30cm处空档,由摊铺机接住,推动前行, 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要边摊铺、边卸料、边推进,卸完料后,运输车即离去,另一辆车再将料卸入摊铺机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60℃;保证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匀速前行,中途不变速或停顿。根据实际生产能力,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在1~

3m/min以内。在摊铺后,及时用水准仪检测虚铺厚度,若不符合要求,即时调整。

2)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3)不得在雨天进行摊铺工作,若施工过程中突然下雨,必须马上停止摊铺,已摊铺路段要马上进行碾压,并做好排水、防水工作。

(4)沥青混凝土的碾压: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取决于碾压温度和压实方法,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在终压前消除全部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立即停止压实作业,以免过振。施工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压路机,压路机的最少数量与铺筑速度相匹配。

1)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进行,根据现场测试温度由专人指挥碾压。碾压按照由下而上,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尽量长距离碾压。振压时必须先停振后停机,先起步后起振。压路机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2)沥青混合料在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并符合要求。

②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由低的一侧逐步移向高的一侧碾压。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

③碾压时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得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3)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

4)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压实度达到试验室标准密度98%以上中止碾压。

5)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以便操作人员辩识,对摊铺厚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温度等专岗检查。

6)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7)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压路机碾压靠摊铺机方向倒向行驶不在同一断面上,而是呈阶梯形,每次前后错开50cm左右,并且先长后短,即第一次碾压距离长,其余各次逐渐缩短。

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9)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此时可用手扶压路机碾压或平板振动器将热沥青混合料熨平压实。

10)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5)沥青混凝土的接缝:

1)横向接缝处理

本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特殊原因须设置横向接缝,则摊铺结束前接近端部

1m,将熨平板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铲齐顺接使行车顺畅,下一次摊铺时使用切缝机横向切割,用三米直尺检测,把平整度、厚度不足部分清除,采用人工加风炮

或铣刨机铣刨处理。设置平接缝。在横向接缝处重新摊铺混合料时,需要在熨平板下设置适当厚度的垫板。横向接缝处摊铺混合料应先清缝,然后检查新摊铺的混合料松铺厚度是否合适,清缝时不得向新铺混合料方向过分推刮。横向接缝碾压时宜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

2)纵向接缝处理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纵向接缝处理时,采用切刀切齐,加铺另半幅前涂洒少量乳化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再跨缝挤紧压实。

(6)沥青混凝土的薄层施工特别注意事项:

薄层施工特别注意混合料温度控制,必须确保碾压密实及防止混合料推移开裂,因此必须对以下方面特别注意:

1)精心组织,严密安排,使各工序紧凑连贯、一气呵成。严禁停止待料,严禁摊铺与碾压脱节。

2)下承层的工程面对薄层沥青混凝土的影响特别大,在摊铺前必须检查下承层的平整度、整洁度和与薄层沥青的粘结。

3)由于沥青层较薄,温度下降快,沥青混合料从出厂到摊铺必须控制在合理的时间内,运输过程必须密闭遮盖蓬布,避免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温度下降,沥青析漏等。

4)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严把质量关。

①首先从原则上控制原材料质量,集料、木质纤维、改性沥青等原材料必须是符合要求的才可进场用于本工程,集料拟采用与沥青粘附性为5级的花岗岩,必须是经过除尘后,反击破机生产的。

②优化目标配合比设计,精心调试生产配合比,确保GAC-16的连续级配密实型结构发挥优势。

③拌和时特别注意:木质素的添加必须设专人每锅精确投放,避免沥青的离析,湿拌时间适当延长,充分拌和均匀(50s以上),干拌7-10s,对除尘装置吸出的粉尘坚决废弃,用矿粉或水泥代替补足。确保通过率达到配合比设计要求

④碾压必须紧跟慢压,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全部碾压工作。由于本结构层为SMA 薄层沥青混凝土,必须在相对高温下碾压完成,确保压实度。

⑤碾压时配备足够的压路机,适当超配,碾压高频低幅,避免强振,以免振裂薄层,振动压路机在已经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关闭振动。

⑥摊铺、碾压速度匀速,压路机转向调头必须缓慢,防止急停,克服时快时慢。

第五章、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涵盖项目中工、料、机、法、环五大因素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分布于项目施工管理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环节。文明施工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日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全

体职工、特别是项目经理部领导应从整体上把握文明施工的意义,使其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现场施工管理

1)制定具体的文明施工规范实施细则,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和监控网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实施保证体系,整个网络中的具体职责必须落实到具体人。

2)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将项目施工计划、目标计划及管理网络制成图表上墙,并且根据施工进度,描绘形象进度图,实行动态管理。

3)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编制科学施工程序,绘制施工流程图,标明施工关键环节、技术关键点及技术规范要点,组织科学施工,创建良好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确保施工顺利进展。

4)施工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场地总平面图设置,依现场规定的标准合理布局,明确划分作业区和生活区,并明确标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