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页,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三角形和五角星吗?(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来)你知道它们中的角在哪儿吗?(同桌交流)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交流共享

1.找出三角形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

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要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

(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学生齐答: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

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

第2课时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页,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述的几种角。

2.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

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不规则纸。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出示题目:判断下面各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为什么。

学生判断时要求:认为不是角的举右手。再分别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2.拿出三角尺,让学生找出三角尺上的角,提问:你能找出其中最大的角吗?学生指出来,同桌之间将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

二、交流共享

1.认识直角。

(1)提问:刚才你们两人找到的角,谁的大?学生得出:一样大。指出: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板书:直角)

(2)每人拿出另一把三角尺,现在找出这个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它也是直角。

(3)用手指描出这个直角,让学生感觉一下:直角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

(4)拿出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提问:你能找到直角吗?有几个?小组交流所找出的直角。全班交流: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有4个直角。

(5)教师利用纸工袋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学生模仿在作业本上画出直角。指出:为了表示一个角是直角,用直角符号“┐”标出来。师生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

(6)提问: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你画出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等吗?(学生操作,交流结果。)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7)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照样子把直角标出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媒体出示标出的直角符号。

2.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例3.

(1)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关系。出示例3三个不同时刻的钟面,你能找出哪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吗?集体回答。

(2)下面老师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2个钟面上的角比一比,看看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指出:这个角是锐角。(板书:锐角)

(3)学生尝试着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3个角进行比较。提问:这个角与直角比怎样?学生回答:第3个角比直角大。指出:这个角是钝角。(板书:钝角)

(4)指导学生认识“锐”“钝”及写法。

(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角,指名到黑板上借助三角尺判断它们各是什么角?集体判断其答案正误,并纠正错误的答案。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打开教材,拿出三角尺完成第3题,在每个角的旁边写出各是什么角,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小结:刚才和大家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有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角时,可以借助三角尺来判断。如果没有三角尺,你会判断吗?可以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来帮助判断,因为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生各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先折出一条线,然后沿着这条线再对折一次,折出一个角。提问:你有办法知道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吗?学生交流。借助身边现有的直角的工具比一比。提问: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指名回答:是直角。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读题,提问:整时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整时的分针都指着12. 提问:在钟面上确定了分针的位置,时针指着几,它们形成的角是直角?学生操作、尝试画,得出: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

2.可以用三角尺或有直角的图形等工具帮助判断。

3.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第3课时练习九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利用所认识的平面图形找出

其中存在的角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综合图形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判断各是什么角。

教学难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中的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板书:练习九)

3.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角。

∧┘ < 〈

(1)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3)哪些是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出示图,提问: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它们各是什么角?

指出:队旗上非常大的角,叫优角。

2.完成“练习九”第3题。

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图形,各有几个角。

指出:从这几个图形中可以得出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3.完成“练习九”第4题。

出示图中的角,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哪两个角相等?它们各是什么角?

4.完成“练习九”第5题。

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征。

先让学生找找图中各有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

小组讨论,两个锐角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提问:要想知道这两个角的大小,就要把这两个角进行比较,怎么比?

集体操作,比一比,两个锐角的大小。

提问:它们的大小怎样?

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个钝角的大小。

指名说说结果怎样。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锐角相等,两个钝角也相等。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6题。

研究三角形的3个角的特征。

读题。指名说说各是什么角。

提问:每个三角形中有几个锐角?

教师小结:每个三角形中最少有2个锐角。

2.完成“练习九”第7题。

(1)出示左图的上半,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图中有几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

出示左图的下半,提问:它是什么图形?有几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

现在把这两个图形合并成左图,大家数数有几个直角。

(2)出示右图的一半,数数图中有几个直角?

出示右图,提问:现在你能数出图中的直角吗?讨论:图中有几个直角?

教师肯定答案:有4个直角。指出:同一个顶点的两个角可以组成一个大角。

这里的大角是直角。

集体在教材上标出直角符号。

3.完成“练习九”思考题。

出示图形,你能找出其中的角吗?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数的?

交流数的过程。

指出:先数出相对独立的每一个,有3个;它们有同一个顶点,每两个角可以合成一个大角,有2个;这3个独立的角还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的角。因此一共有6个角。

提问:直角有几个呢?拿出三角尺来找一找。指名回答。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 bēn fèn xiáwān mín zúyìqí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 yǒnɡfēnɡsǒnɡɡéyǔlùnónɡfán rónɡ 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 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我会认”的生字组词: 9课:环绕茂盛隐密建筑清晰朦胧意境蒙蒙细雨湖水碧绿 10课: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瓜梯田维吾尔足够碉堡 11课:凤凰周恩来敲鼓衣襟褂子咖啡踩着端起蘸水长寿 12课:夜幕降临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一幢雄伟犹如焕然一新王府井绚丽多彩繁华装扮故宫川流不息五光十色银光闪闪从天而降 语文园地三:窄、穷、贱、恶、善、强、败、内、减 二“我会写”的字组词:易错生字: 9课:小岛展示建立纱巾环绕胜利轻纱隐约省市茂盛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 10课:维吾尔四季留下杏子哈密瓜蜜桃山坡搭建摘下钉子水沟够到热情好客五光十色 11课:龙船恩情长寿柏树活泼特有敬爱新鲜象脚度过凤凰 12课:一束勾画王府西单夺目故宫装扮闪烁雄伟辉煌华灯高照三同音字、形近字比较组词: 蜜(蜜瓜)摘(摘下)环(外环)胜(胜利)勾(勾画) 密(秘密)滴(水滴)坏(坏处)盛(茂盛)沟(水沟) 泼(活泼)度(度过)束(一束)绕(环绕)搭(搭建) 拔(拔河)渡(渡河)枣(红枣)浇(浇水)塔(水塔)

四、多音字组词 钉dīng(钉子)好 hào热情好客盛 shèng茂盛 dìng(钉着) hǎo好人 chéng盛饭 空 kōng空气乐 lè快乐蒙 měng内蒙古kòng空地 yuè音乐 méng蒙蒙细雨藏 zàng藏族重 chóng重新 cáng捉迷藏 zhòng重量 五、反义词: 宽—窄强—弱穷—富胜—败 贵—贱内—外恶—善加—减 六、背诵课文: 9《日月潭》 10《葡萄沟》 12《北京亮起来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共包括《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学习这组教材时,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秀丽风光,领略风土人情。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难点: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9、日月潭 教材分析: 《日月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

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作者以清晨与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看吧,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晨星、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好一幅天然浑成的画卷。再看中午,要是太阳高照,就是一幅明丽的山水画;“要是下起蒙蒙细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话中的仙境”了。本文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教学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分别是:(大年三十的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4月5日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贝”的故事 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 1、甲骨文的“贝”字,画的就是()的样子。 2、古代的人民觉得贝壳很(),很(),就把贝壳当作()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不易(),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带有“贝字旁”的字,大多与()有关。比如()、()、()、()、()。按课文内容填空。 1、州是我国的别称。我国的第一长河是,第二长河是,我国最高的山峰是。 2、春节的风俗有,过端午节要吃,过中秋节要吃。 3、我国制作食物时所用的方法有、、。(请写出三个)。

一、基础训练。(44分) 1.把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10分) (1)补写声母。(5分) iàng ùn ì uí uàn 酱炖腻随赚(2)补写韵母。(5分) zh j p s zh 珍津赔损蒸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qián cái jī ròu gǔtou bèi ké shāo kǎo mǐfàn chǎo cài yā dàn 3.查字典填空。(6分) (1)“烫”与“煲”字用部首查字法可查部,从而可以知道这两个字与有关。 (2)“购”与“货”字用部首查字法可查部,这两个字读音分别为;;它们都与笔有关。 4.选一选。(6分) 霄宵削 元()()苹果九()云外

赔陪培 ()土()伴()线5.照样子,连一连。(6分) 甜乎乎油绵绵 酸喷喷软生生 辣溜溜脆邦邦 香津津硬腻腻 6.猜一猜下面美食的名称。(填序号)(8分) ①烤鸭②水煮鱼③蛋炒饭④小鸡炖蘑菇 ⑤红烧肉⑥葱爆羊肉⑦宮爆鸡丁⑧凉拌菠菜 ()()()() ()()()() 二、能力提升。(14分) 1.连词成句,并加标点。(6分) (1)一身她浅绿色的穿上衣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以生活常见的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之后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 习方式逐步体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既积累丰富的知识.又促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亲切感。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1、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 题。 难点:除法的意义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课时分配 用7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一、授课课题:平均分(二) 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把一些物品 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其说明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 2、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问题及其说明 学生在观察例题图后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所以教学 时引导好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合作.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准备一幅教科书12页情境图。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 (二)问题及例题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暢所欲言.为 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师生活动) (1)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情境图。 2、探究新知 问题2: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

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课题内容简说 神州谣 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以“三字经”的样式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之情。 传统节日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句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 “贝”的故 事 本课是一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 中国美食 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各地美食的课文,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美味佳肴,表现了我国美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从衣食住行着手,使学生更加贴切深刻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鼓楼第一中心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014.4 班级姓名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6 分) 使劲.(jìn jìnɡ )勉强.(qiǎnɡ qiánɡ)兴.奋( xìng xīng)纳闷.(mènɡ mèn)嘴唇.(chún cún)窜.过(cuàn chuàn)二、看拼音,写词语。(20分) shù shāo duǎn cū pènɡ qiǎo fǎn kàng wēi fēnɡ jiān yìnɡ xún zhǎo qiánɡ liè chì jiǎo zhuǎ zi 三、看图写词语。(6分)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脱()受() jiǎ() zhāo()说()爱()假 jià()朝 cháo()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茂密的()()的船夫骑着() 狡猾的()()的太阳抱着() 凶猛的()()的阳光背着() 六、成语填空。(8分) 跋()涉()狐()虎() 赏()悦()天()日()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再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6分) 1、那孩子觉得。 2、我觉得。 3、觉得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 ;老虎。 2、只见风帆,帆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3、他拍拍水淋淋的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 的脸上却和骄傲。

九、读读下面的这段话,完成练习。(10分)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就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去。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1、 “冠军”指的是“第 名”。(2分) 2、从这段话中找出一对近义词。(2分) 3、蜗牛再也不能飞上天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请写下来。(6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 【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 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4.让学生知道周圉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这个平面图形的特殊性:不封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前面的简单图形知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还会有一些负迁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学生往往难于区别三角形的角和边与一个角的顶点和边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图形的认识,而是从物品中找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画法。 难点: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情境实物图儿何图形(模型)回归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本质特征。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全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第三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课提要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材,以汉字为主题,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歌谣、儿歌、图片中认字,探索汉字的秘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在识字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规律,通过猜字音、用部首查字法等方式识字。

教学过程典案 1 神州谣 一、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1.会认字。 zhōu huáyǒnɡfēnɡsǒnɡɡéxiáyǔlùyìnónɡqífèn fán rónɡ 州华涌峰耸隔峡与陆谊浓齐奋繁荣 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州”读zhōu,不要读成zōu。 (2)“奋(fèn)、繁(fán)”的韵母是前鼻音。“涌(yǒnɡ)、峰(fēnɡ)、耸(sǒnɡ)、浓(nónɡ)、荣(rónɡ)”的韵母是后鼻音。 (3)“峡”读xiá,不要读成jiá。 4.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神州歌谣长江台湾海峡大陆情谊奋发繁荣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三、读句子,理解加点的词。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奔: 涌: 长: 耸: 四、背一背,填一填。 我神(),称()(),山川(),可入画。黄河( ),( )( )涌,长城长,珠峰耸。台( )岛,隔海( ),与大陆,是( )( )。各( )族,情( )浓,齐( )发,共繁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想象画面,理解课文的意思。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齐奋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长江涌(yǒng)珠峰耸(sǒng)情谊(yì)神州(zhōu)传(chuán)统龙舟(zhōu)乞(qǐ)巧牛郎(láng)元宵(xiāo)漂(piào)亮珍(zhēn)贵饰(shì)品随(suí)身损(sǔn)坏钱财(cái)香煎(jiān)红烧(shāo)水煮(zhǔ)蒸(zhēng)饺炸(zhá)酱小米粥(zhōu)二、易写错的字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壳:上面是“士”,不是“土”。 转:第四笔是提。 烧:右边上面的横上不要多写一点。 烤:右边的下面是“”,不是“与”。

三、会写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 海峡民族一齐奋发情谊节日春节 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 全家团圆热闹艾香敬爱贴窗花大街 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 与众不同钱财有关美食红烧烤鸭 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四、多音字 zhuàn(转椅) bēn(奔跑) 转奔 zhuǎn(转身) bèn(投奔) sǎo(扫地) chuán(传说) 扫传 sào(扫帚) zhuàn(传记) piào(漂亮) zhà(炸药) 漂炸 piāo(漂浮) zhá(炸酱) 五、形近字炒(炒菜)赔(赔钱)堂(礼堂)吵(吵闹)陪(陪伴)棠(海棠)峡(海峡)烧(烧鸡)漂(漂亮)侠(大侠)浇(浇水)飘

(飘着)乞(乞巧)州(广州) 气(生气)洲(亚洲) 六、近义词 情谊—情意奋发—奋勉繁荣—繁华欢笑—欢乐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漂亮—美丽珍贵—宝贵喜欢—喜爱容易—简单 七、反义词 繁荣—萧条美—丑奋发—消沉 漂亮—丑陋珍贵—普通喜欢—讨厌 容易—困难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 黄河(奔)长江(涌)(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赛)龙舟(吃)月饼(过)中秋(会)鹊桥 九、词语归类 1. ABB 式的词语:香喷喷甜津津辣乎乎 2.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大街小巷大惊小怪左思右想东张西望七上八下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大街小巷人如潮。 2. 对偶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十一、考点提示 1. 了解祖国的著名景观。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丛书《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荆棘”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细读诗句,想象画面。【教学难点】 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二)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用“锋”说词语,如“刀锋、锋利、先锋”。 (三)初步了解雷锋。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的雷锋。教师补充资料介绍雷锋事迹。 2.小结:雷锋叔叔不但乐于助人,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可是突然有一天,雷锋叔叔因公牺牲,年仅22岁,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 (四)指导读好课题。示范朗读,指导读“哪里”: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好寻找的语气。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思考:雷锋叔叔出现在了哪里?划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2.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感动。 3.汇报交流。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专题选取了四篇课文,《曹冲称象》中的主人公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们学习;《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学生能在课文中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课文《一封信》和《妈妈睡了》,通过讲述与爸爸妈妈的故事,更能感受到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学习到曹冲的很多优秀品质。本单元中其他课文所讲述的故事,都体现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通过学习课文,更能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2个,规范书写2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难点: 巩固识字、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老师: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微机 学生;搜集身边的小故事。 学习时间: 12课时

本单元每课设置2课时,共12课时 4.《曹冲称象》2课时 5.《玲玲的画》2课时 6.《一封信》2课时 7.《妈妈睡了》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 4 曹冲称象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课标表述】 1.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意思,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较为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有表达的自信心。 【学习目标】 1.认识“称、曹”等14个生字,区分“称”和“秤”的字形、字音和字意。会写“船、然”等10个字,把“四点底”写规范、匀称。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4.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课提要课时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这首诗歌写“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 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最后终于找到——哪里需要 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课文让孩子懂得 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 6 千人糕 课文中爸爸向“我”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 “我”了解到千人糕是经过很多人辛勤的劳动得来 的。课文教育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 7 一匹出色的马 这篇课文运用形象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一家人 其乐融融的幸福美好的画面,感受到父亲是如何用爱 教育孩子战胜困难的。 2 语文园地二1.引导学生在认识职业中识字。 2.能够积累词语和谚语并学会说比喻句。 3.体会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4.练习写话。 5.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2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材,以“爱心”为主题,通过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等,让我们感受到手拉着手,心连着心,献上爱心,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放手学生自主读书,品味词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授课方法探究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采用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在线想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体会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在

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6 千人糕 通过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写字,品味词句,积累词 语。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提高了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体会劳动的辛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7 一匹出色的马 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习得作者运用文字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会家长正确的充满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语文园地二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巧设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等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典案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1.会认字。 cénɡ ménɡ nìnɡ shùn mài tà jīnɡ jí bàn yínɡ mì xū xiàn 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泞”读nìnɡ,不要读成nínɡ。 (2)曾(cénɡ)、蒙(ménɡ)、泞(nìnɡ)、荆(jīnɡ)的韵母是后鼻音。 (3)顺(shùn)、迈(mài)、瓣(bàn)、献(xiàn)的韵母是前鼻音。

(最新)第三单元复习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第38~45页。 知识梳理 知识归类知识点 角的组成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1.直角: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 2.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3.钝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角的画法先确定一个点,再用直尺分别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能正确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复习重难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分类标准。 复习方法

1.先设计“说一说”教学环节,让学生想到了很多关于角的相关知识,然后老师逐步进行归类整理,再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复习角的组成、角的大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等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己进行回忆、梳理,逐步完善关于“角”的整理和复习。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谈话导入: 谈话: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幅图片,知道是谁吗?对,他就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温故而知新。一起复习整理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师: 谁能告诉我,第三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品析:利用圣人的名言导入,一方面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点明复习的目的,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动画导入: (课件出示视频动画) 新学期开始了,慢羊羊村长慢吞吞地来到教室,对小羊们说:“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一种图形,它是由一个圆圆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聪明的小羊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角) 慢羊羊村长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三个图形,请小羊们一起来辨认一下哪个是角。 师:大家有信心和小羊们一起去辨认吗?这节课我们就对角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品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 力。在课堂上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且充满活力的氛围,学生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学得轻松愉快。课堂伊始从慢羊羊介绍角而进入复习,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石柱县南宾镇灯盏小学余文田设计并执教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2~36页。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1 第一课时平均分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课本P12~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备课 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4篇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快乐读书吧等四部分组成,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和“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课标及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一封信》《妈妈睡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和“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8个汉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在课内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折纸、剪纸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认识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是图形的特征之一,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认识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在介绍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 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学生掌握起来并不难。除了教材上提供的活动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 1.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感知图形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看一看,感知图形的轴对称特点,欣赏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 1.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让一名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一步、两步……再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并在空中旋转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单元对于图形的轴对称特征、平移和旋转主要是从生活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学生大致能辨别这些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 1 认识轴对称图形1课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填一填 12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 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车轮的运动是()现象。 5、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列出算式:()÷()=()读作:()。 6、12÷3=()想口诀:()。 7、被除数和除数都是8商是()。 二、判断6分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6、算式: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 三、选择 4分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升旗 4、下面各图形中能通过平移得到图①的是() ①(1 )( 2 )( 3)( 4 ) 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7分 □□□□□□□ 五、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6分 ()() ()() ()() 七、把平移后能和 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 八、把<、>、=、÷、×、+、-送回家。12分 25÷5○6 24÷6○5 18÷3○6 15○5=3

3○3=9 18○6=24 18○6=12 36÷4○9 九、计算20分 3×4= 20÷5= 12 ÷4= 18÷3= 5÷5= 12÷2= 3 ×3= 8 ÷ 4= 18+3 = 5×5= 25÷5= 24÷4= 8 × 4= 25 +6= 18÷6= 25-5= 9÷1= 8 ÷ 8= 16÷4= 30÷5= 十、列式计算。10分 (1)、被除数是15,除数是5,商是多少? (2)、被除数、除数都是7,商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4)、8个9是多少? (5)、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十一、解决问题。 1、一根长15米的绳子,做成5根跳绳,平均每根长多少米?4分 2、有20个皮球。 (1)平均分个5个班,每个班分几个?3分 (2)每个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3分 3、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几本?5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单元训练重难点重点难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

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单元课时安排 1、轴对称的认识――――――――――――――1课时 2、平移和旋转―――――――――――――――2课时 3、单元综合复习――――――――――――――2课时课题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主备人张立钰授课班级二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教学方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学生观察后,全班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