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课标解读

1.以土地资源为例,认识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并理解其主要特征。

2.结合中外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经验,知道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中进行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成功的经验。

●新课导入建议

由我国“3·12”植树节和《土地复垦条例》的出台进行设问,导入新课——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3.目的: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1.我们为什么要大规模植树造林?

【提示】 植树造林的理由: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持水土抵御风沙,③进行碳中和,④人类生存保障,⑤创造经济价值,⑥履行责任环保教育,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⑧亲近自然回馈自然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

(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

(1)目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2)我国农村用地的现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

(3)废弃土地??

???

类型: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整理的目的: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或作 为备用耕地

(4)主要方式:退宅还耕、塌陷区的土地复垦。

2.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总量18亿亩的目标,你认为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提示】 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多,因此,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整理。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问题导思】

1.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措施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2)简述图示A 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思路点拨】 由图中图例和分布情况获取必要信息确定水土流失分布规律和特殊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集中的区域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区域在黄土高原地区;结合我国的地势特点,集中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第(2)题,A 区域为黄土高原,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答案】(1)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大型工程建设不当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问题导思】

1.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土地复垦条例》?

【提示】目的是落实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我国农村建房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普遍存在“外紧内松”、“摊煎饼”式向外扩延,形成众多的“空心村”。“空心村”现象带来哪些主要问题?

【提示】既导致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也对农村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

【提示】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生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做到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土地整治的方法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重庆市投入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项资金30多亿元,支持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新增耕地超过30万亩,整治基本农田20万亩以上。

(1)整治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矿区整理土地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3)只要具有足够肥力的土地均可以作为“新增耕地”开发吗?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由材料中土地开发整理等信息,结合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中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的成功经验来确定答案即可。

【解析】第(1)题,重庆多山、地形崎岖;耕地存在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

耕地多等问题,通过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和土壤肥力。第(2)题,矿区多因采空形成的塌陷区和露天开采形成的深坑,可采取回填复垦的措施治理。第(3)题,耕地开垦应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答案】(1)增加农用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的质量。

(2)复垦

(3)不能。耕地开垦应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垦耕地,不仅易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还会导致耕地退化。

[图表展示]

教材第35~36页图2-17 防风林图2-18 梯田图2-19 等高线耕作

[解图精要]

1.由图中一排树木位于农田的边缘可知为防风林。主要功能是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对农田危害的作用。

2.由图中一级级垄可知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3.由图中一圈圈土地可知为沿等高线犁地,也可减少水土流失。

[图表应用]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

①②

③④

(1)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

(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________中的防护林带(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第(2)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涵养林。第(3)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答案】(1)C (2)C (3)A

教材第35页活动

【答案】美国“罗斯福工程”对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借鉴意义是:无论多么恶劣的生态,只要人类有意识地努力去防治,是可以治理好的。

我国在治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方面还需做好以下工作: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因地制宜,实施防治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做到预防重于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要从基层开始;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教材第38~39页活动

【答案】 1.略。

2.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讲,“宜耕土地”就是将此土地开垦为耕地后而不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的土地。若是开垦成为耕地,导致该地生态恶化,就不能称为“宜耕土地”。有的土地很肥沃,如三江平原的沼泽地,只要排干沼泽水即可成为肥沃的良田,但是排干沼泽水后会导致该地生态严重恶化(空气变干燥、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有足够肥力的土地不一定就可以开垦为耕地。要看开垦耕地是否与当地的生态相协调。

3.我国的耕地资源虽然十分短缺,但农业用地中还要有足够的林地和草地,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若是盲目地毁林、毁草开荒,耕地面积虽暂时扩大了,但耕地质量会迅速下降,土地退化加剧,甚至出现荒漠化,危害原有的耕地,出现流沙埋地、洪水冲地等现象。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林地、草地和耕地作用是相同的,只是产出的产品不同而已,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寻求三者之间的协调平衡,否则,生态环境将会趋向恶化。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为目的,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②地面沉降③土地荒漠化④大气污染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

①水源防护林带②水土保持林带③防风固沙林带

④薪炭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第1题,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植被破坏的结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第2题,“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

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

【答案】 1.C 2.D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联合国呼吁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目前,世界范围内有15亿人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流失。

土地退化是指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长期下降,其严重性和范围在世界许多地方正在日益加大,超过20%的耕地、30%的森林和10%的草原正在退化。估计有15亿人,或占世界1/4的人口直接依靠正在退化的土地为生。

(1)你认为防止土地退化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2)水土流失是造成耕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哪些耕作方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3)为解决15亿人的吃饭问题,开发新的耕地势在必行。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科学的行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在回答问题时可结合下列思路进行分析:土地资源的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或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在进行土地退化的防治时应根据造成土地退化的原因,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牧业措施三方面入手。生物措施即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等;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是指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答案】(1)植树造林。

(2)建设防风林、修筑梯田、轮作、实行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采取保护性犁地。

(3)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的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4.2016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结合中国荒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图

(1)简述我国荒漠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

(2)B所示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多选)

A.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已成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D.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

(3)A地是荒漠化较快的地区,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读出我国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次是华北地区。自然原因主要从物质基础、气候条件、动力因素三方面分析。第(2)题,B为华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主要为人为原因,A正确;还有冬春季节多大风的自然原因,D正确。第(3)题,A地主要为半干旱的内蒙古草原地区,造成此区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管理不善等,据此可找出相应措施。

【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或西北与华北地区)。成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

(2)AD

(3)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合理用水;加强区域合作。

课时作业(六)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土地资源为例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造成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D.建设征地过多

2.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地形平坦D.热量条件好

【解析】第1题,通过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此图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因该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和城市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征地过多,造成该区耕地大量减少。第2题,与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区优势区位条件是热量条件好,其他三方面均不如东北的这两大平原。

【答案】 1.D 2.D

读下表,完成3~4题。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A.围湖造田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4.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

①抽取地下水②控制人口数量③建设防护林体系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3题,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从而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增加。第4题,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是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因此,防治沙尘暴和土地沙化应控制人口数量,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 3.D 4.B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5~6题。

5.目前缓解环渤海地区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6.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

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

⑤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

A.①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解析】第5题,从“开源节流”角度考虑,发展节水农业属于节流方面的措施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6题,造成目前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答案】 5.D 6.D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完成7~9题。

7.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20%

C.19% D.21%

8.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

9.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解析】第7题,在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占20%,在土地资源构成图中不适宜地占1%,二者的差就是区域的土地后备资源。第8题,该区域的宜农地仅占12%,但耕地

却占40%,说明大量的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植被破坏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第9题,“现阶段”和“最有效”是题眼。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效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将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该地大量林带和草地开垦为耕地,说明人均耕地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不可能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答案】7.C 8.B 9.B

10.我国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各项建设要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B.山区退耕还林

C.围湖造田,开垦草原

D.扩大耕地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解析】我国应该退耕还湖、退耕还草,保持生态平衡。

【答案】 C

二、综合题

1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农业技术逐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施行该耕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以最大限度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下表是M地区推行“保护性耕作”前后的相关数据。

(1)M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该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结合表格数据和相关知识,概括M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哪些改善?

【答案】(1)河套平原灌溉水源土地沙化(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2)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局部气候;提高农业技术。

12.在农牧交错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易导致大面积土地退化或沙化;在依靠灌溉的绿洲地区,由于上游不合理的用水和扩耕,会造成下游绿洲的消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甲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图乙是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抓住题干材料中“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大面积土地退化或沙化”等关键信息。同时,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数量从1996年的19.5亿亩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18.2亿亩,耕地数量急剧减少。第(2)题,正确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提取图中信息即可。第(3)题,读图明确生态退耕即退耕还林、草、湖等,其影响应从林、草、湖三方面分析。第(4)题,从原因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找出解决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与图中的有效信息。

【答案】(1)耕地数量急剧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退化

(2)灾毁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

(3)生态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还林,有利于在水土

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4)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

第八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下列所述情况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液、废渣和废气 A.①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2.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 A.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 B.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较前面 D.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D 3.下列过程不能 ..综合利用煤的是() A.将煤干馏B.将煤气化 C.将煤液化D.燃烧藕煤 【答案】 D 4.用赤铁矿石为原料冶炼铁,应采用的冶炼方法是() A.电解法B.热氧化法 C.热还原法D.热分解法 【答案】 C 5.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下图是海水淡化原理的一种示意图,符合此原理的方法称为() A.蒸馏法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D.太阳能蒸发法 【答案】 A 6.“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答案】 A 7.石油裂解的目的是() A.获得乙烯、丙烯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B.避免石油碳化结焦 C.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D.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答案】 A 8.下列不.是海水淡化方法的是() A.蒸馏法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D.萃取法 【答案】 D 9.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其中不正确 ...的是() A.热分解法适用于制备不活泼金属 B.热还原法的常用还原剂为C、H2、CO、Al等C.熔融电解法适用于制备不活泼金属 D.水溶液中置换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答案】 C 10.下列环保措施主要目的是保护臭氧层的是() A.使用无铅汽油B.使用可降解塑料 C.使用无氟冰箱D.使用无磷洗衣粉 【答案】 C 11.工业上冶炼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法B.铝热反应法 C.氢气或CO还原法D.热分解法 【答案】 A 12.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答案】 B 13.在下列过程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 B.煤干馏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D.天然气与水蒸气在高温下作用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答案】 C 14.下列能被工业上采用的冶炼金属的方法是() A.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铝(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 B.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 C.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钠 D.高温下用氢气还原氧化镁制镁 【答案】 B 1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B.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过程都属于化学变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 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新疆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调整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增值税政策,现通知如下: 一、取消“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和“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由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佥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政策。 二、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增值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但个人(不含个体工商户)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废旧物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再生资源,应当凭取得的增值税条例及其细则规定的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原印前“废旧

物资”字样的专用发票停止使用,不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 三、在2008年12月31日前,各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注销企业在防伪税控系统中“废旧物资经营单位”的档案信息,收缴企业尚未开具的专用发票,重新核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和最大购票数量,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售工作。 型、在2010年底以前,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缴纳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 (一)适用退税政策的纳税人范围。 适用退税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8号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应当向有关部门备案的,已经按照有关规定备案; 2.有固定的再生资源仓储、整理、加工场地; 3.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占全部再生资源销售额的比重不低于80%。 4,自2007年1月l日起,未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或者《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县级以上工商、商务.环保、税务、公安机关相应的行政处罚(警告和罚款除外). (-)退税比例。

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困扰风景名胜区建设的问题。资源保护主义者认为,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必须加以保护,禁止或尽量减少人与该资源的交往;片面建设沦者夸大了美学中的人工因素的重要性,认为自然景观必须有‘丰富的人工点缀”。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应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实施“综合保护,有限开发”的原则,亦即遵循生念平衡的原则。保护不是封闭,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风景名胜区能够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开发不是破坏,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使风景名胜区能够合理利用,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一、保护培育规划的内容 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应包括三方向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查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和因素。其中,各类景源是首要对象,其他一些重要而又需要保育的资源也可被列入,还有若干相关的环境因素、旅游开发、建设条件也有可能成为被保护因素。 在此基础上,要依据保育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例如,生物的再生性就需要保护其对象本体及其生存条件,水体的流动性和循环性就需要保护其汇水区和流域因素,溶洞的水溶性特征就需要保护其水湿演替条件和规律。进而要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定保育体系。保育措施的制定要因时因地因境制宜,要行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可能形成保护培育体系。 保护培育规划应包括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和措施等基本内容。 二、保护培育规划的原则 1、整体保护的原则将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整体加以保护。 2、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不同种类和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强调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 3、展示性保护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呼唤全社会对区域内资源保护的关注。 三、分类保护 在保护培育规划中,分类保护是常见的规划和管理方法。它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出相应类别的保护区。在同一个类型的保护区内,其保护原则和措施应基本一致,便于识别和管理,便于和其他规划分区相衔接。 这里规定的六种保护区及保护原则、措施,可以覆盖风景区范围内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并同海外的“国家公园”或国内外相关的保护区划分方法易于互接,因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 分类保护中的风景修复区,是很有当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规划分区,它具有较多的修复、培育功能与特点,体现了资源的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的双重特点,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方法。 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生态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风景区内有科学价值或其他保存价值的生物种群及其环境,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生态保护区。 (2)在生态保护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游人进人,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人。 2、自然景观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出台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出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国家鼓励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第五条国家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处理再生资源,鼓励开展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

广。 第二章经营规则 第六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七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八条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的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人民的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通过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交售生产性废旧金属。 收购合同中应当约定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名称、数量、规格,回收期次,结算方式等。 第十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设计说明: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教师因 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 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 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浅谈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

浅谈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在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不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时,重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制约着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和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循环流程,以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再生资源行业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构筑好再生资源发展模式,不仅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原生资源称为第一资源,再生资源称为第二资源,再生资源是相对原生资源而言,俗称废旧物资,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如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等。 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再生资源,可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1.4万吨标煤,减少6万至10万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炼钢8500吨,节约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煤,少产生1.2万吨废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能1.2万吨标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 再生资源有三大优点:一、它是宝贵的有用资源;二、由于上游产品的更新和淘汰,它又是不断增长的资源;三、利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再生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废弃物排放。因此它是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起到有效作用的资源。总而言之,再生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缓解当前资源紧缺、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再生资源具有上述特征和优点,该行业又被视为“社会静脉产业”或“第二矿业”。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再

(经典)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 新人教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教材第49页图3.17 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 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 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 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第2题,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人为原因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有关。 答案:1.C 2.D 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大量引水灌溉B.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C.气候越来越干旱D.下游缺少植被的保护 解析: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是由于上游过度引水灌溉造成。 答案:B

第九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一节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水、气、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所谓"对人类有用",是指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 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 2、自然资源的自然性 3、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短缺。我国土地面积接近150亿亩,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13.1亩,是世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45亩的1/3。从人均实际占有耕地面积来看,我国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12亿国民人均耕地只有1.4亩,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人均草场面积占有为世界人均占有的1/2。我国水资源相当短缺。全国年平均降雨总量为6.03万亿立方米,河川平均径流量约为2.59万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只相当于世界人口占有量的1/4。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铁、石油、铜、锡、锑、钨、锰、铅、锌、汞、钼、稀土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有些储量占世界第一。但是,人均矿藏量则很少。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为有利于对自然资源依法调整,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属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类型。按照不同的自然资源特点和要求,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主要指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藏资源,例如,铁、铝、煤、石油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恒定性资源,主要是自然界中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辐射能、空气、海潮、风力等。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概念: 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面对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实施怎样的切实有效的对策呢?在这方面,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今后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地说,就是要实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一、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必须采取的第一条对策。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起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这主要是因为:①考虑到我国有关自然资源退化问题还十分严重,在执行许多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和法规中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政府有必要在强化和完善法规的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包括市场刺激手段),以发挥市场机制在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观念和方式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我国绝大部分自然资源虽都归国家所有,但因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不分,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这就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配置和低效率的开发利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已允许企业和个人通过承包等形式获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和使用权。在此情况下,国家正在加快建立一个基于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这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必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自然资源所有权和开发经营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以促进、推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方式开发资源;根据强化市场经济原则,完善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现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等。 二、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①要实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确定和实施“最佳政策”,或是以综合的可持续方式有效地使用和管理自然资源,而且还应建立一种政策分析机制,以便能持久地调整或评价现行和未来的政策,审查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是如何有利或不利于总体可持续发展;②可持续发展为一动态过程,需要随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不停地进行调整,有必要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分析手段;③推行和实施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还将有助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在这方面应明确以下目标,即逐步推行在制定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政策、规划和开发项目时,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最终能以法规的方式加以推广实施,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进行规划或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三、主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原料的60%~70%依靠进口,进入21世纪以来,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在建或建成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达15家,年处理废金属占我国进口总量的50%以上,交易量较大的国内废物回收交易市场也有10家,园区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再生金属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一、进口园区和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为规范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2002年9月,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在浙江宁波召开了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座谈会,会上就加工园区的发展方向、园区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认为,为了指导加工园区的建设,应尽快制定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指导意见。受环境保护部污控司的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于2003年初完成了《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公布了《关于促进对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电机圈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05年正式发布了《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我国己有宁波镇海、江苏太仓、福建漳州、浙江台州和天津子牙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部已同意河北文安、广东江门、肇庆和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和玉林、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并批准了江苏张家港建设废汽车压件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园区建设也己初具规模。目前我国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处理的废金属占到我国进口废金属总量的50%以上。我国已建成了15个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些园区都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极大地方便管理和资源集聚,提升了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形象。 2003年,环境保护部发文确定浙江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试点园区,将天津子牙和广东肇庆园区列为“圈区管理”园区,2007年,山东烟台、广东肇庆、河北文安等园区也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的验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废旧物资如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各种类别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像雨后春笋似的发展起来,我国已兴起了河北保定、浙江永康、湖南汨罗、山东临沂、四川新津、河南长葛、广东南海和重庆等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此外,一些专业化的园区如安徽界首的再生铅、江西丰城的再生铝、湖南永兴的贵金属、江西贵溪的再生铜市场也在加速建设发展。 为了规范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市场的发展,商务部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在全国26个城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又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已有29个城市和11个交易市场作为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二、园区和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建设园区的初衷是将分散在各地定点加工企业集中于园区便于管理,目前国家对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除了通过验收的试点园区在定点企业数量和进口量有

第46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第46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 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 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 形成的一般过程。 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及其作用。 1.掌握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 与保护措施。 2.掌握主要生态问题产生的 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在高考中,对本讲内容的考查 频次最高,尤其是生态问题, 如2017全国卷ⅠT44、卷 ⅢT43,2016全国卷ⅢT44等。 今后本讲内容仍是高考命题 的重点。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生用书P268] 1.淡水资源短缺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 均 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性缺水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蓄水;人工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节流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 状 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 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 减少 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 必须节约用 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土地退化 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 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 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 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 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 措施 水利工程: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 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 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 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 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1.(2017·高考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方案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面对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实施怎样的切实有效的对策呢?在这方面,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今后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地说,就是要实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一、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必须采取的第一条对策。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起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这主要是因为:①考虑到我国有关自然资源退化问题还十分严重,在执行许多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和法规中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政府有必要在强化和完善法规的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包括市场刺激手段),以发挥市场机制在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观念和方式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我国绝大部分自然资源虽都归国家所有,但因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不分,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这就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配置和低效率的开发利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已允许企业和个人通过承包等形式获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和使用权。在此情况下,国家正在加快建立一个基于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这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必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自然资源所有权和开发经营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以促进、推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方式开发资源;根据强化市场经济原则,完善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现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等。 二、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①要实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确定和实施“最佳政策”,或是以综合的可持续方式有效地使用和管理自然资源,而且还应建立一种政策分析机制,以便能持久地调整或评价现行和未来的政策,审查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是如何有利或不利于总体可持续发展;②可持续发展为一动态过程,需要随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不停地进行调整,有必要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分析手段;③推行和实施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还将有助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在这方面应明确以下目标,即逐步推行在制定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政策、规划和开发项目时,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最终能以法规的方式加以推广实施,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进行规划或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三、主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一)水资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法规类别】增值税 【发文字号】财税[2008]157号 【发布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日期】2008.12.09 【实施日期】2009.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调整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增值税政策,现通知如下: 一、取消“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和“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由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政策。

二、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增值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但个人(不含个体工商户)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废旧物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再生资源,应当凭取得的增值税条例及其细则规定的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原印有“废旧物资”字样的专用发票停止使用,不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 三、在2008年12月31日前,各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注销企业在防伪税控系统中“废旧物资经营单位”的档案信息,收缴企业尚未开具的专用发票,重新核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和最大购票数量,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售工作。 四、在2010年底以前,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缴纳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 (一)适用退税政策的纳税人范围。 适用退税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8号)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应当向有关部门备案的,已经按照有关规定备案; 2.有固定的再生资源仓储、整理、加工场地; 3.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占全部再生资源销售额的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 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2)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3.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 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 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探究点: 1.“总量大、人均少”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主要的特点,而且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可以以此自豪但不能盲目乐观,对劣势应积极关注而不能丧失信心。 2.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很多,各自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量大、人均少”都是它们 共同具备的。这个观点的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 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板书】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 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 资源等多种)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总——分——总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板书】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讲授新课 【出示图表】请大家先看下面的图表,你能否根据该图表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吗?

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化很大③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3题。 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②降水丰富③干旱少雨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②国内跨流域调水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关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目前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利用潜力巨大 B.随着对未开垦土地的开发,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增加 C.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会面临耕地不足的局面 D.随着人口增长,耕地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5.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认知水平提高了 B.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C.矿产资源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D.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类面临矿产资源匮乏与枯竭的威胁 6.2012年上半年我国郑州等许多城市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危机叙述错误的是( ) A.耕地的减少与退化 B.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C.土地污染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只分布在黄土高原 8.关于我国能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热丰富 B.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季节比南方长,是因为北方原料丰富 C.西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D.华北、华东地区降水量丰富,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 种多样。读右图,回答9~10题。 9.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B.② C.③ D.④ 10.用煤来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 是( )

再生资源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览

再生资源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览 全国各地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减轻企业的负担,都有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的税收洼地,因此节税地区的选择面就多了!但一些特殊的行业,例如医药、影视,或钢材、废钢废铝、煤炭等再生资源企业几乎没有多少园区敢接的!因为再生资源的特殊性,导致园区不引进。 但最近有一个好消息,目前有个园区开始引进再生资源企业了,方式是直接核定征收!再生资源最明显的痛点就是进项不足,不足的这一大部分必须全额缴增值税,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近期园区发出通知,可对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引入!以下是优惠内容: 再生资源企业无需进项就可进驻园区,地方园区会按照企业缴纳的不同增值税量进行奖励,奖励的最高比例为地方留存部分的80%(地方留存为50%);企业所得税是进行的核定征收,核定利润为10%,再按25%企业所得税进行缴税,税率在2%左右。当然,还可以直接享受税收奖励,不享受核定征收政策。 园区入驻简单便捷,再生资源企业入驻不需要实体投资、也不需要实体经营、法人不用到场办理,但得有实际经营地址和实际办公的场所!企业要办理入驻只需提供法人、财务、监事信息,15个工作日左右可完成所有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 医药、影视这些特殊行业也有相关优惠政策,根据企业合理节税的需求可通过选择成立不同企业的方式来达到目标。比如增值税这块,可通过成立一般纳税人有限公司来享受相关税收奖励政策;而成本、个

税可通过成立小规模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方式来享受园区核定征收政策,综合后税率不超过3%。(150866)通过总部经济的模式,所有入驻的企业都不需要实体办公,同时也(30556梁)欢迎企业实体入驻投资经营!企业的税务痛点,我们用方案帮您解决!详情关注:不负青春不负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11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发文字号:财税〔2009〕119号发文时间:2009-09-29 状态: 全文有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根据各地的反映,现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的有关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财税[2008]157号第四条第(一)款“通过金融机构结算”,是指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支付结算办法〉的通知》(银发[1997]393号)规定的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 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发生的应收账款,应在纳税人按照银发[1997]393号文件规定进行资金清算后方可计入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 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按照银发[1997]393号文件规定取得的预收货款,应在销售实现后方可计入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 纳税人之间发生的互抵货款,不应计入通过金融机构计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 纳税人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占全部再生资源销售额的比重是否不低于80%的要求,应按纳税人退税申请办理时限

(按月、按季等)进行核定。 二、财税[2008]157号文件所称再生资源的具体范围,操作时按照2008年底以前税务机关批准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再生资源的具体范围执行,但必须符合财税[2008]157号文件第六条的规定,其中加工处理仅限于清洗、挑选、破碎、切割、拆解、打包等改变再生资源密度、湿度、长度、粗细、软硬等物理性状的简单加工。 三、财税[2008]157号文件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8号)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应当向有关部门备案的,应当自备案当月1日起享受退税政策。 四、纳税人申请退税时提供的2009年10月1日以后开具的再生资源收购凭证、扣税凭证或销售发票,除符合现行发票管理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明购进或销售的再生资源的具体种类(从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废塑料、废玻璃和其他再生资源等8类之中选择填写),否则不得享受退税。 五、负责初审的财政机关和税务主管机关应当加强联系,及时就纳税人的征税和退税等情况进行沟通。负责初审的财政机关应当定期向税务主管机关通报受理和审批的申请退税纳税人名单及批准的退税额,税务主管机关对在日常税收征管、纳税检查、纳税评估、稽查等过程中发现的纳税人的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给负责初审的财政机关。 对于税务主管机关通报有异常情况的纳税人,负责初审的财政机关应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负责复审和终审的财政机关,各级财政机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