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干

烟叶烘干
烟叶烘干

烤烟的传统烘烤工艺

传统烘烤工艺能在烘烤中依烟叶变化随时调节工艺条件,确保炕内温湿度状况与烟叶变化相适应。传统烘烤工艺将烘烤过程分为许多段,各段的温湿度条件及烟叶变化要求不同。传统烘烤工艺是随着烟叶变黄程度的增加,逐渐提高烤房内的温度,降低相对湿度,促使烟叶脱水干燥。通俗地说:烟叶边变黄,边升温,边排湿,边干燥。

(一)传统烘烤工艺的操作过程和技术要点

1.变黄前期

(1)目的要求:此期是烘烤操作的开始,首先应使叶片脱去少量水分而发软,提高水解酶类的活性,促使叶内物质朝着符合人们要求的方向变化。由于底棚处于高温低湿等不利于变黄的条件下,所以此期应注意照顾底棚,防止底青。

(2)温、湿度控制:干球起点温度以确保不烤青、二棚可以正常变软(防止硬变黄)为准。通常起点温度为32~38℃,此期结束时上升到40℃;湿球温度以保持干湿差初始1℃,逐渐扩大到2℃为准。

(3)烟叶变化:以二棚烟叶变化作为烘烤操作的标准,手摸烟叶有发软,微粘,温暖感,主脉尚硬易折断。此期结束时底棚变黄应达七成以上,而且主脉变软,充分塌架。二棚变黄六成左右,叶片(包括支脉)变软塌架。

(4)操作要点:升温可分3步进行,第一步是从炕温升至起点温度,可以每小时升温1℃(不可升温过快,以防底棚青尖)。第二步是封火后的稳温,应在升温比起点温度低2℃左右时封火,以防封火后温度继续上升而失控。在稳温阶段,烟叶变化应基本达到上述要求。第三步是升温到40℃,应根据烟叶变化缓缓进行,并应在40℃认真检查烟叶变化,若烟叶变化达不到要求时,温度不能超过40℃,此期排湿操作以控制干湿差从1℃扩大到2℃左右为准,且以天窗排湿为主,当湿球偏高时开大天窗,偏低时关小天窗,一般情况下不宜过早地打开地洞。(5)注意事项:

第一,确保底棚变黄,起点温度宜低不宜高,若装热炕可能导致底棚青尖时,应先打开天窗地洞降温,然后再关闭天窗地洞,点火升温。升温以小火慢升为宜。

第二,既要注意烟叶的变黄程度,又要注意烟叶的干燥程度。尽管此期重点是促使烟叶变黄,然而首先使烟叶少量失水变软是有益的,所以应保持1~2℃的干湿差,不应使干湿差过小或过大。当湿度过大时应及时打开天窗,这不仅可以排湿,而且可以引导热气流上升,有利于上面几棚烟叶的失水变软和变黄。当湿度过小时,则应及时补水增湿。

第三,当鲜烟品质优良时,起点温度宜偏低些,此期结束时的变黄程度宜偏高些,以延长低温变黄时间,增进烟叶的香吃味。当鲜烟品质欠佳时,则起点温度宜偏高些,变黄程度宜偏低些,不可过多考虑底棚,应以二棚及时变软为主,防止烟叶硬变黄导致定色困难。

2.变黄中期

(1)目的要求:此期为主要变黄期,应创造适宜的条件,保证足够的时间,促使烟叶大量变黄,同时应使变黄程度与干燥程度互相协调。

(2)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40~42℃,湿球温度稳定在38℃左右(上下波动不超出0.5℃)。

(3)烟叶的变化:手摸烟叶柔软、发热,主脉不易折断。此期结束时二棚变黄八成左右,底棚变黄九成左右,并勾尖卷边软卷筒。三棚以上变黄七成左右,塌架变软。

(4)操作要点:干球温度随烟叶变化而逐渐上升至42℃,每小时上升1℃,保持一段时间,等烟叶变化到适当程度后再以上升1℃的方法升温。湿球温度严格保持稳定,不可随干球上升而波动。干球主要用烧火掌握,湿球主要用天窗地洞控制。

(5)注意事项:

第一,由于烟叶变化规律是前慢后快,所以此期时间往往比变黄前期短。具体时间因烟质而有较大差异,通常变黄前期约16~36小时,本期约8~18小时。烟叶变黄快,升温快,需时短;烟叶变黄慢,升温慢,需时长,应灵活掌握。

第二,若发现硬变黄,应在此期加强通风排温,促使烟叶塌架变软。硬变黄纠正得越早,对烟叶品质影响越小,越迟影响越大。

第三,当烟叶品质优良时,可在42℃使其变黄达九至十成。而烟叶品质欠佳时,此期则不宜变黄程度过高,应使烟叶在以后更高一点温度条件下继续变黄。

3.变黄后期

(1)目的要求:此期是从变黄阶段转入干燥阶段的过渡时期。应使烟叶达到适宜的变黄程度,为干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又应使烟叶达到适宜的干燥程度,为干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控制在42~45℃,湿球温度继续稳定地保持在38℃左右。

(3)烟叶变化:二棚叶变黄程度达九成黄左右。叶肉和部分细脉变黄,仅主、支脉和部分细脉尚呈青色,俗称青筋黄片。同时干燥到勾尖卷边软卷筒。底棚叶变黄十成,达黄筋黄片,并干燥至小卷筒。三棚叶以上变黄八成左右,并充分塌架。

(4)操作要点:此期干湿差由4℃扩大至7℃,排湿量迅速增加,耗热量随之上升。应及时扩大火底(燃烧面积)、增强火力,确保升温及时。升温时,可采取每升1℃停若干小时,等烟叶变化到预定程度后,再每小时升温1℃,分段升至45℃。排湿时,天窗往往早已全开。此期应以湿球高低为准,逐步开启地洞掌握排湿,湿球高于38℃时扩大地洞,低于38℃时关小地洞,正好38℃时维持地洞开度不变。

(5)注意事项:

第一,必须注意烟叶的变黄与干燥程度两个标准,其中任何一个达不到上述要求,温度都不应超过45℃(温度超过45℃在生产上称为“转火”,即转入干燥阶段,需加强火力之意)。而当烟叶变化达到上述要求时,应及时转火。烟叶在此期变

化快,需时较短,通常约6~12小时左右,转火过早,容易导致烤青,转火过迟,容易出现变黑,故准确而及时地转火是此期的关键。

第二,此期应认真检查全炕烟叶变化程度,以大多数烟叶变化程度为准,并适当照顾价值较高的优质烟叶,以使全炕烟叶获取最高经济效益为原则来确定转火时机。究竟掌握多少比例的烟叶达到上述要求,因配炕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变化。但通常要求应有80%以上烟叶达到变化要求时,才宜转火。

第三,转火时的变黄程度,因烟叶质量不同而有较大变化。鲜烟品质优良时,宜提高变黄程度,达黄筋黄片。鲜烟品质欠佳时,应降低变黄程度,以防烟叶在定色过程中变黑。

4.定色前期

(1)目的要求:此期是干燥阶段和变黄阶段的结束时期。既应创造适宜的条件使烟叶以比变黄阶段稍快的速度脱水干燥,又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叶内残存的叶绿素分解消失,确保烤后不含青。做到边脱水边干燥,边继续变黄,黄烟不过头,绿烟全变黄,即生产上所说的“黄烟等青烟”。

(2)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从45℃分次上升到50℃,湿球温度稳定地保持在38℃左右。

(3)烟叶变化:在此期内二棚叶应变黄到十成黄(黄筋黄片)并干燥到小卷筒,底棚干燥到大卷筒,三棚以上全部达到十成黄并勾尖卷边,部分小卷筒。

(4)操作要点:干球温度宜在45~48℃维持较长时间,使二棚烟叶达十成黄,即在此温度范围内使“黄烟等青烟”。三棚以上烟叶应在50℃以前变黄达到十成黄。升温方法仍为每小时升温1℃,然后保持若干时间,等烟叶变化符合要求后再升温。湿球温度仍以地洞开启程度掌握,当地洞全开而湿球仍偏高时,

应稳火平烧,控温排湿,直到湿球下降到38℃时再升温。严格控制干球温度与烟叶变化相适应,确保干球上升时湿球稳定(不可随干球上升而升高),是此期操作要领。

(5)注意事项:

第一,必须注意变黄与干燥两个标准,烟叶变化不到十成黄,或在干燥达不到小卷筒时,温度不能超过50℃。

第二,此期排湿量大,耗热量大,对温湿度要求严格,所以烧火要稳,不可忽大忽小;升温要准,不可偏高偏低;排湿要顺,湿球不得偏高,往往宁低勿高。在扩大排湿量(开大地洞)时,应事先加火,以防掉温。

第三,此期升温宜慢不宜快,以防烟叶变黄不足或回青。不可猛升温,以防棕色化反应导致变黑,也不得掉温,以防落汗、挂灰。当然,也并非升温越慢越好。此期所需时间因烟而异,变幅甚大,通常约需18~36小时。

5.定色后期

(1)目的要求:主要是排除叶中残存的水分,使叶片干燥,把烟叶已获得的品质和价值固定下来。同时,应使叶片在干燥过程中最终完成叶内物质变化,使其品质得到最终的改进和完善。因为叶内的致香物质将在此期(50~55℃)内大量形成,故应维持足够的时间,以增进烟叶的香气、吃味。

(2)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从50℃分段上升至55℃,湿球温度稳定地保持在38℃左右。

(3)烟叶变化:二棚叶片全干(大卷筒),仅剩主脉尚不干(靠叶尖部分的主脉已干,靠叶基处也已干燥,只有中间部分尚不干);三棚以上烟叶大部分干燥到大卷筒;底棚开始干筋,结束定色。

(4)操作要点:干球温度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52~53℃,然后稳火稳温,靠延长时间等烟叶变化。二棚烟叶不全部大卷筒温度不超过53℃;三棚以上不全部大卷筒温度不超过55℃。湿球温度仍以地洞开启程度为主进行控制,要继续稳定在38℃左右。

(5)注意事项:

第一,烟叶只要不干,其内部物质就在进行变化,残存的绿色继续变黄。尤其是叶脉,因含水较多,生命活动仍较活跃,完全可以充分变黄。故此期不能对继续变黄丧失信心,更不能采取快升温烤干算完的态度。此期所需时间变幅很大,通常为10~20小时。

第二,若发现炕内低温区装烟过稠处等局部烟叶难以干燥时,可在此期进行“调竿”,即将高温处拨稠,将低温处拨稀,以调节空气流动,促使全炕烟叶变化趋向一致。

6.干筋前期

(1)目的要求:此期是从叶片干燥定色向主脉干燥的过渡时期,既应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促进主脉干燥,又应兼顾个别尚未结束定色的叶片(往往四棚以上,低湿处,装烟及上竿过稠处)使之正常结束定色,为干筋后期继续升温降湿作好准备。

(2)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自55℃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上升到59~60℃。湿球自38℃很快上升至40℃左右,并保持稳定。

(3)烟叶变化:全炕所有叶片全部大卷筒,使定色(叶片干燥)彻底完成。

(4)操作要点:此期重点是确保全炕所有叶片全部安全定色。为节省燃料和易于升温,应进一步关小地洞(若地洞已关严,则关小天窗),使湿球温度很

快上升至40℃左右,因尚有少量叶片未完成定色,湿球温度应稳定在40℃左右,不宜过高。

(5)注意事项:及时检查烟叶变化,尤其注意三棚以上、低温区、上竿过稠的烟竿及装烟过稠的位置。全炕烟不全部大卷筒,干球温度不超过60℃,湿球温度不超过40℃。

7.干筋后期

(1)目的要求:此期为炕内操作的结束时期,目的是使全炕烟叶全部干筋,圆满结束烘烤的炕内调制过程。

(2)温、湿度控制:干球自60℃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上升至68℃,并保持稳定,直至全炕主筋全干。湿球自40℃很快上升至42~43℃,并保持稳定在此范围内。

(3)烟叶变化:全炕所有叶子主筋全部干燥,完成烟叶干制任务。

(4)操作要点:干球温度以每升高3℃保持2小时的速度上升到68℃左右,维持至所有烟叶主筋全干。温度不宜超过70℃,以免致香物挥发而降低烟叶香气、吃味。湿球温度可通过关小天窗(如地洞尚未关严,则先关地洞),使之很快上升至42~43℃,但不能过高,以免烟叶“潮红”。湿球也不宜过低,以免大量耗热,浪费燃料。

(5)注意事项:

第一,及时检查烟叶变化,准确掌握停火时机,防止停火过早,干燥不彻底而出现湿筋,也防止停火过迟浪费人力、燃料和时间。

第二,注意烧火,不可掉温,以防出现洇筋。

第三,注意检查火龙,防止漏烟跑火。防止落叶落竿,消除火灾。第四,停火时不宜关严天窗(稍留缝隙),以防“闷红”烟叶。

(二)传统烘烤工艺的基本特点

第一,烘烤阶段划分较多、较细,各阶段之间温差较小,维持时间较短,升温较快。其干球温度曲线形成多阶段,故又称为多段式烘烤工艺。

第二,传统烘烤工艺与中国农业上传统的“精耕细作”思想相吻合。在老烟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较易推广应用。其突出优点是看烟叶变化及时升温降湿,灵活机动,可以适应各类烟叶的烘烤。然而,由于阶段划分多,比较复杂,凭经验烘烤的成分较大,并且看烟叶变化及时升温降湿,这就大大缩短了烟叶在各个温度阶段的变化时间,往往使叶内物质变化欠充分,香气吃味欠佳,只能达到“黄、鲜、净”的水平,难以适应当前烟叶质量竞争的形势。故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克服其不足,适当延长温度40℃之前和50~55℃的时间,以增加烟叶香气、吃味。尤其对于营养水平较高,发育良好的烟叶更应重视。

烘干设备系统操作规程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2×20吨/小时 炭材竖式烘干装置 (操作规程) 编制:李永超

目录一.立式烘干机的技术性能 二.结果原理及特点 三.立式烘干机作业指导书 四.工艺流程 五.控制系统 六.巡检要求 七.设备故障处理 八.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一、技术性能 二、设备名称:立式烘干机 型号:φ4×24.3m 炭材烘干能力:设计烘干能力20吨/小时(烘干后产量)业主方原料技术指标 炭材:焦炭或兰炭:水分≤22% 烘干后技术指标: 炭材终水:≤1% 破碎率(用4mm孔径筛筛余):≤1% 烘干塔出料口炭材温度≤80℃ 运行方式:24小时连续,330天/年

二、烘干机结构原理、特点 该设备可利用各种余热或热风炉做为烘干热源,由输送设备喂料,依靠炭材的自身重力,通过布料器、分料锥将兰炭分散于烘干机周围,形成环形兰炭层,热风由引风机牵引透过环形兰炭层进行热交换,达到设定值后,输送设备开始自动出料、补料,全过程智能化检测,循环补充,连续生产。干燥系统的设计依据该工序在整个工艺链条中的功能,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基础上,实现烘干质量的绝对控制,最大程度的节能——低成本运行,智能集控一键式操作,改善生产条件。 (1)安全生产:我公司ZDLH型自动化立式烘干机采用自动化安全烘干温度切线烘干,在烘干机内部进行360度、多层次、全方位烘干,使炭材充分进行热交换。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炭材烘干的水分检测系统来控制无级变速卸料系统,来确保烘干质量。对可能出现的温度波动,根据工况相应调控。对炭材干燥的实际工况实施在线监测。 (2)烘干质量控制:由于受上游、天气及堆放时间长短的影响,炭材的初水分会随之产生波动,而供热与其不相匹配,造成烘干质量的不稳定,导致下道工序产量下降。本烘干设备采用在线水分检测系统和相对应的变频技术,实现了炭材烘干质量的绝对控制。 (3)破碎率低:ZDLH型自动化立式烘干机筒壁和筒内的腹腔,形成炭材烘干隔舱,炭材在烘干过程中形成环形的、充满的、封闭的、蠕动的、可控的、定量的炭材层,不会产生炭材抛落现象,炭材烘干在有序的、受控的状态下,有效的降低了破碎率。我公司采用可靠的温控技术,避免了兰炭粉在高温烘干中3%的烧损。 (4)智能集控:本兰炭干燥系统的设计是综合利用控制理论、电子装备、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其它技术,对流程性连续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一类综合性技术,由此形成的一键操作集控系统,具有技术密集、高效、节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及几个关键点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及几个关键点 一、三段式烘烤工艺各个阶段的基本要求 (一)变黄阶段 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量脱水实现变软,这是变黄阶段操作技术的核心。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6~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侧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分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分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湿球温度过低,不利于淀粉、色素、蛋白质的转化,甚至会出现烤青烟。 (二)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烘烤烟叶水分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需要特别指出,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整个定色过程升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 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烟农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烟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田间获得的优质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烟叶烘烤调制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科学的烘烤调制技术是以烟叶的成熟采收、烤房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的。 一、烟叶的成熟采收 (一)成熟采收原则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4~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炕收烤。烟叶采收后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二)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三)采收时间采收时间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以利对成熟度识别。旱天采露水烟,以利保湿变黄。烟叶成熟后,若遇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并出现了返青烟,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行采收。 (四)合理编竿装炕1、绑竿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按米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12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叶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增加。2、配炕与装炕a、配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b、装烟装烟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以竿距20~25厘米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二、三段式烘烤工艺及烘烤操作要点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河南、云南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 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内温度。而当室内湿度过大时,可打开排湿门降低室内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 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 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 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国际型烟叶要求中部5~6片叶只有转变为柠檬黄色时才示为成熟,上部6~8片叶,以整个叶面呈现黄色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为成熟的标志。 下部叶达到成熟的叶龄一般为50~60天,中部叶60~70天,上部叶70~80天。 1.3 下部叶适时早收有利于提高自身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 下部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上部叶占全株比例大,而且颜色深、身份厚、杂色多、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是诸多烟区尤其生产水平高烟田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从烟株和叶片的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转运意义上讲,下部叶采收过熟,既影响下部叶的品质,又影响到上部烟叶的整体质量和可用性。原因很容易理解,当下部烟叶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继续发展,一方面它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叶内已积累的干物质开始减少,同时营养物质还将向正处于生长发育活跃的上部烟叶转移运输。相应地,作为上部烟叶,其内含物质既有自身光合作用的不断积累,也有从地下吸收的营养成分,还有从下部叶片中调运过来的物质。因此,下部烟叶生理成熟后在烟株上存活时间越长,越趋于过熟,自身的干物质含量越少,质量就注定变得越差,而使上部烟叶干物质积累更充裕,以致于影响到它的可用性。 下部烟叶在生理成熟时进行采收,减少叶内养分向上部叶运输,自身干物质相对充实,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一、三段式烘烤的基本要求 1.变黄阶段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份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份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2.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烘烤烟叶水份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整个定色过程升温速度快慢,要根据烟叶在变黄阶段的变黄快慢掌握,凡是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排湿、快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则必须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烟叶定色过程要避免干球温度猛升猛降。 3.干筋阶段 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烤房温提高到67—69℃,其间要逐渐关小天窗、地洞(先关小地洞,减小通风量,以利于提高温度和节能),以保持湿球温度41—42℃为准。湿球温度过低将不利于增进烟叶颜色和色度,也造成燃料浪费;过高又会形成烤红烟。干筋阶段一定要防止烤房温度降低,以免出现阴筋阴片。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一、加强烘烤技术培训近年来,随着行业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新型的智能密集式烤房在各地陆续兴建。新型密集烤房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烟农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深受广大烟农的喜爱。然而,先进的东西要用先进的技术来操作,否则,它就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当前烟叶烘烤技术上来看,由于烟农习惯沿用过去的烘烤方式,对新型烤房的技术标准掌握得不够到位,即使烟草部门对他们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误差,进而导致烟叶的烘烤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因此来说,加强烟农技术培训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必须认真抓好落实。二、搞好现场指导、管理和服务加强烟叶烘烤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烟农的角度来说,由于广大烟农在烘烤期间既要把精力放在烟叶烘烤上,又要把精力放在烟田的管理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烟农分心,结果出现“两耽误、两影响”的状况。从烟草部门来说,烟叶烘烤期间也是收购较为忙碌的时候,烟站工作人员既要在烟站开展收购工作,又要抽空下乡指导烟农生产和烘烤。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人力分散,结果出现“两头顾不上,一头出故障”的现象。 如何才能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烟站收购、烘烤现场、烟田管理上均要安排专人负责。针对烟农因生产繁忙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烟草部门可在烘烤期间派出专门的服务队伍,比如从机关抽调人员,或聘请专业烘烤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烟农搞好现场服务,使烟农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烟叶烘烤上。另一方面要加强烟站人员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加大奖惩、搞好监督等措施,杜绝一些职工出勤不出力,或者根本不到现场指导烟农烘烤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搞好服务指导,切实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三、切实把握烘烤技术标准认真落实烟叶烘烤技术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烟草部门都结合当地气候因素、烟叶生长特点等,制定和完善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烘烤技术要点,广大烟农在实际操作中也摸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都为提高烟叶烘烤技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烟叶烘烤环节非常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烟叶的烘烤质量,因此,烘烤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的麻

烟草烘干方案

空气能热泵烟草烘干专用设备 研究报告 中国东莞市正旭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513681496.html,第1页,共38页

第1章绪论 1.10B烟叶烘烤的演变与技术进步 烤烟是在暗色烟熏烟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类型,它起始于19世纪前半叶。烤烟最显著的特点和风格特征是颜色黄亮,光泽鲜明,燃吸香气浓郁,吃味醇和,劲头适中。而要反映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烤烟的品质特征,必须有相应的烘烤工艺和烘烤设备,而且烘烤设备要满足和服务于烘烤工艺要求,两者都要科学实用。 世界上最早的烟叶烘烤设备十分简陋,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成功地试验密集烤房后,多种能源和形式的密集烤房在各国普遍得到发展,烘烤工艺也随之变得简化,都将烟叶烘烤全过程划分为变黄、定色、干筋三个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烟叶变化要求,规定温湿度指标,进行适当的供热和通风,实现了温湿度程序化自动控制,烟叶品质得到有效保证,而且显著地节省烘烤环节用工量。现代烤烟的烤制加热方式均使用热交换器,烟叶以无燃烧物烟气成分的热空气为介质实现干制,和烟熏烟及明火烤烟有着本质的差异。 我国种植和生产烤烟比较晚,起始于1910-1915年。近100年来,烤房设备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了的与我国农村经济技术状况相适应的结构形式。 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沿用简陋的土烤房,直接在烤房内烧火加热,先烧 小火使烟叶变黄,然后烧大火将烟叶烤干,没有明确的烘烤工艺。 20世纪60年代烤烟干湿温度计的推广使用,烘烤技术才有所改进,逐步形成了适应当时烟叶生产水平的烘烤工艺,但整体上是以经验性的成分为主。 进入70年代后,我国烤烟生产策略是大水肥、大群体、多留叶,盲目追求高产量,烘烤工艺以追求黄、鲜、净为目标,采取“高温快烤”的操作技术。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外合作,全面推行烤烟“三化”生产,烟叶种植水平和烟叶素质逐年提高,为有效地解决了烟叶蒸片、糟片和挂灰等问题,关于烤房的设备和烘烤工艺的研究很活跃。一是适应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需要,研究并推广了容量150竿左右的小型烤房,适合种烟3-5亩的需要。二是对通风系统改造,以确保烤房通风排湿顺畅。增大地洞和天窗面积,改冷风洞为各种形式的热风洞,改“老虎大张嘴”式的天窗为高天窗,后来又发展为通脊长天窗。 烘烤工艺方面,各地相继研究提出了五段式、七段式和六段式的“双低”烘烤工艺等。

几种特殊烟叶的烘烤办法

几种特殊烟叶的烘烤办 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旱地烟和旱天烟 烟叶水份含量较少,自由水较少,结合水较多,烘烤时水份汽化脱除较困难,失水与变红较慢,容易因变黄不足或失水过多而烤青,须成熟采收,编杆装炕适当密些,以利于烟叶保湿变黄。 在变黄阶段应保温变黄,保持干湿差0.5-1℃,定色阶段慢升温,48℃-49℃延长一段时间,防止回青与挂灰。宜控制较高温度在39℃-41℃,增进烟叶外观色泽。在54℃充分延长时间,直至全房叶片是黄色后,再转入干筋期,干筋温度控制在68℃,湿球温度保持在42℃-43℃。 2、雨淋烟 正常成熟应及时采收的烟叶,又受短时降雨,叶面附有明水的烟叶,只要采收及时,烘烤特征变化不大,应注意: 一,由于叶外附有明水,叶内水分也有所增加,烘烤的排湿应相应加大,装房适当稀些。 二,点火前打开窗,打开地洞,确保房内气流畅通,点火后,控制水分后变黄温度38-40℃,排除表层的附水,促使叶片失水发软和失去部分水分后正常变黄,防止硬变黄。 三,排除叶表的明水,叶片发软后,应关闭地洞,关小天窗,恢复正常烘烤。 3.返青烟 返青烟多系中下部叶已经按近达到正常成熟又受到较长时间降雨,重新返青发嫩,失去成熟特征的烟叶,叶内水分蛋白质较大幅度增加,保水能力较强,变黄和脱水都困难。

变黄表现为先慢后快,变黄后变黑速度明显加快,应以烤黄为主,最好是等再次落黄成熟时采收,如因天气原因非采不可,则要稀编杆,稀装房,以八层为宜。 采用高温变黄,低温定色的烘烤技术措施,变黄温度应达40℃左右。干湿差4℃,加速烟叶失水变黄,防止硬变黄,点火后,升温不能快,也不能过慢,42℃前以3-4小时升温1℃,46℃前以2-3小时升温1℃,46-47℃充分延长时间,大量排湿,使烟叶大卷筒,之后干球温度再超过48℃转入常规烘烤,特别注意40℃以前,变黄不能高,干燥不能低。 4.含水量多的烟 湖北省恩施州烟叶生育前期,降雨频繁,雨量大,烟叶含水量大,特别中、下部表现尤为突出,易于烤坏,含水多的烟内含物少,应及时早采,要稀编杆稀装房,有利于顺利排湿和及时定色,变黄稳温阶段仍掌握在38℃,靠降低湿球温度使其逐渐变软,鲜干比达到或超过10,可提高变黄温度达到40℃左右,适当开启天窗,边变黄排湿,甚至采用高温快速排湿,加速烟叶失水变软,转火后的升温速度,应视烟叶表现适当加快,既要防止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止升温过快而烤青,更要防止升温过急而蒸片、挂灰。 湿球温度,变黄阶段应保持干燥差3℃以上,定色阶段湿球温度控制在38℃以下,加速烟叶干燥,防止烟叶变黑。 一般5-6成黄转入定色,在定色升温阶段,应以烟叶素质及其具体表现,结合转火时所达到变黄与失水程度综合考虑确定升温快慢,应提高变黄温度,不在低温下拖延,而促使烟叶在42℃以上的升温过程中边失水边完成变黄,才能确保烟叶变黄后顺利定色。 5、黑暴烟 黑暴烟多是高肥水,高氮素营养田间高度郁蔽的条件下形成的中下部烟叶,叶内含水多,干物质少,保水力较强,叶绿素含量较高,田间成熟困难,难以烘烤。烤后叶片薄,油分少,色度差,品质不佳。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赵晓润 一、烘烤的目的: 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 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一棚。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高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

(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 1、成熟悉标准 (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 (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 (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 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 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50%; 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所以顶叶要4~6片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3、施氮肥高的烟叶易挂灰。 (三)装炕 (1)、编杆:大叶每撮1~2片,一般2片,小叶2~3片。设棚架,分类架放。无烘烤价值的烟叶不上杆。 (2)、分类装炕,欠熟烟装上棚,过熟烟装下棚,采收晚的装上棚,采收早的装下棚。 (3)、密度:杆距18~20公分,雨后装炕杆距23公分。上下密度一致。 五、三阶段烘烤: (一)、烟叶变黄规律: 1、烟叶变黄的制约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2、烟叶变黄的温度是32~45C°,35~8C°叶绿素减少最快,最佳变化温度为35~42C°。 3、变黄期有利于脱水的最佳温度是38~42C°。 4、装炕后10小时前变黄慢,10小时后变黄快。

立式烘干机工作原理及型号

立式烘干机工作原理及型号 立式烘干机是在我公司经过大量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高效节能烘干产品,现已形成2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本立式烘干机结构新颖独创、热利用率高、干燥效果好、性能优越,技术指标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各类烘干机的更新换代产品。 立式烘干机与现今通用的返排式干燥炉相比,投资额降低1/2;占地面积是其1/5-1/3;能耗及运行费用大幅降低。 立式烘干机是针对型煤和矿粉压球团的脱水而设计。其关键技术是使物料能在立式烘干机内尽可能分散,以提高热烟气与物料接触面积,同时控制物料在烘干机各区域流速和停留时间,使热烟气与物料充分对流、辐射、传导换热。 立式烘干机使用特点: 立式烘干机匹配性好,易于在生产线中与其它设备联接和实现自动化。设备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干燥炉本体无机械运动部件,日常无需维护。连续运行,效率高、产量大。给某大型化肥厂使用,干燥煤棒,取得了良好效果:入造气炉煤棒,水分降至3%左右,产气量明显提高;大量节约了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场地,扩大了产量。 立式烘干机主要结构: 立式烘干机主要由固定筒体、进出风装置、进出料装置、热交换装置、保温装置等构成。本产品所采用的动态立式烘干技术能使物料在烘干机内尽可能分散以提高热烟气与物料接触的面积,使热烟气与物料充分对流、辐射、传导换热。 立式烘干机工作原理: 成型后的“水球”由皮带机输送到炉顶,由布料装置均匀分布到炉顶全截面。型煤在其运行轨道上一边靠重力缓慢下移一边与强风进行热交换。型煤蒸发出的水分又由强风随机带走。型煤经两小时左右的蒸发过程达到充分干燥。 型号WLLG-2200 WLLG-2600 WLLG-2800 WLLG-3200 干燥量(t/h) 3-5 6-8 8-10 10-14 干燥时间(h) 2-2.5 2-2.5 2-2.5 2-2.5 干燥前含水率8-12% 8-12% 8-12% 8-12% 干燥后含水率 1.5-3% 1.5-3% 1.5-3% 1.5-3% 需要动力(KW) 18.5 22 37 45 热风炉耗煤量(kg/h) ≥100 ≥150 ≥180 ≥230 热风温度范围(℃) 200-260 200-260 200-260 200-260 操作人员2人/班2人/班2人/班2人/班 备注用煤质量热卡大于5000 更多圆锥破信息资料,请访问巍立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513681496.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f513681496.html,/ .

烟叶烘烤调制理论考试试题

烟叶调制理论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对于施氮肥过重的烟田,烟叶成熟采收的原则是() A、下部叶采嫩不采老,中上部叶采老不采嫩 B、下部叶采老不采嫩,中上部叶采嫩不采老 C、下部和上部叶采老不采嫩,中部叶采嫩不采老 D、上中下三个部位严格按照成熟特征进行采收 2、烘烤中烟叶霉烂,通常在变黄期()条件下,容易发生。 A、高温高湿 B、高温低湿 C、低温低湿 D、低温高湿 3、烘烤含水量大的烟叶时()。 A、湿球温度宜高,烟叶变化程度宜小 B、湿球温度宜低,烟叶变化程度宜小 C、湿球温度宜高,烟叶变化程度宜大 D、湿球温度宜低,烟叶变化程度宜大 4、烘烤含水量小的烟叶时()。 A、湿球温度宜高,烟叶变化程度宜小 B、湿球温度宜低,烟叶变化程度宜小 C、湿球温度宜高,烟叶变化程度宜大 D、湿球温度宜低,烟叶变化程度宜大 5、烟叶采收过熟时,烘烤过程中易形成()。 A、挂灰 B、烤青 C、烤红 D、洇筋洇片 6、在多雨寡日照条件下,烟叶采收成熟度应较正常情况下要注意()。 A.充分成熟采收 B.适熟采收 C.始熟采收 D.未熟采收 7、一般情况下,含水量大的下部烟叶,其内含物(),通常变黄比较快。 A.不充实 B.充实 C.较充实 D.最充实 8、对于含水量大、成熟度较高的下部烟叶,烘烤的主要对策是()。 A.先拿色后拿水 B.先拿水后拿色 C.低温保湿变黄 D.高温高湿变黄 9、气流下降式烤房,变黄期干球温度38℃稳温时间结束时,烟叶应有的外观特征是()。 A.顶台叶肉基本全黄,膨胀发硬 B.顶台叶肉基本全黄,烟叶变软 C.底台叶肉基本全黄,膨胀发硬 D.底台叶肉基本全黄,烟叶变软 10、普通小烤房烘烤,干球温度42℃的目标任务是()。 A.顶台烟叶基本全黄,膨胀发硬 B. 顶台烟叶基本全黄,变软塌架 C.底台烟叶基本全黄,膨胀发硬 D. 底台烟叶基本全黄,变软塌架 二、多项选择题(24分,每题3分,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 1、多雨寡日照烟叶的烤前处理措施有()。 A、适熟采收,防止过熟 B、稀编竿稀装烟,以减小排湿压力 C、未熟采收,防止烤黑 D、及时抹除杈芽 2、下列关于烟叶变黑(棕色化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在变黄时间过长或定色过于迟缓的情况下发生。 B、田间生长和成熟采收的鲜烟叶易发生。 C、烟叶在完全变黄以前变为棕色是很少见的。 D、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环境温度低于44℃条件下,褐变速度极为缓慢,或者极少变褐。 3、不同素质的烟叶烘烤要点不同,()烘烤要点之一是:烘烤起点温度应高一些,干湿差应大一些。 A、下二棚 B、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成熟的烟叶 C、后发烟 D、嫩黄烟 4、在多雨寡照条件下,烟叶的烘烤特性为()。 A、下部叶一般开片良好,但干物少,身份薄,易形成“嫩黄烟”,烘烤时变黄快,变黑也快 B、上部叶含水量较多,内含物不充实,烘烤时变黄较慢,定色较难,既易烤青,也易挂灰 C、上部叶一般开片良好,但干物少,身份薄,易形成“嫩黄烟”,烘烤时变黄快,变黑也快 D、下部叶含水量较多,内含物不充实,烘烤时变黄较慢,定色较难,既易烤青,也易挂灰 5、烟叶变黄阶段的目标要求是() A、烟叶基本全黄 B、叶片发软 C、烟筋发白 D、主脉发软 6、烘烤过程,叶片变黄快、干燥慢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烧火,但要控制升温 B、开大进风、排湿口 C、快速升温,快速排湿 D、调整拉大干湿差 7、蒸片、糟片产生的原因有()。

烘烤原理和烘烤工艺

一烤烟烘烤原理与烘烤工艺技术 、烘烤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烟农常说“烤烟是火中取宝,烤得好一炉宝,烤不好如粪草。”生动地说明了烘烤与烟叶品质的密切关系。烘烤对鲜烟叶来说,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①形成烟叶的外观质量;②形成烟叶的化学质量;③形成烟叶的物理质量;④形成烟叶的评吸质量。可见,烘烤是形成烟叶品质的关键性环节。 1、形成烟叶的外观质量 烟叶外观质量,指人们通过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质量因素,通常用眼观、手摸、耳听、鼻闻的方式来判断。与烘烤密切相关的外观质量因素主要有颜色、色度、油份、身份、残伤和破损,六个方面。 (1)烘烤工艺与烟叶颜色的关系:烟叶颜色,指烟叶烘烤后的相关色彩。柠檬黄是100%的黄色;桔黄是70%的黄色+30%的红色;红棕是30%的黄色+70%的红色。基本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青黄色,等等。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定色期,升温排湿速度过快,温度过高,烟叶变黄不充分:轻者,烤后烟叶颜色偏淡,柠檬黄烟叶偏多;重者,出现青黄烟或者青筋黄片。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定色期,升温排湿速度过慢,温度偏低,烟叶变黄过渡:轻者,烟叶叶片变薄,轻度挂灰;重者,烟叶叶片重度挂灰或糟片。烟叶在烘烤的干筋期,温度过高(超过75℃)、湿度过大(超过41℃),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分解转化,一些红色的多酚类物质和氧化的芸香苷表现出来,烟叶显现红色,变成烤红烟;温度过低,空气湿度太小,主脉含水量多,在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阴筋、阴片。 风速与通风量,对烟叶的颜色有着重要的影响。烟叶在定色期、干筋期,风速过高,通

风量过大,烤后烟叶光泽较鲜明,叶背面呈白色,烟叶正反面色差大,烟叶总体趋向柠檬黄色;烟叶在定色期、干筋期,风速适当,通风量适宜,烤后烟叶总体趋向桔黄色;烟叶在定色期、干筋期,风速过低,通风量过少,烤后烟叶光泽暗,颜色偏深,烟叶总体趋向棕黑色。在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中,定色期、干筋期的风速以0.12~0.16米/秒,较为适宜。不少烟区,烟农在烘烤过程中,颜色成为了烘烤烟叶的主攻目标,甚至作为判断烟叶烘烤成败的重要标准。在烟叶收购过程中,“黄、鲜、净”曾经在较长时间内占据收购市场的主流。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力求形成正黄、金黄、桔黄的烟叶,是烘烤的一项重要任务。 (2)烘烤工艺与烟叶色度的关系:色度,指烟叶表面颜色的均匀程度、饱和程度和光泽强度,给人们视觉反映的强弱程度。均匀程度,指烟叶表面颜色均匀一致的状态;饱和程度,指颜色的浓淡状态;光泽强度,指视觉对颜色的反映强弱状态。色度档次划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升温速度适宜,温湿度组合恰当,烟叶内部一系列的高分子物质,分解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挥发油和树脂增加,烤后烟叶光泽好,色度强;反之,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遇到:“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环境,烟叶表面挥发油、树脂自然消耗过多,烘烤后烟叶光泽暗,色度弱。色度的强弱与油分状态密切相关,油分多的烟叶色泽饱和,视觉色彩反映强,色度就浓;油分少的烟叶光泽暗,色度就弱。 目前推广使用的密集型自动化烤房,烤后烟叶比普通烤房色泽鲜亮,就是烟叶在烘烤的定色期,烟叶表面的附着水,在强制性热风循环的作用下,迅速排出,减少了挥发油和树脂的自然消耗。烘烤工艺对色度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烟叶色度是烘烤目标的重要目标之一。 (3)烘烤工艺与烟叶油份的关系:烟叶油份,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液体或半液体物质,在烟叶外观上反映为油润、丰满、枯燥的程度,是烟叶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人们眼看、手摸有油润或枯燥的不同感觉。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升温速度适宜,温湿度组合

卧式喷雾干燥机

卧式喷雾干燥机介绍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体形庞大的立式干燥设备相比,我公司生产制造的卧式喷雾干燥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它在产品能耗、产品品质、自动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地优势,是立式干燥设备的换代产品。 占地面积: 卧式喷雾干燥机能够使物料的雾化,热风脱水干燥,粉末收集,输送,排风除尘,出粉等一系列工艺过程都在同一个紧凑的箱体内完成,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便于操作维护。如一台1300KG\小时的卧式干燥机的占地面积(长)15*(宽)8*(高)10米,而同样一台水分蒸发量的立式干燥机,由于立式干燥机垂直向下喷雾以形成雾滴的设计,而导致干燥塔体高度很高,使用风,气流,输送粉末,必须使用分体的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这样导致立式干燥机的占地面积大。 产品品质: 卧式喷雾干燥机的粉料集中出料,即只有一个出粉口,从而解决了管道内的集料问题及产品粉末的颗粒度及含水量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品相。减少粉料干燥后管道内的停留时,有效保护产品的活性成分。而立式干燥机料末出料口多,只有最细粉才能到达最后布袋除尘器,所以不同的出粉口,产品的含水量和颗粒度是不同的,管道内容易集料,产品干燥后停留时间长,产品内外品相差,活性成分损耗大等。 生产操作: 卧式喷雾干燥机生产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等。设备内部清洗方便,无死角。在卧式干燥机箱体内清扫、维护、保养只需要一台高压清洗机,工人站立着轻松工作,没有安全隐患,而立式干燥内部清洗距地面几十米高,无法清扫干净,留有死角维护保养方面工人都是在高空操作。安全性和难易度是显而易见的。 热能综合利用: 卧式喷雾干燥机特有的尾气热能回收余热系统可以显著地减低能源消耗,提高干燥机的热量综和利用率,比立式干燥机节约能耗30%。而对于立式干燥机没有热能回收系统,粉末风管、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等。散热表面多。有些设备没有保温层,从而就大大增加了热量损失。根据我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没有热能回收系统及散热大的立式干燥机,它的水份蒸发单位热量消耗约为1300千卡/公斤水,那么同样对于1000公斤/小时水份蒸发量的干燥机来说,立式干燥机每小时将多付出热量消耗约为43000千卡(每小时需要多付出86公斤的5000千卡标准煤或50立方的天然气,燃气的标准值是8500千卡/立方米)卧式压力喷雾干燥机与立式干燥设备在使用、能耗方面相比较具有显著地优势: 一、对于立式干燥设备,由于垂直向下喷雾以形成雾滴的设计而导致干燥设备塔体高度很高,也由于立式干燥设备使用风(气流)输送粉末而必须设计使用分体的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这就导致立式干燥机占地面积很大,从而也要求立式干燥设备的厂房高度要高,面积要大,另外,立式干燥设备的粉末出料口多,同时只有最细粉末才能到达最后的布袋除尘器,所以不同出粉末口泻出的粉末含水量和颗粒度都不同! 而卧式喷雾干燥机对物料的雾化,脱水干燥,低速循环刮板粉末输送,排风布袋除尘,出粉等一系列过程都在同一个紧凑的干燥箱内连续完成,使得设备占地面积小,而高度对于1990公斤蒸发量每小时的卧式干燥设备最高点只有12米。另外,对于干燥剂的内部清洗也是安全和容易的。 二、热量损失,由于卧式喷雾干燥机对物料的雾化,脱水干燥,粉末输送,布袋除尘等一系列工艺过程都在同一个紧凑的干燥箱内连续完成,而整个干燥箱体甚至排风风管完整的保温层(100mm厚)使设备表面热量损失降至最低,在设备工作时用手摸干燥设备表面不会觉得热!

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十项措施

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十项措施 发布时间:2009-8-23 作者:不详 “种植是基础,烘烤是关键”,“烤好是个宝,烤不好不如草”,“苗是金,管是银,烘烤才是聚宝盆”,著名烟草专家左天觉博士说:“烟叶质量的形成,栽培(包括品种)、成熟度、烘烤各占三分之一”。充分说明抓好烟叶烘烤的重要性。烘烤技术水平提高了,不但可以避免田间生产的优质鲜烟烤坏,还能把优质品质保存下来,同时对气候、栽培管理及采收不当难烤的烟叶,也可以通过科学烘烤这一环节得到一定的补救。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包括提供适于烘烤的优质鲜烟叶、烟叶成熟采收、标准化烤房建设、烟叶编烟装炉、科学烘烤工艺以及烤后处理等一系列人为控制因素。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是烟农增加收入和卷烟工业原料可用性强的关键所在。如何搞好今年的烟叶烘烤?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桂西烟区调研,与烘烤能手和烟技员广泛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必须抓好十项措施。 ?烘烤准备是烘烤工作中的一个组织部分,与其他烘烤环节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任何一项工作准备不足,都 将影响到烘烤工作及配套技术的顺利实施,影响到烟叶 烘烤质量。应认真做好如下几项准备:(1)燃料。主要 是煤炭,要选择发热量高(燃烧值为4000—6000千卡/ 千克)含杂质少的优质煤,一般每种一亩烟要备足1000 斤煤。(2)用具。编烟竹竿、麻绳各两套;烧火用的煤 铲、火勾各一套;还要备有装炉登子踏板、观察用梯。

(3)烤房检修调试。烘烤前要逐项检查,发现问题要补修,确保良好性能。对新建烤房要进行试火和测温,湿度大的烤房要预热烘干。(4)搭好烟棚。要在烤房周围搭一个约12平方米左右的烟棚,棚内搭上烟架,以利装炉前挂编竿凉竿,烟架下铺一层薄膜或竹t,防损害烟叶。(5)备存烟库。 (二)建造标准化容量足够的烤房 只有充足容量和烘烤性能良好便于操作的烤房,才能配套于先进可行的烘烤技术,最终才能烘烤出优质适用的烟叶。建造烤房目前较为理想是密集式烤房和推行的“普改密”烤房。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还未具备条件的先建容量充足的普通标准化烤房,要确保保温保湿和升温排湿良好。改造旧烤房主要是加固加厚房顶、抬高低棚与地面的距离(180—200厘米),加大棚距(70—80厘米),扩大天地窗面积,一般装150竿的烤房要求天窗面积为0.27平方米,地窗面积为0.18平方米。 (三)提供优质鲜烟叶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 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一、变黄阶段 1.技术关键 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 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 1.技术关键 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确保烟叶残留的青色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