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修养》校本课程

《书法修养》校本课程
《书法修养》校本课程

课程简介

《书法修养》是一门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选修课。所谓的审美性是指借书法为审美媒介对学生进

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去想象、感受古代法贴中那个

遥远的文明世界,领略中华民族的气势和力量。使学

生在书法欣赏、书法创作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唤起情

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个性的

张扬,精神的升华。所谓实用性是指通过书写技法、

临摹、楷、行书等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正确规范、端正匀称、整洁美观”等写字的基本要求,并能持之以恒,以书法来修养自己的人生。

本课程特点是从最实用的技法出发,不务空谈,不尚玄远。并强调书法的基础理论与书写技巧的相互

渗透。

本课程共七课十八节。

课程目录

第一课:书体的源流

第一节:书体的发生期....................

第二节:书体的形成期....................

第三节:书体的成熟期.....................

第二课:书写技法

第一节:姿势、执笔、用笔.................

第二节:笔法、墨法........................

第三课:临摹...........................

第四课:楷书

第一节:楷书概说..........................

第二节:楷书的点画特点.....................

第三节:楷书的结构特点....................

第四节:欧体教学..........................

第五节:颜体教学............................

第六节:柳体教学..........................

第七节:赵体教学...........................

第五课:行书

第一节:行书的概说与点画特点...............

第二节:行书的结构特点......................

第六课:书法创作

第一节:书法形式、创作内容、情绪............ 第二节:章法布局、题款钤印..................

第七课:书法鉴赏............................

活动与实践(一)现场书法比赛

活动与实践(二)标语、海报、春联等书写技法活动与实践(三)尽显技艺、刊出学校的宣传栏

前言

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毛笔、中国的纸墨,加以中

华民族的气质和数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共同形成了

为我国所特有的书法艺术——借助于汉字线条结构的

美来表示情感的一种艺术。鲁迅先生虽说中国文字“具

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

以感目,三也。”这里的“感心、感耳、感目”准确地概括了文字在书写中予以每一位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即“意

。中国书法在几千年演变过程

境美”、“音乐美”、“造型美”

中,与中国文、史、哲相交融,共生息,诗歌的有我

之境、绘画的墨分五色、武术的刚柔相济、儒家的中

庸之道、道家的外师造化、禅家的洗心入静……书法

都兼容并收。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是中国文化发展

史的缩写,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

质的象征。作为艺术,我们应对书体的源流、书写技

法、如何临摹、创作、鉴赏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唤起

情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个性

的塑造,精神的升华。

第一课书体源流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因此,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文

字的诞生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殷商甲骨文起到唐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

第一节书体的发生期:从甲骨文到小篆

一、殷商甲骨文——刻在甲骨上的早期文字形态

甲骨文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距今有三千年的历史。其象形意味大,图画比较明显。大多数是刀刻的,其线条以方折、劲直为主,结体上、长短、大小均无

定势;章法布白错落天成、毫不做作、自然质朴。

二、商周金文——铸在青铜器上的大篆文字形态

金文,又称鼎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在古代又称“吉金”,所以人们又把青铜上的铭文称“金文”。其线条方析朴厚,到西周时,用笔由方析

变为圆转,形体已不再是绘画性很强的象形文字。以《大盂鼎》

和《毛公鼎》为典型代表。

三、战国晚期的古隶——写在笔直简上的文字形成

1980年四川青川县郊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青川木牍》墨迹,其特点

是单字多取模势,大篆中圆转通婉的用笔,已被起止清晰的转折、停顿

代替、横向笔划已出现微弱的波磔,这些为早期隶书的特征,是战国大篆

快写简约而成的“手写”书体称之为“古隶”。尤其重要的是书写者摆

脱了甲骨、青铜等锲刻、铸造材料的限制,用毛笔在简牍上直接书写,

这就大大推动了汉字形体删繁就简的演变过程。

四、秦石鼓文——刻在石块上的文字

石鼓文,是秦统一中国之前使用的文字形态因其刻于鼓形石块上而得

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其笔划粗细均匀,线条圆曲而畅婉,结体繁复而

工整。

五、秦篆与秦隶

秦统一中国后,文字朝两个方向并行发展,一方面,秦始皇“书同文”政策,

以李斯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使文字简约一律走向规范。另一方面,秦统一中国前就产生的“秦篆”做为小篆的辅助书体,相行不悖地盛行于秦代民间与官方。

秦篆,即李斯创立的小篆。它是我国第一次文字规范化的产物,秦篆因秦王以钦定遂成为秦代书体的正宗。

但在书体进化过程中,真正有意义的不是秦篆

而是秦代隶书,即秦隶的兴起。事实上,秦篆并未

统治整整一个时代,即使有秦王羸政“焚书坑儒”

之威,下民们还是照写“秦隶”——从战国简策中

延续下来的隶字。1975年,湖北出土的一千多支

《云梦睡虎地秦简》,竹简上是墨书秦隶,字迹清

晰,它证明了在李斯创小篆之前,秦隶已有可观的

规模,并已大规模进入官方文字的使用范围,同时

也否定了隶书由小篆简约而成的传统说法。也由此

可见,在书体发展链中,秦隶较之钦定的处正统地秦篆位的秦篆更富有生命力。小篆因其繁复、难写、难识,终随秦15年的短暂国运迅速丧失了它在官方书体中的正宗地位,被简捷、易识、易书的民间书体——秦隶所取代。自隶书出,中国书学分成两个大段:隶书以前,甲骨文至小篆为一段,隶书

以后,草、楷、行书为一段。秦隶的出现,是汉字形体演变的质的飞跃。

第二节书体的形成期——从大篆发展到汉代隶书

西汉书体发展值得载入中国书学史册的有两件大事:一是承袭秦代书体,沿用小篆和上下通行的秦隶形成汉隶;二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新书体,后世通告的各种书体草、楷、行此时先后形成。

西汉简隶的书写者都是戊卒、徒隶、医者之类,故书体显得无拘无束,随意粗

糙、不规整。东汉出于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要求,碑刻大兴,要求刻碑字体严谨

慎重、端庄整饬、一丝不苟。隶书至此定型成熟。如《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等都是成熟隶书的代表作。

曹全碑张迁碑

与西汉隶书产生的同时,章草也产生了。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在快写连带中又

留有隶书的波磔(燕尾),且每字独立,互不连属。

章草之外,在西汉这一时期也萌生楷书,如敦煌的《流沙坠简》。

可以断言,书体发展到西汉,基本上已各体具备,只不过有些书体还没有完全成熟而已,至此,战国《青川木牍》——秦《云梦睡虎地竹简》——汉初《马王堆

制书》——西汉末《居延汉简》——东汉碑刻隶书,一条完整的隶书演进的链条才

被人们认识。在汉四百余年的漫长时间里隶书得到充分发展,东汉是其鼎盛时期。

在隶书定型的同时,楷、行、草诸体也相继萌芽并活跃于书坛。汉代,是我国书体

的形成期。

课后思考:

1、为什么说“古隶”大大推动了汉字形体删繁就简的过程;

2、“隶书由秦小篆简约而来”的观点错在哪里?

3、试选临几个“秦隶”、“汉隶”,然后谈谈二者的明显区别。

4、校门口假山上的“敲金戛石”四个字是怎么体?为什么?

第三节书体的成熟期——从汉隶到楷、行、草书

一、魏晋南北朝的楷书:

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是书体演变的归结期,从东汉始形成的草、行、楷书至晋代已完全成熟并盛行于世。这一时期书体演变的主线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辅线是草、行书的成熟。

由于历史的分裂,楷书的发展沿两个方向发展:其一,在文人书法中,魏晋间

杰出的书法家承上启下,以自身的书法实践改革旧书体不断完善和纯化隶楷“过渡型”书体,使其完全脱去母体——隶书的影响,促进楷书的成熟。魏初的钟繇、东

晋的王羲之父子即是这样的书法家。其二,在南北朝大量的碑刻中,民间的书法得到最自由的发展,楷书趋于成熟,但其中仍遗留有明显的隶书痕迹。至南北朝后期,北朝民间书体受到南朝文人书法的影响,遂减去波挑,书风也由拙朴粗糙走向精美细腻。如《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其用笔方圆并举,外貌秀丽。至此,南北

朝书风渐趋统一,并已现隋唐诸家的笔法笔势的端貌。

好大王碑

二、隋唐楷书:

隋代楷书,继承北朝朴质、险劲,又收南朝绮丽,委婉之风,帖碑合一,楷书

归于匀整平正。

唐代楷书大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高峰。唐朝书家对楷书规律性的掌握,

远胜于前代,在继承基础上,使笔划、结体都更加系统化、程序化。唐楷独以“法

度森严”称著。

唐初,虞世南之书“森严有法”,其后欧阳洵以“结体三十

六法”为唐楷立下不可变更的法典;盛唐的颜真聊、更为后世

竖起了不可逾越的丰碑;时至晚唐,柳公权以欧、颜为源再创

新体,使楷法致善尽美。点画间已没有半点随意性的可能,笔

划一丝不苟结体严谨规矩,合乎法度以至于拘谨,这种高度精

确的规范,终使楷书在走上了顶峰之时也产生了程式化的倾向。

三、草书、行书的演进

草书、行书都是形成于两汉,盛行了魏晋而至于今。在它们

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象隶、楷那样形成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始

终是一种辅助性书法体。

草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汉末的章草、晋以后的

今草。而改革章草使之演变为今草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其子王献之的草书又胜其父,对后世影响尤远。“二王草”为后进草书的源头。唐代书体大盛,楷书为正

体,今草一方面为唐楷的草写,一方面又是二王草书的延读。

今草的奠基者是张旭,因其突破二王,开创新体,被尊为“草圣”。继张旭之后,怀素是唐代今草的代表书家,他“以狂继颠”,创造“狂草”,成为草书的革新领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草书大家。

怀素论书帖

行书也是楷书的一种辅助书体,介于草、楷之间,其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其发

展可以分成三段:二王行书,颜体行书和魏碑行书。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是行书的典范。唐代颜

真卿“纳古法于新意之中”,于“二王”之外另辟蹊径,其代表作《祭侄文稿》被

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开创了颜体行书流派,宋人称之“颜行”,它打破了“二王”行书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后书坛宗王与宗颜此起彼伏、互相渗透,使行书在书法史上风格纷呈。清代碑学兴起,书法家纷纷以魏碑的体势,笔意化入行书中,于王、

颜精典行书之中,融入了魏碑的朴拙,天然和雄强风格。魏行对近代书法影响深远。

王羲之兰亭序

课后思考

1、简要说明草书发展的两个阶段。

2、行书的发展总的来讲可分为几个阶段?试加简要说明。

第二课书写技法

第一节:姿势、执笔、用笔

一、姿势:

写字姿势分坐姿和站姿两种,书写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说,字小,篇幅较小,宜采用坐姿;字大,

篇幅大的宜采用站姿。

坐姿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个字。

立姿要做到:“头正、身正、臂曲、足稳”八个字。

二、执笔方法:

古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五指执笔法”、

“三指执笔法”、“两指执笔法”,握拳执笔法等。比

较合理的是“五指执笔法”(如右图)。

唐代书法家欧阳洵总结他的执笔方法是:“虚拳

直腕,指实掌虚”。要做到:五指齐力,指实掌虚,

掌竖腕平,笔管正直。

三、运腕方法:

正确的执笔仅是个条件,书写时更主要的是会运笔,运腕是运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行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均依靠运腕达到的效果。

运腕的方法有四种:

⑴着腕。——将手腕贴于桌面上,依靠指力和部分腕力运笔。(如下图)

⑵枕腕。——将左手或书本等之类东西垫于右腕下,使手腕离开桌面一定高度。(如下图)。

⑶悬腕。——将腕、肘悬起,整个右手臂离开桌面而悬着。我们学习书法,应

努力练好“悬腕”的基本功。(如下图)。

四、用笔

用笔二字,可作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是指使用毛笔的艺术表现手法,

它包含笔法、笔力、笔势、笔意四个要素。狭义的就是指写字时点画用的一般原则,

即笔法。

1、笔法。是指书写的法度和技巧。指起笔、收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

方笔、圆笔、转折、提按、顿挫、疾涩等不同的处理技巧。所谓:“书法之妙、全在运笔”。

2、笔力。就是力量感。指线条坚硬而有韧性。

3、笔势。指线条的势态、方向感、运动感,书写时动作姿态留在点画上的痕

迹。即常说的点画线条的呼应、顾盼、连贯、笔断势连。

书法作品,若光有笔法与笔力而无笔势,就好比缺乏表情与灵性的木偶。

4、笔意。笔意是强调线条点画的感情与意趣,即人们常说“笔情墨趣”。

以上四个方面落实到点画线条上,就是追求立体感、力量感、节奏感、生命线。用笔之法,说到底在于自然、灵变,得之于心运之于手而已。

思想与练习:

广义的用笔包含哪些内容?

第二节:笔法、墨法

一、笔法

㈠起笔、行笔、收笔

起笔——“逆锋起笔”“横画直落笔”(或“直画横落笔”)

行笔——“中锋行笔”

收笔——“回锋收笔”(如下图)

㈡提笔、按笔

提笔:——运用腕力将笔毫往上提,提笔的效果是使点画纤细。

提的用法有三种(如下图)

按笔:——运用腕力将笔毫往下按,使笔毫铺开。其作用是使笔画出现较粗的

线条。按有轻重之分:

顿——笔重按下,力注毫端,透入纸背。

驻——按笔不重、力到纸即行笔。

挫——顿笔之后,将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开顿处向前挫动。

㈢方笔、圆笔

方笔:——是指起笔、收笔的地方有棱角、呈方形。方笔内含筋骨,加向外拓,故有“外拓笔”之称。

圆笔——就是圆形的笔画,其笔力按撅收敛在内,圆劲而不露筋骨,故有“内

伏笔”之称。(如下图)

㈣转锋、折锋

转锋——就是用笔圆转回旋。使点画成圆形。

折锋——就是方折的运笔方法。“折以成方”,用折锋写出的笔画有棱角、呈方形。

一般情况下,楷书多用折笔,行草多用转笔;然而,楷书若用转笔,便可更加

圆劲(如下图)

㈤藏锋、露锋

藏锋——就是点画的起笔处,笔锋均不外露,而是将笔力锋芒收敛在点画之内。写出的笔画含蓄沉着,圆劲厚重。

露锋——就是点画的锋芒外露。写出的笔画锋利挺拔、俊秀生动。

㈥中锋、侧锋

中锋——也称正锋,是行笔时笔锋端正,毫端中心的主锋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即“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或“如锥画沙。”中锋行笔,圆满丰润,呈现立体感,是书法最主要的笔法。是书法用笔的基本要求。

侧锋——也称偏锋,是行笔时,笔锋编向点画边缘,笔尖与笔肚各沿笔画的两

边运行,侧锋的笔画,常轻浮扁薄,成为病笔(败笔)。

所以古人论用笔,大都主张“笔之中锋”。但适当用些侧锋,也会使作品的迅捷取势,飘逸遒劲,风度酒脱。

㈦轻重疾涩

书法用笔有轻、重、快、慢。提笔运行,自然轻、快;起笔收笔,需要顿挫停

驻,必然要重要慢。

轻重——用笔轻,点画细瘦活泼;用笔重,点画肥厚沉着。

疾涩——即用笔的快慢。快,以求险劲。慢,以求妍媚。“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所以,快慢应该合适。

二、墨法

所谓墨法是指墨的浓淡度的变化。历代书家讲究墨色的变法,是以借助墨色的错综复杂来增加书法作品的神采,使其书法作品更富有层次感、节奏感。

墨法可分为浓墨、干墨、湿墨、渴墨和涨墨几种。(如下图)

思考与练习:

1、练习掌握起、行、收笔和转折、提顿等运笔技巧。

2、什么是“中锋行笔”?你能用“中锋行笔”书写吗?

第三课临摹

所谓临摹,即效法他人书法之法。临摹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必经阶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古往今来,可以说所有成就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不是在临摹上狠下功夫,

经过无数遍刻苦临摹前人名家字帖的基础上达到创新开拓的成就的。

一、选帖

入门选帖很重要。高中学生,我们认为从唐代楷书入门比较合适。喜欢雄伟粗

犷的可学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喜欢谨严瘦劲的可学欧阳询的《九成宫》,喜欢秀逸潇洒的可学诸遂良的《雁塔台教序》等不一而论。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因此,我们应选第一流的碑帖,经过历史检验的古人优秀佳作作为范本。这样才能得真传,才能超越。

而且对字帖版本的选择,尽量采用最接近真迹的版本。

二、读帖

读帖,就是对所选字帖范本的笔法、结构、章法布局以到风度神韵等,作认真

细致的观察分析,仔细琢磨,加深领会。元代书法家赵孟说“学书在于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读帖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心神领会,

从而才会在临摹时得之于心而形之于手。

在读帖的过程中,可以从点画的分析到对字帖的用笔结构特点的分析,先看它的起笔收笔,藏锋露锋,以及转折提按等特点,再看笔画的笔势、结字的结背,疏

密大小等特点,后再分析字距和行距的关系等进行反复揣摩。还要养成经常性、欣赏性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在反复熏陶不断感受中领悟与理解就越深刻。

三、摹帖与临帖

1、摹帖——就是用较透明的纸蒙在字帖范本上印着写,也称之为描红。

2、对临——就是看着字帖摹着写。这种方法是大多数人学习书法所采用的临

帖方法。对临有对格临写和出格临写两种。

3、背临——就是从写一个字看一个字,看一行字写一行字,最后甚至不看帖

也能写出跟字帖很近的字。

临摹字帖,既不是依样画葫芦,也不是抄袭,并非一遍两遍就能掌握好。王羲

之《创临章第一》说:“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

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果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

临帷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所以对初学书法的同学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有恒心,有毅力

⑵要循序渐进

⑶临摹练习要专心一致,不可漫不经心,信手涂画。

四、出帖

临摹是掌握书法技巧的基本途径,当选定一本字帖作为自己学习的范本,就要专心致志反复临摹,直到学会掌握这一字的笔法、笔意、结构、神韵等,这时就可

以换同一类型的字帖继续训练。

我们不能把临摹作为学习书法的目的,更不能认为掌握了一种字帖的形神而感

到满足,而应对同一类型的碑帖反复临摹,为以后的创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另外,应集众家之长,在对多种字帖临摹的基础之上,经过去粗取精的消化吸收,综合比较,以一家为自己的立足点,融汇贯通,把各家的长处熔铸于自己的书中,逐步形

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从“入帖”到“出帖”过渡了。但从“入帖”到“出帖”

并不等于就是创作,“出帖”到创作还有一些距离。比如写一幅作品原来练过的字

帖有过的字,就好把握,而字帖中没有出现过的字,就把握不好。因此,要在不断

训练的基础上巩固扎实的基本功,力求掌握碑帖的风神气韵,以便融汇贯通。只要

真正的广采博临,在继承传统书法神韵基础上,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这样,

就可以进入创作阶段了。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临摹?为什么要养成读帖的习惯?

2、怎样理解“入帖”和“出帖”?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天水市枣园巷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

书法校本课程教案

书法校本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书法》校本课程教案第1课书法——华夏民族的骄傲教学内容:1.汉字的起源 2.书法是炎黄子孙的艺术难点重点:认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宝贵财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对书法的兴趣。学具准备:毛笔、墨汁、纸教学过程一、汉字的起源 1.远古时没有文字 2.仓吉发明象形符号二、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学生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1.简介书法概念。 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第一,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

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尤其是中、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三、欣赏几幅硬笔书法作品- 0 - 1.投影展示 2.学生观摩四、练习:1.收集四至五幅书法作品的图片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和你一起分享。 2.把你知道的古代或现代书法家的情况向同学们作介绍。 3.你为什么要参加书法活动,把

你的心里话说一说。课后作业准备上书法课的学习用具:毛笔、墨汁、毛边纸、瓷碟、毛毡第2课书法工具教学内容:书法工具难点重点:了解“文房四宝”的作用教学目标:认识“文房四宝”及其作用学具准备:笔、墨、纸、砚教学过程练习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笔、墨、纸、砚,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一、笔从笔的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硬笔和软笔两类,硬笔以钢笔为主,软笔以毛笔为主。1.软笔:练习中国书法用的笔主要指毛笔。毛笔的种类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

中学书法校本课程教材(小学也可用)

《墨香书韵》 前言 书法是中国五千年来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书法的历史很悠远,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汉字,也是中国最古的书法“作品”。在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参与书法活动的人非常广泛,凡是读书人自幼就得开始习字,由此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此后相伴终身,所以书法又是中国最实用、最普及的艺术。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书法这门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由“汉字”与“书写”所决定。汉字是书法艺术的造型依据,而书写是书法的魂魄,书法的美感亦可从这两个方面来体察。书法的内在美韵来自书写的笔力、笔势。书法的“力”和“势”呈现书写的旺盛活力,是书家流于笔端的个性和“气质”。 因此,练习书法也是重要的德育手段。练习书法实际上就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是正心、正性、正行的过程。郭沫若先生曾在《人民教育》杂志上题词: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可见习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练习书法可以让我们师生提高写字技

能,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祖国文字,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我校地处人杰地灵、书香浓郁的豫北名镇—徐镇镇,学校所在地、校友、老师对书法的教与学有着很深厚的渊源与传统。所以,学校坚持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特色学校创建引领内涵发展,逐步提炼出“科学引领强化内涵精细管理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建设“浓浓书香芬芳满园”的校园文化。为进一步推进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让书法教学更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员晁岱兵老师等组编了本册书法校本教材并组织开展书法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教材分别从硬笔基础、字体结构、和创作等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教学,实现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教材选用名碑帖中字例,既有直观的图解,又有详实的文字分析。便于学生揣摩临习,教师讲解示范。同时将书法知识、名家故事穿插其中,引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形成良好品行。 学校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引导孩子们习字习德行、品字品人生,立“清雅纯正”之品格,养“浩然平和”之性情,从而培养品德高尚、心智健康、富有书香气息的未来“四有”新人。 第一部分书法常识 第一课书法——华夏民族的骄傲 汉字的起源 在远古时候,因为没有文字,人们只好用绳子打结的办法来记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小学书法校本课程教材(中学也可用)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讲、文房四宝简说 第二讲、唐.欧阳询楷书 第三讲、楷书间架结构 第四讲、书法艺术的章法与布局 第五讲、书法艺术欣赏 序言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书法随着时代发展,应当不断地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以无愧于我们的祖先。让传统书法教学走进课堂,对学生无论是在审美方面,还是在掌握一门艺术方面,都会受益颇多。 本贴以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作为习字教范。着重分析点画特征和结构特征,如能对着字帖临摹,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进一步学习欧阳询传世楷书的各种碑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写本教材,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 由于资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讲文房四宝说 一. 笔:初学者选用5号以上的兼毫,写2寸大字,用前先用温水将笔浸泡,毫散后挤出存氺,再开始使用,切勿将没浸泡的笔直接使用。 二.墨:一定选用书画墨汁,如“一得阁”等墨汁。在 盘内先加少量清水后再添墨汁,用墨要宁干勿湿,宁浓勿 淡。 三.纸:初学者用原书纸或毛边纸,也可用价格低廉 的宣纸。写字要选用生宣纸,用舌尖点一下宣纸,如果点 后津液润开,说明这种宣纸潤墨性好,可选用。反之,宣 纸质次,不可选用。四.砚:砚的种类很多,现在成了装饰 品和收藏品,用的较少。因为有了墨汁,一般用杯盘即可。 这里有关砚台的种类、选用就不讲了。 附:书法专业术语简答 1.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艺术,包括用笔、结构、间架、行款等方面。 2.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法则。 3.学习书法从何入手? 先学好楷书基本笔画后,再先摹后临帖。 4.为什么要讲究执笔?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关键词: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正文:众所周知,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实践证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建立各种特色形式本身,而在于特色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即真正使学校特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史表明: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和丰富性上。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而特色校本课程则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体现了差异性教育的原则。作到了因材施教。同时,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真正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艺术特色系列校本教材——简笔画校本教材(一年级),拓展学生的线条把握和简单的造型能力,为其它美术活动打下基础;手撕画校本教材(二年级),这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技艺,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构图能力,更突出了对学生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秫秸制作校本教材(三年级),结合辽北地域文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旨在锻炼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蛋皮画校本教材(四年级),艺术海洋中的一朵奇葩,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历练学生的耐力,创造自然之美,贴近学生生活;种子画校本教材(五年级),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对肌理的感受能力和平面造型能力,感受拼图造型的乐趣;硬笔书法校本教材(六年级)主要是对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一个验收和强化,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涂上优雅的底色。通过以上系列艺术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校走上了“课程引领,特色立校”的办学之路。真正让特色教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最终达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了教

校本书法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书法教案 课程目标: 1、认识书法中的有关规则情感,进一步了解书法中的文化技能: 2、运用笔画组合字体,运用中锋行笔,从最基本的笔画教起。 3、纠正不良的执笔姿势,然后临帖。 课程重点: 用中锋行笔,注意行笔和收笔的走势,笔画组合字体。 课程难点: 怎样用中锋,收笔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述书法大家的成功故事,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有不少成名书法大家的趣事。(学生自己讲) 1、学生介绍书法小知识。你知道哪些书法知识? 2、小结最近几节课的情况,表扬各班有兴趣的同学,讲评作业情况。 3、字帖观察:发下字帖了解结构(如:大:独体字体:左右结构) 4、掌握特点进步了解(了解字帖上的字型特点) 二、结构启发:把字的外形归纳成一个几何形状,给同学们以在结构上以启发 三、指导实践 1、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教师做以及时的纠正学生们在时间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耐心讲解,动笔书写以做示范 3、讲解笔画的用笔走势。 四、教师示范:中锋行笔用笔尖行笔。 练习作业: (1)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和手上都能有个大概。(2)我们是用水写描红字帖练习然后教师书写学生的姓名进行练习。 教师做巡视指导,以作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校本课程教案 书法教案课题:引言 一、教学目的: 理解书法的含义,了解学习书法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叫做书法,知道书法的功能与作用。 三、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关系与书法的特定意义。 四、教学类型: 欣赏新授。 五、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书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新鲜的名词,或许有些同学已经听说过或者学习过书法了,但有哪位同学能够帮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书法?书法是学习什么的? 很好。刚刚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对书法的理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书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概说 1、什么叫做书法? (1)、“书法”这一名词在我国已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了,从广义上理解,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因为“书”所指的就是写字,而“法”可以理解为方法;而从狭义上说,书法特指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艺术。 (2)、或许有的同学会问,书法既然是写字的方法,那么外国是不是也有书法艺术呢?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毛笔有很大的关系。记得西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蔡邕说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由此可见,汉字与毛笔的特殊性,是产生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因;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这样的说法一时之间或许我们还很难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慢慢理解的。 (3)、现在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书法是怎么会诞生的呢? 其实书法是从实用中发展而来的。我们知道在原始人的时候没有文字,他们记事很不方便,于是他们每当有事的时候都会在腰带上打上一个结,大事就打一个大结;小事就打一个小结,这件事做完之后就把结解开。这就是最初的结绳记事说。但这样还是不方便,传说是黄帝派他的一个史官仓颉创造文字,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记录所发生的或要去办的事,文字也就因此而诞生了。文字的存在必须经过书写,于是书法也就诞生了。

校园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368 (方案范本系列) 校园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 案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校园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自自治区书法教育学校在我校挂牌后,我校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并深入开展了系列活动;本学期,经学校研究将书法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深入和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概括为:三落实一展示。 一、学校书法课程的落实。 学校将各班的阅读课改为书法教育课。一二年级为每周两节,三至六年级为每周一节,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后的10分钟。 二、教师教授的落实。 1、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怎么教,教什么,做到胸中有数。

2、每位书法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书写水平,老师们虽然也是刚刚起步,但在学习后去指导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 3、书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去获取书法的书写方法,做好上好每节课的准备。 4、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书法演示或教师书写方法的示范,以此来引导学生。 5、课堂上要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习充分结合起来,不可以只练不教,盲目练习。 三、学生学习的落实。 1、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体笔画的练习到字的练习逐步推进。 2、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做到持之以恒。 3、动员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不断

小学书法校本课程备课教案

小学书法校本课程备课 第1课上下结构(一)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写一写;

第2课上下结构(二)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二)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小下大型” (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2017年秋,全县中小学将全面推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建设和管理能力,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现就远安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校本课程及其功能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它能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必须按规定开设课程,保证课时,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2、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3、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

校本课程硬笔书法方案

校本课程硬笔书法方案 方案一:校本课程硬笔书法方案 、指导思想: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写字(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的承 认。写字(书法)不仅有其实用意义,而且还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严重地冲击着写字(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致使许多教师、家庭、学生忽视了汉字的书写能力培养,降低了对书写美的要求与追求,学生中近视、姿势不规范、作业不美观、学习不耐心细致、不会欣赏写字(书法)作品的人增多,部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书法艺术,缺乏继承弘扬的责任意识。 我校把“写字”作为校本课程,以“学习写字、陶冶情 操、完善人格”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为目标,将写字作为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和艺术素养。 、课程目标:

写字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和很高的审美教育价值, 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教学中,我们把书写文字的形体 同理解文字的内容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格修养的教育,依据不同 年龄选择教学内容分层落实德育目标。通过学写字增强学生的艺术素 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 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知能目标: 1、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写字(书法)艺术的一般知识; 2、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执笔姿势,以及具备熟练的硬笔楷书、行书写字(书法)书写 技能; 3、指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的对写字(书法)作品 审 美兴趣; 4、指导小学生逐步提高表现写字(书法)美的能力。 发展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写字(书法)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写字(书 法)的兴趣爱好; 2、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逐步 形成写字无差生,培养一批书法特长生 3、在练字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意志 力、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造、实践 的能力; 4、通过写字(书法)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

校本课程建设探索

校本课程建设探索 学校课程集中体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面对时代发展和未来挑战,为了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适应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基于当地和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我校校本课程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它贴近实践,有很-强的适应性,校本课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创新。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发展规定了方向,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合理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是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也是校本建设的需要。 二、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而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其特点是:“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载体”。“大文化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在以学校为本体课程的体现,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具体化、操作化、度量化的重要依据。是基于学校的大文化素养培养而设计、编制的,充分而鲜明的显示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素养的价值取向。 三、校本课程的目标。 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左右的实践,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出一套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朝研究型教师方向迈进。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成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以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立足于面向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法哈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

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

书法校本课程简介

《书法》校本课程简介 制定者:袁正忠 本校校本课程——《书法》采用的是由田英章先生编写的,供1-6年级写字课使用的软笔《楷书笔法》一书和《硬笔书法》。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特作如下说明。 【课程简介】 此次校本课程教材,力求通过笔画和偏旁等几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提高汉字的书写技能。学生在对汉字基本笔画、结构有所了解和训练的基础上,借助结构练习,熟悉构字部件笔形的变化规律,进而习得一般的结字法则和技巧,并通过整字练习部分的描红、临写,逐渐复习、巩固并掌握钢笔字书写技能。句子练习则为学生在提高钢笔字书写技能的同时,促进了词汇量的增长。诗词练习则结合学生的书写实践领会汉字书写,同时需要具备整体感。在教材最后,安排了与语文课本出现的古诗词的创作练习和书法作品欣赏,进行适当的书法欣赏或书法创作。 【课程编排】 本课程力求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了解书写汉字的基础知识,习得一般的结字规律,逐渐掌握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技能,能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考虑到汉字的书写规律以及它和语文学习的联系,本册教材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笔画练习”。它包括8个基本笔画60余个偏旁部首。在每个笔画部首下面,提供了例字并安排了书写练习。通过先描红后临写,学生逐渐熟练起笔、运笔、收笔等书写钢笔字的基本技能,逐步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第二部分是“综合练习与评价”。编写时注重体现汉字书写规律和语文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每一课包括两项具体训练,一是整字练习,一是诗词作品练习。整字练习打破课文中的生字字序,按照汉字的结构特点做了调整,以便学生能够在同一结构汉字的归类与比较中发现结字的特点和规律。诗词作品练习,力求使学生巩固在“整字练习”中领悟到的结字规律,熟练掌握生字的写法,并学以致用,进行创作。 上述两部分内容,遵循习字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为学生习字知识的积累、写字技能的培养以及汉字审美能力的提高,搭建了适宜的平台。 【课程特点】 1、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搭建发现规律、自主运用的平台。

书法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校本课程系列书法教育 二0一三年十月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她的独特个性、丰富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其他艺术(包括美术)所不能比拟。书法教育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等作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强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在网络时代,键盘将逐渐代替笔的现实正在向我国的传统文化挑战,书法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退化,只广泛存在于学校这样的教育基地,仅作为一门艺术而独立存在。继承发扬普及书法教育,就是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一、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 1、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写字课归属语文学科,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的挤压和冲击,其性质总是徘徊在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始终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完整、系统的教学科目确立在课堂上。而作为每个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场所——学校,其书法教学远远不如社会培训力量。 据调查,学生书写水平低下,表现在:执笔姿势错误、书面字迹潦草、构字间架松散,无章法技巧。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的语文测试卷第一大题都设计为“工整书写字词”的“送分题”,以强调书写的重要。将书法教学系统化、完整化和普及化,这使得学校的书法教育充满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实施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写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写字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刘炳森先生也说道:“从长远看,(写字教学)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开发与发展,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二、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设计论证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设计论证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界定 在国内外正确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理念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探索出校本教材开发设计、应用、管理、评价机制,开发出与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有机统一的、体现我校“合作与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并应用于教学中去。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起步较晚的现状,开展的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活动主要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模式。 2、核心概念 校本是一个外来词,英文是“School-based”,意思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 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但校本并不是完全由学校自身对所有事情进行裁决、实施,应该聘请外来的专家和学者为学校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进行指导和评价,才能使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校本的出发点是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是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

小学书法校本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书法》校本课程教案 第1课书法——华夏民族的骄傲 教学内容:1.汉字的起源 2.书法是炎黄子孙的艺术 难点重点:认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宝贵财富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对书法的兴趣。 学具准备:毛笔、墨汁、纸 教学过程 一、汉字的起源 1.远古时没有文字 2.仓吉发明象形符号 二、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学生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 1.简介书法概念。 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 - 0 -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尤其是中、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三、欣赏几幅硬笔书法作品 1.投影展示 2.学生观摩 四、练习: 1.收集四至五幅书法作品的图片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和你一起分享。 2.把你知道的古代或现代书法家的情况向同学们作介绍。 3.你为什么要参加书法活动,把你的心里话说一说。 课后作业准备上书法课的学习用具:毛笔、墨汁、毛边纸、瓷碟、毛毡 第2课书法工具 教学内容:书法工具 难点重点:了解“文房四宝”的作用 教学目标:认识“文房四宝”及其作用 学具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练习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笔、墨、纸、砚,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 一、笔 从笔的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硬笔和软笔两类,硬笔以钢笔为主,软笔以毛笔为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四)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教师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