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生〔2012〕32号附件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ault Line Selection Device in Neutral Point

Ineffectively Grounded System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地址发布:https://www.360docs.net/doc/f518193275.html,// (务必收藏)https://www.360docs.net/doc/f518193275.html,/feizhuliu/31615.html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8)

6 产品检验 (11)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3)

前言

为规范南方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条件和基本要求,指导和规范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统一设计、制造、采购、检验和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选线装置安全、准确、可靠的运行,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相关标准为基础,参考了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与规定,综合考虑了南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发展要求,是南方电网规范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俞小勇、谢雄威、罗俊平、高立克、李克文、覃剑、吴远利、孙广慧。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佀蜀明、薛武、何朝阳、马辉、余新、戴宇、胡玉岚、麦洪、陈太展、巩俊强、王炼、桂国军、陈勇。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检验、运输和存储等。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设计、制造、采购、检验和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9361-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准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Db:交变湿热

GB/T 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 9-2010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2008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6-2002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的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GB/T 14598.17-2005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GB/T 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9-2007电气继电器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5145-2008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598.27-200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9520.12-2009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1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872-2004 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dt IEC 61850)

DL/T 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CSG 110010-2011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小电流接地系统: Neutral Point Ineffectively Grounded System

指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电阻接地的电力系统(高电阻含义见DL/T 620-1997)。

3.2单相接地:Single-Phase-to-earth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某一相发生的接地故障。

3.3永久性接地:Permanent earth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后在人工修复之前一直保持接地状态。

3.4瞬时性接地:Instantaneous earth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3.5弧光接地:Earth via Arc

有燃弧发生的单相接地。

3.6间歇性弧光接地:Intermittent Earth via Arc

电弧熄灭和重燃相互交替的弧光接地现象。

3.7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Fault Line Selection Device in Neutral Point Ineffect-

ively Grounded System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用于检测单相接地、选线或进一步发出跳闸命令的装置。

3.8铁磁谐振:Ferromagnetism Resonance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由于电压互感器等铁磁电感的饱和作用引起的持续性、高幅值谐振过电压现象。

3.9启动电压:Starting Voltage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够使选线装置动作的系统最小零序电压(或系统零序电压突变量)。

3.10启动电流:Starting Current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够使选线装置动作的系统最小零序电流(或系统零序电流突变量)。

3.11选线动作时间:Selection Action Time

从故障发生到选线装置输出选线结果的最大时间。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10℃~+55℃;

b)相对湿度:5%~95%(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2试验标准的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3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20±2)℃;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4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a)装置运输中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不施加任

何激励量的条件下,不出现不可逆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性能符合4.2、4.3、

4.4、4.5、4.7的规定;

b)装置贮存中允许的环境温度为-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1.5周围环境

装置使用地点周围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磁环境符合4.9的规定;

b)场地应符合GB 9361-88中B类安全要求;

c)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T 11287-200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

d)使用地点不发生超过GB/T 17742-2008规定的烈度为VII度的地震;

e)接地电阻应符合GB/T 2887-2000中4.4的要求;

f)工作位置应垂直安装于与地面垂直的立面。

4.1.6特殊环境条件

当超出4.1.1~4.1.5规定的环境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4.2额定电气参数

4.2.1直流电源

a)额定电压:220V或110V;

b)允许偏差:-20%~+15%;

c)波纹系数:不大于5%。

4.2.2交流回路

a)交流电流I n:5A或1A;

b)交流电压U n:100V;

c)频率:50Hz。

4.2.3开入电压

弱电开入24V,强电开入220V或110V。

4.3功能要求

4.3.1基本要求

a)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成套性;

b)装置应满足继电保护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c)装置应具有接地选线功能。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装置应准确选线,并显示接

地线路和母线编号(名称);发生铁磁谐振接地时,不能误报、误动;

d)装置应具有接地保护跳闸功能。装置的跳闸功能投退和跳闸延时按线路独立整

定,并能按整定定值动作于告警或跳闸;跳闸功能可与线路保护重合闸配合;

e)装置应满足至少2段母线、24路出线的选线要求;

f)装置应能模拟单相接地故障信号输出,便于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联调测试。

4.3.2开出要求

装置应具备以硬接点方式输出异常信号,信号包括接地告警、跳闸动作、装置异常告警、直流电源消失告警等。

4.3.3自动恢复

装置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程序异常时,装置应能通过自复位功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复位后仍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能发出异常告警信号,且装置不应误动作。

4.3.4自动检测

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在正常运行期间,装置中关键元件损坏时应能报警并闭锁装置。

4.3.5定值要求

a)定值可通过调试软件或装置面板进行整定,并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

b)定值采用二次值形式;

c)功能采用软压板投退;

d)应具备电流互感器变比系数设定功能。

4.3.6事件记录

装置应有事件记录功能,应以时间顺序的方式记录动作和告警信息,每条记录事件应包括时间和事件名称,事件名称如接地产生、接地消失、接地保护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记录保存的事件信息数不少于500条。

4.3.7控制字要求

装置应具有控制字设置功能,控制字设置遵循功能投退灵活的原则,每种功能的每个分项功能宜设置一个控制字。

4.3.8显示要求

a)装置应具有面板显示功能,操作菜单采用汉字形式,便于操作;

b)装置在正常运行时显示必要的参数、运行及异常信息,例如测量二次值、装置时

间和选线动作信息等;

c)装置应设有运行灯、接地告警信号灯、装置告警信号灯、跳闸动作灯等。各信号

灯的显示颜色分别为:运行灯采用绿色、告警灯采用黄色、跳闸灯采用红色。

4.3.9故障录波

a)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记录选线动作全过程的所有信息,至少存储20次满

足整定延时的最新动作报告,为分析接地动作行为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信息;

b)记录的所有数据应以IEEE Std C37.111-1999(COMTRADE99)格式输出,支持

通过串口、以太网口、USB接口等方式提取录波文件;

c)装置发生故障时不应丢失故障记录信息;

d)在装置直流电源消失时不应丢失已记录信息;

e)录波长度至少包括故障前40ms和故障后60ms数据,录波采样点数每周波不小

于512点。

4.3.10通信规约

应采用符合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dt IEC 61850)和《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主站-子站通信接口规范》(以下简称“南网103规范”)等规约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保信子站设备通信,并具有完善的自我描述功能。

4.3.11通信接口

装置应设有通信接口,以满足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要求。通信接口至少包括2个以太网接口、调试接口等。

4.3.12时钟同步

装置应具备对时功能,误差不大于1毫秒。如全部对时信号消失则采用选线装置自身时钟,24小时误差不大于±5秒。

4.4性能要求

4.4.1基本工作条件

a)启动电压整定范围:(0.01~1.0)U n;

b)启动电流整定范围:(0.01~1.0)I n;

c)保障选线正确的最小故障持续时间:60ms。

4.4.2交流回路精确工作范围

a)零序电压:(0.01~1.1)U n,相对误差不大于±2.5%或绝对误差不大于0.005U n;

b)零序电流:(0.02~5.0)I n,相对误差不大于±2.5%或绝对误差不大于0.005I n。

4.4.3测量元件特性准确度

a)电压整定误差:相对误差不大于±2.5%;

b)电流整定误差:相对误差不大于±2.5%;

c)温度变差: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相对于基准(20±2)℃时,不应超过±2.5%。

4.4.4动作性能

a)跳闸延时整定范围:0s~7200s;

b)选线动作时间:不大于3s。

4.4.5输出继电器触点性能

a)机械寿命:>10000次;

b)最大接通能力:1000W,L/R=40ms;

c)最大通过电流:5A,连续;

d)最大短时通过电流:30A,200ms;

e)最大断开能力:30W,L/R=40ms;

f)触点电压:DC,220V或110V;

g)介质强度:同一组触点断开时,能承受工频1000V电压,时间1min;

触点与线圈之间,能承受工频2000V电压,时间1min。

4.4.6质量保证

装置设计使用寿命为12年。

4.5功率消耗

a)交流电流回路:当In=5A时,每相不大于1VA;

当In=1A时,每相不大于0.5VA;

b)交流电压回路:当Un=100V时,每相不大于1V A;

c)直流电源回路: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

当装置动作时,不大于80W。

4.6过载能力

4.6.1交流电流回路

a)2倍I n时连续工作;

b)20倍I n时允许1s。

4.6.2交流电压回路

a) 1.2倍U n时连续工作;

b) 1.8倍U n时允许10s。

装置经受电流电压过载后,应无绝缘损坏,并符合4.7、4.8的规定。

4.7绝缘性能

4.7.1绝缘电阻

在4.1.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独立电路之间,用电压为直流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装置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 MΩ。

4.7.2介质强度

a)在4.1.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历时1min的

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b)工频试验电压值按表1规定进行选择,也可以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

的工频试验电压值的 2 倍;

c)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联接地。

表1 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单位:V)

4.7.3冲击电压

在4.1.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直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输入输出触点等各电路对地,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独立电路之间,应能承受1.2/50μs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当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0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5kV;当额定绝缘电压不大于60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1kV。试验后,装置应无绝缘损坏,性能应符合4.3、4.4的规定。

4.8耐湿热性能

根据试验条件和使用环境,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

4.8.1恒定湿热

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3-2006中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试验持续时间48h。在试验结束前2h内,用电压为直流500V测试仪器,测量部位同4.7.1,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 MΩ;介质强度应不低于4.7.2规定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的75%。

4.8.2交变湿热

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4-2008中规定的交变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试验时间为二周期共48h,每周期24h。在试验结束前2h内,用电压为直流500V测试仪器,测量部位同4.7.1,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 MΩ;介质强度应不低于4.7.2规定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的75%。

4.9电磁兼容性能

4.9.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9-2002规定的Ⅲ级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4.9.2电快速瞬变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0-2007规定的A级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

4.9.3脉冲群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3-2008规定的Ⅲ级脉冲群抗扰试验。

4.9.4静电放电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98.14-1998规定Ⅲ级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9.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7-2005规定的调制前电压电平为140 dB( V)或10 V 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4.9.6浪涌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8-2007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

4.9.7工频抗扰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9-2007规定的A级工频抗扰度试验。

4.9.8传导发射限值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6-2002规定的150kHz-30MHz传导发射限值检验。

4.9.9辐射发射限值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98.16-2002规定的30MHz-1GHz辐射发射限值检验。

4.10直流电源影响

a)在4.1.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直流电源分别为4.2.1规定的极限参数时,

装置应可靠工作,性能及参数符合4.4的规定;

b)按GB/T 7261-2008中10.4的规定,进行直流电源中断20ms影响试验,装置不应

误动作;

c)装置加电、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装置均不应误动作或误发信号。

当电源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4.11连续通电

装置完成调试后,出厂前应进行40℃、72h(或室温100h)的连续通电试验。试验期间,装置工作应正常,信号指示应正确,不应有元器件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出现。试验结束后,性能指标应符合4.4的规定。

4.12机械性能

4.12.1振动(正弦)

a)振动响应。装置应能承受GB/T 11287-2000 中3.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的振

动响应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4的规定;

b)振动耐久。装置应能承受GB/T 11287-2000 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的振

动耐久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4的规定。

4.12.2冲击

a)冲击响应。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37-1993 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的冲

击响应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4的规定;

b)冲击耐久。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37-1993 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的冲

击耐久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4的规定。

4.12.3碰撞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37-1993 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的碰撞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4的规定。

4.13结构与外观

a)装置应能分散安装于开关柜;

b)装置机箱尺寸应符合GB/T 19520.12-2009中的规定;

c)装置应采取必要的抗电气干扰措施,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设置可靠的接地点;

d)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4.14屏柜要求

a)跳闸出口回路应有硬压板投退功能;

b)屏柜要求应满足南网标准Q/CSG 110010-2011中5.3的规定。

4.15安全要求

a)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4598.27-2008的规定;

b)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为GB 14598.27-2008中规定的IP30级;

c)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GB 14598.27-2008中规定的I类电击防护要求;

d)装置的着火危险防护不应低于GB 14598.27-2008中规定的V2级;

e)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所有紧固件应拧紧,不松动。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a)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在4.1.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b)被试验装置和测试仪表应良好接地,并考虑周围环境电磁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

响;

c)测量仪表准确度等级要求: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准确等级的1/4,

条件允许时,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准确等级的1/10。

5.2功能及性能试验

5.2.1基本功能及性能试验

根据4.3.1的要求,采用试验仪器进行如下项目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4.3.1和4.4的规定。

a)各项功能的定值;

b)各项功能的动作及时间特性;

c)故障在不同线路或母线处时的选线动作行为;

d)接地保护跳闸功能及与线路保护重合闸配合的动作行为。

5.2.2开出功能试验

根据 4.3.2的要求,采用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模拟选线试验,并检查装置输出硬接点信号,试验结果应满足4.3.2、4.4.5的规定。

5.2.3自动恢复功能试验

根据 4.3.3的要求,在所有功能及性能试验过程中,装置不应出现死机或误动,应满足4.3.3的规定。

5.2.4自动检测功能试验

根据 4.3.4的要求,在所有功能及性能试验过程中,若装置出现关键元件损坏异常,装置应满足4.3.4的规定。

5.2.5定值要求

根据4.3.5的要求,对装置定值进行人工操作,定值设置应满足4.3.5的规定。

5.2.6事件记录试验

根据4.3.6的要求,检查装置事件记录信息,检查结果应满足4.3.6的规定。

5.2.7控制字功能试验

根据4.3.7的要求,对装置控制字进行人工操作,控制字功能应满足4.3.7的规定。

5.2.8显示功能试验

根据4.3.8的要求,检查装置显示功能,检查结果应满足4.3.8的规定。

5.2.9故障录波功能试验

根据4.3.9的要求,读取并打开装置故障录波,录波功能应满足4.3.9的规定。

5.2.10通信规约试验

根据4.3.10的要求,按“南网103规范”和DL/T 860标准对装置进行通讯测试,试验结果应满足4.3.10的规定。

5.2.11通信接口检查

根据4.3.11的要求,检查装置通信接口,接口类型及数目应满足4.3.11的规定。

5.2.12时钟同步

根据4.3.12的要求,分别进行B码和SNTP网络对时测试,试验结果应满足4.3.12的规定。

5.3温度试验

根据4.1.1. a)的要求,按GB/T 7261-2008的规定进行高、低温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施加规定的激励量,温度变差应满足4.4.1 中c)的要求。

5.4温度贮存试验

a)试验过程,装置不包装、不施加激励量;

b)根据4.1.4的要求,先按GB/T 2423.1-2001的规定,进行-40℃、16h的低温贮存

试验。

c)在室温下恢复2h后,再按GB/T 2423.2-2001的规定,进行+70℃时、16h的高温

贮存试验。

d)在室温下恢复2h后,施加激励量进行电气性能检测,装置的性能应符合本规范

4.1.4的规定。

5.5功率消耗试验

根据4.5的要求,按GB/T 7261-2008中第7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功率消耗试验。

5.6过载能力试验

根据4.6的要求,按GB/T 7261-2008中第14章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过载能力试验。

5.7绝缘试验

根据4.7的要求,按GB/T 7261-2008中第12章的规定和方法,分别进行绝缘电阻测量、介质强度及冲击电压试验。

5.8耐湿热试验

根据4.8的要求,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

5.8.1恒定湿热试验

根据4.8.1的要求,按GB/T 2423.3-2006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恒定湿热试验。

5.8.2交变湿热试验

根据4.8.2的要求,按GB/T 2423.4-2008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交变湿热试验。

5.9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按下表的规定和方法,进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表2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项目

5.10直流电源影响试验

根据4.10的要求,按GB/T 7261-2008中第10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电源影响试验。

5.11连续通电试验

a)根据4.11的要求,装置出厂前应进行连续通电试验,即40℃、72h(或室温100h)。

b)被试验装置只施加直流电源,必要时可施加其他激励量进行功能检测。

5.12机械性能试验

5.12.1振动试验

根据4.12.1的要求,按GB/T 11287-2000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

5.12.2冲击试验

根据4.12.2的要求,按GB/T 14537-1993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冲击响应和冲击耐久试验。

5.12.3碰撞试验

根据4.12.3的要求,按GB/T 14537-1993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碰撞试验。

5.13结构和外观检查

根据4.13的要求,按GB/T 7261-2008第5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5.14安全检查

根据4.14的要求,按GB 14598.27-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和试验。

5.15动态模拟试验

装置通过5.2至5.14的各项试验和检查后,根据以下试验项目要求,使用实时仿真系统或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对装置进行如下试验,结果应满足4.3、4.4的规定。

a)不接地系统、谐振接地系统的动作行为;

b)故障在不同线路,母线处的动作行为;

c)故障在线路首端、末端、中间和分支线处的动作行为;

d)故障在架空线、电缆,长线、短线的动作行为;

e)故障在不同相的动作行为;

f)故障初相角在90°、75°、60°、30°和0°时的动作行为;

g)金属性接地、带过渡电阻(2Ω~5倍系统零序阻抗)接地时的动作行为;

h)电源侧与负荷侧电压总谐波畸变系统在1.0%~6.0%时的动作行为;

i)故障持续时间分别为60ms、1s、10s、1min和5min情况下的动作行为;

j)间歇性接地、弧光接地时的动作行为(间隙性接地和弧光接地的参数设置参见DL/T 872-2004);

k)系统三相不平衡情况下(以零序电压的幅值为基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不平衡电压为10V、3V和1V以下)的动作行为;

l)系统谐振过电压下的动作行为;

m)零序电流互感器存在变比不统一、极性不统一情况下的动作行为;

n)故障在同相两点同时刻和不同时刻故障时的动作行为;

o)故障所在馈线在两段母线之间切换,每次切换后接地的动作行为;

p)两段母线并联运行的动作行为。

5.16人工接地试验

装置根据以下试验项目要求,在变电站及相应线路上进行人工接地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4.3、4.4的规定。

a)不接地系统、谐振接地系统的动作行为;

b)故障在不同线路,母线处的动作行为;

c)故障在线路首端、末端、中间和分支线处的动作行为;

d)故障在架空线、电缆,长线、短线的动作行为;

e)故障在不同相的动作行为;

f)故障在线路重负荷、轻负荷或空载下的动作行为;

g)金属性接地的动作行为;

h)经固定电阻(100Ω~3kΩ)接地的动作行为;

i)弧光接地的动作行为;

j)经水塘接地的动作行为;

k)经草地、土壤表面接地的动作行为。

6产品检验

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入网检测、投运前检验、定期检验五种。

6.1型式检验

选线装置型式试验应由具有资质的电力系统质检中心或试验研究所模拟现场工作条件进行,型式检验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6.1.1型式检验规定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进行定型鉴定前;

b)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前;

c)连续批量生产的装置每四年一次;

d)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

f)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委托的质量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g)合同规定时。

6.1.2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表3 检验项目

6.1.3型式检验的抽样与判定规则

a)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两台作为样品,然后分A、B两组进行:A组样品按本标准6.1.2中规定的a)、b)、c)、d)、e)、f)、g)各项进行检验;

B组样品按本标准6.1.2中规定的h)、i)、j)、k)、l)、m)各项进行检验。

b)样品经过型式检验,未发现主要缺陷,则判定产品本次型式检验合格。检验中若发现有一个主要缺陷,则进行第二次抽样,重复进行型式检验,若未发现主要缺

陷,仍判定该产品本次型式检验合格。若第二次抽取的样品仍存在此缺陷,则判

定该产品本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c)样品型式检验结果达不到4.3~4.10要求中任一条时,均按存在主要缺陷判定。

d)检验中样品出现故障允许进行修复。修复内容,如对已做过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没有影响,可继续往下进行检验。反之,受影响的检验项目应重做。

6.2出厂检验

每台装置出厂前必须由设备制造厂的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在在4.1.2条件下进行。检验项目见表3。

6.3入网检验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南方电网范围内应用前,必须经过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入网检验,入网检验在4.1.2条件下进行。检验项目见表3。

6.4投运前检验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完成现场安装调试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检验。投运前检验项目见表4。

6.5定期检验

对已投入运行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应按照DL/T 995-2006的要求制定定期检验计划,定期检验项目见表4。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每台装置应在机箱的显著部位设置持久明晰的标志或铭牌,标志下列内容:

a)产品型号、名称。

b)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c)主要参数。

d)对外端子及接口标识。

e)出厂日期和编号。

7.1.2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作如下标记:

a)发货厂名、产品型号、名称。

b)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到站。

c)包装箱外形尺寸(长×宽×高)及毛重。

d)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字样。

e)包装箱外面应规定叠放层数。

7.1.3标志标识应符合GB/T 191-2008的规定。

7.1.4产品执行的标准应予以明示。

7.1.5安全设计标志应按GB 14598.27-2008的规定明示。

7.2包装

7.2.1产品包装前的检查

a)产品合格证书、技术说明书等资料和装箱清单中各项内容应齐全;

b)产品外观无损伤;

c)产品表面无灰尘。

7.2.2包装的一般要求

产品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插件插箱的可动部分应锁紧扎牢,包装应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振等措施。包装完好的装置应满足4.1.4规定的贮存运输要求。

7.3运输

产品应适于陆运、空运和水运(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的标志进行操作。

7.4贮存

长期不用的装置应保留原包装,在4.1.4规定的大气条件下,于干燥通风的室内贮存。贮存场所应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和灰尘以及雨、雪的侵害。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生〔2012〕32号附件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ault Line Selection Device in Neutral Point Ineffectively Grounded System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8) 6 产品检验 (11)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3)

前言 为规范南方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条件和基本要求,指导和规范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统一设计、制造、采购、检验和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选线装置安全、准确、可靠的运行,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相关标准为基础,参考了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与规定,综合考虑了南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发展要求,是南方电网规范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俞小勇、谢雄威、罗俊平、高立克、李克文、覃剑、吴远利、孙广慧。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佀蜀明、薛武、何朝阳、马辉、余新、戴宇、胡玉岚、麦洪、陈太展、巩俊强、王炼、桂国军、陈勇。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目录 1,执行主要规定 2、技术指标、使用环境 3、执行标准 4、实验要求 5、产品验收标准及验收方法

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 1.执行主要规定 1.1 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技术条件 1.2 本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条件书和技术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条件书的要求。 1.4生产厂家对所响应的技术参数必须提供经中国电科院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等影印件,提供在有效期内的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书及在网运行销售业绩,用户使用证明等资料。 1.5投标方或制造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1系列的认证书和UL认证证书。 1.6镀铜圆钢与扁钢或角钢采用放热焊接,应符合相关规定。 1.7焊接完毕后,清楚焊渣并涂一层防腐漆,两层银色油漆。 1.8接地圆钢沿泉沟两侧敷设,每隔50米与已建内连接带焊接连接 1.9图纸部件8采用镀铜圆钢。表面镀锌,镀铜厚度大于或等于0.25mm,单根长度不小于100米。 2.0中间接头处所有电缆接地箱总接地电缆镀铜圆钢相连连接线采用60*8镀锌扁钢。接地电缆接线端子采用双螺栓压接方式与60*8扁钢相连,与已建接地带连接板共同压接,压接宽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 2.1镀铜接地材料必须提供国家电网电科院的检测报告并符合UL认证。 2.技术指标、使用环境: 1.规格尺寸

镀铜圆钢:镀铜圆钢外径大于等于Φ17.8mm,长度为100米/卷,保证镀铜圆钢上每点的铜层厚度在0.25mm以上。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Q/GDW466-2010 中关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要求,其每点的镀铜厚度要在0.25mm以上) 2.技术要求 2.1铜覆钢接地材料及相关配件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 2.2作为电气工程接地用的铜覆钢,其设计选型,应满足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满足现行规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且铜必须连续、均匀、牢固的包覆在钢芯上。铜层表面应光滑平整,具有均匀的金属光泽。不应有明显的缺陷,如毛刺、气泡、锈蚀、裂皮、漏覆、结疤等。 2.3铜覆钢所用钢材应符合GB/T 699 及GB/T 700 的规定。电铸用铜应符合GB/T 5246 及GB/T 467 的规定,电镀用硫酸铜应符合应符合HG/T3592 的规定。 2.4各类型的单根(股)铜覆钢铜层厚度任意测量值,最小值不应小于0.25 mm。厚度测试区域内,铜层的均匀性(铜层测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满足Q/GDW 466-2010《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2.5焊接用作水平接地体自身(十字、T字、一字等)连接、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间连接、水平接地体与设备接地线连接以及水平接地体的其他连接等。在完成连接后,连接应为永久分子连接,不会变松或被腐蚀,技术要求需满足Q/GDW 467-2010 《接地装置放热焊接技术导则》相应规定。 2.6铜覆钢试样经腐蚀性能循环试验后(包括4.9 四个环节顺序进行,每个试样在循环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更换,按照电流-温度循环试验、冰冻-融化试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故障电流试验的顺序进行,见/GDW 466-2010《电气工程接地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线不准确的实例分析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线不准确的实例分析 【导读】我国大多数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NUGS),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对提高供电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研究及新的高性能选线装置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挑战性。为了让小电流选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与生产之中,让小电流选线问题的解决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贡献。 案例:重庆某110kV变电站 重庆市某110kV变电站10kV系统运行方式,为单母分段运行,其中10kV I 段母线有6回馈出线,2组电容器出线,1组站用变出线;10kV II段母线有11回馈出线,2组电容器出线,1组站用变出线。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运行过程中,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人工拉路的方式确定故障线路。 自2015年10月起安装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该装置安装于消弧线圈控制柜中,通过钳接系统二次回路的方式,采集系统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进行综合判断。其中,I段母线中,6回出线2组电容出线,均接入设备,参与选线,II 段母线中,有6回出线2组电容出线,接入设备,参与选线,627、628、629、631、632没有接入设备。 至2016年11月底,设备共记录瞬时性接地故障194次,实接地故障6次,与现场实际接地处理记录对照,结果如下:

一、 1.2016/5/6 623蹬碑线 因为623为故障线路,其在消弧线圈投入前的半个周波中,零序电流的方向,应该与其他正常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反,而且幅值最大,并且,623的零序电流应滞后I段母线零序电压90°,所以,通过录波和实际情况对比,623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而且612零序电流与623零序电流同相,得出的结果为:I母线电压接反,612电流接反。实际选线时,因为错误接线,所以611线路零序电流,符合接地故障特征,相位滞后零序电压90°,幅值较大,而且选线设备参数设置错误,所以产生错选。 纠正接地错误后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弧光接地,经消弧线圈补偿熄灭弧光后转变为高阻接地的故障,在故障发生的瞬间,因为弧光引起的弧光过电压,零序电压升到170V,并且零序电压因为谐波引起畸变,故障线路623的零序电流为最大,并且与其他正常线路的零序电流反向,在消弧线圈投入补偿后,弧光熄灭,在后续的录波中可以看到,零序电压降到100V以下,呈现高阻接地状态,623的零序电流也与其他正常线路的零序电流同相,并且都超前零序电压90°。这种现象的引起,可能是因为电缆绝缘薄弱引起弧光放电,也可能是因为瓷瓶间隙积水,或者湿树枝断裂搭接等多种故障引起,故障原因只能归纳为弧光接地演变为高阻接地。 2.2016/5/17 634蹬黄线

小电流接地选线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实施 一、 装置背景介绍 在我国110kV 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中性点多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简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相电压的√3倍,但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故障电流仅为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数值往往较负荷电流小得多,对供电负荷没有影响,因此规程允许继续运行1~2h 。但实际运行中,接地故障引起的弧光过电压可能会引起电力电缆爆炸、TV 保险熔断甚至烧坏、母线短路等事故,因此,迅速确定接地点、消除单相接地故障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寻找接地故障线路的方法是:依次逐条断开每回出线的断路器,故障线路被断开后,系统电压恢复且接地信号消失,否则继续寻找。虽然这种寻找方法大多可通过重合闸来进行补救,但对一些供电要求很高的用电客户来说,这种方法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那些负荷较重的线路,这种方法已不满足安全稳定供电的要求。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自问世以来,迅速得以普及,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其选线的准确性已在不断提高。 二、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如图1所示为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假定电网的负荷为零,并忽略电源和线路上的压降。电网各相对地电容为C 0,这三个电容就相当于一对称Y 形负载,其中性点就是大地。 C B A U N N K I A I B I C I C I B I A E C E B E A 图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正常运行时,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等于零,即U N =0,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势,三相电容电流也是对称的,并超前相应电压90°,正常运行时的相量如图2。

接地装置和室内接地线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规范

接地装置和室内接地线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规范 一、接地装置和室内接地线的施工方法 (一)模式二的项目校做接地装置时,选在离卫星接收室地线引入孔最近的房前(后),离建筑物 2m 处,与建筑物平行挖一个 800mm 深, 10m 长的沟,将 3 根垂直接地极打入地下后与水平接地线焊牢,将ф8 的圆钢焊在水平接地线上引入室内(见图 1 )。室内接线端子按图 3 制作,将室内接地端子用 M10 × 100 的膨胀螺丝固定在空气开关正下方距地面 300mm 的墙上,并加装绝缘防护罩(见附图 8 )。将焊接处用沥青做好防腐处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须加入降阻剂后,将沟填平、夯实。 图 1 模式二接地体位置选择示意图 (二)模式三项目校做接地装置时,既要考虑到卫星接收室的入室地线,同时也要照顾到计算机教室的入室地线的施工方便,可选在教室前(后)离建筑物 2m 处,与建筑物平行挖一个深 800mm ,长 10m 的沟,将 3 根垂直接地极打入地下后与水平接地线焊牢,在水平接地线的两端分别焊上ф8 的圆钢,分别引入卫星接收室和计算机室(见图 2 )。室内接线端子按图 3 制作,将室内接地端子用M10 × 100 的膨胀螺丝固定在空气开关正下方距地面 300mm 的墙上,并加装绝缘防护罩(见附图 8 )。将接地装置焊接处用沥青做好防腐处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须加入降阻剂后,将沟填平、夯实。

图 2 模式三接地体位置选择示意图 (三)室内接地端子制作图 图 3 室内接地端子 二、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规范(详见附图 5 、 6 、 7 ) (一)垂直接地极的材质为角钢、钢管或圆钢。角钢厚度不应小于 4 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3.5 mm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8 m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宜为 2500mm 。 水平接地线的材质为扁钢或圆钢。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 m m 2 ,其厚度不应小于 4 mm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 mm 。水平接地线的长度为 10m 。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对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线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其截面。 (二)垂直接地极的间距宜为 5m 。 (三)水平接地线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8m 。接地装置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四)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1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 2 、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3 、采用降阻剂。 4 、换土。 (五)防直击雷的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3m 。当小于 3m 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定稿版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变电所接地装置 安全性评估 技术规范 2013年1月 目录 一、概况 (2) 二、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 (3) 三、具体评估内容 (4) 四、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 (5) 1、入地故障电流 (5) 2、接地电阻限值 (6) 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值 (7) 五、接地电阻精确测量方法 (7) 六、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测量 (9) 七、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 (10) 八、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测试 (12)

九、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土壤模型分析(可选) (12) 十、接地网腐蚀评估方法 (15) 1、接地网导体连通性测试 (15) 2、接地网开挖检查 (17) 十一、接地系统的安全性综合评估 (17) 十二、测试步骤 (17) 一、概况 变电站的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通过降低接地电阻,减小地电位升来确保设备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均衡地表电位,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来确保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对投入运行的变电站接地网开展状态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确保接地网具有良好状态,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变电站接地系统状态评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变电站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的测量;二是接地系统腐蚀及断点的诊断;三是接地系统安全性的评估。 二、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 根据电业局要求,在现场实际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开挖检查,对变电所接地装置进行全面试验和评估。

GB50169-92_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附录C-4 GB50169-92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 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iO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1.4条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 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92 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 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

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其它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第十款至第十四 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和征求修订意见中要求增加而制订。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根据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和1985年版<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规定而修订。 第2.1.2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不需要接地或不需要接零,基本与原规定相同。<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关于哪些电气装置需要和不需要接地或接零在电压等级上有新的规定,考虑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也正在修订,为同设计规范协调一致,现规定要作相适应的修订。 第2.1.3条当直流流经在土壤中的接地体时,由于土壤中发生电解作用,

接地铜牌、铜鼻子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站附件接地铜排系列 说明 接地铜排——是电子、通信系统二级节点接地的必要装置 参考文献 GB 3281-82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板 GB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 GB 1220-92 不锈耐酸钢棒 GB 1221-92 耐热钢棒 GB5781-86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机构性能等级标记 GB 93-87 标准型弹簧垫圈 GB 平垫圈 GB 6170-86 1型六角螺母 GB5231-85 加工铜 GB2040-89 纯铜板 GB2518-8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HG2-869-76 聚酰胺1010树脂 GB389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内容和要求 接地排(T2铜) 外观要求 板材的边部和端部应切直,无裂边和巻边。切斜不应使板材宽度和长度超出其允许偏差。板料长度方向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 大气压力:70 ~ 106kPa 材料和工艺 材料为:二号纯铜板热处理,厚度为10mm、8mm、6mm的板材。

牌号:T2 物理性能 板料厚度精度允许偏差 厚度 ~ 的为± 厚度 > ~ 的为± 板料宽度精度允许偏差±4mm,长度允许偏差+14mm 弯角件 外观要求 外观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夹杂、结疤,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残余、裂纹和夹杂。经酸洗供应的钢板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和酸洗的痕迹,板料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 大气压力:70 ~ 106kPa 材料和工艺 材料为:锌层重量类别为275,表面结构类别为:正常锌花,普通精度,公称厚度为的冷轧连续热镀锌薄钢板。表面镀层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杂和露钢。锌层弯曲,距试样边部5mm以外不允许出现锌脱落,但允许表面出现不露钢基的裂纹。钢基冷弯,试样弯曲处不允许出现裂纹和分层。 物理性能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技术规范

Q/CSG 南方电网生〔2012〕32号附件 Ineffectively Grounded System

目次 1 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技术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试验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产品检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 为规范南方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条件和基本要求,指导和规范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统一设计、制造、采购、检验和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选线装置安全、准确、可靠的运行,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相关标准为基础,参考了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与规定,综合考虑了南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发展要求,是南方电网规范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俞小勇、谢雄威、罗俊平、高立克、李克文、覃剑、吴远利、孙广慧。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佀蜀明、薛武、何朝阳、马辉、余新、戴宇、胡玉岚、麦洪、陈太展、巩俊强、王炼、桂国军、陈勇。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小电流接地选线试验方案

编号:SM-ZD-23276 小电流接地选线试验方案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小电流接地选线试验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试验目的和原理: 1、检验KA2003型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选线效果 2、KA2003系列选线装置实时采集系统故障信号,应用多种选线方法进行综合选线,具体包括:智能群体比幅比相法、谐波比幅比相法、小波法、首半波法、有功分量法、能量法、零序电流突变量法。装置通过粗糙集理论确定各种选线方法的有效域,根据故障信号特征自动对每一种选线方法得出的故障选线结果进行可信度量化评估,应用证据理论将多种选线方法融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选线方法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为了避免故障信号受到干扰而导致误选,装置采用了连续选线方法,每隔一定时间(1秒)重新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只要故障没有消失,装置的选线计算就不停止。 特别对于10kV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一般消弧线圈补偿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 - 2016 条文说明

修订说明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8 月18 日以第1260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的修订。本规范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电力建设一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设一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乐清市华夏防雷器材厂、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是陈发宇、李谦、孙关福、孙克彬、余祥、穆德龙、雷宗灿、朱有山、马庆林、章国林、汪海涛、屈国庆、宋美云、佟建勋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了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目次 1 总则........................................................................................................................... - 34 - 2 术语........................................................................................................................... - 35 - 3 基本规定......................................................................................................................... - 36 - 4 电气装置的接地............................................................................................................. - 38 - 4.1 接地装置的选择................................................................................................... - 38 - 4.2 接地装置的敷设................................................................................................... - 39 - 4.3 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 - 40 - 4.4 接地装置的降阻................................................................................................... - 41 - 4.5 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 - 42 - 4.6 接闪器的接地....................................................................................................... - 43 - 4.7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 43 - 4.8 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 - 45 - 4.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 - 46 - 4.10 电力电缆金属于户层的接地............................................................................. - 46 - 4.11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 - 47 - 4.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 47 - 4.13 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 - 48 - 4.14 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 - 49 - 5 工程交接验收................................................................................................................. - 50 -

接地铜牌铜鼻子技术规范

接地铜牌铜鼻子技 术规范

二、接地铜排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站附件接地铜排系列 表一 2.说明与参考文献 2.1说明 接地铜排——是电子、通信系统二级节点接地的必要装置 2.2参考文献 GB 3281-82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板 GB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 GB 1220-92 不锈耐酸钢棒 GB 1221-92 耐热钢棒 GB5781-86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GB3098.6-86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机构性能等级标记 GB 93-87 标准型弹簧垫圈 GB 97.1-85 平垫圈

GB 6170-86 1型六角螺母 GB5231-85 加工铜 GB2040-89 纯铜板 GB2518-8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HG2-869-76 聚酰胺1010树脂 GB389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内容和要求 3.1接地排(T2铜) 3.1.1外观要求 板材的边部和端部应切直,无裂边和巻边。切斜不应使板材宽度和长度超出其允许偏差。板料长度方向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3.1.2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 大气压力:70 ~ 106kPa 3.1.3材料和工艺 材料为:二号纯铜板热处理,厚度为10mm、8mm、6mm的板材。 牌号:T2 3.1.3.1物理性能 表二

3.1.3.2化学成分 表三 3.1.4尺寸要求 板料厚度精度允许偏差 厚度 4.0 ~ 6.0mm的为±0.36mm 厚度 >8.0 ~ 12.0mm的为±0.60mm 板料宽度精度允许偏差±4mm,长度允许偏差+14mm 3.2弯角件 3.2.1外观要求 外观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夹杂、结疤,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残余、裂纹和夹杂。经酸洗供应的钢板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和酸洗的痕迹,板料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3.2.2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 大气压力:70 ~ 106kPa

小电流接地选线报告

BW-ML196H微机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调试记录 工程名称:CB项目10kv开闭所安装位置:10kV综合保护屏 一.装置设置及信息状态检查: 1.电源检查: 输入电源输入值实测值 交流电源220V 229V 直流电源220V 231V 面板显示电源装置面板显示5V,12V电源均正确 2.通讯设置检查: 检查结果:远传端口设置正确,通讯正常。 通讯设置: 通讯模块名称设置 ADDR 装置地址24H RULE 通信规约号01 BAUD 波特率4800 6.告警检查: 告警设置动作情况告警设置动作情况 装置失电正确装置故障正确 10KVⅠ母故障正确10KVⅡ母故障正确 二.线路及电压电流配置: 1.电压配置: 电压配置名称 第一组电压10kVⅠ段母线电压 第一组电压10kVⅡ段母线电压 2.电流配置及选线功能校验: 母线报警电压:30V;零序电流定值:0.1A;电流为容性电流 零序电流配置线路名称对应母线选线结果 第一组电流线路110kVⅠ段正确 第二组电流线路210kVⅠ段正确 第三组电流线路310kVⅠ段正确 第四组电流线路410kVⅠ段正确 第五组电流线路510kVⅠ段正确 第六组电流线路610kVⅠ段正确 第七组电流线路710kVⅠ段正确 第八组电流线路810kVⅡ段正确 第九组电流线路9 10kVⅡ段正确 第十组电流线路10 10kVⅡ段正确 第十一组电流线路1110kVⅡ段正确 第十二组电流线路1210kVⅡ段正确 第十三组电流线路1310kVⅡ段正确 第十四组电流线路1410kVⅡ段正确

第十五组电流线路1510kVⅡ段正确第十六组电流线路1610kVⅡ段正确第十七组电流线路1710kVⅡ段正确第十八组电流线路1810kVⅠ段正确第十九组电流线路1910kVⅠ段正确第二十组电流线路2010kVⅠ段正确第二十一组电流线路2110kVⅠ段正确 三.继电保护检验结论: 1.装置各元器件已按照出厂技术要求检验,符合技术要求. 2.装置特性已作调整,符合装置技术要求. 3.装置屏内绝缘良好,符合技术要求. 5.装置已按照所给保护定值单整定完毕,整定值符合规范要求. 6.整套装置完整,符合设计. 7.该保护装置可以投入运行. 调试人员:顾峰、景丽云报告整理:宋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 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 50169-92 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 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 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 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 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 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

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 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 第五节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 第六节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第三章工程交接验收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 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 其他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 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 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 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接地铜牌、铜鼻子技术规范

二、接地铜排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站附件接地铜排系列 表一 2.说明与参考文献 2.1说明 接地铜排——是电子、通信系统二级节点接地的必要装置 2.2参考文献 GB 3281-82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板 GB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 GB 1220-92 不锈耐酸钢棒 GB 1221-92 耐热钢棒 GB5781-86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GB3098.6-86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机构性能等级标记GB 93-87 标准型弹簧垫圈 GB 97.1-85 平垫圈

GB 6170-86 1型六角螺母 GB5231-85 加工铜 GB2040-89 纯铜板 GB2518-8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HG2-869-76 聚酰胺1010树脂 GB389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内容和要求 3.1接地排(T2铜) 3.1.1外观要求 板材的边部和端部应切直,无裂边和巻边。切斜不应使板材宽度和长度超出其允许偏差。板料长度方向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3.1.2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 大气压力:70 ~ 106kPa 3.1.3材料和工艺 材料为:二号纯铜板热处理,厚度为10mm、8mm、6mm的板材。 牌号:T2 3.1.3.1物理性能 表二

3.1.3.2化学成分 表三 3.1.4尺寸要求 板料厚度精度允许偏差 厚度4.0 ~ 6.0mm的为±0.36mm 厚度>8.0 ~ 12.0mm的为±0.60mm 板料宽度精度允许偏差±4mm,长度允许偏差+14mm 3.2弯角件 3.2.1外观要求 外观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夹杂、结疤,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残余、裂纹和夹杂。经酸洗供应的钢板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和酸洗的痕迹,板料不平度每米小于15mm。 3.2.2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30 ~ +60℃ 储存温度:-30~ +60℃ 相对湿度:5% ~ 95%

小电流接地选线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实施 一、装置背景介绍 在我国110kV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中性点多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简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相电压的V 3倍,但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故障电流仅为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数值往往较负荷电流小得多,对供电负荷没有影响,因此规程允许继续运行1?2h。但实际运行中,接地故障引起的弧光过电压可能会引起电力电缆爆炸、TV保险熔断甚至烧坏、母线短路等事故,因此,迅速确定接地点、消除单相接地故障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寻找接地故障线路的方法是:依次逐条断开每回出线的断路器,故障线路被断开后,系统电压恢复且接地信号消失,否则继续寻找。虽然这种寻找方法大多可通过重合闸来进行补救,但对一些供电要求很高的用电客户来说,这种方法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那些负荷较重的线路,这种方法已不满足安全稳定供电的要求。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自问世以来,迅速得以普及,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其选线的准确性已在不断提高。 二、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如图1所示为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假定电网的负荷为零,并忽略电源和线路上的压降。电网各相对地电容为C o,这三个电容就相当于一对称Y形负载,其中性点就是大地。 U N 图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正常运行时,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等于零,即U N=0,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势,三 相电容电流也是对称的,并超前相应电压90°,正常运行时的相量如图2

E A IB I A ____ ■■ E C IC E B 图2正常运行时的相量图 当A相发生单相接地时,A相对地电压变为零。此时中性点对地电压就是中性点对A相的电压,即UN=-EA。各相对地电压和零序电压分别为 U 'A = 0 U 'B = E B - E A = V3 E A ej-15°° U 'C = E C - E A = V3 E A ej150 U o =1/3 ( U 'A + U'B + U 'C ) = -E A 上式说明,A相接地后,B相和C相对地电压升高为原来的V 3倍,此时三相电压之和不再为零,出现了零序电压。非故障相出现了超前相电压90°的电容电流,线路上出现了零序电容电流。其值分别为 |B=j 3 C0 U 'B I C=j 3 C0 U C 3l0= |B+ |C=-j3E A3 C0 接地故障时的相量如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