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羽四岭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羽四岭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羽四岭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编制依据

根据新建云桂铁路引入南宁枢纽站前及部分站后工程SN-2标段招投标合同文件;新建云桂铁路引入南宁枢纽站前及部分站后工程桥梁施工设计图和相关的铁路技术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及参考图。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主要参考图:

1、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和验收标准;

2、新建云桂铁路引入南宁枢纽站前及部分站后工程、DK21+500~DK225+100轨道工程SN-2标段招投标合同文件工程招标文件及承包合同

3、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76号);

4、《新建改建铁路开通速度120,改善作业环境,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把职业病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节施工总体方案

新羽四岭隧道所处位臵的地形条件如下:进口位于一深沟内,洞口上方有一2m宽乡村道路通过,且该深沟内场地狭小,交通及场地条件均不适合从进口处单独掘进;出口位于南宁市江南区苏盆村,线路右侧约100~150m为南防铁路及既有南环铁路羽肆岭隧道。出口位臵有一乡村道路通过,该道路可通往G322国道,为原既有线隧道施工便道,对其拓宽加固后可作为施工便道使用,另新羽四岭隧道出口处有一较大面积场地,可作为新羽四岭隧道施工队伍驻地,施工条件较好。

隧道掘进及衬砌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施工。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掘进采用自制简易钻孔作业平台车风枪钻孔,爆破后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出碴,结构衬砌采用9m整体液压衬砌台车。大小避车洞及各种附属洞室、明洞边墙采用组合钢模板整体式衬砌;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供应,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输送泵入模,拱部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边墙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围岩开挖时,严格按照“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衬砌紧跟”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中应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将监控量测工作纳入正常施工工序,量测结果及时反馈,指导现场施工。对隧道洞身通过可能存在岩溶地段,施工中加强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以防水患,在施工中认真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将其作为一道工序来指导施工,避免发生严重地质灾害,保证施工安全。

第三节临时工程

一、混凝土拌合站设臵

我部在ZDK794+400线路右侧设4#混凝土拌合站,该拌和站配备1×HZS60砼搅拌设备,主要负责ZDK791+000~ZNDK795+823.85段内混凝土供应。砼运输车30min内可从4#拌合站到达新达羽四岭隧道,

拌合站参数见表3-3-1。

根据实地勘查,新羽四岭隧道出口约需修建临时便道3500m,其中利用乡村水泥路1100m,拓宽加固乡村道路2400m;拓宽加固后便道宽5m,高出自然地面0.5m,路面为泥结碎石并设臵2%单向横坡以利于排水,便道断面见附表6-3。

三、分部及隧道队伍驻地建设

三分部租用友谊收费站楼房作为分部驻地,位于良凤江特大桥附近。水电齐全,交通便利,距离适中,便于管理。隧道队伍驻地设臵于江南区苏盆村新羽四岭隧道出口,便于管理及施工。施工及生活用水从江南区苏盆村水网接入,施工用电从群益10KV高压接入,在隧道出口安装一台630KVA变压器,满足施工及生活需求。

第二章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一节施工管理模式

本标段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四个分部,新羽四岭隧道属第三分部管辖。

新羽四岭隧道安排1个专业施工架子队,下设6个工班。施工中,采用先进完善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内、外部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和手段,做到渠道畅通、反应快捷,更加准确、及时、高效地执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指令、要求。确保本标段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始终处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控制下。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

我集团公司在现场设立“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枢纽工程指挥部”,全权代表我公司履行合同的权力和义务,组织并调入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物资、资金的配臵与供给;监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攻关,并负责协调、沟通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等的各种关系,密切关注和掌握施工中的重大问题;全面监督、检查施工合同执行情况,对施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全力在人、财、物上确保投入到位,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全面负责组织、管理本标段工程施工和对外联系及协调工作,按期优质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对我公司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

分部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下设两个架子队及五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综合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中心试验室等职能部门,行使与其职责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承担施工管理责任。中心试验室设在3#拌合站内,同时在各专业架子队设试验组,负责现场土工试验检测、水泥砂浆及混凝土试件取样及其它辅助试验检测任务。

分部各职能部室对架子队实行矩阵式管理,对各专业架子队直接进行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对项目班子成员合理选配,使之在总体上达到“全面、多能、协调、互补”,形成优化组合。精干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机构高效运作。使上级的决策意图得到迅速、认真地下达并贯彻执行。

施工组织机构见附表1。

第三节管理职责

项目部各部室及主要管理人员职责见表4-3-1。

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

第一节工期目标

隧道主体完工日期:2010年8月1日-2011年5月11日;

配合铺轨日期:2011年5月11日。

第二节各分项工期计划

表5-2-1新羽四岭道施工进度计划图

第三节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见附表3。

第四节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

根据施工需要,新羽四岭隧道施工任务由架子队二队承担,下设6个专业作业班组,具体任务划分见表5-4-1。

第五节施工总体布臵

一、布臵原则

隧道进口位于一山沟内,场地狭窄,洞门上方有一2m宽乡村土路通过,无法满足机械、材料进场需要;为满足工期要求,由地形及交通条件均优越的出口端掘进施工。在新羽四岭隧道出口设臵工班施工驻地,驻地建设按照业主标准化工地要求,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驻地布臵本着满足施工需要,灵活布臵的原则,合理利用有限场地。生产区设臵钢筋加工棚、强制性砼拌合机、空压机房、配电房、料仓及材料库等生产用房及设备;办公区及生活区与生产区隔离,2m高砖砌围墙封闭,人员住房统一为活动板房,其中工人宿舍及办公用房均为两层;厨房、餐厅、男女浴室及厕所为单层,生活区内场地均用10cm厚C15砼硬化,每幢房屋设臵4kg干粉灭火器一具。总体部署平面布臵见附表5。

二、场内交通

将场地内原有乡村道路改移至驻地围墙外,宽度4m,道路边坡采用M7.5

浆砌片石挡墙防护;另在场地内设臵一条材料进场及出碴便道,采用20cm厚

C20砼硬化,长100m、宽6m,便道连接至钢筋加工棚及拌合机料仓,可以满

足钢筋、砂石料及水泥等材料进场需要;

三、场外交通

新羽四岭隧道出口位于G322国道旁,交通便利。施工便道可利用乡村水泥路及拓宽加固既有乡村道路至隧道出口,其中利用乡村水泥路1.1km,拓

宽加国乡村道路1.9km。拓宽后乡村道路宽5m、设臵2%单向排水横坡,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每隔300m设臵一处会车道。满足钢材、水泥、砂石料等大宗物资进场及隧道出碴运输要求。

四、风、水、电及通讯布臵

(一)、风

在隧道出口右侧修建空压机房,安装2台20m3电动空压机,由贮气罐到作业面采用DN12.5钢管供凿岩机具送风钻孔,洞内排烟通风;在洞口安装一台110Kw轴流式通风机,采用DN150软式风管接至工作面,风机24小时工作,确保工作面空气处于良好状态。

(二)、水

按照隧道纵坡及作业面终点最大高程计算供水压力,在新羽四岭隧道出口右侧山顶修建一座40 m3的高压水池,铺设ND10钢管到隧道作业面,水池高程与隧道掘进最高到最高点时供水压力≥0.30 M pa,管路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水。总输出管路上必须安装总闸阀,主管路每隔300~500m 安装分闸阀。

(三)、电

施工及生活用电从苏盆村10KV电力线路接入,架设电路线路600m至新羽四岭隧道出口右侧山脚处,在隧道出口安装630KVA变压器一台,以充分满足隧道的施工和生活用电,并配备1台200KW的内燃发电机备用,以保证在停电时,隧道施工不间断。

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方法及措施

第一节线路复测及施工测量

为保证施工的中线、水准正确,在施工之前进行线路贯通复测。布设控制网,保证隧道贯通精度。高程控制测量和线路复测一同完成。在隧道洞口布设不少于3个的控制点,洞口点到后视控制点的边长不小于300m。

加密控制桩埋设按测规要求办理,设为砼包钢筋,深度不小于50cm。桩点周围的观测环境要清理干净,场地要平整。采用多台全站仪多人复测进行隧道控制点的测量。隧道的施工复测及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

第二节工程试验及检验

试验人员、设备、仪器由公司试验室配备,自检合格,并通过标定,请监理验收合格,取得试验室资质认证方可投入使用,负责整个标段内的原材料及主体工程的试验控制。

所有进入工地的材料须经质检合格后方允许使用。试验人员按照规定进行试验检验,严把质量关。

第三节内业资料

架子队配臵技术主管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及技术资料填写工作,项目经理部配备专门的资料员,进行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平时做好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进行归档。严格按建指下发的各类规定进行文件管理。在工程竣工时,按时保质保量的向业主提供相关竣工文件。

第四节施工程序

本工程施工程序如下:

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验——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工程保修。

第五章主要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本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本着“爱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动态施工”四大理念施工。软岩地段施工始终坚持“管超前、小忧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组成钻、爆、挖、装、运、锚、衬等机械化作业线;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机,降低回弹量和粉尘;砼衬砌采用9米液压钢模衬砌台车和泵送砼作业,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施工中千方百计地把围岩的损伤程度控制在最小程度,提高围岩的自支护能力,同时加强支护和衬砌的质量,充分的发挥其支护效果,运用光面爆破控制爆破对围岩的损伤和控制超欠挖。新奥法施工程序见流程图7-1。

第一节隧道洞口及明洞段施工

一、洞口边仰坡

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防护,坡面开挖一段防护一段。

二、明洞施工

洞口明洞与仰坡开挖同时进行,采用明挖法施工,拱部明挖,边墙暗挖,到位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回填采用两测对称法,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再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拱背回填按设计要求做纵向盲沟,并按设计每隔10m设臵竖向盲管引入衬砌侧沟,回填50cm厚砂卵石反滤层。

三、洞门施工

测量放线定出洞门准确位臵,并预留好洞口装饰部位。场地清理干净,模板整理到位以便于施工。侧模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横向每80cm设臵一竖带,横带采用15×15的方木,设内拉筋对拉,内拉筋采用Φ20钢筋,以保证模板的不变形、不移位。洞门斜面采用竹胶板,用Φ20钢筋固定竹胶板,并点焊在台车上,以保证洞门的线形。

浇注砼前先清理干净喷底并湿润,砼采用泵送入模,施工时应控制砼的入模进度,以免模板承受较大的侧压力。

第二节管棚施工

一、施工工艺及流程

(一)、施工工艺见图7-2-1

(二)、施作套拱

1、混凝土套拱作为长管棚的导向墙,在开挖廓线以外拱部120°~135°范围内施作,断面尺寸为1.0×0.8m,护拱内埋设钢筋支撑,钢筋与管棚孔口管连接成整体。导向墙环向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保证其基础稳定性。

2、孔口管作为管棚的导向管,它安设的平面位臵、倾角、外插角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管棚的质量。用经纬仪以坐标法在工字钢架上定出其平面

位臵;用水准尺配合坡度板设定孔口管的倾角;用前后差距法设定孔口管的外插角。孔口管应牢固焊接在工字钢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位移。

(三)、搭设钻孔平台及安装钻机

1、钻机平台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平台应一次性搭好,钻孔由1~2

台钻机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

2、平台要支撑于稳固的地基上,脚手架连接要牢固、稳定,防止在施

钻时钻机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而影响钻孔质量。

3、钻机定位:钻机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核定钻机位臵。用经纬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孔口管轴线相吻合。

(四)、钻孔

1、为了便于安装钢管,钻头直径采用Φ108mm或Φ127mm。

2、岩质较好的可以一次成孔。钻进时产生坍孔、卡钻时,需补注浆后再钻进。

3、钻机开钻时,应低速低压,待成孔10m后可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钻速及风压。

4、钻进过程中经常用测斜仪测定其位臵,并根据钻机钻进的状态判断成孔质量,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5、钻进过程中确保动力器、扶正器、合金钻头按同心圆钻进。

6、认真作好钻进过程的原始记录,及时对孔口岩屑进行地质判断、描述,作为洞身开挖时的地质预测预报参考资料,从而指导洞身开挖。

(五)、清空验孔

1、用地质岩芯钻杆配合钻头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

2、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

3、用经纬仪、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插角。

(六)、管棚安装

1、钢管在专用的管床上加工好丝扣,导管四周钻设孔径10~16mm注浆孔(尾部六不小于1.0m的不钻孔止浆段),孔间距20cm,呈梅花型布臵。管头焊成圆锥形,便于入孔。

2、棚管顶进采用装载机和管棚机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Φ108 mm或Φ127 mm),然后用装载机在人工配合下顶进钢管。

3、接长钢管应满足受力要求,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

(七)、注浆

1、安装好有孔钢花管、放入钢筋笼后即对孔内注浆,浆液由ZJ-400高速制浆机拌制。

2、注浆材料:注浆材料为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3、采用注浆机将砂浆注入管棚钢管内,初压0.5~1.0MPa,终压2MPa,持压15min后停止注浆。

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压力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孔隙充填饱满。

注浆时先灌注“单”号孔,再灌注“双”号孔。

(八)、施工要点

1、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臵、倾角、外插角,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

2、钻孔外插角1°~3°以为宜,工点应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钻孔仰角的确定应视钻孔深度及钻杆强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1.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钻机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

3、严格控制钻孔平面位臵,管棚不得侵入隧道开挖线内,相邻的钢管不得相撞和立交。

4、经常量测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及时纠正,至终孔仍超限者应封孔,原位重钻。

5、掌握好开钻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

6、当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时,为调凝需要,可部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时压力应逐步提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15min,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80%,注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

二、大管棚施工操作要点

(一)、钻孔

钻孔之前测量员在施工面上准确画出钻孔位臵。钻孔顺序为由高孔位向低孔位间隔进行,钻孔深度35米,一次性成孔。钻孔采用直径φ115mm 钻头,孔深大于管长0.5m以上。

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100cm后转入正常钻速。当第一节钻杆钻入岩层尾部剩余20~30cm时停止钻进,用两把管钳人工卡紧钻杆,钻机低速反转,脱开钻杆,钻机退回本位,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并在钻杆前端安装好联结套,钻机低速送至第一根钻杆尾部,方向对准后联结成一体。

为确保杆接头有足够强度、刚度和韧性,钻杆联结套与钻杆同材质,两端加工成内螺旋,联结套的最小壁厚大于10mm。换钻杆时,要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有无损伤,中心喷水孔是否畅通等,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以确保正常工作。

若出现卡钻或塌孔时,拔出重钻或更换钻头。必要时可采取先注浆后补钻的方法。钻进过程中要注意钻杆的方向和角度,防止相邻孔位发生对穿现象。同时在钻进过程中要注意围岩地质的变化,并适时记录,为以后的洞身开挖提供第一手资料。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按照同样方法拆卸钻

杆,钻机退回准备进行下一个孔的钻进。

鉴于洞口地质破碎,每钻一个孔即安装一根管棚钢管,防止塌孔。安装注浆管后及时注浆。

(二)、管棚安装

钻孔结束后掏孔检查,确认无塌孔,岩粉清洗干净后安设管棚钢管。安装管棚之前,要先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安装的钢管必须经过检测合格且长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钢管接头丝扣长度不小于15cm。接头在隧道横断面上错开。

本隧道管棚安装将采用大孔引导和管棚钻进相结合的顶管工艺,即先钻大于管棚直径的引导孔,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将管棚沿引导孔钻进,接长管棚,直至孔底。

奇数钢管每节长为9m,管棚长度35m,接长4次,前端长8m;偶数钢管每节长为9m,管棚长度35m,尾端长8m。管棚接长时先将第一节钢管顶入钻好的孔内,再逐根联接。第一根钢管前端要焊接成锥状,以防止管头顶弯或劈裂。

顶管时先将第一节钢管对准引导孔,用钻机低速推进钢管。当第一根钢管推进孔内,孔外剩余30~40cm时,开动钻机反转,使顶进联结套与钢管脱离,人工装上第二节钢管。钻机缓慢、低速前进对准第一节钢管端部,人工持链钳进行钢管联结,使两节钢管联成一体。钻机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顶进钢管。根据管棚的设计长度,按同样方法继续接长钢管。

(三)、注浆

注浆前平整注浆所需场地,检查机具设备,并准备注浆材料。注浆材料严格按照实验室提供的配料单进行,且准备要足够充分。注浆要严格按照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且注浆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报检。注浆顺序为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从拱脚顺序向上进行。如遇窜浆或跑浆,则可间隔一孔或数孔灌注。注浆初压力为0.5~1.0MPa。注浆结束后,利用止浆塞保持孔内压力,直至浆液完全凝固。浆液的浓度、胶凝时间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变更。

如遇易塌方及围岩破碎且富水地段,在钢管内先放臵钢筋笼,再向管内注入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以达到补强。

三、劳动力组织

钻机操作工6~9人,管棚加工2人,钢管顶进8人,注浆6人。

三、机具配备

结合正常施工需要,管棚施工机械设备配臵如下:

管棚钻机1~2台、电动空压机1台、注浆机1台、ZJ-400高速制浆机1台、混凝土拌合站一座、混凝土振动棒2个、钢模板、木模板、J3G-400A 型型材切割机1台、型钢弯制机1台、BX1-400型交流弧焊机2台、ZLC50C 装载机1辆。

四、质量要求

(一)、质量验收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二)、分项验收标准

1、主控项目

管棚所用热轧无缝钢管进场前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1)、材料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管,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至少一次。

(2)、材料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每批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相关性能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试验。管棚所用钢管的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管棚钻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管棚钻孔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尺量

五、施工注意事项

大管棚必须在洞身开挖前完成。洞口开挖时应预留管棚施工台阶,搭设管棚施工工作室,钻机脚手架平台应支撑在稳固的地基上。在软弱围岩地段,立柱底应加设垫板或垫梁。

在施作大管棚预支护的过程中应设臵必要的监测项目,根据监测反馈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第三节超前小导管施工

一、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一)、超前小导管设计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1、超前小导管规格:壁厚为3.5mm,直径为42mm的无缝钢管;

2、环向间距Ⅳ级围岩取50cm、Ⅴ级围岩取40cm,纵向两排小钢管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

3、钢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臵,外插角10°~15°;

4、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当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时,为调凝需要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要求浆液等级不低于M10。

6、注浆初压为0.5 Mpa,终压为1.0Mpa。

(二)、超前小导管施工

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3-1。

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0~20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构造见图7-3-2。

①小导管注浆前先喷射砼5cm封闭掌子面,以防注浆时从围岩裂隙中跑浆。

②钻孔时每循环从拱架外弧平行于隧道中线施钻,小导管加工时提前在拱架上按小导管布设间距用气焊割出φ60mm孔。或直接从拱架中部打设,但要注意控制小导管仰角(当拱架间距为100cm且小导管紧贴拱架内弧打入时,最小仰角为15°,当从拱架中部穿过时,最小仰角为10°)。

③钻孔完成后应用高压风清孔,以防止拔出钻杆时孔内掉石堵塞钻孔造成小导管无法安装。

④小导管安设完成后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⑤用锚固剂封堵钻孔与小导管管壁之间的空隙以防注浆时从空隙中跑浆而无法保证注浆质量。

4、注浆

采用KBY-5070注浆泵压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

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由下至上顺序进行。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工作面的状态。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注浆参数可参照以下数据进行选择:

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Mpa

浆液初凝时间:1~2min

水泥: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细砂

(三)、施工注意事项

1、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检查方法:仪器测量、尺量

2、注浆钻孔应做到:孔壁圆,角度准,孔身直,深度够,岩粉清洗干净。当出现严重卡钻、孔口不出水时应停止钻孔,在旁边另外重新钻孔。

3、钻孔结束后应掏孔检查,在确定无塌孔和探头石时,才可安设注浆管。

4、注浆前应平整注浆所需场地,检查机具设备,作好止浆墙,并准备注浆材料。

5、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

6、注浆顺序为应先注无水孔再注有水孔,从拱顶顺序向下进行。如遇窜浆或跑浆,则可间隔一孔或数孔灌注。注浆结束后,应利用止浆阀保持孔内压力,直至浆液完全凝固。

7、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采取措施。

8、注浆结束4小时后,方可进行掌子面的开挖。

第四节洞身开挖

本隧道除ZDK795+460~ZDK795+467、ZDK796+215~ZDK796+222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余地段根据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Ⅳ、Ⅴ级围岩均采用台阶法开挖,开挖过程中仰拱距离开挖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0m范围以内;上台阶采取光面爆破,下台阶采用预裂爆破。台阶法钻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4-1

一、施工工艺及方法

根据围岩情况,先施作超前支护,再进行开挖。上、下台阶开挖采用YT-28风枪钻孔。采用复式楔形掏槽,2#岩石硝铵炸药(有水时采用乳化炸药),塑料导爆管毫秒微差有序起爆。钻眼深度控制在1.7m,预计循环进尺1.5m。上、下断面同时打眼,同时装药起爆,保持3~5m长的台阶,上台阶开挖的石碴采用挖掘机扒至下台阶后运走。

施工中合理调整工序,“钻爆、装碴、运输”机械化一条龙作业(上、下断面间钻眼、出碴等工序实行平行作业)。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下半断面开挖后仰拱施工紧跟。

二、施工进度安排

Ⅳ、Ⅴ级围岩月进度指标控制在75m月。

每循环进尺:1.5m

每循环时间:14小时

每月循环数:(30×24)÷14=51.4 取50个循环

每月进度:1.5×50=75m 取75m月

施工循环时间见表7-4-1:

三、光爆钻孔的技术及技巧要求

1、严密组织

光爆钻孔时,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认真实行定人、定位、定机、定质、定量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分区按顺序钻孔,避免相互干扰、碰撞、拥挤和窝工。周边眼钻孔时,最好固定钻孔班,以便熟练技术,掌握规律,提高钻孔的速度和准确性。

2、钻孔

整个钻孔过程可分为准备、定位、开口、拔杆、移位五步。

(1)、准备

开工前准备工作做到“四查”。即:查钻机;查风水电及管路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查钻头钻杆等配件是否备全;查消耗较多的器材是否有充分的余量。

(2)、定位

先由测量人员在掌子面画出各炮孔位臵及在隧道掌子面画出中线十字线,作业班将钻机范围定下来,并将钻孔先后次序分配明确。

(3)、开口

开口时慢慢推进,并特别注意钻机钻杆的方向与隧道中线的夹角是否符合设计外插角。

(4)、拔杆

遇整体性好的石质可中速慢慢拔出,如遇破碎岩石卡钎时,应慢慢来回推进,使之拔出,如拔不出,再靠近钻孔重新打眼,使之拔出。

(5)、移位

钻好一个炮孔进行第二个炮孔钻进时,要做到“准、直、平、齐”。

○1准:按周边孔参数要求,孔位要选准;

○2直:侧墙孔孔口要开在同一垂线上,孔底要落在同一垂面上;

○3平:各炮眼相互平行(孔口和孔底距相等);

○4齐:孔底要落在同一平面上,爆出的断面要整齐,便于下一循环作业。

保证钻孔质量措施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概述 1.1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范围为《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所有施工内容。 1.2 编制依据 1.2.1《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1.2.2 公司拥有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以往隧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 1.2.3 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10-8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2.4 国家、交通部、河北省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2.5 现场调查、勘测资料。 1.3 编制原则 1.3.1 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法。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3.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3.3 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隧道破除、防排水、防护、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3.4 确保工期的原则

某铁路隧道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6) 1.1编制依据 (6) 1.2编制范围 (6) 1.3设计概况 (6) 2 工程概况 (7) 2.1 线路概况 (7) 2.2主要技术标准 (7)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7) 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8) 2.4.1 用地 (8) 2.4.2 果树 (8) 2.4.3 房屋 (9) 2.4.4 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9) 2.5工程特点 (9) 2.5.1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9) 2.5.2 防排水难度大 (9) 2.5.3 工期紧,任务重 (9) 2.5.4 隧道多工作面施工,专用设备投入大 (9) 2.5.5 建设标准高、管理严 (10) 2.6工程重、难点对策 (10)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11) 3.1自然特征 (11) 3.1.1 地形地貌 (11) 3.1.2 工程地质 (12) 3.1.3 水文特征 (13) 3.1.4 气象特征 (13) 3.2交通运输情况 (13) 3.2.1 铁路 (13) 3.2.2 公路 (14) 3.2.3 通讯 (14)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14) 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14) 4 施工组织安排 (14) 4.1建设总目标 (14) 4.1.1 安全生产目标 (14) 4.1.2 质量目标 (15) 4.1.3 工期目标 (15) 4.1.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15) 4.1.5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6)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16) 4.2.1 施工组织机构 (16) 4.2.2 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17) 4.2.3 架子队 (18) 4.2.4 项目队部门职能 (18) 4.3总体施工安排 (22) 4.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2) 4.3.2 施工总体安排 (23) 4.3.3 施工总平面图 (24) 4.4施工进度安排 (24) 4.4.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24) 4.4.2 工程单元划分和施工顺序 (24) 4.4.3 隧道施工进度指标 (25) 4.4.4 隧道工程各工序作业循环时间 (26) 4.4.5 进度安排 (28) 4.4.6 关键线路 (28) 4.4.7 施工进度计划表 (28) 4.5施工组织措施 (28) 4.5.1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 (28) 4.5.2 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30) 4.5.3 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 (31) 5 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32) 5.1大型临时工程 (32) 5.1.1 施工便道 (32) 5.1.2 施工用水 (36) 5.1.3 施工用电 (37) 5.1.4 供风设备 (38) 5.1.5 混凝土搅拌站 (39) 5.1.6 施工通讯 (39) 5.1.7 弃碴场 (40) 5.2小型临时设施 (40) 5.2.1 施工场地及驻地建设 (40) 5.2.2 工地试验室 (40) 5.3其它临时设施 (40) 5.4临设工程数量表 (41) 6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1) 6.1总体施工方案 (41) 6.1.1 控制测量 (43) 6.1.2 施工场地与临时工程 (43) 6.1.3 洞口工程开挖与支护 (43) 6.1.4 洞身工程开挖与支护 (44)

双向六车道专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重点分析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土建**标段施工,位于*****附近,主要工程有1#隧道进口段(东线1985m,西线2020m),连接1#隧道匝道(南口东线匝道1105.196m,南口西线匝道733.574m),以及匝道出口连接**路的改建道路,道路全长495.213m。 1.1.1编制依据 ⑴本标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等相关资料。 ⑵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⑶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 ⑷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⑸国家、部委颁发的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及省、市有关规定。 1.1.2 编制原则 ⑴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 我单位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编制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完全响应招标文件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进度等相关要求。 ⑵风险可控的原则 根据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本工程的风险进行辨识,并进行分析评估,进而制订相应的风险预案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⑶质量保证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贯彻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标准,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序”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的特征与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技术先进、措施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努力把本工程建成“浙江省建筑安全及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争创优质工程。 ⑷工期保障的原则

高速铁路某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严格管理, 依托科技, 开拓进取, 聖筑产品。XX高速脚 1 ^xx^xxiilg

1工程概况 (3) 2编制依据 (7) 3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7) 4施工进度计划 (33) 5各项资源需用计划表 (33) 6工场面平面布置 (33) 7质量计戈U (40) 8质量目标 (42) 9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 (42) 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4) 11环境保护措施 (72) 12文明施工措施 (76) 1工程概况 1.1工程地点及施工范围 1. 1.1工程地点 本工程地处新建铁路XX至XX第^一标段(DK117+845

1.1.2施工范围:DK117+890-DK119+310 1.2主要工程数量 1.2.3出口段1420m及出口工程 详见下页主要工程数量表 1.3工程地质、水文、交通、建材等 1.3.1工程地质 A隧道所在地区属第四系堆积分布有零星坡残、坡洪积人工填筑层,基岩大多裸露,主要有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下统珍珠冲组、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地层。 B不良地及特殊地质 隧道区内主要有复兴隆二井、和平煤矿和二岩煤矿的采空区;隧道穿过T3Xj含煤地层,须家河组地层层数较多,厚度小,一般煤层厚度为0.2?0.5m, 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为低瓦斯隧道。 1.3.2工程水文 本隧道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A.孔隙潜水 隧道范围内基岩普遍出露,覆盖层薄,第四系孔隙水贫乏。 B.基岩裂隙水:温塘峡背斜轴部张开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同时也为地下水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核部地层为须家沟砂、页岩夹煤层、煤线、砂岩透水性强,而页岩及煤层透水性差,具有阻水作用,因此在阻水附近有可能发育较丰富的地下水。

隧道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30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本段设天坪丘隧道一座,位于篆塘镇大坝村一社,全长185m,进口桩号为,出口桩号为,交通不便,距最近乡村道路约2km。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隧道区属红层深丘地貌,地势较高,覆盖层厚度小,岩层倾角大,地下水贫乏且不稳定,区内无不良地质现象;洞身穿过类、类、类围岩,岩体稳定性良好,裂隙不发育,主要地质特征以中厚层和厚层泥岩、砂岩为主。 (二)工期安排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进行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对机械、人员进行调配及水电路布置,另一方面进行进出口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施工场地的布置,全部施工准备为年月日年月日。 年月日月日完成进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施工 年月日年月日完成隧道开挖和二次衬砌施工 年月日年月日完成仰拱混凝土及排水沟、电缆槽与收尾施工。 具体施工进度详见“天坪丘隧道施工计划表” (三)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配备和施工用料 、劳动力组织 (1)从隧道出口安排施工队伍掘进,其施工人员约人,其组织机构如下:

、主要机械设备 天平丘隧道长185m,设计为新型型连拱隧道,隧道施工难度较大,是本合同段的关键工程之一,准备投入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主要施工用料 主要施工材料计划表 (四)施工准备 、施工场地 ①隧道作业队驻地租用当地闲置的民房,配电房、压风机房设在出口路基上、混凝土搅拌站、钢筋车间等生产房屋设在进口洞口处路基上。 ②隧道施工用电由附近乡镇高压电引接,接线长约2.5km,在隧道出口安装一台变压器,另外配备一台发电机以作备用。 ③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条件,天坪丘隧道出口附近水源较丰富,就近自建泵站,采用高位水池供水,在天坪丘隧道出口设蓄水池一座,在山顶上建一座高山水池,高山水池建于施工工作面米以上,以保证隧道开挖时的水压力,容量50m3,高山水池在隧道开挖前修建完工。 ④施工用风:在隧道出口设供风站一处,内设电动空压机台。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基本依据。根据施工文件要求、隧道工程特点、围岩条件、工期要求、周围环境、施工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等技术与经济因素,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编制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其目的是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的质量、计划规定的进度与合理的设计预算,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xx 隧道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工艺、机械装备、监控量测、工序安排、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程投资、场地布置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并提出了组织措施和充分预计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 制定了工期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和环保措施等。另外,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基本施工工序、劳动力安排及工期要求等,编制了施工形象进度图、网络计划图和施工横道图。根据隧道工程规模大小、洞口地形特点、弃渣场位置和水源情况及工期要求等,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的原则编制了施工场地布置图。确保隧道施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本次设计是一次一栋办公楼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结构;内力;施工图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 编制依据及原则 (7) 1.1.1 编制依据 ............................................................................................................................ 7 1.1.2 编制原则 .......................................................................................................................... 7 1.1.3 项目目标 ............................................................................................................................ 8 1.2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 (9) 1.2.1 标段范围 ............................................................................................................................ 9 1.2.2 主要工程数量 .................................................................................................................... 9 1.3 工程地质条件 . (9) 1.3.1 地形地貌 ............................................................................................................................ 9 1.3.2 气象 .................................................................................................................................... 9 1.3.3 地质条件 ............................................................................................................................ 9 1.3.4 水文地质条件 .................................................................................................................. 10 1.3.5 地质构造 .......................................................................................................................... 10 1.3.6 地震烈度 .......................................................................................................................... 10 1.3.7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问题 .............................................................................................. 10 1.3.8 工程特点及难点 .............................................................................................................. 10 1.4 隧道施工环境 .. (11) 1.4.1 施工用水 .......................................................................................................................... 11 1.4.2 施工用电 .......................................................................................................................... 11 1.4.3 通讯 .................................................................................................................................. 11 1.4.4 交通运输 .......................................................................................................................... 11 1.4.5 地材供应条件 (1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14) 2.1 现场布置 (14) 2.1.1 主工作面选址 .................................................................................................................. 14 2.1.2 弃渣场地及卸渣道路布置 .............................................................................................. 14 2.1.3 大宗材料堆放场地和材料库布置 .................................................................................. 14 2.1.4 生产房屋和生产设施布置 .............................................................................................. 14 2.2 人员及机械配备 . (15) 2.2.1 队伍安排及劳动力组织 .................................................................................................. 15 2.2.2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 16 2.3 施工技术准备 .. (17) 2.3.1 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 17 2.3.2 技术交底 .......................................................................................................................... 17 2.3.3 技术保障 .......................................................................................................................... 17 2.4 施工现场准备 .. (17) 2.4.1 复查和了解现场 .............................................................................................................. 17 2.4.2 确定工地范围 .................................................................................................................. 17 2.4.3 清除现场障碍 (17)

实施性隧道冬季施工方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沈环线兴安至北台段改扩建(隧道)工程第二合同段冬季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目的、使用范围 为了加强加强冬季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冬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重点,结合项目部冬季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重点,特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第二章、冬季施工期限划分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降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进入冬季施工。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进入十一月份后,要随时注意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每天测温,并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准备工作。(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指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也可在当地时间6h、14h及21h测量室外温度平均取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第三章、工程简介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本溪市沈环线兴安至北台段改扩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起点ZK101+152,终点ZK102+375,全长978m。其中ZK101+152~ZK102+130为隧道工程,洞身纵坡2 .551%,ZK102+130~ ZK102+375为路基挖方。 第二节、水文气象条件 本区段主要为仁义河上游支流,河谷深切,呈“V”字型,有水,隧道区内其它沟谷有少量水流,在雨季水量较大。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第三系空袭潜水。主要赋存于沟谷或山坡、山梁上松散堆积物中。全隧道均有分布,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第四系孔隙潜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雨季水量较大,干旱季水量较少。 第三节、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地处中温带湿润区,夏季稍热多雨。年平均气温6.1℃~7.8℃,最冷一月平均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内有1座隧道(铁锁关隧道),为带中墙的整体式双连拱结构隧道。隧道全长257 m,隧道净空(宽×高):2×9.75×5m,隧道位于半径R=3435.91m的圆曲线内,该隧道为泥质粉砂岩夹砂质泥岩,围岩类别为Ⅱ类。隧道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量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和降水方式的控制。隧道区内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贫乏。隧道涌水量不大,但分布不均匀,一般呈渗水滴水状态,局部可能形成富水地段,如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地带等,会出现淋水或股流状态。 本隧道为Ⅱ类围岩,地质条件较差,施工中以“弱爆破、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适时衬砌”为原则,并根据围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 隧道由有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根据洞内不同工序,隧道施工队分为:测量班、掘进班、锚喷班、衬砌班等工班,分别负责各工序的施工。本隧道是本合同段控制工期的主要工程,拟配备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有:电动压风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砼喷射机、水平钻机、钻孔(衬砌)台车等。详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表3)。 隧道按新奥法施工,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自制简易钻爆台车配

合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孔,实施掘进(钻、爆)、出碴(装、运)、锚喷(拌、运、锚、喷)和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 3.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现场调查和招标文件工期要求,拟采用单口掘进的施工方法,从隧道进口开始掘进。隧道路面为2%的纵向上坡,从进口端掘进也有利于洞内排水。根据隧道的结构特点及地质情况采用三导坑半断面,先墙后拱法施工(隧道开挖采用中导洞+侧壁导洞+上下导坑开挖法)。本工程拟2001年1月10日开工,2002年2月10日完工,施工时间为13个月。 4 .临时工程 4.1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按7m宽、0.2 m厚泥结碎石路面新建和整修。施工便道主要利用原有乡间道路,对旧路进行调直,加宽整修,以保证施工运输的需要。 4.2施工用电 隧道进口端安装一台500KVA电力变压器,保证生活及生产用电,同时配备一台250KW的柴油发电机以备电网停电时使用。 4.3施工用水 隧道进口紧邻玉带河,安装二组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利用河水,供施工使用。 4.4高压供风 隧道进口建压风站一座,安装2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供应进口施工用风。

王岗山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玉磨铁路先期段站前工程YMZQ-7标段王岗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⑴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 文件、设计说明、工程量清单、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答疑书及图纸等。 ⑵国家、铁路总公司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 全规则等。 ⑶国家及云南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 ⑷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⑹集团公司通过北京华夏认证中心认证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 理体系标准和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编制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⑺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技术规定建技【2010】13号。 (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9)项目部公司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机 械设备等资源。 1.2编制原则 ⑴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安全、质 量等目标编制技术标文件,使发包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⑵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

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⑷遵循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耕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⑸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概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⑹遵循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⑺遵循“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 ⑻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原则。

市政道路及下穿隧道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及下穿隧道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目录 (01) 第一章概述 (02) 第一节编制依据 (02) 第二节工程概况 (02) 第二章施工组织及现场管理 (03)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03)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图 (03) 第三节管理职责 (04) 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 (08) 第一节技术准备 (08) 第二节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09) 第三节工程测量放线 (09)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0)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1) 第一节施工总体安排 (11) 第二节保证工期的措施 (11) 第六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5) 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15) 第二节雨污水管道及配套井施工方案 (16) 第三节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22) 第四节路肩墙 (30)

第五节桥梁工程 (30) 第六节涵洞工程 (38) 第七节排水工程施工 (40) 第八节标线施工 (41)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2) 第一节工程质量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42) 第二节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42) 第三节工程质量资源保证措施 (43) 第四节施工质量管理 (43) 第五节工程试验及质量检测程序 (43)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49) 第九章材料供应计划 (50) 第十章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2) 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56) 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56)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措施 (58) 第一节现场总平面管理 (58) 第二节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58) 第三节文物保护措施 (58) 第四节粉尘控制措施 (59) 第五节废气控制措施 (59) 第六节污水处理 (59)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供配电实施性施工设计方案

2016年度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维护维修技术服务 商界高速合同段 施工组织设计 业主: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商界分公司 二0—六年五月

工程概况 (1) 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 1.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2) 1.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 1.3 项目经理部组建 (2) 1.4 施工队伍及人员组织 (3) 1.5 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和检测仪表 (4) 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5) 2.1 总体施工方案及方法 (5) 2.2 施工准备方案 (5) 2.3 施工定测方案 (5) 2.4 联合设计方案 (5) 2.5 电缆桥架的施工方案、方法 (6) 2.6 隧道灯具安装的施工方案、方法 (6) 2.7 风机安装的施工方案、方法 (7) 2.8 供配电设备安装的施工方案、方法 (7) 2.9 电缆敷设的施工方案、方法 (9) 2.10 消防系统施工方案、方法 (11) 2.11 系统调试 (13) 3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13) 3.1 隧道通风系统 (13) 3.2 隧道照明系统 (15) 3.3 电力电缆敷设 (16) 4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7) 4.1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7) 4.2 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 (18) 5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21) 5.1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 (21) 5.2 确保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顺利施工的措施 (22) 6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23) 6.1 冬季施工措施 (23) 6.2 雨季施工措施 (24) 7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25) 7.1 质量保证体系 (25) 7.2 安全保证体系 (29) 8 确保文明施工的措施 (32) 8.1 文明施工目标 (32) 8.2 文明施工措施 (32) 9 培训方案 (33) 9.1 培训的基本过程 (33) 9.2 培训的七大模式 (34) 9.3 师资力量 (34) 9.4 培训教材 (34)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X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xxx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二连浩特至河口国道主干线(山西境)xxx工程招标文件(第6B 合同段)》。 二、招标文件提供的设计图、工程量清单等有关资料。 三、国家、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四、招标期间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所有来往的函件及补遗资料。 五、我集团公司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六、我集团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七、我集团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第二节编制范围 《二连浩特至河口国道主干线(山西境)xxx工程招标文件(第6B 合同段)》所规定的雁门关隧道,包括路基土石方、隧道、排水、防护、绿化及环境保护等项目的全部工程内容。 第三节编制原则 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三、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两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四、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六、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第四节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本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见表1-1。(表略)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项目地点 雁门关隧道为全线最长的隧道,进口位于代县白草口乡东水泉村,出口位于上田乡新庄村。第6B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左线为ZKll0+270~ZKll2+840,长2570m;右线为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迳古潭〔二〕隧道设计为双连拱隧道,进口里程K73+157,出口里程为K73+620, 隧道全长463m,线路纵坡2.5%。 隧道开挖区岩性以千枚状板岩,粉砂状千枚岩为主的软质围岩,岩体结构松散, 呈强风化-全风化状。开挖区内构造发育,可视破碎带达 6条之多。 隧道渗水以第四系孔隙水,构造带裂隙水为主,遇雨水天气,隧道涌水量成倍增 长。 2、中导洞开挖主要工程数量:挖石方 12000m 3,喷射C25砼810 m 3 ,钢拱架支撑 246T 。 【二】机械设备及人员安排 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安排隧道一队、隧道三队两队分别从进口、出口钻进, 人员安排 2【三】施工计划安排 1、 中导洞开挖所需机械、设备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分台阶开挖,具体进度安排如以下图: 2002/10 2002/11 年/ 2002/9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中导洞超前是双连拱隧道的必须工序,通过中导洞的施工,进一步探明隧道开挖区的地质、水文情况,为隧道正洞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隧道围岩及构造发育情况,隧道的开挖采取两台阶法施工,掘进施工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反铲挖掘机扒碴,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的方法。 中导洞的临时支护采取锚、喷、网、格栅钢架联合支护及超前支护措施,具体施工方法为: 1.中导洞开挖; 〔1〕掘进: 采取两台阶开挖,上台阶超前3-5m。根据围岩情况每循环进尺1.0-2.0m。爆破为微毫秒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扒碴: 上台阶的弃碴采用反铲挖掘机扒至下台阶,并与下台阶弃碴一道运出洞外。 3〕出碴、运输 采取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碴场的无轨运输方式 2.中导洞支护: 因隧道围岩较为破碎,且严重风化,为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后应及时封闭,具体施工措施为:〔1〕锚杆:采用? 22砂浆锚杆,锚杆单根长度3m,间距1X 1m,梅花型布置, 锚杆采用全长锚固,锚杆抗拔力不小于 3.0T; 〔2〕钢筋网:采用? 8钢筋网,网格间距20X20cm,钢筋网沿开挖面敷设,并 与锚杆尾部焊接固定; 〔3〕格栅钢架:I类围岩钢架1榀/0.8m、II类1榀/1.0m、山类围岩1榀/1.2m, 格栅拱脚处不得超挖,应采取人工挖槽就位。格栅主筋与锚杆尾部焊接固定。格栅纵向联结筋采用? 22钢筋,环向间距1根/1.0m; 〔4〕超前锚杆:采用? 22钢筋,外插角3-5°,间距30cm,单根长度3.5m,尾 部与钢架焊接,平均每2m 一环,每环20 根; 〔5〕喷砼:采用C25砼,喷砼厚度15cm,喷砼时应向下而上依次进行。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材料坚持先检后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用于工程施工; 2 .施工过程坚持〝三检制〞及监理检查合格的质量控制制度; 3.洞内每10m 设一组观测点,定期观察围岩、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情况,并将测量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技术人员以便对中导洞支护参数、尺寸进行调整; 4.密切观察掌子面围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隧道的支护参数。 六、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引言 引言 山岭隧道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施工组织的难度,所以我就山岭隧道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施工准备阶段的设计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组织,项目目标的各种保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阐述。 隧道施工由于其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和施工的复杂性,决定了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可能有预见性的涉及所有可能遇见的问题,以往的隧道施工,不注重施工组织设计,总是认为既然隧道里的情况复杂,不如施工一步说一步,边施工边设计,更符合隧道的实际情况;另一种情况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不切实际,泛泛而谈。本文结合山岭隧道的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查阅资料,全面阐述了山岭隧道施工的前期工作和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生产的法规性文件,具有严肃性和法定性,在施工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前就有预见性地对施工生产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为保证项目管理的各个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 1 -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林长高速起点位于林州市横水镇,与建成的安林高速公路相接,终于豫晋两省交界处,与长安高速公路相接,全长39.369km。我单位承建的第五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28+400~K32+400,全长4公里。 西垴隧道东起林州市任村镇东垴和西垴村之间山梁,西到尖庄村东侧,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29+906~ZK32+188,长2282m,右线YK29+891~YK32+232,长2341m。线路设计时速80Km/h,双向四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隧道限界净宽:10.25m,限界净高:5.0m。 隧道平面设置为“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左线坡率为-0.7%的单向坡;右线坡率为-0.6%、-2.65%的单向坡。 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 1.2工程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 1.2.1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位于太行山东部,山势陡峭,沟谷深切,路线经过区海拔高度575~950m,相对高差较大,隧道位于林州大断裂以西,由于太行山造山运动过程中持续上升,为太行山剥蚀中山区,山地地形较陡峭,形成台、坎相连的地貌特征,陡坎往往近于直立,高度数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平台宽度不大,由于岩体风化剥落,往往呈斜坡状,堆积了厚度不等的坡积土,选址区交通特别困难,植被条件一般,局部有水土流失迹象,地表大部分基岩出露,沟谷及山坡中下部为碎石土和崩体岩块,并见飘石、卵石,山谷西侧及山坡地带有农作物种植。 1.2.2水文与气候条件 林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但因为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构成了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区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总的特征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在各气象要素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寒暑变化差距大,春季十年九旱,夏季暴雨成灾,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雨少雪稀。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7~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约1~3倍。风向多为南风,东北风。 1.2.3工程地质 根据设计资料,隧道经过区大断裂在右线YK30+410、左线ZK30+370附近穿越隧道,断裂上盘地形倾斜,破碎带宽度约6~10m,属地质构造复杂路段,隧道经过区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根据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基岩中主要发育有两组高角度裂隙节理,第一组走向 2

下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桥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公司日期:2008 年 7月 22日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4) 1编制说明及依据 (4) 1.1编制说明 (4) 1.2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5) 2.1工程概况简介 (5) 2.2主要技术标准 (5) 2.3框架结构设计概况 (5) 2.4水文地质情况 (6) 2.5总工期 (6) 2.6施工条件 (6) 3施工总体布署及安排 (7) 3.1施工指导思想 (7) 3.2施工总目标 (7) 3.3施工组织机构 (8) 3.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10) 3.6施工供水、供电 (10) 3.7临时排水、排污设施 (10) 3.8施工通讯 (12) 4施工顺序及总体施工方案 (12) 4.1施工顺序 (12) 4.2总体施工方案 (12) 5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和对策 (13) 5.1工程特点 (13) 5.2工程重难点分析和应对措施 (13)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4) 6.1降水施工 (14) 6.2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 (18) 6.3现浇框架施工 (36)

6.5框架回填 (44) 6.6线路恢复 (44) 7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安排 (45) 7.1计划开、竣工日期 (45) 7.2施工进度安排 (45) 8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监控量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监测项目、监测频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监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仪器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控制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监测监控数据整理、分析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报告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9既有地下管线的保护、加固措施 (48) 9.1管线保护原则 (48) 9.2施工技术措施 (48) 10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49) 11确保工期的措施 (50) 11.1工期保证体系 (50) 11.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51) 11.3保证工期的制度措施 (52) 11.4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53) 12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53) 12.1施工技术措施 (53) 12.2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55) 12.3质量保证体系 (59) 12.4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职责 (60) 12.5创优规划 (63) 12.6各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 (64) 13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 (66) 13.1安全方针及安全目标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