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传媒整理编导艺考高频名词解释50个

分时传媒整理编导艺考高频名词解释50个
分时传媒整理编导艺考高频名词解释50个

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萤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

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即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明显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24.电影剧作: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体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工作。

25.电影导演: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物和总指导。

26.电影制片人:指在电影生产,制作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资金,人员,物质材料等所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人。

27.电影摄影艺术:以剧作为基础,以客观实体为对象,运用光学镜头,摄影机等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光学,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的处理,在荧幕上创作出可出现的,运动着的造型艺术形象。

28.肖像构图:指人物特写或近景画面形式所构成的。

29.电影美术:指为电影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的艺术创作。

30.造型语言:艺术家用来构成视觉形象,体现创作构思的手段和技巧。

31.电影音乐:专门为特定影片而创作而编配的音乐。

32.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涵义。

33.声音蒙太奇:在时空动态中,声画匹配的声音构成方法。

34.类型电影:按照外部形式和内在观念构成的模式进行摄制和观赏的影片。

35.意识流电影:以意识流理解世界为宗旨,以意识流为人思维的经常模式,并以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创作的电影。

36.主流电影: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观念,具有稳定的票房保证,因而投资者肯投

资的一类影片。

37.宽银幕电影:是指比普通标准银幕更宽的电影统称。

38.数字电影:是指电影摄影,放映和剪辑过程全部用数字格式统一起来的电影。

39.电影院线:由电影发行者建立的电影院组织。

40.艺术:被广泛认同,专业化水平发展很高的媒介表现手段。

41.艺术风格: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

42.艺术形式:指作品得以表现的内部结构和表现形式。

43.文艺批评: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作家,文艺作品等所做的探讨,分析和评价。

44.艺术典型:指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个别性,深刻的显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并达到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象。

45.艺术欣赏:是读者或观众主动接受艺术作品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活动。

46.艺术流派: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流派。

47.艺术冲动:指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心理需要或动机,是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由于某种事物的启发和激励而产生的强烈的创作愿望。

48.艺术技巧:是艺术家提炼素材,揭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等材料塑造形象,进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

49.艺术手法: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思想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50.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所出现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种潮流。

历年编导艺考影片真题

历年编导艺考影片真题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 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 二细节分析 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 2006年浙江传媒学院的初试 看片分析1. 电视散文<匆匆> 一:作者是谁?年代?其他作品?主要的视觉特征?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解释相关名词(共40分) 二写800字以上的分析立足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60分) 2006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笔试(影视作品评析) 电视作品名称:电视散文《小橘灯》 2007年吉林艺术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影评:《廊桥遗梦》 2007南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评论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2007天津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默评: 《小兵张噶》《广岛之恋》《功夫》任选其一500字以上 200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电视作品分析《大国崛起》第一集 2007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作品分析《再说长江》第十三集水火山城 2007年山东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看片分析《故宫》第一集 2007年湖南编导专业考试试题2003年抗击非典的影片《非常抗击》第五集《平民英雄》。分析该片主旨、音乐、表现技法等。 2007年中国戏曲学院影视编导专业考试试题影片分析片子是《马背上的法庭》 2007年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纪录片评论:《我的小学》 2007四川大学金锦城学院影评《黄昏的忏悔》 2007平顶山学院影评:一。评论人物:(五选一) 1.《宝贝计划》中的人字拖 2.《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 3.《亮剑》中的李云龙 影评《红高粱》 2007年济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评:《青花》 2007年临沂师范学院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评论:《阿甘正传》 2007年山东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科理科) 电视作品分析: 《再说长江》《实话实说》 2007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电视分析《实话实说—留守儿童》 2008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内蒙古定向考题 影视评论: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拜年》 2008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传播方向考题 二试是影片分析。《站直了别爬下》 2008年天津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电视栏目分析《新闻联播》《大家》 2008年上戏戏文考题笔试:影视评论 小品《邻里之间》某年春晚蔡明、郭达、牛群的小品。3小时,1500字

艺考摄影专业测试题年模拟测试

武昌工学院2017年艺术类摄影专业招生考试题 答卷前仔细阅读本提示: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保持书写规范,认真阅题,务必将答案与姓名写在指定位置,不可在卷面乱写乱画,否则试卷按废卷处理。总分值为150分(含6分卷面),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表示,()的光孔最大,通过的光线最多 A f4 B f8 C f11 Df2 2、相机的标准镜头通常是指() A 50mm镜头 B 原配镜头 C 焦距等于或略大约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D 45—75mm 之间的镜头 3、光线传播的()定律是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端,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A 折射定律 B 漫射定律 C 透射定律 D 反射定律 4、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凹凸透镜统称为() A 凸透镜 B 三棱镜 C 凹透镜 D UV镜 5、属于德国的光学器材品牌是() A 佳能 B 三星 C 柯达 D 蔡司

6、ISO 、ASA、 DIN、GB为()的四种标注方法 A 感光性 B宽容度 C 光亮度 D感光度 7、使用反光率为18%的标准()是亮度订光常用的、科学而严肃的订光方法。 A 白板 B 黑板 C 灰板 D 色板 8、具有较大像场的摄影镜头为() A 折反射镜头 B 超长焦镜头 C 标准镜头 D 广角镜头 9、使用高速快门拍摄的特点( ) A 可以产生动感 B 可以虚化背景 C 可以增大景深 D 可以凝固动体. 10、拍摄剪影要按()曝光为基准。 A 主体 B 前景 C 背景 D 平均 11、下面的颜色能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的是()。 A 红色 B 紫色 C 橙色 D 蓝色 12、在拍摄一个画面时,如果相机的测光表提示应该使用F8、1/125s 拍摄刚好曝光合适,则在光圈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哪一个快门速度拍摄会使画面曝光欠一档()。 A 1/500s B 1/250s C 1/60s D 1/30s

2010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试题

2010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试题 2010年各大艺术院校的本科招生考试已开始陆续放榜,正如一档电视节目里主持人戏谑的那样,每一个艺考的考场既是很多孩子“梦开始的地方”,也成了更多孩子“梦开始破碎的地方”,但是不管怎样,有了梦想,就去试一试总是没错。神秘的艺考都考些什么,考官都用什么样的题目来鉴定学生的潜质,这些都吸引着我们的关注,北广之星“我在现场”报道小组带大家走近各个院校的考场一探究竟。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 初复试合并考题:《北京记忆》第二集《金梭和银梭》 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2010年的招生采取初复试合并考试,面试部分主要是自我介绍和回答考官提问,笔试则是电视节目分析,考题为北京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大型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第二集《金梭和银梭》。 《金梭和银梭》记录了1979年间北京人民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还引用了80年代初北京广播学院学生用16毫米拍摄的影像资料,出现在今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入学考试里,也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巧合。 考生们需要做的是对三个点进行分点答题: 第一:片子的主题是什么?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第二: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第三:结合实际,谈谈本片的现实意义。 在北广之星“我在现场”报道小组的访问中,一些考生认为这场考试“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限制思路”,因为必须按照要求的三点来答,不能尽情发挥自己储备的知识量。也有考生表示,按照自己对中传的推测,本以为会考新闻片或者专题片,这个考题有点出乎意料。看来,专业训练和迎考准备还是多多益善。 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 复试考题:《阿美的绿豆》 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的初试为面试,包括自我介绍、美术或摄影作品分析以及回答考官提问。复试的面试部分由照片组合叙事和考官提问两个部分组成,笔试是影视作品分析,2010年的笔试影片是《阿美的绿豆》。 《阿美的绿豆》曾获2009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第十届短片节最佳导演奖,评委会对这部片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本片是本届大学生电影节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喜剧特征的短片中最为出色的一部。”针对这个作品,考生须围绕“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片段、不足”这三点进行答题,可以是分点答题,也可以写成整体的分析,但要将题目要求的几个元素都包括进去。 有的考生选择分点答,因为这样显得更简洁有条理;也有的考生选择做整体阐述,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个人特色。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所谓知己知彼,对自己的了解也很重要。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艺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虽然摄影时光线千变万化,但从光源的性质上看,只有______光和 ______光 两种。 2.在光质方面,小和远的点光源往往会产生明显的 ______光效果 ; 大和近的面光则较易产 生 ______光效果。 3.灯光型彩色胶片用于日光下,影像会偏 ____色; 日光型彩色胶片用于钨丝灯下,影像 会偏 ____色。 4.黑白感光胶片拍摄五颜六色的被摄对象,是以 ______色调来记录的。 5.过强的背景光易使镜头产生 ______,同时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6.光在摄影上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感光胶片有了 _____的可能 ; 二是使被摄物体有了 ____。 7.广告摄影是以 ______为主要目的。 8.目前,摄影的测光方法,一是 ______测光 ; 二是 ______测光。 9.在各类胶片中, ______片保存性最好, ______片保存性最差。 10.光圈大小对景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用的光圈愈大,景深愈 _____; 光圈愈小, 景深愈 _____。 二、多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 共10 分) 1.人工钨丝灯光源的特点是 ( ) 2.滤光片可分为 ( ) 3.光质的软硬是与 ( ) 有关。 4.感光度高的胶片的性能特点有 ( ) A. 反差小 B. 颗粒大 C.灰雾大 D. 解像力低 5.照明亮度不足会产生的后果 ( ) A. 颗粒变粗 B. 反差降低 C.色彩偏差 D. 影象失真 三、名词解释 (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解像力 -- 2.灰雾度 --

艺考编导类专业院校

艺考编导类专业院校 艺考编导类专业院校 开设编导专业的学校 北京: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国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城市 学院,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天津: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河北传媒学院 山东:山东艺术学院 山西:山西传媒学院 辽宁:辽宁大学,沈阳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传媒学院 吉林:吉林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动画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城栋学院,哈尔滨石油学院,黑河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商丘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黄淮学院,许昌学院,安阳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 院 安徽:黄山学院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南: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大学,江西服装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南昌理工学院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浙江:浙江传媒学院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 新疆:新疆艺术学院 云南: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四川:四川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都大学(成都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四 川文理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重庆大学 贵州: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贵州大学 广东: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西:广西民族大学,贺州学院,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三亚学院 福建:厦门理工 2015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方向)564分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135相机: 答;使用135胶卷的小型相机。 2.数码相机: 答;不是使用胶卷,通过CCD\CMOS光电传感器进行光电转换而记录影像的相机。 3.DC: 答;数码相机的标志。 4.DV: 答;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5.ISO: 答;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https://www.360docs.net/doc/f613256589.html,D: 答;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 7.LCD: 答;液晶显示器。 8.像素: 答;构成数字影像的基本单位。 9.测光表: 答;测量曝光值的仪器。 10.顺光: 答;又称平面光或正面光,被摄主体前面与相机镜头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 11.散射光: 答;又称漫射光,光线方向不明确的光。如阴天或阴影下的光线。 12.快门: 答;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 13.景深: 答;当聚焦在某景物时,此处最清晰,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4.标准镜头: 答;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5.短焦距镜头: 答;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6.长焦距镜头: 答;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7.B门: 答;用于长时间的曝光,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开启;松开手后,快门关闭。 18.T门: 答;用于长时间曝光,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开启,松开后快门不关闭;再按一次快门关闭。 19.自拍器: 答;又称快门延时装置。可用于自拍或慢速摄影。 20.取景器: 答;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 21.物距:

答;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22.宽容度: 答;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23.人造光:自然光 答;人工制造的光源。天然形成的光源。 24.光色的三补色: 答;黄、品、青。 25.光色的三原色: 答;红、绿、蓝。 26.显影: 答;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的过程。 27.定影: 答;显影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28.标准灰: 答;18%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 29.极调(极色): 答;黑、白二色,两个极端的颜色。 30.光圈: 答;在镜头中用于约束光线通过的孔径光栏(阀)装置。 31.曝光组合调定: 答;等量曝光采用光圈与快门的不同组合。 32.胶片: 答;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33.焦点距离: 答;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34.曝光宽容度: 答;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35.倒易率: 答;指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与光圈号码(通光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36.光的强度: 答;指光线的相对强弱情况。它随着光源的输出及到光源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37.体育摄影: 答;以各种体育运动为题材的摄影。 38.舞台摄影: 答;以舞台演出的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技艺表演为对象的摄影艺术。 39.产品摄影: 答;也是产品照片,主要用于产品的样本、说明书和商品宣传画等。 40.主光: 答;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41.光度: 答;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42.照射角度: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编导文艺常识全真模拟题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编导文艺常识全真模拟题答案:艺考时光网整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郁达夫的代表作有小说____、《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____等。 2.《梧桐雨》的作者是。 3.我国第一部兵书是。 4.. 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他本人被后代尊为“书圣”。 5.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 6.《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 7.u>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创作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经典著作《十日谈》。 8.世界上最早利用卫星传输电视信号的国家是。 9.汪曾祺在《》中,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小和尚与村姑的恋爱故事。 10.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分别是、、以为代表的戏曲艺术表演体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告诉我们 ( )。

①要坚持绿色消费②事物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质变③要遵循价值 规律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下面不属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的是( )。 A.《家》 B.《幻灭》 C.《秋》 D.《春》 3.老舍的小说以( )市民社会为描写中心,用地道的语言展示了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写活了生活中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等几种人物形象系列。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成都 4.最近,一种原分布于南美洲国家的有害生物——红火蚁,在我国广东一些地 区被发现。这一现象说明( )。 A.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国的生态安全 B.有害生物入侵是根本无法避免的C.非传统安全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D.社会公共服务是国家的重要职能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 A.《诗经》 B.《汉书》 C.《史记》 D.《尚书》 6.下列有关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悲剧电影 B.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电影 C.梅里爱艺术创作中登峰造极之作是《月球旅行记》D.格里菲斯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7.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出自( )。 A.《搜神记》 B.《山海经》 C.《淮南子》D.《聊斋志异》 8.十二律产生的方法最早的记载是( )中的“三分损益法”。

艺术类考试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艺术类考试: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艺术类考试: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题型,就是要求考生对一个名词进行直接的说明,特点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要点全面,言简意赅,不需要考生做较多发挥。不过,这种题型也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想填空题型和选择题型,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所以考生对于那些实在不甚了解的 名词,唯一的办法就是能发挥多少就写多少,尽力而为,有时候还是会有希望得到分值的。 通过总结发现,名词解释题型从考查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考察流派、思潮 例如:文艺复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婉约派、新月社、左联、立体主义扥。 2. 考查各类奖项 例如茅盾文学奖、金鸡奖、百花奖、金像奖、金鹰奖、华表奖等。 3. 考查对某事物 的定义 例如:芭蕾舞、公益广告、主观镜头、京剧、卫星电视、蒙太奇、交响曲等。 4. 考 查名人 例如:梅兰芳、德彪西、老舍、白居易、贝多芬、泰戈尔等 5. 考查名作 例如:《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离骚》等 6. 考查某种说法 例如:吴带当风、第五代导演、夏半边、曹衣出水等 7. 考查某事物包含的内容 例如:色彩三要素、四大悲剧、三言两拍、四书五经等 一般而言,名词解释题型虽然考察的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但是也有一套常规的答题 模式,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众所周知,文艺常识内容繁杂,考生不可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完完全全的背诵下来,所 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每项知识点中的“重要小点”记下来即可,而这些重要小店也 正是做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论述题所需要回答的“要点”。只要把这些要点写全面、写 准确, 名词解释题的分值就很容易拿到手了。下面就通过实例来分析不同类型名词解释题的 答题思路。 (一)考查流派、思潮答题思路 产生时间+地点+性质+主要思想+社会影响+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实例分析1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2017年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 文化控制 比值 分数线 英语综合分文化比值 播音与主持艺术男生0.75 2.137 播音与主持艺术女生0.75 2.171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1 河北:1.105 其他:1.097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1 北京:1.086 其他:1.066 戏剧影视文学 1 北京:1.094 其他:1.053 戏剧影视导演0.85 2.209 表演(男生)0.6 1.92 表演(女生)0.6 1.983 影视摄影与制作0.75 2.091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0.7 1.998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0.7 1.959 动画0.7 2.042 动画(三维动画与特效方向)0.7 1.84 动画(游戏设计艺术方向)0.7 1.899 数字媒体艺术 1 1.071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0.9 北京:1.050 其他:1.043 音乐学0.75 1.991 音乐学(电子音乐制作方向)0.7 2.024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0.65 1.95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0.9 北京:1.015 山东:1.013 其他:0.969 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0.95 0.979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0.95 满分的60% 0.976 戏剧影视导演(中外合作办学)0.8 满分的60% 0.971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0.7 满分的60% 0.836 表演(音乐剧表演校级交流项目双学位班)男 生 0.6 2.211 表演(音乐剧表演校级交流项目双学位班)女 生 0.6 1.899 录取原则 (一)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同时获得校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省级统考不要求或未涵盖的专业,考生须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书。 (二)录取时,专业志愿顺序以高考志愿填报顺序为准,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三)录取时,学校使用的文化考试成绩为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本科专业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四)学校以文化折算比值和专业折算比值为依据进行录取。其中,文化折算比值=考生文化考试成绩÷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一本线);专业折算比值=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考题(含答案)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考题 一、名词解释: 1.DC: 数码相机的标志。 2.DV: 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3.ASA: 美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4.ISO: 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5.GB: 中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6.MC: 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标志。 7.CCD:

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 8.LCD: 液晶显示器。 9.快门: 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 10.景深: 当聚焦在某景物时,此处最清晰,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11.标准镜头: 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2.短焦距镜头: 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3.长焦距镜头: 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4.取景器: 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 15.物距: 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16.宽容度: 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17.颗粒度: 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18.自然光: 天然形成的光源。 19.潜影: 胶片在照相机内拍摄曝光后,未经过显影前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潜在影像。 20.显影: 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的过程。21.定影: 显影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22.标准灰: 18%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23.全色片: 所有7个单色光全部感光的黑白胶片。

24.胶片: 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 把影像固定下来。25.焦点距离: 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26.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27.产品摄影: 也是产品照片。主要用于产品的样本、说明书和商品宣传画等。 28.主光: 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29.光度: 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30.照射角度: 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31.前侧光: 又称斜侧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影机轴线成45度左右的水平视角。32.两侧光:

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开设艺术类专业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导演(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电视剧、图片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音乐学,音乐学(声乐表演),录音艺术(音响工程、音响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特效),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机构,培养具备中国播音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主持、文艺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影视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传播精英人才。 本专业除了开设人文类、传播类基础教育课外,还开设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等专业教育课、新闻及综艺模块方向课、院校两级选修课等,通过扎实的专业教学和富于特色的方向指导,培养素质全面和一专多能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其中,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 本专业还与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和文化机构搭建了众多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实践类课程参加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社会演出、社会实践等活动。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方向着眼于媒体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全局把握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为主流电视传媒机构输送各类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塑造影响中国未来电视发展的高级编导人才和领军人物。2009年,“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将主要从事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频道与栏目策划以及新闻节目的出镜采访与主持等工作,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电视台、各类传媒机构、影视制作公司等。 本专业方向学生在入学时通过英语选拔,可进入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化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进行学习,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后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同时,为拓展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传媒精英创新人才,本专业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我校“国际教授工作室”学习先进的传媒理念与前沿特色课程。 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电视传播概论、电视编导、电视节目策划、电视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电视采访、电视写作、电视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专业著作选读、电视文化传播等。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的文艺编导方向是全国最早开办的相关专业方向、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现已成为学校的品牌。 进入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根据学习情况和个人志愿,将分为文艺编导和综艺节目编导两个方向,更加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 文艺编导方向本专业方向面向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它影视制作机构,培养具备广播

艺考高频名词解释

艺术理论 网络文学 指的是接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中国文学 老舍 原名舒庆春,著名作家、剧作家,是唯一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多以北京市民的生活为题材,充满了“京味”,生活气息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形象,善用口语,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之一。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金庸 原名查良镛,是华人世界最知名的武侠小说家,公认的“武林盟主”。金庸小说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深受欢迎。其作品除短篇小说《越女剑》外,另外14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矛盾 原名沈德鸿,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矛盾是他第一篇小说《幻灭》发表时所用的笔名。矛盾的创作以小说著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以及散文《白杨礼赞》等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诸子是指孔子、老子、孟子等,百家是指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时期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文学基础。 乐府双壁 “乐府双壁”,《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是汉代古乐府民歌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激流三部曲 指的是三部连续性长篇小说:《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早期的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作用。 外国文学 契诃夫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他创造了一种言简意赅、医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的独特风格,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做出了真实地描绘和刻画,从而展示了重要的社会内容。契诃夫的代表作品有《变色龙》、

艺考乐理试题

艺考乐理试题 艺考乐理试题一、填空 1、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性质 2、小字一组a的振动频率是(每秒440赫兹) 3、音乐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基木音级) 4、第五线为小字一组的g,应使用(中音)谱号 5、上加二线为小字一组的e,应使用(低音)谱号 6、由发音体全段的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7、(半音)是音高关系的最小单位 8、区别两种性质不同的全音或半音关键在于两音之间的(级数) 9、记谱法多种多样,但按类别归纳起来可分为(文字谱)谱和(符号谱)谱 10、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11、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12、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13、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是(单拍子) 14、在音乐作品中,同时出现不同的拍子叫(交错拍子) 15、“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记号) 16、音程是两个音之间(高低)的关系 17、倍减十五度音程转位后为(倍增一度)

18、根音与冠音同时转位时,其两个音程度数相加等于(16) 19、我国主要采取的三大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20、将调式中的音按高低顺序由主音到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21、在大小调体系中,(I、IV、V)级为正音级 22、在大小调体系中,(I、III、V)级为稳定音级 24、不稳定音按照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的过程叫(解决) 25、和声形式下的同主音大小调彼此相差(1)个音级 26、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大小调式中,(III)级最能说明调式色彩 27、在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名族调式中,只有(正)音级才能作为调式主音 28、以根音作为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 29、增二度是(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 30、在和声调式中有(2)个增四度和减五度 31、在大小调中,正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正三和弦),副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副三和弦) 32、5/4拍全小节休止用(全)休止符表示 33、在大小调体系中,T代表(主音)、S代表(下属音)、D代表(属音) 34、在大小调体系中,只有(主三)和弦是稳定的 35、民族调式中的正音与偏音是根据(五度相生)原理而得出的 36、在复拍子中,只有(9)拍子不能用一个音记写 37、倍增七度转位转位后为(倍减九度)度音程 39、音程可以划分为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两类,其中自然音程包活(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

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导艺考真题

20XX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记录片<被山隔住的地方> 一,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悟 二,细节分析 三,谈对社会的思考每问不低于200字 20XX年浙江传媒学院的初试看片分析 1. 电视散文<匆匆> 一:作者是谁?年代?其他作品?主要的视觉特征?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解释相关名词(共40分) 二,写800字以上的分析立足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60分) 2006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笔试(影视作品评析) 电视作品名称:电视散文《小橘灯》20XX年吉林艺术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影评:《廊桥遗梦》 2007南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评论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2007天津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默评:《小兵张噶》《广岛之恋》《功夫》任选其一500字以上 20XX年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电视作品分析《大国崛起》第一集 2007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作品分析《再说长江》第十三集水火山城 20XX年山东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看片分析《故宫》第一集

20XX年湖南编导专业考试试题 20XX年抗击非典的影片《非常抗击》第五集《平民英雄》。分析该片主旨、音乐、表现技法等。 20XX年中国戏曲学院影视编导专业考试试题影片分析片子是《马背上的法庭》 20XX年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纪录片评论:《我的小学》 2007四川大学金锦城学院影评《黄昏的忏悔》 2007平顶山学院影评:一。评论人物:(五选一) 1.《宝贝计划》中的人字拖 2.《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 3.《亮剑》中的李云龙影评《红高粱》 20XX年济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评:《青花》 20XX年临沂师范学院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评论:《阿甘正传》 20XX年山东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科理科)电视作品分析:《再说长江》《实话实说》 2007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电视分析《实话实说—留守儿童》 20XX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内蒙古定向考题影视评论: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拜年》 20XX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传播方向考题二试是影片分析。《站直了别爬下》20XX年天津工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电视栏目分析《新闻联播》《大家》 20XX年上戏戏文考题笔试:影视评论小品《邻里之间》某年春晚蔡明、郭达、牛群的小品。3小时,1500字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原则及录取分数统计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原则及录取分数统计 2008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一)学校从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报考条件、录取规定及下述条件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1. 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涉及到的专业:获得省级统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或省级统考合格,同时获得校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 2. 省级统考不要求或未涉及的专业、未组织省级统考的省份: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书。 (二)录取时,以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为准,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三)以下艺术类专业按高考总成绩,参考各省重点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见附表二): 1.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导演(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音响工程方向)、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摄影(电视摄影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译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10个专业及方向,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依高考总成绩,参考各省重点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专业成绩全国前3名的考生,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优先录取。 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专业依高考总成绩,参考各省重点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按文科和理科分别排队录取。对于文科或文科综合类考生,招生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4,并要求考生数学高考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2.播音与主持艺术(英语节目主持方向) 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按高考总成绩,参考各省重点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其中:根据播音主持岗位的特点,男女生分别排队,男女生录取比例为1:1,男女生专业成绩全国前10名的考生,高考总成绩在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适当降低分数录取。 (四)以下艺术类专业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见附表一): 1.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学、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动画6个专业3/4的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依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原则,优先录取,专业成绩排名并列的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的1/4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依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

艺考音乐常识——曲式分析

艺考音乐常识——曲式分析 名词解释: 一段式: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 小型的回旋曲式:小型回旋曲式指曲式的各相对独立部分(尤其是叠部)均为乐段或小于乐段(乐句)、由叠部起始并殿尾、各插部与叠部交替出现、整体上呈三段式连锁衔接关系的结构类型。 乐段:乐段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乐段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可以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乐段既可以当作独立的乐曲结构,也可作为较大乐曲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段式: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式。 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的最初陈述及其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结构图式为:A A1A2A3 等。 三部曲式:三部曲式是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它是三段式的扩大形式。三部曲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或至少其中一个部分)的结构为大于乐段的曲式。第一部分称为首部,第二部分称为中部,第三部分称为再现部。图式为:ABA 结构的补充与扩充:一个音乐结构单位可以运用补充或扩充的手法来延长其长度。补充是结构外部的延长,扩充则是结构内部的扩展。补充发生在一个结构段落的结束终止式出现之后,通常重复结构的结束部分,以加固基本结构结束的调性和终止式。扩充则是在一个结构单位内部发生的。所谓扩充,就是在本可以结束的地方,通过一定的处理使它不能结束,从而使该结构的长度扩展。 动机: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作为音乐主题的核心材料,由音调、节奏及和声三方面的要素组成,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它起着深化主题和统一全曲的重要作用。动机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只有乐汇在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 三段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称为三段曲式,其结构图式为:a b a ,即呈示段、中段和再现段。 回旋曲式:同一个主题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若干新材料(或原材料的引申演变)的对比部分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回旋曲式。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叠部,各插入部分称为插部。其结构图式为:ABACA….A 。 三声中部:曲式上完整的、具有呈示性特征的三部性的乐曲,由于在配器上常改用较少乐器,特别是常用三件管乐器重奏,故习惯上就将它称为“三声中部”(Trio)。

艺考命题编讲故事范文编导故事编写的题目及答案

艺考命题编讲故事范文编导故事编写的题目及答案 编导艺考编讲故事:从入门到应考举例和分析 文章摘要:编讲故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试综合考察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将有情感、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称为故事,能够形象思维的把发生的故事展示给别人,此科目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形式万变不离其宗,下面就从入门到应考举例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编讲故事分析 1、什么是故事 故事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 故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各大艺术院校对故事的重视程度 2.什么是编讲故事 给出一个既定命题,比如说一个开头、一个或者若干个关键词,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即兴创作,并且将故事在规定时间内复述出来。

例题1: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例题2:月亮,三轮车. 例题3:胡子 它是命题创作的灵活变体,也是剧本创作的基础考察。在短时间内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目前被各大高校在复试或者三试中采用。考题灵活多变,考试氛围相对较为轻松,考官在综合素质考察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为难考生。 3.不同院校、专业的考试分析与考察目的 4.应试总论: A.时间控制问题. 拿到题目后首先对考题进行分类,用2/3的时间写提纲,用1/3的时间简单串讲一遍,讲述的过程其实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但再创作是在提纲的基础上,而不是重新创作。考试开始后对自己的语速有充分的了解和控制不必太计较时间不愠不火地叙述,有节制地抑扬顿挫 B.五大得分重点。良好的形象. 适合情境的语言. 语言组织能力. 逻辑创作能力. 故事的节奏与张力 5.第一得分法则:良好的形象

A. 个人形象。第一个5秒:考官对于考生的第一印象,主要建立在考生个人形象和语言之上,而这样的一种判断,在5秒钟之内就已经基本完成。形象上要有学生的共性,也要略有个性。 B. 自我表达与自我定位。自我表达与自我定位,也就是考生所希望展现给考官的一个局部自我。包括:. 语言的感染力. 形象的亲和力. 自我表达能力. 对表演区域(舞台)的掌控能力 C. 礼貌 6.编讲故事例题:1、台灯,海绵. 梦想. 我悄悄地打开门,将一杯温水放在桌子上…… 2、相机,香蕉. 仓库,影子,妈妈. 铅笔,鼠标 3、我打开书,掉出一张发黄的信纸…… 第二、考题分析及编讲故事基础 1、考生试讲及讲评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题.doc

广播电视编导概论复习资料 本着团结友爱,互助互利的原则啊,大家整理出答案来了记得给我一份。。。 (一)简答题 一、电视媒介有哪些特性 优:现场、世界语言、突发事件现场直播 不足:现代电子传媒的特点是转瞬即逝,之具备当下性,它所带来的信息很快的出现,然后又很快的消失。于是人们也不再探究因果,不再关注逻辑,只关心感受~~~~娱乐至死 二、什么是电视编导 电视编导是: 1.电视节目的核心创作者 在一般情况下,电视编导的工作范围包括电视创作前期拍摄的一部分和后期编辑的全部,在编摄合一的情况下,编导就要承担全部工作,也就是说,编导既是记者又是编辑了。 2.创作团队的组织者 3.把关人把关:含义极为广泛,包括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和形式关 把关:阻塞负面,张扬正面 4.制片人(钱机票饭) 三、电视片的真实性有哪些特点 电视片的真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与试听的逼真感的统一。 电视片的真实是真实记录和记录真实的统一。 电视片的真实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 电视片的真实是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的统一。

四、编导在组织拍摄过程因素的时候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1.对拍摄的内容要十分熟悉 2.拍过程的关键是要赶在事件发生的前面,而不要等事情反生过了再去拍 3.合理使用长镜头 4.在保证过程完整的情况下要力求简洁 五、非视听性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六、电视片的选题有哪些普遍特点 1普遍性:与我们生存有关的各种问题;人们普遍持有的种种观念 2新鲜性:从陌生中体现新鲜;从特殊中体现新鲜,特殊视角观察生活;从及时上体现新鲜;记录重大事件过程的电视片 3复杂性:曲折的人物经历;深刻的思想内容;广泛的涉及面 4历史性:对人类发展产生过影响,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与人物;正在消失或即将消失的人类文明,如某种生活方式等 5人文性:关注普通人;关注边缘人群 6感情化 七、电视片形成高潮的方法有哪些 1选择有气氛的画面 2选择情绪最饱满的时刻 3发挥主体感强烈的时刻 4利用组接形成的强烈节奏促成高潮 八、电视节目结构的原则有哪些 1结构要服从节目主题表现的需要 2结构要考虑电视片种的特点。片种不同,结构安排有所不同。 3结构要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九、中国电视改革的推动力有哪些 1中国加入WTO 2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无止境的要求 3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数字化的本质特点:开放兼容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