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萘酚及其衍生产品合成工艺进展

2—萘酚及其衍生产品合成工艺进展
2—萘酚及其衍生产品合成工艺进展

2-萘酚生产工艺1

2-萘酚生产工艺 一、性质 2-萘酚(2-naphthol),外观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片状结晶或白色粉末,又名β-萘酚、乙萘酚、2-羟基萘。分子式C10H8O,分子量144.16。密度:1.28g/cm3;熔点:123~124℃;沸点:285~286℃;闪点:161℃;久置于在空气中颜色会变暗,有苯酚的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其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绿色。 二、用途 1、2-萘酚 2-萘酚又称乙萘酚、β-萘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由其直接合成的染料、颜料品种达130多种,染料中间体20多个。在医药、农药、橡胶助剂、香料、皮革鞣制、纺织印染助剂和选矿剂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在染料方面,2-萘酚的主要衍生产品有2,3-酸、吐氏酸、重氮萘酚磺酸、G酸、R酸、Y酸、J酸、2,6酸等;在医药、农药方面,2-萘酚主要用于生产消炎镇痛剂萘普生、除草剂萘丙胺、植物调节剂2-萘氧基乙胺等。近年来,萘酚下游产品用于感光材料及液晶材料的生产,如羟基-1-萘甲酸、萘酚苄基醚、2-羟基萘-6-甲酸等,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 2、1-萘酚

1-萘酚又称甲萘酚、α-萘酚,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制造,手性催化剂合成等方面。由于近年开发出许多1-萘酚的新用途,导致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前景看好。它的生产方法类似于2-萘酚生产,是2-萘酚生产中的重要异构体。 三、工艺技术 利用工业萘为主要原料生产精萘和2-萘酚。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工业萘精制和利用精萘生产2-萘酚。 1、工业萘精制 工业萘原料,在80℃左右熔融后,在48~79.6℃区间进行分步结晶后得到精萘和分离萘油。 2、2-萘酚生产 2.1磺化 用98%硫酸与精萘,用调节导热油的方式控制反应温度在160~165℃,生成2-萘磺酸和水,用压缩空气压至水解锅供水解、吹萘岗位用。 2.2水解 磺化反应生成的2-萘磺酸和水在水解锅内反应,生成硫酸和萘。用蒸汽把萘吹走。 2.3吹萘 水解结束后,加一定量的水和30%的NaOH于水解后的物料中,中

【CN110295043A】氟化物红色荧光体的制造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8061.1 (22)申请日 2019.03.06 (30)优先权数据 2018-057331 2018.03.24 JP (71)申请人 国立大学法人新泻大学 地址 日本新泻县 申请人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N-发光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户田健司 盐原利夫 兼子达朗  工藤嘉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褚瑶杨 庞东成 (51)Int.Cl. C09K 11/61(2006.01) (54)发明名称 氟化物红色荧光体的制造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用 氟化氢的情况下制造的氟化物红色荧光体的制 造方法。氟化物红色荧光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工序:作为钾源和氟源准备氟化钾 的工序;作为硅源准备聚硅氮烷、TEOS、SiO 2、硅 酸钾中的至少一种的工序;作为锰源准备 K 2MnF 6、Mn(HPO 4)2、Mn(CH 3COO )2·4H 2O、MnO (OH)2、Na 2MnF 6或KMnO 4中的至少一种的工序;准 备弱碱性、中性或酸性的溶液的工序;将所述钾 源和氟源、所述硅源、所述锰源以及所述溶液进 行混合的工序;以及使所述混合物反应而析出 K 2SiF 6的工序,并且,在准备所述溶液的工序中, 使用由除HF和KHF 2以外的化合物制备的酸性、中 性或弱碱性的溶液。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6页CN 110295043 A 2019.10.01 C N 110295043 A

β-萘酚理论简绍

β-萘酚 β-萘酚,又名2-萘酚、乙萘酚。白色结晶,略带苯酚气味。主要用于制杀虫剂、香料、抗氧剂、β- 萘酚磺酸、β-萘胺染料、橡胶防老剂等。 中文名β-萘酚外文名2-Naphthol CAS No.135-19-3沸点285~286℃相对密度 1.28g/cm3 目录 1基本信息2制备方法3用途4产品规格5毒性与安全6预防措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称】β-萘酚,2-萘酚,乙萘酚 【英文名称】β-Naphthol,2-Naphthol,2-Hydroxynaphthalene,Isonaphthol 【分子式】C10H8O 【分子量 144.17 【外观】白色有光泽的碎薄片或白色粉末,久置于在空气中颜色会变暗。 【熔点】 121~123℃ 【闪点】153℃ 【比重】1.22 【燃点】160 ℃, 【沸点】285℃-286℃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及碱溶液。可随水蒸气一起挥发。其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绿色。 制备方法 编辑 主要有磺化碱熔法、异丙萘法、过氧化氢法。 (1)磺化碱熔法:以萘为原料,经磺化、水解、中和、碱熔、酸化、精制等过程制得。 (2)异丙萘法:以萘和丙烯为原料,经异丙基化制成2-异丙基萘,再经氧化制成2-异丙基萘氢过氧化物,最后酸分解得到2-萘酚和丙酮。 (3)过氧化氢法:萘经过量的过氧化氢,在有超强酸存在下直接羟基化而得,萘酚收率达50%以上。 (4)2-氯萘水解法:以2-氯萘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和氯化钾存在下,反应温度800℃,与水蒸气在管道中水解而得。[1] 用途 编辑 主要用于制杀虫剂、香料、抗氧剂、β- 萘酚磺酸、β-萘胺染料、橡胶防老剂等。[2] 用于制吐氏酸、J酸、2.3-酸,并用于制防老剂丁、防老剂DNP及其防老剂、有机颜料及杀菌剂。 用作合成联萘偶联试剂。 产品规格 编辑

有机合成

螺杂环化合物和螺桨烷的合成研究进展 M14346 有机化学蒋艳红 1.1 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螺环化合物结构稳定,具有刚性和特殊的反应活性,用途广泛,在高分子膨胀剂[1]、防火材料、不对称催化、电致发光材料[2-4]、农药、医药[5]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螺环化合物的重要特性,迄今为止,很多化学工作者已经对其关注,并合成了数以万计的螺环化合物。常见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6],例如偶极加成法、缩醛酮法、环外双键与卡宾反应、分子内缩合法、羟醛缩合方法、通过DA反应制备、Micheal加成法、Pinacol重排反应、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法、通过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形成配位化合物、五配位的螺原子化合物的合成、酸酐与双格氏试剂的反应、联萘酚二羧酸酯重排法、戊内酰胺法、烯酮光解法、邻苯二胺与酮无溶剂反应、脯氨酸诱导法合成手性螺环化合物等。 多组分反应在当代有机合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利用最少的资源、相对较少的步骤合成目标分子,且具有很高的效率以及操作简便、无污染等特点。许多螺环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组分反应合成,其中多组分反应合成杂环螺吲哚酮类化合物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化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杂环螺吲哚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螺杂环化合物,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构成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重要骨架[7-9],例如抗生素speradine[10]和抑制细胞生长的welwistatin[11]。因此,合成各种各样具有生物及药物活性的杂环螺吲哚酮化合物也成为了我们课题组重点研究的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发现,靛红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大大增强了它的反应活性,可以有效地参与多组分反应十分简便地构建各类杂环螺吲哚酮化合物。因此我们展开了有关靛红参与的杂环螺吲哚酮的合成研究。

钛白粉工艺流程简图

金红石钛白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钛铁矿钛铁矿粉碎酸解沉降及泥浆处理 亚铁分离结晶 水解一次水洗漂白 表面处理中粉煅烧盐处理 干燥汽流粉碎 工艺流程说明: 1. 钛铁矿粉碎 拆包后的散装钛铁矿由自卸车运至原矿库,经铲车加料至斗式提升机,再经链式输送机送入磨前贮斗。经电子秤称重量后加入磨机,磨后料由循环风机送至分级机进行粗细分选,细度不合格的物料经返料链运机返回磨机重磨。细度合格矿粉随风进入旋风分离矿粉后进入循环风机,一部分热风回到磨前与热风炉供给的热风一起进磨供研磨与干燥,并把磨后物料带出磨机,一部分热风回到磨后作为输送的分级所需风量的补充。多余的含尘气体经布袋收尘器净化后由风机排空。 旋风和布袋收尘器的矿粉由链式输送机集中送入矿粉贮斗转由斗式提升机、链式输送机送至酸解的计量贮斗待用,或送入矿粉的缓冲贮仓贮存。 2.酸解-泥浆处理: 由硫酸装置送来的95%(或91%)硫酸进入本工序设置的硫酸贮槽经计量加入到预混合槽,与来自原矿粉碎工段经计量后的钛精矿在预混合槽经搅拌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经分配器放入选定的酸解罐中。 用蒸汽加热引发酸解反应。酸解反应使钛铁矿中的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发生反

应,其中钛以硫酸氧钛的形式作为分解产物。酸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酸解罐中的物料温度迅速升高至180℃~200℃左右,温度的升高加速了酸解反应的进行。 酸解主反应完成后熟化一定时间,通过仪表计量加水浸取,浸取一段时间调整钛液中的三价钛离子含量及F值。浸取完成后的钛液用泵送到沉降工序。 酸解反应产生的酸解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微量的矿粉尘、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雾等污染物质。通过管道将酸解尾气引至酸解罐主烟囱中,将水池中的碱性水通过水泵喷射进入酸解罐主烟囱,洗涤除去酸解尾气中的矿粉尘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并将酸解尾气冷却至50℃左右,洗涤后的酸解尾气通过酸解罐烟囱40米高点达标排放。洗涤废水设冷却塔循环使用,并用其中一部分输送酸解泥渣至污水处理场,分离部分未反应矿粉后进入污水处理场同其它酸性废水一并中和处理。 将改性好的絮凝剂加入到絮凝剂溶解槽,加水通过蒸汽加热使絮凝剂溶解,絮凝剂稀释到使用浓度后送入絮凝剂计量槽。 稀释后的絮凝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比值流量调节方式与酸解后的硫酸钛液一道加入沉降槽。在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下,钛液中未反应的钛矿和其它不溶性的杂质在沉降槽内以泥浆的形式沉降到沉降槽的底部。吸取沉降槽上部澄清合格的清钛液用泵送钛液热过滤工序进一步净化。 沉降槽底部的泥浆待积累到一定位置后用泵送到泥浆处理工序,泥浆在泥浆槽中通过蒸汽间接加热,加热后的泥浆用板框过滤,滤液返回到沉降槽,泥渣用压缩空气吹干,直接送泥渣场堆放。 3.过滤-结晶-分离: 由酸解-沉降工序来的钛液加入助滤剂木屑粉或硅藻土,经混合均匀后泵送至钛液板框进行一次控制过滤,除去钛液中的杂质。除杂后的钛液进入真空结晶系统,亚铁结晶析出。达到放料终温后去圆盘分离机分离硫酸亚铁。亚铁去堆场进行包装,叉车送至亚铁库。滤液进入稀钛液贮槽再泵至以木炭为助滤层的板框压滤机中进行二次精过滤。 4.浓缩-水解 合格的清钛液经泵送入钛液预热器,用蒸汽冷凝水预热后进入薄膜蒸发器,使之浓度提高至200 g/l,然后进入浓钛液贮槽。二次蒸汽同一次控制过滤的钛液换热后进气压式冷凝器,不凝性气体由水环泵排空。

2-萘酚技术

2-萘酚技术发展与市场研究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物质,其环上羟基化反应的研究不仅涉及了有机中间体和功能性物质的合成,而且还涉及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人体有毒物质的代谢等相关重要课题。萘作为最简单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它最简单的羟基化物——一元萘酚的合成研究,是PAHs羟基化反应的最基本反应之一。 一元萘酚有1-萘酚、2-萘酚两种异构体。其中2-萘酚又称乙萘酚、β-萘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由其直接合成的染料、颜料品种达130多种,染料中间体20多个。在医药、农药、橡胶助剂、香料、皮革鞣制、纺织印染助剂和选矿剂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在染料方面,2-萘酚的主要衍生产品有2,3-酸、吐氏酸、重氮萘酚磺酸、G酸、R酸、Y酸、J酸、2,6酸等;在医药、农药方面,2-萘酚主要用于生产消炎镇痛剂萘普生、除草剂萘丙胺、植物调节剂2-萘氧基乙胺等。近年来,萘酚下游产品用于感光材料及液晶材料的生产,如羟基-1-萘甲酸、萘酚苄基醚、2-羟基萘-6-甲酸等,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 1-萘酚又称甲萘酚、α-萘酚,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制造,手性催化剂合成等方面。由于近年开发出许多1-萘酚的新用途,导致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前景看好。它的生产方法类似于2-萘酚生产,是2-萘酚生产中的重要异构体。 近40年来,人们在对现有工艺进行完善、改进的同时,又在不断研究新的萘酚合成方法。 2-萘酚(2-naphthol),外观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片状结晶或白色粉末,又名β-萘酚、乙萘酚、2-羟基萘。密度:1.28g/cm3;熔点:123~124℃;沸点:285~286℃;闪点:161℃;久置于在空气中颜色会变暗,有苯酚的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其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绿色。 2-萘酚是十分重要的有机原料及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造吐氏酸、J酸、2-萘酚-3-甲酸,还用于制造防老剂J、DNP以及有机颜料、杀菌剂等,在医药、

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 3.试剂 (1)莫氏( Molisch)试剂: 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 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5)1%淀粉溶液 100mL (6)0.1%糠醛溶液 100mL (7)浓硫酸 500mL 4.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滴管 (3)水浴锅 3.试剂 (1)塞氏(Seliwanoff)试剂 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 1000 mL 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4.操作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 5 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思考题 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

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环氧丙烷、环氧丙烷、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钛白粉的外形就是一些白色粉末,可是大家不要小看这些白色粉末,它对工业发展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主要就是偏钛酸的漂白及漂洗,而偏钛酸漂白的方法可以分为锌漂和三价钛漂,都是用化学方法进行漂白。具体的过程以及发生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让我们一起来跟随迈图化学厂家的工作人员看一下: (钛白粉-图例) 【钛白粉生产工艺之偏钛酸的漂白及漂洗】 钛白粉偏钛酸的漂白及漂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偏钛酸漂白的原理: 经水洗的偏钛酸中的铁杂质是以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极为细小的固体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的。漂白就是先将固体氢氧化铁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盐,然后用化学活泼性强的金属或金属离子将其还原为低价的硫酸盐,最终通过水洗进一步除去。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铁大量转化为硫酸铁,硫酸高铁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被还原成硫酸亚铁。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偏钛酸漂白的方法: Fe2(SO4)3+Zn=ZnSO4

Fe3++Ti3+=Fe2++Ti4+ 偏钛酸漂白的方法按漂白时使用的不同的还原剂可分为以下两种: 1.锌漂:用锌粉作还原剂的漂白方法叫锌漂。还原反应如下: 2Fe3++Zn0=2Fe2++Zn2+ 2.三价钛漂:用三价钛离子作还原剂的漂白方法叫三价钛漂。还原反应如下: Fe3++Ti3+=Fe2++Ti4+三价钛漂白和锌漂相比,前者具有硫酸用量少、还原剂用量少、操作温 度低、漂白时间短,无残留物污染等优点,所以三价钛漂白是目前最佳的漂白方法。 3.偏钛酸漂洗: 偏钛酸漂白后的漂洗与前章所述水洗过程相同,一般采用真空叶滤机或转鼓真空过滤机。为了防止物料重新被污染,洗涤用水需经净化处理,至少应经过砂滤以除去固体杂质,如能用电渗析水或去离子水,效果更好。由于物料本身含铁量较低,水洗时间比第一次水洗短,一般不超过10小时。水洗后,物料含铁量应低于0.003%(以TiO2计)。 锌漂漂白容易使氧化锌混入成品,氧化锌是一种很强的金红石型化促进剂,但也有副作用。某些不允许含氧化锌的产品就不宜用锌漂,另外,锌漂过程为液固反应,还原剂渗入偏钛酸颗粒内部需要较长时间,效果较差,故已逐步为三价钛盐漂白所代替。

环氧丙烷工业应用和生产工艺(更新至2017年)

环氧丙烷应用和生产主要工艺路线 一、环氧丙烷基础性质 中文别称:氧化丙烯 英文名称:Propylene Oxide(简称PO)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相对密度:0.859 g/cm3(20℃) 熔点:-112℃ 沸点:34℃ 环氧丙烷易溶于水,是无色透明的低沸易燃液体,具有类似醚类气味。 环氧丙烷在铁、锌等碱金属存在下易引起自聚反应,所以必须用干氮或者其他惰性气体贮存在容器内加以保护,使用不锈钢洁净容器进行贮存,不适宜长距离运输。二、环氧丙烷的应用领域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除了聚丙烯和丙烯腈之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环氧丙烷主要用于聚醚多元醇以及丙二醇及丙二醇醚等的生产。 聚醚多元醇(PPG)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塑料,其次用作表面活性剂(如泡沫稳定性、造纸工业消泡剂和原油破乳剂等),也可用作润滑剂和专用溶剂等。 丙二醇(PG)主要用作抗冻剂、有机溶剂等,也用于生产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还用于生产医药等的重要中间体。 丙二醇醚是用途广泛的低毒性有机溶剂。 全球环氧市场主要是生产聚醚多元醇,约占70%;其次是生产丙二醇。 在我国约85%的环氧丙烷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约8%用于生产丙二醇,其次是生产丙烯酸酯(2%)和醚类(2%)。 因国内聚醚多元醇的厂家主要集中在山东、上海、江苏等地区,所以这些地区也是环氧丙烷最大的消费地。

二、环氧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1、氯醇法,(1931实现工业化) 主要反应式: ?氯醇化反应 ?皂化反应 皂化是氯醇与碱反应制取环氧化物的过程。 氯醇法制环氧丙烷的原料消耗

80年代,我国引进了日本旭硝子、日本三井、美国陶氏等公司的氯醇法技术,我国的生产企业不断对氯醇法工艺装置进行改扩建,使我国环氧丙烷的产能得到了较大的突破;但氯醇法工艺每生产1t环氧丙烷大约有40~60t含氯化物的废水和2~4t的废渣产生,这种工艺生产的废水处理非常困难,污染严重。此外,氯醇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也对设备有很大的腐蚀,因此,不管是从经济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氯醇法生产工艺都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早在2000年,美国就淘汰了氯醇法工艺;在2011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将其列入限制类别。不过我国目前主要环氧丙烷生产工艺还是氯醇法,约为60%左右。 2、共氧化法(或称联产法,1967年实现工业化) 共氧化法主要是PO/SM技术和PO/TBA工艺 PO/SM:丙烯与乙苯共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和苯乙烯的工艺 PO/TBA(MTBE):丙烯与异丁烷共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和叔丁醇(进一步与甲醇反应加工为甲基叔丁基醚)的工艺, 共氧化法工艺与氯醇法相比环境污染较小,且联产产品的生产降低了产品成本;但共氧化法工艺流程长,设备造价高,投资大,环氧丙烷只是1个产量较少的联产品,每生产一吨环氧丙烷会联产2.2吨苯乙烯或2.5吨叔丁醇,需要同步考虑联产产品的销售问题。此外,共氧化法产生的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较高,处理费用比较高。 国内采用PO/SM(苯乙烯)工艺的主要有中海油壳牌在广东惠州的25万吨/年生产装置和中石化镇海炼化在宁波镇海的28.5万吨环氧丙烷装置。 3、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工艺(HPPO法) HPPO工艺是由过氧化氢(双氧水)直接催化丙烯制得环氧丙烷,这种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而且无污染,无其他副产产品,只有环氧丙烷和水生成,属于环境友

_联萘酚的合成

9 摘 要 简述了B ,B c -联萘酚的基本性能及合成方法。对引入醇类物质作反应溶剂液相合成B ,B c -联萘 酚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B -萘酚 B ,B c -联萘酚手性化合物1概述 B ,B c -联萘酚(以下简称联萘酚)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分子式为C 20H 14O 2,学名为2,2c -二羟基-1,1c -联萘,熔点218e 。溶于醚和碱液,微溶于醇,难溶于氯仿,不溶于水,沸点升华。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备等领域。 联萘酚是典型的手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面不对称性,易于拆分成高纯度的对映体,已成功的应用于诱导一些不对称合成反应。手性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一个特殊种类,它是包含一个和多个不对称原子而形成的旋光性化合物,某些手性化合物是优良的植物生长激素、除草剂和杀虫剂。在农作物培养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与分析是区别于一般化学工业技术的高技术领域,也是当今化学前沿非常活跃的领域。我国的化学试剂供应短缺已成为发展化学研究的瓶颈,手性化 Stud y on The Pre p aration of Sodium Citrate From Mother Liquor of Crystallizing Citric Acid Z ha n g Y u e, L i X iao y u n , L i Jia n j u n , L i u R u n j in g , W a n g W ei (H eb ei S cien ce and T ech nolog y U n iv ersity,S h ijiazh uan g City, 050018) Abstra ct T h is p a p er in tro du ces a m etho d fo r p re p ar in g sodium cit rate fro m m oth er li q uo r of t he p rocess for cry stallizing citr ic acid.T h e su itab le con ditio n is co nclud ed fro m th e ex perim ents.T h e qu ility of t he pro duct ca n m eet t h e dem an ds o f GB 6782-86. Key w ords sod ium citrat e,citric acid,ch arcoal (收稿日期1997-10-23) 学试剂及其相关化合物更是如此,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为了赶上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我国科技发展计划已将手性药物及其化 合物的合成列入/九五0重大攻关项目,该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势必在我国迅速开展起来。因此,对具有代表性的手性化合物联萘酚的合成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2合成方法简述 联萘酚合成反应的原理为:B -萘酚在氧化偶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氧化偶合而得联萘酚。可用作酚氧化偶合剂的物质有多种,从催化效果及原料来源等各方面综合考察,用作联萘酚合成的性能优良且广为采用的氧化偶合剂是FeCl 3#6H 2O 。反应式为: OH OH FeCl 3 OH y 李德昌等:B ,B c -联萘酚的合成 (广西化工研究院南宁市 530001) 李德昌 黄春林韦善怀 邹红 B ,B c -联萘酚的合成

萘酚磺化反应的安全控制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2-萘酚磺化反应的安全控制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批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20xx年x月x日(终稿截止日期)

2-萘酚磺化反应的安全控制 摘要 2-萘酚又称β-萘酚、乙萘酚,在化工生产中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重要的原料或中间体,主要用于染料、有机颜料、橡胶防老剂以及医药和农药工业中。其中,工业合成路线主要是萘磺化碱溶法。然而,正是由于在磺化碱熔法生产2-萘酚的过程中,存在污染严重、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隐患等问题已成为2-萘酚工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其中,在制备2-萘酚过程中,用98%硫酸与精萘进行的磺化反应,如果对该阶段反应条件掌控不好的话,就会出现许多副产物,同时在磺化反应中还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因素(如:因磺化釜不密封、密封不严、搅拌轴封泄漏等导致高温萘蒸气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激发能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一方面影响着最终产品质量好坏,另一方面还会直接损害生产厂家经济利益,并对人身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本文主要是以制备2-萘酚过程中的磺化反应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了解了2-萘酚物化性质与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详细地探究了2-萘酚的化学反应生产原理,着重地分析用98%硫酸与精萘进行的磺化反应中反应原料的危害、磺化反应操作过程、磺化反应的自控设计,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磺化反应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分别从安全防范与安全管理控制两个角度提出相应地建议性措施,希望对2-萘酚的工业生产工艺贡献一定地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2-萘酚;磺化反应;安全防范、安全控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 2-萘酚简介 (2) 2.1 2-萘酚的性质 (2) 2.2 2-萘酚的用途 (2) 2.2.1 在染料中的应用 (2) 2.2.2 在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2) 2.2.3 其他应用 (3) 第三章 2-萘酚的化学反应生产过程 (4) 3.1 2-萘酚磺化反应原理 (4) 3.2 2-萘酚磺化反应原料的危害 (4) 3.2.1 萘的危害 (4) 3.2.2 硫酸的危害 (5) 3.3 2-萘酚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操作过程 (5) 3.3.1 操作目的 (5) 3.3.2 操作指标 (5) 3.3.3 操作步骤 (6) 3.4 2-萘酚磺化反应磺化反应自控设计 (7) 3.4.1 磺化自控方案的说明 (7) 3.4.2 自控控制的原理及达到的目的 (7) 3.4.3 自动控制选型及安装注意事项 (8) 第四章 2-萘酚的磺化反应的安全控制 (9) 4.1 存在的安全问题 (9) 4.1.1 火灾爆炸 (9) 4.1.2 容器爆炸 (10) 4.1.3 中毒、窒息 (10)

以联萘酚(BINOL)为骨架的轴手性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2018年第26卷 第1期,66~76 合成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mistry V o l.26, 2018 No. 1,66-76 ?综合评述? 以联萘酚$binol)为骨架的轴手性化合物 在不对称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朱广乾,王鹏!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具有C!对称轴的1,r-联二萘酚(B IN0L)具有非手性碳的手性旋光构型,此类分子的独特立体结构决定 了分子兼具刚性和高的立体控制能力,以联萘酚为骨架衍生的一系列新颖的化合物以其优越的手性控制性能和 手性催化剂方面的优良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以有机合成中深具研究前景的不对称催化为切人点,综述了具有 手性联萘酚结构的磷酸化合物、联萘酸金属磷酸盐化合物、联萘酚膦化合物以及相关衍生物在不对称催化反应 中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36篇。 关键词:联萘酚;金属磷酸盐;联萘酚膦配体;不对称催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0621.3文献标志码:A D O I:10. 15952/j. cnki. cjsc. 1005-1511.2018.01. 17099 P r o g r e s s i n C h i r a l C o m p o u n d s D e r i'^e d f r o m B i n a p h t h o l(B I N O L)S k e l e t o n i n A s y m m e t r i c C a t a l y s i s ZHUGuang-qian,WANG Pe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90,China) A b s tra c t: 1,1^-EJinaphthol!^BIN0L)w itli C2symmetry w as chiral optical configuration which has none chiral carbon.The unique spatial structure l eads this type of molecule has high trol a bility.A series of novel chiral compounds derived from B I1N0L structure have provided their supe-rior performance based on stereo control ability and the use of asymmetric cataly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BIN0L based complexes w itii optical activi chiral phosj^horic acid,binaphthol metal phosj^hate,binaphthol phosj^horus li g ands and related deriva-tives in 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s,were reviewed w it!i 36 references. K e yw o rd s:binaphthol(BIN0L); binaphthol metal phosphate;binaphthol phosphorus ligand;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review 自然界的基本生命现象和相关定律都是由手 性(或称为不对称性)产生的,手性是自然界尤其是生命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都是手性的,这些物质在生命体内均以某特定的单一构型存在,完成相关的催化等特定任务。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虽然在结构上 很相似,但对生物体而言,许多手性化合物的对映 异构体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在进行不对称 收稿日期:2017-05-02;修订日期:2017-1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01099) 作者简介:朱广乾(1993 -),男,汉族,山东章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不对称有机合成研究。E-mail: 1015376970@qq.c m 通信联系人:王鹏,副教授,Tel. 0532-********,E-mail:peng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f612061459.html,

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后处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后处理 无论从硫酸法锻烧,还是从氯化法氧化之后所产生的钛白粉是十分纯的 产品,但作为颜料填料并不使用这种产品,通常根据不同的市场用途如涂料、塑料和造纸需进行后处理。其目的是改善其应用性能,如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提高钛白粉在不同介质溶剂、塑料、水溶性乳胶中的分散性;提高钛白粉润湿性;提高遮盖力及光泽。后处理主要有湿磨、无机包膜、洗涤、干燥、气流磨及有机包膜和产品包装等工序。为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进行无机包膜的目的是屏蔽紫外光,阻止其钛白粉的光催化活性,因此有必要了解光催化原理。 1. Ti02 的光催化性质无论硫酸法还是氯化法,在二氧化钛晶体形成和生长过程中,均存在晶格缺陷(肖特基缺陷,Schottky Defect,“氧缺陷”)。由于二氧化钛这些晶格缺陷,使其表面上存在许多光活化点,在紫外光(UV)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光催化反应,如图1 所示。 第一步,二氧化钛颗粒吸收紫外光,在其颗粒中发生电荷分离,在导带的负电荷电子e-和在价带的正电荷空穴P+形成激发态。[next] 正是由于Ti02 具有的这一特殊的光催化特质,使钛白粉作为颜料在塑料、涂料等的应用中加速老化。所以,除在晶体形成和生长过程中采取措施弥补和减少其晶格缺陷外,必须对其进行后无机物包膜处理,以屏蔽紫外光造成的光催化作用。此处有必要说明的是,锐态型二氧化钛因结构与金红石二氧化钛结构的差异,其表面的光活化点更多,光催化作用更强;加之,又没有进行包膜处理,无论用在涂料还是塑料上乃为不明智之举(至于遮盖力、资源浪费等,此处不作一一赘述)。 2.湿磨为从硫酸法生产中经转窑煅烧获得的Ti02 或从

二萘酚资料

第二章2-萘酚市场分析及预测 2.1 项目产品概述 2.1.1 项目2-萘酚产品简介 2-萘酚又名β-萘酚、乙萘或2-羟基萘,分子式:C10H8O,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和染料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吐氏酸、丁酸、2-萘酚--甲酸,也可用于制备防老剂丁、DNP及其它防老剂、有机颜料和杀菌剂等。 2.1.2项目产品2-萘酚应用 1、在染料及颜料工业中的应用 染料及颜料中间体是我国2 - 萘酚最大的消费领域,其重要原因是染料中间体生产已在进行世界性的转移,如2, 3酸、J 酸、γ酸、R酸、色酚AS等都是我国重要的中间体出口产品,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一半以上。除了用于合成染料及颜料中间体, 2 - 萘酚还可以作为偶氮基部分,和重氮化合物反应制得染料。 (1)2, 3酸 2, 3酸化学名2 - 羟基- 3 - 萘甲酸,其合成方法为2 - 萘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减压脱水,得到2 - 萘酚钠,然后和CO2 反应得到2 - 萘酚和2, 3酸钠盐,除去2 - 萘酚,酸化,得到2, 3酸。目前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溶剂法,目前溶剂法是发展的大趋势。 2, 3酸为偶合组分的色淀颜料,这类颜料的合成方法是先将重氮组分制成重氮盐,和2, 3酸偶合,然后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可以将其转化为不溶性的色淀染料。2, 3酸色淀颜料的主要色 谱为红光。如: C. I.颜料红57∶1, C. I. 颜料红48∶1等。 2, 3酸大量用于色酚系列冰染染料的合成, 在1992年《染料索引》上,以2, 3酸合成的色酚有28个。色酚AS系列为偶合组分的偶氮颜料,这类颜料的合成方法是先将重氮组分制成重氮盐,和色酚AS系列衍生物偶合,如重氮组分的芳环上只含烷基、卤素、硝基、烷氧基等基团,那么反应后得到普通的色酚AS系列为偶合组分的偶氮颜料,如重氮组分的芳环上还含有磺酸基,和色酚AS系列衍生物偶合,然后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可以将其转化为不溶性的色淀染料。 (2)吐氏酸 吐氏酸化学名2 - 氨基萘- 1 - 磺酸,其合成方法为2 - 萘酚磺化得到2 - 萘酚- 1 - 磺酸,在氨化得到2 - 萘胺- 1 - 磺酸钠,然后酸析得到吐氏酸。吐氏酸经磺化得到磺化吐氏酸(2 - 萘胺- 1, 5 - 二磺酸) 。 吐氏酸及衍生物可用于制造色酚AS - SW、活性红K1613、立索尔大红、活性艳红K10B、活性艳红KE- 7B 等染料,以及有机紫红等颜料。 (3)J酸 J酸化学名2 - 氨基- 5 - 萘酚- 7 - 磺酸,其合成方法为吐氏酸经过高低温磺化,在酸性介质中水解盐析得到2 - 萘胺- 5, 7二磺酸,再中和、碱熔、酸化得到J酸。J酸再反应得到N - 芳基J酸、双J酸、猩红酸等J 酸衍生物。

国内外防腐蚀颜料开发变化调研调查报告

国内外防腐蚀颜料发展调研报告 添加时间: 2010-4-26 16:15:45 点击数: 582 前言 金属的腐蚀所造成的损失随着工业的发展也日趋严重。因此,防腐蚀方法始终是人们关心的课题。目前防腐蚀措施虽然很多,但应用最广的仍然是涂料保护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防锈颜料是影响保护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防锈颜料如红丹、铬酸盐、金属颜料等虽然性能优异但由于环保法规而受到限制,因而人们对低毒无公害防锈颜料的开发和研究更为关注。以下将对国内外防腐蚀颜料的开发及应用情况作系统介绍。 1 国内外防锈颜料的演变过程 1.1 金属腐蚀 腐蚀是包含阳极反应的电化学过程,腐蚀反应中,金属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阳极反应释放电子,阴极捕获电子发生阴极反应,以维持溶液中离子的电中性电化学腐蚀反应的必要条件是:(1)力学不稳定金属如钢铁; (2)离子型电解质导体,水或其它导电溶液,氢离子或溶解氧等电子接受体。 因此,需要控制可利用的电解质,最好的方法是用涂膜屏蔽,或减少电子接受体如氢离子和溶解氧的浓度。 1.2 传统防锈颜料 20世纪80年代前,防腐蚀涂料中防腐蚀颜料绝大部分采用含铅和铬的品种,包括红丹、黄丹、硅铬酸铅、铬酸锶、铬酸锌等。80年代,由于1983~1989年间长达7年之久的全球性经济大繁荣,刺激了颜料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和西欧环保法规和工业卫生条例日趋强化,一些有害于环境和生命的含铅、铬、镉等重金属颜料的生产,呈停滞不前和下降的趋势,表1列举了1984年美国和西欧的防锈颜料消费量。 表1 美国和西欧防锈颜料消费量及其比例 颜料名称 美国西欧 消费量/t 比例消费量/t 比例 红丹 1 350 3 19 700 38 铬酸锌 5 400 12 3 640 7 铬酸锶 1 800 4 1 560 3 碱式硅铬酸铅 4 050 9 高铅酸钙 锌粉27 000 60 19 700 38 磷酸锌 1 800 4 6 240 12 云母氧化铁 其他 3 600 8 1 040 2 45 000 100 52 000 100 从表1可看出,西欧消费的防锈颜料中,有48%含有铅和铬,而美国仅有28%含有铅和铬,其中红丹用量很少仅占3%,相比之下日本防锈涂料采用红丹比例高达45%以上。 1.3 环保 铅中毒是由酸溶性铅引起的。所谓酸溶性铅是指在人体胃液的酸度条件下可以被溶解并被人体吸收的铅离子。含铅汽车尾气、各种含铅颜料、工矿区的铅尘和铅烟以及铅含量超标的食品、

钛白粉安全技术说明书

钛白粉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钛 化学品英文名称:titanium(IV)o xide 中文名称2:钛白粉 英文名称2:titanium dioxid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二氧化钛含量≥90% CAS No. 13463-67-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长期吸入氧化钛粉尘的工人,肺部无任何变化,亦未发生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

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10 前苏联MAC(mg/m3):10 TLVTN:ACGIH 10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90%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熔点(℃):156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碱、稀酸,溶于热浓硫酸、盐酸、硝酸。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和瓷器釉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