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用语练习一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用语练习一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用语练习一

高三化学高考复习——化学用语专项练习一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CSO 的电子式:S C O ②对硝基苯酚的结构简式:OH NO 2

③Cl -的结构示意图: ④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⑤葡萄糖的实验式:CH 2O ⑥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2017Cl

⑦ HCO 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 3-+H 2O

CO 32-+H 3O + A .①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③⑤⑥⑦ D .全部正确

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比例模型表示甲烷分子或四氯化碳分子

B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C .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HClO 的电子式:

3. [2012·江苏化学卷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 C 2H 4O 2

B.F -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20Cl

D.NH 3的电子式:

4.(10南京一模)下列化学用于正确的是( )

A .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B .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22CH CH =

C .4CCl 的电子式: :: Cl Cl Cl C Cl ????

D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5.(10南通一模)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O Cl

C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CH 3 D .葡萄糖的最简式:CH 2O

6.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球棍模型: B .(CH 3)3COH 的名称: 2,2-二甲基乙醇

C .有18个中子的过氧化氢分子:T 2O 2

D .羟基的电子式

O H

7.(12启东摸底)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 188

O 2-

B .鸟粪石中2种阳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

C .氧与氟形成的化合物OF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在Mg 18O 晶体中,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8 2 8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CO 2的电子式:

B .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8 6

C C .钾离子结构示意图:

D .二氧化硫分子比例模型:

9.(2012浙江苍南中学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F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C.HCN 分子的结构式:H —C ≡N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10. [2012·海南化学卷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NH 4Br 的电子式:

B .S 2-的结构示意图:

C .乙酸的分子式: CH 3COOH

D .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N H H H +H

1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D.分子式C2H4O2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二醇

12.下列文字表述与对应的化学用语或名称关系正确的是( )

A.CS2电子式: B.光气(COCl2)结构式:

C.:1,3-二甲基-2-丁烯 D.NaH中氢离子结构示意图:

1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D.Cl-的结构示意图:

14.【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亚甲基的电子式: B.3,3-二甲基-1-戊烯的键线式:

C.对甲基苯甲醇的结构简式: D.醛基的结构简式:—CHO

15.【山西省康杰中学等四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乙烯的比例模型: D.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16.【广西桂林中学2013届高三8月月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也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B. 1-溴丙烷的键线式:Br

C.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D.结构简式(CH3)2CHOH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17.【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2013届高三9月月测】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H-C=C-H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18.【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2013届高三10月质量诊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Cl D.NH3的电子式:

19.【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比例模型可以表示水分子,也可以表示硫化氢分子

B.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D.结构简式(CH3)2CHOH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20.【河北省元氏一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D.CO2的结构简式:O-C-O

高三化学计算

专题: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关系式法 【例1】在O2中燃烧0.22g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SO3完全被水吸收,所得的H2SO4可用10.0ml 0.5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5% B.36% C.20% D.40% 【练习】一定量的铁粉和9g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g水,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A.14g B.42g C.56g D.28g 二、差量法 【例2】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会立即发生下列反应: 3Cl2+8NH3·H2O=6NH4Cl+N2+8H20 在标准状况下,把1.12L Cl2、N2的混合气体通入浓氨水中,实验测得逸出气体的体积为0.672L,此反应中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 A.3.4g B.0.34g C.1.36g D.4.48g 【练习】将19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5.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 三、守恒法 【例3】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 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6.72L(标准状况)气体,并测得溶液中H+浓度为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试计算: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练习】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

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完全被吸收生成了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6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5mol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6mol D.混合气体中含NO2 3.36L 四、极值法 “极值法”即“极端假设法”,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关混合物计算时采用。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进行计算,确定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例4】现有浓度各为1mol·L-1的FeCl3、FeCl2、CuCl2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对下列各情况填空: (1)反应完毕,铁粉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 (2)反应完毕,有铜生成,铁粉无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该阳离子在溶液中物质的量的范围是;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阳离子。 (3)反应完毕后,无固体沉积物存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和阳离子。【练习】.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10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氢气11.2L(标准状况下),此合金可能是() A. 镁铝合金 B. 镁铁合金 C. 铝铁合金 D. 镁锌合金 课后作业: 1.700℃时,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CO2+H2(g) CO(g)+H2O(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不是由SO 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化学用语

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 邵阳县金称市镇中学陈冲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2.能准确使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初步培养使用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 客观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化学用语的意义及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言:网络有网络用语,化学有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必备知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一下化学用语的有关知识。 屏显并板书:初中化学用语包括“三号”即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两式”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一图”即粒子结构示意图。 二、复习探究 (活动一)元素符号 请写出元素符号钾氯铜镁 1、书写:一大二小 2、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有的还可表示一种物质 提问:1为什么是“有的”才有这个意义?(讨论后回答) 2、怎样表示“2个铜原子”?在前面添加数字后还有宏观意义吗? 练习 1.用化学符号填空 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下列化学符号除了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l B O C Fe D N (活动二)离子符号 1、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电荷数及电性,电荷数为1时不写 .如Cu 2+CO32- H+OH- 2、意义:(1)表示一个离子;(2)表示一个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提问:1、Mg 2+可表示哪2种意义;(强调:离子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 2、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 (活动三)化合价 1、书写:在元素符号(或根)的标出正负价及化合价数值。如: 2、意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里所显的正负价数 规律:金属元素一般显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价,在单质里元素显价。 讨论:你发现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异同了吗? 练习: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2个硫原子;2C1- ;2个亚铁离子;2H ; 2个碳酸根离子;-2价的硫元素;+1的铵根铜元素 (活动四)化学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二氧化碳甲烷 1.定义:化学式是指用和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 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

②取代关系; ③氧化还原关系; 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选高考真题+详细教案讲义,值得下载) 1.(2019·唐山一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1×10-12N A B.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 A C.1.7 g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 解析:选B A项,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01N A;B项,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3N A;C项,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D项,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0 g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 B.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3N A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3N A C.1 L 1 mol· D.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和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mol-1=1.5 mol,含有 20 g· 解析:选C30.0 g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0.0 g÷ 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它们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 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 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取1.19g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 白色沉淀的量最多。反应后溶液的c(OH-)=0.3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 mol。 (2)原混合物中n(K2CO3):n(KHCO3)= 。 3. 取2.74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c(Cl-)=0.8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Cl-)= mol。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 。 5. 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2) x值是。 6. 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8.2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6.36g。 (1)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c(Na+)= mol/L (2)向(1)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 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a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mL。 7. 标准状况下,将7.84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350mL 盐酸,然后与含17.9g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0.200mol CO2气体。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题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一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硅原子;(2)两个硫酸根离子(3)正三价的铁元素_ _;(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3)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2个氮原子。(2)氖气。(3)二氧化氯中氯元素显+4价。(4)亚铁离子。(5)3个四氧化二氮分子。 4.写出(1)中化学符号和(2)中数字“2”的意义,并按要求完成(3)(4): (1)2SO42-。(2)右图中第2个“2”表示。 (3)碳酸钠的化学式。(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5.(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氮分子;②m个铝离子; ③硫酸铁;④3个钙离子。 (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Fe2+;② H2O 。 6.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1个镁原子(2)2个碳酸分子 (3)3个碳酸根离子(4)氯化钙中元钙素的化合价为+2价 7.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学物的化学式:. 8.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2Cl (2)2个氮分子(3)Al3+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9.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硅的元素符号;(2)2个锂原子; (3)3个铝离子;(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0.(5分)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谢毅教授凭借发现二维超薄半导体在提高光电、热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工作,获得17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Ⅲ中X的数值为,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4个镓原子;2个硫离子。 (3)硫化镓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高三化学计算综合练习(一)

高三化学计算综合练习(一) 高三化学计算综合练习(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N: 14 F:19 Cl: 35.5

Br:80 Na: 23 Mg: 24 Al:27 K:39 Cu:64 Ca:40 Fe:56 Zn:65 Ba:137 Ag:108 )16分。分,共2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N1.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氯气分子A和N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A B.常温常压下1mol NO气体与水反应生成2— NO离子N个3A 2N121g CClF所含的氯原子数为.C A22—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Na.D62g 2离子数为N A 2.将H、N、O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222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 A.p(H)>p(O)>P(N) B.p(O)>2222P(N)>p(H) 22C.p(H)>P(N)>p(O) D.P(N)>

2222p(O)>p(H) 223.某硅酸盐的组成可表示为:KAlSiHO,则x2664x的值为 A.2 B.12 C.24 D.无法判断 4.将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立即使生成的产物全部通入足量NaO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不相22等的是 A.CH CHOH 5622B.CH=CH-COOCH CH=CH-CH=CH2232 C.CHCHO D HCHO .3 38 38 CHCOOH 35.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3。用0g/cm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5.-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在边长为10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A.32 B.120 C 150 . 180 D .n2+-离子MnO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6. R82n2---RO离子变为R,若反应后O氧化为MnO4284离子。又知反应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 刘泽宏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1.有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 2.有金属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4.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5.有非金属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6.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7.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8.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9.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10.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 11.有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 12.有氧化物生成的分解反应 13.有氧化物生成的置换反应 14.有氧化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15.有氧化物参加的化合反应 16.有氧化物参加的置换反应 17.有氧化物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18.一种氧化物发生的分解反应 19.生成物全部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20.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21.有酸生成的化合反应 22.有酸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3.有酸参加的置换反应 24.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25.一种酸发生的分解反应 26.有碱生成的化合反应

27.有碱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8.有碱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29.一种碱发生的分解反应 30.有盐生成的化合反应 31.有盐生成的分解反应 32.有盐生成的置换反应 33.有盐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4.有盐参加的化合反应 35.有盐参加的置换反应 36.有盐参加的复分解反应 37.一种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38.固体与固体间的置换反应 39.有两种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40.金属铜参加的置换反应 41.反应物都是黑色固体的置换反应 42.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43.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化合反应 44.有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的燃烧 45.属于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 46.实验室制氢气 47.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48.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 49.实验室制氧气(三种) 50.用纯碱制烧碱 51.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52.“湿法炼铜”的原理 53.用盐酸除铁锈 54.用硫酸除铁锈 55.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56.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胃酸过多

201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化学计算》

专题三 基础计算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 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 A .1:2 B .1:4 C .11:14 D .1l :28 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 C 2H 4 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 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 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 和超氧离子(O 2-)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l B .1:l C .1:2 D .1:3 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 A .29:8:13 B .22:l :14 C .13:8:29 D .26:16:57 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 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 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 A .X 2 B .Y 2X 2 C .XY 2 D .X 2Y 4 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 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 平均分子量为 ( ) A .28.1 B .30.2 C .33.1 D .34.0 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 A .H 2SO 4·19 B .H 2SO 4 ·H 2O C .H 2SO 4·SO 3 D .SO 3· 109 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混合气体中 (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 .一定没有乙烷 D .一定有乙炔 9.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 时,在阳极上同时生b L 氧气(标 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 ) 22.4ax A.b 11.2ax B.b 5.6ax C.b 2.8ax D.b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金属 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单质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 根据电离出H +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 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 根据电离出OH —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酸 碱 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 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 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盐 化合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 烃 烃的衍生 物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 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 +、HSO 3—、NH 4+、OH —,不是由SO 2、NH 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 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1、反应热的计算 (1)、键能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P—P P—O O===O P===O 键能/(kJ·m ol-1) 172 335 498 X 已知白磷及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结构如下图 经测定 1 mol白磷完全燃烧时,释放 2 378 kJ的能量,则上表中X=________。 (2)、已知1 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 气体放出283 kJ热量;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热量;1 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 kJ热量。 ①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工业上可利 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CH3OH(g) ΔH=-90.8 kJ·mol-1 ② 2CH3OH(g)CH3OCH3(g) + H2O(g) ΔH=-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 O2(g) + H2(g) ΔH=-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CH3OCH3(g) + C O2 (g) 的ΔH=。 2、溶液浓度与pH的计算 (1)若在0.1mol/L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 浓度是mol·L-1。 (2)某工厂排放出的废水,经测定含有0.001mol/L的游离氯和0.008mol/L的[H+]。现采用Na2SO3除去其中的游离氯,若要处理5L这种废水, ①需加入0.5mol/L的Na2SO3溶液____mL才能将Cl2除尽; ②处理后的废水的pH约为____。 3、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计算 (1)乙醇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 C2H5OH(g). 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完整版)高三化学计算专项练习

高三化学计算专项练习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关键熟练书写有关方程式,理清关系。 、实验室用10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11 () A.小于0.6mol B.0.6mol C.0.6mol—1.2mol之间 D.1.2mol 、在一定体积的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12 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C、等于100 mL D、大于100 mL 3、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4、在FeCl和CuCl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与所的23加Fe 粉质量相等,则原混和液中FeCl和Cu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A、7:2 B、2:7 C、1:2 D、2:1 二、根据原子守恒计算:不要局限于方程式计算,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体。 5、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含KCO 2.23%,含KOH 90%。现将1.00g样品加入3246.00ml 1.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1.070mol/L的KOH中和。蒸发溶剂,蒸发到无水时,可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A、3.00g B、3.43g C、4.50g D、无法计算 6、有5.1g镁、铝合金,投入500mL、2mol/LHCl溶液中,金属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NaOH 溶液,若要求达到沉淀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应为() A.250mL B.425mL C.500mL D.560mL 7、一定量的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mol/L的足量硝酸溶液中,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 NO(标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A.450mL B.500mL C.400mL D.不能确定 8、向一定量的Fe、FeO、FeO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l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32完全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单质铁的质量为() A.11.2g B.2.8g C.5.6g D.无法计算 三、转化法:把宏观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与电子或其他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9、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mL2mol/L的HC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A.5.1g B.10.2g C.13.6g D.15.3g -1 10、将质量为m g的铁与铜粉的混合物,溶于100mL 4mol·LHNO溶液(过量),充分反3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为0.05mol 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沉淀质量为() (m+12.0)g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1.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 容量瓶配制0.10 mol·L - 1 NaOH 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2. 若20 g 密度为ρ g·cm - 3的Ca(NO 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 3)2,则溶液中NO -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ρ400 mol·L - 1 B.20ρ mol·L -1 C. 50ρ41 mol·L - 1 D. 25ρ41 mol·L - 1 3. 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 好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c (Na + )=2c (SO 2- 4) B.a 2 mol >沉淀的物质的量>0 C .沉淀的物质的量=a 2 mol D .原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a 2 mol 5. 3 g 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 ,则 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 mol·L-1B.1.5 mol·L-1 C.2 mol·L-1D.2.5 mol·L-1 6.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7.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1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1B.0.3 mol·L-1 C.0.2 mol·L-1D.0.1 mol·L-1 8.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 35a 22.4Vρ×100%②c= 1 000a 22.4V③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④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H+4)>c(Cl-)>c(OH-)>c(H+)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右图是NaCl、MgSO 4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 出 10.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 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36.5 c/(1 000ρ) 11.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4 g A和4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和32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 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密度计算》复习

高考化学微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晶 体密度计算》复习 1、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已知Ge 单晶的晶胞参数a =565.76 pm ,其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即可)。 2 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 –3,晶胞参数a =_____________________nm 。 3、 GaAs 的熔点为1238℃,密度为ρg·cm ?3,其 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_,Ga 与As 以________键键合。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 ?1和M As g?mol ?1,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和r As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 A ,则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Y (Cu )与M (Cl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 如图所示。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a =0.542 nm ,此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 –3。(写出计算式,不 Cu Ni Y M

要求计算结果。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5、 (O)和B(Na)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 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晶胞中A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 m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ˉ3(不必计算出结果) 7、金刚石晶胞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_________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 8 (F)、B(K)和C(Ni)三种元素责成的 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C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ˉ3。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专题 一、基本概念: 【概念复习】 1、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中,。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和;其中带正电,带负电荷,不带电荷;在原子中,数= = 。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常见的原子团有、、 、、。 【同步练习】 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 B、O2 C、2H D、H2O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比原子运动速度慢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D、分子大,原子小 3、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和;例如:二氧化碳是由许多的构成的,钙是由许多的构成的,厨房内的调味品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则是由和构成的。 【基本概念】 4、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由此可见,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同步练习】 4、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5、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 A、中子数相同 B、电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质子数相同 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596;锌:0.00162;钠: 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电子 二、数字的表示意义 1、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 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 【同步练习】 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及数字表示下列粒子: (1)两个氮分子;(2)三个钙原子;

高三化学复习总结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高三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专题复习(二)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等。它们都要通过物质的量n联系起来,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掌握它们之间的计算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理论知识,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物质结构及化学计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十年来重现率达90%。 一、阿伏伽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的注意以下几点: 1.物质的状态:如水在标况下是为液体或固体、HF为液体;SO3在标况下是固体,通常状况下是液体;而CHCl3、戊烷及碳原子数大于五的低碳烃,在标况下为液态或固态。在标准状况下,乙醇、四氯化碳、氯仿、苯、二硫化碳等物质都不是气态。 2.特殊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O3、P4为多原子分子等。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4.某些离子如Fe3+、A l3+,还有某些原子团如NH4+、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减少。 5.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计算,如Na2O2 + H2O、H2S + SO2等。6.凡是用到22.4 L·mol-1时,要注意是否处于标况下、是否为气体。 7.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8.一定条件下混合气体的质量或所含原子的个数,如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2H4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28g. 9.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1 mol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小于N A。 二、【例题】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20个问题汇总。下表中各种说法是否正 确(用”√、×”表示) ?简要解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