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一)

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一)
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一)

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一)

【关键词】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

目前,血脂异常具有危害性大,发病率高,趋向年轻化,控制率低等特点.血脂异常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以冠心病及脑中风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为首发表现,导致不良后果〔1〕.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调整血脂水平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有效预防措施〔2〕.

1血脂异常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1.1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目前认为,TC或LDL-C浓度升高是冠心病独立的致病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氧化的LDL-C和小而致密的LDL-C易被氧化,亦易进入血管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3〕.研究结果表明,高TG血症与冠心病事件和冠心病死亡有密切的关系〔4〕.大量的研究表明,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及死亡呈负相关,即当血浆HDL-C浓度由1.55mmol/L降低至0.78mmoI/L时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1倍.Apo(a)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与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结合,也可抑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t-PA)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一般认为,Apo(a)的质量浓度超过危险性临界水平(0.30g/L),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2倍,如果同时伴有LDL-C浓度升高,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则上升5倍.

1.2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浆胆固醇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5〕.Wilkinson 等〔6〕研究发现,高TG和低HDL-C水平个体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升高.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在冠心病、脑卒中、肾损害及大动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病之间的相关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遗传分子生物学关联,也有学者认为血脂异常引起内皮功能低下可能是它们相关联的潜在机制〔7〕.动脉的收缩性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8〕,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减退,而高胆固醇血症也可降低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为分子水平上存在特定途径的异常.

1.3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大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人群发生大血管并发症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ATPⅢ)中明确提出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的等同危险病症,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降低血脂治疗.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已经认识到血脂异常不仅是继发改变,而且亦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性病理生理过程,由此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新的策略,即全面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强调血脂异常导致严重疾病的重要性〔9〕.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时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使脂肪组织释放大量的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被作为原料,在肝脏中被合成为VLDL,TG,TC〔8〕.

1.4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疾病多数学者认为,脂质代谢紊乱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10~13〕.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病人血清TG,TC,LDL-C,ApoB100,LP(a)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单发性及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血清TC,TG,ApoB100水平升高,而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是血清TC,LDL-C,ApoB100水平显著升高.由此可见,血脂代谢紊乱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血清TC,LDL-C,ApoB100水平主要与复发性脑梗死相关,而血清TC,TG,ApoB100水平则主要影响单发性及老年性脑梗死.据报道,血清LP(a)水平升高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LP(a)是由ApoA-I,ApoB100和脂质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可干扰或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从而抑制血栓溶解,促进血栓形成,与脑梗死发病相关〔14,15〕. 1.5血脂异常与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S)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MS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主要表现是载脂蛋白B,TG和LDL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目前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MS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其可能机制:1)胰岛素抵抗使脂肪细胞释放过多的游

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另外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胰岛素的激活,胰岛素可抑制激素敏感的脂肪酶和细胞内脂溶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脂肪细胞中TG的分解;2)脂肪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增加,MS患者内脏脂肪细胞对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等激素的作用更加敏感,这些激素使脂肪细胞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并释放进入门静脉系统,在肝细胞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底物;3)胰岛素抵抗可降低三磷酸腺苷转运体-1(ABC-1)的功能,而ABC-1对于维持血浆HDL-C水平至关重要,即在组装HDL-C前先要将游离胆固醇运出细胞外,再将游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结合,形成HDL-C,而ABC-1参与上述过程.如果ABC-1功能降低,游离载脂蛋白A-1将无法与细胞内脂质结合,并很快被从血浆中清除,最终导致血浆中HDL-C水平降低〔16〕.

1.6血脂异常与其他相关疾病据报道,我国人群基线血清TC水平与所有恶性肿瘤合计死亡率之间呈负相关,基线血清TC水平与全死亡原因死亡率呈“U”形相关,血清TC浓度低于3.64mmol/L的人群的总死亡危险升高约30%〔11〕.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主讲人:陈志文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血脂异常的健康教育

血脂异常的健康教育 1.什么是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或低于正常的代谢紊乱状态。主要指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2.血脂异常的表现 血脂紊乱可在相当长时间无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两方面,即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引起黄色瘤以及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由于高脂血症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故临床上通常只表现为这些疾病的症状;还有一些高脂血症病人在检查血脂水平时,才发现血脂异常。体检时发现黄色素瘤、角膜环和高脂血症眼底改变以及上述伴发疾病的相应体征。 3.血脂异常的危害 过多的血脂易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的“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下,就能引发一系列的高血脂并发症,而发病情况也视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等。此外,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4.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调养,宜低糖,低脂、低盐饮食,提倡高纤维饮食,常食黑木耳、芹菜等蔬菜;忌暴饮暴食,晚餐少量清淡,忌辛辣厚腻之品。尤其是肥肉、蛋黄、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等。忌烟忌酒,饮食应有节制,控制体重。提倡适量饮茶,如生山楂、野菊花、决明子、五味子。昆布、花生壳泡茶饮。 5.运动指导 起居有常,避免过劳。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运动减肥,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骑车、打太极拳,做家务劳动,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控制体重。每天

202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 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 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 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他汀片更换为普伐他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剂量的是() A .阿托伐他汀20mg B .氟伐他汀40mg C .辛伐他汀10mg D .瑞舒伐他汀20mg

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降血脂研究进展 摘要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血脂类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从药物作用途径降血脂、降血脂药物分类对其进行系统介绍。 关键词:降血脂;药物作用途径;药物分类 1.前言 血脂是指正常人体内血液脂质的含量,血液脂质成分主要包括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另外还包括磷脂、游离脂肪酸等。目前国内以成年人空腹血清TC超过5.72mmol/L,TG超过1.70 mmol/L,即诊断为高脂血。脂质难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因此血液中脂蛋白(LPa)含量也是血脂是否升高的重要体现,较为重要的脂蛋白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1]。研究发现血脂过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由此引发冠心病、脑中风、肾衰竭等。此外,高血脂还与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2]。目前降脂药物主要从以下三个途径发挥降脂作用,即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体内脂质的代谢、转运、和排泄。 2.从药物作用途径降血脂 2.1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 2.1.1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小肠组织对胆固醇的吸收能力可显著影响血液中胆固醇水平[3]。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发挥作用。依折麦布是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闫丰等[4]对慢性肾脏疾病2期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研究中对比了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肾小球过滤率(GFR)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氟伐他汀对患者各个观察指标无显著治疗作用,加用依折麦布治疗则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降幅达15.4%。 2.1.2胆酸盐螯合剂 胆固醇为胆汁酸的唯一前体,在正常的消化过程中,胆汁酸分泌至肠道,大量胆汁酸从肠道吸收后重新进入肝脏。胆汁酸结合树脂可与肠道中的胆汁酸结合,阻断其重吸收,从而使血液中的LDL和TC的含量减少[5]。已上市的药物有考来烯胺、盐酸考来维仑、考来替兰等。 田哲[6]对辛伐他汀联合考来烯胺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进行评价。研究

降脂药物市场分析

调脂药物市场分析 一、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悄然随之变化。日益富裕的生活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以往少见的疾病逐渐的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 这些疾病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之后日益显现的,因此它们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富贵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 流行病学显示,这些富贵病发病率正处于明显的增长时期,并且已经创造了巨大基数的患者群。因此,这些疾病领域吸引着众多的医药企业,新药开发力度强劲,市场争夺激烈。 二、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脂类浓度升高。血浆中主要脂类有总胆固醇即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当其中一种或几种脂类升高均称为高脂血症。 血脂以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为核心,外包胆固醇()和磷脂()构成球形颗粒。再与载脂蛋白()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 表1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分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 Ⅰ↑↑↑↑↑ Ⅱa↑↑↑ Ⅱb及↑↑↑↑↑ Ⅲ↑↑↑↑↑ Ⅳ↑↑↑ Ⅴ及↑↑↑↑ 表2 各种血清脂质水平的临床意义() 血脂指标合适水平临界水平需治疗水平治疗最低目标 <5.2 5.2~5.7 ≥5.7<5.7 <3.1 3.1~3.6 ≥3.6<3.6 >1.0 0.9~1.0 ≤0.9>0.9 <1.7 1.7~2.2 ≥2.2<2.2 三、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 1、全国流行病学 近十几年来,国内开展了许多有关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但仍然缺乏权威的全国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其中,中国研究(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研究)和11省市心血管

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血流变检测仪其引起的血液黏稠度变化——高黏血症,影响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降脂、降黏在预防该类疾病中有其积极意义。我院1999年5月~9月对39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茶色素服药前后自身对比方法,通过血脂及血流变指标变化,观察降脂、降黏的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病例选择:选择受检者采取自愿的原则,与医生签定协议书,明确化验项目及服药要求,保证临床观察的准确性及真实性。受检者均是学校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入选39例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4~76岁,平均58.5岁。 1.1.2 高脂血症标准:总胆固醇(TC)>5.18mmol/L(正常值: 2.33 ~5.18mmol/L),甘油三酯(TG)>1.70mmol/L(正常值:0.56~1.7mmol/L)。血脂(TC或TG)中有一项或以上者为高脂血症。 1.2方法 1.2.1 观察方法:受检者治疗前均接受身高、体重、日饮食及运动量的调查,进行血压、血尿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及空腹血糖检查,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TC、TG 等血脂四项,同时测定血流变指标,抽血前一天不进食高脂饮食和饮酒。服药满30d、60d、120d时再复查血脂及血流变指标,第60d 或120d 复查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受检期间保持服药前生活习惯。 1.2.2 检测方法:采血在上午8:00~9:00,肘静脉采血2.5mL,肝素抗凝。全血黏度(ηb):用LBY-N5A型旋转式血液黏度计测定,切变率为60s-1。血浆黏度(ηp):120s-1。红细胞压积(HCT):用微量毛细管法测定,高速离心机,转速3,000rpm/min,离心30min后读数。血沉(ESR):采用温氏法测定,37℃水浴,1h 后读数。全血还原黏度(RV)、血沉方程K 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计算均由普利生集团提供软件。 1.2.3 给药方法:茶色素胶囊(江西绿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粒125mg,每日3 次,口服,每例连续服药两个月。 1.2.4 统计与处理:数据以x±s表示。对服药后30d、60d、120d血脂及血流变的各值采用服药前后配对t检验。 2 结果 39 例中有33 例、20 例、15 例分别完成了30d、60d、120d 复查。茶色素治疗后TC、TG 稍有降低,但与服药前差异无 显著性意义(均P>0.05),HDL在60d、120d均升高(P<0.01,P<0.01),LDL 分别在30d、120d 升高(P<0.01,P<0.05),血脂变化见表1。血流变指标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在120d下降(P<0.05,P<0.05),血浆黏度在60d 升高(P<0.01),血沉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在60d、120d升高(P<0.01~0.05),血沉方程K值同样在60d、120d升高(P<0.01,P<0.05),红细胞压积虽稍降低,但与服药前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栓性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子。因高脂血症引起的血液黏稠度增高直接影响了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表现为全血、血浆黏度增加;因高脂引起的红细胞膜中胆固醇/磷脂比值升高,可使膜流动性降低、刚性增强、使微循环阻力增加,减少对人体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灌流;血黏度增加可使血管内血栓形成,使心、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血浆黏度增高反映血浆蛋白(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及γ-球蛋白)浓度增高,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成分之一,在血浆中可形成网状,增加血浆黏度,亦可吸附于细胞表面,促使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高脂、高黏影响组织灌流及氧交换,加速组织代谢改变及结构恶化,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脂、降黏有利于改善心、脑、肾组织微循环结构异常,改善组织灌注及器官功能。 本文从血脂及血流变的两个方面对茶色素降脂、降黏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服药后其对HDL 有非常明显的升高作用,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值有所下降,虽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结果仍可说明茶色素有缓慢降脂作用,但反常性LDL 升高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不符;可降低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

中药降脂研究进展

综述 中药降脂研究进展 王宇辉 周超凡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 北京100700)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及中医对它的认识。方法:以查阅近几年国内文献资料为主,并进行统计、排列和汇总。结果与结论:许多中药有很好降低血脂的作用,而在药效上各有侧重,作用机理和途径也有所不同,多途径起综合疗效的中药往往是较好的降脂药。可见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药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并且中医对其病因病机及治则已形成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治疗 药理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不及时防治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降脂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经过广大医药科技人员的实验研究,已证实中药有很好的降低血脂作用,与西药相比毒副反应相对较小。现将降脂中药的药效、作用机理以及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概述如下: 1 降脂中药药效的研究 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从效果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有降甘油三酯作用的中药相对少一些。 1.1 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 这类中药有:蒲黄、泽泻、人参、刺五加叶、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最近报道沙棘油能够降低老年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 C)、甘油三酯(T G)、低密度脂蛋白(L DL-C)含量,以降低T C效果更为突出,同时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L DL-C)的趋势[1]。利用荷叶生物碱制剂饲喂高脂血症小鼠,其血清T C含量有明显的降低[2]。以长梗薤白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脉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血清T C、动脉硬化指数(A I)下降和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而T G、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显著性变化[3]。半夏水煎液给大鼠灌胃,正常动物T C略降低,对给予高脂饲料动物能预防和延缓T C增高,并能降低高脂动物血清T C含量,而对T G的作用不明显[4]。怀牛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的三萜皂甙类、甾醇类、游离糖和多糖类,单组分对家兔均无抗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但糖与皂甙组分合用可降低血液中T C含量,三萜皂甙与P物质的混合物制剂牛膝亭能降低65%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中T C,对82%的高 / 脂蛋白血症患者有降低 / 的作用[5]。 1.2 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 这类中药有:黄连、黄芩、刺五加叶、甘草等。黄连[6]、刺五加叶皂甙[7]对高脂血症的大鼠模型具有降低血清T G的作用,黄连还有抗氧化作用,刺五加叶能提高血清HDL及亚组分HDL2的含量。黄芩对乙醇诱导的高血脂具有降低血中T G的作用,黄芩甙元能提高H DL-C水平,黄酮成分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诱导的脂肪细胞的脂解作用[8]。1.3 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中药 这类中药有:大黄、何首乌、绞股蓝、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虫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熊胆、月见草等。最近仍有报道大黄醇提片有非常明显的降低高脂血症患者以及动物血清T C,T G,L DL,动脉硬化指数,载脂蛋白B (ApoB)和升高HDL、载脂蛋白AI(ApoA I)的作用[9]。近年动物实验表明绞股蓝总皂甙(I)、葛根水煎液、茶多酚、姜黄素、马齿苋、熊胆都有降低不同动物T C, T G,LDL-C含量的作用。枸杞原汁、枸杞多糖以及多糖组分纯化产物LBP-X在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试验中均有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清T C,T G和升高HDL的作用[10]。桑寄生水提物再经乙醇提取后,有明显的降T C,T G的作用,其石油醚提取物与大黄醇提物虽然单独使用无降脂作用,联合应用却有明显的降脂作用[11]。枸杞果液治疗不同证候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结果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的病人血清T C,T G,LDL-C浓度明显下降,而对肾阳虚、气血虚病人的降血脂作

2017-2018年降脂药三代他汀分析报告

2017-2018年降脂药三代他 汀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2月

正文目录 一、高血脂人群基数大,用药市场广阔 (4) 1.1高血脂危害大,患病率高,诊疗率低 (4) 1.2受益人口老龄化,用药市场持续扩大 (6) 二、他汀类药物占主导,第三代产品成主流 (7) 2.1 降脂药品类丰富,他汀类占主导 (7) 2.1 产品持续迭代,三代他汀优势明显 (8) 2.2 医院端受控费影响,三代他汀占比持续提升 (12) 三、进口替代成趋势,一致性评价是看点 (14) 3.1 三代他汀持续进口替代 (14) 3.2 一致性评价重塑竞争格局 (20) 3.3独家剂型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21) 四、主要公司分析 (22) 4.1 京新药业 (22) 4.2 华润双鹤 (23) 4.3 中国医药 (25) 五、风险提示 (26) 图表目录 图表1高血脂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 (4) 图表2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及异常分层标准 (5) 图表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6) 图表4 2013-2016年全国降血脂用药市场觃模及增速 (6) 图表5降血脂药物分类、作用机理及代表药品 (7) 图表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8)

图表7他汀类药物发展历程 (9) 图表8他汀类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9) 图表9 他汀类药物的体内药动学比较 (10) 图表10 与他汀类药物代谢有关的肝酶P450系统及其诱导剂和抑制剂 (11) 图表11 与他汀类药物代谢有关的肝酶P450系统及其诱导剂和抑制剂 (11) 图表12 他汀类药物样本医院销售额及增速 (12) 图表13 他汀类药物样本医院销售额及增速 (12) 图表14 他汀类药物样本医院占比及变化情况 (13) 图表15 他汀类药物的综合比较 (14) 图表16 阿托伐他汀样本医院销售额及增速 (15) 图表17 阿托伐他汀样本医院市场份额 (16) 图表18 20MG规格瑞舒伐他汀样本医院均价(元) (16) 图表19 瑞舒伐他汀样本医院销售额及增速 (17) 图表20 瑞舒伐他汀样本医院市场份额 (17) 图表21 10MG规格瑞舒伐他汀样本医院均价(元) (18) 图表22 匹伐他汀样本医院销售额及增速 (19) 图表23 匹伐他汀样本医院市场份额 (19) 图表24 2MG规格匹伐他汀样本医院均价(元) (20) 图表25 第三代他汀一致性评价申报或受理情况 (21) 图表26 第三代他汀一致性评价BE试验备案情况 (21) 图表27 三代他汀各剂型生产企业数量 (22) 图表28 京新药业盈利预测与估值 (23) 图表29 华润双鹤盈利预测与估值 (25) 图表30 中国医药盈利预测与估值 (26)

海参与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一、高血压 1、高血压的定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将高血压分期为: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mmHg 2、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水平。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3、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4、高血压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食盐的限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6 g为宜,口味以清淡为主,少食咸菜、酱菜、酱肉,罐头、香肠、火腿、方便面等。 (2)一餐之进食量宜少,一天之总热量应限制,每餐求七分饱即可,少食多餐。 (3)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之限制。肉类尽量用瘦肉部份,肥肉、猪蹄、鸡皮、鸭皮等含胆固醇很高,热量高,造成动脉硬化。避免麻花、油煎饼或油酥等油炸食物。烹调宜采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 (4)摄取均衡的饮食。如蔬菜、水果、油脂类[植物油]、五谷类、鱼肉[瘦]、蛋、奶、豆类。 (5)避免摄取过多的糖类及淀粉预防肥胖。 (6)经常食用降低血脂的食物,如香菇、大蒜、豆角、芸豆、毛豆、黄豆、红小豆、核桃仁、大葱、扇贝、对虾、豌豆、花生仁、木耳、洋葱、海带、紫菜、蚕豆等。研究表明,这些食物能改善血管功能。 (7)多食富含钾镁碘锌的食物,这类无机盐具有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脏的功能。钾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柑橘、杏、红枣、无花果、葡萄、大豆、菠菜、、土豆等;此外,家禽、鱼类、瘦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试题及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他汀片更换为普伐他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剂量的是() A .阿托伐他汀20mg

降血脂药市场情况分析正文

降血脂药市场情况分析正文目录 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平均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因而我国降血脂药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02~2007年,我国降血脂药用药金额复合增长率达 22.6%。 目前市场上的调血脂类药物主要分为五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药物。在我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类别是他汀类和贝特类,其他类别的药物应用相对较少。 北京是我国降血脂药用量最大且市场增长最快的城市,2002~2007年复合增长率为26%。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其次是上海、广州,2002~2007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9%、15%。杭州排名第四,但是增长速度高于以上三个城市。 他汀类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降血脂药物,是胆固醇合成抑制剂。他汀的出现使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有了重大进展。阿托伐他汀是医院市场销售金额最大、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降血脂药,大连辉瑞的产品(商品名立普妥)占据了阿托伐他汀79.28%的市场份额;辛伐他汀曾经是他汀类药物的老大,鼎盛时期曾占据此类药物80%的市场份额,现在也有17.97%的年增长速度,但是在阿托伐他汀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下,现在只能屈居第二。 国内常用的贝特类有微粒化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氯贝丁酯是一种最早的贝特类药,因其具有胃肠刺激作用强、易复发及胆石症发病率高等缺点,现已基本被临床淘汰。贝特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甘油三酯(TG)升高为主的患者。近年来贝特类用药增长幅度不大,非诺贝特逐渐统治了市场,苯扎贝特和吉非罗齐所占的份额很少。国内利博福尼制药公司(法国)、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占据非诺贝特92%和7%的份额,几乎垄断了该药的市场。 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贝特类医院用药情况类似,菲诺贝特都占绝对优势,不同的是在上海苯扎贝特用量更少,而广州吉非罗齐的用量更少。 Omega-3脂肪酸、阿昔莫司、普罗布考、血脂康等在样本医院也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阿昔莫司为烟酸衍生物,能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减少游离脂肪的释放,从而降低甘油三酯的合成。 2002~2005年,阿昔莫司市场增长速度较快,现在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Omega-3脂肪酸以海鱼油中含量最为丰富,海鱼油调节血脂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可能抑制了肝内脂质及脂蛋白的合成,促进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另外,它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减少血栓形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减低冠心病的

血脂四项指标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血脂四项指标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最近,单位组织体检,大家对血脂化验的几项指标不理解。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盈盈查阅了相关资料,解开了迷雾,填补了自己脑子里的一项空白。兴奋之余,俺把调研报告在这里晒晒,与您分享。 普通体检血脂四项是常规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脂四项的正常值(mmol/L):TCHO 3.0—5.7,TG 0.5—1.7,HDL 0.9—1.8,LDL 2.1—3.1。 人们印象中,胆固醇总是有害无益的,是冠心病、脂肪肝的代名词。在拿到血脂四项的验单时,对哪项都有“恐高症”。而一般心肌梗塞和脑血痊症的患者,大都是LDL脂蛋白胆固醇较高,HDL脂蛋白胆固醇较低。所以,记住一句话:胆固醇,高密度越高越好,低密度越低越好! 其实,胆固醇作为一种脂肪,是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是身体用来合成固醇类荷尔蒙、构成细胞膜的材料;皮肤中的胆固醇经阳光的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它可保护红血球不被破坏,增长红血球寿命,防贫血;它还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 胆固醇,一部分由肝脏制造,另一部分来源于食物。为了提供胆固醇这个建材给细胞使用,身体是通过血液来运送胆固醇的。然而,血液为水性物质,胆固醇为脂性物质,如何让脂性物质溶在水性的血液中运送,其外表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蛋白质,作为胆固醇的载体在细胞间运输,这层蛋白质就叫载脂蛋白——身体

用来运送胆固醇的搬运车。也就是说,通常的好胆固醇(HDL)和坏胆固醇(LDL),它们本身并非胆固醇,是两种运送胆固醇的血液脂蛋白,前者密度较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后者密度较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HDL的功用是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周边组织(如血管)运送到肝脏代谢掉,肝脏再把这些胆固醇分解并通过胆道排出体外。HDL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不仅能把血液中多余的血脂运载进肝脏,经分解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这称为血脂的逆运转);且由于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清除掉并携带出血管壁,也能把血管壁上已沉积的血脂运走;HDL还能修复血管壁的破损细胞膜,使血管变得光滑有弹性。因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意味着血管中的脂质“清道夫”也多,能够及时清除血管多余血脂,清除血液垃圾,保持血管畅通,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意外,是高脂血症的克星。因此医学上把HDL称为“血管内脂质清道夫”,或“心脑血管的保护因子”,美国的科学家称它为人类的“长寿因子”。 LDL的作用则相反,负责将胆固醇运从肝脏送到血管等周边组织。而LDL颗粒大、密度小,很容易被氧化,被氧化的LDL会携带血脂往血管壁沉积。如果血液循环中LDL水平过高,它可能慢慢阻塞向心脏和大脑输送血液的动脉血管内壁。还可能与其它物质一起形成脂斑,这种坚硬厚实的沉积物可能使动脉血管变窄,柔韧性降低,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形成血栓并阻塞变窄的动脉血管,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故LDL被称为“致动脉硬化因子”。 而HDL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LDL的氧化(因为只有经过氧化的LDL 才具有较强的形成血垢,致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作用)。正常的血脂代谢中,一个HDL分子可以“运输”5—6个LDL或TG到肝脏进行分解处理,最终排出体外。当LDL、TG数量过多,HDL、LDL、TG比例失调时,就打破了原先正常的血脂代谢平衡,被称为“垃圾”的多余血脂就会俯着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逐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医学上有一个动脉硬化指数的计算公式,即动脉硬化指数(A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

无锡市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周伟杰

·论著· 无锡市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周伟杰,诸芸,刘萍,丁新良 江苏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214023 DOI:10.3969/j .issn.1006-9070.2012.06.008基金项目:无锡市科技局项目(CSE000815 )作者简介:周伟杰(1971-) ,男,江苏江阴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无锡市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无锡市2 102名35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半定量食物频次表(SQFFQ)进行膳食调查并同时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验。结果 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3.86%,以单纯TG升高为主要类型,占41.2%;农村居民患病率(47.3%)高于城市(40.6%)(P<0.01),55~6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49.46%;血脂异常组蛋类、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水果摄入量低于血脂正常组,而食用油的摄入量则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超重组及高血压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无锡市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膳食中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并存,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高血压密切相关。应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关键词:居民;血脂异常;危险因素;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膳食调查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70(2012)06-0020-03 Epidemiology survey of dyslipidemia among  residents in Wuxi City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ZHOU Wei-jie*,ZHU Yun,LIU Ping,DING Xin-ling * Wuxi Municipal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Wuxi 21402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dyslipidemia among residents in Wuxi city.Methods A Total of 2 102persons aged over 35year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the investigation with multi-stage randomcluster sampling.Diet survey with SQFFQ,meanwhile,physical examination,laboratory testing(total cholestero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triglycerides)were conducted for them,and the data were made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prevalencerate of dyslipidemia for residents over 35years in Wuxi was 43.86%,and hypertriglyceridemia was the leading category.Thep revalence rate of dyslipidemia in rural area(47.3%)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area(40.6%),and it was highest for resi-dents ages ranged from 55-64years old.Intakes of eggs,milk,beans and fruits in pati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intake of oil was opposite(P<0.05).The prevalence rate of dyslipidemia for groups of obesity,overweight and hypert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s(P<0.001).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of dyslipidemia in Wuxi is a higher level,and dyslipidemia showed a younger trend,dyslipidem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obesityand hypertension.There are risk factor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diet.Suitabl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proposed to improvedietary pattern and strengthen physical activity to control the epidemiology  of dyslipidemia.Key  words:residents;dyslipidemia;risk factors;overweight/obesity;hypertension;hyperlipemia;diet survey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 或)甘油三酯升高,通常称为高血脂症,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残、 致死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此外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 系[1] 。据卫生部疾病统计,我国每死亡3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2,3] 。因此,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做好高脂血症防治工作,成为近阶段我国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 脂水平检测,以期了解无锡社区人群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分析评价膳食等因素对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制定居民高脂血症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0月-2009年2月,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无锡市滨湖区4个社区中年龄≥35岁居 民2 400人作为调查对象,实际调查2  102人。·02·江苏预防医学2012年11月第23卷第6期 Jiang su J Prev Med,November,2012,Vol.23,No.6

血脂异常临床诊断和治疗

血脂异常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血脂与脂蛋白 一、血脂 1、什么就是血脂? 血脂就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脂质就是一大类化学物质,主要包括①胆固醇、②甘油三酯(也就就是中性脂肪)、③磷脂、④脂肪酸等。 2、血脂的来源有哪些? ⑴外源性:来自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奶油、脑组织、内脏(特别就是肝脏)及脂肪丰富的鱼肉类。 ⑵内源性:由体内自身合成。 两种来源的血脂可以相互制约。①正常情况下:当摄入食物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时,肠道吸收增加,血脂浓度上升,同时肝脏的合成受抑制;摄入减少时,肝脏合成将加速,故最终血脂浓度保持相对平衡。②当肝脏代谢紊乱时:便不能正常地调节脂质代谢,此时若继续进食高脂食物,必然导致血脂浓度持续增高。 二、脂蛋白 血脂就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们必须与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 (一)脂蛋白主要包括哪些? 应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1、乳糜颗粒(CM)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3、低密度脂蛋白(LDL) 4、高密度脂蛋白(HDL) (二)脂蛋白的大小(超速离心法)

(三)人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成分 (四)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乳糜微粒(CM):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浑浊。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将胆固醇转运到外周组织。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 胆固醇逆转运。 (五)什么就是载脂蛋白? 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结合在一起的特殊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 (Apo);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各类脂蛋白中,目前已经发现的载脂蛋白有20余种;乳糜微粒主要含Apo B48,VLDL与LDL主要含Apo B100,HDL 中的载脂蛋白以Apo AⅠ为主。 第二节血脂异常的检出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今世界上使用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这类药物降脂作用强、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肯定,耐受性好,虽然与某些药物合用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但低剂量使用可减少甚至避免。现对这种药物的新剂型、结构特征、作用靶点、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及市场发展前景7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药物新剂型;作用靶点;临床评价;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发展前景;药物经济学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的问世是降脂药治疗史上的重大进展,其除具调脂作用强、耐受性好等优点外,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对该类药物的结构特征、药动学、药理作用、不良反应4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比较,现综述如下。 1.已上市或正在开发的他汀类药物新剂型 目前,已上市或正处于开发中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临床上,因西立伐他汀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可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频频发生,故已于2001年撤市。匹伐他汀由日本Nissan Chem株式会社开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目前Ⅲ期临床试验已结束,正处于注册前状态。匹伐他汀低剂量(0.1、0.3、lmg/kg)的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疗效即相当于10倍量的阿托伐他汀,0.5mg/(kg·d)即可降低血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分别达7%~20%和10%~39%,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更为有效。与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对比研究表明,虽然彼此都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C,但是匹代他汀药效最佳,是潜在的超级他汀[1]。 2.作用靶点 洛伐他汀分离自霉菌培养物,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通过对洛伐他汀的化学结构进行改进而得的半合成品,氟伐他汀则是第一个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结构中均有羟甲基戊二酸活性结构,只是存在形式不同。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非活性内酯形式药物,必须代谢成其相应的开环羟基酸形式才能抑制HMG—CoA还原酶。普伐他汀以具有活性的开放酸盐结构存在,水溶性大,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的能力比周围组织高400倍~1 200倍,因此,无明显抑制外周组织合成胆固醇的作用而不良反应少。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十分接近,在疗效、不良反应、耐受陛等方面仅程度上稍有差异。氟伐他汀结构与以上3种他汀类药物明显不同,是以氟苯取代吲哚环的甲羟戊酸内酯的衍生物,无需代谢转化就具有药理活性[2]。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一样,均含有氟苯环和氮杂环,是全人工合成的第2个他汀类药物,二者与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相比,水溶性增大,脂溶性降低。罗伐他汀为单一对映体,以活性羟酸钙盐形式存在。除普伐他汀外,罗伐他汀比其它他汀类药物有更强的亲水性[3]。 3. 药代动力学 口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几乎全被吸收,辛伐他汀吸收比较完全(80%-85%),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仅少量吸收(34%和31%)。食物除对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吸收有影响外,对其他他汀类药物均无影响。普伐他汀的亲水性强,其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为45%,其余4种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在95%以上。源于肝细胞的胆固醇是形成血胆固醇的主要原因,而源于非肝细胞的胆固醇是正常细胞所必需的,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其肝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