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型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型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型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型

句子专项练习题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2、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3、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4、我们眼前出现了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缩句)

5、我们把美丽的火烧云拍下来了。(改为被字句)

6、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小红说话的声音。(修改病句)

7、今天老师讲的题,我基本上全懂了。(修改病句)

8、宽阔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9、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修改病句)

10、树叶很密。(扩句,至少两处)

11、一只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缩句)

12、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13、小鸟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14、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谈论的一个焦点。(修改病句)

15、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修改病句)

16、小鸟在树上飞。(改为拟人句)

17、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缩句)

18、天空中跑来一条狗。(扩句,至少两处)

19、其他的峡谷怎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呢?(改为陈述句)

20、小英说:“这次文艺汇演我要表演一个节目。”(改为转述句)

21、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缩句)

22、小红认真专注地听着悠扬的琴声。(修改病句)

23、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仿写比喻句)

2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缩句)

25、这难道不是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26、济南的夏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修改病句)

27、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缩写句子)

28、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缩写句子)

29、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缩写句子)

30、李博士不得不停止了工作。(改为肯定句)

句子专项练习题

姓名:

1.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缩写

句子)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缩

写句子)

3.蟋蟀建筑住宅并没有特别好的工具。(改为设问句)

4.这是一种巧合。(改为反问句)

5.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写句子)

6.爬山虎的脚不大引人注意。(改为设问句)

7.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奖励了他。(修改病句)

8.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缩写句子)

9.他是那么天真可爱,你见了,绝不会责打他。(改为

反问句)

10.一条全黑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摇摆着。(缩写句子)

11.我肯定王晓大概生病了。(修改病句)

12.这里是鸟的天堂。(改为反问句)

13.太阳下山了。(改为比喻句)

14.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改为反问句)

15.学校操场的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缩写句子)

16.食物巢穴蟋蟀经常找离到

很远地方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7.这难道不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18.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缩写句子)

19.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20.花园里洋溢着笑声。(扩句,至少两处)

21.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写句子)

22.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改为把字句)

23.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缩写句子)

24.树苗长成大树。(扩句,至少两处)

25.三个孩子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

(改为被字句)

26.我当过消防员。我做过花匠。(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

句话合成一句话)

27.伐木工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缩写句

子)

28.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改为拟人句)

29.小木偶怎么会有办法?(改为陈述句)

30.小木偶很伤心。小木偶却不会哭。(用合适的关联词

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5、她是一位谦虚、美丽、漂亮的姑娘。(修改病句)

46、童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47、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

句)

48、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缩写句子)

49、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缩写句子)

50、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换个说法,保

持意思不变)

51、巨人终于明白清楚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修改病句)

52、巨人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

改病句)

53、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

幸福。(改成反问句)

54、我们的学校是个美丽的地方。(改成比喻句)

55、他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改成被字句)

56、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感到很幸福。(改为双重否

定句)

57、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缩写句子)

58、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很伤心。(改为反问句)

59、大红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缩写句子)

60、小木偶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改为

感叹句)

61、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缩写句子)

62、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改为感叹句)

63、我能帮助别人。我感到幸福。(用合适的关联词连

成一句话)

64、寒冷的冬天来了。鸟儿必须飞到南方去过冬。(用

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65、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改为陈

述句)

66、美丽的花园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缩写句子)

67、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改为把

字句)

68、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田野,笔直地伸向远方。

(修改病句)

69、我断定估计小鸟明年不会再回来了。(修改病句)

87、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母鸡没完没了的叫声。(修改病句)

88、、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修改病句)

89、、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修改病句)

90、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修改病句)

91、昨天,五个美国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修改病句)

92、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改为感叹句)

93、小鸟唱歌。(扩句,至少两处)

94、天上的星星闪烁。(改为拟人句)

95、这难道是一个单纯的质量问题吗?(改为陈述句)

96、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缩写句子)

97、我抱着这白雪的“大鸟”回家。(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98、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改为反问句)

99、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不改变意思,换种说法)

100、它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缩写句子)

101、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缩写句子)

102、大家都认为,昨天的劳动是愉快的一天。(修改病句)

103、上个星期,去了三峡旅游。(修改病句)

104、这是一场热烈的足球赛。(修改病句)

105、我很喜欢童话故事,比如《巨人花园》《去年的树》《鸟的天堂》等。(修改病句)

106、那只高傲的鹅傲然地站着。(修改病句)

107、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动物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缩写句子)

108、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缩写句子)

109、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修改病句)110、这节体育课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修改病句)

111、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修改病句)112、猫会在稿纸上踩上几个脏脚印。(改为比喻句)113、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改为反问句)114、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115、那棵大树被大风吹断了枝干。(改为把字句)116、颐和园是公园。(扩句,至少两处)

117、昆明湖很静,很美。(改为比喻句)

118、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缩句)119、秦兵马俑让中国人感到骄傲。(改为反问句)120、英语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12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122、湖堤两岸栽着垂柳。(扩句,至少两处)

12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缩句)

124、劳动人民用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把条石抬上山岭。(改为被字句)

125、远看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12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127、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28、坑里的兵马俑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缩句)

129、颐和园的景色很美。(改为感叹句)

130、堤岸两旁栽着数不清的不可计数的垂柳。(修改病句)

131、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132、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仿写比喻句)

133、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134、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135、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136、血汗和智慧凝结成长城。(扩句,至少两处)137、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138、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修改病句)

139、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修改病句)

140、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修改病句)

141、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142、台湾青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14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缩句)

144、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是幸运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45、阳光密布了美丽的杭州市。(修改病句)

146、李博士不得不停止了工作。(改为肯定句)

147、海峡两岸的人们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改为被字句)

小学语文各种句型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四、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三)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5、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5、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 3、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他要去看电影。(双重否定句)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3)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1)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3)齐威王问田忌他难道他还不服气。 转述句专项练习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小学语文基本句型大全

疑问句 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感情色彩。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汉语中,一般对疑问句有以下四种分类方式: 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 选择问句 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 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 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反问句,疑问句四种当中的一种,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6.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吗?——强调我们该去学习他的精神。 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强调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 8.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说明这就是呆气的表现。 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目的:加强语气,更明显的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 人际交往:经常使用反问句的人语言攻击性较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这可能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在与异性的交流中显得尤为突出。这在择偶过程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频繁使用反问句。 反问就是通过思考使自己的思想更确定。 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的思想不确定,还需要思考,还可以反驳,还有转机。 所以,人们都说反问是不自信的表现。 可如果都自信了,那就没思考了,没反驳了,没转机了。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句式转换大全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你看了比赛。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 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o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句式变换练习题 一、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院中的花草被小花猫折腾得枝折花落。 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4、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5、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6、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7、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8、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9、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二、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1、我到草地上抓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 2、它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3、大花猫把几朵小梅花踩印在稿纸上。 4、两岸栽着杨柳。 5、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6、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7、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8、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9、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10、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火烧云下去了。 4、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5、爬山虎的那些细小的脚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6、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7、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8、颐和园是公园。 9、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0、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1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1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3、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14、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15、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6、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魏格纳难道不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吗? 2、难道这不是一种巧合吗? 3、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难道它不是架子十足吗?4、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呢?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型练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练习题集锦(一)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最新小学语文基本句型

小学语文基本句型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二、句式变换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句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三、扩句和缩句 缩句,是把句子中的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

小学语文句子大全

小学语文句子大全 目录 句子——陈述句 (2) 句子——疑问句 (5) 句子——祈使句 (7) 句子——感叹句 (9)

句子——陈述句 陈述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主语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谓语部分)。 根据用途和语气的不同,句子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句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 陈述句句末可以带上“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的—了”:“的”表示本来如此,“了”表示有了变化。

“呢—罢了”:同样表示肯定,但“呢”稍带夸张和强调,而“罢了”却把事情往小里说。 陈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特点: a.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 b.常用的标点符号:句末用“句号”。 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句子。例如: 1. 明天要下雨。 2. 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 3. 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 4. 他说了不回家的。 5. 事情本不是这样嘛。 否定句常用“不、非、没有、无、莫、否、句、勿、未”等。

但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词“不…不…”“没有……不……”“非…不…”等。双重否定句跟相应的单纯的肯定句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口语中还有“非得去”、“非要做”等说法,这种说法就是从“非……不可……”变来的,这种用法的“非”不再是否定副词,而是语气副词。在书面语言中常见“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说法。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1 句式练习》专项练习

11 句式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正确的句式填入括号中。(20分) A.感叹句B.祈使句C.疑问句D.陈述句E.反问句1.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 2.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3.20世纪,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可真大啊!() 4.此处不能停车!() 5.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24分) 不是……而是……虽然……但……宁可……也不…… 只有……才……因为……所以……如果……就…… 1.________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________你的眼力还不够。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________眼睛,________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女娲________找齐五彩石,________能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4.________蟋蟀做房子的工具非常简单,________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5.普罗米修斯________自己受苦受难,________归还火种。 6.________我不带走猎狗,小麻雀________会受到伤害。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往窝里衔干草和绒毛,铺垫子。(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建好了住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练习。(36分)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鸟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小学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型

句式变换总复习 知识整理: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把字句)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把字句)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练习:(一)把下列陈述句分别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1)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2)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3)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4)女教师取下了信箱里的花束,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5)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改把字句) (6)狡猾的狐狸吃了乌鸦从嘴里掉下来的那块肉。(改被字句) (二)“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8、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三)“被字句”换“把字句 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小学语文基本句型大全

疑问句 用的,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汉语中,一般对疑问句有以下四种分类方式: 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 选择问句 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 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 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句子专项练习

四年级语文句子专项练习 一、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 (2)敌人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3)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4)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5)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改为感叹句) (6)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7)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为夸张句) (8)精彩的演出结束了,场内爆发出很响的掌声。(改为夸张句) (9)事先已经约定好了,他会来的。 改为否定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10)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改为否定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二、缩句。(缩到最短) (1)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2)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3)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4)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5)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6)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7)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8)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9)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三、扩句。 (1)雪花飘落下来。 (2)音乐吸引着观众。 (3)心里充满希望。 (4)梧桐树下有蚂蚁。 (5)王军放风筝。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4)天安门广场是庄严、壮观的地方。 (5)森林就像一座大水库。 (6)五彩池不在天上。 六、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3)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4)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七、关联词练习 (一)关联词填空 (1)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3)()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漂亮()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专项练习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语法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语法部分(一)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 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 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小学语文】小学三年级语文常见句式精选.doc

【小学语文】小学三年级语文常见句式精选 缩句 ; 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 掉; 留下主干 ; 使其简单明了 ; 但不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 (一)缩句的方法 1、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 词都尽量去除 ; 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 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表示方位的词等。 2、借助“的 ; 地; 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 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自我提问”法——这句话主要说“谁”、“做什 么”、“对谁做”。 4、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如:“大熊猫贪婪 地吃着鲜嫩的竹叶。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 “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 5、“把”字句; “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要 保留。例如:“茂盛的榕树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应缩成 “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又如“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 狠打了一顿”; 应缩成“小凡卡被老板娘打了”; 而不能缩 成“小凡卡打了”。 6、“着”、“了”、“过”要保留 7、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一个真正的 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骨气”只能缩成“人不能失去 骨气” ; 如果缩成“人能失去骨气” ; 意思就反了。

1 / 18

缩写下面的句子。 1.居里夫人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 2.金黄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翻滚着。 3.人民海军的一艘艘驱逐舰在海上巡逻。 4.我认真地画了一只含苞欲放的荷花。 5、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6.我在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足球比赛。 7、燕子停在电线竿上, 像一个个音符。 8、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9、比赛后 , 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10、操场的周围有许多小树。 1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12、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句式训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练习班级:姓名: 一、缩句。 1、一种生活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2、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空洞。 3、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4、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二、照例子把句子写生动。 1.那些叶子很绿。那些叶子绿得 2.湖面很平静。湖面平静得 3.魏格纳很高兴。 4.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拟人) 5.小草儿发芽了。(拟人) 6.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比喻) 7.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比喻) 8.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比喻) 9.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比喻) 三、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3.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6.“桂林山水”真是人间仙境啊! 7.香格里拉的空气像滤过似的。 8.乡村的孩子知道那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 9.李博士只能停止工作。 10.这道题虽然难,但我一定会把他做出来的。 四、扩句。(至少扩两处) 1.风吹小树。 2.我们来到沙滩上。

4.叶子结成了帐篷。 班级:姓名: 一、缩句。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3.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4.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 二、按要求把句子写生动。 1.他很快乐。 2.我很难过。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比喻)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比喻) 5.小河哗啦啦地向前流。(拟人) 6.百灵鸟在树枝叫。(拟人) 三、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3.猫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4.他这么懂事,谁都会喜欢。 四、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在修改) 1.陈明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2.我们班的王晓英经常不断帮助别人做事。 3.走进公园,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花香。 4.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5.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五、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奶奶耳不聋,眼不花。奶奶做起事来很利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 令我们感动。 练习: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 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 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指示代词(这、那)和倾 向性动词(来、去)要根据语境发生变化。四、弄懂句子意思,知道谁对谁说话。五、提示语在 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六、问句要改成陈述句。七、 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意思。 (1)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 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 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3)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 天还要去开会。 (4)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A、“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 要去开会。 B、“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5)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6)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7)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 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完整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句子专题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指导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指导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