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声材料

隔声材料
隔声材料

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

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 编制说明 《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规定了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及防护效果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隔声防护设施的性能及防护效果的检测。本技术规范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提出的防护设施检测的要求提供技术保障,为隔声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及效果检测提供技术标准,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的自主检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确保作业场所隔声防护设施的有效、正常运行。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 2014年国家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工作场所噪声防护设施性能和防护效果检测方法》的编制申请。噪声防护设施包括隔声、吸声、隔振、减振等多种设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隔声设施,以隔声罩、隔声间及隔声屏障为主。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以防治噪声危害为重点,解决缺少当前应用最多、最急需的隔声设施防护性能及效果的检测缺少技术规范的需求。 本标准由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安力康工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宁大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2、编制的必要性 截止2012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已超过80万例,其中2012年新增2.7万例,在这些职业病中噪声聋及噪声引起的听损比例与尘肺病、职业中毒位列前三。由此可知,噪声是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而隔声是有效控制噪声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均提出了“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保持其正常运行”的要求,《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GB/T 18699.2-2002)、《声学隔声间的隔声性能测定实验室和现场测量》(GB/T 19885-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GB/T 19889)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各种不同材料对声音的隔声性能不同;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培养乐于探索敢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预习过程】 0分贝的声音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 把闹钟放入一只盒子中,听听它的指针走动的声音,盖上盒盖,再听听指针走动的声音;在盒中塞满泡沫塑料后盖上盒盖,再听听指针走动的声音。发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后两次的声音也有强弱之分。即不同的材料隔音效果并不相同。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1、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猜想和假设:

给你报纸、海绵、棉花三种材料,猜测一下隔音效果的好差,按由好到差的排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设计要求: ①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要用尽可能相同的方式阻隔闹钟声音的传出。 ②要能有确定声音等级的方法。 ③因为要进行比较,所以要注意控制某些条件保持不变。 设计方案: 把同一闹钟装入同一盒子中,取不同的隔音材料装入盒中。 从听到最响的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 比较使用不同材料时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你是否想到了有哪些更好的方法 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听不到秒表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记入表格:

5、交流和合作 隔音效果好的材料都有哪些特点 6、为什么只用一只闹钟呢为什么用同一只盒子

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报告

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报告 二0一三年七月

1.概述 噪声进入建筑围护结构有三种方式:1.孔洞直接传声;2.声波撞击到墙面引起墙体震动向对面传声,对应的隔声措施称为空气声隔声;3.物体撞击地面或墙体产生结构振动而辐射声音,对应的隔声措施称为撞击声隔声。对于绿色建筑对建筑构件隔声的要求主要考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 2.计算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工程做法(自重计算)》GJBT-1033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金雁饭店项目环评报告书》 建筑设计相关施工图图纸 其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对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要求为:“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的一级要求”。 客房空气隔声标准表6.1.2 客房撞击声隔声标准表6.1.3

3.计算过程 3.1 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计算 外门窗选用断桥铝合金框LOW_E中空玻璃门窗,隔声不小于35dB。户门隔声不小于35dB。户门、外门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 客房的楼板、隔墙的分层做法和材料属性见表3-2所示,分别对其进行空气声计权隔声量的计算。 表3-2客房的楼板、隔墙的分层做法和材料属性 计算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时采用单层构件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计算公式: R = 23lgm - 9dB (m>200kg/m2) R = 13.5lgm + 13dB (m<200kg/m2)

上面公式中,R为单层构件的隔声量;m为构件的面密度。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 楼 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 隔墙 隔墙 外墙 因此,日出东方酒店项目的楼板、客房与客房之间隔墙、客房与走廊间隔墙、外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表6.1.2客房空气隔声标准中的一级要求,满足《绿色建筑标准》GB/T50378-2006的“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的一级要求”的要求。 3.2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计算 本项目装修,客房地板做见表3-2, 根据《建筑物理》建筑声学附录3中已知的常用楼板计权标准撞击声压级,如图3-1所示,100厚混凝土楼板+8-12mm地毯的面密度为270kg/ m2,撞击声级达到52dB,该项目的客房地板做法优于规范规定的做法,故撞击声压级低于52dB;项目的客房远离噪声源,未出现客房与噪声源相邻,所以项目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满足标准中不大于65dB的要求。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计算 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划分为四个等级(适用于住宅类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4.5.3条: 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 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2,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R=13.5Logm+13 (适用于m≤200kg/m2,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kg/m2。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轻质保温砂浆(30mm)+砂加气制品(200mm)+石灰水泥砂浆(20mm),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别为1800kg/m3、350kg/m3、760kg/m3、1700kg/m3。 则外墙的综合面密度为m=20*1.8+30*0.35+200*0.76+20*1.7 =232.5kg/m2>200kg/m2 该外墙的综合面密度大于200kg/m2,则采用以下公司计算: R=23Logm-9=23Log(232.5)-9=45.43dB 玻璃窗及幕墙的隔声量计算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R=13.5 Log m+13 (公式一) 上面公式中: R:单层玻璃的隔声量; m:构件的面密度; (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 Log (m1+m2)+13+ΔR1 (公式二) 上面公式中:

隔音材料对比

隔音材料对比标准 理论上说来,任何一种材料(物质)都不同程度的具有减震、隔音、吸音的能力,哪怕是一张纸、一块布。汽车隔音降噪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常见隔音材料给大家做分析和对比,从而帮助汽车隔音爱好者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隔音施工。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阻隔噪音传播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密封、止震、隔音、吸音。在减震基础上再进行隔音、吸音以及密封处理,就可以达到安静舒适的效果。在全车进行隔音降噪的过程中,使用的隔音产品本身具有的吸音性能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降噪的效果。 车用降噪产品分成四类:A、减震材料B、吸音材料C、隔音材料D、密封材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隔音品牌,但多数品牌并没有生产和研发能力,只是将不同工业用料拿来变相使用,甚至冒充国外品牌牟取暴利。从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来讲,理想的汽车隔音材料绝对不是减震、隔音、吸音产品的分别粘贴,而应该是一种产品对这几种隔音原理的综合运用。汽车隔音降噪网探寻的是在这多个方面综合性能最佳的材料,而不是多种材料。 汽车隔音降噪网认为,在汽车上使用的隔音降噪材料应该尽可能满足以下标准: ?材料要轻,轻量化是整个汽车制造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轻量化材料施工后不会使车身自重增加太多,增加油耗。 ?在宽频带范围内隔音性能和吸音性能好,隔音吸音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有一定强度,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不易老化,耐候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外观整洁,没有污染。 ?防潮防水,耐腐防蛀,不易发霉。 ?不易燃烧,最好能防火阻燃。 ?环保材料,不含石棉、玻璃纤维、重金属铅等有害物质。 ?材料本身便于施工,如:便于裁剪,粘贴牢固等。 常见隔音吸音材料对比分析

不同玻璃的隔声性能比较

声波的穿透力比较强,厚实的墙体其隔音性能较好,但门窗的玻璃往往成了阻挡噪音最薄弱的环节。下表列出了一些市场产品的隔音性能对比数: 产品名称 中空玻璃 3+6A+3(12mm) 频率(Hz)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隔声量(dB)282621232326211924273033 BER隔音玻璃 (8.8mm) 频率(Hz)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隔声量(dB)4230.434.031.633.339.341.335.840.941.744.545.5 中空玻璃 3+6A+3(12mm) 频率(Hz)1250160020002500315040005000隔声量(dB)36404446393445 BER隔音玻璃 (8.8mm) 频率(Hz)1250160020002500315040005000隔声量(dB)44.245.843.741.637.941.446.3 不同玻璃的隔声性能比较: 样品类别 频率(Hz) 125250500100020004000北环大道环境噪声72.374.872.172.669.161.7 普通中空玻璃隔声量23223339.53943 三玻中空玻璃隔声量28.325.832.838.943.644 隔声中空玻璃隔声量2932.5384042.547.5真空玻璃222731353731 BER玻璃隔声量3439.340.945.543.741.4注:BER玻璃为全频段隔声材料 中空玻璃其实不隔音 一般人们常认为中空玻璃的隔音性能好,其实是一种误解.中空玻璃不是真空玻璃,常用的中空玻璃由两块3-6mm厚的玻璃相距 5-12mm组成,小的中空玻璃使得两玻璃间的空气层呈现为较强的”刚性”,没有起到空气弹簧作用,丧失了一般双层板构造的优点.同时,由于双层结构存在共振,小的中空距离使共振现象产生在中﹑低频,致使隔音量有所下降.另外,目前市场上的中空玻璃在制作上多用铝条将两片玻璃粘在一起,铝条的”声桥”作用也使隔声性能变差.所以,中空玻璃结构的隔声性能比单层玻璃好不了多少.当然,不可否认,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是很好的,这一点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有优势,但在炎热的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不大的情况下,中空玻璃的

隔音材料性能标准

1.1.红外线分光光度测定法和/或热分析 对供应的材料/部件进行红外和/或热分析。在首次检验中建立的红外光谱和温谱图须视为参考标准,须将其制成档案存放在指定材料实验室内。当在相同环境下进行检测时,所有样品须产生与参考标准相符的红外光谱和温谱图。 1.2.调节和试验条件 本规范涉及的所有检验值都是在人工受控环境下的检验结果,首先,将待测材料置于相对湿度为23±2℃和50±5%的受控环境下至少24小时。然后将其置于相同环境下进行检验,除非另有说明。 1.3.成品部件要求 除以下最低要求外,产品组合必须在运输、安装、使用和服务中能够经受正常处理磨损,不得出现损毁、破裂或永久变形。对特定取样区域的要求,会在工程图纸中重点说明。 1.4.外观 所有外露材料的外观特性必须符合相关系统工程部门的要求。 1.5.环境检测 该组合部件在检测后,不得出现可视、明显的外观损坏,如: - 褶皱 - 变形 - 浮泡 - 分层 -将影响正常功能或导致负面视觉效果的扩展、萎缩或翘曲。 此外,在检测中出现的任何外观损坏须立即上报。 检测方法:采用NVH或安装在一个实际或模拟支持底座上的、核准的替代组件,使用核准的保存方法。该组件须符合规定的环境循环要求。以最低环境标准为基础的自动程序检测循环。须符合材料工程部门的事先协定。斜坡速度1至5℃每分钟(数据表实际记录的斜坡速度)。 1.5.1.适用于内部部件 -5小时-35±2℃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5小时80±2℃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2小时50±2℃,95±5%R.H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5小时-35±2℃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5小时80±2℃环境 1.5. 2.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 -5小时-35±2℃环境 -48小时38±2℃,95%R.H环境 -48小时150±2℃环境 -5小时-35±2℃环境 -48小时38±2℃,95%R.H环境 -48小时150±2℃环境 1.5.3.长期受热 对事先未受热组件进行检测 1.5.3.1.适用于内部部件 7天80±2℃环境 1.5.3. 2.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 7天150±2℃环境 1.6.物理特性 1.6.1.抗张强度 从成品部件平坦区域取下样品。在测试初始阶段,检测皮带间距25毫米/分钟的测试速度为100mm。 1.6.1.1.原始值(N/cm2)10 -150 从工程图纸中引用特定数值。 1.6.1. 2.湿度老化后的变化–30%,最大值 (48小时38±2℃,95±2%R.H.环境;1小时室温环境下) 1.6.1.3.湿度老化后的变化–15%,最大值 (14天38±2℃环境;1小时室温环境下) 1.6.1.4.浸水后的变化,-30%,最大值 (在室温下浸泡在蒸馏水内48小时)

推荐:吸声材料注意的问题

吸声材料注意的问题 【学员问题】吸声材料注意的问题? 【解答】根据建筑材料的设计要求和吸声材料的特点,进行材质、造型等方面的选择和设计。建筑上常用的吸声材料有泡沫塑料、脲醛泡沫塑料、工业毛毡、泡沫玻璃、玻璃棉、矿渣棉、沥青矿渣棉、水泥膨胀珍珠岩板、石膏砂浆(掺水泥和玻璃纤维)、水泥砂浆、砖(清水墙面)、软木板等,每一种吸声材料对其厚度、容重、各频率下的吸声系数及安装情况都有要求,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建筑上应用的吸声材料一定要考虑安装效果。安装位置 在建筑物内安装吸声材料,应尽量装在最容易接触声波和反射次数多的表面上,也要考虑分布的均匀性,不必都集中在天棚和墙壁上。大多数吸声材料强度较低,除安装操作时要注意之外,还应考虑防水、防腐、防蛀等问题。尽可能使用吸声系数高的材料,以便使用较少的材料达到较好的效果。 材质的选择 用作吸声材料的材质应尽量选用不易燃、不易虫蛀发霉、耐污染、吸湿性低的材料。由于材料的多孔性容易吸湿、尺寸易发生变形,所以安装时要注意膨胀问题。 材料的装饰性 吸声材料都是装于建筑物的表面。因此,在设计造型与安装时均应考虑带它与建筑物的

协调性和装饰性。使用装饰涂料时注意不要将细孔堵塞,以免降低吸声效果。 材料结构的特征 多孔性材料有的是用作吸声材料,页面的名称相同多孔材料,但是在气孔特征上则完全不同。保温材料要求具有封闭的不相互连通的气孔,而吸声材料则要求具有相互开放连通的气孔,这种气孔越多吸声效果越好,与此相反,其保温隔热效果越差。另外,还要清楚吸声与隔声材料的区别。吸声材料由于质轻、多孔、疏松,而隔声性能不好,根据声学原理,材料的密度(kg/m3)越大,越不易振动,则隔声效果越好。所欲密实沉重的黏土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隔声效果比较好,但吸声效果不佳。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居住建筑楼板三种隔音构造之比较

居住建筑楼板三种隔音构造之比较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住宅楼板考虑低造价的原因,隔音不经构造处理,居住者经常听到上下楼邻居说话声、脚步声、冲便器水流声、搬挪家具声等,这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基于住宅建筑应向绿色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住宅楼板隔声差的原因,探讨其楼板设置三大隔声构造的措施和应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住宅;隔声;楼板;构造 1. 引言 目前,住宅的商品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得到了迅速发展,住宅正由生存型向健康型发展,住宅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处所,更是一个具有温馨品质的人居环境,因此对室内的声、光、热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楼板隔声是住宅声环境重要保障之一,楼板隔音差是我国住宅产业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住宅楼板考虑低造价的因素,隔声不经构造处理,居住者经常听到上下楼邻居的说话声、脚步声、冲便器水流声、搬挪家具声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住宅的隔声问题已是居民对住宅质量投诉最多的问题。楼板隔音效果不好不仅会影响健康住宅的发展及开发商的形象,而且会影响楼上楼下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演变为社会问题。如何在日趋嘈杂的环境中创建出绿色的居住空间,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吴硕贤院士曾提到过“欲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居民健康,就必须大力发展建筑技术”。 2. 住宅楼板存在隔声差的原因 建筑物中噪音有空气和固体传声两种方式,空气传声指说话、电视、乐器声通过空气传播等。固体传声指楼上的步履声、孩子的跑跳声、拖动家具的滑动声、洗衣机冰箱等对楼板的振动而发出的噪声。楼板的隔声包括对空气和撞击声两种声的隔绝性能,一般来说,达到楼板的空气隔声标准不难,因为目前常用10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绝空气声的能力,如果再加上面其他的构造层次效果会更好,但钢筋混凝土楼板对撞击声的隔绝声却很差,因为声音在固体传递时,声音衰减很小,处理较难,所以楼板的隔声更多的是针对于撞击声进行隔绝的。按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1988)和《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7.1条噪声与隔声”规定了,住宅楼板撞击声隔声指标不应大于75dB。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4.5.3规定了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大于70db”,对室内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住宅毛坯房中,未装修的钢筋混凝土地面的撞击声隔声都在80dB以上,住户进行二次装修时选用的面层为较好的实木地板,最多可达到65dB左右,如果选用的面层材料是花岗岩、全瓷地砖等,也只能维持在80dB左右,远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因此住宅楼板的隔声就不合格。同时,我们也不排除个别开发商考虑低造价、偷工减料导致楼板质量不好或厚度不够的现象,那样隔声效果就更差了。

隔声测试报告

隔墙隔声测试报告 TJ-RE-DB-1187 检测单位: 上海东园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检测项目: 隔墙隔声测试 检测类别: 一般检测 上海东园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检试结果 共1页第1页 测试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19号天津中心8层 产品名称: 隔墙隔声测试 检测内容: 空气声现场隔声量测试 检测仪器:丹麦B&K公司 4418建筑声学分析仪 检测依据规范:《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84;《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5-2002 检测隔声量及隔声性能分级: 检测条件 ㈠实验室条件:①发声室内体积: 6200mm*3974mm*2400mm 受声室内体积: 4663mm*4260mm*2400mm ②发声室内体积:3570mm*2770mm*2400mm 受声室内体积: 3370mm*2479mm*2400mm ③发声室内体积:3700mm*2330mm*2400mm 受声室内体积: 3700mm*1930mm*2400mm ④发声室内体积:3570mm*2770mm*2400mm 受声室内体积: 3370mm*2450mm*2400mm ㈡环境: 受声室内空气温度:21℃;受声室内空气相对湿度:80%. ㈢试件:检测固定隔墙尺寸:6200mm*3974mm*100mm;3570mm*2770mm*100mm 3700mm*2330mm*100mm; 3570mm*2770mm*100mm 检测人员: 检测日期:2012年4月22日 审核人: 报告签发: 报告签发日期: 2012年4月24日 上海东园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声现象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接触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过程。在他们对实验比较感兴趣的时候,引导他们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会加深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各种不同材料对声音的隔声性能不同; 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索敢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辨别和了解材料的隔声性能。 【难点】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教学过程 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噪声的控制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我将手机放在鞋盒子中,盖上盖子,有什么感受,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这边有可以发出声音的秒表、手机音乐,还有很多不同的材料,思考一下,利用这些材料提出可以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现在前后左右自由分组,小组内讨论交流,提出探究问题。 学生:自行分组,交流讨论,派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需要哪些器材?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器材,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改正,确定实验器材。(声源的选择),猜想一下实验的结果?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教师:写出预测的隔声性能的顺序。那现在如何来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学生讨论设计,得出方案,同大家呈现。 教师:其他小组一起说说自己不同的设计,得出一个最佳的方案。(反映材料性能的方法:1、在一定的距离处,比较声音的响度。2、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发声体的距离。)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教师:如何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数据? 学生:讨论,得出结果。 教师:现在挑选一组上台进行实验操作,其他小组仔细观察,看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其他小组监督观察。 教师:现在看一看实验结果同预测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对比得出结果。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哪些条件?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同一个声源、同一个人包,同一个人听,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同一个人测量数据、同一个盒子里等。) 教师:这种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一种变量的方法就是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 教师:所以通过实验结果,到底有什么特点材料的隔声效果好?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列举一下在生活中隔声的例子? 学生:结合生活,思考回答。 教师:大雪过后,我们会发现世界都安静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因为雪刚下没被人踩时,是蓬松的,多孔的,当声音进入这外径小内径大的孔洞时,能够被反射回来的就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这里雪就是一个很好地吸声物质。 教师:回顾一下我们整个探究的流程。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课后还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更多材料的隔声性能。

金属声屏障抗风性能检测与隔声量

按照《隔声屏障声学要求及测试方法》,金属声屏障声学性能测试仪器选用丹麦公司的4292声源、2176功率放大器、2260D声学分析仪、4189传感器,TES1360数字式温湿度计。吸声系数测试在混响室进行。混响室符合GB/T 20247-2006的要求,容积213m3,试件按附录B中A类安装方式安装,吸声面朝上,测试面积约10-12m2。 通过混响时间(36个测量值的平均值)计算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隔声量测试在隔声室进行,隔声室符合GB/T 19889.3-2005的要求,使用两间紧邻的混响室,分别为声源室和接收室,公共墙面上设金属声屏障安装洞口,洞口面积为10m2,洞口边缘用钢制工装,安装金属声屏障时试件均置于洞口内,工装与试件之间用软性纤维棉塞严。隔声量是18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声屏障厂声学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置在国际上领先,测试数据重复性与复现性都较强,降噪系数不确定度为0.014。 大量的检测结果显示:金属声屏障吸声棉过少或内隔板不合格均可导致声学性能不达标。水泥、珍珠岩等非金属声屏障结构不采取中空处理并内填吸声棉,降噪系数很难达标(≥0.6)。厚度达到一定要求(如140mm)的非金属声屏障隔声量均能达标(≥30dB)。 隔声屏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湿度对金属声屏障吸声系数影响较大(尤其是高频部分),测试时要保证测试单元的整体干燥。 (2)测量隔声量时,由于安装的原因可使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增大(可达5dB)。因此,必须规范安装,严格漏声检查,抑制侧向传声。 (3)不同类型车型、线路、轨道噪声源分布不同,如京津城际动车组CRH2、CRH3通过桥 梁时噪声主要在31.5-63Hz低频段,通过路基时在500-2000Hz高频出现峰值用笼统的指标“降噪系数”和单值评价指标“计权隔声量”来衡量金属声屏障声学性能具有一定局限性,会造成金属声屏障作用的不明显。建议金属声屏障标准

[隔声材料隔声性能内容]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隔声材料隔声性能内容]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第一部分降噪研究 一、概述 通过前一阶段对南京依维柯A3010车内噪声的研究和分析,对降 低该车车内噪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根据建议,南京依维柯公司在机舱吸声隔声的基础上,对A3010汽车又进行了局部改进,主要改进措施有:1.在暖风机的外表面粘贴阻尼;2.在原进气口的夹层空腔处增设了隔离结构,将进气通道与夹层空腔隔开;3. 在变速器盖板下面增设一层吸声垫层; 4.设计了新的排气消声器。下面就将采取上述措施之后的汽车噪声情况作一介绍。 二、车内噪声情况 1.暖风机外表面粘贴阻尼 在暖风机的外表面粘贴阻尼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暖风机外 壳的隔声性能,减少了通过暖风机传入车厢的发动机噪声。表一列出了发动机以一定的转速运转、汽车停在原地的工况下测得的车内噪声。 2.进气口增设隔离结构

在进气口的夹层空腔内增设隔离结构,破坏了原夹层空腔的声学特性,也减少了经此空腔 传入车内的进气噪声。测试结果列于表2。 在变速器盖下面加吸声垫层的情况下,对车内噪声的测试表明,尽管加垫层使变速器盖附近的近场声有所降低(约0.5dBA),但对驾驶员耳旁和其他座位处的噪声均效果甚微。样车装上新消声器后的噪声测试表明,新削声器使车外噪声有所降低,但对车内噪声几乎没有影响。 3.效果评价 为了考察采取各项降噪措施后的效果,将原样车、机舱吸声隔声、暖风机包阻尼、进气口装隔离结构等状态下,发动机以不同转速运转时测得的噪声值列于表3-表6。表中的“原状”指未采取任何措施,隔声指采取机舱吸声隔声措施。“暖风”指暖风机外表面包阻尼材料,“进气”指进气口装隔离机构。必须说明,各项措施是依次采用的,采取后一种措施时,前一种措施并未撤除,也就是说,后一种措施的效果是在以前措施的基础之上取得的,是各项措施的综合效果。

建筑隔声构造分析(作业)

建筑隔声构造 建筑声学有两个方面:一室要有一个安静的适合工作学习或者休息的环境,需要控制噪音,即噪声控制;二是要有良好的听闻条件适合交谈、开会或者是欣赏音乐和文艺演出,需要音质设计。通过建筑声学的技术手段,比如说隔声,隔振、吸声等措施,可以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即防止噪音污染,使室内声音清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本次调研我主要调研的是图书馆的自习室,通过本从调研获得一些隔声的建筑构造做法,并对自习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进行完善。 ●调研目的:学习隔声构造的一些做法,对自习室存在的一些噪音问题提出完 善方案。 ●调研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自习室 ●调研方式: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报告方式:图片和文字相结合 ●报告内容: a)自习室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噪声的危害。 b)声音的传播方式 c)建筑隔声的部位 d)建筑物隔声的基本措施 e)部位隔声构造 f)改进意见及相关构造图 g)总结调研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正立面

1 噪音的产生及噪声的危害 声音的传播可以通过空气、固体或者液体传播,当遇到墙壁等障碍时,声波将 被反射、透射或者吸收。建筑的室内噪音主要来源于室外环境噪声和建筑物设备 的噪声、人员活动的噪声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图书馆自习室噪声产生的原因如下: 1. 去往阅览二室的同学对阅览一室产生影响(建筑物内部噪音) 2. 前往网络中心报修的同学对阅览一室产生影响(建筑物内部噪音) 3. 机械设备(如空调)对阅览室的影响(建筑物内部噪音) 4. 学校主干道上车辆对阅览二室的影响(建筑物外部噪音) 5. 楼上走动对楼下的影响(建筑物内部噪音) 噪音的危害: 1.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害 2. 噪声引起多种疾病 3. 噪声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4. 噪声降低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5. 噪声损坏建筑物 6. 噪音引起同学们心里的烦躁 7. 噪音干扰同学们的正常学习

苏科版八上物理 1.5综合与实践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学习目标: 1.明确实验目标,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不同。 3.尝试寻找一种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控制变量法的意义。 活动流程: 活动一:知识回顾(说一说) 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噪声的防治有哪些方法? 举例说明生活中用隔声来阻隔噪声的事例: 活动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1.观察:想办法让你听到的声音变小 2.预测:一起预测我们所准备的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并将它们排序 3.小组讨论: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帮我们判断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4.设计:选择一种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注意实验时要控制的一些条 件以及应观察的一些现象或应测量的一些量 5.实验:按照你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然后将所测试的材料按隔声性能由好到 差的顺序排列起来 6.交流:交流测试方法、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尝试作出评价。

当堂反馈: 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响度和人耳距离声源的距离等因素有关;物体的隔声性能与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下面是同学们商讨出来的比较隔声性能的一些方法,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声源响度和隔声材料的厚度都相同时,比较人耳听不到声源发出声音的距离 B.在声源响度和距离声源的距离都相同时,比较人耳听到声音响度的不同 C.声源的响度相同,在同一距离人耳听不到声音时,比较隔声材料的厚度 D.隔声材料厚度相同,人耳在同一距离听不到声音时,比较声源音量旋钮反向 旋转过的角度 2.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填“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反思:

建筑隔声计算书

建筑隔声计算书

目录 1 建筑概况 (3) 2 标准依据 (3) 3 评价要求 (3) 3.1 隔声要求 (3) 3.2 室内背景噪声要求 (3) 4 计算方法 (4) 4.1 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 (4) 4.2 相邻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 (4) 4.3 楼板撞击声隔声 (4) 4.4 室内背景噪声级 (4) 5 围护结构 (5) 5.1 工程材料 (5) 5.2 构造作法说明 (5) 6 空气声隔声 (6) 6.1 构件隔声性能 (6) 6.2 相邻房间之间隔声性能 (6) 7 撞击声隔声 (6) 8 室内噪声级 (7) 8.1 卧室 (7) 9 结论 (10)

1建筑概况 2标准依据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2.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3.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 4. 《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5. 《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评价要求 3.1隔声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8.1.2条、第8.2.2条对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低限要求。 8.2.2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好,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4分。 3.2室内背景噪声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8.1.1条、第8.2.1条对主要功能房间提出了明确要求。 8.1.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8.2.1 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6分。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

构建隔声构建隔声性能分析报告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报告

声明: 1、本报告咨询单位未盖章无效; 2、本报告经涂改和复印均无效; 3、本报告仅用于指定项目,非本项目无效;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项目委托单位: 咨询单位: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报告编号: 报告日期:2014- 11-26

目录 前言 1 1 理论依据 1 1.1单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绝 3 1.2多层复合板的设计要点 4 1.3质量定律 5 1.4建筑中应用的经验公式 6 2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7 2.1围护结构构造 7 2.2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8 3 分析结论 8

前言 项目名称: XXXXXXXXXXXXXX项目: 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第 4.5.3条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 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 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设计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手册》;《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1 理论依据: 声音在房屋建筑中的传播,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如通过墙壁、门窗、楼板、基础及各种设备管道等。声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通过空气的传声和通过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在建筑声学中,把凡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声音称为空气声,例如汽车声、飞机声等;把凡是通过建筑结构传播的由机械振动和物体撞击等引起的声音,称为固体声,如脚步声、撞击声等。建筑构件隔绝的若是空气声,则称为空气声隔绝;若隔绝的是固体声,则称为固体声隔绝。 在工程上,常用隔声量及来表示构件对空气声的隔绝能力,它与构件透射系数有如下关系: R =10lg1/t 式中:t为构件的透射系数。可以看出,构件的透射系数越大,则隔声量越

如何区别吸声、隔声、吸声材料、隔声材料

如何区别吸声、隔声、吸声材料、隔声材料 当前,噪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建筑物的声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选用适当的材料对建筑物进行吸声和隔声处理是建筑物噪声控制工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之一。 但是,由于对噪声控制的手段缺乏了解,“吸声”和“隔声”作为完全不同的概念,常常被混淆了。玻璃棉、岩矿棉一类具有良好吸声性能但隔声性能很差的材料被误称为“隔音材料”,早年一些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吸声板被命名为“隔音板”并用以解决建筑物的隔声问题……。为了合理使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噪声控制效果,对“吸声”和“隔声”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了解和明确的必要。 材料吸声和材料隔声的区别在于,材料的吸声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材料隔声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衰减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因此,其吸声能力即吸声系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而隔声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10-3~10-4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声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 这两种材料在材质上的差异是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可以想像,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的,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在工艺上通常是

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以形成多孔性结构;它的结构特征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以及热传导作用,将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吸声作用。 对于隔声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声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的,如钢板、铅板、砖墙等一类材料。隔声材料材质的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由于这类隔声材料密实,难于吸收和透过声能而反射能强,所以它的吸声性能差。 在工程上,吸声处理和隔声处理所解决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吸声处理所解决的目标是减弱声音在室内的反复反射,也即减弱室内的混响声,缩短混响声的延续时间即混响时间;在连续噪声的情况下,这种减弱表现为室内噪声级的降低,此点是对声源与吸声材料同处一个建筑空间而言。而对相邻房间传过来的声音,吸声材料也起吸收作用,从而相当于提高围护结构的隔声量。 隔声处理则着眼于隔绝噪声自声源房间向相邻房间的传播,以使相邻房间免受噪声的干扰。 由此可以看出,利用隔声材料或隔声构造隔绝噪声的效果比采用吸声材料的降噪效果要高得多。这说明,当一个房间内的噪声源可以被分隔时,应首先采用隔声措施;当声源无法隔开又需要降低室内噪声时才采用吸声措施。

建筑物隔声情况和声环境情况(通用)

建筑物隔声情况和声环境情况 一、依据 《民用设计通则》GB500352-200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住宅设计规范》4B50096-1999(2003)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二、隔声情况 1、门窗工程:隔声性能分级不低于3级; 2、按照国家规范《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有关 要求。楼顶的空气声的设计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dB,夜间应小于等于40dB,分户墙与楼板的设计标准化撞击声压的量小于或等于75dB,外墙不应小于30dB,户门不应小于25dB; 3、按国家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有关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本建筑采用一级标 准。设计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为65dB,按照按国家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有关楼板空气声隔声标准,本建筑选用一级标准,分户层间楼板设计隔声量≥50dB、分户墙≥50dB、外窗≥35dB、户门≥40dB; 三、本建筑的噪声(声环境情况) 1、本建筑噪声源来自地下一层:锅炉房约70dB,水泵房80dB,生活水泵机房约70dB, 变配电室变压器约55dB。首层空调机房,冷凝气间约68dB,电梯井道设备噪声。 2、隔声降噪构造措施 i.设备减震隔声降噪措施详机电系统图纸。 ii.建筑隔声降噪构造做法:设备机房墙体和顶棚做珍珠岩吸声板进行吸声降噪。 住户层室外VRV机组做减震器处理; 3、环境噪声情况: i.南侧、西侧为居民住宅区;(居民生活噪声) ii.北侧为寺庙;(居民生活噪声) iii.东侧为银行办公楼;(办公噪声) iv.距离大街约100米,之间为胡同道路;(交通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