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题-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 理科物理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 理科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李宝宇 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B .E =2Q k r 仅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 .当初速度为零时,放入电场中的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D .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2.如图所示,实线为三个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点电荷1Q 、2Q 、3Q 的电场线 分布,虚线为某试探电荷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试探电荷为负电荷 B .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电场强度小 C .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 .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 与电池连接,a 处固定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 点电荷,S 是闭合的,φa 表示a 点的电势,F 表示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现将电容 器的A 板向上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 .φa 变大,F 变大 B .φa 变大,F 变小 C .φa 不变,F 不变 D .φa 变小,F 变小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平行板电容器C 的 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 1和R 2为定值电阻,P 为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G 为灵敏电流表,A 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 闭合后,C 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若将P 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油滴带正电 B .A 表的示数变大 C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D .G 中有由a →b 的电流 5.某数码相机的锂电池电动势为3.6V ,容量为1000mA h ,若关闭液晶屏拍摄,每拍一张照片消耗电能约32J ,根据以上信息估算每充满电一次可拍摄多少张照片() A .150 B .200 C .300 D .400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人工异花传粉②去雄③统计分析结果④套袋⑤种植豌豆 A.⑤④②①④③B.⑤②④①④③ C.⑤④②④③①D.⑤④②④③ 2.下列各项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一条染色体D.非同源染色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 A.同源染色体上B.非同源染色体上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D.姐妹染色单体上 4.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非等位基因也一定会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5.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揭示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B.F1形成配子时,各对等位基因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C.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D.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6.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都是相同的 B.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 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C.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可能不含有X染色体 D.位于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7.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M表示细胞分裂,N表示染色体不一定复制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正式)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理科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王家国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液态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固态油脂 C.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皂化反应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皮肤发生了颜色反应 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立即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可解毒 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3. 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 ①→②→③→④→① B. ②→①→④→③→① C. ②→④→①→③→① D. ③→④→①→②→① 4.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 C.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单质Na 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 5.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 还原吸收 6.反应C(s)+H 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①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①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①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因素(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压力;c人均资源减少; d影响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a劳动力或兵源不足b社会负担加重 c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措施:a关心照顾老人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适当鼓励移民和生育;d提高老人退休年龄。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大;未富先老(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大……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首要)、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要类型)、城市→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②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 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④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对迁出地环境的影响 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在农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弊:会引起人才外流 2、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利:①补充劳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利于迁入地资源的开发,活跃市场; ③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多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弊:①加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教育压力; 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 ③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难民问题)——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上海中学高二期末数学试卷 2021.01 一. 填空题 1. 若复数 3i 12i a ++(a ∈R ,i 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2. 函数()i i n n f x -=?(n ∈N ,i 是虚数单位)的值域可用集合表示为 3. 已知方程22 3212x y λλ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λ的取值范围是 4. 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a >,0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它的一个焦点 在抛物线224y 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5. 若点(3,1)是抛物线2y px =(0p >)的一条弦的中点,且弦的斜率为2,则p = 6. 把参数方程sin cos sin cos x y θθ θθ=-??=+? (θ为参数,θ∈R )化成普通方程是 7. 已知F 是抛物线2y x =的焦点,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3AF BF +=,则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是 8. 已知复数z 满足条件||1z =,那么|i |z +的最大值为 9. 若曲线2||1y x =+与直线y kx b =+没有公共点,则实数k 、b 分别应满足的条件是 10. 已知1F 、2F 为双曲线22:1C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60F PF ∠=?, 则12||||PF PF ?= 11. 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C a b -=(0a >,0b >)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向双曲线的一条 渐近线引垂线,垂足为M ,交另一条渐近线于点N ,若73FM FN =,则双曲线的渐近 线方程为 12. 直线l 与抛物线24y x =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 为1-,以线段AB l 交于P 、Q 两点,(6,0)M , 则22||||MP MQ +的最小值为 二. 选择题 1. 已知椭圆2222122x y a b +=(0a b >>)与双曲线22 221x y a b -=有相同的焦点,则椭圆的离 心率为( ) A. B. 1 2 C. D.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数学试题(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若21,1x x >>则”的否命题为“若2 1,1x x >≤则” B .“1x =-”是“”的充要条件 C .命题“,x R ?∈使得210x x ++<”的否定是“,x R ?∈均有2 10x x ++<” D .命题“若x y =,则cos x =cos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2.a ∈R ,| a |<4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a <4 B .| a |<3 C .a 2<16 D .0< a <3 3.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 B.????0,π4∪????3π4,π C.??? ?0,π4 D.????0,π4∪??? ?π 2,π 4.圆心在x 轴上,且过点(2,4)的圆与y 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A .22100x y y ++= B .01022=-+y y x C .01022=++x y x D .01022=-+x y x 5.过双曲线22 21(0)4x y b b -=>的左焦点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A 、B 两点,且6AB =,这样的直线可以作2 条,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 0,2 B .()0,2 C .( D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点B 与点(1,1)A -关于原点O 对称,P 是动点,且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等于1 3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 .2232x y -=- B .2232(1)x y x -=≠± C .2232x y -= D .2232(1)x y x -=-≠± 7.在抛物线y 2=8x 中,以(1,-1)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A .x -4y -3=0 B .x +4y +3=0 C .4x +y -3=0 D .4x +y +3=0 8.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 13 4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为双曲线上的一点.若12120F PF ∠=?,则点P 到x 轴 的距离为( ) A .21 B . 21 C . 21 D 2 230x x --=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资料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 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2017-2018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宝中学高二期末数学试卷 2018.06 一. 填空题 1. 将三封录取通知书投入四个邮箱共有 种不同的投递方式 2. 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3. 已知空间向量(21,3,0)a x x =+r ,(1,,3)b y y =-r (,)x y ∈R ,如果存在实数λ,使得 a b λ=r r 成立,则x y += 4. 在6(2x +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用数字作答) 5. 从一堆苹果中任取5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克):125、124、121、123、127, 则该样本标准差s = 克 6. 在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中,要求每位高中生必须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 门学科(3门理科,3门文科)中选择3门学科参加等级考试,小李同学受理想中的大学专 业所限,决定至少选择一门理科学科,那么小李同学的选科方案有 种 7. 若在1 ()n x x -展开式中,若奇数项的系数之和为32,则含4x 的系数是 8. 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340210380x y x y x y -+≥??+-≥??+-≤? ,若目标函数z x ay =+恰好仅在点(2,2)处 取得最大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9. 在9()a b c ++的展开式中,含432a b c 项的系数为 (用数字作答) 10. 已知实数x 、y 满足组合数方程21717x y C C =,则xy 的最大值为 11. 设集合{1,2,3,4,5}I =,选择I 的两个非空子集A 和B ,要使B 中最小的数大于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 种 12. 如图,AD 与BC 是四面体ABCD 中互相垂直的棱,若2BC =,2AD c =,AB BD += 2AC CD a +=,其中a 、c 为常数,则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 二. 选择题 13.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2021年人文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中考

2021年人文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中考 2021年人文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一、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 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 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 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 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 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 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 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 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 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上海市南模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南模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学科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1~6题,每题4分,7~12题,每题5分,满分54分) 1.以原点为顶点,x 轴为对称轴,并且经过()2,4P --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 2已知复数z 满足2 (2)1i z -?=,则z 的虚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向(2,1)a =,10a b ?=,||52a b +=,则b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曲线2 2 1x ky +=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是2,则k =__________________. 5.设向量(1,2)a =,(2,3)b =,若向量a b λ+与向量(4,7)c =--共线,则λ=___________________. 6.直线过点()2,3-,且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则此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1,1A -若点(),M x y 为平面区域212x y x y +≥?? ≤??≤? 内的一个动点,则OA OM ?的取 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动圆过定点()4,0A -,且与圆2 2 8840x y x +--=相切,则动圆的圆心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 9.若直线23x t y t =+???=??,(t 为参数)与双曲线221x y -=相交于A ,B 两点, 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______. 10.过抛物线2 2x py =(0)p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A 点在y 轴左侧则 FA FB =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一圆的六个等分点分成两组相间的三点,它们所构成的两个正三角形扣除内部六条线段后可以形成一正六角星,如图所示的正六角星的中心为点O ,其中x ,y y 分别为点O 到两个顶点的向量;若将点O 到正六角星12个顶点的向量,都写成ax by +的形式,则a 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任意两点()11,P x y 、()22,Q x y ,定义212121 212121 ,(,),x x x x y y d P Q y y x x y y ?--≥-?=? --<-??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 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45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5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罕见好氧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 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菌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生产者 D.该菌可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实现增殖 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材料处理、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B.制备细胞膜前,向猪血细胞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制成细胞稀释液 C.在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选择黑藻为材料通过健那绿染色来进行观察 D.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 D.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且在膜上均匀分布 4.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上核糖体的数量 5.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6.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小丽同学研究电流的磁效应时,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在小磁针正上方放置一根直导线,如图所示,小丽为明显地看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忽略地磁偏角的影响),直导线放置的方向最好为:()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2.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小 C.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N将增大 D.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 3.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放置的直导线,通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O为两导线连线的中点,P、Q是两导线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且OP=OQ。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 B.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 C.若在P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受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D.若在Q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受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两个速度大小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1、2,沿水平方向从同一点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它们从磁场下边界飞出时相对入射方向的偏转角分别为90°、60°,则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 A.轨迹半径之比为2∶1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亚洲概述 【目标】:1.亚洲的位置、分区 2.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知识梳理】 一、亚洲的位置、分区: (一)位置:经纬度位置30°E——180°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0°S——80°N 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侧通过黑海、地中 海与大西洋相通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二)范围: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 (三)分区: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洲。按地理方位与自然特征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四周) /地表起伏大/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 位) 亚洲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最低点为死海(﹣415米)2.主要地形区:(落实到地图上) (1)主要山脉:帕米尔高原的山结(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交 汇) (2)8大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 伊朗高原、 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3)7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亚);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亚);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西西伯利亚平原(北亚)。

(二)气候: 1.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与成因:(看地图册29页气候分布图)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部: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大陆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季风;马来群岛---热带雨林 西部:印度半岛西北部、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北部:北冰洋沿岸---苔原气候 (三)河流、湖泊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与高原,呈放射状流向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注入北冰洋 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注入太平洋 东南亚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 注入太平洋 萨尔温江、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注入印度洋 3.主要湖泊:黑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中亚;贝加尔湖----俄罗斯;死海----西亚 三、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2009年亚洲人口数是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东南亚、东亚、南亚人口稠密,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13 亿、印度10亿、印尼、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三)经济发展差异: 1.日本: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韩国、新加坡:新兴工业国 3.西亚产油国与东南亚文莱:依靠石油资源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4.中国、印度建立了比较完整工业体系 5.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水平较低抓住机遇(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 *日本、韩国、新加坡二战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原因调整结构(接受) 发展科技 改善环境(投资) 东亚、日本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museum. B. In a zoo. C. In a movie theater. 2. How long has the man been in America? A. For over 12 years. B. For over 11 years. C. For over 10 years. 3. How much does the man need to pay? A. £7.5. B. £15. C. £22.5. 4.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ack probably failed in the exam. B. Jack probably did a good job in the exam. C. Jack has already put the exam behind him. 5. When will Mr. Smith see the man tomorrow? A. At 10:30 a.m. B. At 11:00 a.m. C. At 2:10 p.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riends. B. Husband and wife. C. Brother and sister. 7.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new theater? A. Excited. B. Bored. C. Worried.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解读

一、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人物 1、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3、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4、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5、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6、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片名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观点,他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7、亨丁顿: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突出人类文明只能在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 8、巴罗斯:把人文地理学成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 9、索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10、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的变异特性的科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逆否命题 否命题?逆命题 5.充分必要条件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P ?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P ? 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6.复合命题的真值 ①q 真(假)?“q ?”假(真) ②p 、q 同真?“p ∧q ”真 ③p 、q 都假?“p ∨q ”假 7.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M, p(x )否定为: ?∈M, )(X p ? ?∈M, p(x )否定为: ?∈M, )(X p ?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0>a ,02 =++c bx ax 有两实根βα,)(βα<,则 02<++c bx ax 解集),(βα 02>++c bx ax 解集),(),(+∞-∞βα 注:若0a 情况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a x a a x <<-?a x a x >或a x - 0) () (>x g x f ?0)()(>x g x f ?>)()(x g x f a a )()(x g x f >(a >1) ?>)(log )(log x g x f a a f x f x g x ()()()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科)试题(word版,含答案)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4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2{||1|2}{|log 1},A x x B x x =-<=>则A∩B=() A.(-1,3) B.(0,3) C.(2,3) D.(-1,4) 2?已知复数1,1z i =+命题p:复数z 的虚部为1 ,2 命题q:复数z 的模为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p ∨q B.p ∧(?q) C.p ∧q D.(?p)∧(?q) 3?在△ABC 中,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sinA>sinB B.cosAsin2B D.cos2A若S 5=S 9,则当S n ,最大时,n=() A.6 B.10 C.7 D.9 5?设a>0,b>0,则"a+b≤1”是“11 4a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圆22:1,C x y +=点P 为直线l:x+y-4=0上一动点,过点P 向圆C 引两条切线PA,PB,A,B 为切点,则直线AB 经过定点() 11.(,)22 A 11.(,)42 B 11.(,)44 C 1 .(0,)4 D 7?现有3名男医生3名女医生组成两个组,去支援两个山区,每组至少两人,女医生不能全在同一组(女医生不 能单独分组),则不同的派遣方法有() A.24 B.54 C.36 D.60 8?已知函数21,1 (),|ln(1)|,1x x f x x x -≤?=? ->? 则方程f(f(x))=1的根的个数为() A.7 B.5 C.3 D.2 9?设函数f(x)=cos ωx(ω>0),已知,f(x)在[0,]2 π 有且仅有2个极小值点,下述选项错误的是() .(6,10)A ω∈ .()B f x 在(,)64 ππ上单调递增 C.f(x)在(0, )12 π 上单调递减 D.f(x)在(0,)2 π 上至多有2个极大值点 10?四棱锥P-ABCD,AD ⊥面PAB,BC ⊥面PAB,底面ABCD 为梯形,AD=4,BC=8,AB=6,∠APD=∠BPC,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顶点P 的轨迹是()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扫描版)

黑龙江省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扫描版)

一、 选择题 BCBDCC CACABD 二、 填空题 13.10,8?? ??? []0,8 三、 解答题 17. 解:(1)设(),M x y ,因为2AM BM k k ?=-,所以 ()2111 y y x x x ?=-≠±+-化简 得:()2 2 221x y x +=≠± …………….4分 (2)设()11,C x y ,()22,D x y 当直线l x ⊥轴时,直线l 的方程为1 2x = ,则1,22C ? ?? ,1,2D ? ?? ,其中点不是N ,不合题意 设直线l 的方程为112y k x ? ?-=- ??? 将()11,C x y ,()22,D x y 代入()2 2 221x y x +=≠±得 221122x y += (1) 222222x y += (2) (1)-(2) 整理得:()12121212221121 x x y y k x x y y +-?= =-=-=--+? 直线l 的方程为112y x ?? -=-- ?? ? ,经检验符合0?> 即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2230x y +-= …………10分 18.解:(Ⅰ)连结1A C 交1AC 于点O ,连结OD 1A C 交1AC 于点O ∴O 是1A C 的中点 又 D 是BC 的中点 ∴OD 是1A BC ?的一条中位线 ∴ 1A B ∥OD 又 1OD ADC ?平面

∴ 1A B ∥平面1ADC ………5分 (Ⅱ)以点D 为坐标原点,D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垂直于面ABC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0 ,0),C (12-,0,0)1 1C 012-(,,) 在平面ADC 1中,DA=(0 ,0),1DC = 1012(,,)- 设m=(,,)xyz为平面ADC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1m?DA=0m?DC =0 ????? ,即0102 y x z ?=????-+=?? 不妨令2x =,则1z =,0y =,所以()2,0,1m = 又1A 012?? - ? ??? ,,则()10,0,1A A →=- 设1A A 与平面1ADC 所成角为θ,则1sin cos ,m A A θ== 11·m A A m A A ?= 5 ∴ 1A A 与平面1A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 ………………12分 19. 解:(1)22 194 x y += ………4分 (2)由题可知,直线l 的斜率必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6y k x =-,()0,0P x , 则()()()()12 1202101020 0660PM PN y y k k k x x x k x x x x x x x += +=?--+--=-- 即()()12012026120x x x x x x -+++=① 联立()() 22 222214910893636094 6x y k x k x k y k x ?+ =??+-+?-=??=-? ,且0?>,则2122 2 122108499363649k x x k k x x 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