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教学提纲

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教学提纲
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教学提纲

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

第一单元知礼守规

第一课正衣冠重仪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在家练习穿校服,记录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衣帽服饰,懂得爱护和珍惜,取放要有定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方便,减少许多麻烦。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出示读典明理中诗句,自由读,指名读。指导理解。

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衣冠服饰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衣冠不在名贵华丽,而在于整齐和整洁。

(2)平时,要爱护衣物,不要随便弄脏,破了要缝补。衣帽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5、出示南开中学:容止格言

三、读刘琎束带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刘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读背《弟子规》中的“置冠服,---------”。

4、小组代表穿校服比赛

五、小结

仪容端正,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步从容立端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其实也可以从他的走路姿势以及举止中体现。我们平时说话时要注意,尤其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言行举止要礼貌。这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怎么走路的,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站如松,坐如钟。

(2)平时,走路身体要端正,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三、读戴晞被免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戴晞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了解古代九种礼拜形式

2、学习鞠躬礼

(1)开火车读文,了解礼仪(2)学生演一演

3、自我评价。

4、读背《礼记.曲礼》中的“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五、小结

行走礼仪,要注意什么?

第三课容有度言有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读典明理,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仪容适度,说话条例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仪容适度,说话条例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仪容,有礼、有节、有度的言谈举止,既能体现自己的修养风度,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容有度”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人的仪容举止固然要适宜合度,说话更要有条理、合文法。

(2)平时,要进屋敲门,进办公室喊报告。

三、读孔子求教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孔子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读文:进屋请敲门

2、讨论:生活中,与别人交往,要注意哪些言谈举止?

3、自我评价。

4、演一演:文明就餐礼仪

小结

5、读背《小儿语》中的“沉静立身,---------”。

五、小结

文明的行为举止应注意什么?

第四课不学礼无以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跟家长讨论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礼仪。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不学礼无以立”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重他人,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互相谦让知礼仪。

(2)热情鼓掌懂礼仪。

(3)右行礼让守礼仪。

(4)待人接物讲礼仪。

三、读裴秀学礼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裴秀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4、了解外国礼仪:碰鼻礼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2、自我评价。

3、读背《弟子规》中的“凡道字,重且舒……”。

五、小结

1、公共礼仪有哪些?

2、读背:公共礼仪歌

第二单元尊师敬长

第五课长者问须辞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尊重老者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尊重长辈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预读曾子避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做子女的,如果仅是能养父母,却不尊敬他们,更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这就不算真正的孝敬。

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重长辈,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态度恭敬

(2)音量适中

(3)注视对方

(4)认真倾听

三、读曾子避席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曾子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读背《弟子规》中的“路遇长,疾趋揖……”。

五、小结

第六课天地民孝尊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尊敬老人是责任。

重点难点:

使学生尊敬老人是责任。

课前准备:搜集尊老敬老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尊老爱幼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天地民孝尊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讲自己搜集到的尊老敬老小故事

3、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重老人,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指导。

(1)早晚安挂嘴边。

(2)请教时要谦虚。

(3)见长辈用尊称。

(4)勤做事多行孝。

三、读信陵君敬老爱贤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信陵君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读背《敬长歌》。

五、小结

第七课尊师长重学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

课前准备:预读懂礼的子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古至今,尊师重教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尊敬我们的老师,做一个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天地民孝尊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敬老师,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尊师长,有礼貌。

(2)敬师长,认真学。

(3)信师长,常沟通。

(4)亲师长,勤协助。

三)、读懂礼的子路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子路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动动手,巧手表心意。

第八课三人行有我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向别人虚心请教的道理。

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向别人虚心请教的道理。

课前准备:预读一字之师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师一样教会我们知识、经验和道理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三人行有我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谦虚好问,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老师教诲助成长。

(2)同学相助解疑惑。

(3)导游讲解增阅历。

(4)空乘演示记安全。

三)、读一字之师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齐己和尚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我们来做小老师。

3、读背“片言之赐,皆吾师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5课时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曹坤丽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墨子》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列德:以德行安排位置。 (2)农与工肆之人:指指农夫、工匠和商人。 (3)断予之令:给予其决断的权利。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三、温馨点击。 介绍《尚贤》及《墨子》。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尚贤上》选段。

2017-2018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个班每班有47名学生。一年级的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课堂太随便。受识字少的限制不愿读书,更不愿背诵。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说话随便。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使他们喜欢统文化。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尚德修身”、“砥砺品学”两个单元。““尚德修身”:主要从五个方面学习,尚德、修身、明理、自然、审美。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砥砺品学:从励志、尊师、劝学、惜时、自强五个方面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五、教学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 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 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 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常规教育 第二周尚德1厚德载物 第三周修身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全册备课

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都是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教学要从零开始,重在启蒙。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

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进度:每周一课 第一周:第1课《弟子规》(节选) 第二周:第2课《小儿语》(节选) 第三周: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第四周:第4课大林寺桃花 第五周:第5课山居秋暝(节选)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第6课柳谯晚眺 第八周:第7课衣冠服饰 第九周:第8课言语应对

山东省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全册)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课时,本学期16课时

传统文化教案全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诗经》 1-1硕鼠(《诗经.魏风》) 教学目标: 1、背诵硕鼠,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 2、了解《诗经》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 3、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前准备:相关的《诗经》的资料以及与本课有关的《诗经》中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本册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对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性质有认识,能喜欢本门课程。 二、学习《硕鼠》。 1、学生自读《硕鼠》,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 3、学生读译文,体会文章的含义。 4、再读文章,读出文章包含的感情。 5、理解文意:重点理解以下字词句子: “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残忍无情,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 “贯”,侍奉。汝,指奴隶主。“三岁”言其时间之长久,并非确指。“莫我肯顾”,一点也不肯感念我们。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国”到“乐郊”,则集中表现了奴隶们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们幻想着能找到一块理想的国土,摆脱奴隶主的压榨和剥削。“逝”,同誓,表示坚决之意。“适”,到也。“爰得我所”,犹言“乃得到了我们安居的处所”。“直”与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及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 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厚德载物 2、解字: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舜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 (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 5、拓展活动: 出示知行合一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一年级,学生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

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三)教材编排原则: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君子之道 9.文质彬彬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文质彬彬”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文质彬彬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于诚信、礼仪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 三、学文立志 1.师:学生自读故事《马夫和农夫》。 讨论: 读完故事,你了解“文质彬彬”的含义了吗? 四、忆事思辨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 讨论:想一想校园里都适用哪些礼仪,这些礼仪能带给我们哪些帮助。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坏的影响和结果? 1.有事要请假 2.有序排队买饭 3.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 1.回忆第一课中的孔子 2.自读《孔子习礼》 3.资料卡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礼仪,了解言语辞令的礼仪 六、学以致用 1.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场合中的礼仪要求。并且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安排这些礼仪活动。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 2.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并展开评比。 10.君子之乐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君子之乐”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快乐、乐趣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传统文化教案 (3)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优秀传统文化教案.doc

1、《笠翁韵》(一) 教学目的: 1、喜典文章,感受中秀文化的精髓,熟成奠定基。 2、初步掌握典的方法,能用普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3、基本了解内容,提高文素养。 重点与点 教学重点:学理解“天——地,雨——,大——空” 教学点:理解内容,能有奏有韵味地朗。 一、入 今天我要学《笠翁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 知道《笠翁韵》作何解?“翁”就是李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韵”就是古代人子,押韵。二、范、《笠翁韵》 老先范一遍文,同学真听。 下面同学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老一句,你 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的奏移,朗到哪个字手 指就停在哪个字上,点符号跳去不指。听明白了?同 学,跟我念。 三、 1、第一段 解第一段 重点点:山花海 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文意。 三、朗一、二冬 1、分(分两,每一章,行小比) 2、老上句,学生下句。“天——地,雨——,大——空??” 3、多种形式朗,来争取当堂背。 四、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节选二)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 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教 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节选二)。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节选二)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 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 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 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 1、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 河、汉:奇:偶:吹竹:弹丝: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分类:传统文化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 从容、 体悉、 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3《治家格言》教案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最新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最新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4、培养小学生克服外界干扰,要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二、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略) 三、教学措施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三字经》(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背诵能力. 2、教育孩子克服外界干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难点:本段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上学期,咱们全校学生都背诵了《弟子规》,在“六一”的表演中,你们的表现也很出色.除了背《弟子规》以外,你们还背了哪些古诗文? (二)、学习新知: 一)、诗文解析: 指导学生理解和阅读教材第二页的诗文解析,教育学生诚善待人,做事要有始有终. 二)、全课背诵 1、齐读一遍,教师纠正读音 2、学生独立背诵. 3、四人小组背诵并相互检查. 4、教师抽查. 三)、故事连接: 教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讲完后问: 这个故事说了个什么事? 四)、拓展活动: 想一想,加入我们也处在一个不理想的学习环境中,应该怎么办? (三)、全课小节

第二课时《三字经》(二)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刻苦学习.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3、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昔仲尼……自勤苦”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本科内容的背诵. 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字经》的第一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课. (二)、学习新知: 一)诗文解析: 1、和学生共同学习“诗文解析”. 2、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3、个组展示讨论结果:小组长代表各组发言. 4、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做简单总结: 二)、背诵本课内容: 1、学生齐读三遍.教师岁时纠正读音. 2、学生独立背诵. 3、分组背诵并检查背诵情况, 4、教师检查:师故意背诵出误,叫学生找错.最后齐背诵. 三)、故事连接: 1、请一名学生讲解《凿壁偷光》的故事. 2、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 四)、拓展活动:想一想,读书学习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 (三)、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三字经》(三)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养孩子们的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应背诵的内容“犬守夜……裕于后” 教学难点:本课全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两课内容. 学生齐背诵——————个别抽查. 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字经》的第三课. (二)、学习新知 1、诗文解析: (1)、和学生共同学习诗文解析. 2)、四人小组讨论以后我们该如何做?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年级1班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课件出示,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著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 传统美德文化.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9《幼女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乞巧》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 10 《陶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陶者》,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11 《题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题画》, 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 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厚德载物 2、解字: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舜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

3、讲帝舜。舜:是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虽是部落联盟首领, 因其杰出而被后世尊为“帝”,列入“ 五帝”。《史记》中说他姓姚,名重华,生于姚墟(今属山东菏泽);建都于先秦的蒲阪(今山西永济)。舜为四方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号令天下。其尊号有: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是颛顼的六世孙,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瞽叟的妻子握登在姚墟生下了舜。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女英和娥皇都嫁给了舜。 三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 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 的伟大业绩。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 (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教学文稿

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都是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教学要从零开始,重在启蒙。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进度:每周一课 第一周:第1课《弟子规》(节选) 第二周:第2课《小儿语》(节选) 第三周: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第四周:第4课大林寺桃花 第五周:第5课山居秋暝(节选)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第6课柳谯晚眺 第八周:第7课衣冠服饰 第九周:第8课言语应对 第十周:第9课读书写字 第十一周:第10课洒扫清洁 第十二周:第11课年画 第十三周:第12课剪纸 第十四周:第13课风筝 第十五周:第14课泥塑 第十六周:第15课孔子(上)

齐鲁书社版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爱众亲仁 1、老吾老幼吾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戏彩娱亲》。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德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真实案例《姜美花敬老》。 2、知行合一:关于尊老爱幼,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给老人让座;给老人梳头发;陪小朋友玩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四、总结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2、善相劝德皆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上行下效》。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弟子规》 解释:相互劝善,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真实案例《梅兰芳虚心求教》。 2、知行合一:关于听从别人的劝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不能乱闯红灯;不能随意摘花;不能践踏绿地…… 3、劝说的艺术:①注意时机的把握,选择适当的场合。 ②心平气和,语气委婉。 ③为对方着想,真诚地希望对方更好。 四、总结 我们不仅要多劝人为善,还要学会听从别人的劝告。听从别人的劝告才能少犯错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

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一周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