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评《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

陈玉聃

《国际政治科学》2008/3(总第15期),第102—114页。

Q uarterly Journal of Intenational Politics

内容提要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学术界,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政治思想的关注并不多见。《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一

书的出版促使我们思考,两千年前的东方经典何以能为我们提供裨

益,以理解架构在西方近代传统之上的当代国际关系?本文认为,经

典著作之所以能够产生恒久的影响,主要在于时间上的穿透性和空间

上的相似性。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提出了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

本问题,而所处的国家间关系形态与当今国际社会又有相似之处,因

此能为当代理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当然,作者也指出,经

典思想与当代理论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解读和

阐释经典时需要加以鉴别,避免误读和比附。

关键词 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 经典 阐释

国际关系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不过百年历史,而在这一个世纪中,西方学术界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论在研究者还是外行人看来,国际关系学说也许总

201

有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曰“新”,一曰“洋”。因此,《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

选读》①(下文简称《选读》

)一书,单就标题而论,便是具有震撼性的。它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两千年前的东方经典,何以能为我们提供裨益,以理解架构在西方近代传统之上的当代国际关系?②

古典著作要为今所用,大抵需要两个相关的前提,一是时间上的穿透性,二是空间上的相似性。前者意味着,这些典籍所提供的思想———至少是其提出的问题,应当是根本性的,不囿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贯穿于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之中。后者意味着,这些典籍所产生的社会背景,应当与今日的社会有所相似,至少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具有相近的框架。《选读》的编者以先秦而非其他历

史时期的思想为主题,无疑也带有这方面的考虑。③巧合的是,不论东方或西

方,同一时期的思想和历史,似乎都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可以挖掘的素材。在思想上,这一阶段被雅斯贝尔斯(Karl Jas pers )称为“轴心时代”,东西方的哲人提出了关乎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并形成了延绵至今的文化传统,使得此后的人们始终无法回避这一起点:“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

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④而在

空间上,春秋战国时期与希腊城邦时代,在“国”与“邦”之上都缺乏事实上的最

高权威,与当代主权国家体系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⑤由于国际关系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长期以西方为主导,因此我们不妨先简要回顾一下西方学者的研究。

常为人所忽视的是,早期西方国际关系学者与古希腊经典著作之间存在着

微妙的关系。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关系教席的执掌人。⑥齐默恩(A.E .

Zi m mern )便是著名的古典学家,曾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古代史讲师。笔者所见的最早一部国际关系思想史著作也出自于英国古典学者之手,并以古希腊为其

3

01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①②③④⑤⑥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显然,不仅国际关系理论与近代西方的思想传统密切相关,以主权国家体系为基本架构的国际关系现实也来源于近代西方的历史传统。

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第3页。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同期的印度也符合这两个特征,但作者对此未有研究,本文不拟做出论述。

通常认为,1919年威尔士大学阿伯里斯特威斯分校设立的威尔逊国际政治教授一职是最早的国际关系教职。

开端。

①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 )是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大家,在《国家间政治》中还引用了修昔底德等人的词句。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关系学科愈来愈成为“科学”的学问。尽管仍有吉尔平(Robert Gil p in )、奈(Joseph S .Nye,J r .)等理论家对古希腊思想做出了某些研究,但在古典学的造诣上已无法与前辈相比。

在西方学界,虽然学者们多能意识到经典的价值,如“任何一个国际关系研究者都能从修昔底德的历史巨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获得启发”,②但对经典的阅读多是零散的、浅薄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是当代国际社会,还因为新兴的国际关系学科相对于哲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来说,既没有自己的经典,也没有读经的传统。怀特(M artin W ight )在1960年发表的

《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即为什么没有“关于国家间关系的思维传统”

)中写道,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无法像政治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被指导阅读本学科大

师(如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著作。③这也仍然是当今学术界的现实。

而对西方轴心时代思想做出过研究的国际关系学者们,彼此之间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他们对待经典的态度大致有如下三类。其一,借古立今,在强调古代思想和现代理论共性的基础上确立某种学术传统。例如,吉尔平将现实主义

传统远推至修昔底德,并称他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第一个科学研究者”。

④其二,抑古扬今,在承认古代思想和现代理论差异的基础上强调前者的局限性。例如,齐默恩认为,不应当“过于僵硬地将希腊的思想和准则应用在现代社会

中”,“修昔底德和柏拉图不能使我们获益”。⑤其三,以古促今,在强调古代思

想和现代理论差异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前人的智慧修正和启发当今的学说。例如,约翰逊(Laurie M.Johns on Bagby )认为,修昔底德从根本上否定了当代国际

4

01国际政治科学

②③④⑤F .Melian Sta well,The Gro w th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 (Ne 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London:Thornt on Butter worth,L td,1930).

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

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Martin W ight,“W hy is there no I nternati onal Theor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2,No .1,1960,p.35.

罗伯特?G .吉尔平:《政治现实主义的丰富传统》,载于罗伯特?O.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

及其批判》

(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281页。A.E .Zi m mern,“Political Thought,”in R.W.L ivingst one,ed .,The L egacy of Greece (Oxf ord:Oxf ord University Press,1921),pp.325—327.

关系理论的构建方式,他告诉我们,应当“否认任何决定论,不论这种决定性来

自于人类激情或是国际体系”,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世界。

①反观中国学术界,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已有国际法学者对先秦国际思想做出

了某些研究。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传保在巴黎大学完成并出版的博士论文

《国际公法与古代中国》,其上卷“曰‘思想’(Les I d ées ),先秦诸哲关于国际关

系之名学说属之”。③但总体来看,时至今日,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在理论研究

中,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关注仍是极少的。因此《选读》一书若能如编者所言,“引起国际关系学界同仁研究我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的兴趣”,④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回到本文开始处的问题:东方经典何以能有助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显然,经典与今日的学说,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历史背景上都既有“同”又有“异”,笔者便试图从异同两个方面,浅谈对《选读》的学习体会。

一、古今之同:相接的平台

《说文》:同,合会也。先秦思想与当代理论的“同”,与其说是观念上的完全一致,不如说是思维上的应和相交,这意味着,它们之间具有通约的平台。这种“同”体现在何处?我们又当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同”?

我们当然可以从典籍中摘出不少的词句,发现它们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共同点,但这样的做法不仅是生硬的,也有着断章取义的危险。从宏观或者根本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两者之间的“同”,体现在前述的经典著作为今所用的两个前提中:其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提出了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包括

5

01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①②③

④Laurie M.Johns on Bagby,Thucydides,Hobb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alis m ,pp.220,228;Laurie M.Johns on Bagby,“Fathers of I nternati onal Relati ons?Thucydides as a Model f or the T wenty 2First Century,”in Lowell S .Gustafs on,ed .,Thucydide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L ast Possession ,p.40.

如徐传保:《先秦国际法之遗迹》,上海,中国科技公司1931年版;洪钧培:《春秋国际公法》,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

Siu Tchoan Pao,L e D roit des Gens et la chine Antique ,Vol I .Part I,L es Id ée (Paris:L ibrairie de Judis p rudence Ancienne etModerne,1926).该书笔者尚未得,引文来自徐传保:《先秦国际法之遗迹》,第69页。亦可参见Boyd Car penter,“Book Revie w:L e D roit des Gens et la chine Antique ,”The Am 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 aw ,Vol .21,No .2,1927,pp.405—407。

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第6页。

国际关系领域)的根本问题;其二,它们所处的国家间关系形态与当今国际社会有所相似。

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学科划分。《选读》意识到,“先秦人士有关国家间政治的论述常常是与他们对国内政治的论述混在一起的”,①实际上,国家间政治、国内政治以至于个人修养行为,在先秦思想家这里都是密不可分、甚至是一以贯之的,如《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便不能以国内政治而单论治国,国际政治而单论平天下。而国际关系在当代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立,也并不意味着国际关系作为一个领域的孤立,它有着自己的范畴、方法、理论,但它的根本问题却与整个人类社会的问题无法脱离。

正如多伊奇所言:“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

②那么,古代思想和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所共同涉及的“关于人类生存”的问题是什么?我想,大抵有相互关联的三点:一是人的本质;二是冲突原因;三是社会规范。

例如,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遵照人的本性行事,就会带来各种冲突,“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而要平息冲突,使社会臻至有序,就必须施以教化,“待师法然后正,得礼

义然后治。”(《荀子?性恶》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他对国家间关系有了具体而微的阐发,“故用国者,义立而王……国无礼则不正。”(《荀子?王霸》

)实际上,在现代学术界,有洞察力的学者也往往从更深刻的人际关系来推论国际关系。摩根索等早期学者的人性现实主义自不待言,而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将其学说建构在“经济人”的假说之上,温特(A lexander W endt )的建构主义则以社会学的理论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观点可能与现代理论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而他们的解答也规定了我们思考的方

6

01国际政治科学

①②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第3页。

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转引自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向。汤普森(Kenneth W.Thomp s on )在《国际思想之父》一书中有着精到的论述:“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无论政治的语言和景观改变了多少,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本质没有改变。……古代希腊人、印度的政治哲学家以及《旧约全书》中的先知们,他们面对的很多问题都是一样的,他们寻求理解政治,理解一个有正义

和有秩序的政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①当然,这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的思

想家。

除了人类本质问题上的相通,先秦思想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另一个

“同”,在于它们都面临着相似的国际体系。②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和国际社会

形态与当代的主权国家体系不可能完全相同,③但一方面,随着周王朝中央权力的逐渐衰弱,诸侯国之上缺少最高权威的制约,另一方面,“国之大事,在祀

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诸侯国以其内部认同和武装力量为重要特征,因此在内外两个方面,古今的“国家”都具有相同之处,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所思考的相关问题必然会令今人感到熟悉。尤其是在周朝灭亡之后的战国末期,韩非子等人以实力为导向的思想与当代的理论更具有相近的特征。

如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今日国际关系理论的“同”,在于人类社会根本问题上的相通,以及国际社会形态上的相似。可以说,后一点包含于前一点之内,是其在一定领域内的特定体现———无论是前现代的国家还是现代民族国家,都是人类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整体问题。

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来看,后一个“同”似乎比前一个更为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在当代理论的学科范围内直接汲取古代思想家的养料。但笔者认为,如果国际关系学者真正想从先秦思想家这里获得启示,更为注重的应当是前者。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间关系,其形态虽然与主权国家体系有相同之处,但其差异更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当代人身处于现代国家之中,因此若我们强调两

7

01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①②③肯尼思?W.汤普森:《国际思想之父》

(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4页。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书以“先秦”为名似有所不妥,先秦时期的夏、商以及西周都有着事实上的天下共主,只有在东周(春秋战国)才形成类似近代主权国家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而《选读》也是从春秋的管仲为始,因此若以“春秋战国”为名可能更准确。

关于两者的共同之处,参见徐传保:《先秦国际法之遗迹》,绪论;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朝和诸侯国的性质》,《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关于前现代国际体系的总体

论述,参见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刘德斌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1章。

种国家体系的共性,就难免穿戴上“威斯特伐利亚紧身衣”,①倾向于以主权国家体系的框架和假设倒推先秦时代,从而对这一时期的国家间政治思想产生误读甚至比附。相比之下,这一时期所提出的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历久不变的,先秦思想家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则规定了以后的思维传统,而当代人则总是寄居于一定的传统之中,这就是“轴心时代”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因此,对前一个“同”的强调,即关注先秦思想家对人类根本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一方面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包含于其中的国家间政治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国际关系学者更深刻地洞察当代人类社会,从而更透彻地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选读》不仅能使当代学者了解古代思想家关于国家间关系的论述,其价值更在于,它可以成为一个起点,使人们由此切入,完整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成为有修养、有深度的国际关系学者。

二、古今之异:启发的关键

《说文》:异,分也。《释名》:异者,异于常也。先秦思想与当代理论之间,当然存在着区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往往已习惯于将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分析框架视为恒常,相对而言,古代思想中的“异”,便可以被看作是对这些“常识”的挑战。这种“异”,既体现在本体论层面,也体现在认识论层面。

在本体论层面,先秦思想与当代理论对国家间关系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观念。建立在西方近代政治学之上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国家作为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和本学科研究的基本单位,“国际理论在学理上并不高于国家理论,它没有任何高于国家的理想和价值观,相反,它只是国家理论所附属的‘对外的’策

略研究,使国家政治理论的一个特殊附庸”。②相反,先秦时期在绝大部分时间

内,至少有着形式上的天下共主,先秦思想家的学说大多不以邦国为基本单位,而是以“天下”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不以国家观天下,而“以天下观天下”

(《道德经?五十四章》)。同家、国一样,天下曾经是,并且也应当是有等级、有8

01国际政治科学

①②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中文版序言。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秩序的结构。一言以蔽之,从当代理论来说,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是现实常态和基本假设,是理论的解释基点和应用前提;从先秦思想而言,国家之间的这种状态是礼崩乐坏的病态,是人们所要超越的暂时现象。

例如,关于国家的对外策略,管仲主“布德”,老子主“无为”,墨子主“兼爱”,孟子主“施仁”,荀子主“礼义”,韩非子主“行法术于内”,各不相同。然而他们的着眼点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自身的权力或安全,而更是天下之得失。“布德”,为“用天下之权……为天下正”(《管子?霸言》);“无为”,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道德经?二十九章》);①“兼爱”,为“天下治”(《墨子?兼爱上》);“施仁”,为“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下》);“礼义”,为“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荀子?王制》);“行法术于内”,为“苟慎其道,天下可有”(《韩非子?五蠹》、《韩非子?初见秦》)。一个重要的佐证是,先秦思想家在考虑国家间关系时,往往不以本国的利益为着眼点。孔孟周游列国,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孟子?尽心上》),荀子生于赵而游齐、仕楚、入秦,吴起生于卫而仕鲁、魏、楚,张仪生于魏而仕秦,等等。他们更在意的,是符合自己要求的国家能得天下、治天下。

这种天下观的背后,是先秦时期独特的社会结构。周代册封诸侯,多为同姓之国,即使对异姓诸侯,也常通过姻亲的方式结成“甥舅之国”。因此天下之间,尤其是华族之中,国与国的关系便如兄弟,彼此构成了一个血缘共同体,而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则是家族中的家长。国际秩序就意味着诸侯国之间的长幼有序,而非基于现代的平等、自由等原则。春秋战国时期,原先的秩序遭到破坏,诸侯热衷于相互征伐,对于大多数思想家来说,重建国际秩序也就是重建彼此之间的长幼尊卑,即礼法规范,不论尊长地位是通过仁义、计谋或是力量获得。

了解这种本体论上的“异”,对我们理解先秦国家间思想是重要的。如《选读》在《左传?成公三年》的导读中,认为臧宣叔的等级规范观念“可以解释现代国际活动安排中的一些潜规则,例如大国官员作主旨发言,发言在前且时间

①《选读》提出:“老子认为将世界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恐不正确,老子只是强调得天下不可欲取而为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当可得天下。参见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第19页。

901

长”,①这似乎便是一种简单的比附。实际上,臧宣叔明确提到:“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其依据是合乎传统礼法的家族式的长幼秩序,这同无政府状态中,平等的主权国家之间因实力大小而形成的“潜规则”并无相关之处。

在认识论层面,先秦重“思想”而当代重“理论”。构建科学的理论,是国际关系学者从不讳言的任务。当然,什么是“理论”,这个问题学界并未达成共

识。②例如,对于行为主义学者来说,“传统主义”学说可能根本无法称作理论,至少不是科学的理论。沃尔兹(Kenneth N.W altz )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对“理论”进行的经典分析,或许是国际关系研究者们所最常引用的。不过他的研究受到科学哲学的深厚影响,③对于“理论”的界定未免显得严苛。通过查阅各种语言词典可以发现,不论理论,theory,th éorie 或teoria,虽然都有多种含义,但通常都包含这样两个要素:它描述的是特定领域的原则;它是对事实系统

化的概括与抽象。④这样的“理论”概念,虽然没有华尔兹的定义那样“科学

化”,但显然也产生于西方近代科学的传统中———“科学”一词本身就意味着“分科的学问”,⑤抽象也是科学认识中的必经环节。

先秦时期(包括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的思想家显然不会具有这样的观念,也不会构建这样的“理论”。他们的国家间政治思想并不是孤立的,甚至也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而往往与自然万物的道理相通。如管仲说:

“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管子?霸言》);墨子认为,“有

天下者……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而发动战争则“上不中天之利……中不

中鬼之利……下不中人之利”(《墨子?非攻下》);荀子说:“有天有地而上下

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荀子?王制》);孔子说:“德为圣人,尊为天

子……大德者必受命”(《中庸》),等等。同时,他们也不会以抽象的概念为经、定

11国际政治科学

①②③④⑤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第100页。

参见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3页。

例如,“理论是对法则的解释”这一论断,即来自于科学哲学家纳戈尔(Ernest Nagel )。Kenneth N.W 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MA:Addis on 2W 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9),p.5.

如参见The O xford English D ictionary,Volum e 11,p.278;Paul Robert,D ictionnaire alphab étique et analogique de la langue fran?aise ;les m ots et les associations d ’idees,Volum e 6(Paris:Soci ét édu Nouveau L ittr é,1964),p.282;Giacomo Devot o,Vocabolario Illustrato della L ingua Italiana,Volum e 2(M ilano:Selezi one dal Reader ’s D igest,1967),p.1311.

“科学”一词的拉丁语词源即是“分割、区分”,汉语中该词来源于日文,本意也是“分科之学”。

理为纬,通过推演的方式编织现代意义上的理论,而是以比喻、举例、叙事等直观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如老子以“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说明“大邦

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道德经?六十一章》

);韩非子以守株待兔的故事,说明不能“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韩非子?五

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而《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本身就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话语的记录。

①如果我们将国际关系研究比作勘查地理,那么阅读“思想”即是登山鸟瞰,阅读“理论”则如查阅地图。地图的特点在于客观、简化、精确,并且可以分类查索,如矿业有矿业之图、交通有交通之图;山景的特点在于直观、真实,它无法分科分类,而只能提供全景,同时,我们的所见也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横看成岭侧成峰”,正如每个思想家给我们提供了各自的角度和景致,此外,山景能带来审美的乐趣,地图则难以做到,我们在研读当代理论时恐怕也难以体察到经典思想所具有的美感。

当代理论若能从古代思想中有所获益,“同”是基础,若无“同”,两者便无法通约;“异”是根本,若无“异”,两者便只能互相证明和重复。对于国际关系

学者来说,古今思想之“异”也许比“同”更为重要。

②当然,先秦思想中不乏关于国家间政治的具体词句,与今人的想法有所不同,但如果没有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思维观念的整体理解,单论这些零散的文字就可能有所偏颇。以笔者拙见,恐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这两个根本性差异,更能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深刻的启示。

在本体论上,无政府状态当然是国际社会的现状,但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自我实现(self 2fulfulling )”的结果。几乎所有的现代理论都承认这一状态的存在,并默认这一状态的合法性和永恒性,反过来,我们的这一认知又指引着我们的行为,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强化着这一现实。无政府状态不仅如温特

1

11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①②这并不是说,这些著作是客观的汇编,孔子的“春秋笔法”即体现了记录的主观性。与此相似,《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以历史事件的形式反映主观思想的经典著作。

如参见Beate Jahn,“Classical Theory and I nternati onal Relati ons in Context,”in Beate Jahn,ed .,C lassical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6。

所言,“是国家所造成的”,①而且也可以说是理论家所造成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或许可以借用阿什利(R ichard A shley )对新现实主义的评断:“这种理论将已存秩序视为自然秩序……从而剥夺了政治交往中那些使社会学习和创造性

变化成为可能的实际能力。”②那么,我们如何来思考无政府状态的“创造性变

化”,即这种状态的终结或是某种改变?

无疑,所谓“主权的终结”或是“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样的话语已经日益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主题。无政府状态假说与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后者“不想修改‘丛林’事实的内在逻辑(即私欲至上的逻辑),而只想修改这种逻辑的表现方式,只想把那种无规则的野蛮争夺方式修改为有规则的‘市场’争夺方式,而又默许只要一旦有条件超越规则就可以恢复无规则的

争夺”。③与此相异的先秦思想当然可以被用来克服这种思维传统。限于本文篇幅和个人能力,笔者无法在这里做出完备的论述,只是想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先秦思想如何弥补历史背景上的差异?如前所述,先秦时期的国家间关系中浸透着血缘或家族式的认同,当时的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通常是等级制的)礼法或秩序的主张。在当今国际关系中,这样的认同显然并不存在,先秦思想怎样启发我们超越无政府状态?是要构建新的类似的认同,或是通过其他途径?其二,先秦思想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有何不同?在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初期,那些或许被错误地统称为“理想主义者”的思想家,就已经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克服国家间的无政府状态。这样的理论尝试在冷战后进一步得到了复兴,如有些学者主张在国家体系的框架内实现“没有政府的

治理”,有些学者则认为“世界国家是必然的”。④先秦思想如何在同一主题上,

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其三,先秦思想与其他文明的经典思想有

2

11国际政治科学

①②③④A lexanderW 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 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 rganization ,Vol .46,No .2,1992,pp.391—425.

理查德?K .阿什利:《新现实主义的贫困》,载于罗伯特?O.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235页。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第22页。赵汀阳在这里是对西方政治哲学做出的评价,这一论断似乎过于武断,在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也不乏与此不同的观念,如大同主义(cos mopolitanis m )等。

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A lexanderW endt,“W hy a World State is I nevitable,”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9,No .4,2003,pp.491—542。

何不同?从古希腊的第欧根尼以及斯多噶哲学家以降,西方就存在着“大同主义(cos mopolitanis m )”或“世界公民”的思想传统,如但丁便有《论世界政府》(D e M ona rchia )一书传世。甚至常为国际关系学者引用的霍布斯,按其在《利维坦》中的逻辑推论,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之间也应当会产生一个世界政府,或世界性的利维坦。而在伊斯兰传统中,伊本?赫勒敦(I bn Khaldun )的思想也启发了当代学者对新的世界秩序的思考。先秦思想与其他文明中的这些思想相比,能为国际关系学者研究无政府状态提供何种不同的资源?

在认识论层面的差异则相对较易处理。《选读》的作者意识到了这种差异,并提出:“这给今天的学者们提供了两个启示。一是今天的学者难以对许多国际政治问题的本质再有新发现了……。二是今天的学者要推进国际关系

理论的研究,需要建立系统性强的思想体系。”①而笔者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先秦思想的这种“非科学”或“非理论”性,或许恰能给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带来新的思考。众所周知,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国际关系学界,由于20世纪中期科学哲学的影响,理论学说常常具有浓厚的科学化倾向,特别是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显学。这虽然能使研究工作更加精细和准确,但也容易陷于枝节而缺乏洞察、偏于机械而缺少关怀,让学术在精巧的技术和模型中异化,忽视“人”这一国际关系研究的最终指向。我们没有必要刻意模仿注重历史比较和政治哲学的英国学派。如果在承认现代理论方法有效性的同时,能结合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传统,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有思想性、深度和美感,那么我们同样能以

中国的方式使国际关系研究更为厚实,避免“专家没有灵魂”②的无奈。

三、结 语

在《先秦国际法之遗迹》一书的封面,作者引用了一句罗马古谚:“古代是新者”。作为轴心时代的智慧遗存,先秦思想永远值得我们回转目光,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获得对新时代的启示。

前文曾列举了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对待古希腊思想的三种方式:借古立今、3

11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

①②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第3页。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5页。

抑古扬今和以古促今。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在对待先秦思想的时候,最重要的应是踏实和谨慎,也就是尽可能完整、全面地了解经典作品及其时代背景,而不应见到与现代理论的相似之处就急于比附,见到不同之处就急于创新。若然“沉潜往复,从容含玩”,①则自然能以合适的方式对待经典,也自然能将经典思想融会于国际关系研究之中。

在阅读徐传保、洪钧培等民国学者的著作时,笔者不免揣测,他们之所以努力论证先秦时期存在着国际法,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贫弱,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说明它有资格立于现代国家之林。而今日的中国,已日益崛起,作为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可以以更为平和、大度的心态对待先秦经典,为推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411国际政治科学

①王元化:《记熊十力小集》,载于王元化:《人物小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58页。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国际关系研究中使用科学方法的意义

一 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与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区别 在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国际政治领域被理解为物质实在,这种物质实在独立并外在于人类的活动,因此,它们的行为方式被认为是客观的存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国际关系学就是对它进行一种客观的事实陈述。国际关系学者可以像寻求自然界的规律一样,能够对国家之间的行为方式加以把握和认识,他们对本体论的理解主要限于国际关系到底是由什么事物构成:国家、个人、集团还是阶级。这实际上是一种实体主义。由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物质实在本体论看不到行动者的反思和实践力量,因而把国际体系的结构看成脱离于行动者的外在之物,完全操控行动者的行为,所以主流理论只注意国际关系的因果规律,而忽视了行动者之间在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建设。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则是一种社会本体论,也就是说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并不是独立于我们的物质事实,而是我们活动的产物,即社会实在或社会类别。国际关系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它是一种社会事实,国际政治理论应该是对社会实在建构的解释。社会实在具有主体间性的(intersubjective )和集体意义的性质。主体间性的意义并不是个体信念的集合,而是作为集体知识或共同知识存在,但这种集体知识为所有具备从事社会实践资格的个体共同拥有。一旦把国际关系当做一种社会实在来理解,那么,国际关系中的行动者就是一种具有意图和目的的行为体,它们在互动过程中建立起主体间性的理解和共享的结构,这种结构并不脱离行动者,而恰恰由行动者不断地再现和生产出来。行动者和结构之间是一种相互构成的关系。这样国际体系的结构实际上是主体间性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约束行动者的行为,而且还定义行为体的性质。正是本体论上的差异,建构主义对主流理论的核心概念,如无政府状态、权力和利益等进行了另一番透视。 二 不同的本体论影响了方法论的取舍 由于建构主义不仅关注因果问题,而且更强调主 体间性的意义,即社会实在的建构问题,因此,它一方面拓展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范围,同时,在保留了以前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大量借鉴了其他人文主义或诠释主义的方法,如谱系学、常人方法学、符号学、叙述分析、认知图谱法和象征分析等,这些都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所没有的。值得注意的是,对国际关系的社会本体论理解,使语言学成为国际政治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主体间性意义的建构必须依靠语言来完成。语言不仅描述实在,而且还建构实在。话语里面充满了规范因素,也是一种变化的力量。一些学者开始利用语言学来研究国际政治。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克托齐威尔和奥纳夫在1989年就把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分析之中,最近,瑞森?卡朋利用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和争论理性分析德国统一问题以及公共话语空间对国际人权规范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维弗尔的安全化概念也来自语言学对安全研究的启迪。 从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对方法论取舍的影响看,国际关系方法论的选择是和本体论密切相关的。实际上,国际关系学者在面对所研究的世界时,心目中都有一个本体论上的考虑,也就是说如何想像国际关系:它是一种外在于我们的物质实在,还是我们建构起来的产物。当然,如果把国际关系看成是建构之物或社会实在,按照涂尔干的方法来对待也并非不可以,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可以沿另外的路径来分析行动者的行为,诠释学或人文主义的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种。社会科学中的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的争论实际上反映的是本体论上的差异。因此,在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思考时,本体论的观照是不可缺少的。 国际关系研究中使用科学方法的意义 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 6 1— “国际政治研究方法”研讨会发言摘要

推荐国际关系阅读书目

文学 1、[希]荷马:史诗《奥德赛》与《伊里亚特》 2、[意]但丁:《神曲》 3、[西]塞万提斯:《堂吉珂德》 4、[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5、[德]歌德:《浮士德》 6、[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7、曹雪芹:《红楼梦》 历史 8、[罗]凯撒:《内战记》 9、[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10、[瑞]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 12、[法]米涅:《1640年的英国革命》 13、[美]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 14、史马迁的《史记》 宗教与哲学 15、《圣经》 16、《古兰经》 17、《金刚经》 18、孔子:《论语》 19、《老子》 20、[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21、[英]休谟:《人性论》 22、[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2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24、[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社会学 25、[法]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 26、[法]帕累托:《普通社会学》 27、[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28、[德]齐美尔:《货币哲学》 29、[德]韦伯:《经济与社会》 30、[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31、[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经济学 32、[英]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3、[德]马克思:《资本论》(卷1) 3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35、[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6、[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自由宪章》) 37、[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法学 38、[罗]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 3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0、[美]《联邦党人文集》 41、[法]《拿破仑法典》 42、[英]梅因:《古代法》 4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政治学 44、[希]柏拉图:《理想国》 45、[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46、[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47、[英]霍布斯:《利维坦》 48、[英]洛克:《政府论》(下卷) 4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50、[英]伯克:《论法国大革命》 51、[英]密尔:《论自由》 52、[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54、[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55、[美]斯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 56、[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57、[美]罗尔斯:《正义论》 5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 59、[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60、《顾准文集》(只借到《顾准笔记》) 国际政治 61、[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 62、[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 63、罗贯中:《三国演义》(黄金书屋至第70回) 64、孙膑:《孙子兵法》 65、[英]爱德华.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 66、[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国际纵横策论一争强权,求和平》) 67、[美]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 68、[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 69、[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 70、[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 71、[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 72、[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图书馆) 73、[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 74、[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

国际关系学---理想主义的重要性

理想主义 (1)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反对强权政治和均势外交。 (2)健全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确保世界和平。 (3)人本善,战争可以避免;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和谐的,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外交决策民主化;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平衡,以国际集体安全体系取代均势体系。 (4)强调民族自决 (1)强调民族自决的作用:在许多亚非国家,民族自决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反抗殖民主义和个人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民族国家的口号。威尔逊的民族自决确实影响深远。民族自决从观念的世界普遍进入到现实的国际政治实践中,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以民族自决为旗号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诞生了一大批现代民族国家:在亚非地区,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相继掀起了两轮民族主义浪潮,先在这些获得民族解放的国家,正致力于发展本国的经济,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2)国际组织的作用:能使所有或绝大多数的国家从各领域的合作中获得利益,在现在的国际社会中,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求的矛盾的解决是十分

困难的,又是甚至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国际组织则可以达到协调冲突、缓解矛盾、促进合作的目的。国际组织能够以国际化的协调,解决单个国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存在着联合国、IMF 等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地区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国际组织为动员世界舆论、伸张国际正义、关注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讲坛,国际社会中不仅存在着个人利益,更 多的是共同利益,国际组织在维护共同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2)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国际组织和国际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是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国际法强调主权一律平等,承认一个国家或政府在一块领土上行使事实上的或法律上的管辖权,保障国家安全,要求国家行使责任。国际法在镀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国际社会国家行为的杠杆,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很重视国际法的编纂,致力于用国际法规范行为体的行为,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4)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指的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序言 一、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国际政治系,为国政治专业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2.理解国际政治现象需要具备两类知识,即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即历史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3.分析的四种模式是指描述、解释、规范性分析和处方。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 2.世界政治指研究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区别于国际政治) 3.国际关系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关系。 三、简答题 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复杂性:不仅涉及政治,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生态、法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跨学科性: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都比政治学要宽泛的多,该领域的学者们认为,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对于国际政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包容性? 3.列举至少三个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名称和期刊名称。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原名不列颠国际事务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外交评论》。。。 第二章理解国际政治 一、填空题 1.国际政治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 二、名词解释 1.权力 指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其他国际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通常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潜在权力和现实权力、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 2.安全困境 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3.集体安全 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三、简答题 1.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核心观点。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通过审视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 其在定量分析、方法引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得出了应当从推进研究方法 多元化、推动行为主义革命和激励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价值取向;方法缺陷;绩效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80-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从 翻译、介绍、述评西方相关著作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它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重要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当前还存在诸多 缺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真正出现。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学科 研究方法的不足,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自建国之初即有学者有所涉及,但是,当时的研 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政治立场为取向,政治色彩和意志形态色彩比较浓厚, 研究方法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政治、历史研究方法。六七十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论界掀起了科学行为主义革命,大批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 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这次革命带来的方法论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科 学的国际关系的方法论范畴。而到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 国际关系中分离出来时,方法论革命带来的成果已经体现在其研究成果中。金德 尔伯格、吉尔平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运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货币、价格等 角度论述了霸权国制定的价格体系、提供的公益等与世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其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延续了这一研究方法,纷纷将统计分析、博弈论、公共选择等理论引入其研究,力图使之定量化、 精确化、可验证化。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在翻译引进述评西 方相关著作的同时,已经有学者意志到了革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西方学 术界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我国跨专业互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数学 研究方法被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成果的定量化、精确性日益受到学者 的重视和推崇。 二、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只有20多年,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在本体论、认志论、方法论、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研 究相比,在学科的独立性、方法的多元性、研究绩效激励体制方面则存在着明显 的差距。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因素的结合,而其 诞生时日又适逢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第二次论战,即传统主义 与科学行为主义的论战,这次论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大 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得益于此, 国际政治经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势,例如作为其诞生 标志的“霸权稳定论”,其提出者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即应用经济学范畴的“公益”、“价格”、“搭车”等理论论述霸权与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

国际政治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国际政治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书……………………………………………………………OCCUPATIONAL PLANNING …………………………………………………………… 学院:XXXX-XX XX XXXX-XX 专业:XXXX-XX XX XXXX-XX 姓名:XXXX-XX XX XXXX-XX 学号:XXXX-XX XX XXXX-XX 班级:XXXX-XX XX 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XX 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形式分析 (3) 1.1国内形势 (3) 1.2国际形势 (4) 二、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 (4) 2.1生涯与职业生涯 (4) 2.2人的生涯发展 (5) 2.3生涯规划的意义 (6) 2.4职业发展与人生成功 (7) 三、自我认识 (8) 3.1自我评估 (8) 3.2专业评估 (9) 四、职业定位 (9) 4.1环境评估 (9) 4.2职业评估 (11) 五、个人规划 (12) 5.1确定目标 (12) 5.2实施方案 (12)

六、评估反馈 (16) 前言 ××职业生涯是海,没有规划的××人生,好比在大海中航行没有指南针,××职业规划尤其对于学××的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是决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职业生涯中是低头走路还是抬头走路的问题。 ××理论和××经验犹如人的两条腿,一个都不能少。当有人对你说“××经验重要”,那是对××的狭隘理解,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凭经验在做,一辈子也只是读懂了××的一部分。当有人对你说“××理论重要”,那也是对××的狭隘理解,因为中国同样存在很多××理论专家,但大多数没有转化成生产力,一辈子也只在探讨××的是是非非。 一个好××一生中必须学好××、管理、营销五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好××。把这五方面的知识用于××实践才是优秀的××。 一、形式分析 1.1国内形势

国际政治学概论 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 本讲主要内容 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 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 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 [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 (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 (二)国家的分类 (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 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 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 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 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 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 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 国家的类型 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 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 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 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 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 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 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 其他标准 三、国家主权 1,主权概念的提出 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 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 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 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 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

对内主权对外主权 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 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 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 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 行防卫的权利。自卫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国家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和保障国际法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四、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主权始终受到国际互动网络的影响 2,国际互动的表现形式、性质 表现形式:合作、结盟、竞争、对抗、战争 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国家主观愿望的产物 3,在当代,全球性的国际互动对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根源:全球化 表现:政治、经济、文化 影响:缩小、约束、削弱与限制 “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 1、影响国内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以及随后造成的国内政治联盟。 2、引发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削弱政府的自主性及其政策的有效性。 4、挑战对主权国家安全。 5、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主权的挑战。 2.非国家行为体 一、非国家行为体概说 1,国家关系中存在非国家行为体 2,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 3,非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 (一)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间组织:针对特定利益的事件私人次国家及全球性行为体国际政府间组织;由国家派出代表组成的组织,讨论相互间利益和共同更新的问题政府间组织的定义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的政府经过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成员国的合作谋求实现单靠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 政府间组织的构成要素:合作的政治意愿·一定的结构或形式·一定的运作机制 国际非政府组织 (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国际非政府间组织是非官方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一定的民间协议或条约的形式设立的民间机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体育与卫生等各个领域。如:国际恐怖组织

研究两性心理学的书籍

研究两性心理学的书籍 关于两性的心理学书籍有哪些?各位,看看下面小编推荐的相关书籍吧! 《怪诞心理学》 这一类的书都挺有趣,讲一些日常不注意的现象背后是什么原理。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对集体行为及社会心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心理学与生活》 杂糅了很多门心理学分支在一起,所以每一门都没办法写得很深。不过作为一本入门的教材了解心理学的概况已经很不错了。 《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引爆点》 营销心理学,创业的人也可以看看,产品是如何一夜之间爆发的。什么是时尚,也在里边阐述了。 《进化心理学》 相亲前必读。

《说谎》 don't lie to me.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关于方法和过程的描述不过是用来支持成果的合理性。虽然大相径庭,两本书却同样精彩,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睡眠与做梦》 对梦境好奇的可以看看。 《3分钟爱上心理学》 读了那么多心理学的书,终于读到了一本集大成的书。我是一边读《心理学的故事》,一边读的《心理学导论》,感觉启发很大。强力推荐大家去读一下这本书! 《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评价)。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怪诞行为学》 又一本有趣的经济行为学。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 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 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 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 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 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 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 “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 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 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 体系的实力关系: 单极、两极、多极 体系的经济模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体系的行为规范: 如,对战争的限制 体系层次分析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格局:霸权国所受的制约相对较少,容易对体系面临的挑战作出反应; 国际规范:人道主义干预的必要性,专制政权和独裁领导人不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国家分析层次:中观 聚焦于中层 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 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 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 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 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 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 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个体分析层次:微观 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 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 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 “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 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 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 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 (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2.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3.坚持政治与经济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4.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立场 5.学习和借鉴人类宝贵的政治方法论遗产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结成为一体,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瓜分完毕,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关系体系。

心理学必看书籍

心理学必看书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向初学者推荐学心理学的书籍: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教材):(最基础的,也是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额、心理统计学、心理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推荐:(人民教育郑全全等着)、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着)、(北京大学侯玉波着)、个(北师大高玉祥着)、(辽宁大学高玉祥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钱铭怡着) 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着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亚伦皮斯)、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尔)、《》。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 一、国际关系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及类别 1、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学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演变规律,及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的各行为体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国际关系事实) 2、国际关系的类别 (1)有关国际行为体的事实。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2)有关行为的事实。 行为体的对外政策及其互动 (3)有关话语的事实。 (4)概念化事实。 概念化事实作为对特殊现象的一般性概括,体现的是具有共性和反复出现的事实。 (二)国际关系研究对象的属性 1、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1)事实的概念 “事实”的四层含义: 真实存在的事情; 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 通过相关信息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被证实的观察、观念,即经过科学研究被证实的事情。 (2)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 自然事实是独立于人脑的客观存在 (3)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自然事实不具主观性,基本属性是它的物质性, 自然事实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事实是客观外在和主观内在的融合,具有有主观性,观念因素为社会事实的基本属性之一 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兴起于19世纪,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现象的自然特质一面视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实验与数据,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关注人本身的意志、观念、文化和知识等,采用描述与解释等方法,强调国际关系学的社会性。 三、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分歧 (一)国际关系研究本体论分歧 1、本体论的概念 “本体论”是源于古希腊的一种说法,指研究“存在”的学问。这里的“存在”,是指事

国际关系必读书目

国际关系必读书目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五年——一九八 年),法律出版社,1986年12月第2版。 2.《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3.《邓小平文选》第1、2、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第1版及1994年10月第2版。 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5.李宝俊着:《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梁守德、洪银娴着:《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7.[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着:《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王圣诵主编:《国际关系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9.陈向阳着:《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时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0.鲁毅等着:《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1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2.蔡拓等着:《国际关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3.[美]威廉·内斯特(William Nester)着:《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 (姚远、汪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14.[美]斯蒂芬?范埃弗拉着:《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5.《江泽民文选》1、2、3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6.康绍邦、宫力着:《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7.康绍邦、宫力等着:《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州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8.颜声毅着:《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国际关系学解答

名词解释 1.国际体系: 体系泛指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 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其中,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和非国家两类。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和依存。国际体系的基本状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分为局部结构层次和总体结构层次两类。 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2)相互联系性。(3)非对称性。(4)客观性。 2.安全困境: 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环境中,民族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惧怕,安全成为首要目标。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不安全感,但这样做只能是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致使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加不安全,以至于陷入了一种无法解决的困境之中。 3.国际制度: 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说的国际制度是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指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行为体活动、帮助行为体的期望值趋同。国际制度包括三种形式, 1)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正式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和非政府组织(NGOs),如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 2)国际制度,即政府之间经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如海洋法、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组织等 3)国际惯例,指有非常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非正式制度,例如未以明文确定下来之前的外交豁免,非世界贸易组织国家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际互给行为等。 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是在德国签定的一系列和约,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政治学者一般将该条约的签订视为“民族国家的开始”。此和约的意义在于: 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王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简单易懂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简单易懂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去查阅一些心理学书单的时候会发现,往往我们拿到的都是一些教科书式的读物,虽“不明觉厉”但又不知从哪里读起。 其实,当我们问起“心理学书籍”的时候,你的心中多少是有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了解的。不妨看看我们为您推荐的这几类书籍吧! 【探索自我篇】咋眼一看,这本书是一个老头在絮絮叨叨倒鸡汤;再看,跪服于作者强大的水平。 想为这本书起个别名:《玻璃心如何在这世界上生存》,从这本书中可以获取跟自己死磕的能量。 每次需要照顾牺牲自己而去照顾别人的感受时,仅仅只是回想一下书名,我就能做出正确地选择,诚实地表达自己,从而让自己活得更开心。 相较于决定论,我更喜欢目的论。很多人喜欢动不动就提原生家庭,可是知道我们的原生家庭如何并不能拯救我们,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一切。 个体心理学初看不好懂,但体会到共同体感觉,不追逐认同确实会让自己活得更幸福,此时此地也是咨询时面对沉默面对不知道说什么的态度和技巧,迁移到生活中即当下的力量,因为人生没有普遍地可以拿来言说的人生意义。

【真正的心理学篇】正如普通心理学里所说,使心理学独一无二的正是它的科学的方法。本书虽薄,但从双盲实验提到贝叶斯,我想这才是心理学入门的正确打开方式。 没错,这就是一本让你拥有批判性心理学思维的书,虽然妙趣,但却也让对媒体所感兴趣的心理学们大失所望。 心理学本身的可证伪性,决定了它预测的东西,会令大众失望,但这才是科学。 如果你想学习心理学,这一本入门书你一定不能错过。 书名看似“怪异”,内容就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友情、婚恋、花心和乱伦等,写的都是有关人类关系的研究和故事。 叙述为主,兼有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内容涉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偶尔加以个人观点,深入浅出,富于知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令人手不释卷。 其实这不是一本书,而是《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津巴多主持的一系列视频,和《心理学与生活》算是配套的。 为什么要推荐《探索心理学》而不是心理学与生活呢? 明心见性给出了他的解释:《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大爱,但可能未必适合大家读,毕竟是按照教科书的角度去写的,对应的是普通心理学,还是有一定的专业性。 我认为入门的话应该是通俗读物,因此这本书不适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