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总结_4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总结_4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总结_4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的学科。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社会性:(1)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2)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的影响,但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

(3)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如民族形成与发展、人口分布与迁徙、聚落形成与分布等,因此研究时要有动态观点,把现代的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为社会发展服务。

※区域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各种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体现。

人文地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点,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如人文地理学区别人口学、民族地理学区别民族学、社会地理学区别社会学,关键在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特性,离开了区域差异的研究,人文地理学也就失去凭借。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

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市场区位论。 2. 法国白兰士、学生白吕纳:人地相关论(或然论)。 3. 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 4. 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索尔:文化景观学派。 5. 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美国谢佛为代表: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理,

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2.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

(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

(3)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社会化、应用化趋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2、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五大专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第四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章思考题[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那些?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原理

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传特性。

境。

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2、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

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出现三个层次:一中心地区,或核心地区,文化现象典型;

二外围区,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增加逐渐减弱;三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地带。

(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

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该文化区中心位置明确,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内部彼此之间

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有显著差异。

(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

(3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

识。

这种自我意识除了在感情上有所反应外,还有一种符号做标志。

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

A、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

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电视)

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

有一种等级现象。(中国自治区汉语的使用,美国购物中心)

C、刺激扩散stimul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

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土著人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

(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科学。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总述: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一方面,人类的能动作用加强,改造利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平衡打破,自然反馈人类活动影响文化。

(2)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文化的形成都发生在一定地域,该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的文化形成。如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中游及渭河谷地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3)环境条件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如,没有金属的地方,人们不可能越出石器文化的界限;没有一定动植物区系的地方,不可能由狩猎走向游牧。

(4)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赋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而生产发展方向不同。如谷类种植区,东亚和中亚以青稞和薯类为主;欧洲以麦类为主。

(5)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文化景观。

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环境,创造出先前所完全没有的生活资料,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文化。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人文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美国的索尔。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多元有关人文地理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

二.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derminism: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

※(2)可能论possibilism和或然论: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

白兰士: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类事实;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和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学生白吕纳对这个理论深入研究,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他说:“心理因素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变迁的,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不断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实来。”在人地关系方面,他说,“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3)

或然论的因果观。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4)生态论human ecology: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

应。美国的巴罗斯。

他声称,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

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生态论

和适应论都是试图借助生物学上有关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相同。

(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

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7)和谐论harmony: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2)逆

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

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

而走向相反。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教加尔派的训诫是必须在绝对的信仰中得到安慰。其基本理论是命定论: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新教中的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费弗尔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布罗代尔按时间的延续长度与节奏把历史时间分为:短进段、中时段和长时段(构成了历史的深层结构,它规定或制约着历史的发展。年鉴学派已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来了解历史,地理学更应当从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1)人口: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2)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3)社会组织: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4)技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利用技术获得生存,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队联系带。反映了文化的结构,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技术是指在自然生物环境基础上创造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属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人口之中。人不再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四个要素是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第二章

名词: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整合。人文景观(文化景观)。

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

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思考题

1、文化区的分类。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4、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讨论人在人地关系的作用?

5、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关系?

对每一个人文地理现象都从空间、时间、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实际上从各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

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

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中国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第一节人口与发展

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一、人口转变理论: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1)原始阶段:高高低——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

过渡阶段:高高(较原始阶段为低)低;(3)现代阶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

诺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转变”仅针对第三序列: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学生寇尔的

人口转变模式: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和死亡率都很高;(2)早期扩张: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

扩张:死亡率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减速;(4)低位静止:死亡和出生率都低,(5)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

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西欧模式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北美国家,是自发的演化过程;而日本模式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除了一定的自发性外,同政府鼓励节育是分不开的。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1)加速增长1949—1959;(2)负增长1959—1961;(3)高速增长1961—1971;(4)减速增长1971—1980;(5)波动增长1980—1992;(6)持续增长1992至今。

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的意义:(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大意义;(2)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3)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意义,不但经济落后,大多数实际人口远远超过了适度人口。

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

的平均人口数)。

临界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和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水陆、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88、5%集中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2)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3)四大人口密集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4)中国:东南部人口密度(黑龙江的瑷珲或黑河市到云南的腾冲)、集中于沿海、低地指向性。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3)历史因素(故土难离)和政治因素(战争、人口政策、国土开发)、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

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重要性:(1)引起区域之间人口的消长;(2)城镇化、都市化问题;(3)逆城市化现象;(4)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社会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人口流动不仅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要加强管理。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7条人口迁移法则是:

(1)大部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又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迁移倾向。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原地向目的地的人和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又祖国携带家眷全家一处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最后拉文斯坦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人数越少。

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

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第三节:人种

身长、面型、血型等)的人群,属于人的生物学方面的属性。

洲、非洲、美洲印第安、印度、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第四节:民族

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

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

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

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我国古代

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民俗特点:(1)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2)外延特征:承传性、变异性。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提出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1.埃及。2.巴比伦。3.印度。4.中国。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

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

2.水稻农业。

3.地中海农业。

4.游牧业。

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现代农业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1)种植园: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那利群岛、加勒比海诸岛、美国

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2)谷物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农

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

(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

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

(4)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

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5)市场园艺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6)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现代农业特点:

(1)产品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获得利润为目的,提供给非农业人品消费;

(2)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因此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所占比例比

传统农业区低得多;

(3)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单位面积产量高;

(4)专业化生产使得现代农业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大得多;

(5)现代农业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一、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1、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

3、采煤工业

4、运输业

5、机械工业

6、化学工业

7、食品工业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第二节:产业的类型及其分布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伐木业

2、捕捞业

3、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中心位于波士顿,被称为美国东北的硅谷。

2.中大西洋工业区。中心在纽约,金融、贸易、交通、旅游中心。

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加拿大最重要工业区,多伦多是该区最大城市,汽车装配闻名。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西欧)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19世纪前,垄断世界的钢铁、煤炭、纺织品,如今产业结构转型。

2.莱茵-鲁尔工业区。跨国,比较分散,鲁尔区工业企业最集中,荷兰鹿特丹是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利于钢铁、机械、机车、军工。

3.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个最重要的工业区,法兰克福是该区地理中心,交通、金融、商业中心。斯图加特名牌汽车,曼海姆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闻名。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钢铁、运输装备、纺织和食品。

欧盟的成立使欧洲各国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工业布局也发生转移。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东欧)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洲工业。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

2.亚洲工业区。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中国:东北辽中南、华北的京津唐、东南沿海的沪宁杭工业区、华南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内地西安、兰州、重庆、武汉,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和上海浦东。

3.非洲工业区。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的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共事业等。

2.第四产业: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业,通常称之为信息业。

3.第五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第三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形考虑防御自然灾害;水文主要是供水与排水的问题。

(二)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多选在原料产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靠近销售市场。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耗能产业,选择能源供应低廉且稳定的地方。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距原料产地近,运输条件好,有保鲜设备。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市场地区。

(三)能源条件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

(四)市场条件市场、消费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劳动力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的技术状况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效应

(七)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纺织业与成衣业:发达国家日趋衰弱,发展中国家急速上升,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要区转移;(2)汽车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变动(西欧、日本、美国);(3)微电子工业:半导本、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生产由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四地控制,家用电器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4)英美产业:由传统工业转向新技术和新的服务业。

三、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

(一)需求不旺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条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二)生产能力过剩

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第一节聚落起源与发展

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口,低于此最低限度人口则无利润可得。

城镇标准:

世界各国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1)按居民点达到的人口数;(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

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及其非农业人口比例;(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

我国城镇建建制的设置:

(1)城市:A、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镇;B、人口不足,但是省级国家级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

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2)镇:A、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

人或超过10%;C、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可按上一条放宽;D、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

埠口岸等地确有必要。

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逆城市化原因: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

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

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①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②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主导地位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的比例就越高。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

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政策宽松,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论,限制城市化进程。

第三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

(1)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第二,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3)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活动的力量。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门槛,自然地理、技术设备条件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

(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家庭带、中产阶级

住宅带、通勤带。

(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

(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其他城市大许多倍,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比较明显。

(3)农村聚落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和路标。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的产生

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交际性: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三)工具性: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三、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

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四、语言的发展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七大方言说”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中心,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础;(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为代表;(4)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5)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6)赣方言:南昌话;(7)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北方方言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散。

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一世界语言谱系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2)语族:二级单位,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

(3)语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

(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世界共有12个语系40多个语族。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一)印欧语系

1.日耳曼语族。(1)英语。(2)西日耳曼语。(3)北日耳曼语。

2.罗曼语族。 (1)法语。(2)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3)意大利语。(4)其它语言。

3.斯拉夫语族。(1)东斯拉夫语。(2)西斯拉夫语。(3)南斯拉夫语。

4.印度-伊朗语族。

(二)汉-藏语系

1.汉语。

2.汉-藏语系的其它语言。(1)藏缅语族。(2)苗瑶语族。(3)壮侗语族。

3.其它地位未定的语言。

(三)闪-含语系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的一些语言。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匈牙利语

(五)非洲语言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七)其它语言

第三节: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一、语言传播特性:

1、外延性和连续性:语言呈波状向外放射,语言圈由小到大向外延伸

2、距离递减性:离起源地或中心越近,文化现象越强烈,越远越弱;

3、层序性和阶级性:传播有多次重复层序性,身份不同有明显的阶级性;

4、复合性:扩展中一种语言吸收其他语言成分形成复合语,双语现象;

5、竞争性和同化性:强势文化冲击,弱势语言被同化;

6、演化性:单纯表现进入复杂表现。

二、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相反,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

如:平原及港口地区、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及河流附近等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同外界交往频繁,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扩散。

(二)社会人文因素影响

1、行政区划的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引起语言的分化和统一,对语言传播有决定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上联系越小,语言差别越大,经济发达地区是人们学习和向往的地区,学习他们的语言十分必要。

3、人口迁移的影响: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一)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美洲

(二)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外来者被同化,满族、美洲后来移民

(三)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芬兰的瑞典语,日本语在台湾和朝鲜。

(四)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新疆的锡伯语。

(五)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英国的英语、客家方言。

(六)多语言国家出现:加拿大双语(魁北克的法语,其他为英语)、瑞士四种官方语言共存。

第四节:语言景观

我国的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淮阴、山西、临沂、鞍山、浙江、酒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牛街、马市、龙场、天津、驻马店;

3.反映历史方面:故乡县、屯留营;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呼和浩特(青色的城)、拉萨(圣地)、塔里木河(脱缰之马)。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长安、宝鸡、定边。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他们的自然力量的一种歪曲和荒诞的反映,是把人间力量幻想为上帝、神祗、精灵等超人间的力量的实体而加以信仰

和崇拜。

宗教分类:

(1)起源和演化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

(2)依流传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3)崇拜神灵的数量与变化:一神论、二神论、多神论。

※世界主要民族宗教: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耆那教、锡克教

(1)犹太教:远祖生活在阿拉伯半岛,摩西被认为是创始人,严奉一神,《圣经》,二战遭希特勒屠杀,周六为

安息日,禁忌有水中无鳞动物不可吃,地上不爬不吃、动物中只吃既分蹄又倒嚼的种类。全球共有1500万人,美洲美

国有600万人,亚洲以色列有300万,欧洲有400万。

(2)印度教:信仰者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后分为三个流派是毗湿奴教、湿婆教、性力教,主要教节有湿婆节、好利节、乘东节。

(3)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崇拜鬼神,求仙并追求长生不老,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为神学理论。

另一思想为天道相承、因果相报。

【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经典有四书、五经,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神道教: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后神道教居于国教地位,二战后

实行政教分离,成为民间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迦毗罗卫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教义有无常、无我、苦、惑、业,最高境界为涅盘槃。教徒约2、5亿,传入我国的称北乘佛教,在

西藏称喇嘛教。

(2)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等,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圣经有旧

约全书、新约全书。教徒约10亿。

(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教义有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大约公元7世纪前后,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我国,称穆斯林,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分布在西北、西南。

第二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

1、移民

2、传抪①交流与转教②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

4、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1)神权政治:宗教成为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

(2)政府与宗教:宗教为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工具,受到政府的保护;

(3)民族与宗教: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

三、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务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

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

天主教的组织称为教会,是严密,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传播多数在征

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第三节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产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

二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守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

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影响其源地:宗教是对地理环境的歪曲的反映;(2)影响其起源;(3)影响其礼仪;(4)影响其习俗;(5)影响宗教节日;(6)影响其传播。

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生态环境;(2)影响地域文化;(3)影响政治地图;(4)影响人文景观;(5)影响人口的增长、分布及迁移;(6)影响区域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7)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功能。

第四节宗教景观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一基督教堂A、罗马式 B、拜占庭式 C、哥特式

二伊斯兰清真寺

三佛教寺庙

第十章:旅游地理

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节: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

一客源地与目的地

1、客源地(origin) :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目的地(destination):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3)客源地和目的地分散与集中:如北京的客源分散。

(三)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可分为三种:

第一层是外部交通:航空、铁路;第二层是在旅游区内由中心城市到旅游地、风景区的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第三层是内部交通,旅游地风景区内部的交通,特种交通如:索道游艇。

第三节:旅游地文化特征

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男子多把动机付诸实施,女性多犹豫、迟滞、稳重;(2)年龄:年轻人产生动机易、实施快;中年人求实

求稳;老年人喜爱清静而交通方便、怀古或访友需要。(3)身体健康:影响动机的产生及强度。(4)经济能力:(5)余暇时间;(6)心理因素:个人的爱好、兴趣、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7)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等。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感知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上;

(2)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限制,因此,严格来说,人们追求的最大旅游效益永远只能是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②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3)旅游偏好

旅游的偏好,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去研究。

1.年龄。人的个性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在不断发展变化。

2.职业。由于职业的不同,影响了人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人们爱好的差异。

3.学历。不同的学历反映旅游者听受的教育不同,大学、中等学校和小学三者在影响人的个性方面有极大的差异。

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文化的地域差异性,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形成,注重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2、大众性:考虑大众游客的需求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俗文化与雅文化结合

3、综合性: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山水名胜、城乡景观,又包括民俗特色;提供的旅游产品和各类服务使得旅游资源全

面开发。

4、直观性: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体的视听感知,资源分有形和无形两种。

5、季节性: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

第四节: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

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①.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②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③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2、旅游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但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传统,不能满足经济转化所需要的大量外汇,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4、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5、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

6、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①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②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土地价格上升,提高边际利润。

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①.独立关系:旅游与环境保护各自发展,互不干扰,保持独立。

②冲突关系:旅游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发生冲突。

③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保护目的地的风光和环境也是对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投资。

旅游对环保促进有四种形式:一旅游促进历史遗迹、古建筑的修复;二旅游促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三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动力;四旅游采取行政和规划控制。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旅游与植物。物种变化、森林火灾、砍伐树木、垃圾堆放、步行和汽车交通超限。

②旅游与水质量。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

③旅游与大气质量。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对大气污染。

④旅游与野生动物。直接、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使得某些动物数量急剧增长,从而刺激争夺食物的“战争”,这对弱小的动物将产生致命的打击;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愿望和本地居民急于赚钱的欲望,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暗杀。

⑤旅游与地质。地质景观的破坏。

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①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2)带状发展和蔓延。(3)基础设施超负荷。(4)与本地居民隔离。(5)交通堵塞。

②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①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如威尼斯

②示范效应: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对落后地区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当地人生活水平,一些有争议的都市价值观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

③旅游和社会道德:

色情、犯罪、赌博被认为是旅游业带来的灾难。

④旅游与宗教:

宗教圣地为迎合旅游业而发展,失去其宗教意义,把旅游接待看作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

⑤旅游与语言:

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该国的文化力量,是衡量国际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的尺度,但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 ⑥旅游与健康

第一:旅游的一个普遍动机是提高健康水平;第二:旅游地的公共卫生标准对旅游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第三:旅游者把疾病带到所到之处或受旅游地疾病的影响。因此,有助于公共健康设施的改善,也可能引起健康标准的倒退。 ? ? ? ? ? 之间的关系被破坏 )食肉动物和被食动物

( 鱼是野生动物数量下降 )不加选择地狩猎和钓 ( 衍规律被破坏 )野生动物的捕食和繁 ( 直接影响 3 2 1

四、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文化变更是三方面结果:一生态环境改变;二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三社会进化过程。

旅游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有关因素

①游客。②时间、空间和交流。③文化经纪人。

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①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②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地理

一.政治地理现象

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政治地理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无处不在。

2、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

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政治地理单元

理单元。

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

1、国家级:既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国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

2、国际级: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3、国内级: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三、政治地理结构

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国际政治地域的总体框架结构。

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两种。

(一)政治空间结构

成的政治地域体系。

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基础。它不仅是各种政治现象的载体,其本身又是某一政治地理单元谋求安全、权利与财富相对稳定的因素。

(二)政治实力结构

体系。

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稳定的基础条件。而政治实力结构则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活跃的因素。

四、政治地理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被称为政治扩散。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

(二)政治整合

政治整合: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欧盟、东盟等。

(三)政治分离

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如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罗马帝国的崩溃、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即属之。

(四)主权的变化

因领土的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的变化。

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的政治地理单元。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拥有确定的领土。没有土地不成其为国家。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义之分,狭义的领土仅包括领陆,而广义的领土则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它们是组成国土的三个基本要素,均处于一国主权的管辖之下。

1、领土规模

2、领土形状

按形状特点分为六类:坚实型;狭长型;分离型;穿孔型;飞地型。

3、领土位置

国家领土的地理位置差异很大。由于海陆位置差异,不沿海国家(如法国、荷兰等)、岛屿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及内陆国家(如蒙古、阿富汗等)之别。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一)首都

(二)核心区

(1)起源型核心区。(2)经济型核心区。

四边界与边疆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

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线,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第三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要素

(一)领土空间1.地理位置。2.领土面积。

(二)自然资源

(三)人口资源

(四)经济水平

(五)军事力量

(六)科学技术

(七)国民士气

(八)政府的质量

二、国家实力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第四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又称世界战略格局或国际政治格局)是指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种战略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国际政治地域的总体框架结构。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欧洲的殖民扩张

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

①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②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③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

⑤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华沙解散,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

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

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美、俄两个超级军事大国,美、欧盟、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美、欧盟、中国、日本和俄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政治实体。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该地区变化②欧盟东扩③中东与中西等地的动荡④中、印、巴、俄发展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忆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地缘政治学:从本国利益出发,把具体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放到全球背景中,从地理的角度加以考察而形成的学科。

(一)马汉的“海权论”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三)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一)马汉的“海权论”

马汉是美国海军军官,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因创立海权理论而著名。

1、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制海权,特别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于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

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物质财富是国家强大、幸福的基础,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由于地球表面的大陆被海洋所包围,并且海洋运输比陆地运输要更廉价便捷,因而海洋是自然赐予的伟大公路。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原料及市场的基地。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的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必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制海权,特别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于大国地位至关重要。

人文地理学的期末复习材料

人文地理学的期末复习材料 2007-07-16 13:08:19| 分类:地理学作业|字号大中小订阅 这个学期选择了汪涛的人文地理课,上完以后明白为什么她只能教旅游管理班了。水平一个字:“烂”。 下面我把我和另外2位同学整理的材料发到网上或许能造福带一届的。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l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的国家、地区、社会制度、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l 研究内容: (1)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 (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 (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2、分析文化区的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地理学是从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开始其研究的。文化区,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与研究这些现象,亦多是从其空间的分布开始的。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特征 l 文化扩散类型: (1)扩展扩散 ①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例如,电视机的传播。 ②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例如苏格兰威士忌从社会的下层传到社会上层。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例如滑旱冰就是从滑冰演变过来的。 (2)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u 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人得向提供着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 u 地域文化创造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文地理知识归纳总结1 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④粮食问题: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尤其是中非、西非、东非地区,人民营养不足;少数发达国家的商品粮积压越来越多,极力争夺国外粮食市场。 ⑤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二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是人类应该长期注意的问题;三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⑦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a.我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畜牧业。 b. c. 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条件相当优越:沿海四大海域的近海海域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大陆约有2000万公顷水面,其中有3/4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季风区,这一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d.水产业分为天然捕捞业和人工养殖业。 e我国水产品总量中,海水产品较淡水产品多;在海产品中以天然捕捞为主;在淡水产品中以人工养殖为主。 2、工业 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二、人口与环境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①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不同。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③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

《人文地理学》全文复习资料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 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 (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 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 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5)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 (3)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因素(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压力;c人均资源减少; d影响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a劳动力或兵源不足b社会负担加重 c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措施:a关心照顾老人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适当鼓励移民和生育;d提高老人退休年龄。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大;未富先老(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大……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首要)、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要类型)、城市→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②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 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④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对迁出地环境的影响 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在农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弊:会引起人才外流 2、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利:①补充劳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利于迁入地资源的开发,活跃市场; ③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多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弊:①加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教育压力; 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 ③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难民问题)——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

人文地理最终版思考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分支的思考题: 思考题: 1.根据核心边缘理论,论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2.探讨如何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A.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区域经济核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功能性相互依赖以及集聚效应,即使一个国家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强劲,相对和绝对的贫困仍然会长期存在。初始条件是区域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短缺的资源、被忽略的历史、投资的缺乏以及集聚的低技能员工等因素足以解释特定地区的落后的经济状况。以核心边缘理论来看待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则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自实行改革开放策略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B.想要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关键在于: 1)政府干预 通过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稳定并重组区域经济,增强整体竞争力,通过承担基础设施投资、为私人投资提供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来缩小核心—边缘的差距。 2)改变经济模式,发展推动型行业 3)扩大开放成共识 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是西部大开发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西部地区对沿海地区的开放,推动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途径。 4)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⒈★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⒉★人文地理学的特性: ①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 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

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②区域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 定的分布区域,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他的恩不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特征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理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③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 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与研究地球表面的人文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关系。 ⒊古代、近代、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 ①古代人文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 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 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③现代人文地理学:⑴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 8、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近代地理学: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哈特向、施吕特尔、索尔 现代地理学:谢佛、加里森、阿努钦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胡焕庸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的两种类型、概念 (1)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 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概念 (1)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1)聚落型式(2)土地利用类型(3)建筑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哪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3)人对自然的利用控制阶段 7、几种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一方面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 区域之间的关系;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专业词汇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苏尔:文化景观学派。(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3)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资料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 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人文地理知识总结

人文地理知识总结 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①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剪羊毛:8-9月。 ④其他几种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面向市场,饲养奶牛以获得牛奶及乳制品的密集农业,一般分布于大城市周围。世界主要分布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单一热带经济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农场,分布于拉美、东南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企业化经营,雇工生产。重要热带农产品的主产国。地中海型农业:分布于地中海式气候区,园艺业发达,作物以葡萄、无花果、橄榄、柑橘、蔬菜、花卉及小麦为主,兼营畜牧。 ⑤中国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工业 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环境等。

②工业发展与区位: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①世界人口的增长:时间上,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二战后人口增长迅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速有所放慢。地区上,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②世界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多,西北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 原因是: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2、人口数量与环境 ①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文化及宗教、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率影响极大,自然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中,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是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方病、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对死亡率影响也较大。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但并非是形成环境问题的唯一的主要的原因。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世界1999年10月12日达60亿;我国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总量达亿)会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的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三废噪声污染问题,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发展模式:(注意新教材去掉了过渡型的说法)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讲义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讲义 一、单选题 1、社会的老龄化划分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 2、人口的发展类型(金字塔) 3种类型:No.1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No.2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0); No.3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3、中国城市划分的标准 国际上采用的指标一般为:(1)人口规模;(2)人口密度;(3)非农人口比重;(4)行政地位;(5)服务设施;(6)建筑物集聚程度等。 1955年我国第一个市镇设置标准公布; 1963年的调整提高了建制镇设置标准,并撤消了一批市建制; 1986年对设市标准又作了较大调整,除人口指标外,又增加了经济指标。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市镇设置标准是1993年重新调整和公布的。 设镇标准: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总人口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自理粮人口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人口20%以上;特殊地区可适当放宽(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地区、矿区、物资集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 设市标准:非农业人口数量(县级市,县城镇中≥8~12万;地级市,市区人口中>25万);国内生产总值(县级市全县≥6~10亿,地级市市区GDP>25亿);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县级市≥60%~80% ,地级市>80%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县级市>20% ;地级市市区>35%);财政收入(县级市≥60~80元/人,≥4000~6000万元;地级市>2亿;基础设

人文地理考试重点

人文地理考试重点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题,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他区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应用的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 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德国地理学家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因果,综合,比较,范围的原则。 法国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强调人对外界环境是主动地,不是被动的。人地相关论。 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前期相比: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革新(计量方法与数学模型的应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3s的应用)3.研究内容与方法的社会化 我国古代四种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 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扩散: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儿无法在另一地存

在,不得不将原文化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中,个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采用演绎逻辑,从一般规律处理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日本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印度模式, 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2.人们从事一切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都来源于自然环境3.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提供的物质基础,他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