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高考物理答题规范

标准规范高考物理答题规范
标准规范高考物理答题规范

重视答题规范 提高考试成绩

——高考物理学科答题规范的教学建议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畋畋

在物理考试中,考生最容易失分的不单纯是某个知识点,还有相应的考试答题不规范。高考主观题占物理总分的70%,由实验题、计算论述题及选考题组成,重点考查物理的主干知识和学科内综合能力。卷面解题步骤及其规范化是考生必备的基本功。从历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考生基础不错,但总是因为解题不规范,丢分,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也是制约一部分优秀生不能得满分、高分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实行网上阅卷后,对解题的规范和卷面的整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题规范化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并且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因此,狠抓解题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生在规范化解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符号使用混乱。

解题中不用题目给的字母,自己另用其他字母;前后设置的符号矛盾或与题目所给符号矛盾;同一物理量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物理量用同一符号表示等等。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题目中的“R ”已经是静电分析器圆弧轨道的半径,许多学生依然把它作为离子在磁分析器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即把“r ”写成“R ”。

2、字迹潦草做图不用规尺。

书写数据时连笔;涂改后不清晰;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导致误差太大,以致扫描不清影响得分。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电压符号“U ”与速度符号“v ”混淆;字母“q ” 与数字“9”及字母“a ” 混淆。粒子运动的轨迹图,受力分析图,光路图,电路图等作图不规范,导致影响解题思路或思路阻塞。

3、方程书写不规范。

⑴物理方程没有分步书写。

①写成连等式,中途小环节出错。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 中 R r

R ks R r R E R I P R )()(

2+=+==,式中“平方漏写”。 ②一步到位写成综合等式。

如2010年省质检第22题中

c mv H L kmg H kmg mgH 2

1)tan (sin cos 111=---θθθ,整个式子全对得5分,若有一处错,则5分全扣。若如下分步书写,则可分步得分且思路清晰便于阅卷。

21102

f x mgH W mv -=- ①----------------------------------(2分) cos f W km

g ab kmg bc θ=?+? ②---------------------------------(2分)

cos L ab bc θ=+ ③---------------------------------(1分)

⑵只写变形公式,不写原始公式。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中用“r=mv/qB ”代替“r

v m qvB 2

=”,在有关天体运动的试题中用“2gR GM =”代替“mg R

Mm G =2”。 4、运算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

⑴不善于先化简方程而急于带入数据,步步计算,使解题过程繁琐,易错;

⑵代入数据时不统一单位;算出结果不标明单位;

⑶不按题目要求的单位或有效数字解答;或应用符号进行运算时常常出错,如在三角函数的运算(mg cos θ、tan θ、

mg sin θ等)、平方运算(t = 2as 、t =2ms qE +2ms mg sin θ)、移项运算、倒数运算等。

⑷字母运算时,一些常量(重力加速度g ,电子电量e ,静电力常量k 等)用数字10m/s 2,

1.6×10-19替换等。

⑸数值计算结果表达不规范或不写最简式。如2009年高考第22题,q m

=3.5 2×107 C/kg 、72 2×107 C/kg ; t = 2π56×10-4s 、π28 2

×10-4s 等。 ⑹没有写必要的推演过程,直接得出结果。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不写“212

qU mv =”直接写出“m

qU v 2=” 5、文字说明中出现的不规范。

⑴书写繁杂,文字说明过多,像写作文,关键方程没有列出,既耽误时间,又占据了答卷的空间,阅卷老师找不到得分点。

⑵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都,纯属公式的堆砌且思路不清,使用的符号表示什么不写清楚,

所列的方程对应哪个过程不清楚,不便于阅卷教师一目了然。

⑶不对运算结果做必要的说明,如不指明功的正负,不说明矢量的方向等。

⑷文字说明与符号混用。文字说明不用物理术语,用字母或符号来代替物理语言,如用“↑、↓”代替文字“增加、减少”;用“>、<”代替“大于、小于”;用“∵、∴”代替“因为、所以”;用“(5m/s,8m/s)”代替“5m/s < v≤ 8m/s”等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思想上不重视,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审题不认真,计算能力差,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少等等。

二、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要点

物理计算题是每年高考物理的重头戏,也是区分度较强的部分,是物理科成败的关键。高考中对物理计算题的要求是,会做的题目应得满分,不会做的题目应尽可能多得分。

物理规范答题的总原则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

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

....

....,方程要单

一行

..(象写诗歌一样分行写)。尽量不写连等式,避免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物理解题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指每列出一个方程式之前要写出所根据的物理概念及规律,或是指综合题前后段之间的联系语言。“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简练而有逻辑性。“简练”就是要把“分析”性语言去掉,文字说明的目的是展示物理问题发展的前因后果。文字说明的语言要简洁,明确,规范。主要有下列几个主要方面:

⑴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整体和隔离相结合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例如可采用“对物体A”,“对A、B组成的系统”等简洁明了的说法。)

⑵说明研究的物理过程或状态。如“从A—B”,“在t时刻”等。

⑶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方面。如“据……得”,“由几何知识得”,“由题意知”等。

⑷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⑸说明非题设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假设所求的物理量或题中没有但解题却需要的中间变量。如“设……”,“令……”等熟知的说法,或“各量如图所示”(在题解图上标出各量)。

⑹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及所建立的坐标系。

⑺写出解题过程中必要的关联词。如“将……代入”,“由……得出”等。

⑻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还需要讨论分析),对题目所求或问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以上这些是“必要的文字说明”的几个主要方面,不是所有解题过程都要面面俱到,应该因题而异,关键是“必要”。

2.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解题的主体

..,如果文字说明是正确的,但物理方程式写错,则等于是原理错了。例如:解题中用到了万有引力,正常规范的解答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写出相应的公式,然后代入数据求解,这是正常的步骤,考生按照这个步骤解题,步骤是正确的,公式写错了,文字表达虽然正确,但不能得分,这因为,虽然是说万有引力定律,但你公式写错了,就不认定为是万有引力定律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文字表达和公式这两部分中以物理公式为

主,文字表达是为辅助的,物理方程式才是重要的得分点

.............。必要的方程式主要是指解题过程中一些必要的物理公式、规律和与解题有关的数学公式。

如何写出规范的物理方程式,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既得分点)必须是最基本的,一般不能以变形式、结果代替方程式。

⑵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⑶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读”进一些内容。

⑷若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要编号(如①、②、③、以便计算和说明)。

⑸列方程时,具体数字相乘应用符号“×”而不能用点“·”,如2×3×52不能写成2·3·52;方程两端同样的字母不能在方程中约去,如“Eq=qvB”不能写成“E=vB”。

3.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与明确的结果

⑴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代数式,最后代入数据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⑵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⑶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

或三位既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

⑷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且一般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做计算结果(代数式的系数除外)。是字母符号的一般不用带单位。

⑸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且是最简式。

4.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⑴“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⑵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⑶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⑷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并进行取舍。

⑸卷面上不能“约”。如不能在卷面上打“/”相约。

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⑴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字迹清晰。阅卷时因为“γ、r、v”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屡见不鲜。

⑵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

.........。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若你写成R就算错。

⑶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⑷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支持力F N、摩擦力F f,阅卷教师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⑸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 A,比用v1或v2好;通过同一点A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 A,第二次用v A'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⑹物理量的符号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斜体。如功率P、压强P,电容C,光速c 等。

⑺物理量单位的符号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正体,其中源于人名的单位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字母用大写,后面字母用小写,Hz、Wb。单位中大于106的,词头应采用大写正体,小于106的,词头应采用小写正体表示。如兆赫MHz。不能写成mHz,千克kg不能写成Kg,皮法pF不能写成PF。

⑻其他符号中如三角函数符号、对数符号采用小写正体。如正弦sin ,对数log。代表点、线、面及序号的字母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斜体。

(⑹⑺⑻中的符号标准写法以课本为准

.....)

6.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⑴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

准确,防止“牛顿运动定理

..”等表达错误。

..”、“动能定律

..”、“四边形公式

⑵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

7.绘制图形图像要清晰,准确。

⑴绘制必须用铅笔先画(便于修改

....),后用按规定的黑色笔描上(网上阅卷

....)、作图用圆规、直尺、三角板,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⑵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

⑶画函数图像,要画好坐标的原点,坐标轴上的符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⑷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三、解题规范化训练的主要对策

1、加强审题规范化训练,提高审题的准确性

在解题中审题是第一关键的环节,准确理解题意,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决定了解题的成败,历年的高考阅卷都会发现一些考生因审题不慎造成失分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思维敏捷的优生尤为遗憾。因此通过规范化训练,养成思维缜密的审题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⑴指导学生领会审题要领:以联想知识为审题的基础,以建立题目的物理图景为审题的中心——把实际情景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条件(或要求)——把物理条件(要求)转化为数学条件(要求),避免粗心大意。

⑵要求学生平时审题养成规范审题的习惯:①关键词语的理解;②隐含条件的挖掘;

③排除干扰因素;④分析临界条件;⑤审清图形,图象内涵;⑥画出示意简图;⑦审清本质属性,建立物理模型;⑧审清物理过程和状态。

⑶注意以下几个容易发生审题失误的地方加以避免:①是否考虑重力;②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水平?竖直)③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④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⑤临界词与形容词是否把握恰当了;⑥注意括号里的文字;⑦是否抓住了图像上的关键点;⑧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⑨区分物体的性质和所处的位置:如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是轻绳、轻杆还是轻弹簧;物体是在圆环的内侧、外侧还是在圆管内或是套在圆环上;⑩容易看错的地方还有:位移还是位置?时间还是时刻?哪个物体运动?物体是否与弹簧连接?直径还是半径?粗糙还是光滑、有无电阻等等。对于眼熟的题目,更要防止思维定势的影响,

仔细分析,找出区别之所在。

⑷常用的审题方法

①认真读题,发现信息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中提供的文字、图表,并在关键的字词句下面打上记号,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干信息,弄清题目的物理过程及其得以存在的条件、本质特征及遵循的物理规律,把握研究对象物理过程中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等。

②翻译物理语言,转化隐含条件:在物理题目中,有许多条件隐含在明显条件之后,居于特定的物理语言、附图、关键的字词之中,审题时要进行准确全面的翻译转化,形成明朗化、通俗化的明显条件,便于利用。如“光滑平面”就意味着没有摩擦;“轻杆”就意味着不计杆的重力。

③记录信息,排除干扰:有许多物理题,过程比较复杂,信息量也较大,这要坚决排除哪些分散注意力、干扰思路的多余无用条件,用文字、符号、图表等把有用的信息规范、有序地记录下来,再进行分析、寻求合适的解法。

④对照题干内容,反思解题过程:题目解出答案之后,再重新对照题意,反思解题过程,检查有无错解、多解、漏解过程是否完整,结论是否符合实际等,这也是审题的重要一环。

2、强化采分点意识,严格解题规范化

针对网上评卷研究规范解题的对策和要求,强化采分点意识。解题规范化,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⑴思想方法规范化。

解题动笔之前,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细读题目、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字眼,深挖隐含条件,理顺思维脉络,准确把握题意。甚至对该题用哪种方法求解,怎样画示意图,先求哪个量,怎样表达,头脑中都应有一个概况。

⑵解题过程规范化。

解物理题要突出物理思想,交代物理过程,不要做成纯数学题。

⑶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

文学有文学的语言,数学有数学的语言,物理也应有物理的语言。尤其在考试作答时,更需要讲究物理语言的规范化,文字叙述要逻辑清楚、简洁明了,单位要规范,卷面要整洁、书写要清晰。

⑷解题步骤规范化。

主要包括:①选取研究对象(质点或系统),写出必要的题设、文字说明,画出必要的示意图,此步骤中有时需要进行受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分析,有时还需选取正方向或建立

合适的坐标系;②根据公式、定理、定律或规律列出方程;③得出最简单形式的计算式;④代入数据、注明单位,得出结论,并对结果作必要的说明或讨论。

3、重视答题技巧,尽量用常规方法

从近几年的评卷反馈的信息可知,很多学生由于答题不规范,缺乏应试技巧,丢失了很多应得之分,其中不乏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失分情况相当严重。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考试中,不同题型,不同试题,解答试题的方式一般不同,掌握了解答试题技巧,可大幅度提高考试成绩。所以教学中,应加强解答试题技能的训练。如,在定内容、定时间、定题量、定目标的各种专题训练里,抓审题、练速度、找感觉,学会和掌握举特殊例子、画图判断、公式变形讨论、验证、排除等答题方法和技能。以下就高考物理题型分析解题技巧。

⑴选择题

物理选择题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很少有较复杂的计算。解题时要注意一些关键词。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而且开始适当慢一点,这样刚上场的紧张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做题思维会逐渐活跃,不知不觉中能全身心进入状态。一般地讲,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接;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景陌生,应新题常规解。如较长时间分析仍无思路,则应暂时跳过去,先做下面的试题,过后慢慢再来解决。确实做不出来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逐一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即使一个也排除不了,仍然不要放弃。尤其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即涂卡。我省物理选择题由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题型的变化将大大提高得分率。这是提高总分的新的增长点,一定要抓住。

选择题应试的另一方面是对6道加选考2道题进行分类,一般有四类:基础知识识记类、知识点相对独立的部分、图象类以及综合类。不同类型的选择题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总体而言,要想速解物理选择题,就必须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深入挖掘隐含信息,既要注意问题的特殊处理,又要考虑学科内的综合与联系,尽可能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效地利用考试时间,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⑵实验题

我省高考物理实验题一般是以“一小一大”的形式呈现,从近几次的重要考试来看,力学、电学实验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实验题千变万化,可以有多种形式、各个角度进行出题。但不管实验题目以何种形式出现,其本质是从原理开始进行考查,只要从实验原来出发,就能从容应对。

注意各种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方法,记录的有效数字应该是几位,是否要估读等等。

⑶计算题

计算题历来是学生难以攻克的得分障碍,学生首先要克服心理压力。所有大题难题都是看似很繁杂,理不出头绪,其实大多是一些基本现象和知识的叠加而已,学生很容易被蒙蔽,一看到它心理上占了弱势,尤其是在考场环境下,更加容易让自己知难而退,丧失的分的机会。

物理计算题的应对技巧一般有,单个物理多个过程的大题可进行过程拆分,注意过程连接点,转折点,临界点等,多个物体不同过程,可采用整体法、隔离法相结合等。

解题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有些考生解题时不从常规的方法入手,而是为图简便而用一些特殊的、奇怪的方法。这虽然没错,但阅卷老师短时间不易看清,有可能影响得分。同样,不用通用符号表达相应的物理量,阅卷老师也可能会错判。阅卷现场老师的工作量很重,每天平均阅卷2500多份,平均看一道题的时间不过几秒钟,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失分,考生很吃亏。

若有分小题的计算题,每个小题的问题,有时是有提示作用的,或是解题的台阶。一般第一小题也是比较简单容易入手,不要放弃,争取多得分。

实在想不出的题可根据题目特定条件写一些相应的公式或方程,即公式中的字母具有题目中的意义,在一些情况下也可的几分。

总而言之,进入考场保持适度紧张,看清题目再下笔,先易后难巧安排,易题切莫丢分数,难题力争不留空白,答题规范多得分,条理清楚是关键,计算单位要统一,切莫未知当已知,书写准确不笔误,得出结果要分析。

高考物理规范解题的格式与要求

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作图题、说理题、计算题等题型)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包括文字阅读能力、信息收集和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和文字叙述表达能力在内的诸多学科能力而备受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青睐。这已是广大一线教师及教研员有目共睹的事实。如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江苏卷中非选择题分值高达110分,其中仅解答题便达89分之多,解答题的数量、分值均创下历史新高。理综模式下的高考试题,物理非选择题亦占120分总分中的72分,不可小视。这从而也表明非选择题是将不同能力层次考生区分开来的最重要题型。然而,当前在各地中学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包括不少思维较敏捷的考生在内,许多理科生在高考后的估分时感觉良好,分数期望值也比较高。但高考的真实分数又大打折扣,远比自己的期望值低。这往往令他们不解甚至感到委屈,因为他们确信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 通过与这样的考生接触交流并结合各地教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进行过多次高考阅卷的老师的经历,发现这主要是考生解题不规范或者说是书面表达不规范,使人看不懂,与评分标准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不少的高考阅卷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触:一份字迹工整、解答正确、格式规范、作图清晰准确、说理明晰的答卷给人以艺术般的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愉快地评满分;而一份字迹潦草、解答零乱、丢三落四的答卷令人味同嚼蜡。不耐着性子看吧,于心不忍,于法不容。看吧,又看不懂。这样的做法其结果是既丧失了宝贵的得分点又影响批阅教师的情绪。 对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在高考的《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其中在“理解能力”中有“理解所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图或表)进行表述”的表述;在“推理能力”中有“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的表述。这都是国家对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物理非选择题的解答书写与答题格式,高考试卷上还有明确的说明: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评分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说明: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解答中单纯列出与解答无关的文字公式,或虽列出公式,但文字符号与题目所给定的不同,不给分。事实上,规范答题是一个考生物理学科基本素养的体现。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基本素养正在逐渐缺失。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从考生的现状及原因、规范答题的细则要求、良好素养的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当前考生在答题中的主要不足及其原因 概括地讲,当前考生不规范答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叙述严重缺乏。不少考生解答时只有几个算式,完全没有哪怕是最基本的叙述性文字,阅卷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 目录 第一章运动和力 (1) 一、追及、相遇模型 (1) 二、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4) 三、斜面模型 (6) 四、挂件模型 (11) 五、弹簧模型(动力学) (18)

第二章圆周运动 (20) 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20) 二、行星模型 (23) 第三章功和能 (1) 一、水平方向的弹性碰撞 (1) 二、水平方向的非弹性碰撞 (6) 三、人船模型 (9) 四、爆炸反冲模型 (11) 第四章力学综合 (13) 一、解题模型: (13) 二、滑轮模型 (19) 三、渡河模型 (23) 第五章电路 (1) 一、电路的动态变化 (1) 二、交变电流 (6) 第六章电磁场 (1) 一、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1) 二、电磁流量计模型 (7) 三、回旋加速模型 (10) 四、磁偏转模型 (15)

第一章 运动和力 一、追及、相遇模型 模型讲解: 1. 火车甲正以速度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d 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 2同向匀速行 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为)(21v v -、加速度为a 的匀减速运动。若甲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因此,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 即:d v v a ad v v 2)(2)(02 212 21-=-=--,, 故不相撞的条件为d v v a 2)(2 21-≥ 2. 甲、乙两物体相距s ,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 体在前,初速度为v 1,加速度大小为a 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 2,加速度大小为a 2且知v 1,说明乙物体先停止运动那么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总存在速度相等的时刻,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近,根据t a v t a v v 2211-=-=共,求得 1 21 2a a v v t --= 在t 时间内

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2019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一) 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 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题型5〓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

高考物理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 (3)

高考物理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 碰撞与动量守恒 例76: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两木块A和B,A的质量大,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 使它们相向运动,然后又同时撤去外力F,结果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问A和B合在一起后的运动情况将是() A.停止运动 B.因A的质量大而向右运动 C.因B的速度大而向左运动 D.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A的质量大,所以它的惯性大,所以它不容停下来,因此应该选B;或者因为B的速度大,所以它肯定比A后停下来,所以应该选C。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能够全面分析题目条件,只是从一个单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失之偏颇。 【解题指导】碰撞问题应该从动量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能仅看质量或者速度,因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是一起起作用的。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由动量定理知,A和B两物体在碰撞之前的动量等大反向,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因此碰撞之后合在一起的总动量为零,故选A。 练习76: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两球相碰后有一球停止运动,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碰后,A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大于B的动量 B.若碰后,A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小于B的动量 C.若碰后,B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大于B的动量 D.若碰后,B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小于B的动量 例77: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当车中的砂子从底部的漏斗中不断流下时,车子的速度将()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随着砂子的不断流下,车子的总质量减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总动量不变,所以车速增大,故选C。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时,研究对象的选取出了问题。因为,此时,应保持初、末状态研究对象的是同一系统,质量不变。 【解题指导】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时候,在所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系统一定不能发生变化,抓住研究对象,分析组成该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动量变化情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集锦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隔离法和整体法 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 隔离法和整体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力学问题的基本而又重要的方法。 隔离法是把一个物体从物体系中隔离出来,只研究他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不研究他的施力情况。 整体法是把物体系看做一个整体,分析物体系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而不分析物体系内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整体法一般是在物体系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应用。并且不求物体系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的例题中的物体系只包含2个物体,3个以上的物体,方法与此类似。一、一个外力 例1.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若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A物体,使A、B一起向前运动,如图1所示,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若将F作用于B物体,则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 图1

【解析】对A 、B 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 m m F )(21+=,所以2 1m m F a += ① 对B 物体用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 m F AB 2= ② 将①代入②得 2 12 m m m F F AB +? = ③ 若将F 作用于B 物体,则对A 物体用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 m F BA 1= ④ 所以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2 11 m m m F F BA +? = ⑤ 实际上,在同一个时刻,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B 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此处,③式和⑤式所表示的AB F 和BA F 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是两种情况下的A 、B 之间的作用力,这样表示,以示区别,不要误会。 ③式和⑤式,可以看做“力的分配规律”,正如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一样。因为大家知道,电阻R 1、R 2串联,总电压为U ,则R 1和R 2上的电压分别为 2111R R R U U +=,2 12 2R R R U U +=。这两个式子与③式和⑤式何其相似乃尔。 例2.粗糙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 和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m 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为μ。若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A 物体,使A 、B 一起向前运动,如图1所示,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若将F 作用于B 物体,则A 、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标准

重视答题规范 提高考试成绩 ——高考物理学科答题规范的教学建议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畋畋 在物理考试中,考生最容易失分的不单纯是某个知识点,还有相应的考试答题不规范。高考主观题占物理总分的70%,由实验题、计算论述题及选考题组成,重点考查物理的主干知识和学科内综合能力。卷面解题步骤及其规范化是考生必备的基本功。从历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考生基础不错,但总是因为解题不规范,丢分,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也是制约一部分优秀生不能得满分、高分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实行网上阅卷后,对解题的规范和卷面的整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题规范化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并且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因此,狠抓解题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生在规范化解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符号使用混乱。 解题中不用题目给的字母,自己另用其他字母;前后设置的符号矛盾或与题目所给符号矛盾;同一物理量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物理量用同一符号表示等等。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题目中的“R ”已经是静电分析器圆弧轨道的半径,许多学生依然把它作为离子在磁分析器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即把“r ”写成“R ”。 2、字迹潦草做图不用规尺。 书写数据时连笔;涂改后不清晰;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导致误差太大,以致扫描不清影响得分。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电压符号“U ”与速度符号“v ”混淆;字母“q ” 与数字“9”及字母“a ” 混淆。粒子运动的轨迹图,受力分析图,光路图,电路图等作图不规范,导致影响解题思路或思路阻塞。 3、方程书写不规范。 ⑴物理方程没有分步书写。 ①写成连等式,中途小环节出错。 如2010年省质检第21题 中 R r R ks R r R E R I P R )()( 2+=+==,式中“平方漏写”。 ②一步到位写成综合等式。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书写要求规范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规范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 v B =m v 2R ,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 =m v qB .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 、r 、ν”不分,大小写“M 、m ”或“L 、l ”不分,“G ”的草体像“a ”,希腊字母“ρ、μ、β、

高考物理应试策略及答题技巧.doc

2017高考物理应试策略及答题技巧 2017高考物理应试策略 (一)思想转移,克服胆怯,减轻考试压力 高考时存在压力是必然的,考生在提前进入考场后,可以通过清点考试用具、自我暗示学科中的重要知识和方法、自我提醒解题误区和易出现的错误实现自我安慰、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目的,使环境熟悉化,思维单一化、物理化,消除与考试无关的思想杂念,使大脑的兴奋点集中在试题的解答上,快速地进入应试状态。 (二)遇热不喜,细心审题,全面领会题意 高考试题具有立意新颖、形式灵活、突出考查学生能力的特点,绝不会出现成题或套题,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不会超出我们平时学习和复习的范围,所以高考题难免会出现和我们平时所做的习题考查内容相同、命题类型相似、物理情景相近的情况,当遇到此类题目时,应当倍加细心地读题、审题,尤其对那些轻小恰能等字眼倍加注意,往往这些特殊的字眼中包含着对解题具有较大左右作用的隐含条件,分析出这些隐含条件,就可能顺利地给出解答。 (三)遇生不怵,沉着分析,多角度寻求思路 相对而言,高考题一定有难题出现,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忌的是头脑发懵,不知所措,而应当坚信,再难的题目也超不出复习范围,一定有解决的方法。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难题都会分步设问,且上一问的解答会给下一问的解答作些铺垫和准备。只要不失去信心,循序渐进地探索、思考,即使难题,也能获取一定的分数。下面介绍两种在难题中抢分的方法。 1.缺步解答:将难题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物理表达式,设应用

高考物理:常考题型与解题方法全汇总

高考物理:常考题型与解题方法全汇总 2019年5月20日 很多高中生都会抱怨,物理太难学了。学习起来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总是找不到方法,题目做了很多,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今天特意汇总了物理中16个常见题型以及5种通用的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16大常见题型 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 足x=v 0t,y=gt2/2,速度满足v x =v ,v y =g。 (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题型5 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高考理综物理阅卷教师谈物理答题规范

高考理综物理阅卷教师谈物理答题规范 看了题目,各位同仁肯定会产生疑问:把题目做完、做对了不就理所当然能得分吗?其实不然,做完,不一定能做对,即便做对也不一定能得全分。为什么这样说?请大家看图1 从该考生的解题思路和结果来 看,该生表面上可以得全分,但 是由于一时的粗心把第二行 “t l l v B 221+=”中的“t ”漏写,这在平时考试,对于笔误 出于同情心理,一般也会给分, 但高考阅卷要求从笔误出现的 那一步后面与由其推导的结论 都不能得分,所以很不幸,这 位考生由于粗心,最终被只得 了“3分”。由此可见,了解高 考阅卷的要求,强调规范答题 的重要性。 经过高三一段时间的强化 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 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但规范 答题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间 里能养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 们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就要 反复给学生强调规范的目的所 在,我们用一年的充足时间来 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让 学生不仅能做对题目,也能得 到应有的分数。 有幸成为湖北省理综2008年高考阅卷教师之一,我于今年6月9日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高考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亲眼目睹学生在高考理综物理卷部分答题过程中,由于答题不规范或不符合阅卷小组的评卷要求而使自己以为应得的分数白白丢掉.对于物理规范要求,其中有些虽然是老师平时在教学中多次强调过的,但学生不够重视,有些作为教师可能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作为教师有必要在物理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通过我们的介绍让学生多了解高考阅卷的一些要求,让学生意识到答规规范的重要性。从而能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规范答题的习惯,最后达到高考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 首先介绍一下高考阅卷的一些特点,高考阅卷首先是公平的。在电脑自动操作下,每一份试卷都会经过随机选的两位阅卷老师的审阅,理综物理部分的有些题目要求两位教师的按阅卷小组给出的标准所给分只有“零误差”即给分一样,才会通过。解答题由于自身的特点,要求两位教师给分不能超过一定的误差。如果超过就会机选第三位阅卷教师再改,如果三位教师给分都达不到标准,则最后由阅卷组长进行仲裁。在改2008年理综23题时有一位考生就曾出现三个给分“0”“3”和“14”,最后经过仲裁这位考生最后得分是“14”分,这就体现了阅卷的公平性。但是如果第三位阅卷人给“0”或“3”分,那么这位考生可能会很冤枉,而且更可悲的是他根本就无从知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高考物理中的“八大”解题思想方法

第二部分应考技巧指导——超常发挥,决胜高考 一、高考物理中的“八大”解题思想方法 现如今,高考物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其命题越加明显地渗透着对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考查。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物理习题浩如烟海,千变万化,我们若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思想,就如同在开启各式各样的“锁”时,找到了一把“多功能的钥匙”。 .估算法 半定量计算(估算)试题在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中屡见不鲜,如2018年全国卷ⅡT15结合高空坠物情境估算冲击力。此类试题是对考生生活经验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针对训练】 1.高空坠物极其危险。设想一个苹果从某人头部正上方45 m 高的楼上由静止落下,苹果与人头部的作用时间约为 4.5×10-4s,则头部受到的平均冲击力约为() A.1×102 N B.1×103 N C.1×104 N D.1×105 N 解析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则h=1 2gt 2,苹果从静止下落到与人头部作用的全 程根据动量定理有mgt-FΔt=0-0,其中Δt=4.5×10-4s,取g=10 m/s2,一个苹果的质量m≈150 g=0.15 kg,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F=1×104 N,选项C正确。 答案 C 2.如图1所示,某中学生在做引体向上运动,从双臂伸直到肩部与单杠同高度算1次,若他在1分钟内完成了10次,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 m,g取10 m/s2,则他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及相应的功率约为()

图1 A.200 J ,3 W B.2 000 J ,600 W C.2 000 J ,33 W D.4 000 J ,60 W 解析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他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 m ,单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W 1=mgh =50×10×0.4 J =200 J , 1分钟内完成了10次,则1分钟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 =10W 1=2 000 J ,相应 的功率约为P =W t =2 00060 W =33 W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3.(2019·山东日照模拟)2018年3月22日,一架中国国际航空CA103客机,从天津飞抵香港途中遭遇鸟击,飞机头部被撞穿一个直径约一平方米的大洞,雷达罩受损,所幸客机及时安全着陆,无人受伤。若飞机的速度为700 m/s ,小鸟在空中的飞行速度非常小,小鸟的质量为0.4 kg 。小鸟与飞机的碰撞时间为2.5× 10-4 s ,则飞机受到小鸟对它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约为( ) A.104 N B.105 N C.106 N D.107 N 解析 鸟与飞机撞击时系统动量守恒,以飞机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鸟的质量远小于飞机的质量,鸟的初速度远小于飞机的速度,故鸟的初动量远小于飞机的动量,可以忽略不计,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撞后鸟与飞机的速度相等,为v ≈700 m/s ,对小鸟,由动量定理得F - t =m v -0,解得飞机对小鸟的平均作用 力为F -=m v t =0.4×7002.5×10-4 N =1.12×106 N ,接近106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机受到小鸟对它的平均作用力约为106 N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4.(2019·重庆七校联考)2018年2月7日凌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 成功通

2019高考物理答题规范公布 赶紧收藏!.doc

2019高考物理答题规范公布 赶紧收藏! 今天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物理答题规范,大家可以收藏起来,好好学习一下!争取考试拿高分! 2019高考物理答题规范公布 赶紧收藏!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 物理计算题的特点:一般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较多,题目的分值较重。 物理计算题的功能: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较全面,它不仅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根据已知条件及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题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想解答好计算题,除了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规范的答题技巧。 规范答题体现了一个考生的物理学科的基本素养。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述:在“理解能力”中有“理解所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图或表)进行表达”;在“推理能力”中有“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这些都是考纲对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物理题的解答书写与答题格式,在高考试卷上也有明确的说明: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评分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说明: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解答中单纯列出与解答无关的文字公式,或虽列出公式,但文字符号与题目所给定的不同,不给分。因此,要想提高得分率,取得好成绩,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训练外,还必须强化答题的规范,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形成规范的答题行为。 1.审题的规范化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所以审题规范是正确解答物理题的前提条件。一些学生往往会出现见到试题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到切入点,想到哪就写到哪儿,没有一个基本的审题程序。其原因就是不知道怎样去审题。审题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物理状态和过程、明确条件和目标、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物理状态和过程:每一道物理试题都是由若干个物理状态和过程组合而成的,弄清楚这些状态和过程是审题的关键。解题前首先要认真阅读试题,分析题意,了解题目中所述的物理状态和过程,必要时可在草稿纸上画出题中所反映的物理状态和过程的简图,然后借助简图分析这些状态和过程的特点,找出它们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对多过程物理问题,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个简单过程来处理,同时还要兼顾各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到化繁为简各个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数学物理法 1.如图所示,ABCD是柱体玻璃棱镜的横截面,其中AE⊥BD,DB⊥CB,∠DAE=30°, ∠BAE=45°,∠DCB=60°,一束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D面的夹角α=6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5,求:(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多大? (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 【答案】(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48.6°; (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为48.6°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光在AD面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i、r,其中r=30°, 根据n=,得: sini=nsinr=1.5×sin30°=0.75 故i=arcsin0.75=48.6° (2)光路如图所示: ab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为45°,设玻璃的临界角为C,则: sinC===0.67 sin45°>0.67,因此光线ab在AB面会发生全反射 光线在CD面的入射角r′=r=30° 根据n=,光线在CD面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i′="i=arcsin" 0.75=48.6° 2.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质量为m的木块刚好可以在木楔上表面上匀速下滑.现在用与木楔上表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滑,如图所示,求:

(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拉力F 最小时,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 【答案】(1)mg sin 2θ (2)1 2 mg sin 4θ 【解析】 【分析】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都平衡,进行求解采用整体法,对m 、M 构成的整体列平衡方程求解. 【详解】 (1)木块刚好可以沿木楔上表面匀速下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则μ=tan θ,用力F 拉着木块匀速上滑,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则有:F cos α=mg sin θ+F f ,F N +F sin α=mg cos θ, F f =μF N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sin 2cos mg F θ θα= -. 当α=θ时,F 有最小值,F min =mg sin 2θ. (2)对木块和木楔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f ′=F cos(θ+α),当拉力F 最小时,F f ′=F min ·cos 2θ=1 2 mg sin 4θ. 【点睛】 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摩擦系数的数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解题. 3.图示为直角三角形棱镜的截面,90?∠=C ,30A ?∠=,AB 边长为20cm ,D 点到A 点的距离为7cm ,一束细单色光平行AC 边从D 点射入棱镜中,经AC 边反射后从BC 边上的F 点射出,出射光线与BC 边的夹角为30?,求: (1)棱镜的折射率; (2)F 点到C 点的距离。

高考物理,新考纲下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019高考物理,新考纲下不同题型的解题技 巧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复习到位,在2019高考大纲下,针对不同题型的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学习物理要善于归纳总结分析,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选择题 分时间 以课标卷高考为例,高考物理一共8个选择题,按照高考选择题总时间在35-45 分钟的安排,物理选择题时间安排在15-25 分钟为宜,大约占所有选择题的一半时间(由于生物选择题和化学选择题的计算量不大,很多题目可以直接进行判断,所以物理选择题所占的时间比例应稍大些).在物理的8个选择题中,时间也不能平均分配,一般情况下,选择题的难度会逐渐增加,物理选择题也不会例外,难度大的题目大约需要3 分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而难度较小的选择题一般1 分钟就能够解决了,8个选择题中,按照2 :5 :1 的关系,一般有2 个简单题目,5个中档题目和1 个难度较大的题目(开始时难题较小)。 析本质 选择题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 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很少有较复杂的计

算。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一些,例如“不正确的”“可能”与“一定”的区别,要讨论多种可能性。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而且开始应适当慢一点,这样刚上场的紧张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做题思维会逐渐活跃,不知不觉中能全身心进入状态。一般地讲,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解;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景陌生,应新题常规解,如较长时间分析仍无思路,则应暂时跳过去,先做下边的试题,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此时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状态更易发挥)。确实做不出来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尤其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即涂卡。 巧应对 高考物理选择题是所有学科中选择题难度最大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物理本身在各个学科中就属于比较难的学科;二是物理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题目答案个数不确定,造成在选择的时候瞻前顾后,不得要领;三是大部分选择题综合性很高,涉及的知识点比计算题和填空题还要多,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四是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小型的计算题,计算量并不比简单的计算题小。

【精品】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全国卷:计算题解题规范三(含答案)

计算题(三) 题型示例 (2016·江苏单科·15)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甲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 形金属盒半径为R ,两盒间狭缝的间距为d ,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被加速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加在狭缝间的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电压值的大小为U 0.周期T = 2πm qB . 一束该粒子在t =0~T 2 时间内从A 处均匀地飘入狭缝,其初速度视为零.现考虑粒子在狭缝中的运动时间,假设能够出射的粒子每次经过狭缝均做加速运动,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图1 (1)出射粒子的动能E m ; (2)粒子从飘入狭缝至动能达到E m 所需的总时间t 0; (3)要使飘入狭缝的粒子中有超过99%能射出,d 应满足的条件. 规范解答 解 (1)粒子运动半径为R 时 qvB =m v 2 R ① 且E m =12 mv 2② 解得E m =q 2B 2R 2 2m ③ (2)粒子被加速n 次达到动能E m ,则E m =nqU 0④ 粒子在狭缝间做匀加速运动,设n 次经过狭缝的总时间为Δt ,加速度a = qU 0md ⑤ 匀加速直线运动nd =12 a ·(Δt )2⑥ 由t 0=(n -1)·T 2 +Δt ,⑦ 解得t 0=πBR 2+2BRd 2U 0-πm qB ⑧ (3)只有在0~(T 2-Δt )时间内飘入的粒子才能每次均被加速,则所占的比例为η=T 2-Δt T 2⑨

由η>99%,解得d<πmU0 100qB2R ⑩ 评分细则 1.本题共16分,其中②④⑤⑧式各1分,其余①③⑥⑦⑨⑩式各2分. 2.第(1)问5分,若②③式合写成E m=1 2 mv2= q2B2R2 2m 同样得分;若③式计算错误,①式写成R= mv qB 则①式不能得分. 3.第(2)问7分,若⑤⑥式合写成nd=1 2 a·(Δt)2= 1 2 · qU md ·(Δt)2可得3分;若出现nd= 1 2 v m·Δt或v m=aΔt只要结果正确同样得分;⑦式若写成t0=n·T 2 +Δt扣1分;若⑧式计算错 误,出现周期T=2πm qB 给1分. 答题规则 1.仔细审题,弄清题意 本题考查回旋加速器的原理,能获得的最大速度对应最大的轨道半径,即D形盒的半径,题中要求“考虑粒子在狭缝中的运动时间”,故粒子在加速器运动的时间分两部分,一是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时间,二是在电场中的匀加速运动时间,把加速过程连在一起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规范解析书写过程,注意分步列式 对所列方程用序号标出,阅卷老师才好找到得分点;尽量不要列连等式,以防由于写综合方程,一处出错则全部没分. 3.保证结果计算正确 本题较多的是数学表达式的推导,要提高计算能力,会做的题尽量做对.只要结果正确,前面书写的稍有不规范,阅卷老师也可能不在意,但一旦结果错误,阅卷老师再找得分点式时,书写不规范或马虎往往就会吃亏.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导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分数占试卷总分的27%,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40%.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 1.选择题的特点 (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 2.选择题的功能 (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10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30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 (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