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训培训大纲---海航教学内容

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训培训大纲---海航教学内容
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训培训大纲---海航教学内容

危险品培训大纲

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危险品培训大纲》发放记录

改版记录

修订清单

致:所有的手册持有人

自:综合管理部

修改号:

修改日期:年月日

修改记录

修改号:

修改日期:年月日

注:请将本修改记录保留在手册内,以备查阅。

修订记录

注:

1、将本修订记录保留在手册内,以备查阅。

2、在每次做完修订工作后,将修改号、日期、姓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如发现缺少修订的新版,速与综合管理部联系。

有效页清单

目录

第一部分危险品培训管理规定

一、制定《危险品培训大纲》

1.制定依据

2.大纲类型

3.大纲内容

4.适用范围

5.大纲有效期

6.大纲的管理

7.大纲持有人的责任

8.大纲的修订

9.定义和术语

二、培训课程

三、培训对象和符合性列表

1.培训对象

2.符合性列表及培训最低要求

四、初始培训、定期复训和重获资格培训

1.初始培训

2.定期复训

3.重获资格培训

五、培训及管理部门

六、培训的组织、监督与评估

七、培训设施及设备

八、培训机构及教员资格要求

1.教员构成

2.资格要求

九、培训教材和考核要求

1.培训教材

2.考核要求

十、危险品运输训练合格证、培训记录和培训档案

1.危险品运输训练合格证

2.培训记录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 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有关问题说明 1、课程的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课,是物流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提高对未来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货物运输管理规律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管理原理及物流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2、《国际货运代理》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采购与库存管理系大学第5学期所开设。它是在承接以往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后的专业课,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高等数学知识,是高数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该课对未来的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之一。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的分配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2个,课程讲授方式为面授,讲授周课时为2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代理的含义,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 2、理解运输代理的含义,了解四种运输代理 3、了解货运代理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我国货运代理开展的历程 4、掌握货运代理的定义,熟悉货运代理提供的服务种类 5、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 教学内容 一、代理的基本含义 二、代理的类型及划分 (一)大陆法系的代理类型 1.根据代理人是否基于代理权而为法律行为,可分为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 2.根据代理人主动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积极代理和消极代理 3.根据代理权的发生是否基于本人的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一定代理 4.根据代理权的范围有无特定的限制,分为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5.根据代理人是否以本人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将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二)英美法代理的类型 三、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从主体、行为、关系三方面分析代理的法律特征

危险品培训大纲(代理人)

货运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训练大纲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空有限公司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 中国联合航空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

第一章 危险品训练管理规定 1.1 目的和依据 1.1.1本《危险品训练大纲》的制定,旨在规范为经营人提供货物销售 代理的各岗位人员的危险品初始训练、复训的最低训练标准。1.1.2依据文件 (1)《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R1) (2)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8《危险物品的安全航空运输》 (3)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ICAO《TI》) (4) 国际民航组织《应急响应指南》 (5)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规则》(IATA《DGR》) (6)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训练大纲》

1.2 训练人员类别 1.2.1训练人员类别 1 托运人及承担托运人责任的人员 2 包装人员 3 从事危险物品收运工作的货运代理人员工 4 从事货物、邮件(非危险物品)收运的货运代理人员工 5 从事货物、邮件操作、存储、装卸工作的货运代理人员工 1.2.2危险品训练课程与人员类别对照表 危险品训练课程 A B 人员类别1,2,3 4,5 注:参加A类课程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人员,等同于参加了B类课程 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可从事其相应的岗位工作。

1.3危险品初始训练和定期复训 1.3.1 初始训练 1.3.1.1初始训练是指对初次涉及危险品运输的人员所进行的训练。1.3.1.2初始训练人员的进入条件: (1) 未参加过危险品训练相关人员。 (2) 参加过危险品初始训练,但受训时间的间隔已超过1.3.2.1条规定期限的各类人员。 1.3.1.3 初始训练形式:初始训练一律采取面授的方式。 1.3.2 定期复训 1.3. 2.1定期复训是指参加涉及危险品运输的各类人员,完成初始训练 后,为保证其知识更新,根据CCAR-276-R1部第155条(b)款的 要求所进行的训练。复训期限规定如下: (1) 复训时限24个日历月。 (2)在要求进行训练的该日历月之前三个日历月完成了复训的人员,都 被视为在所要求的那个日历月中完成了训练。 1.3. 2.2定期复训人员的进入条件 参加过危险品初始训练,且受训时间的间隔未超过1.3.2.1条规定期限的各类人员。 1.3. 2.3定期复训形式 定期复训可以采取面授、视频、网络、CBT的形式进行。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三年制 总学时:56 讲授学时:28 课内实践学时:28独立实践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也蓬勃兴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流通领域也不例外。以网络经济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正在引发和推动着一次新的“流通革命”。电子商务为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物流本身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创立自己的物流模式和管理方式,有效的开展经营活动,寻找新的商机,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属于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得学生具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电子商务物流》是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三年制学生而开设的56课时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以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重点突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动向,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通过实操项目和中海2000物流教学系统(以下简称为中海物流系统)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运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和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和专业其他课程如《配送中心管理》、《仓储与包装管理》、《国际货物与运输》、《条形码技术应用》等课程一起,相辅相成,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本课程安排在三年制第五学期完成,先修课程为大部分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毕业实习和论文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了解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掌握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了解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库存控制和管理,对电子商务下物流供应链管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信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英文名称Electro nic Commerce Logistics Man ageme nt 课程代码141102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0 学分 3 所属学科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制(修) 订时间 2009.6 先修课程无 大纲执笔人召B贵平大纲审批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掌握现代物流的管理方法。本课程结合各种应用的案例和成熟的TPL产品,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TPL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为将来参与企业物流运作 和管理做准备。 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而编制。 [知识目标] 1. 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3. 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4. 掌握客户服务管理的方法与相关知识 5. 掌握运输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6. 掌握仓储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课程的教学目标

7. 掌握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基础知识 8. 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方法与内容 9.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绩效评估 10.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1.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本量利分析方法 12. 掌握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基础知识完成物流流程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2.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存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存储与配送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运输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运输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4.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包装、装卸搬运和流 通加工优化设计的能力 5.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知识向用户推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 6.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知识完成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7.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信息系统优化设计的能力 8.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成本知识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本量利分析和预算管 理的能力 9.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完成现代企业优化物流运作模式的能力 10. 通过实践操作,具备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严谨的学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求学态度 3. 进一步懂得懂法守法和互助合作职业素养的意义 4. 理解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国际物流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_____4__ ____ 学分: ______64_______ 适用专业:_____物流管理__ 一、课程性质 国际物流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物流的国际化,该门课程的学习领域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之一。课程中各学习内容包含了相关国际物流技能的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通过对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国际物流货运保险、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进出口报关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以《物流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后续课程是《报关实务》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本门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国际物流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教、学、做、评”一体化展开,同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64。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国际物流过程中常用的贸易方式(包括CIF、FOB等)、运输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

《危险品运输》(本科)教学大纲

《民用航空危险物品运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5030 学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0 实践学时:14 主撰人:郭宗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南昌理工学院音乐学(空乘方向)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民用航空运输过程中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学科,涵盖了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 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它本着力求普及危险化学品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搞好科学防范, 坚持化害为利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危险化学品航空运输的基本技能和理论,具有知识覆盖 面大、技能操作强等特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DGR有关知识,具有现代航空的危险品运输基础知识,能够用航空危险品安全的运输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航空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具体事件,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意识,搞好科学防范,坚持化害为利。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危险化学品知识航空运输的基本知识,掌握危险品含义、识别、分类、限制、包装、标记、标签,放射性物质和危险品运输的文件、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操作等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抽象的安全运输技术, 深入浅出,最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于民航事 业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深广度 第一章概论 1.1、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危险品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DGF基本内容;理解培训的有关规定及各类人员培训的最低要求,区分托运人和运营人的责任,明确危险品保安的相关要求;掌握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的类别及项别。 1.2、重点难点:托运人及运营人的责任;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的类别及项别 1.3、教学内容: 了解§ 1.1危险品的事故案例 § 1.2危险品的含义; § 1.3危险品运输的法律、法规; § 1.4危险品的安全运输 § 1.5托运人及运营人的责任 掌握§ 1.5托运人及运营人的责任; § 1.6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的类别及项别 1.4、思考题 1、D GR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目前我国针对危险品运输都应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3、运营人和托运人的责任。 第二章限制 2.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危险品禁运、豁免及批准的有关规定,了解各国及运营人的有关规定;理解例外数量危险品的相关规定;掌握隐含危险品、旅客和机组人员

危险品运输培训

危险品运输培训 1 托运人的责任 托运人应当确保所有办理托运手续和签署危险品航空运输 文件的人员已按ICAO《危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CAAC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接受相关危险品知识训练。将危险品的包装件或合成包装件提交航空运输前,应当按照技术细则和 CCAR-276部的规定,保证该危险品不是航空运输禁运的危险品,并正确地进行分类、包装、加标记、贴标签、提交正确填制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文件。禁止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遵守 IATA《危险品规则》,符合始发站、中转站、目的站国家适用的规定,确认所交运的危险品完全符合所有运输规定。告知其职员在危险品运输中应承担的责任。 2 运营人的责任 运营人应制订检查措施防止普通货物中隐含危险品。确认危险品航空运输文件由托运人签字,并且签字人已按规定的要求训练合格。使用收运检查单收运危险品。检查危险品的包装件、合成包装件和装有放射性物质的专用货箱,确认在装机前无泄漏和破损的迹象。保证危险品不得装载在驾驶舱或有旅客乘坐的航空器客舱内。危险品的存储、装载、固定和隔离符合相关的规定。保留运输文件。提供信息。提供在出现涉及危险品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指南。运营人应向局方和事故或事件发生地所在国

报告任何危险品事故或事件。无论运营人是否运输危险品都应该接受危险品知识的训练。 3 代理人责任 代理人应使托运人的货物呈待运状态。待运状态的货物是指,按照《 The Air Cargo Tariff(Rules)》中的相关规定,货物的包装、标记与标签、运输文件及其它手续齐全,随时可以装载运输。 代理人必须确定:对于所有的托运货物,运输文件和包装件表面都已进行了检查,未存在隐含的危险品。代理人不得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业务,但必须接受危险品知识的培训。托运人的代理人托运人的代理人是指受托运人委托,代其办理危险品运输的准备工作的人或机构。托运人代理人必须履行托运人的责任。从事空运业务,必须接受危险品培训,使之能够履行他们的责任。一危险品定义危险品是指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环境构成危险,并在技术细则的危险品清单中列明和根据技术细则进行分类的物品或物质。 1如果危险品的危险性太大,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危险品的危险性太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航空禁运的。如在正常的运输状态下,易爆炸、发生危险反应、产生火焰或危险的热量,或易释放毒性、腐蚀性的发散物、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航空运输。要确保不能让这样的物品

IMDG国际海洋运输危险品法规培训

IMDG国际海洋运输危险品法规培训 课程背景: 为加强国际间海洋运输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加强托运人、货运代理及承运人运输技术能力,保证安全运输,中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人俱乐部和北京京检危运安全咨询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举办国际海运危险品运输相关法规(IMDG)技术培训。 课程目的: 此课程专门为需要了解掌握海运危险品操作的生产厂家及运输单位设计,包括国际运输危险品所需的法规知识、文件及包装准备技术等,旨在帮助出口相关产品到欧美国家的厂家和运输机构了解向有关国家出口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危化品的专家,不仅能够具备危险品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具备熟练运用IMDG CODE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为企业和客户提供合规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课程以中文讲述,使用英文版法规。 参加人员: 从事海上运输危险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运输管理人员;有关货代公司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以及运输机构和运输安全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生产及进出口化学危险品的厂家和外贸公司等。 课程大纲: 国际海运危险品法规(IMO/IMDG Code 38-16) 相关中国危险品国际海上运输的政策和法规 相关美国运输部有关危险品法规(CFR-49) ADR的绑扎与系固要点(赠送内容) 培训证书及适用范围: 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被授予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IMDG证书,该证书满足各国遵循的国际法规、包括美国运输法规中关于托运人所需接受的危险品运输上岗培训的需要。 已参加过培训的部分企业: 拜耳材料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博世集团(BOSCH) 杜邦集团阿克苏诺贝尔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陶氏化学艾仕得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道康宁(上海)有限公司雅保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科慕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国际香料香精(浙江)有限公司 上海海运海事技术有限公司庞贝捷漆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危险品培训问答要点

1.什么是危险品 物质或成分可以:使人致命或致伤; 损坏船舶或者运输设备; 损坏货物; 损坏环境(海洋污染)。 2.在船公司对订舱货物有疑问,我们要提供哪些资料向船公司证明所出运的货物是一般化 工品而非危险品? 通常可提供MSDS及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或其他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报告。要注意报告的有效期。船公司通常会根据MSDS上的CAS NO.检索是否为危险品。常用检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513287556.html,/ 3.危险品的海洋运输是由哪个组织监管 是由IMO 负责, 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特定机构,专门负责改善海运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 4.危险品一共分为几大类别?详细说明 IMO制定了IMDG CODE, 将危险品分为9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5.危险货物根据其危险程度可分为哪几类?何为PSA GROUP? 半危,全危。少数船公司根据这个来征收不同的危险品附件费,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分类。对危险品归类, PSA( 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新加坡港务局有自己的一套分类, 不同的级别在新加坡卸货及中转时征收不同的装卸附加费. 所以个别船公司(如RCL,PIL)会有按照PSA GROUP的不同加收不同的危险品附加费. 6.1类危险品一共有几小类,详细说明。 分为5小类,分别为 1.1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 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1.5 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本章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物流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

咨询通告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 编 号:AC-276-TR-2014-02 下发日期:2014年1月27日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活动,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资质管理,保证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R1)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活动。  第三条 中国民用航空局依据职责对全国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活动实施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依据职责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持有危险品培训大纲的企业和组织及危险品培训机构,应当制定危险品培训管理制度,按照CCAR-276-R1和本办法开展培训工作。  第五条 持有危险品培训大纲的企业和组织及危险品培训机构,应当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六条 经营人应当明确货运销售代理人危险品培训大纲的认可条件和程序,确保货运销售代理人相关员工按照所认可的危险品培训大纲培训合格。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七条 需要接受危险品培训的人员范围应当与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 AN/905,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的要求保持一致,包括: (一)《技术细则》第一部分第四章表1-4、1-5所列人员,

其中第九类旅客服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办理乘机手续的人员、贵宾(VIP)服务人员、行李查询人员、问询人员、航空公司派驻机场的旅客运输保障人员。  (二)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的客货预订、工程维修、应急处置等其他人员。  第八条 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人员在独立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前,应当接受按照经批准、备案或认可的危险品培训大纲实施的培训并合格。  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人员应当接受危险品基础知识培训,掌握与其职责相符的危险品知识。所在单位仅需留存人员接受培训的相关证明,无需满足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以及第三、四、五章的要求。当这些人员以第七条第(一)项所列身份工作时,适用本条第一款的培训要求。  第九条 以个人名义从事危险品托运或托运代理相关活动的人员,应当接受按照经批准、备案或认可的危险品培训大纲实施的培训并合格。  第十条 危险品培训包括初训和复训,有效期均为二十四个月。  复训应当在初训或前一次复训有效期内完成。如果复训是在前一次培训的最后三个月有效期内完成,则该次复训的有效期自复训完成之日起开始延长,直到前一次培训失效日起二十四个月为止。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案大纲 年月日 第一部分课程教案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在国际物流中,通过适当控制和科学组织,促进物资或商品的合理流动,使国际间物资或商品的流动路线最佳、流通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益最大。 在教案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案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案内容及教案要求 第一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建议学时) 一、教案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物流系统基本概念;描述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描述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 ㈠重点掌握 、国际物流系统内涵 ()物流系统要素 ()物流系统的分类 ()物流系统基本模式 ()物流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结构及其关系 、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国际物流系统模式

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 ㈢了解 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建议学时) 一、教案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描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 ㈠重点掌握 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㈡一般掌握 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 ㈢了解 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简述 第三章国际货物报检报关业务管理实务(建议学时) 一、教案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描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 ㈠重点掌握 国际货物报检业务基本程序 国际货物报关业务基本程序 ㈡一般掌握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管理岗位操作流程 ㈢了解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简述 第四章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实务(建议学时) 一、教案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际海运代理业务、国际陆运代理业务、国际空运代理业务、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岗位操作流程。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

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培训大纲--模板

危险品管理标准试题 XXXXXXX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 培训大纲 (文件编号:XXXXXXX) 页脚内容1

危险品管理标准试题 符合性声明 我司XXX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培训大纲》根据现行有效的国际和国内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写而成。本大纲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8和现行有效的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及补充材料和附录,同时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民航局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大纲的制定旨在对于公司参与货运服务的相关岗位员工进行关于危险品知识及法规方面的培训,保障相关人员得到足够的培训指导,满足相关危险品安全运输的要求。 为保证公司对危险品管理培训的有效性,我授权公司 XXX部门负责本大纲的管理、控制与修改。 与此同时,我以经营人的名义郑重声明和承诺,我公司将严格地按此大纲规定组织实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总经理(签字):_____________ XXX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XXX年XX月 XX 日 页脚内容2

危险品管理标准试题 修订记录 注:在每次做完修订工作后,都必须将修改号、日期、姓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修改明细 页脚内容1

危险品管理标准试题 修订号:01 修改日期:20XX/XX/XX 注:每一次修订都需要填制一张本表格,并保留在手册内,以便查阅。 页脚内容2

目录 目录 - 1 - 1 总则 1 1.1大纲制定的目的 (1) 1.2大纲制定的依据 (1) 1.3大纲组成 (2) 1.4大纲适用范围 (2) 1.5大纲的认可 (2) 1.6大纲的管理和管控 (2) 2 危险品培训管理规定 3 2.1培训对象 (3) 2.2培训类型 (3) 2.3大纲类型 (3) 2.4培训课时 (3) 2.5培训目标 (4) 2.6考核要求 (5) 2.7培训机构及教员 (5) 2.8培训设施及设备 (5) 2.9培训教材 (6) 2.10培训证书及纪录 (6) 3 危险品专门知识培训大纲 7 3.1进入条件及目标 (7) 3.2课程内容、要点及课时分配 (7) 4 危险品基础知识培训大纲 10 4.1进入条件及目标 (10) 4.2课程内容、要点及课时分配 (10) 5

危险品知识培训

运输部培训内容3 危险品储运知识 一、化工产品分类及特性: 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是指在受热、撞击等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的物品;还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以及仅产生热、光、音响、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宜单独存储,量少时可与一般毒害品同库分区存储,与火(热、电)源隔离,防雨(水)、曝晒、撞击、磨擦、震动等,禁用铁制工具开箱,库房应阴凉、通风、干燥。 灭火的基本方法: 易爆品禁用泥沙压盖。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灭火。灭火时应戴防毒面具。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 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物理性能可分为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3类。储运及运输注意事项: (1)严禁与油脂或油污物混储。 (2)各类气瓶应按规定颜色油漆,统一编号,专瓶专用,不得错充气体。(3)气瓶应戴好安全帽,直立固定在专用支架上,不准平放,防止震动、撞击。.(4)乙炔气、氢气、丙烷、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的气瓶不得存放在实验室,应从专用库内妥善安装专用管道通到实验室内。室外管道应加强度大的套管埋在地下,室内管道应装在合适的安全位置,加装安全阀并采取防护措施。 (5)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气体的气瓶,不得置于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并规定储存期限,过期应及时处理。 灭火的基本方法:压缩气体和液化气起火可用干粉、1211灭火剂灭火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分为3类:(1)闪点低于-18℃的低闪点液体;(2)闪点在-18℃和23℃之间的中闪点液体;(3)闪点在23℃和61℃之间的高闪点液体。 储运及运输注意事项: 易燃液体:宜单独存储,与易爆品、氧化剂、酸隔离存放,夏季要降温,凝固点低的冬天要防冻。禁用铁工具开箱和穿铁钉鞋入库,应用铜制工具开箱。一级易燃品和二级易燃品宜分库储存。闪点<28℃的应储于地下室。 灭火的基本方法: 易燃液体可用二氧化碳、干砂土、1211、干粉灭火后再用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灭火。醇、酯、醚、醛、酮类用金属皂化型抗溶性泡沫灭火剂灭火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课程代码: 092041)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国际物流,即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双语课。是从事国际贸易、跨国经营及国际运输等相关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课程。 2.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物流理论和操作实务,熟悉国际物流的运作规则和组织方法等。 3.使用对象 物流管理专业全日制本学生。 4.基本教学要求 通过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物流理论、组织方法和运作规则,了解发达国家国际物流的特点、模式和最新进展;并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学习、英文文献阅读讲解、课后训练等方式的组织,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物流相关工作的国际视野和必要的英语读写能力。 5.要求先修课程 《物流管理概论》、《大学英语四级》。 二、教学内容 第一篇国际物流导论 Part 1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教学要求: 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和任务,了解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重点理解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 一、国际物流的分类 二、国际物流的定义 三、国际物流的任务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兴起背景及其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兴起背景 二、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物流及其任务? 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国际物流中的政府影响 Chapter 2 Government Influences 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教学要求: 了解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受政府干预的原因及其表现,增进对国际物流复杂性的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中的政治限制 一、对商品类型的限制 二、对货币外流的限制 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第二节国际运输中的政府干预 一、国际运输促进政府平衡国际收支 二、方便旗制度 三、补贴与优先权制度 思考题: 1.国际贸易中的政治限制的原因及其表现有哪些? 2.国际运输中的政府干预有哪些表现形式?对国际物流有哪些影响? 第二篇国际运输 Part 2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第三章海洋运输及其组织 Chapter 3 Ocean Shipping 教学要求: 掌握海运的服务类型,了解海运船舶的不同用途和海洋运输组织中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服务类别 一、班轮服务

危险品运输培训

危险品运输培训 摘要:危险品运输因其特殊性,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危险品货代公司,对危险品运输人员都是高要求的。每一位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都需要进行危险品运输培训。 危险品运输因其特殊性,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危险品货代公司,对危险品运输人员都是高要求的。每一位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都需要进行危险品运输培训。 第276.155条一般要求 (a)无论运营人是否持有按本规定颁发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许可文件,都应保证第276.159条中相关类别的人员训练合格。运营人应当: (1)制订符合技术细则要求的训练大纲,并按训练大纲进行训练;该训练大纲: (i)对于国内运营人,应符合本规定第276.157条的要求并获得局方的初始批准和最终批准;(ii)对于外国运营人,应获得局方的认可。 (2)根据训练大纲要求,提供实施训练所需的教材和考试题等资料,并使其保持现行有效。(3)提供合适的足够的教员,以实施所要求的训练。 (b)危险品的托运人,包括包装人员和托运人的代理人应确保其人员按技术细则的要求训练合格。 (c)下列机构应确保其人员按经局方批准的训练大纲训练合格: (1)代表运营人对货物进行接收、操作、装载、卸载、搬运或其他操作的代理机构;(2)驻地在机场,代表运营人从事旅客作业的代理机构; (3)驻地不在机场,代表运营人办理旅客乘机手续的代理机构; (4)运营人以外参与货物操作的机构; (5)机场当局对货物、邮件、旅客及其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机构。 (d)为保证知识更新,应在二十四个日历月内完成复训;在要求进行训练的那个日历月之

前一个或之后一个的日历月中完成了复训的人员,都被视为在所要求的那个日历月中完成了训练。 (e)负责每一段训练的每个教员或主管人员,在完成这些训练后,应当对被训练人员的知识水平做出合格证明。这种合格证明应当作为该人员训练记录的一部分。 第276.157条训练大纲的制订要求 (a)训练大纲应根据各类人员的职责需要来制订,并且符合技术细则的要求。 (b)每种训练大纲应包括初始训练和定期复训两个类别,其中包含课程设置和考试要求。每一课程设置中应当列明所训练的内容、计划小时数和考试的相关要求等。 (c)每种训练大纲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受训人员的进入条件及训练后应当达到的质量要求; (2)将使用的训练机构、设施、设备的清单; (3)所使用的教员的资格要求; (4)若适用,运营人危险品手册的使用要求; (5)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第276.159条运营人及其代理人的训练要求 (a)除本条(b)款的规定外,下列各类人员未按经局方批准的危险品训练大纲进行训练或训练不合格,运营人不得安排其从事相关工作,该人员也不得接受运营人安排的相关工作:(1)运营人及其代理人的危险品收运人员; (2)运营人及其代理人从事货物及行李地面操作、存储及装载的人员; (3)旅客作业人员和负责对货物、邮件、旅客及其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 (4)飞行机组和配载员; (5)飞行机组以外的其他机组成员;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制订人:戴宗群教研室主任:戴宗群主任日期:2006年6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编号:062005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4】先修课程:《进出口实务(一)》 【5】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二)》 【6】总学时:42学时 【7】总学分:3学分 第二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国际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日益迅猛,国际货运代理在国际物流的运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相关业务以及理论的学习研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物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通过科学、合理的货运代理业务,使物的流通在跨越国界的过程中,做到流通方向最合理、流通的时空最恰当、流通的成本最经济、流通的效率最高、流通创造的效益最大,并且由此可以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国际、地区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使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良性发展。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在介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的运作,阐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商检、报关、国际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运作等,介绍了国际贸易口岸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的分布状况,详细说明了国际物流的货物运输方式、货运代理的租船业务、国际物流仓储包装等业务过程;

同时通过网络环境的上机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出口单证的种类及制作。本课程注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知识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2】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为考查课,共42学时,3学分,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狭义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