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三章声的世界

【知识详解】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平常我们

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

4.回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回音(或回声)。要点诠释:

(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影响声速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4)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典例分析】

例1、(2020?苏州模拟)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答案】 A

【解析】正在发生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中,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振动的,故选A。

【技巧总结】

题目考查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利用“转换法”把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换成能够明显观察到的水的振动。

知识要点二、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知识详解】

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要点诠释: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典例分析】

例2、(2020?深圳模拟)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____ ___、。

【答案】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

【解析】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技巧总结】

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

知识要点三、声音的特性

【知识详解】

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音色:音色是声音的另一个特色,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要音色不同。音色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要点诠释:

关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典型分析】

例3、(2019?海南中考)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答案】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从波形图来看,三个乐器振动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但是波形图并不完全相同是因为不同乐器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答案B错误,符合题意。

【技巧总结】

这是一道信息题,题目结合声波的波形图考查了和声音的三个特性。解决这类题目要从波形图上比较振动频率和振幅。

知识要点四、噪声的危害及防治

【知识详解】

1.噪声

(1)由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且强度过大的声音,称为噪声。如:家庭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甚至对人体有害的声音,也称为噪声。2.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危害:①>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②>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③>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噪声的防治:

(1)从噪声的产生处防治噪声;

(2)从噪声的传播过程中防治噪声;

(3)从噪声的接收处防治噪声。

要点诠释:

(1)噪声的来源:①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②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③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④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典型分析】

例4、(2019?海南)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物体振动发声后还需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才可以听到声音,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喇叭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能量的分散,这样可以让听者听到声音的响度更大,听的更为清楚,C不符合题意;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可以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技巧总结】

此类题目联系实际生活考查声音的有关问题,要会根据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物理学习的目的,符合物理走向生活。

知识要点五、超声与次声

【知识详解】

1.超声: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超声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次声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如:印度尼西

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次声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但是有的次声对人体有害。

要点诠释:

声和声音,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声音的概念相对较窄,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在声的利用这一节中了解声音、超声、次声的应用。

【典型分析】

例5、(2020?山东)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治疗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做“B超”

【答案】D

【解析】超声波可以使钟表精细器件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钟表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要求;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对工件进行加工,故B不符合要求;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C不符合要求;孕妇做“B超”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是用来传递能量的,故D符合要求,故选D。【技巧总结】

超声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如:B超诊病;也可以用来传递能量,如: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除去人体内结石、除尘、为空气加湿。

初中物理专题-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同时停 止 ,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软木除外),气体中最 慢.我们听到的声音绝大多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常温(15 ℃)下,声音在空气中的 速度为340 m/s. 3.声音的特性 特性概念决定因素相应关系 音调声音的 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 率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 强弱或 大小发声体振动的振 幅和距离发声体 的远近 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音品、音 质发声体的材料和 结构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是不同的,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 别乐器或区分人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情、敲铁轨听声音、倒车雷达等都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超声波碎石和超声波清洗等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 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植树造林、隔音墙、关窗户);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捂耳朵、戴耳塞).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成都)如图2-1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图2-1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点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声的世界同步练习 沪科版

初中沪科物理8.3《声的世界》同步检测题 一、填空题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 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 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m/s.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 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初二物理声现象综合题

20XX年秋季期期考八年级物理(上)复习练习题(一) (第一章声现象) :班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检测题(二)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学号____姓名______成绩__ 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框中,每题3分,共36分) 1.06年“超女”全国决赛亚军谭维维,是一位爱自贡、爱家乡的优秀歌手,她的妈妈——富顺县永年小学的张老师每当从收音机中收听到谭维维演唱的歌曲时,根据歌声立刻就能判断出是女儿维维在演唱。张老师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歌词 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3.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3-1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

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 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 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5.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 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 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Hz B.dB C.k m/h D.k m 6.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 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 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图3-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 (1)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震动的物体发出的,不震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震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震动比一定发生声)。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

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2)、响度:发少年映声音的强弱。响度由发生体的振幅决定(还

2020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框中,每题3分,共36分) 1.06年“超女”全国决赛亚军谭维维,是一位爱自贡、爱家乡的优秀歌手,她的妈妈——富顺县永年小学的张老师每当从收音机中收听到谭维维演唱的歌曲时,根据歌声立刻就能判断出是女儿维维在演唱。张老师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歌词 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3.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3-1所示,它能发出 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 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 是 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 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5.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Hz B.dB C.k m/h D.k m 图3-1

6.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音色 C.响度D.声速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8.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 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音调 9.马戏团训狗员,要想狗按他的信号进行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觉这些信号,可采取的 措施是: A.给狗喂食B.用灯泡发光 C.小声吆喝D.用特制器具发出频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1声音的产生 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 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 (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 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1.2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 4、声速<光速 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练习题

牛刀小试二----声的世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 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 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 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2012)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6、(2012)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时计时员看烟而不听声,是因为声速远远小于光速B.高原旅行时会感到不适,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比平原要大C.骑车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7、(2012)奥妙无穷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各组的动物行为和人们制造的先进仪器设备中,涉及的物理学原理不相同的是() A.鱼在水中自由浮沉﹣﹣潜水艇 B.蝙蝠在夜间能正常飞行﹣﹣声呐 C.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飞机 D.鸽子飞行定向﹣﹣GPS导航系统 8.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

(完整)初中物理的声现象练习题

第一章声现象 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面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B.C.D. 2.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调和响度5.某同学的声音很宏亮,是指他的() A.发声频率高B.音色优美C.发声的响度大D.振动传播得快6.在商店内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买陶瓷的顾客会拿起陶瓷,然后轻轻敲一敲,把陶瓷放在耳朵边听听,最后才决定买哪个。顾客判断陶瓷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7.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8.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在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 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后,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 不到声音。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 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9.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如果在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按表计时,则记录下的时间比运动员所用的实际时间() A.偏大B.偏小C.相同D.都有可能 10.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乐音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11.在选择减弱噪声的方法时() 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音器 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 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 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身上同时想办法减弱 12.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二、多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1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4.以下声的应用的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是() A.用号角的回声来判断离峭壁的距离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声的世界检测题 班级_____学号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框中,每题3分,共36分) 1.06年“超女”全国决赛亚军谭维维,是一位爱自贡、爱家乡的优秀歌手,她的妈妈——富顺县永年小学的张老师每当从收音机中收听到谭维维演唱的歌曲时,根据歌声立刻就能判断出是女儿维维在演唱。张老师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歌词 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3.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3-1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 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图3-1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5.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 A.HzB.dB C.km/hD.km 6.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8.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音调 9.马戏团训狗员,要想狗按他的信号进行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觉这些信号,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给狗喂食B.用灯泡发光 C.小声吆喝D.用特制器具发出频率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

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介质 2.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声音产生的原因 图1 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2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图2 4.下列各种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 C.午睡时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 D.坐在报告厅听到台上精彩的演讲声 5.如图3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图3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7.图4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8.如图5所示,图文关系正确的是( ) 图5 9.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11.如图6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 12.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A. 声音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弦乐器(二胡、京胡、琵琶、提琴等)的发声是靠弦的振动,管乐器(笛、箫、黑管、号等)的发声是靠管中的空气振动,打击乐器(锣、鼓等)的发声是靠锣面和鼓膜的振动. B. 声音的传播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固体>液体>气体(例外:软木)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C. 声波 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可将不可见的声波与可见的水波进行类比,以理解声波. 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介质中形成疏密相问的波向四周传播,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便听到了声音. 发声停止是指声源停止向外界传送声波,而已经传送出去的声波仍可继续传播.如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人们在看到闪电后几秒钟才听到雷声,此时声源处的振动早已停止了.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山崖、墙壁、高大建筑物等障碍物,就会被障碍物的表面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修建剧场、礼堂、音乐厅都要考虑回声,以免影响音响效果.声音的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利用回声现象制成的回声测深仪、水声定向器、超声探伤仪等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探、材料探伤、水深测量、鱼群探测等方面. 从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多个反射面,就可以发生多次的反射.如夏日的雷声,有时隆隆地延续几秒钟以上,就是声波在云层、山岳和地面间多次反射造成的;再如古建筑中的“回音壁”、“三音石”以及江西弋阳境内的名胜“回声谷”等等都是属于多次反射的回声.人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讲话听起来要响亮,而且当讲话声停止以后,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仍然有余音回荡,就是由于声音在物体表面连续多次反射的多次回声交混在一起形成的,称为交混回响,简称混响,这种混响可以延续一段时间.从声源发声停止,到声音减弱到听不到的一段时间,称为混响时间.如果剧场的混响时间太长,往往使声音不清晰,音色混浊、发闷,形成嗡嗡不绝的噪声;如果剧场的混响时间太短,就会使本来婉转圆润的声音变得干涩无力、生硬,一般剧场的混响时间以l.5 S左右为宜. 两列声波在某种物质中传播时相遇如振幅增大,响度就增大,这种现象在声学上叫做声音的共鸣.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乐器在制造时都充分考虑了这一原理. 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也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果更好.播音室内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的材料来减少杂音的干扰. D.声能 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能逐渐减小,若设法使声波向某一方向传播,则声能就集中,声波就能传得远些,医用听诊器、广播喇叭之所以制成那种形状,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 点总结超详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 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 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 (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 4、声速<光速

初中物理《声的世界》知识梳理课件试题

《声音的世界》知识梳理 山西王芳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与声有关的知识呢:首先我们就要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怎样向外传播?声音有哪些应用?根据我们对所听声音的感受,我们把声音分成了乐音和噪声,那么乐音有哪些特性?噪声从哪些途径进行控制?下面我们把全章的知识回顾一下吧。 (一)我们怎么听见声音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任意声源都是通过振动发声的;(3)物体发声时,它一定在振动。物体振动,人们却不一定听到声音。原因很多,例如距离太远,响度变得很小。再如振动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真空不能传声。这个结论是以教材的“真空罩实验”为基础,经过推理得出的。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可以用示波器把声波形象地显示出来。 3.声速与回声 (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速:a、与介质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b、与介质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升高,声速变大,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回声 (1)何谓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人耳接收到,就称为回声。当原声和回声间隔在0.1s以上时,人们才能把它们区分开,否则,回声就只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人至少距障碍物17m时,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 (2)测距:通过距离公式s=vt可以利用回声测出距离的大小。公式中的t指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回声时间间隔的二分之一。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注: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符号位Hz。)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由振幅来决定,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另外响度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注: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音色:也叫音品,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比如不同的乐器同奏一首曲子,它们的音色就不同。 4.超声波和次声波 (1)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它们超过人类听觉上限。 (2)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低于人类听觉下限。 (3)声: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5.声音的波形 人们用示波器或计算机可以把声音的波形展示出来。波形的疏密代表频率,表示音调高低;波形的变化幅度代表振幅,表示响度大小;波的形状代表音色。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2、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他们发声( ) A .音量不够 B .频率不够 C .响度不够 D .音色不好 4、3、路旁的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成的,这主要因为( ) [ A .能较好的吸收声音 B .能较好的反射声音 C .不能传播声音 D .以上都不对 4、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A .岸──空气──水──鱼 B .空气──水──鱼 C .岸──空气──鱼 D .岸──水──鱼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 .“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 .“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 .“听其声而知其人”是利用音调来判断的 6、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 .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7、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在远离地震中 心、人无震 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 .蝙蝠 B .海豚 C .猫 D .大象 8、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 A .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 .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 .减少声音的分散 D .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初中物理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当堂反馈] 1.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2.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一端敲击了一下,在另一端就可能听到了次声音,第一次是由传来的。如果要在另一端能听到3次声音,你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3.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大,也可以说他在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大。 4.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盒里的振动,使

变高。 5.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过强的声音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得超过分贝,为了保证我们的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分贝。6.人们挑选西瓜时常用手拍打西瓜,凭经验就能听出西瓜是否成熟,这是因为成熟程度不同的西瓜在被拍打时发出声音的和都不同。 7.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 有。 a、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b、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晨读时的朗读声; e、汽车高音喇叭的尖叫声; f、夜深人静时的引吭高歌声; g、装修房间时的电钻声; h、清晨公园树林中的小鸟的欢叫声。 8.在地震或台风来临之前,有些动物会表现出异样,好像他们预感到灾难快要降临,这是因为地震、台风发出的 引起的,这种波人耳听不到。 9.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 钟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声波的反射,已知温度为15℃,则两峭壁的距离为m。

八年级物理 声的世界 测试题(1)(附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1)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 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 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 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 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 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 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 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 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 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 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 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实验集训课件试题

《声的世界》实验集训 江苏殷成波 先总结一下声知识中用到的研究方法: 1、科学推理,即实验+推理: 在众多实验的基础上先得到基本规律,然后再顺势推出结果。比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虽然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但可以根据声音的变化和罩内空气的关系即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转换法: 把微小变化进行放大,也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在观察发声物体振动时,采用在鼓面(或扬声器)上,放上小纸片,或将音叉放入水中等,都是将微小的振动进行放大,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些声源的振动效果显著,可以直接观察,而有些声源的振动效果较弱,不易直接观察。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一些转换,对声源的微弱振动进行放大,进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比如在发声的纸盆上放小纸屑,纸屑会跳动;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会出现水花四溅的现象;在桌面上放小豆粒(小玻璃球、小纸屑、一杯水),敲击桌面,观察其跳动等。 3.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在很多的探究实验中经常用到,比如在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实验中,要控制振幅不变。 控制变量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猜想与所研究量有关的因素有几个,就要设计几个实验; ②研究什么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什么因素就是变量,即单一变量,而其它量一律控制不变; ③控制方法一般是用相同的器材和相同的实验方案,只改变所要研究的量。 4.类比法: 声波比较抽象,借助水波进行类比,从而认识声波。利用“波形”判断乐音和噪声、比较振幅对响度的影响等。 如图1所示,通过波形理解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乐音的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噪声的振动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波形图中: 波的宽度和频率有关(宽的频率小); 波的高度和振幅有关(高的振幅大); 如果是杂乱的,没规律的就是噪声。 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在波形图上,看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 合肥市68中张金宽 一、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特征:学习自主性较差,老师说了才做,不说就不做;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大,不讲不会,有些学生讲了也不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手能力差,好像对任何问题都比较淡然;学习自信心不足,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过于懒惰,课前懒得预习,上课懒得思考,课后懒得做作业;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甚至抄袭作业。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成绩上不去,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2.三个班的总体情况: 我带的是我们学校的八年级3班、八年级4班、八年级6班,这三个班是我们学校经过重新均衡后新分的班级,但是就这三个班而言,其中3班最好, 6班较好,4班较差。 3.各班情况具体分析: 八(3)班共有48人,总体上物理基础较好,平时也爱学习物理。课前有预习的好习惯,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强,课后作业大多能够独立完成,考试在三个班中成绩最好,及格人数也较多,最低分也没有个位数。 八(6)班共有54人,总体上物理基础还行,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行,课堂气氛活跃。课前能够主动预习新课,上课能够认真做笔记,课后一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不差。 八(4)班共有52人,总体上物理基础较差,平时课前预习的学生较少,但是上课时爱表现,课后懒得学也懒得做作业,还有6~8位学生基本上算是放弃了学习,每次检测成绩都是一位数,因而每次考试总是全年级最差。 二、单元教材分析 1. 本单元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音-练习

《声现象》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的知识。 3.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 4.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 5.一阵低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们陡然安静下来。上述三种声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点依次 是、和。 6.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内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8.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 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9.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改变()A.音响 B.响度 C.音色 D.方言、土语 10.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A.声音轻了 B.声音响了C.声音没有变化 D.声音消失了 1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A.14.29秒 B.14.00秒 C.13.71秒 D.无法确定 12.以声消声原理() A.利用声波的密部与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 B.利用声波的密部与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C.利用声波的疏部与疏部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D.“以声消声”的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 13.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