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

编号:AQ-JS-0550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geological logging operation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地质录井队随钻井队搬迁过程中,地质房内禁放易燃易爆物品、所有物品应固定牢靠,吊装、吊放时注意安全,应有专人押运;电热器、烘样<岩屑)烤箱应距墙壁0.2米远,周围禁放易燃物品,烘样烤箱电源线应单独连接;简易钻时装置安装时,地质人员上井架应事先与当班司钻联系好;简易钻时装置测绳两端应卡牢,测绳不得与井架相摩擦,与电源线间距不小于0.5米;当发生井喷时,应按钻井施工单位的统一指挥,及时关闭所有录井用电,灭绝火种,保管好各种资料;在新探区、新层系及已知含硫化氢地区录井时,应进行硫化氢监测,并配备相应的防毒面具;地质录井人员应及时向钻井队提出地质预告和通报异常情况。

1.岩屑录井

钻头破碎的岩石,叫做岩屑或钻屑。它们随泥浆返到井口,被振动筛筛出,地质录井人员将岩屑冲洗干净,摊开晒干或放人烘箱

烘干,然后进行一一观察、描述,最后把所取岩屑都分别装入专门的袋子,标明井号及井深,收集起来。对在一个新的地区的探井中取得的钻屑,还要永久保存。这就是岩屑录井。

有油的岩石,与其他岩石在仪器下表现颜色不一样,仔细观察岩石,可以发现油层。即使在这口井中没有发现石油,通过对岩屑的研究,还可以把全井的地层出现顺序、岩性变化、具体层位的深度与厚度等问题搞清楚,有利于指导下一步工作。

含油岩屑怎样鉴别?一般来说,含油饱满的砂岩岩屑,呈现出油糊糊的球状砂粒,很有点像红糖粒那样。由于这种岩屑的颜色突出,相对地比较容易发现。但有的岩屑含油比较差,在很小的岩屑上也只是呈现出斑斑点点的含油,容易被忽视。由于油质的关系,有的含油岩屑像在油中浸泡过,带有油浸的光泽,但不呈现红糖似的颜色,这也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认识它。石灰岩的岩屑要比砂岩岩屑小得多,一般呈片状,大小比较均匀。含油的石灰岩岩屑也只呈油浸光泽,其他现象肉眼很难发现。对这些难以辨认的可疑的含油岩屑,也可用荧光灯来照射,若是呈现浅黄、黄、亮黄、棕或棕褐色

的荧光反射特征,表明是含油岩屑。并且根据反射荧光的颜色深浅,可以初步判断油质的好坏。色浅(如浅黄、黄、亮黄色)的油质轻,质量好;色深(如棕、棕褐色)的油质重,相对比较差。除荧光鉴别方法外,还可用氯仿溶液浸泡岩屑,如果岩屑含油,氯仿能把其中的油质溶解出来,然后进行观察对比,判断其是否真的含油。

岩屑录井时地质人员操作应注意:捞取岩屑,上下梯子时应注意安全,要有良好的照明设施;洗、晒砂样的场地应平整和方便操作;使用烘样烤箱烘干岩屑时,应先检查烘样烤箱外壳接地是否可靠。

2.钻时录井

钻时录井是通过记录钻穿1米地层所需要的时间(分钟),来观察和研究地下地层变化情况的一种方法。

在钻井过程中,各种岩层的可钻性是不一样的,有的岩层每米钻时高达数小时,甚至十多小时之久,而有的疏松的砂岩岩层,往往只需要一两分钟,有时不到一分钟,钻头好像进了豆腐渣一样。

我们知道,一般含油岩层孔隙大、裂缝较多,比较容易钻,所

以钻时就小。而油层上面的盖层则因为比较致密,孔隙小、缝隙比较少,钻时就比较大。一旦在钻进时发现钻时明显变小,就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突然钻进油气层或其他层位而发生事故。比如:钻到一个大的裂缝时,泥浆都漏掉了,这样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再如:由于钻时小,钻速快,钻进油气层较深,泥浆未得到及时处理,由于油层压力大,容易引起“井喷”,有可能出大问题。

钻时录井应注意:丈量钻具、管具长度时应注意防碰撞、防碾压、防跌倒;钻具、管具上下钻台时,录井人员应远离钻台大门坡道15米以外;上钻台应戴好安全帽,划方人(方钻杆在转盘面以下长度)时,应站在转盘面以外;收集泵压、排量等数据时,录井人员不应接近泥浆泵皮带轮或站在泥浆泵安全阀泄流方向。

3.泥浆录井

人们常用“泥浆是钻井的血液”来形容泥浆在钻井作业中的重要性。钻井泥浆对保证安全钻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泥浆的主要功能是:清洗井底,携带钻头破碎的钻屑到地面,冷却钻头和钻柱,

地质工程师(试题)

标准竞赛试题(地质工程师) 录井队: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75分) 1、“陆上录井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仪器房、值班房应在震动筛一侧,摆放平稳,垫高()以上,距振动筛()以外。 2、“陆上录井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信号线、气管线、电源线架设应距地面(),两头固定牢固。 3、“陆上录井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安装电扭矩传感器应在()状态下进行。 4、“陆上录井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所有房屋地线采用金属导体制作,插入地下(),电阻不大于()欧姆,对用电设备,其相互间不能共用一根地线。 5、“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固定式硫化氢传感器的检定周期为()个月,便携式硫化氢传感器的检定周期为()个月。 6、《气测与工程录井规范》掉牙轮检测参数显示特征:立管压力缓慢持续下降,后突然降低;大钩负荷突然( );转盘扭矩( );泵冲增大;出口流量增大。 7、《气测与工程录井规范》水眼堵检测参数显示特征:( )升高;出口流量( );泵冲下降;钻时增大;钻头时间成本增大。 8、《气测与工程录井规范》溜钻、顿钻检测参数显示特征:井深突然跳变;大钩负荷( ),钻压( );转盘扭矩增大;钻时减小;钻头时间成本减小。 9、《气测与工程录井规范》卡钻检测参数显示特征:( )增大;转盘扭矩( );立管压力升高,出口流量减小。 10、《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仪器房内工作和贮存环境内可燃气体浓度()爆炸下限。 11、《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录井前在绞车、体积、流量、扭矩传感器及电动脱气器的轴承部位加入适量的()。

12、《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录井过程中每( )时间检查一次绞车、悬重、立压、套压、扭矩、转盘转速、泵冲传感器的固定状况和信号线的连接情况以及防雨、防污措施。 13、《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录井过程中随时检查氢气发生器的电流起、停状况和压力控制范围,其( )不应低于下限要求。 14、《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UPS 在使用过程中,至少每( )时间使用电池为UPS 电源供电一次。 15、《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完井后,用( )清洗污染严重的气路管线切换阀、针形阀、隔断阀、阻尼管、定量管、缓冲管和样品气路,待烘干后进行组装。 16、《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中图件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图件:( );剖面图;( )。 17、《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中岩石类图元,岩石类图元为4个亚类:( );岩浆岩;( );岩石颜色。 18、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气测录井随钻、循环气测应录取的数据有:( )、( )、1C 、2C 、3C 、4iC 、4nC 、5iC 、5nC 、2CO 。必要时,可增加2H 、( )、He 、2N 。 19、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气测录井后效气测应收集基础数据:测量日期、井深、( )、停泵时间、开泵时间、( )、钻井液循环周时间、钻井液迟到时间、( )、钻井液相对密度及粘度;测量参数有:( )、1C 、2C 、3C 、4iC 、4nC 、5iC 、5nC 、2CO 。 20、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工程录井中工程参数有:( )、悬重、( )、转盘转速、( )、大钩位置、泵冲数、( )、套管压力(欠平衡钻进或关井时测量)。 21、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资料收集大事纪要井涌(喷)应记录:( )、钻达井深、( )、( )、涌(喷)层位及岩性、钻时及气测值变化、涌(喷)势、涌(喷)高、声响、射程、涌(喷)出物性质、间歇时间、( )的液量变化及处理情况。

地质勘探规范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一)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地质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的野外作业要求,规定了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覆盖了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并考虑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无意包含地质勘探作业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起草。 .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中国民用航空探矿飞行工作细则(197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GB 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T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DZ/T 0141—19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GB 3787—19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勘探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 艰险地区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无人居住的地质工作区。 4 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4·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

某录井队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作业指导书 一、地质录井工 (一)、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QHSE整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做到各 项记录标准化。 2、在录井队长的指导下,负责单井地质设计要求,取全取准各项地 质录井资料。 3、协同工程丈量钻具与套管,做到记录对口,确保井深无误。 4、负责随钻地质预告,并及时向录井队长反映重大地质现象(油气 显示、井喷、井漏等)。 5、负责岩屑、岩心的清洗(含油岩屑不能用水清洗)、烘晒、整理、 包装和选择。 6、负责现场设备、仪器、地质用品的保管,做到完好、清洁。 7、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种电器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8、负责做好开钻前的准备工作,参加完井后的资料整理。(二)、标准化岗位的要求和具体标准 1、岗位人员劳保穿戴齐全,并做到持证上岗。 2、录井设备、设施及用品功能完好无损,运转下常。符合QHSE体 系文件管理规定。 3、岗位交接按符合巡回检查和交接班制度的要求。 4、作业场地的照明符合作业要求;作业场地的环境做到清洁无害; 设备、设施、用品摆放整齐,物流有序。

5、各种地质录井资料的录取齐全准确。收集、整理符合资料录取及 整理标准。 (三)、执行具体标准如下: SY 5858-1993 《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 SY 6348-1998 《地质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CQLJ-ZY-6.4-02-01 《安全管理规定》 CQLJ-ZY-7.5.1-11-02 《安全用电管理办法》 CQLJ-ZY-7.5.1-03-0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录井原始记录填写规范》CQLJ-ZY-7.5.1-05-01 《完井地南总结报告编写规范》 CQLJ-ZY-7.5.1-05-02 《完井地质图编绘规范》 CQLJ-ZY-7.5.1-02-0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CQLJ-ZY-7.5.1-03-06 《中油股份公司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四)、岗位主要危害与控制措施 常规录井施工作业工艺流程图及巡回检查图 场地:钻具编号及坏钻具位置。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第一章调查要点 1、不稳定斜坡 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如:房屋与高陡边坡的距离)。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斜坡稳定性调查表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表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该斜坡具备失稳条件: (1)各种类型的危岩体; (2)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 (3)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 (4)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 (5)顺坡走向卸荷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或凹腔深度大于裂隙带; (6)岸边裂隙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 (7)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 (8)位于库岸或河岸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 (9)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判定为可能失稳的斜坡。

2、滑坡 (1)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滑动会影响和危害的区域),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 (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 (3)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如拉张、剪切、鼓胀裂缝等,藉以作为滑坡体平面上分块、分条和纵剖面分段的依据,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 (4)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如果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如果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依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深;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滑坡体的差速裂缝两壁也会出现缓倾角擦痕,同样是下部滑动面倾角的反映; (5)对岩体滑坡应注意调查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可能发展成为滑动面。对土体滑坡,则首先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构成的滑带形态特征及控制因素,其次应注意土体内部岩性差异界面; (6)调查滑动体上或其邻近的建、构筑物(包括支挡和排水构筑物)的裂缝,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的裂缝与施工裂缝、填方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自重与非自重黄土湿陷裂缝、膨胀土裂缝、温度裂缝和冻胀裂缝的差异,避免误判; (7)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 (8)围绕判断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进行调查。 表2 古(老)滑坡的识别标志

岩石热解地化录井操作规程(07年新)

附1 岩石热解地化录井操作规程 本规程根据相关的国际、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对岩石热解地化录井相关仪器的性能指标、安装、调试及操作、校验进行了规定;对岩石热解的取样分析间距、样品的挑选、分析参数和评价参数的计算、资料整理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和地质录井现场储集岩中的气态烃、液态烃及热解烃的测定。 一、引用标准 操作规程在起草过程中,参考、引用了下列标准、规范。 GB/T 18602—2001 岩石热解分析 SY/T 5117—1996 岩石热解分析方法 SY/T 5675—1997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写规范 Q/SY 128—2005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 SY 6014—1994 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定 SY 6438—2000 油气探井录井资料质量控制规范 《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二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二、仪器设备 1.油气显示评价仪 (1)仪器灵敏度要求:基线漂移≤25μV/30min,最小检测量≤

0.01mg/g﹔ (2)仪器稳定性要求:热解烃S2、最高热解温度Tmax符合标样要求; 2.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 仪器灵敏度要求:基线漂移≤25μV /30min; 3.不间断稳压电源(≥3kw); 4.氢气发生器(氢气发生量:≥200ml/min); 5.空气压缩机(空气发生量:≥1000ml/min); 6.荧光灯; 7.打印机; 8.电子天平:感量1mg。电子天平须经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 属或授权的计量鉴定机构进行检定。 三、试剂与材料 1.蒸馏水,二级; 2.二氧化碳吸附剂:分析纯; 3.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 4.5A分子筛:分析纯; 5.活性炭; 6.硅胶; 7.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 8.弹性石英毛细管非极性交联柱,长度30m~50m,内径0.20~ 0.32mm,最高使用温度不低于300℃。

取心技术操作规程

取心技术操作规程 一、常规取心 1、工具检查及装配 1.1 钻头丝扣完后,钻头体无裂缝,内外径符合要求,水眼畅通。 1.2 岩心爪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无毛刺,无变形,弹性良好,岩心爪在缩径套内活动灵活。 1.3 分水接头水眼畅通,单流凡尔密封可靠,悬挂轴承转动灵活,组装后吊在井口哟内个手能转动内筒。 1.4 内外筒无咬扁、无裂纹、螺纹完好。直线度不超过0.5%,内外径符合钻井设计要求,内筒内壁光滑,无泥砂和异物。 1.5 装配时内外筒丝扣必须清洁,涂好密封脂,新加工的扣必须认真磨合。 1.6 组装后工具的轴向间隙10~15mm为宜。 1.7 内筒丝扣用双链钳上紧,外筒用大钳上紧。 2、井眼准备及设备要求 2.1 井身质量与钻井液性能符合钻井设计要求。 2.2 井下情况无异常、无漏失、无溢流,起下钻畅通无阻。

2.3 设备运转良好,仪表装备齐全,灵敏可靠。 2.4 井底无落物。 2.5 如用投球式取心工具,应检查钻具与接头的内径,保证取心专用球能顺利通过。 2.6 井场必须备有6m左右短钻杆2根或12m的长钻杆1根,下完钻调整方入。 3、下钻作业 3.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能下取心工具。 3.1.1 井下不正常,有阻卡、掉块;井底有落物、漏失;油气很活跃。 3.1.2 钻井液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3.1.3 岗位工人对取心工具结构、性能不熟悉,未贯彻取心设计和未制定取心措施。 3.1.4 设备有问题,不能保证连续取心施工。 3.1.5 取心工具装配质量不合格。 3.1.6 指重表和泵压表不灵敏。 3.1.7 对上筒岩心没有分析出收获率低的原因和未订出下筒取心措施。 3.2 取心工具下钻时一定要控制下放速度,不得猛刹。 3.3 下钻遇阻不得超过40kN,否则接方钻杆开泵循环,慢转下放钻具,若遇阻严重立即起钻换牙轮钻头通井。 3.4 通常钻头离井底0.5~1.0m循环钻井液校正方入,如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

安全基本知识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⑵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⑶坚持综合治理 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⑴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⑵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⑶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⑷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⑸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4、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⑴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⑵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⑶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⑷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5、“三违”的具体含义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四不伤害”的具体含义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两大因素 ⑴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②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③工作场所的缺陷

④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⑤作业环境的缺陷 ⑵人的不安全行为 ①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和警告 ②不采取安全措施 ③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修理、调整和清洁等 ④造成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除或移走安全装置、安全装置调整 失误等) ⑤造成危险状态(超载、物品存放不当等等) ⑥不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不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使用不合格 的劳动保护用具等) ⑦冒险进入危险场所(野外多年不采的旧矿巷道等等) 8、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⑴自己经常接触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⑵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风扇、照明灯等),必须现切断电源再移动,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⑶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接地导线周围20M 之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而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⑷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周围10M以内,禁止人员入内,防止跨步电压触电。如果此时已有人在10M以内,不要跨步奔走,应用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 ⑸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救火时应注意自己的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气设备接触,以防止触电。 ⑹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备,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止短路和触电事故。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 一. 录井综合图:(1 :500) 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 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 油商秘密(3号黑体 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 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 35+45+9+9+7+30+13+45+40+30+8+8=279 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 +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 4. 曲线颜色: 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 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 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 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 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 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 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 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 +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 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 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 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 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 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 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 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

野外作业可参考基本规定

野外作业安全要求 一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交通状况。 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及时向野外作业从业人员交底。 2 地质勘探单位,应为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从业人员配备野外生存指南、救生包,为艰险地区野外地质勘探项目组配备有效的无线电通讯设备。 3 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采、食不识别的野菜、野果。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4 地质勘探单位,应定期为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进行体检。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体质应适应野外工作要求。 5 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注射预防针剂。 6 野外地质勘探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采取防洪措施。 7 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进行两层或多层地质勘探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设施。2m

及以上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8 地质勘探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 9 野外地质勘探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过通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 野外地质勘探电器设备及其启动开关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处。 电器设备熔断丝规格应与设备功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铁、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10 野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 11 野外地质勘探高架设备应设置避雷装置。雷雨天气,禁止在树木下、山顶避雨。 12 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质勘探作业,应设置安全标志。 13 地质勘探爆破作业,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4 地质勘探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野外工作车辆驾驶员,应具有10万公里以上安全行车经历。 15 野外营地选择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房屋周边环境、基础和

录井队和录井队员工HSE职责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录井分公司QHSE记录 录井队岗位职责 地质录井分公司川西工作部XN037录井队 录井队和录井队员工HSE职责 1 录井队HSE管理小组职责 1.1 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应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 1.2 制定年度(单井)HSE工作计划、HSE管理目标和应急预案。 1.3 落实各岗位HSE职责。 1.4 每月至少召开HSE管理小组会议,检查HSE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对发现HSE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及时研究处理。 1.5 检查HSE管理制度、HSE作业指导书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应及时纠正。 1.6 每周组织HSE检查,每月对井控工作进行检查(进入含硫井段每周进行检查),每班对小班的HSE工作进行要求,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或制定措施,不能整改的及时上报。 1.7 组织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录井队级HSE教育;对员工

进行经常性的HSE意识、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和应急演练。 1.8 负责对直接作业环节作业许可证的申请或审批,组织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 1.9 发生事故时,应按应急预案要求、事故管理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置。 1.10 组织HSE考核,表彰奖励对HSE工作做出贡献的员工,月度绩效考核应将HSE业绩作为重要内容。 1.11 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值班制度,在油气层段、重要施工作业环节等做到24小时主要技术人员值班。 2 录井队长职责 2.1 执行落实上级安全生产的指令和要求,全面负责录井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录井队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2 组织员工学习并执行上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禁令,做到令行禁止,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制止和处罚违章行为,确保录井队的安全生产。 2.3 组织编制《HSE作业计划书》、《作业指导书》及《HSE 检查表》;组织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全员严格执行。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94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 要求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质录井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详细 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地质录井队随钻井队搬迁过程中,地质房内禁放易燃易爆物品、所有物品应固定牢靠,吊装、吊放时注意安全,应有专人押运;电热器、烘样<岩屑)烤箱应距墙壁0.2米远,周围禁放易燃物品,烘样烤箱电源线应单独连接;简易钻时装置安装时,地质人员上井架应事先与当班司钻联系好;简易钻时装置测绳两端应卡牢,测绳不得与井架相摩擦,与电源线间距不小于0.5米;当发生井喷时,应按钻井施工单位的统一指挥,及时关闭所有录井用电,灭绝火种,保管好各种资料;在新探区、新层系及已知含硫化氢

地区录井时,应进行硫化氢监测,并配备相应的防毒面具;地质录井人员应及时向钻井队提出地质预告和通报异常情况。 1.岩屑录井 钻头破碎的岩石,叫做岩屑或钻屑。它们随泥浆返到井口,被振动筛筛出,地质录井人员将岩屑冲洗干净,摊开晒干或放人烘箱烘干,然后进行一一观察、描述,最后把所取岩屑都分别装入专门的袋子,标明井号及井深,收集起来。对在一个新的地区的探井中取得的钻屑,还要永久保存。这就是岩屑录井。 有油的岩石,与其他岩石在仪器下表现颜色不一样,仔细观察岩石,可以发现油层。即使在这口井中没有发现石油,通过对岩屑的研究,还可以把全井的地层出现顺序、岩性变化、具体层位的深度与厚度等问题搞清楚,有利于指导下一步工作。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52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 知识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 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⑵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⑶坚持综合治理 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⑴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⑵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⑶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⑷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⑸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4、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⑴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⑵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⑶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⑷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5、“三违”的具体含义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四不伤害”的具体含义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两大因素 ⑴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录井作业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等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SYlT 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 6014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程 SY/T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3基本安全管理 资质 3.1.1 录井企业应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资质证书。 3.1.2录井队应持有录井队伍资质证书。 3.1.3录井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组织与制度 3.2.1 录井企业依据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3.2.2录井队应成立安全小组。队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录井队应 设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3.2.3隶井队应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制、巡回检查制等制度。 3.2.4有毒有害化学品、配电箱等部位应印有相应安全标志。 应急管理 3.3.1录井队应建立防井喷、火灾、爆炸、中毒、自然灾害及重大疫情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和参 与钻井队应急演练,并根据应急演练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3.2录井队应与钻井队建立有效的联动应急预警机制,及时相互通报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 3.3.3遇重大应急演练和重大事件应急救援时,录井队应接受钻井队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预 防和统一救治。 井控管理 3. 4.1 录井队应严格执行井控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3.4.2 录井队井控管理应纳入钻井队统一管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 3. 5.1录井队化学试剂使用、存放应符合SY 6014的要求。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_0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 长庆录井Z24队

目次 目次 (2)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录井条件 (3) 4 录井要求 (3) 5 录井质量 (3) 6 岩屑捞取 (4) 7 岩屑清洗 (5) 8 岩屑烘晒 (6) 9 岩屑装袋 (6) 10 岩屑保管 (7) 11 岩屑荧光 (6) 12 岩屑描述 (7)

岩屑录井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岩屑录井的内容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探井、开发井的岩屑录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 5788.3—1999 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 SY/T 6158-1995 油气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 Q/SY 128-2005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 Q/CNPC-CY 625—2002 岩屑录井规程 3 录井条件 3.1 不小于2m3的洗砂储水罐安置于锥体罐一旁,便于排污。 3.2洗砂样用水管线接到洗砂储水罐;冰冻期用蒸汽管线接到洗砂储水罐。 3.3钻井工程应保证两部振动筛处于完好状态,振动筛出口下设置取样器位置。 3.4 照明电供至地质值班房和砂样房,另拉专线为烘烤岩屑的烤箱供电。 3.5气体钻进条件下,应在放喷管线的合适部位安装取样装置。 4 录井项目 井深、钻达时间、迟到时间、捞砂时间、层位、岩性、描述内容、岩屑样品。 5 录井井段及间距 5.1 录井井段和间距按地质设计执行。设计中观察录井段分层界限上下20m应取样保存备查。 5.2现场录井应根据实钻剖面的变化调整录井间距,在非目的层钻遇含油气层及特殊地层应加密取样。 5.3 钻井取心井段,应正常进行岩屑录井工作。 5.4 确保井深准确无误,独立建立钻具登记表,且随时与工程校对,每次下钻、接单根、特别是倒换钻具时必须核实钻具长度与井深。 6 录井质量 6.1 一般探井每次取干后样品不得少于500g,区域探井应取双样,重点探井目的层应取双样,其中 500g用于现场描述及挑样使用,另500g用于保存。 6.2 岩屑的岩性与测井解释的深度误差要求 6.2.1 目的层小于2个录井间距; 6.2.2 非目的层小于3个录井间距。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除外)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 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MH/T1010-2000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72-19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3787-19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质勘探exploration 是指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调查研究的活动。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艰险地区areas with hard ships and dangers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的地质工作区。 3.3野外作业open country work 是指在非城镇地区户外进行的地质勘探活动。 4总则 4.1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4.2地质勘探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等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e)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f)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制度; g)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h)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4.3地质勘探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安全生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不伤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让他人伤害自己。 槽探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槽探布设、 1、槽探的布设在满足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远离当地原建筑(民居、水渠、坟地、果园等),避免与老乡发生纠纷,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槽探位置不能变更,应提前与所属地拥有者联系沟通,消除纠纷隐患,确保槽探施工顺利。 2、探槽布设后,尽量由所属地拥有者担任施工方,由探槽施工引起的青苗补偿、林木赔偿等费用可一并商谈解决; 3、因探槽施工发生的费用标准应在施工前商定,并确定相关探槽参数及施工日期,避免扯皮,拖沓。 4、当确定下施工人员后,应对其讲明相关探槽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应签署安全合同。 二、槽探施工 1、探槽施工时应有我方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确保验收合格。 2、探槽施工过程中,爆破器材的准备、装药、引爆等均由我方专业人员实施。 3、清理探槽碎石、泥土时确保下方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4、使用爆破器材时,严格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三、探槽验收 1、及时验收、编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挖或返工。 2、验收时,测量的土石方结果要造册,要有施工方的签字,作为最终结款时的凭据。 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资准备 1、生产物资:相关生产物资要齐全,最好在人员分配好后、第二天上山前应全部准备好。 2、生活物资:主要包括相关安全防护器具(手套、安全帽等)、防护药品(风油精、创可贴、蛇药等)、足够的饮水、食物等。 二、上山时注意事项 1、严禁单人野外作业。 2、严禁食用野外不能识别的野果、野菜等。 3、野外作业时注意保持联系。 4、必须穿越密林、茂密灌木丛等植被覆盖较厚地区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看指:注意多观察,看有无毒蛇、毒虫(葫芦蜂、地窝蜂、蚂蝗、蜘蛛、洋揦子等),猛兽、毒草(蝎子草)等,如无法驱赶,尽量绕道而行。二慢指:密林中行进忌急冲猛赶,遇突发情况不易躲闪、处理。在前面的基础上才能通过。

地质录井作业风险及措施指导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地质录井作业风险及措施 指导书正式版

地质录井作业风险及措施指导书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工作内容 1.1 搬迁 1.2 安装 1.3 正常录井 1.4 全脱分析 1.5 起下钻 1.6 电测 1.7 下套管 1.8 固井 1.9 拆设备 1.10 回场检修 2 风险评价

2.1 搬迁 2.1.1 钢丝绳断裂 2.1.2 挤伤、碰伤 2.1.3 物体脱落 2.1.4 特殊季节下中暑、冻伤 2.2 安装 2.2.1 挤伤、碰伤、绞伤 2.2.2 触电 2.2.3 高空落物 2.2.4 机械伤害 2.2.5 特殊季节:中暑、冻伤、雷击2.3 正常录井 2.3.1 挤伤、碰伤 2.3.2 触电 2.3.3 化学药品灼伤

2.3.4 爆炸 2.3.5 摔伤 2.3.6 特殊季节:中暑、冻伤、洪水冲击、雷击、食物中毒 2.4 全脱分析 2.4.1 触电 2.4.2 烫伤 2.4.3 玻璃器皿破裂造成伤害 2.4.4 钻井液腐蚀 2.5 起下钻 2.5.1 高空落物 2.5.2 触电 2.5.3 挤伤 2.6 电测 2.6.1 触电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知识竞赛试题 单位:中南地质勘查院昆明分院姓名____________ ( A )1. 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有权必有责、权责一致 C.以人为主、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D.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 B )2.地质勘探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地质勘探项目组《车间、分队,下同)应设置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员,安全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 A.必须 B. 应当 C.可以 D.不必 ( B )3.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经费提取、使用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保证——投入,改善生产作业条件。 A.技术设备安全资金 B.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资金 C.技术措施生产资金 D. 技术措施资金 ( D )4.地质勘探单位对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每——至少进行一次野外生存、野外自救互救技能训练。地质勘探项目组每年野外工作出队前或变换工作地区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从业人员应熟悉工作地区人文、地理和危险因素,掌握当地野外生存、避险和相关——技能。 A.一年思想应急 B.一年安全应急 C.两年安全安全生产 D.两年安全应急 ( C )5.地质勘探单位应每年为野外地质勘探和地质实验测试从业人员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应适应野外工作要求。 A. 身体检查素质 B.职业教育体质 C. 身体检查体质 D.体能测试体质 ( B )6.钻探工程、坑探工程、艰险地区地质勘探和其他重大地质勘探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应对项目工作地区——条件,以及项目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设计组织——。 A.自然实施 B.安全工作安全评审 C.各项安全评审 D.安全工作实施 ( A )7.地质勘探单位应了解和掌握地质勘探工作区——情况, 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和——措施应及时向野外作业人员告知。 A.安全信息预防 B. 自然资源状况安全 C.自然资源信息预防 D. 安全状况预防 ( B )8.在——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接种——;在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采取注射预防针剂或其他防疫措施。 A.传染病流行区疫苗疫源地区 传染病流行区疫苗疫源地B. C. 疫源地乙肝疫苗传染病流行区 D.传染病流行区乙肝疫苗疫源地区 ( D )9.艰险地区是指海拔——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

浅层气安全管理及操作规程

渤海公司自升式钻井平台钻遇浅层气安全、管理及操作规程 钻井部 1999.12.10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钻遇浅层气应遵循的原则 一、浅层气的主要钻井特点 二、钻遇钻遇浅层气应遵循的总原则及一般原则 第二部分钻遇浅层气的注意事项及处理 一、钻前准备 二、一开钻遇浅层气的注意事项及处理 A) 一开钻遇浅层气的注意事项 B) 一开钻遇浅层气的处理 三、二开钻遇浅层气的注意事项及处理 A) 二开钻遇浅层气的注意事项 B) 二开钻遇浅层气的处理 1) 二开钻进中钻遇浅层气的处理 2) 二开起下钻中浅层气溢流的处理 四、应急情况下的浅层气弃井原则 五、对于已安装BOP后出现浅层气井涌的井控问题第三部分钻遇浅层气的有关管理程序规定 一、地质勘探方面 二、钻井工程设计方面 三、现场操作方面 四、人员培训方面 五、应急处理程序方面

序言 浅层气通常是指发生在表层套管下入深度以内的地层中所有的天然气。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对外勘探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最近美国PHILIPS在渤海湾首次钻遇浅层气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促使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及教训,迫切需要找出适合渤海地区特点的钻遇浅层气安全、管理及操作规程,以适应日益广阔的勘探及开发的需要。 第一部分钻遇浅层气应遵循的原则 一、浅层气的主要钻井特点: 1.埋藏深度浅; 2.地层极为松散,地层承压能力弱,因此极容易出现漏失; 3.防喷器系统未安装,压井处理手段少; 4.浅层气发生的突然性,即从预兆至发生所用的时间短暂; 5.对人员及钻井平台造成危害大。 二、钻浅层气应遵循的原则: 总原则: 对于地震解释或实际该地区已出现过浅层气的例子,井位选择原则上尽可能避开浅层气,否则应制定合理的井身结构,以便满足井眼防喷控制能力下开钻,明确平台人员安全第一,平台自身安全第二,井的自身安全第三的原则。 一般原则: 1.对于初探井的钻井设计的准备阶段应充分地考虑浅层气存在的可能性; 2.选择合理的井身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下表层套管,然后安装BOP, 以增加处理浅层气的手段及能力; 3.在未下隔水套管前应尽可能先用领眼钻头钻达管鞋深度,隔水套管下完后一定要 安装分流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