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

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期学的内容: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朝西晋西魏——北周

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①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度陷入分裂和混乱。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的灭亡,南方经

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与此同时.在北方并立存在着一些政权,称北朝。

②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

取代,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

③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资料外戚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

2、隋朝的统一

(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

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 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

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说明:隋朝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是隋文帝统治时期,而不是隋炀帝时期。

二、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时的皇帝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2、时间:从605年开始,至610年开通。

3、运河组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面三仟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

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是全世界最长的古代运河。

4、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是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动脑筋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案提示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

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答案提示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②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

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练一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答案提示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答案提示

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答案提示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

主要方面。

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

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时间:581年

隋朝的建立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时间:589年

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

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社会经济的繁荣

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从605年起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大运河的开通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导学案(共5课附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581年,杨坚建立,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统一南北和度量衡制度;加强,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5.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 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8.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四、课后反思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几种重要的古代文明的特点。本课第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第二部分相对较简单,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同时在一部分应注意思考为什么文明之间具有差异。 二、学情分析 具体学情具体分析。 三、教学目标 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是“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利用唯物史观讲解文明起源,理解文明起源问题,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 阅读材料,观看地图,提升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上几种古代文明的特点。 难点: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 五、教学方法与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大家现在快速阅读教材并结合标题,之后告诉老师本课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什

么? 生: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产生”,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树立学生对于本课的整体框架。 (二)新课讲授 1.人类文明的产生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部分“人类文明的产生”,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文明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师: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前,也就是原始社会的时候,人类都是依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通过这样方式获取的食物是不稳定的,当时的人类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之后,人类在采集果实和狩猎的时候,逐渐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其他动物的习性,最终人类开始有意识的播种和驯养动物,于是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诞生。人类掌握了农耕和畜牧,人了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由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标志着人类的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就是人类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放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 师: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人类的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与原始社会不同,这时候的人类没有办法一口气消耗掉所有的事物和产品,因此就出现了剩余产品。面对这些剩余产品,人类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

小学美术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的小天地》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的小天地》教学设计 课题我的小天地课型造型表现教材 位置 第一课第1 课时设计者美术组 教材分析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编写的意图是通过观看有关录像和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和习俗,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这体验生活的乐趣。 2.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课,通过训练学生表现生活中的环境,为下一课《机器人》的表现提供了画面背景练习,添加适当的环境。 3.学生的居室除了具有一般居室的特点外,还应当突出学生的特点。 4.教师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文明,朴素的观念。 学习目标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难点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学前准备教师课件,图片学生纸本,彩笔 板书设计卧室里有哪些家具和陈设?都是什么颜色? (答:床,书桌,衣柜等。黄色,蓝色,粉色等) 观察卧室里的用具具有什么特征,形状,大小,比例,颜色?想象自己的卧室,描绘理想中自己的小天地 流程 时间 师生活动过程二次修改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单元第一节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 【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同学们难以感受和理解。 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 ①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②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 ④地位和作用:地位大运河是。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 【展示点评归纳提升】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展示原始社会早期人类采集、狩猎的图片、壁画;通过分析《农耕及畜牧业传播地图》及分析讲解两段史料,让学生了解早期文明产生的前提,文明产生的标志。 2.时空观。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每个文明产生的地域,每个文明产生的时间,每个文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了解掌握每个文明产生的具体地域、时间及成就。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地图、相关史料,并分析讲解这些史料,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孕育了不同而多元的文明,如有埃及文明式的帝国文明,也有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有源于大河农耕文明下的专制,也有源于海洋文明的民主政治。 4.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的思考探究,让学生了解“文明”的涵义以及文明的构成要素。也通过史料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文明的“多元”化,并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5.家国情怀。通过探寻古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认识各个文明的伟大成就,各文明的多元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明传承的不易,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和源远流长而自豪,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文明多元特点及形成的条件 难点:古代文明多元特点 三、教学方法、教具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课堂探究、问题探究、史料研读、教师讲解。 教具:幻灯片、多媒体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早期文明的产生,课时内容比较多。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一是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涉及四个文明古国,他们产生的地理条件,文明成就及特征。学生学习本课会觉得知识陌生,难以理解。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分成四个小组,收集四个古文明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就接触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学习就会有熟悉感,更容易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新课导入用的是流行歌曲,容易激发学习兴趣。鉴于古文明遥远而带有神秘感,一些学生学习会觉得吃力,因此准备大量图片资料,直观感受古文明。再通过分析相关的史料,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配上歌词: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1 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 (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问题导学】 根据方法自学: 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 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 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

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 因有哪些? 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的建立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10年 D .618年 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 (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 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 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建立三省六部制 C .创立科举制 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 .洛阳、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原 因: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方法前引:回顾:初一上学期学过的治世局面有哪些?治世局面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分析隋代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 明确要求 、熟记隋朝建立及统一;2、了解隋朝繁盛的表现3、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状况。 学习重点、难点:隋朝大运河;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练习 (二)自主学习充分准备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 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隋文帝。 年,隋朝军队灭掉南朝最后一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

2.隋朝经历了 、 两位皇帝的统治。 3. 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 结合《隋朝大运河》图表,回答填写知识结构图示: . 目的 2. 时间: 年, 统治时,开凿了大运河。 3.中心 ;

规模:起止点:北达 (今 )南至 (今 ) 长度: 。 地位: 作用: 二.预习成果展示 三.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上学期所学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状况,并绘制南北朝的结构图表 2.你认为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请你指出隋朝的特点。

3.隋朝的统治同历史上哪些王朝相类似? 四.师生小结 五.当堂达标 (一)单选题 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81年 B87年 89年 D618年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在A北京 B西安 洛阳 D南京 3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A秦汉B东汉 西汉D隋朝

4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唐高祖 D唐太宗 隋朝的都城是在A洛阳 B开封 长安 D建康 6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统一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隋朝运河的作用 B唐朝南北交通之发达 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的作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的起源;简要了解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和掌握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早期人类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氏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发娲娘娘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一)元谋人(板书) 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颁布图”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历史地图。 教师: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占点拨: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因为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驾驭式自助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历史组教导处审批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资料补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秦代以前:世官世禄制;秦:军功爵禄制;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建立和灭亡的情况,分析其兴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路线,作用及评价。 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情况、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 4、比较秦朝与隋朝的异同。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三、巩固诊断 1、隋朝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它的都城在() A 北京 B 长安 C 洛阳 D 建康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意义是:()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的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3、隋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经由大运河到洛阳经商,他不必经过() A 江南河 B 邗沟 C 通济渠 D 永济渠 4、《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5、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四、学史感悟: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驾驭式自助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历史组教导处审批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3、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4、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人类的形成》教案完美版

《人类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本课的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人类的出现: (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2、教师简要介绍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参加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便于学生理解会议的重要作用,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打下基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资料片段或录音片段,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教师可结合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遍布亚、非、欧、美各洲大陆,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区域地理条件差别造成的巨大影响,人类经遗传而造成的肤色、毛发、鼻唇等也极不相同,终于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 3.“氏族社会”是本课的重点。 (1)提问:“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面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有关问题做准备。 (2)讲述氏族社会的产生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即从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转变)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七年下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组别:教师评价: 课题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型自学验收(二)[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 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知识点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2、隋朝的统一: (1)统一的时间: (2)统一的原因: (3)统一的意义: 3、隋朝的繁荣(社会经济繁荣)——开皇之治 (1)原因: (2)表现: 知识点二:隋朝大运河: (1)目的: (2)时间: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 (5)五大河流: (6)地位: (7)作用:知识超市: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589年灭南朝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隋统一南北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两个重要历史条件:(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这些民族的名称,逐渐消失于史册。南北政权使节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2)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双方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局面。。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一、课堂导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一是隋初经济的繁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2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四、学习程序: 1、独学: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75%。 2、对学: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85%。 3、组学: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4、展示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五、导学内容: (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北朝: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来北魏分裂为和,东魏被取代,西魏被取代,历史上将、、和统称为北朝。南朝:383年淝水之战后,年东晋大将称帝,国号“”,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为南朝。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知道早期文明的产生过程,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理解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初步掌握从历史史料中汲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研读课本,分析相关史料,收集小组讨论的观点,初步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选取优秀的史料、图片或影视片断,结合课本内容,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文明的产生,认识到文明古国的共性与个性,增强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早期文明的产生。 难点: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区域图片,引出问题:为什么世界文明最早产生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的文明又怎样的特点。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探源——人类文明是什么 教师活动:出示《全球通史》关于文明的描述,使同学明确文明的概念。多媒体出示以下材料: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

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明的特征是可以大体概括为阶级国家文字和城市。 (二)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原因及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的演进,引出古代文明产生的情况。教师给 学生5分钟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进行点评,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整个过程用时8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之后小组讨论,分析社会分工和国家产生的联系, 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总结: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 件。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 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阶级产生。阶级矛盾的对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文字出现,人类文明产生。 (三)多元文明的特点 ●教师给学生10分钟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阅读课本能够对四大文明古 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各个文明的自然环境、产生过程、代表性文明成果进行有效定位。 ●接下来教师通过多媒体放映相关材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讨论的形 式,请同学们思考相关问题,加深理解。 1、教师活动:通过古代的主要文明区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图示文明区有哪些共同特征?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总结:文明区的共同特征:(1)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2)土地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3)都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2、教师活动:利用材料分析探究问题,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回答,教师进行引导分析。教师出示古代埃及种姓制度的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埃及文明产生的自然因素,结合课本归纳古埃及文明的表现。 埃及文明:早期埃及人在尼罗河季节性泛滥而产生的肥沃淤泥上播种、收成。慢慢的更多人到尼罗河流域定居,形成群落,再成为城市,最后发展成为国家。 表现: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 通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当 时隋朝为什么修筑运河?当时具备哪些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 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 隋朝大运河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隋朝大运河简图 2. 隋文帝.了解他统治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 体会我国封建社会的治世评价标准. 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 投影魏晋南北朝简表 (二).导入新课 :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 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引导学生学与交流:(我的课堂,自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年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在今陕西西安);年,隋灭掉,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名叫) (1)措施:改革,发展,注重,减轻; (2)表现:国家,繁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 (1)开凿目的:加强,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 类与文明得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得代表——北京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得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得发现、北京人得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得发现得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里 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得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得能力。(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得?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和分析历史问题得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得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得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得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得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得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得特征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得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得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得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得上帝造人,还是中国得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得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得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得?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得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得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得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得最早得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得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得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得某些特征。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 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期学的内容: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朝西晋西魏——北周 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①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度陷入分裂和混乱。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的灭亡,南方经 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与此同时.在北方并立存在着一些政权,称北朝。 ②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 取代,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 ③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资料外戚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 2、隋朝的统一 (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 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 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 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说明:隋朝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是隋文帝统治时期,而不是隋炀帝时期。 二、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时的皇帝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导学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史实。 2、培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从比较中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3、认识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对隋朝的繁荣所起的推动作用;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的原因。(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是个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发展,注重,国家出现了统一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在位时,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别为、为、、,为全长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合作探究 1、结合课本的“阅读文字”(第2-3页),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①陈朝腐朽:陈后主整天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大臣昏庸,自以为是。守江将士战备松弛等。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奠定了灭陈物质基础。隋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③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 2、分析下列图表,得出结论,然后概括一下这些结论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万人?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①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年级上册01-01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导学案 初备人:贾蕾、王珍荣审核人:文综组课型:新授课时间: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事实,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养。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异同点,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难点】 重点:从古猿到人的演进、氏族社会的产生和特点 难点:从古猿到人的演进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中采用导读法,采用例证法和对比法。 【知识链接】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于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首先,我们看看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是怎么揣测人类起源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里头,很有趣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和进化论不谋而合之处。 当然了,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 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则认为人是原本存在的。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是:() A、170万年前的中国元谋人 B、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

第 1单元 第一节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学会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 3.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二. 【重、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 自主学习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实现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②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 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两千多公里。 ④地位和作用:地位大运河是。作用:大运河 的开通促进了。 B.合作探究 1.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繁荣景象? 2.穿越时空、回到隋朝,假如你要从余杭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怎么走才省钱省 时?(提示要乘船) 3.认识大运河,依据材料来回答

材料—:.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问题:(1)材料一对大运河的评价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材料二对大运河的评价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态度?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四、【复习巩固当堂检测】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的是秦始皇时开凿的( )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都江堰 2.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0年 3.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业 5.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中,与洛阳相连接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 7.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