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知识点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

第一章

1、城市产生的经济学解释:从历史看,产业革命前,城市的形成主要与军事、宗教、政治等有直接关系;但从目前看,绝大多数的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经济因素是决定城市规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2、市场型城市的产生:

比较优势原理: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市场型城市的产生条件:从生产者的角度,生产率差异足够大,使贸易收益能够补偿运输成本;从商人的角度,贸易公司能实现规模经济;从农业的角度,农业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足以养活城市中的贸易者;(美国历史上的港口城市纽约、新奥尔良;我国宋代以后长三角地区苏州、杭州)

3、工业型城市的产生

规模经济: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产生条件:从生产者的角度,工厂生产的规模经济显著,平均成本足够低,即使考虑工人的通勤费用也有净收益;从农业的角度,农业的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能够养活城市中的工人。

4我国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市、镇,其中“市”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5我国城市的行政层级:1直辖市:与省、自治区同一行政级别: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共4个。2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包括10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3地级市:直属省(自治区)管理的城市4县级市:由省管辖,但由地级市代管的城市

6、1965年,美国的威尔帕﹒汤普森《城市经济学导论》,城市经济学诞生

7、城市经济学的主要派别:1、传统城市经济学:人的自由极其重要;竞争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自由经济系统;不同意通过政府的垄断性的调控和公共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只应提供纯公共物品。

2、主流城市经济学: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研究如何使社会成员效用水平最大化。市场会失灵:原因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他们观察揭示城市发展规律,而后针对市场失灵,研究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弥补市场不足,以求最大的社会效用,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成本效益关系,找到一个最优点,使得效益大于成本。

第二章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的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2、城市化的涵义: a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b、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c、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d、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e、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3、城市化的起源: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催化剂”;城市化不是发源于城乡分离、城市诞生之初:城市化起源于工业革命,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对“孪生子”。

4、城市化的测度: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Y=Pu/(Pu+Pr)=Pu/P ;Y为城市化水平;P为区域总人口;Pu为城市人口;Pr为乡村人口缺点:1)各国设市标准中人口数量差距悬殊2)行政区划的调整与人为社会政治因素影响3)城市人口的认定较困难

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 Y=P1/(P1+PA)=P1/P ;P1为非农业人口;PA为农业人口难点:国内近几十年农民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对非农人口认定造成较大困难。

3、综合指标法:综合各种城市要素,建模评测;缺点:各权重因子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通用的测量方式主要为单一指标法;以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测量值。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与发展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

(1)产业演进推动的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由于各次产业间存在着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依次从低级向高级产业转移。形成机制:各产业间的收入弹性差异、技术进步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可以带来城市化水平的同步提升;城市化量的扩张;服务业与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并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加

速器;城市化质的提高。就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主导产业的不断更替,就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2)多元主体推进的城市化: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政府的行政决策及制度安排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等政府行为,以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注: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1978,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08,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

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1958年前,属自由迁徙阶段;1958-1978,严格控制;1958年1月,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1978以后,半开放期;1984年,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1985年,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2001年,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乡镇政府及农民自愿加入城市化进程的自发需求。江浙模式、广东模式。

制度创新推进的城市化:户籍及就业政策、城市发展方针、土地政策等。制度创新通过降低城市化交易成本和系统风险,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城市迁移的成本,促进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5、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城市化各阶段的特点: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积聚,城市化发展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市化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工商业开始迁往中小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6、、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集聚经济效益\聚集效益: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或者说不增加要素投入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优位经济效益\优位经济: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 \外部经济:经济体内部效率提高,但其本身无须支付代价,而由其外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

7、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在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在中级阶段,发展速度加快;在高级阶段,发展速度放缓

2、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就业人口比较)在初级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50%以上,二三产业各占20%左右;在中级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崛起: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在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稳居首席:第一产业10%下,第三产业上升到50%以上。

3、动力机制的变化:在初级阶段,农业的先导发展和工业的蓬勃兴起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在中级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在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空间形态的变化1)在初级阶段,城市规模较小、数量较少,且功能较单一。城市就像孤岛。2)在中级阶段,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城市由“点”演变成“面”或“带”,形成所谓的“城市群”和“城市带”。3)在高级阶段,由“面”或“带”演变成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结构。城乡之间的界限已变得非常模糊,一体化的趋势大为增强。

第三章城市经济增长

1、城市基础部门模型:基础部门是城市以外部市场为导向的产出部门,可以理解为以出口为基础的产业集合;此外还有很多城市产业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如零售业、餐饮业等,这些服务部门构成了城市的非基础部门

核心思想是:城市外部(本国市场或国际市场)向本市的基础部门提出需求,本市基础部门又向本市非基础部门提出需求,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凯恩斯的乘数增长模型:Y=1/(1-m) ×(C+I+G+NX) m为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K=1/(1-m)为增长乘数;

3、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的运用:测算各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各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制定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的调控政策

4、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城市集聚经济会使城市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使城市间经济增

长的差距会长期存在,甚至会不断扩大。这是一种累积因果效应。贫困陷阱: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

5、社会福利的公平化:经济增长必须实现社会公平才具有社会意义。如果增长的收益只为部分人所得,不能为全体城市居民造福,就没有达到城市经济增长的目的。合理的福利函数必须依赖于福利最低的人的处境的改善。罗尔斯

6、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情况: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

一)城市输出部门和地方化部门的产业政策1.确定城市基础部门:产出在本市占很大比重;增长乘数和产业关联度高;产品有较高的收入弹性。 2.制定扶持城市基础部门的产业政策:财政、税收、资源政策扶持。 3.发展城市地方化部门的政策。地方化部门作用:为基础部门提供中间产品;提供配套产品和生产线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发展和享受服务。使本地一般需求尽可能地方化。 4.培育产业集群。由城市基础部门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是现代区域性发展主要原因。(二)城市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和收益政策1.城市劳动力投入及其报酬政策。 2.城市资本投入及其报酬政策。 3.城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政策。4.城市发展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政策。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环境政策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环境指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和公共品(或统称社会适宜度)供给的状态。1.城市投资环境的建设2.商业孵化环境的建设:适宜于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3.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服务政策

第四章

1、城市产业分类:A、按经济功能划分:输出产业(或叫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外部市场需要的产业;地方产业(或叫非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内部市场需要的产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输出产业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处于支配地位;地方产业则是支撑前者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处于从属地位。B按产品使用划分:按产品用途,将全部物质产业部门分为两大类:生产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产业划作上游产业;生产最终产品的产业划作下游产业。C按生产要素划分: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密集的程度和不同的比例,把它们分成三大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三次产业的划分1935年费希尔 1940年克拉克:并提出劳动力产业转移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联合国的分类标准:第一产业(初级产业):以大自然为劳动对象,通过劳动直接取得初级产品的产业,主要指农业和采矿业。第二产业(加工业):以初级产品为对象,通过加工使其符合生产或生活需要的产业,主要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所有为生产或生活提供服务的各种产业。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我国1985年开始采用,2002颁布颁布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当前使用2013年1月起实施标准(GB/T 4754—2011)

3、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1)农业时期GNP中第一产业比重居首;工业时期GNP中第二产业比重居首;后工业时期GNP中第三产业比重居首(2)工业化前期轻纺工业发展为主;工业化中期重工业发展为主;工业化后期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3)城市:工业化初始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大于10%;城市:工业化加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小于10%,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城市:工业化成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小于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相当;

城市: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左右

4、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1)从产业的带动作用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将产业间的联系称作“连锁效应”并具体划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前向连锁,是指一个部门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种植业部门对食品工业部门具有前向连锁效应);后向连锁,则是指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日用化工部门对基本化工、炼油、原油开采等具有一系列的后向连锁效应)。

(2)从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集中系数和区位商是用来定量计算和衡量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的两个主要指标。集中系数主要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某项产业经济活动,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一个城市或一个经济区)中的集聚程度。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指城市某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部门中的比重与城市全部产业活动在全国或全地区全部产业活动中的比重之比

第五章

1、城市人口的自然构成

1 )年龄构成:一般将人口分为少年儿童组( 0~14 岁)、劳动力组( 15~59 或64 岁)、老年组( 60 或 65 岁以上)。城市人口划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这三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有两种:(1) 按

成长阶段分组,即规定出各个组别相对不同类型的比例数值,如联合国规定: 65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5%以下的为年轻型;比例为 5%~10%的是成年型;比例超过 10%则为老年型。(2) 按年龄中位数分组。计算出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并规定:年龄中位数在 20 岁以下为年轻型;在 20~30 岁之间为成年型;在30 岁以上则为老年型。

2.)性别构成:正常情况下, 城市出生的男婴与女婴基本持平; 但男劳力数却高于女劳力数; 到了老龄则相反,女寿星的比例优势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城市大多数是女性略多于男性,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则更多的是男性多于女性。

2、市场经济社会的失业问题所谓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没有工作, 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联合国规定:失业者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容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找到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

失业统计:经济意义上的失业者与统计材料中的失业者可能不一致, 这是因为各个国家对于就业和失业的含义,有不同的规定。我国实行城镇登记失业制度。我国失业登记标准:非农户口,男16~50岁,女16~45岁,有劳动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待业登记的人员。

3、失业类型(1) 按产生原因: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2)按表现形式:分为完全失业和隐蔽失业。(3) 按性质:结构性失业和需求短缺性失业(4) 按时间:季节性失业和过剩性失业。

4、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为自然失业。一些国家认为:失业率在5%以下,视为充分就业。.失业的代价经济代价:奥肯定律: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的基础上每提高1%,该国的实际国民产出量就会减少2%;而每当政府降低失业率1%,实际国民产出就增加2%。

5、关于城市劳动力迁移的相关理论刘易斯模型:(1954)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农业技术进步速度慢,农业的总产量受土地数量限制,造成整个部门的边际收益递减,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从长期看,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基本保持稳定不能持续增长;现代部门是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以资本和劳动为主要投入。资本可以持续积累,所以工业部门的产出和规模能够不断扩张。托达罗模型(乡-城劳动力迁移模型)二元结构分析也可用于分析城市经济,解释城市中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依然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按照托达罗的模型,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尽管城市中失业现象已十分严重,准备流向城市的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内部有二元结构:城市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摆脱农村贫困和就业不足。

第六章

1从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分为6个子系统: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环境系统、城市防灾系统

2城市基础设施:1)市政公用设施:公用事业(市内交通、自来水与煤气生产、供运)市政建设(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清洁卫生)2)电力建设、运输、邮电,由上级部门建设、管理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模式:超前型、同步型、滞后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应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联合国推荐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而国际经验为1.44~3.99%。

第七章

1、交通拥挤:均衡与最优交通量;图中AC、 MSC曲线分别代表交通出行的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 V0是道路的设计流量, V* 最优的交通量, V1均衡的交通量。

2、拥挤定价的理论原理及目的

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出行者使用城市道路的费用低于人们从中获得的效益时,人们才使用道路;当道路拥挤致使费用上升到高于效益时,就不会有人再继续使用,这可以称为“拥挤对需求的控制效应”。然而实际上,由于人们并没有真正为速度的下降付出“费用”,因此人们会继续驾车使用道路,每一个新增加的使用者都会使道路更加拥挤。拥挤定价就是把这种使用道路时的“费用”增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收费,使道路使用者在面临一定拥挤收费时,不再使用道路或改变行驶路线,从而缓解道路的拥挤程度。

3、拥挤定价的具体实现方式

拥挤定价在理论上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效益,但具体操作实施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拥挤税应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收费方法:高峰时期内,提高现有收费道路、桥梁等的收费价格;针对城市交通流量集中的特定区域实施收费,比如对CBD地区或其他主要的城市活动集中区域。具体收费采用外围

定界收费、出售入界通行证等办法。行车者的反应:改变出行方式、共乘一辆车、改乘公交车、改变行车路线、改在非高峰期出行、合并行程。

4、拥挤定价的应用效果

从一些国家实施效果来看,有效缓解城市中心的交通拥挤。通过拥挤收费还促进了城市其他区域的道路利用率,使交通流量的空间分布趋于均衡化,从而提高整个城市路网的总体经济效益。

新加坡是第一个采用收费来控制交通量的国家。1975年正式实施区域通行证制度ALS,这个制度减少了44%的交通量,并提高了交通速度。1998年,新加坡的ALS系统被电子公路收费制度ERP取代,该制度下,对行车者在中心城市地区的不同地点经过时收费不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收费也不同,在交通最拥挤的地方的高峰期收费最高。

5、当斯定律——道路建设不可能完全解决拥挤问题

美国的交通问题研究学者安东尼·当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论点:新交通设施建设诱发交通量,道路建设不可能完全解决拥挤问题。一般而言,新的道路建设不会改变原来的拥挤水平,诱发的交通量将很快占据新增的道路设施。被诱发的交通量,是由于以前受道路供给水平限制而没有实现的潜在交通量6鼓励人们更多的乘坐公共交通方式:a补贴公交:公共交通有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了转移支付的原则。b公共汽车系统的规划:降低公交的行车时间和时间间距;c设置公共交通专用车道;d设计固定轨道系统并与其它公交系统无缝对接;e增加自驾车货币成本;提高停车成本;

7城市交通模式的分类:世界各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模式可分为3类:

1)小汽车为主体,公交辅助。北美西欧的多数大城市,如波士顿、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千人拥有200~400量,城市客运量的60%以上是小汽车为主。

2)公交为主体,小汽车为主导。对小汽车的发展采取了有限制的发展策略。香港、新加波。在“千人百量”,小汽车完成的客运量占城市客运量的30%左右。

3)公交为主体,小汽车辅助。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不稳定的结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汽车将得到较快发展,公交也会继续发展。

8我国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国情决定我国应选择由“公交为主体,小汽车辅助”向“公交为主体,小汽车为主导”过渡。

以下原因:1)我国城市的成长历程与欧美城市有本质区别,不可能出现像洛杉矶那样专为小汽车化社会设计的城市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石油储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3)我国的城市化来得晚,但速度快,城市建设的步伐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4)小汽车的发展势不可挡。

9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战略思想,是基于人们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问题的以下两方面的反思而确定的:1、城市交通的首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移动而非车辆的移动。2、公共交通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必要的出行需求。

10城市地区机动车辆的控制

1.车辆使用控制手段1)基本价格控制。基本价格是指对城市地区的所有车辆普遍征收的某种税(费),如一些国家征收的燃料税、车辆使用税等。基本价格的征收只与车辆的使用有关,若拥有车辆但使用较少或不使用,就不会被征收这些费用。2)地区价格控制。就是对在城市指定的特别区域内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收费,或者对特定路段在特定时间内收费。3)非价格通行控制。是常规的城市交通管理控制办法,对某种类型的车辆禁止行驶以削减交通量。4)停车控制

2、车辆拥有控制:车辆拥有控制是采用经济、技术、法律的手段,对城市地区私人购置拥有机动车辆的数量施加一定的限制,使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从而达到削减道路交通量的目的。具体控制手段主要包括:1)征收车辆拥有税费。2)限定车辆标准与等级。3)车辆定额配给。

第八章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划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财权和宏观调控能力。采取所谓“三分一返”的做法(分支出、分收入、分设税务机构;实行税收返还)。具体内容是:①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②按税种划分收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③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④建立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制度。⑤相关配套措施。

1、城市财政收入的特征:公共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2、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①税收收入。我国城市财政收入中,以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占比重较高(西方国家财产税类较高)。②财产收入:拥有和处置政府财产所得收入。城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使土地收入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③收费收入。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向个人或社会组

织收取的费用。分为行政性收费(包括行政罚款)、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④城市补助收入:税收返还、体制补助、专项补贴等。⑤债务收入。经过批准可发行债券以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或财政赤字;国际金融机构、国外政府通过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贷款,以及民间融资等。

3、银行

1、银行的种类

银行: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

银行的种类,按功能可分为3类:

1.1中央银行: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控制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1.2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筹集短期资金和提供业务服务的银行。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股份制银行主要有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此外还有一批城市型的地方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

1.3专业银行:具有特定业务范围,从事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如我国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

2、银行与货币2.1货币的种类

M1 通货,硬币、纸币和活期银行存款,体现货币的交易职能。

M2 较广义的货币供给,M2=M1+不能立即提取的小额定期存款等,体现价值储藏职能。

M3更广义的货币供给,除M2外,还包括大额定期存款及其它定期存款,货币的流动性更差。

2.2货币供给的手段: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贴现率实际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率。

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给。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体制

1、将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依据与现实需要

自然垄断:由于有些行业或产品的生产中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性,一家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可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并可以以最低平均成本提供产品或服务,则该行业存在自然垄断。

强自然垄断和弱自然垄断

强自然垄断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是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免费提供给公众。如环境卫生、公共照明、排水、防灾等。

当基础设施垄断性较弱时,兼有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的特性,可理解为准公共物品,同时具有公益性、垄断性和收费性(私人性)、竞争性的特点。如电讯、电力、自来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准公共物品的生产以市场盈利为目的,采用市场手段来进行。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

2、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方式

1)公办公营政府直接投资经营。我国城市的道路、桥梁、路灯、绿化、消防、公园等。政府具有全部产权,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专业化公司运营。

2)公私合作政府以参股入股、财政补助、优惠政策等方式,与私人部门建立合作,联合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及服务。

3)私人经营政府公开招标、特许经营或开放竞争等方式,吸引私人直接投资建设,并由民营企业负责投资、生产、运营。政府在市场准入、产品质量、服务价格等方面规制。

3、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行模式—特许经营: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独家权利。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或其他法律规定来明确政府与特许权人之间的特许经营权利和义务。特许权的授予可以协商直接授予或通过招标选择。

4、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管制的主要内容(1)价格管制:目的主要三个:约束垄断价格以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和公平;刺激企业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维护企业发展潜力使企业具有自我积累、扩大投资的能力。主要内容是确定价格水平和价格听证制度。2)市场准入管制:为防止资源低效配置或过度竞争,确保规模经济效益,通过批准和注册等手段,对市场主体进入市场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规定进入规则和准入领域。(3)质量管制: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准时性、环境效益等。

2021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精选试题)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1、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 2、扩散型城市化 3、就地型城市化 4、超前城市化 5、城市现代化 6、SOD 7、TOD 8、城市经营 9、住宅市场 10、住宅供给

11、住宅存量 12、住宅需求 13、“熟地” 14、“生地” 15、智能城市 16、划分城市的标准主要有:()、()、()、职业和产业构成的标准。 17、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可以分成:()、副省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五个层次。 18、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将城市分为7类:()、混合城市、()、运输业城市、()、大学城市、()。 19、美国经济学家()在其1973年发表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即前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20、()年初,美国城市率先提出兴建“()”。 21、美国未来学家()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 22、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 23、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包括:“()”、“()”和“()”三项原则。 24、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和()。 25、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将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曲线。 26、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阶段;30-70%为()阶段;70%以上为()阶段。 27、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以前为史前阶段;()为起步阶段;()为加速阶段;()为基本实现阶段;()为高度发达阶段;()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28、城市化主要有()、()和就地型城市化三种基本形式。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 城市经济学的地位与城市的地位有关。马克思早已指出,社会的全部历史,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运动。他具体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列宁更明确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现在,国内外经济学家都承认城市是区域的中心,是"增长极",是"龙头"。现在,国内产生了一种说法,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相比,前者应是三类学科,后者应是二类学科,把城市经济学置于区域经济学之下,对学科的分类不是依据学科的性质和客观作用,不是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依据学科所研究的"面积"的大小,使人忍俊不禁。如果讲一讲国际对接的话,我们不妨看一看美国的经济学分类。据我所知,美国的经济分类共十大类,第十类代号"000”,有三个学科并列:福利计划、消费者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代号"930"的二级学科为"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下还有三个三级学科:"931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932住宅建筑经济学"、"933城市运输经济学";代号"940”的二级学科为"区域经济学",其下有一个三级学科:"区域经济学"。由于城市经济学是二级学科,所以早在1968年美国各大学就有53个系可以培养和授予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学位,如果按照我国某些权威人士的上述见解,一定要把城市经济学学科地位降一级的话,我国以后不仅不会有城市经济博士生,就连城市经济硕士生也不会有了。那么,受损失的不仅仅是这方面的莘莘学子的学位,而且会是我国整个城市经济管理和城市经济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损失,最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损失。城市经济发展受到损失必然连带影响区域经济同时受到损失。事情就会这样走向某些一心想强调区域经济学比城市经济学更重要的同志的意愿的反面。我建议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审慎加以研究和决策。 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断想(一)

城市经济学期末重点总结

1.如何由自给自足—人口均匀分布模型推导出市场型城市和工业型城市的产生? 模型假设如下:①某一地理区域内只有家庭一种经济主体,身兼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色,自给自足,主要生产和消费两种产品:小麦和毛料。②家庭生产小麦和猫了得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和土地,所有家庭面临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③家庭在生产小麦和毛料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产量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情况,即不存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④所有家庭在区域内的通行方式和速度都相同。四个假设简单概括为:自给自足+相同的生产率+不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相同的通行时间。 自己自足模型的价值:①模型提出了导致人口在某一地理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假设,为其后放松这些假设,解释城市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②模型的分析重点是生产率和生产的规模经济③模型着眼于贸易交换和工厂伤残来探究城市陈恒。 自给自足模型的不足:①模型没有考虑社会资本的影响②模型没有考虑土地的有限性。 2.放松模型假设 (1)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设——市场型城市的产生:家庭面临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有所差异,首先,基于绝对优势原理考察生产率差异。无论在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将会导致北部家庭与南部家庭实行分工,相互间交换产品,发生贸易,并从中获益。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①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益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第二,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的位置,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到贸易者的青睐。 市场型城市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从生产者的角度讲,生产率差异足够大,足以补偿运输成本,带来贸易净收益,从而产生贸易②从商人的角度讲,贸易公司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大量采购、运输、销售的成本较低,专门从事贸易活动有利可图③从农业的角度讲,农业生产力足够高,农业剩余足以养活城市中的贸易者。 (2)放松“不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假设——工业型城市的产生:生产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由于实行了专业化分工,从而大大增加了产量,使之超过投入的增加量,当要素价格不变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毛料生产具有存在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如果实行劳动分工,每人只从事毛料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劳动的专业化将会提高毛料产量。实际经济中,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劳动分工的实行、机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大批量采购原材料等,都能够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当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时,意味着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人口围绕工厂集聚,工厂的选址点逐渐演变为工业型城市。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①新中国成立—1957年为第一阶段,这段时间我国的城市化平稳发展,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一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平稳发展,归因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和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为了配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以及通过建立新的工业基地改变工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状况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一阶段重点进行了城市规划建设,体现了城市数量和布局上的变化,一方面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的空间布局有所调整。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城市化率经历了三起两落的变化过程,三次上升分别是1958年-1960、1963-1964以及1972-1978,两次回落分别是1960-1963和1964-1972。在1958-1960年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6.2%上升到19.7%,当年提出的口号“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1960-1963年期间,城市化率连续下降,由于大跃进错误的路线和经济困难带来的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1213

城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2'=24') 1.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行政层级的是()。 A.副省级城市 B.计划单列市 C.县级市 D.建制镇 2.提出中心地等级分步理论的是( )。 A克里斯塔勒 B.奥尔巴克 C.贝里 D.辛格 3.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它是由(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A.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B.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D.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4.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一般来说,( )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 B.居住 C.制造业 D.农业 5.下列不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是()。 A.餐馆 B.矿泉水企业 C.咖啡店 D.面包房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6.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如右图,关于对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表示过剩劳动力 A.L-L31 表示剩余劳动力 B.L-L32点右侧表示边际产值小于最低生存费OF中D C.曲线用。点之间边际产值大于最低生存费用。点与中曲线 D.OFDF拉尼斯和约翰费改进的两部门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7.说明城市化明显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如右. 图。关于这一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劳动力由O增至Q,农业劳动力由L减少至L时,农村中边际产值为零的劳动力213全部出来,内部开始出现一部分剩余农产品,形成对流出劳动力的粮食供给。 B.L-L之间农业劳动力仍然外流,L为粮食短缺点。221 C.L-O之间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小于制度工资,这时农业人均收入不再取决于边际产值,1而是取决于制度工资。 D.L-O之间粮食短缺进一步加剧,迫使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所以L为商业化点。118.关于中间区位定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理论是研究拥有多投入品和多市场的厂商区位时最重要的工具。 B.该理论表明厂商区位选择与每个消费者区位之间距离具有直接联系。

(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Y Y0 Y0 O X0X0X 图8-5 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 2.答:我们之所以把MRT XY= MRS A XY=MRS B XY作为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由于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既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如果MRT XY不等于MRS A XY和MRS B XY,比如,若MRS=2,MRT=1,表明消费者愿意放弃两单位Y商品而得到一单位X商品。但是,生产中多生产一单位X商品仅需要放弃一单位Y商品的生产,说明重新配置资源以增加X商品的生产是必要的。只要MRT与MRS不相等,重新配置资源都会使消费者受益。 3.答:第一,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局限性的含义是在具备所有理想条件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仍然无能为力。由于市场作用的局限存在,其作用范围在客观上受到限制,这就决定了市场失灵的存在。 在现实资本主义发展中,市场万能论早已被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粉碎,市场失灵的现实被人们所公认。市场局限性使得紧紧依靠市场解决一切问题早已不可能了。所以,有市场局限性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已成为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属性和现实。 第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即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在西方经济学的论述中,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调整资源配置终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的不完全性就破坏了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出现市场失灵。由不完全性产生的市场失灵也称为市场缺陷。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不完全性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抽象的理想模型,条件苛刻,现实市场根本不能具备和达到要求的条件。二是社会化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使现实市场更加远离完全竞争市场,破坏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条件,这就必然造成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应该把市场机制与完全竞争市场分开。这就是说,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要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作用程度。 第三,市场本身不完善。这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市场还不够发达;二是市场在运行中出现功能障碍。这是由于市场功能不健全或遭受破坏而出现的市场失灵。市场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不发达,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当今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就是这样。市场在运行中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如:相互竞争的企业勾结形成垄断;企业为谋取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目

1)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状况(几个主要阶段)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最原始的乡村城堡阶段(以城为主) 1、时间: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夏朝初期)的过渡时期,部落联盟阶段。 2、《轩辕本纪》:“黄帝筑城邑,造五城。”《吕氏春秋·君守篇》:“夏鲧作城”,《淮南子》:“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 3、作用:主要表现为军事及其他防御功能。 4、特点:与一般的村落有某些区别,但其生产与生活状况又与乡村无明显的差异。 二、城、市分离(发展)阶段 1、时间:始于夏,迄于西周前期。 2、城:对外具有防御性作用,对内具有政治中心职能。市:固定的生产物的交换场所。 3、特点:“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单概念,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理实体,其性质、功能等相互有别。 三、城、市合一阶段 1、时间:西周至春秋时期。 2、《周礼·地官》:“大市,日昃而市。” 《韩非子·爱臣》:“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羽虽众,不得臣士卒”。 3、作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中心。 4、特点: a.行政、生产、文化、居住、交通等系统开始在空间统一。

b.城市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工肆之人” c.政区的划分与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 d.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乡村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城市的性质 1.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傅筑夫 2.中国古代城市是“城”与“市”从各自独立、分离的个体发展成的复合体。 3.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 4.城市代表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 2)美国城市发展特点 美国城市发展的原型性和典型性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很少受外来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干扰。 ?美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市场经济对城市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在国家的每一个经济转型期,城市的作用都非常明显。 ?美国城市发展史说明:新的资源、技术和商业组织即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产物:新的技术、资源、商业组织,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边疆城市化时期 1、16世纪前北美已有许多小的印第安人聚落。 2、但美国最初那些较大的城镇都是作为欧洲经济前哨站点而建立的。西班牙

“城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经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运行规律的学科。本课程是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发展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外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熟悉中国城市主要经济活动内容的运行现状及规律,学会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所遇到的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内容 城市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失业与贫困问题、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宅经济。 2.难点内容 城市产生的经济学分析,地租理论与土地区位选择、住宅供求与流通、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分析。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 七、作业要求 针对重点内容至少布置4个作业题,形式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题或小型调研报告。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知识考核 占总成绩的70%,采用期末开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2.能力考核 占总成绩的30%,根据听课、作业、质疑、课堂讨论等表现出的能力、素质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推荐教材: [1]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主要参考书: [1] 阿瑟·奥沙利文. 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中信出版社,2003 [2] 保罗·诺克斯, 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M].科学出版社,2009 [3] 谭善勇,王德起. 城市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菲利普·麦卡恩.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 丹尼斯·迪帕斯奎尔, 威廉·C·惠顿. 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解全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 思考题一 1、城市的功能在现实中是如何体现的? 城市功能的含义: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它可以分为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或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指任何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它包括城市的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城市的特殊功能是指城市所特有的功能,他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背景有关。) 例如武汉作为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和位于中国中部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他九省通衢的特有功能,为其建立中国的物流中心打下了基础。 2、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变异现象?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规律体系组成的,忽视城市化规律体系的完整性或结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规律是由时间、空间、质态和量态四个维度构成的体系。 (一)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 (二)基于空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所决定的城市与其辐射区域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领域的互动关系。 (三)是基于动力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城市化的变异现象 (1)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或远方较小都市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中的过度集聚造成的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的城市压力日益增大小从而使人们倾向于迁移至郊区居住。 (2)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一般的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比较发达,并不依赖于第一产业。而我国过多的依赖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3、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与国民经济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本质特征就在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精简)确定

2010年城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说明:问答题请一定展开,否则要扣分。 1.什么是城市经济?它有哪些特征?其地位和作用如何? 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 城市经济的特征 1.以工商业为主体 2.以地域空间为组织形式 3.聚集性和高效性 4.开放性和网络性 5.综合性的经济。城市的经济门类多、行业全、设施齐。 城市经济地位和作用:其一,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 其二,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核心支柱 其三,加深了社会分工,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其四,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另外,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环境,从今科技进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哪些? 城市化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比例不断增加,非农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不断集聚或扩散,非农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的动态演变过程。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单一测度方法主要包括:人口比重测度法、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和城市土地比重测度法 人口比重测度法,即采用某一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 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即采用某一地区或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城市土地比重测度法,采用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复合指标法,主要是城市成长力系数测度法以及城市度测量法 3.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特征) ①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②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③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④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 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 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 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 二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什么是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地方化经济:主要指同一行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 城市化经济: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的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或者当经济对企业和行业而言都是外部经济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济。 两者之间的关系: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化经济是一种行业的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是

城市经济学试题1

第1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A)命题者:共1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交通环境 2、可持续发展 3、urban economics 4、urban area 5、住宅存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有、、。 2、住宅具有、的属性。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和聚集经济三个经济原因。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租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城市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相关税费有哪些? 3 四、计算与论述(30分)Q 1、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啤酒厂通常位于市场附近(距离投入品原产地较 远),而葡萄酒厂通常位于其投入品原产地(距离市场很远)。(10分) 2、下表总结了再同一地区从事小麦和布料生产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 output per labor hou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tion east west east west wheat 1 6 cloth 1 2 a、完成表格内容。填写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小麦和布料的机会成本。(5分) b、假设运输的费用为0,交换的比率为2kg小麦换1m布。如果一个西部家庭将一小 时生产布料的时间用于生产小麦,并将其交换为布料,这样做是否更合算。(5分) c、假设进行(b)中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4小时,那么这个交易是否仍有利?当交易 成本(每次交换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时,从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零?(5分) 3、Write an essay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on your opinion.(5分)

经济地理学 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1

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两者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土地利用形态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及方式选择,从宏观上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供给模式,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又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产生反作用,交通会改变城市地区的可达性,从而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强度及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中的土地开发会使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量增加,两者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反馈。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1.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布局与城市土地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布局也会影响城市经济的集约程度和人口密度分布。 3.城市交通系统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极大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狭义上的基础设施常常接近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市政公用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环卫等,适当放宽则可以经常地包括水利、交通、环保、防灾等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公用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特性:服务的公共性、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效益的外部性与间接性;自然垄断性与使用的低边际成本;建设的超前性与使用的耐久性;供给的门槛性与连续性;运行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影响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 具有地方公共物品性质和外部性的城市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道路、桥梁及场站设施,城市环境系统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设施。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一般由企业提供,主要包括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邮电及通信设施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收费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条件:体制市场化、投入资本化、经营主体的企业化、产品的商品化、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政策:政企分离、领域开放、允许竞争、消费有偿、合理定价、财政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的规划与布局提供基础、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基础设施的未来容

城市经济学_概念_流派及其理论演进_周伟林

城市经济学: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 周伟林 严 冀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的路径主 要有两个:一个是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另一个是侧重从宏观层面来研究。从理论流派上看,主要 为“主流城市经济学”与“保守主义城市经济学”。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经 济地理学”这种新的关于城市经济研究的理论正在快速地兴起———它试图回答城市经济学中一系列 最为本质的问题,新经济地理学家正在把城市经济学拓展为一个具有更为广阔前景的经济学内部的交 叉学科。 [关键词]城市;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规模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9)12—0084—05  作者简介:周伟林,男,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 200433;严冀,男,经济学博士。 本文尝试对城市经济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它们首先涉及了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方法论和理论流派;另外,就该学科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包括前沿问题也作了简要的回顾。 一、基本概念 城市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这里,我们把城市范围定义为具有较高人口密度和较大人口规模的地带(以某个最小人口规模为参照系)。实际上,很多有关城市中心地带的研究都是假设在某个城市内部的中心人口密度达到最大的峰值,距离这个城市越远,人口的密度下降的数量就越多。可见,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学和它的姊妹学科———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后者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都强调从空间(而不是工业门类、经济主体的职业或是其它划分经济体的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因此这两个领域采用的很多研究方法和模型都是非常类似的。 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路径主要有两个:第一类是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或者说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比如,有关城市内的人口空间密度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家们一直很感兴趣的命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址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公共服务、地方的税收、当地交通状况等等。第二类则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的经济问题(M c D o n a l d,1997)[1],在此,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的过程。大量的宏观城市经济增长模型都假设城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商品的交换。特别在有关城市体系的研究中,体系中的每一个城市都负责一组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因此城市体系总体上的某个变动都会对该体系内的每个城市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很多情况下这些城市的职能也会发生改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讨论城市经济的方法只是一个过于粗略和简单的划分,它们在实际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相互独立的。很显然,城市类型和职能的显著改变肯定会对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变化同样对城市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深刻的意义。例如,城市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有能力的劳动力进入该城市,而反过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内的工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从19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围绕城市经济问

城市经济学

院(系 ): 专业: 年级: 学生姓 名: 学号: 课堂号 :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密 ---------------------------------- 封 ----------------------------- 线 ---------------------------------------------------------

第 2 页(共 4 页 )

------------------------------------------------- 密 ---------------------------------- 封 ----------------------------- 线 ---------------------------------------------------------

发展经济学第12章思考题答案要点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B.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C.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D.以上都不对 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投人得越多,其产出的边际产品会()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一定 3.传统的主要以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的发展概念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 D )。 A.可持续的发展 B.注重社会公平的发展 C.依赖政府计划的发展 D.经济增长 4.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绝对的贫困是一种不能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 B.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C.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一对应的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广大国家,被称为( acd )。 A.发展中国家 B、南方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欠发达国家 E.传统国家 2.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主要指( ac )。 A.人均收人水平低 B.类似于富裕国家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贫因 C.贫富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中的差距更大 D.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低 E.通过追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可以解决的贫困 3.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除公开的失业外,必须加上( bd )。 A.临时的失业 B.隐蔽的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 就业不足 E.结构性失业 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主要有下列几种理解( ABBDE )。 A.经济发展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 B.经济发展不仅是增长的问题,也是缩小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消灭绝对贫因的过程 C、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外,还必须伴随思想观念、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 D.经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E.经济发展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 1、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2、人类发展指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建立了相应的人类发展指数。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它包括人们的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 四、简答题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异同是什么? 经济增长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来衡量一国居民的经济福利增长。 经济发展是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除了经济增长外,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城市经济学考题复习.docx

城市经济复习 填空 12345 工业化进程经济组织规模同心圆模式城市发展的 规律 微观经济学 选择 12345678910 C C B D B C A D C D 填空题 12345用地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空间结构 选择题 12345678910 C C A D B1)D I) 简答题 1.经济区 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地理环境,口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5分)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5分) 2.房价收入比 某个住宅市场上某个指定时期内销售的住宅的自由市场价格中位数(或平均数)(5分)和该市场上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或平均数)的比值。(5分)

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某一生产内部随着生产规模的上升,(5分)生产成木逐渐下降 或效率得以提高的经济现象。(5分) 4.具体谈谈中国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现实意义 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2 分)增加城市政府收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经济发展,(2分)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2分)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有效保护城市郊区农地。(2分) 5.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由。 是(3分)。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屮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个百分点。(1分)H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己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2分)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菲农业人口计算,屮国城市化水平约百分Z三V,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Z三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2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Z三, 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屮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2分) 简答 1.超前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3分)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 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3分)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4分)

《城市经济学》课程标准.pdf

《城市经济学》课程标准 (Urban Economics )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城市经济学是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城市系统经济运行、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分析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为发展城市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课程主要为后续的《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设计》、《区域规划》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具体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与区域运行的经济要素与经济机制,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的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市问题与政策,城市管理的经济理论。 2、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课程名称 城市经济学课程编码08054214 课程类型及 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考试/考查考查适用专业 城乡规划开课单位建筑系总学时 32 总学分 2

学习掌握从经济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 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观察、思维、推理、判断、分析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形成敬业、守信、高效、协作、精益求精等职业道德与素质,使学生能自 觉树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的意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因《城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采用讲授法与案 例分析法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其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我国经济改革、城市发展的现状和不断变化的发展动态同,结合当前形势,部分章节采取课堂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其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 单元一: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教学目标:理解城市的定义、主要特征;掌握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主要特征;了解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认定、城市经济学产生与 发展的脉络、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 1、基础内容:1.1 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 1.2 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 1.3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 学时:2 重点:城市的定义、主要特征 难点: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基本理论与知识的讲解、课堂讨论 2、提高内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及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3、拓展内容:北京市城八区的不同功能定位 单元二:城市化经济分析及中国均衡城市化方针政策 教学目标:理解城市化定义;掌握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集聚经济、城市化经 济与城市化;了解城市化悖论与均衡城市化分析、中国可持续均衡城市化的方针政策 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