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测试题

第5单元测试题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2分,28分)

1.当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 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cm,所画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 cm2。

2.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 3 cm和 5 cm,它们的直径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3.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5 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 )m。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 cm,内圆直径是8 cm,它的面积是( ) cm2。

6.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7.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小圆与大圆周长的比是( ),小圆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

二、我会判断。(10分)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2.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

4.当圆的半径是2 cm时,它的周长和面积一定相等。( )

5.在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圆形。( )

三、我会选。(8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3.圆周率π( )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4.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

A.4

B.πr

C.πr+2r

四、我会算。(计算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18分)

五、我会解。(每题6分,共36分)

1.一匹马拴在树上,绳长4 m ,求这匹马走一圈是多少米?最多能吃到多大面积的草?

2.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它的时针的长度是2.75 m 。大本钟的时针针尖一昼夜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3.一个圆形花坛,直径5 m ,在它周围有一条宽1 m 的环形鹅卵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种铝制面盆是用直径30 cm 的圆形铝板冲压而成的,要做1000个这样的面盆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铝板?

5.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6.下图是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大齿轮的半径是2 dm,小齿轮的半径是8 cm,如果大齿轮转动200周,小齿轮要转动多少周?

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教室里的位置、电影院的座位等等。本节课"位置"的教学,教材只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第几组第几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习《位置》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利用了班学生的位置这一"活"教材,让孩子们共同学习。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在班的位置。有的说他是班左数第几列几行,有的说他自己的位置是班右数第几列几行等。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让他们继续更加简练地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自我描述位置的同时,孩子们发现虽然描述位置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自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并作交流与汇报。我认为孩子们在自我描述中和与书本学习中,思维在进行着一次次的碰撞,在对比中掌握了应用数对知识来表示位置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中我发现只要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在教学中我们要扮

好知识与学生的搭桥与铺路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比我们乏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容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较好。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好把握,如果提供给你一确定位置的格子卡片图,哪为第一行呢?到底是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我查看了好多教辅资料,"上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下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到底怎么给学生说呢?没办法,我只好告诉学生,先看看题中有没提示的语言,如果有,先根据提示的语言来决定是上一行为第一行还是下一行为第一行,再做题。

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五章《圆》专项训练三人教新课标

2020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章检测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两个圆的周长不相等,是因为() A.圆心位置不同B.圆周率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厘米. A.7.065B.9.42C.18.84D.28.26 3.一个半圆形,它的面积是8π,它的周长是() A.4π+8B.π+2C.4π+4 4.圆的半径扩大2倍后,它的面积与原来比() A.扩大2倍B.扩大4倍C.不变 5.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它们的半径各增加2厘米,那么圆的面积增加得多的是() A.大圆B.小圆C.一样大D.无法确定 6.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小圆的面积等于大圆面积的()A.B.C.D. 7.两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圆的面积() 页1

A.不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D.无法判断大小 8.小明的妈妈要买一块台布盖住家中一张直径1米的圆形桌面,你认为选()种比较合适. A.120厘米×120厘米B.120厘米×80厘米 C.3140平方厘米D.314平方厘米 9.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是5:4,那么大圆与小圆的面积比是() A.16:25B.4:5C.25:16D.5:4 10.图中的两个小圆的周长的和与大圆的周长比较,() A.一样长B.大圆的周长长 C.大圆的周长短D.无法比较 11.手工课上花花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卡纸,剪一个最大的圆.圆形纸片的面积是() A.314 cm2B.320 cm2C.200.96 cm2 二.填空题(共9小题) 页2

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3.半径是3cm的圆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π取3.14)14.一个圆的周长是62.8分米,半径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15.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这样推导: 我发现: (1)所拼成的梯形面积与原来的圆形面积; (2)所拼成的梯形的上底等于原来周长的,下底等于原来周长的. (3)所拼成的梯形的高是原来圆的. 通过转化,根据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出:圆的面积S=. 16.在一块长是4m,宽是2m的长方形铁板上截下一块最大的半圆形铁板,这个半圆形铁板的面积是. 17.画圆时可以知道,必须知道与,决定所画圆的位置,决定所画圆的大小.画圆时,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的两脚间的距离,即是该圆的长度. 页3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六年级数学(上)目录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周 1.1 整数与整除的意义-1.3 能被2,5整除的数 (1) 第二周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5) 第三周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9) 一月一考第一章数的整除 (13) 第二章分数 第四周 2.1 分数与除法(1)-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 (17) 第五周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3)-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21) 第六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1)-(3) (25) 第七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4)-(5) (29)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1 分数与除法-2.4 分数的加减法) (33) 第八周 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 (37) 第九周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2) (41) 第十周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3)-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45)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5分数的乘法-2.9分数运算的应用) (49)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十一周 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 (53) 第十二周 3.3 比例-3.4 百分比的意义 (57) 第十三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1)-3.5 百分比的应用(3) (61) 第十四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4)-3.6 等可能事件 (65) 一月一考第三章比和比例 (69)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十五周 4.1 圆的周长-4.3 圆的面积(1) (73) 第十六周 4.3 圆的面积(2)-4.4 扇形的面积 (77) 一月一考第四章圆和扇形 (81) 期中测试 (85) 期末测试 (89) 参考答案 (93)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 (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r=()cm d=()cm d=()cm d=()cm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5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和5cm,它们的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6、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7、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8、在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厘米,周长()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9、一个圆的半径6分米,如果半径减少2分米,周长减少()分米。 10、完成下表。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直径总比半径长。()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4、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 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 A、31.4 B、62.8 C、125.6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4、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 π 4 B、πr C、πr + 2r 四、作图(6分) 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五、综合运用。(20分) 1、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出圆的面积。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

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X|k | B| 1 . c|O |m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圆测试卷(含详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圆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0分,) 1.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 A.3.14 B.3.142 C.π 2. 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就() A.扩大4倍 B.扩大2倍 C.扩大8倍 3. 如图,圆的半径是3厘米,A,B是圆上的两个点,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与空白部分 的周长相等,则AB线段的长度() A.大于6厘米 B.小于6厘米 C.等于6厘米 D.ABC都有可能 4. 假若给排球和地球分别用铁丝打一个箍,但由于粗心,这两个箍都多打1米,箍与球间的缝隙() A.排球上的大 B.地球上的大 C.一样大 5. 一个圆的直径从2厘米增加到3厘米,它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A.3.925 B.3.14 C.1.57 6. 用圆规画一条直径是8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A.16厘米 B.8厘米 C.4厘米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和() A.两个数的计算结果等于1,那么这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B.在C=πd中,C一定时,π和d就一定成反比例 C.山羊比绵羊多25%,也就是绵羊比山羊少20% D.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E真分数倒数比原数大,假分数倒数比原数小。F在一

个完全相同的铁圆锥一定可以加工成一个与它们等底等高的圆柱 8. 在圆内剪去一个圆心角为36°的扇形,余下部分的面积是剪去部分面积的()倍。 A.10 B.9 C.6 D.5 9. 在一圆中画一最大的正方形,再在正方形中画一最大的圆,那么这三个图形面积的 比是(从外到内)() A.π:2:1 B.2π:π:2 C.2π:4:π D.4:π:2 10. 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4cm,所画的圆的直径是()cm. A.2 B.4 C.8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0分,) 11. 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________厘米,这 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2. 在一个圆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倍,是半径的________倍。周长扩大5倍,直径扩大________倍,面积扩大________倍。 13. 车轮________叫做车轮的周长。 14. 一个圆的直径是9cm,它的半径为________,一个圆的半径为5dm,它的直径为 ________. 15. 把周长为9.42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16. 在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________.周长是________. 17. 画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________厘米。 18. 一个环形垫片的外直径是6厘米,内直径是4厘米,垫片的面积是________. 19. 在一张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里面剪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________分米,周长是__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分数与除法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分数的加减法 2.5分数的乘法 2.6分数的除法 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百分比的意义 3.5百分比的应用 3.6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圆的周长 4.2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圆的面积 4.4扇形的面积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一个圆有()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倍。 2.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直径是()分米,周长是()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3.圆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4.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定为()厘米,这个 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用一张长10分米、宽8分米的纸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6.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它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这个时针的尖端 转动一昼夜所走的路程是()厘米。 7.()个圆心角是90°的相同大小的扇形可以组成一个圆。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把圆形纸片按不同的方向对折,折痕一定都通过圆心。() 2.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直径的 3.14倍。() 3.圆越大,圆周率越大。() 4.一个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5.若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4倍。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要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A.5 B.2.5 C.10 D.15 2.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这个圆的面积和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的关系为()。 A.圆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C.两者的面积相等 D.不能比较 3.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这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A.2∶3 B.3∶2 C.4∶9 D.9∶4 4.车轮滚动一周,求所行的路程,就是求车轮的()。 A.直径 B.周长 C.面积 D.半径 四、计算题。 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决问题。 1.一块圆形桌布的半径是6分米,给它的周围缝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这块 桌布用料多少平方分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五章5.1圆的认识 人教版 含答案

第一讲 圆的认识 【知识巩固】 1.圆的意义: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如下图中,中心的一点O.一般用字母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圆心确定圆的位置.(画圆切忌别忘记标圆心0) 3.半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如下图红色线.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4.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如下图蓝色线.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A 、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B 、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 = 2r 或r = 2 d 或r=d ÷2 6.圆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7.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长,周长越大. 8. 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A 、滚动法:在圆上点一点A 作为标记.把圆放在直尺上,标记点A 对准直尺的0刻度,圆沿直尺滚动一周后标记点所对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B 、绕绳法:把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上的一点对准圆上的标记点A ,并将绳子绕圆一周回到标记点A (A ’)处,然后拉直绳子,测量出点A 和点A ’之间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C 、直接测量法:可以用卷尺或皮尺直接绕圆形物体一周进行测量. (以上三种方法测得的数据都有一定的误差) 9. 圆周率的意义: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 90 分钟) 班级: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横线上填上“ >”“或<“”=。” 33+24______5490-71______20 540+100______230+450980-780______110+90 2.估算 699+204 时,把 699 看作 ______,把 204 看作 ______,则 699+204 的结果大约是 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做数学作业用了约30______。眨一下眼用了约1______。 吃午饭用了约 15______。一场足球赛用了约2______。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 和 8 .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 ______。 5.生物兴趣小组有男生 7 人.女生 3 人,男生占全组的 ______%。 6.某粮油店原来有 3 吨大米,卖出了 1000 千克,还剩 ______吨大米。 7.12 的因数有 ______个,选 4 个组成一个比例是 ______。 8. 把 8. 2 米长的彩带平均截成相等的小段,共截了 3 次,每段长 ______米,每段是全长的 ______。 9. 在横线上填上“ >”“或<“”=。” 200+699______900600______1000-452 514-28______405+52152+29______202-21 10.我会填上合适的单位。

二、判断题。(共10 分) 1.如果一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比正方体的大。 ( ) 2.把一个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正方体,形状虽然变了,但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变。() 3.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便宜 80%。() 4. 除 1 以外的非零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5.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 1 的倍数。() 6.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而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7.相关联的两个量不成正比例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8.分母是 6 的最简真分数有 2 个。() 9.边长与直径相等的正方形和圆,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小.()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列, 行) ↓↓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7表示: 求7个的和是多少?或表示: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表示: 求的是多少? 9 × 表示: 求9的是多少? A × 表示: 求a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扇形习题(有答案)-数学六年级上第五章人教版

第五单元圆 第四节扇形 习题与解答 知识点:弧、扇形与圆心角 1.以下哪个选项是弧的定义() A. 圆上两点间的部分 B. 圆上两点与半径围成的部分 C. 圆内两点间的部分 D.圆外两点间与圆内一点围成的部分 2.以下哪个选项是扇形的定义() A.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B. 圆上两点与圆内一点连线及其弧围成的部分 C. 圆外两点与圆心连线围成的部分 D.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任意两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3.以下哪个选项是圆心角的定义() A. 顶点在圆外的角 B. 顶点在圆内的角 C. 顶点在圆心的角 D.顶点在圆上的角 4.下图中哪个是圆心角() A. B. C. D. 5、以下哪个选项是弧()

A .半径AO+BO B.半径AO+BO+圆上A B C.圆上AB D.都不是 6. 已知圆的直径是10cm ,计算下图扇形的周长。 A. B. 7.已知圆的直径是18cm ,计算下图扇形的周长。 8.计算下图中扇形的面积。 A. B. 9.计算下图阴影部分面积。 半径为6cm 半径 为8cm

【参考答案】 1、A 2、A 3、C 4、C 5、C 6、解: A. 一个半圆的周长分为两段:半个圆的周长+直径长。即3.14×10×1 2 +10=25.7(cm) B. 半圆的一半是整圆的1 4,同样分为两段:1 4 圆周长+两倍半径。 即3.14×10×1 4 +10=17.85(cm) 7、解: 圆心角为120度,即360度的1 3,同样分为两段:1 3 圆周长+两倍半径。 即3.14×18×1 3 +18=36.84(cm) 8、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教研组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3×61表示: 求5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 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 圆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5章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为原来的()倍. A.2B.4C.3D.9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圆规两脚张开3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就是3厘米 B.周长是6.28米的圆,它的直径是1米 C.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和面积相等 D.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将周长25.12厘米的圆形纸片剪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A.12.56厘米B.16.56厘米C.20.56厘米 4.如图(单位:厘米)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A.38.84B.57.68C.42.84D.18.84 5.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花池,它的周长是() A.πr+r B.πr C.πr+2r 6.用三根同样长的钢丝分别围成下面三种图形,其中面积最大的是()A.长方形B.正方形C.圆 7.在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cm.A.6B.4C.2D.3 8.圆周率() A.大于3.14B.等于3.14C.小于3.14 9.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射线B.线段C.直线 10.在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A.B.C.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厘米. 12.圆的与的比是一个固定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13.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直径是厘米.14.一个圆环,内圆周长是25.1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cm2.15.如图中圆的半径是4cm,那么阴影部分的周长是cm. 16.图中图形的周长是米. 17.当圆规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为2cm时,画出的圆的面积是cm2. 18.圆有条半径,圆半径的长度是它直径的;半圆有条对称轴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半圆也可以看成圆心角是180°的扇形.() 20.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21.利用圆规和三角尺,可以画出“太极图”的图案.() 22.圆周率π的值是3.14.() 23.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cm,那么与其半径相等的半圆的周长是9.42cm.()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求下列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1)C=53.38米 (2)C=28.26分米.

沪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复习 (绝对经典)

未来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 科 目 授课时间段 学科教师 课时数 2H 课 题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 专题一:整除(数的整除、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分解彻底) (2)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如何求约数,约数和 A 、求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 B 、A ×B=(A 、B )×[A 、B] C 、求约数个数:指数加1在相乘 求约数和:从每个因数的零次方开始加,一直加到这个因数本身,然后再把所有的这些和相乘。 例如:18=2×23 约数个数为:(1+1)×(2+1)=6个 约数和为:(1022+)×(210333++)=39 【备注】有时,整除出的题咋一看貌似有些小难,但是只要稍微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难题都是”纸老虎”。 专题二:分数(分数、繁分数计算化简;裂项,分数与小数互化) (1) 分数计算技巧: 加减法:能凑整则先凑整、分母相同的放在一起先算(死算时通分) 乘除法: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能约分则尽量约分 (2) 繁分数化简计算 【备注】繁分数更多的是一个工具,通常它会出现在分数的混合计算当中来考查学生的化简能力、细心程度。 解题技巧:在计算中碰到小数,尽快转化成分数、做到步步为营,细心决定成败。 (3)分数的裂项:(分母为乘积、分子为和差) )1(1+n n =n 1-)1(1+n ) 1(+n n a )k (1+n n =k 1 [n 1-)(1k n +] ) k (+n n a )2)(1(1++n n n = 21 [)1(1+n n -)2)(1(1++n n ] ) 2)(1(++n n n a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 一、圆的知识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 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即 C 圆=πd =2πr 。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 表示圆的面积, 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πr 2 。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即πr +2r ;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πr 2 2 。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考试一般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第1页 第2页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 一.数的整除 概念:整除、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分解素因数、公倍数和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互素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够被b整除,或者b能整除a。 ÷=,其中a b c 、、都是整数。 a b c (2)倍数和因数: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3)奇数和偶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2k),余下的整数都是奇数[(2k+1)或(2k-1)](4)素数和合数: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素数(也叫做质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其中: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分解素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的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 (7289243322233 (5)公倍数和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个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6)互素:如果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为1,那么这两个数互素 1~100的素数有: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2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二.分数 概念:分数的种类、最简分数、约分、通分、分数的运算法则、倒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分数的种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其中假分数和带分数可以相互转化 (2)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互素 (3)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数约去的过程 (4)通分:将异分母的分数分别化为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5)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要在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分子相加减,这时候就要用到通分和约分。乘法:分母乘以分母,分子乘以分子,除法:除以一个分数就等于乘以一个分数的倒数(6)倒数:1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为小数。如:1/3=……,1/5=等。但能化为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首先将这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在这个最简分数中,将分母进行分解素因数,若分母的素因数中只含有素因素2和5两,则这个分数可以化为最简分数。否则不能。 三.比和比例 概念:比和比值、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百分比、等可能事件、(1)a、b是两个数或两个相同的量,为了把b和a相比较,将a与b相除,叫做a与b的比,记作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20分) 1、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 ()。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3、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4、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分 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5、在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内剪半径是3厘米的圆,这样的圆最多能剪 ()个,这些圆的面积和是()。 6、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都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7、一个圆的周长是6.28分米,半圆的周长是()分米。 8、在一个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平方厘米;如果在这正方形中画4个最大的圆,这些圆的周长的和是()厘米,面积的和是()平方厘米。 9、一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厘米。针尖扫过的面 积是()一个挂钟的分针长6厘米,一昼夜这根分针的尖端走了()厘米。 针尖扫过的面积是() 10、把圆沿着它的半径r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4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二、判断题。(10分) 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2、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一个圆的周长由3.14米增加到6.28米,它的直径增加了1米。()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与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与就是多少? 31×5表示求5个3 1的与就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多少。 例如:31×74表示求31的74就是多少。4×8 3表示求4的83就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与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 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就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单位“1” 在分数句中分数的前面;或在“占”、“就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相当于”“就是”、“比”相当于 “ = ” (2)分数前就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数=具体量 例如:甲数就是20,甲数的3 1就是多少?列式就是:20×31 4、瞧分数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数前就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例如:甲数就是50,乙数比甲数少2 1,乙数就是多少? 列式就是:50×(1-2 1) (比多):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5 3,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就是:50×(1+53) 3、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多少:用 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多少: 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就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