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第三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第三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第三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课题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主备

编号

教师

教学重、难点(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方法与原理与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⑴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⑶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能力

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媒体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个人复备【复习导入新课】

师: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学生黑板展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他学生补充

师:根据其过程,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看看哪组同学反应

灵敏,基础知识扎实

问题:(1)植物细胞融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2)去除细胞壁的方法?

(3)利用酶的什么特性?

(4)诱导融合的方法有哪些?

(5)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7)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师:既然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不同,那么动物细胞是否可以融

合或杂交?如果可以,两者的方法、过程相同吗?......[引入学

生思考,激发兴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细胞的融合

通过自学,大家已了解了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哪位同学

到前面来讲解一下细胞融合的内容?一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解,其

他同学做补充并提问:

(1)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用单个的两种细胞融合吗?为什么?

(2)使用灭活病毒作为诱导剂的原理是什么?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

(3)哪种促融合方法效率较高且对细胞伤害小?

(4)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目的、原理、优点、最有价值的应用是什么?动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强调要点]“2个或多个动物细胞”→“1”、“杂交单核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如电场法)、化学法(如聚

乙二醇法)、生物法(如仙台病毒法)

注意:应用物理法进行细胞融合的效率高,且对细胞伤害小,易操作、控制和观察。

3、过程:

师:当我们把2个动物细胞放到一起时,还需要做什么呢?

生:诱导

师:在诱导方法上,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否相同?

生:相类似,可以用物理法、化学法,但动物细胞融合时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细胞A 细胞B

物理法灭活的病毒

化学法

杂种细胞

4、意义:打破生殖隔离,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广泛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

思考:

(1)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否相同?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那么动物细胞融合的具体过程是否也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一样呢?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项目细胞融合

的原理细胞融合的

方法

诱导手段用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

流动性

去壁后诱导

原生质体融

物理法(离

心、振动、

电激)化学

法(聚乙二

获得杂种

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

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

后诱导细胞

融合

除以上方

法,还有生

物法

制备单克

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师:在弄清什么是单克隆抗体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抗体的基础知识,再来了解以下问题:

1、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抗体是从何来的?

生: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要的抗体。这种生产抗体的方法产量和纯度都很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师:B淋巴细胞有什么特点?

生: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但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师:根据B淋巴细胞的这个特点,若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如何做呢?

生:采用动物细胞培养。

师:对。我们必须用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也就是通过克隆形成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就有可能产生出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这就是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可遗憾的是,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是不可能无限增殖的,那么,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想一想,能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吗?请阅读课本P58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文字及示意图

师:两位科学家极富创造性的设想是什么?

生:如果把一种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所得到的融合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

。师:对,正是科学家先有了这个极富创造性的设想,然后再锲而不舍地把设想变为现实,才创造出单克隆抗体。下面我们请同学展示一下自己对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了解。

(学生边写边讲,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教师精讲点拨)

4、应用:诊断试剂;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课堂巩固 作 业

板书设计: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一、动物细胞的融合 二、单克隆抗体*

1、概念: 1、抗体 1.1 概念;Ig 1.2来源:B 细胞

2、方法: 2、概念:杂交瘤细胞、高度单一、抗体

3、过程 3、制备过程(杂交瘤制备技术)

4、意义:制备单克隆抗体 4、应用:“生物导弹” 教学反思:

注入小鼠 细胞融合 分离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 骨髓瘤细胞 细胞培养 选择培养细胞

培养基 体内培养 体外培养 从腹水提取

从培养液提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第一课时

1.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钟面上有几根针?请说出它们的名称。老师拨钟表,同学们仔细观察,走得最快的是哪根针?走得最慢的是哪根针?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案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发现”编排了《花钟》和《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及《小虾》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界的动植物来展开的,有依时次第开放的花钟,有识图的蜜蜂,还有好胜的小虾。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本单元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教学重点。《花钟》以用美丽的花钟开启学生的观察之旅,学习一二段用一句话概括段意的特点。《蜜蜂》一课理清实验的步骤,概括实验步骤,学习文章语言严谨的表达方法,并明白科学实验要严谨。《小虾》要学会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体会文章中细致生动的描写。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概括。 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是本单元的难点,《花钟》一课的小练笔练习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蜜蜂》的实验步骤梳理则让学生明白观察和记录要有顺序,表达要严谨;《小虾》在练习概括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用细致生动的语句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 【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1.合拢。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第三单元知识及相关 题目。 复习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自主完成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加深对分类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内容。 2.分类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分类的标准相同时,分类的方法或许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单一性;分类的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并展示汇报) 注意学生自己制定的分类标准是否合适,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恰当。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经历统计数据整理的过程,并且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分析,训练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整理的。 四、拓展延伸 游戏:分扑克。 1.仔细观察,你想怎么分?按花色分 2.用简单的统计表把你的分类结果呈现出来。 黑桃方片梅花红桃数量 2 2 2 2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7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掌握起来很快,能够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参与统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设计统计表,对事物进行统计。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分类时表格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Unit 1 How tall are you?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英语》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How tall are you? Part A Let’s learn 课时:共6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付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明港办事处吕槐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能认读所学词语。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在词语与相应情境之间建立联想,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2.教材和学情分析 这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是一篇词汇课,重点是能够正确掌握单词heavier, smaller, stronger, thinner, bigger,并总结出形容词变比较级的第三种方法。难点是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所学形容词的比较级去描述身边的人和物。 学习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形式:heavier, smaller, stronger, thinner, bigger,并运用形容词比较级描述身边的人和事物。 2.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learn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本课重点句型做事情。 评价任务 1.找四列学生开火车读单词;让男女生PK读单词;让学生在“听听做做”“队列训练”活动中认读单词;老师大声/小声说,学生小声/大声说单词。(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两人一组在Play card games活动中进行问答;出示关键词,在师生示范的基础上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展示。(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Unit3 A Let’s read 第三课时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并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读懂story time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本课难点是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2、写有问题的小黑板 对本主备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Ask and answer: 1、T:Wang Qiang: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I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 T ask the other Ss:What did Wang Qiang do yesterday? S:He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在这里告诉学生回答他人的活动,只需要改变人称就可以了。其他地方跟回答第二人称时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转述他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第三人称活动形式。2、T: Li Tao: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What did Li Tao do last weekend? S:He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 Li Tao was busy last weekend.(板书) 明确地向学生解释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二):Pre-reading

六年级英语第一单元三课时教案

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案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形式: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和shorter. 2.能够用句型:I’m……cm tall. He/ She’s ……cm tall. 描述自己和他 人的身高。 3.能够用句型You’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 I’m older than you. 进行 年龄和身高的比较。 4.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按不同年龄、身高排队,并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述。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是能够听、说、读、写A Let’s learn 部分五个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并能用含有比较级的 句型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 2.难点是能够听、说、读、写四会单词;并能根据某一情境使用含有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型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长度单位cm的完整形式centimeter的发音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前准备 1.准备主情景图的教学挂图。

2准备录音机、本课时的录音带。 3.准备A Let’s learn 的单词卡片。 4准备测量身高和体重的工具。 四、教学步骤 1Greetings Hello, boys and girls . Happy New Year. And 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Now, after a term, I thin you know much better about your teachers. Who’s you music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形容词thin, short, tall, old, young, funny, strong, kind 来描述这位老师。 当问到学生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时,根据学生的回答She’s tall. 2.师出示测身高与体重的量器,提问学生:How tall am I , do you know? Guess? 帮助学生用句型Are you ……cm tall? 来猜。师用up 和down 帮助学生猜出确切的数字。 3师请出猜中自己身高的学生,问:How tall are you?帮助他/她测量身高,引导该学生说:I’m……cm tall。然后师说:……is taller than me. 或I’m taller than……来结束该游戏。 4板书测量的学生的身高,师尽量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句子:A is tall. B is taller than A. C is taller than B. D is taller than C. 然后板书并领读tall-taller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 1 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执教娄底华建学校李蒲秋 【教学目标】 知与能力理解青春的意;青春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行的程;青春的探索需要自 信自。 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活,学生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地解决。 情感度与价通生活例, 学生体有青春的快,在体中感悟青春的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春的意 教学点:自信自在青春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示) 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想一想: 你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描述青春? (:通同桌交流,学生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是什么) 教: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一就我来探青春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 活一:描述青春 (多媒体展示活要求)大家描述青春的。在青春的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些具有特的意。 想一想: 你青春有什么渴望? 分,合作学。 (:通学生青春的无尽遐想,感受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提示:翔、梦想、浪漫情、激情感 教:面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 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 (多媒体示)

活动二:展开想象 假如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 提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愿望 教师讲述:大家写了很多词语,比如自信、自尊、自强、激情等。我们现在就拣两个最 重要的词自信和自强来探究分享 (多媒体显示) 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常常有大人们的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 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 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分悲伤。但有些人就具备了自信,无论是别人的贬低, 还是碰钉子,他总会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所以他历尽千辛去攻克,拼尽 全力去改变,终于他的努力,造就了成功,也尝到了自信的甜头,后来,自信便一直陪伴着 他。 活动三:你选择谁 你会向他们谁学习?说说理由。 提示:生活中,我们因为有自信才能勇气,才能坚持,创造奇迹。 教师讲述: 青春为什么需要自信? (学生先看教材了解课文内容,再同桌合作交流并指名回答)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 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多媒体显示) 轮椅姑娘—李玉川 11 岁时充满阳光与快乐的李玉川因一次事故导致全身23 出骨折,高位截瘫。只能与病 床与轮椅相伴 “画画是我从小的爱好,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所以,即使再苦再 累,我都必须坚持下去。”李玉川告诉记者,为了画画,她坚持积极治疗。只要有时间,她 就会练画画,因为那是她的梦想。 由于身体的缘故,李玉川没法天天去学校,几乎靠自学,但她的成绩一直优秀。十多年 来,她先后辗转北京、江西、山西等地治疗。其间,一直有很多热心人士帮助和资助她。在 求学的第四年,按照有关规定,李玉川取得了北京的学籍。 没有向命运低头的李玉川,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自学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并考取了国 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2008 年,中央美术学院给了她一份宝贵的录 取通知书。 2013 年,玉川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 思考:( 1)轮椅姑娘李玉川给我们带来什么震撼?从她身上你学习到什么? 提示:从李玉川小时候兴趣,遭遇事故到高度截至,没有放弃梦想,克服各种困难,考取了 国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看到自强不息的李玉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怎样珍惜时间。时间往往就在我们身旁。看电视的时候,时间顺着精彩的节目一分一秒过去;和别人说悄悄话的时候,时间带上这些小秘密轻悄悄过去;玩耍时,便从嬉闹的身影旁过去,我觉察他有匆匆流去;想把他挽留时,却不知他早已一去不回头;无聊而发呆时,时间把珍贵的一刻留给我们,我们却不懂得珍惜,他无奈地叹息,又从我的双眼前过去了……看,时间来去就是如此匆匆,关键看我们自己的把握,有限的时间往往可以无限把握。人在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也许那几小步就成了人生起步的奠基,受益无穷。所以,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和时间赛跑吧。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对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争吵》围绕课文“我”和克莱帝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绝招》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此外,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在这一组课文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得到生活的启示;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说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第3课时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一)解决问题 1.知道了什么? 有()个珠子,()个穿一串 追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追问:怎样解决呢? 小结:10个穿一串,说明应该用“10个10个的数”。 提示:引导学生想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并根据条件想到前边所学几个几个的数数顺序。 2.穿一穿,圈一圈 追问:穿了5串,还剩下8个珠子,那么能穿几串呢? 继续追问:还可以怎样快速的数出几串呢? 小结: 根据两位数的组成: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提示:通过追问怎样快速的数,让学生想到按10个穿一串,也就可以根据两位数的组成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追问:58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个十和()个一 由此得出结论:58个珠子能穿5串,还剩8个。 再通过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问题。58 10 能穿几串呢? 5 5 8 让学生自己通过 观察图形发现问 题。锻炼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按10 个穿一串想到几 十是由几个十和 几个一组成而想 到可以直接说出 58个珠子按10个 珠子串可以串几 串。 通过动态演示让 学生理解58个珠 子可以穿几串。 让学生回顾以前 学过的知识,用 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

追问:怎样来看自己算的对不对呢? 交流回答:5串是50个,再加上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所以穿5串是正确的。 提示:通过图片动态演示,然后让学生能清楚的知道所分的对不对。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中,10个穿一串,也就是十个十的数;能穿几串也就是说里边有几个十。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了10个10的穿珠子怎样穿,如果5个穿一串应该怎样穿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呢? 学生交流回答:5个穿一串也就是5个5个的数,有几个5就可以穿几串。 追问:数一数,看有几串?(让学生数一数并动态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 穿()串。 提示:让学生思考,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理解58个珠子可以穿成几串。 追问:还可以怎样数呢? 穿()串。 让学生思考:2个5是一个十,可以在前边十个十的数的基础上数。但是后边还剩8个珠子,那么应该穿几串呢?(通过思考,让学生不要忘记811 11 通过动态演示让 学生更直观的了 解怎样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 题。 发散思维,让学 生变换穿串的珠 子个数来来进一 步分析。 通过多种方法来 分析问题,并且 通过动态演示, 让学生直观的认 识和了解。 在用把前边按10 个珠子分的来 分,记得再把剩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公开课教案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PA Let’s spell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给单词分类,强化记忆ch和sh的发音规则,学习和掌握ch和sh的音与形的对应关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 3 ) 能够通过发音规则,拼写出符合ch和sh发音规则的单词,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2、技能目标: (1)在学习字母组合ch和sh的发音规则的过程中,学习语音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归纳出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够感受Let’s chant的韵律,并流畅说唱。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英语语音知识的规律,感知英语中字母组合的发音及拼读规律。 (2)感受语音说唱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句型:The teacher is nice. The chicken is cheap. The fish is fresh. The short is cheap. 2、词汇: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教学难点】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给单词分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1 第三课时

Unit 1 教学设计示例(3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完两个课时的知识后轻松一下,在制作英文名卡的基础上学唱英语歌曲"Hello"。复习热身环节的活动对前两个课时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名卡的制作过程需要教师亲自演示、指导,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扩展性活动设计的记忆名字游戏是让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有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学唱歌曲,复习打招呼用语:Hello! (二)能力 学会用英语向别人介绍各种文具; 学会唱英文歌曲; 通过Let’s do部分,锻炼学生听到英文口令的反应能力; (三)情感 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通过活动,师生、生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理解教师用英语讲述的制作步骤。这就要求教师要讲述与演示同时进行。 四、教学媒体 1.教学课件 2.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3.学生用卡片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游戏——抛球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由教师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Hello, I’m …,之后由教师将小球随意抛给另一名学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绍,以此类推,练习自我介绍和打招呼。 (2)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之后可请“小老师”

带领同学们进行操练。注意此时教师应多给孩子些机会,让他们展示说词水平,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3)再次用抛球游戏,此次重点练习打招呼和文具的表述。 由教师开始,将球抛给谁(Mike)就和谁打招呼说Hello! Mike. 同时说一种文具如pencil ,接到球的学生则找到相应的文具(铅笔),边出示边说“Yes. Pencil.”。随后由第二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练习。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告诉学生,英语名卡可让我们彼此了解得更快。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过程呈现给学生。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 让学生用Hello/Hi ,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与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3)让学生跟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演唱时打出相应的节拍或做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学生对书上的歌曲掌握较快较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该换成其他主人公或学生自己的名字进行演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3部分练习。方法如下: (1)教师在做活动手册之前,先做一个Show me your (pen…)的活动作铺垫。 (2)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手中的物品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告诉学生如果图中人物所拿之物与录音相同就画笑脸,不同就画哭脸。 (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记忆名字游戏 (1)每一个人在说自己名字之前都要加上和前面说过名字的人打招呼,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忆,尤其是最后一个学生要记下全组或全排学生的名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的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乐乐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他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怎么买?你们能帮帮他吗?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例3主题图。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2.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及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应该用除法计算。 独立列式计算:56÷8=7(个) 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3.迁移类推,自主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24元买了6辆玩具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列式。 五、拓展提升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第一单元第三、四课时教案

四年级英语上第一单元第三、四课时教案四年级英语教案 unit 1 my classroom 第三课时 let’s talk &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并会书写大小写aa, bb, cc, dd, ee.能听懂、会说单词:beef, doctor, bed 2.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判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和所含的元音字母。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书写英文字母aa, bb, cc, dd, ee的大小写,学习单词beef, doctor, bed。 教学难点:大写c和d, 小写b和d易混淆;大写b和e的笔顺 教具准备: 1.写有大小写aa, bb, cc, dd., ee的字母卡 2.写有本课单词的单词卡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自制课件(见媒体素材)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chant",师生共同随着录音带边打节奏边说歌谣。(使用第二册教材unit 6,let's chant/b) 2.让学生背诵字母表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播放教学课件(字母a) (1)教师分别用鼠标点击手、苹果和蚂蚁,让学生回答:what's this? 随着学生回答出:it's a hand. it's an apple. it's an ant时,用鼠标操作显示英文单词。再让学生看着这些单词找出所含的相同字母aa。教师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apple和ant前an的使用。 (2)先让学生认读和区分大小写字母aa。并让学生说出大小写aa的笔顺。(第二册教材已学过,与之相配套的活动手册上印有字母的书写笔顺)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及时给与表扬,并让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学生如回答错误,再找其他学生帮助说出正确答案,然后进行书空练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四线三格中教写大小写字母aa。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字头,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多写几个以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时间内要在学生中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2.播放教学课件(字母b) (1)教师分别用鼠标点击男孩和球,让学生回答:he's a boy. it's a ball.(注意人称he的使用)。点击牛肉,教读单词beef。用鼠标操作显示以上三个英文单词,让学生看单词找出所含相同字母bb。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科目英语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2 周 3 月 8 日课题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B部分的let's talk 及let's learn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英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姓名、年龄及来自的国家等) 2、能够独立拼写四会单词并能感知字母Aa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重点能用this 句型练习说句子,并能区别he 和she 教学难点四会单词 教学准备课件及单词卡 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A、Let’s learn (2)A、Let’s say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B、Let’s talk (1)T:This is my friend, Amy. S: Nice to meet you. A: Nice to meet you, too. T: I’m from China. Where are you from?(语速放慢, 并重复几遍) A: I’m from America. 老师再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ike. (2) 老师教读新句子,并让学生全班读,小组读多种方法练习 (3)让学生听录音,看插图,跟读对话。 B、Let’s practice 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抽签” 学生在老师手中抽取一张卡片,其余生问: Where are you from?该生回答I’m from ….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 改进意见)

(2)请生用带来的照片介绍他的朋友。 (3)自由组合表演对话。 B、Let’s talk (1)教读对话。 (2)指自己,说teacher,再指向多名学生,引出student.让学 生理解并记忆。帮助他们完成句子进行自我介绍I’m ….I’m a teacher/ student.I’m from …. (3)鼓励学生用student单词练习句子。I am ...you are ...。 表达自己用I am 表达你用 you are 表达第三个人时男孩用he 女 孩用she。 B、Let’s chant。 学习歌曲,巩固单词。并且请学生自己编上动作。分男女生进行对唱。 B、Start to read。 (1)Read and tick (2)Look and match 3、(Homework)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备注

XX年pep四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XX年pep四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三 课时教案 www.5y kj.co m 课 时 教 案课题:Unit4 Atthefarm 第 3 课时 总序第 3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p40Let’sspell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组合or的单词发音和认读书写。 2、能听、说、读、写horse,fork,homework,worldmap 四个词语。知识与技能:能听、说、读、写horse,fork,homework,worldmap四个词语。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护植物。热爱动物。教学重点:能听、说、读、写horse,fork,homework,worldmap 四个词语。教学难点:正确书写horse,fork,homework,worldmap四个词语。教学方法:情景法合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题 、师生做日常口语练习: ??A:whatarethese? ??B:Theyare... A:Arethese...? B:yes,theyare./No,theyaren't. 2、请学生表演A 部分Let’stalk的对话。二、教学新课 、播放Read,listenandchant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 2、让学生跟着动画学说歌谣,同时可用手打节奏。 3、播放Read,listenandnumber的录音,让学生给单词排序。

4、听音后反复读四个单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描红,达到书写格式正确的目的。三、巩固练习 、完成Look,listenandwrite部分的练习。四、布置作业 、抄本课单词4+1模式五、板书设计 horse,fork,homework,world,map教学(后记)反思:批 注 www.5y kj.co m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9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练习八第4~8题及思考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的理解,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每种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这几种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表示?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4题。

出示 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判断,同桌互相说一说。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题。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计算简便?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错误原因,再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练习八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提问:应该怎样解答?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试着解答。 (3)集体订正,并指名汇报解题思路。 四、拓展延伸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4×25 591+482+118 99×126 =(40+4)×25 =591+(482+118) =(100-1)×126 =1100 =119 1 =12474 125×15×8 986+1999 473+79-63 =125×8×15 =986+2000-1 =473-63+79 =15000 =2985 =489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教案数学三年级

第一单元教案数学三年级 [全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主要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内容。 1、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 的重要基础。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 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 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 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 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 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 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 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 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 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一方面安排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 赏数学美的意识。 4、实践活动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 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 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和验算。

(完整word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花钟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芬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1.合拢。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