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型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一)

成熟型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一)
成熟型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一)

成熟型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一)

【关键词】疣状胃炎胃镜物理疗法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型)。国内报道检出率为1.22%~3.3%〔1〕,主要分布在胃窦部。于皆平等〔2〕依其内镜下表现将疣状胃炎分为未成熟型和成熟型。成熟型胃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于症状消失后复查胃镜时,隆起糜烂病灶依旧存在〔3〕。有报道〔4〕单纯药物治疗病灶清除率为19.4%。国内外开始在内镜下治疗疣状胃炎,初步显示出操作方便、创伤较小、安全性及疗效较好的效果。现将近年来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在临床上已有30年的历史,用于消化道临床治疗证实具有确切疗效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射频发热方式为变频电流凝固,发热最高温度是105℃。其原理是用750kHz的电磁波,在人体的黏膜病变组织里产生细胞等离子体的场效应作用,在低温≤70℃等离子体的传导下,使得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分子结构分解成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能使黏膜病变组织产生瘢痕性收缩和消融〔5〕。这种消融治疗不同于其他热凝治疗,微波、热极、电凝在治疗中都存在着压迫组织的作用,组织凝固后毛细血管的循环通道已被破坏,恢复时间长。而射频消融术对黏膜组织没有压迫性,不产生烟雾和火花,微循环通畅。治疗深度可控性较高,<2mm,与氩等离子束凝固(APC)相比各有特点。有

报道〔6〕内镜下射频消融配合胃三联药物治疗慢性疣状胃炎51例,疣状隆起消失率为100%。余容等〔7〕用射频治疗仪治疗疣状胃炎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如对射频消融治疗操作掌握不好也可引起胃黏膜组织损伤,进一步受胃酸等因素作用,可导致溃疡出血、穿孔。因此应根据病灶的大小和范围,调整输出功率和治疗时间来控制深度,熟练掌握治疗操作技术,从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微波治疗

内镜下微波治疗的机制:微波能通过辐射电缆进入体内,在微波磁场作用下,组织细胞内的极性分子、正负离子及所带胶状粒瞬间产生高频振荡转动,分子间高速摩擦和碰撞产生热能,使病变部位升温,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微波频率介于高频电凝与激光之间,与激光及高频电凝原理不同的是,高频电凝及激光光凝是外部加热,微波是一种以生物体组织本身作为热源的内部加热。将微波热能引入体内以其很小范围的高温将增生性病变凝固除去〔8〕。微波烧灼破坏了局部Hp生存环境,更有利于药物清除Hp〔9〕。微波发热最高温度150℃,其辐射加热的穿透力虽较强(1.7cm),但它可选择性对病变加热,对正常组织损伤轻微或不损伤,比激光及高频电凝治疗危险性明显减少。微波热效应可使胃黏膜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加,以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保障血液灌流,增加氧和营养的供应,加快组织修复,有利于炎症消退〔10〕。陈哲〔11〕应用内镜微波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344例,治疗轻、中度

成熟型疣状胃炎治愈率均为100%,重度成熟型疣状胃炎治愈率为93.2%,并且经微波治疗后的病例临床症状随病灶的消失而消失。因此内镜微波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3热极治疗

热极治疗是利用高温热探头使局部组织快速升温,蛋白质凝固,进而病灶组织坏死、脱落和创面逐渐恢复〔12〕。发热方式为热传导和热辐射。目前国内生产HP-A100型热极治疗仪,主要把220V交流电预先变压成24V交流电,然后以此低电压作为发热电源使热极头温度从室温迅速上升,最高温度250℃,然后利用相对恒温发热的热极头接触性压迫疣状病变实施热凝、烧灼、汽化、炭化,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由于热极头涂有防粘连剂(四氟乙烯),少有发生因热极头粘连组织、牵拉、焦痂脱离所致继发性出血、穿孔。热极线缆无热辐射,不会引起内镜老化,热极头光滑、圆钝不会损伤内镜内检管道。罗致〔13,14〕应用热极治疗疣状胃炎31例,总有效率为100%,且经过热极治疗术2年复查无复发。储榆德等〔15〕开展内镜热极治疗8年来累计305例次,无穿孔发生。但国外有文献报道〔16〕热极治疗穿孔发生率为1%~3%,值得引以为鉴。研究结果表明〔17〕热极的温度170℃~240℃既能较快热凝又能达到有效破坏黏膜层的目的,凝固深度有自限性即限于黏膜层,提示治疗黏膜层病灶既有效又比较安全。与以往的高频、射频和氩离子凝固等治疗方法相比,热极除了可以点灼以外,还可以“平扫”,这样加快了治疗速度,尤其对于较多的疣状病灶更为方便。

4高频电凝治疗

高频电凝治疗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灼热效应产生局部高热,其发热方式为电弧凝固,最高温度300℃,可使组织水分汽化蒸发,蛋白凝固变性,病灶组织坏死、脱落,促进组织修复,同时有杀菌作用〔18〕。王立新等〔4〕采用高频电凝加中药治疗的方法消除疣状隆起220例,取得显著疗效,且不易复发。高频电凝治疗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因此要严格掌握电凝电流强度、治疗时间与熟练的操作技术,术前做好出、凝血检查排除出血倾向,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常用圈套器等尖端对病灶进行电凝,凝固的组织容易粘在圈套器上。目前已有专门用来电凝的各式各样的电凝探头,可以减少组织粘连。

5激光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有Nd∶YAG激光等。利用内镜配合,Nd∶YAG激光可直接将激光引入人体内腔,达到凝固、汽化和消除病灶的目的。Nd∶YAG 激光发热方式为光辐射,最高温度达1000℃。应用低能量Nd∶YAG激光照射可消除胃黏膜糜烂组织,其热能通过吸收、传导和散射,使黏膜下层和肌层血管扩张,改善胃壁微循环,加快胃黏膜修复,治疗慢性复发性糜烂性胃炎具有作用快、效果好、复发率低等特点〔19〕。有报道〔20〕用Nd∶YAG激光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满意,未发生副作用或并发症。王德勋〔19〕用Nd∶YAG激光治疗糜烂性胃炎75例,总有效率为94.7%。激光疗法也存在局限性:治疗中光斑不能覆盖所有糜烂灶,尤其是片状糜烂面,因此,黏膜其他处炎症依然存在,仍有个别病例

会复发。

6APC术

APC术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由探头传导至靶组织表面,使组织凝固而达到破坏病变组织以及止血的目的〔21〕。APC发热方式为射频电流凝固,最高温度达1000℃。APC术的优点是组织凝固可限定于一定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mm,不会引起消化道穿孔。在临床应用中,可调整功率及作用时间以达到比较安全的治疗目的。与激光光斑不能覆盖所有糜烂点的不足相比,氩等离子流是散发的,指向性好,可产生轴向及侧向电流传导〔22〕而自动搜寻治疗组织,达到病灶两侧及背面,能量在靶组织中分布更均匀。APC 术过程产生的烟雾也远比Nd∶YAG激光少〔23〕。热极、射频消融、高频电凝和微波治疗均是热探头接触病灶,易发生组织粘连现象。APC 不接触组织,避免由于探头与组织粘连而产生撕拉组织现象,减少出血及穿孔危险。有应用APC术治疗疣状胃炎能顺利彻底灼除病灶的报道〔24〕。陈秀英等〔25〕用APC术治疗疣状胃炎132例,对照组134例服药治疗,治疗组显效81例,占60.6%,对照组显效48例,占3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APC术治疗疣状胃炎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方法。但APC术尚存在如腹胀、治疗部位疼痛、黏膜下积气导致迟发性穿孔、胃肠胀气、发热等副作用〔26〕。因此操作前设定功率及时间是关键,术中熟练操作、注意抽气,术后辅助用药,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疣状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本病觉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你的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治疗胃炎最好的方法是自我保健,只要能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尤其注意养成生活规律、饮食有节的良好习惯,做好调护,不仅可以减轻病痛,还有可能使本病完全治愈。 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水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疡.慢性非糜烂性胃炎可为特发性,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参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部分),克罗恩病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幽门螺杆菌可能在此不发挥重要作用.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可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内镜下显示在增厚的皱襞 隆起边缘有点状糜烂,中央有白斑或凹陷.组织学变化多样.尚无某种方法具有广 泛疗效或可治愈. 治疗多为对症治疗,药物包括制酸剂,H2 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应避免服 用可使症状加重的药物和食物.复发和恶化多见. 应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 营养与饮食疗法 ●食用流食 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蛔曰慢曰助消化 细嚼慢咽对消化绝对有帮助,你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临床症状者主要为消化不良,上腹胀闷、疼痛、嗳气、反酸、灼热、胃纳减退等等,无特异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及胃黏膜的病理炎症、萎缩的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一些慢性胃炎,依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标准诊断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治疗与一般的慢性胃炎有所区别。 慢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 1. 无临床症状、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须特殊治疗;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中、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异型增生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3. Hp相关性胃炎是否均需根除Hp尚缺乏统一意见。国内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对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有消化不良临床症状者根除Hp。主张有Hp感染者都应根除Hp,什么食物能够最快、最方便的抑制这种细菌?中医一般都推荐食疗方法养胃口服樉渭丸 樉渭丸原料中含有亚麻酸、亚麻油、天然双歧杆菌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质,可以覆盖在胃溃疡表面防止食物对溃疡的伤害,具有修复胃溃疡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消化、润肠通便。三重养胃作用。 根除Hp可使胃黏膜组织学得到改善,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有重要意义。 4. 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为主要表现者,可根据病情或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5.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者,可应用促动力药。 6. 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制剂。 7. 具有明显与进食相关的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表现者,可应用消化酶制剂。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觉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你的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治疗胃炎最好的方法是自我保健,只要能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尤其注意养成生活规律、饮食有节的良好习惯,做好调护,不仅可以减轻病痛,还有可能使本病完全治愈。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水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

并可有出血。 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疡.慢性非糜烂性胃炎可为特发性,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参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部分),克罗恩病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幽门螺杆菌可能在此不发挥重要作用.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可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内镜下显示在增厚的皱襞隆起边缘有点状糜烂,中央有白斑或凹陷.组织学变化多样.尚无某种方法具有广泛疗效或可治愈. 治 疗多为对症治疗,药物包括制酸剂,H2 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应避免服用可使症状加重的药物和食物.复发和恶化多见. 应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 营养与饮食疗法 ●食用流食 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30例 发表时间:2017-08-11T13:38:16.2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6期作者:祁俊杰[导读]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宁夏银川市中医院宁夏银川 750001)【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间患有疣状胃炎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西医组的患者单独使用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联合组当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14 例,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11例,总有效率为73.33%。联合组与西医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疣状胃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66-02 疣状胃炎又称作痘疹装胃炎,此病的特点是再发生或者是持续性的胃多发性糜烂,目前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因[1]。糜烂的形状为特征性的疣状,且多数分布于幽门腺区以及移行区范围,有的会分布在整个胃。其病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的长度大多小于10毫米,高度约为2毫米,也有呈条状的,多数隆起的中央位置有糜烂产生,呈淡红或者覆有黄色薄膜。在胃镜显示下见到多数同质性疣状病损的典型病例,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如出现单个或两个呈不规则隆起的病损时,须与Ⅱ型早期胃癌,息肉,假性淋巴瘤进行鉴别[2]。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探讨各自的疗效,简要记录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间患有疣状胃炎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9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年龄(38.23±1.34岁)。西医组中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年龄(47.23±1.2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组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0.75mg/次,每日服用2次;洛赛克200mg/次,每日服用2 次;克拉霉素0.25mg/次,每日服用2次,4周作为一个疗程。联合组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医汤剂进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半夏12g,甘草10g,黄连8g,大枣12g,黄芩10g,干姜10g,人参10g。每日1剂,煎服,分早晚2次。4周作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患者的临床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与无效。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完全恢复。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得到了有效地恢复。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得到了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得控制,胃镜的检查结果也显示胃粘膜没有得到恢复。1.4 数据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干预治疗状况应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结果差异明显,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结果 联合组当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14例,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11例,总有效率为73.33%。联合组与西医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讨论 疣状胃炎辩证在中医上属于本虚标实,脾胃寒热湿阻、虚弱为本、经脉不畅,聚积成疣为标;此病的病理基础为寒热交错与虚实兼见。因此在治疗此病时应进行综合考虑,否则清热时会对增加体内的寒,在散寒的同时又有助火之忧,祛邪恐伤其正,扶正又虑助邪,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中药方中黄连以及黄芩苦寒的特点,具有清热燥湿的疗效;半夏以及干姜能够温中化饮;党参、甘草以及大枣具有益气和中以及良好调节脾胃的疗效。以上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寒热并用最终达到和其阴阳的效果,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治疗周全,面面兼顾,使胃气温和,升降恢复正常,使胀满以及疼痛得到有效地缓解,并使疣状隆起消失,促使糜烂愈合[4]。药理研究上表示,半夏具有很好地对胃肠神经的进行调节的作用;黄连以及黄芩能够对损伤的胃黏膜进行有效地保护,并具有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抵抗的,还能够对幽门螺杆菌杀灭以及清除;党参和甘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组胺,和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对胃黏膜进行保护和修复[5]。本文通过采用中西结合和单纯使用西药对两种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单纯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中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将中医的特色凸显出来[6]。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 一、反流性食管炎[1] 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 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Ⅰ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Ⅰb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五、慢性胃炎[2] 分类内镜下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 状等表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

注: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 二、内镜下溃疡分期[3] 分期内镜下表现 A1 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 活动期 A2 水肿减轻,隆起不着,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 H1 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 愈合期 H2 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 S1 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 瘢痕期 S2 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 A1 A2 H1 H2 S1 S2 三、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4]

Forrest分级内镜下表现 Ⅰ Ⅰa 喷射性 Ⅰb 溃疡底部或周边渗血 ⅡⅡa 溃疡底血管显露,无活动出血Ⅱb 溃疡覆盖血凝块,无活动出血Ⅱc 溃疡底呈黑色 ⅢⅢ溃疡底清洁 Ⅰa Ⅰb Ⅱa Ⅱc Ⅲ四、胃息肉分类[5] 分级内镜下表现 Ⅰ缓慢坡,界限不清 Ⅱ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 Ⅲ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 Ⅳ明显之蒂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变化的关系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变化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8-04-13T14:17:39.3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陈隆桂张伟(通讯作者) [导读]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变化及Hp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间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观察研究,分析总结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胃黏膜活检病理结果状况。结果:肝胃不和型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80.0%检出率最高,胃络淤血型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65.0%最高。且肝胃不和型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较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淤血型更高(P<0.05)。胃阴不足型患者肠上皮化生检出率30.0%最高,脾胃湿热型患者检出率20.0%最低。胃络淤血型患者淋巴结增生检出率33.3%最高,胃阴不足型检出率5.0%最低。脾胃湿热型患者Hp感染检出率66.7%最高,胃阴不足型检出率30.0%最低。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变化及Hp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胃黏膜;活检病理;关系 慢性胃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胃部疾病,是因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当前中医治疗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较多,且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1]。但当前临床对于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与西医病理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为了解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病机演变特点,本科室对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间120例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病理结果实施了对比。现将检测结果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间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患者中含有男性68例,女52例;患者年龄跨度39-78岁,平均年龄53.4岁(s=11.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湿热型30例,脾胃虚弱型33例,胃阴不足型20例,肝胃不和型25例,胃络淤血型12例。 纳入标准:实施胃粘膜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过程。排除标准:其他胃部疾病患者;存在肿瘤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患者;妊娠、哺乳患者;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检查依从性较差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实施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测病灶状况,并采集患者病灶部位胃黏膜组织,将样本实施甲醛(10%)固定处理,脱水后实施石蜡包埋处理,切片,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测样本状况。对样本实施快速尿素酶试验或实施C呼气试验检测,了解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并对存在肠上皮化生样本,需实施黏液组化染色处理,了解肠上皮化生黏液亚型状况。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病理类型状况。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将患者疾病类型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2]。 ②分析总结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病理检查表现状况。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涉及肠上皮化生、淋巴结增生、Hp感染状况。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C呼气试验中任意一项阳性表示存在Hp感染。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检出率,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病理类型状况分析 肝胃不和型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胃络淤血型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最高。且肝胃不和型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较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淤血型更高,X2=4.289,P=0.038;X2=4.997,P=0.026;X2=9.375,P=0.002;X2=7.748,P=0.005。详见表1。 3 讨论 当前医疗技术显著进步,临床对于慢性胃炎的疾病认知也逐渐深入,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随病情加重可发展为胃癌,威胁患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2016年)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Maastricht Ⅳ共识提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pylori的作用、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等,这些均促使我们要及时更新共识意见。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2年11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8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对此前起草小组专家撰写的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若选择①者所占比例>2/3或选择①和②者所占比例>85%即通过该条款。全文如下。 一、流行病学 1.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估计的慢性胃炎患病率大致与当地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平行,可能高于或略高于H.pylori感染率。 H.pylori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胃炎(见后述条款),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阳性者绝大多数存在慢性胃炎。除H.pylori感染外,胆汁反流、药物、自身免疫性等因素也可引起慢性胃炎。因此,人群中慢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或略高于H.pylori感染率。 2.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这主要与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有关,萎缩、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与“年龄老化”也有一定关系。这也反映了H.pylori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导致胃黏膜损伤所需的演变过程。其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不大。 3.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H.pylori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大不相同;此差异不但与各地区H.pylori感染率差异有关,也与感染的H.pylori毒力基因差异、环境因素不同和遗传背景差异有关。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胃癌低发区。 4.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内镜下肉眼观察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纳入包括10个城市、30个中心、共计8907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结果表明,在各型慢性胃炎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59.3%),其次是慢性非萎缩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49.4%),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例高达23.2%(但多为轻度)。胃窦的H.pylori阳性率为33.5%,胃体为23.0%;胃窦病理提示萎缩者占35.1%,高于内镜提示萎缩的比例(23.2%);伴肠化者占32.0%,

慢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3T10:19:22.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金燕[导读]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 金燕 (山东淄博圣洁医院内科山东淄博 256400)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193-0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相关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其发生发展与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因素、胆汁反流及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CAG的发展变化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胃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正确诊断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的重要举措[1]。为了更好地认识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提高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本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12月采用Olympus-V型电子内窥镜诊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25~84岁,平均年龄58岁;均排除了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肿瘤及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持续数天或数月不等。 1.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标准[2] 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血管网透见;黏膜变薄;黏膜粗糙不平,颗粒样改变并糜烂。所有患者均由固定的医师进行检查、描述。 1.3 病理诊断 根据悉尼系统的要求取5块标本行常规活检,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诊断标准按修订的悉尼系统及《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的有关诊断标准进行[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EXCEL数据库录入,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 2 结果 (1)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其中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2)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因素多种多样,其发生发展与年龄、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饮食因素、其他胃病及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三个重要的胃镜表现即胃黏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或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白或灰黄色;黏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有时糜烂[3]。本文90例胃镜诊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其描述与上述无明显区别,病理组织学检查90例中有55例可见典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即胃黏膜固有腺体不同程度的萎缩,腺体变小并有囊状扩张,部分腺上皮轻、中度肠化;固有膜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小部分可见黏膜肌层增厚[4],其余35例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0%~60%[5],本组病例符合率为61.11%(55/90),稍微超过60%,两者一致性较差(K=0.245,P=0.014),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胃镜医生在操作时对注气量的多少没有客观标准,注气较多时,胃内压力较高,胃黏膜变薄,颜色变淡,血管网当然也容易显露而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在胃镜下表现引起判断差异;②胃窦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呈多灶性分布,如胃镜下未能钳取到病变部位的组织或钳取组织过于表浅或太少、太小,或未达到固有腺体层,都会影响到病理诊断或漏诊[6];③未能很好的结合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A型罕见,病变大都发生在胃底和胃体部,临床上常伴有恶性贫血;B型最常见,病变多发生在胃窦部[7]。本文10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由于从形态学的角度看A、B型胃炎胃镜诊断难于鉴别,因此,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才能作出诊断;④病理医生用石蜡包埋组织时深浅不一,把病变组织包埋到深部,切片时未能切到病变部位或切片数量太少,同样会影响到病理诊断,甚至漏诊。 内窥镜活检已广泛应用于诊断胃黏膜疾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典型病变的病理诊断并不困难,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病理医生诊断水平的提高,胃黏膜活检的病理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但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两者一致性较差(K=0.245,P=0.014),因此应了解并掌握胃内窥镜活检中常见疑难病的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胃内窥镜活检诊断的准确率。医生必须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类型、病变部位,同时要考虑到病因学、组织学并结合临床等方面;胃镜钳取组织时需在病变部位多点进行,以3 ~ 5个点为宜,要求活检能垂直于黏膜表面,取材达肌层,同时确保足够的活检数量及活检组织足够大;病检石蜡包埋时,把握好组织包埋深浅的一致性,切片应从不同的切面至少切5片;镜检时必须对所有包埋组织进行认真仔细观察。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加,与胃黏膜的肠化、异形增生有密切关系,由于肠化及异形增生尤其是重度异形增生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8],故应及早诊治并定期复查,有利于胃癌的早期防治。

周奚钟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

周奚钟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 关键词周奚钟疣状胃炎苡仁蒲丹汤 周奚钟教授是无锡市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就周教授治疗疣状胃炎经验点滴简单介绍,供同道参考。 1、疣状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内镜下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胃黏膜表面有很多疣状或痘疹状突起的一种慢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病因:(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据国内外报道,HP感染为病的主要病因。(2)免疫机制异常,部分学者认为疣状胃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3)高酸学说,消化性溃疡虽然非直接来自疣状胃炎,但二者并存的机率很高。认为疣状胃炎与胃酸高有关。H+逆扩散入已存在炎症的胃黏膜细胞所至。且合并此病者,溃疡难愈合或易复发。本病与消化性溃疡的分布年龄相似,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有上腹痛,以隐痛,胀痛多见无规律性。其次是上腹胀,嗳气,反酸。有三分之一病例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呕血、黑便)。少数病例可无症状。虽然形态学和组织学上有独特改变,但临床表现和普通型慢性胃炎无区别。 3、治疗方法:周教授认为疣状胃炎的病机多为湿、瘀、热互结胃腑而致,治疗以化湿、祛瘀、清热为主。周教授自拟“苡仁蒲丹汤”治之,组方:薏苡仁20g,蒲公英20g,丹参10g,苏叶10g,广木香10g,半枝莲15g,乌贼骨20g,法半夏10g,香附10g,白术10g,甘草5g。 4、验案举隅: (1)张某,男,42岁,胃脘部胀痛阵作6月余,伴嗳气,反酸,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疣状胃炎。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一月余,症状稍减轻。初诊:为“胃脘痛,瘀热互结,气滞胃腑”。予“苡仁蒲丹汤”去甘草,加佛手10g,七剂。二诊:胃脘胀痛明显减轻,原方再进,十四剂。再诊:症状已消失,原方去法半夏,继服一月。药后半年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疣状增生。 (2)黄某,女,63岁,胃脘部隐隐作痛一年余,伴食后胃脘饱胀,冷痛,热敷胃脘后好转,舌质淡苔白微腻,脉弦细。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疣状胃炎。曾间断服用中西药治疗,症状时好时作。初诊:为“胃脘痛,湿瘀互结,脾胃虚寒”。予“苡仁蒲丹汤”去半枝莲,加乌药10g,桂枝5g,七剂。二诊:食后胃脘饱胀冷痛减轻,原方再进,十四剂。再诊:二诊药后症状消失,未继续治疗,一月后胃脘隐痛又作,继服原方调理二月。四诊:已停药二月,症状未复发,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疣状增生。嘱其注意饮食起居调理,防止复发。 5、讨论:疣状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周教授认为疣状胃炎的病机多为湿、瘀、热互结胃腑而致,可夹气滞、脾虚、胃寒。临证需辨证施治,在化湿、祛瘀、清热的基础上加以理气、温胃、健脾等法。“苡仁蒲丹汤”方中苡仁健脾渗湿,蒲公英清热解毒,丹参活血祛瘀止痛共为君药;苏叶、广木香、法半夏、香附理气和胃止痛,白术健脾燥湿,乌贼骨制酸止痛,半枝莲清热解

综述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代医家继承发展古人经验,形成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失调的定则,同时认为瘀血阻滞为慢性胃炎的常见病机,而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幽门螺杆菌得以发现,胃黏膜得以直观,现代医家进一步发展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乃慢性胃炎不可忽视的病机之一。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研究;研究进展 一.慢性胃炎的概念及由来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胃粘膜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炎性改变。1970年代初,临床使用纤维胃镜检查之后而被广泛诊断。纤维胃镜的应用使得我国慢性胃炎患者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故有“胃镜所到处处有炎症”的风趣之说。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Update Sydney system)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又称非萎缩性(non-atro-phic)、萎缩性(atrophic)和特殊类型(specialforms)三大类。 二.慢性胃炎的发病率 慢性胃炎因高患病率、慢性迁延性病程及疾病的久治不愈而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国外资料显示慢性胃炎占普通人群的40%左右,目前国内虽缺乏慢性胃炎大规模人群的调查资料,但有资料显示,在普通人群中50岁以上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老年疾病中位居前十位,病程慢性迁延。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1983年Waarre和Marshll证明了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致病的最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人口平均患病率约占50%,我国人群患病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从那以后,改变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认为胃炎是一种可治愈、不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相当多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虽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也给予了正规三联或四联等治疗,但胃部不适的症状依然存在,故为了弄清这一原因,有学者在正常人(无胃部症状)中进行了流调,结果发现,正常人群中约有50%~62.42%的人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这个数据接近于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 三.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久郁化热,灼伤胃津,损伤胃络;饮食不节,嗜食辛甘,邪从口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蕴湿生热,阻碍气机,瘀阻胃络;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劳逸失常而致中气虚弱,运血不畅,胃络失养。主要病机派生主要证型,反映共性特征。证之临床,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气滞、湿热之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气虚、阴虚和血瘀之证。 四.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 点状、片状和条状) 、黏膜粗糙不平、出点( 斑) 、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 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 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后者系伴增生性病变所致。 2.病理组织学诊断

慢性胃炎诊疗规范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 1 概念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2 临床表现 2. 1 症状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约半数有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加重。亦常见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有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少数患者可伴有乏力及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萎缩性胃炎伴恶性贫血者常有全身衰弱、疲惫,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2. 2 体征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度压痛或按之不适感。少数患者伴有舌炎、消瘦和贫血。 3 类型 3. 1 主要有浅表性( 非萎缩性) 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胃炎( A 型胃炎、胃萎缩) 和多灶萎缩性胃炎( B 型胃炎、胃窦萎缩) 。另有特殊型胃炎如化学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等所致之胃炎。 4 诊断标准 4. 1 内镜诊断 4. 1. 1 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 点状、片状和条状) 、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 斑) 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 4. 1. 2 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 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后者系伴增生性病变所致。 4. 1. 3 取材活检根据病变情况和需要,建议取2 ~ 5 块活检组织。 4. 2 病理组织学诊断 4. 2. 1 慢性胃炎病理活检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和程度。 4. 2. 2 慢性胃炎有5 种组织学变化应分级,即Hp 感染、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和肠化,分成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 级。 4. 2. 3 异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 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可分为轻度和重度( 或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级。异型增生( dysplasia) 和上皮内瘤变 (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是同义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早期胃癌和重度异型增生。 4. 3 病因诊断 Hp 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应作为病因诊断的常规检测。萎缩性胃体炎可由Hp 感染或自身免疫所致。疑似自身免疫所致的萎缩性胃体炎应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B12 水平和相关自身抗体( 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 等。 诊断内容包括胃炎类型、分布范围( 胃窦、胃体和全胃) ,是否伴糜烂或胆汁反流,对病因也应尽可能描述。例如: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为主,Hp 阳性。 5 治疗 5. 1. 1 一般治疗饮食宜选用富营养、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以及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消除患者疑虑,调整精神情绪,保持心情 乐观、舒畅、平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慢性胃脘痛患者641例内镜下表现分析

慢性胃脘痛患者641例内镜下表现分析 作者:黄雅慧陈晓岩孙洁刘超 【关键词】胃脘痛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脘痛患者内镜下表现以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中医证型之间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取活检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分析胃脘痛患者内镜下表现特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胃脘痛的内镜表现以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为主,约占50.0%,其次为消化性溃汤及糜烂性胃炎,约占30.0%;胃癌的检出率也较高,约占3.4%。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疣状胃炎的Hp阳性率较高。各年龄段Hp 感染差异无显著性。实证、热证的Hp阳性率较高,且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胃络血瘀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前三型和后两型Hp感染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胃脘痛的胃镜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治疗时应辨证与辨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慢性胃脘痛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自觉症状,其发病的原因及疾病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结果。依据慢性 胃脘痛患者的内镜下表现特点,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

以便对胃脘痛分型及诊治提供更有力的帮助,笔者选择我院200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以胃脘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641例,对其胃镜下表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1例患者中男337例,女304例;年龄18~79岁,平均45.6岁。临床主要以胃脘痛为主诉,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年不等。中医辨证以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络血瘀、胃阴不足五类进行分类。 1.2 检查方法用Olympus GIF-140型电子胃镜检查,每例患者在胃窦部近幽门侧取三块组织活检。其中两块送病理科,涂片染色见典型“S”形或杆状变曲即判断Hp阳性;一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试剂由黄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判断为Hp阳性。以上两项检查,一项阳性则判断为Hp阳性。 2 结果 2.1 慢性胃脘痛患者胃镜下表现特点及其与Hp感染关系见表1。

慢性胃炎的病理表现

胃炎(gastritis)是胃粘膜的炎性变化,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但多数因其他全身性因素及胆汁反流至胃内引起。近年发现,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状弯曲杆菌,命名为弯曲样细菌(campylobacter like organisms,CLO),经研究证明本菌与胃炎之间关系密切,该菌不仅适应胃内高酸环境,还可降解胃粘膜表面被覆粘液使其失去保护作用,故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病原因素。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一般分为表浅性及萎缩性二种。 1.慢性表浅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本病在胃窦部最为常见,为常见的胃粘膜疾患之一,纤维胃镜检出率高达20%~40%。病变肉眼观,病变多为多灶性或弥漫性,病变胃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并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镜下,可见炎性病变主要限于粘膜浅层,呈弥漫性或灶状分布。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有时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粘膜浅层出现水肿、小出血点或表浅上皮坏死脱落。 2.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本病炎症改变并不明显,主要是胃粘膜的萎缩性变化。此时胃粘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临床上可有胃内游离盐酸减少或缺乏、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或钝痛、贫血等症状。病变胃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浅,有的几乎消失。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胃镜检查,可有3个特点:①正常胃粘膜的橘红色色泽消失,代之以灰色;②萎缩的胃粘膜明显变薄,与周围的正常胃粘膜界限明显; ③萎缩处因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镜下,病变区腺上皮萎缩,腺体变小并可有囊性扩张,常出现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及肠上皮化生)。在粘膜固有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在胃体和胃底部病变区,主要呈现壁细胞消失,其次是主细胞消失和粘液分泌细胞化生。后者称为幽门腺或假幽门腺化生。在幽门窦病变区,主要改变为幽门腺呈不同程度的萎缩、消失并常有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生长,可形成绒毛样突起,增生的上皮中出现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具有刷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Paneth细胞时其形态结构与小肠粘膜相似,故称为肠上皮化生。

消疣益胃汤治疗疣状胃炎86例疗效观察

消疣益胃汤治疗疣状胃炎86例疗效观 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消疣益胃汤;疣状胃炎;中医药疗法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疣益胃汤加减治疗疣状胃炎8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的单双数排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22~58岁,平均53.6岁;病程0.5~5年者52例,>5~10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14例,平均8.6年;其中单纯疣状胃炎23例,合并胃或十二指肠溃疡21例,有胆汁反流者38例,萎缩性胃炎者11例。对照组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24~62岁,平均52.8岁;病程0.5~5年48例,>5~10年21例,10年以上者13例,平均8.2年;其中单纯疣状胃炎25例,合并胃或十二指肠溃汤19例,有胆汁反流者35例,萎缩性胃炎者8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符合1982年10月(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

“慢性胃炎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胃脘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吐酸,或口干、口苦,纳呆,腹部压痛。胃镜检查: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圆形、类圆形呈血疹样或疣状隆起性病变,直径0.3~2.0 cm不等,隆起中间似脐样凹陷,凹陷表面有灰白色分泌物覆盖,似浅糜烂或表面覆盖有血痂。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消疣益胃汤治疗。药物组成:炒僵蚕15 g,石菖蒲10 g,乌梅10 g,蒲公英30 g,穿山甲10 g,炒黄芩10 g,大贝母10 g,煅牡蛎12 g,生薏苡仁30 g,白芍15 g。加减:恶心呕吐甚者加旋覆花10 g、代赭石15 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 g;吐酸多者加左金丸3 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4 g;湿热中阻者加栀子10 g、黄连3 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0 g、茯苓10 g;溃疡者加乌贼骨15 g、白及10 g。每日1剂,水煎2次,各取250 mL混合,分2次服。 对照组:给以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铝碳酸镁1 g,每日3次,连用45 d。 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1年后观察复发情况。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物,饮食清淡、戒烟酒及煎炸辛辣之品。 4 临床疗效 4.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