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难题解析

一、基本概念: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关键在于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二、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行程问题的分类及公式

1、相遇问题:相向(离)运动的物体,当各自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即相遇

(离)问题。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练习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行了3.2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5/8,两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相遇?

练习2、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8小时,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12小时,如果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80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

课外作业: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当甲车行到全程的7/11时与乙车相遇,乙车继续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前进,又行驶了154千米到达A地。甲车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

2、同向行程问题(追击)问题:追及问题是两物体速度不同向同一方向运动,两物体同时运动,

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前后相隔的路程若把它叫做“追及的路程”,那么,在后的追上前一个的时间叫“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练习3、A、B两地相距28千米,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同一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25千米,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几小时后甲车能追上乙车?

分析:如图

练习4、两辆汽车都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第二辆车晚开12分钟,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结果两车同时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课外作业:甲乙二人在周长600米的水池边上玩,两人从一点出发,同向而行30分钟后又走到一起,背向而行4分钟相遇。求两人每分钟各行多少米?

4、火车过桥问题(错车问题的特例):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练习7、一列火车长700米,以每分钟4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9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要多少分钟?

练习8、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行进.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

课外作业1: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05米,每小时速度为28.8千米.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课外作业2:一条单线铁路上有A ,B ,C ,D ,E 5个车站,它们之间的路程如图所示(单位: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 ,E 两站相对开出,从A 站开出的每小时行60千米,从E 站开出的每小时行50千米.由于单线铁路上只有车站才铺有停车的轨道,要使对面开来的列车通过,必须在车站停车,才能让开行车轨道.因此,应安排哪个站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候的时间最短.先到这一站的那一列火车至少需要停车多少分钟?

第四讲:应用题复习专题二(工程问题)

一、基本概念: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也包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也可以是部分工程量,常用分数表示。如:工程的一半表示成12,工程的三分之一表示为13

。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快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分、秒等。

注: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天”,或“工作量/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二、基本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三、解题方法与指导:

1、两个人的工程问题:

例1: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天,如果与乙合作,12天就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单独做16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还需要几天时间?

例2:运一批水泥,大卡车要15次运完,小卡车要20次运完。为了尽快运完,大卡车和小卡车B E

C A

D 225千米 25千米 15千米 230千米

同时运,多少次可以运完?

例3: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小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小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一开始是空池,打开放水管1小时后又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3小时到达B地,乙车每小时行24千米。全长多少千米?

练习:有一批资料要复印,甲机单独复印需要11小时,乙机单独复印需要13小时,当甲、乙两台复印机同时复印时,由于相互干扰,每小时两台共少印28张。现在两台机同时复印了6小时15分才印完,那么这批资料共有多少张?

2、多人的工程问题:

例5:一件工作,甲做1.5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1

4

后,再由乙做

1

2

小时完成余下工作的

1

3

,最

后剩下的工作由丙用

1

1

2

小时完成。如果三人合作,需要多少时间?

例6: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围墙,甲、乙合修5天完成1

3

,乙、丙合修两天完成余下的

1

4

然后甲、丙两人合修了5天才完工。整个工程的劳动报酬是600元。问乙应分得多少元?

例7:一项工程,乙一天完成的工作量是甲一天的1

3

,丙一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乙一天的

3

4

。现

在,每天都两人合作结果甲共做了4天,乙共做了3天,丙共做了3天,终于完成这项工程。问:(1)甲、乙合作了多少天?

(2)甲一人独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例8:甲、乙、丙三人做一件工作,原计划按甲、乙、丙的顺序每人一天轮流去做,恰好整天做

完,并且结束工作的是乙。若按乙、丙、甲的顺序轮流去做,则比计划多用1

2

天;若按丙、甲、

乙的顺序轮流去做,则比计划多用1

3

天。已知甲单独做完这件工作需要9天,那么甲、乙、丙

三人一起做这件工作,要用多少天才能完成?

练习:甲、乙、丙三队要完成A ,B 两项工程,B 工程的工作量比A 工程的工作量多14

。甲、乙、丙三队单独完成A 工程所需时间分别是20天、24天、30天。为了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先派甲队做A 工程,乙、丙两队同做B 工程;经过几天后,又调丙队与甲队共同完成A 工程,那么,丙队与乙队合作了多少天?

3、巧用单位“1”: 在工程问题中,我们往往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在许多分数应用题中,都会遇到单位“1”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正确使用单位“1”,能使解答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简捷。

例9: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2,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3,第三天看了再余下的15,还剩下8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例10:小明看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12还少5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15还多3页,还剩206页。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例11:甲组人数比乙组人数多13,后来从甲组调9个人到乙组,此时乙组人数比甲组人数多45。那甲、乙组各有多少人?

例12:修一条公路,甲队独做要40天,乙对独做要24天,现在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工,结果在距中点400米处相遇。甲、乙两队每天能修多少米?

练习:公路上同向行驶着三辆汽车,客车在前,货车在中,小轿车在后。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相等;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5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多少分钟,货车追上客车?

4、巧用工程问题求具体数量:

例13: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完成任务时,甲做了全部两件的

85,已知乙每小时加工24个零件,甲单独加工完成这批零件要12小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例14:一批零件,甲乙合做4天后,再由甲单独做6天完成。如果甲比乙每天多做这批零件的801,而甲每天可完成零件60个,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个?

练习: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慢车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同时出发,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52,慢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相遇后,慢车再行全程的

30

1到达中点,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第五讲:应用题复习专题三(分数、百分数问题)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小学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同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与分数有关的问题,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很重要。怎样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呢?

1. 要正确理解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如3223?不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了,而表示求32的23

是多少,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比较抽象。

2. 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如“对应法”,“转化法”,“假设法”,“逆推法”,“图解法”等。

这些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

3. 要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

使隐蔽条件,抽象问题明朗化,从而找出解题途径。这部分内容安排两讲。第一讲重点研究如何运用“对应法”和“转化法”解决分数应用题。

一. 思路指导:

例1. 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

115,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

223,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原来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

分析与解: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找出“不变量”,根据不变量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或抓住不变量用转化法统一单位“1”使问题得以解决。

方法1:用方程解

解:设这次运动会有运动员x 人,可得 x x ?-=+?-()()()1115101223

1415212321023

x x =+ 1415212321023

x x -= 30 1

715232102315237

?=??x 1 1

x =450

450115

30?=()人 方法2:用算术方法解 因为现有总人数原有总人数?-

=?-()()12231115 所以现在总人数原来总人数=?÷=141521234645

抓住不变量,根据除法意义统一单位“1”。

这样可以看出原来运动员人数为“1”,现在是原来的

4645

,于是找到10人对应率。 综合式: 10111512231104645

110145

450÷-

÷--=÷-=÷=[()()][]()

人 450115

30?=()人 答:原有运动员450人,学校有运动员30人。

例2. 甲、乙、丙三人合作生产一批机器零件,甲生产的零件数量的一半与乙生产的零件的35

相等,又等于丙生产零件数量的四分之三,已知乙比丙多生产50个零件,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

方法1:用图示法分析解题(以甲为“1”)

甲 乙 丙

从直观图可以明显看出乙相当甲的

56,丙相当甲的46。 505646

300÷-=()()个————甲 30056

250?=()个——————乙 30046

200?=()个——————丙 300250200750++=()个

方法2:用转化法统一单位“1”。

根据已知条件和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可得。

因为甲生产零件数的12与乙生产零件数的35

相等 所以乙甲?=?3512

乙甲=?÷1235

甲表示乙是甲的=?5656

() 又因为甲生产零件数的12又等于丙生产零件数的34 所以丙甲?=?3412

丙甲丙甲=?

÷=?123446 根据“量率”对应关系列式为 505646

300÷-=(

)()个 甲 30056

250?=()个 乙 30046200?=()个 丙 30025020075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750个。

例3. 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6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

分析与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单位“1”,找出对应关系。

可以这样想,赚了20%,亏本20%是和谁比较呢?是与原价比较,因此原价是单位“1”,赚了20%就是说原价的(120%)+是60元,求原价,用除法。

60120%)50÷+=(()元

同理亏本20%就是说原价的(120%)-是60元,求原价,用除法。

60120%)75÷-=(()元

所以这个题综合列式为

[(([50]()

60120%)60120%)]60275120125120

5÷++÷--?=+-=-=元

答:这两件商品亏了5元。 例4. 有甲、乙二人,已知甲的体重的

25与乙的体重的23相等,甲的体重的37比乙的体重的34少1.5千克,求甲乙二人体重。

分析与解:已知甲的体重的25与乙的体重的23

相等,单位“1”不同,首先是统一单位“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