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 图形的运动(二)《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 图形的运动(二)《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一图形的运动(二)《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

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的过程,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地学习体验。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轴对称图形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一起欣赏各种各样的图案。

师问:这些图案漂亮吗?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对了,对于这些轴对称图形,大家已经初步认识过,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些图形有什么性质。

2.师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

二、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图片(例一图片)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师:昨天同学们带着问题预习了《轴对称图形》,那谁先来展示自己收集或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争先恐后展示作品;师请四位同学上台展示并介绍) 生1:招牌猫、梅花鹿、兔子、老虎、狮子、酷狗 生2:中国结和自己剪的天安门城楼剪纸。 生3:我收集的是各地名胜古迹的轴对称图形大门。 生4:我收集的是从电脑打印的电脑图标。 师:还有谁要展示吗?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展示呀!那好吧,高老师让你们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先在小组中互相展示,然后选出精美的贴在卡纸上,再张贴在黑板上。 (小组内展示,并选出精美的贴在卡纸上,并张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刚才精选了这么多轴对称图形,高老师看了很开心,可见同学们在收集的时候都很用心。你们看,这是 生:(齐)双喜字、螃蟹、电脑图标、生中国结的照片、卡通画 师:同学们,关于轴对称图形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轴对称图形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

生2:怎样制作轴对称图形? 生3:在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轴对称图形会怎样? 生4:为什么会有轴对称图形? 生5:怎样把轴对称图形定位? 生6: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7: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 生8: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 生9: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10: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刚才大家都提出了很多问题,那么高老师就把问题归纳成这么几个。如果有遗漏你们提出来再补充。 师板书: 1、什么轴对称图形?(共同特点) 2、对称轴指什么?

3、如何判断? 4、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不能缺少) 师:现在我们就围绕着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一起来探讨吧。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指什么? 生: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说得真好,哪位同学再说一遍。 师:下面请你们拿出手中的轴对称图形,对照着跟同桌说一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师巡视) 生1:把图形对折,两侧图形完全重合,中间的就是对称轴。 生2:把图形对折,使两侧图形完全重合,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你们想看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练习题 姓名:班别: 学号: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三.选择。 1.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3.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 4.(2004·安徽)如图14-18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1)(2) B.(1)(3) C.(1)(4) D.(2)(3)5.(2004·厦门)如图14-19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图14-19 A.(1)(2) B.(1)(3)(4) C.(2)(3) D.(1)(4) 6、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N B、S C、L D、E 7、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B、C、D、 8、将写有字“B”的字条正对镜面,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A、B、C、D、 9、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 B.(-3,2) C. (3,-2) D.(-3,-2) 10.小强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 四.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B : 第10题图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图形的运动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了解图形的运动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感受和欣赏图形的美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运用平移、对称、旋转设计有趣的图案,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和具体情景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指定的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或将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旋转。 2、整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整理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

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的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新授时已有较好的掌握。本节复习,重点是运用。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知识的应用。 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提纲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观察给出的图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试一试。 刚才我们解决了关于图形运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相信同学们已经将记忆中我们学过的有关图形运动的知识调动起了,下面我们将这些知识系统的进行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活动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活动案例与反 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活动案例与反思 一、案例 片断一:从活动中发现对称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的脸部图形,二只眼睛在人脸的同一边,~看后笑声可不能太大哟。 ,出示不对称的大头娃娃的脸部图。, 提问:你们为什么笑, 生1:因为他脸上两只眼睛长到了一边~很滑稽。 生2:因为他的脸部不对称。 师:“脸部不对称”说得好~那你能够让这张脸变成对称的吗, ,一学生上来移动其中的一只眼睛到右边~但看看还不满意~摇了摇头。, 师:你为什么摇头, 生:我看还不是很对称。 师:那有谁能够使这张脸变得很对称的, ,一学生又勇敢地上黑板重新移动那只眼睛:用尺子量了一下左眼离鼻子的距离~然后再以同样的距离放好了右眼。,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想~要做到对称~必须使左右眼离中线——鼻子的距离相等。 ,学生都鼓起了掌。, 师:太棒了:那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种对称的情况, 生1:教室里的窗户。 生2:我们穿的裤子。

生3:汽车两边的轮胎。 …… 片断二:从操作中理解对称轴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的纸~先对折一下~然后随你剪一个什么图形~再展开~并观察一下~看你有什么发现~好吗, ,学生自主地剪纸~同桌间讨论各自的发现。, 师:谁愿意把自己剪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纷纷上来把剪的图形放到展示平台上。, 师: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居然剪彩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形~真不简单:那谁能够说说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吗, 生1: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 生2: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都能完全重合。师:讲得真好~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吗,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师:讲得真棒:那你能告诉我中间的这条“折痕”叫什么吗, 生: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片断三:从交流中掌握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实践~知道了什么叫轴对称图形。现在我们把课前准备的树叶拿出来~小组讨论一下~按今天所学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好吗, ,学生讨论~把带来的树叶分成轴对称图形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两大类。, 师:谁愿意把“轴对称树叶”放到展示平台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一下你的想法。…… 师:我们生活中不起眼的树叶都有“轴对称”的情况~那你能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轴对称”,你又准备在哪些地方利用“轴对称”的知识, ……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教学 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 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

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图形的运动练习(六年级数学)

《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一、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 ”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1)画出三角形AOB 绕O 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4格

四、画出三角形沿直线轴对称后的图形。 下列各题中图形旋转都是绕中心点进行的。 (1)图A 向右平移五个格得到图B.( ) (2)图A 逆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五个格得到图B.( ) (3)图B 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左平移五个格得到图C.( ) (4)图B 逆时针旋转9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左平移五个格得到图C.( ) (5)图C 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八个格得到图D.( ) (6)图B 顺时针旋转18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右平移三个格得到图D.( ) (7)图A 顺时针旋转9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右平移八个格得到图D.( ) 六.请将方格中的小旗子先向右平移8格,再绕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画出按2∶1扩大后的图形。 七、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三角形A 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B 。 (2)画出三角形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C 。 (3)画出三角形A 按2∶1放大后的图形D 。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一填。(每空3分,共15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二、判断。(每空3分,共15分)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① A B C D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台灯。 A、1 B、2 C、4 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每空2分,共14分) □□□□□□□ 五、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每空3分,共18分) ( ) ( ) ( ) ( ) ( ) ( ) 六、下面哪幅图是由图(1)平移得到的?写在。(3分) (1) (2) (3) (4) (5) (6) 七、把平移后能和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每空3分,共12分) 九、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都画出来。(每空2分,共8分)

九年级数学: 23.2.2中心对称图形练习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要点感知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这个点叫它的____. 预习练习1-1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____;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____. 1-2(汕尾中考)下列电视台的台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3(南京中考)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轴图形的是( ) 知识点1认识中心对称图形 1.(哈尔滨中考)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郴州中考)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等腰梯形 3.(益阳中考)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徐州中考)顺次连接正六边形的三个不相邻的顶点,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该图形( ) A.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但并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中心对称图形但并不是轴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5.(三明中考)下列正方形中由阴影部分组成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6.如图,下列汉字或字母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知识点2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7.(西宁中考)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构成如图的四个图形,其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8.如图,直线EF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若AE=3 cm,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15 cm2,则CF=____,四边形EDCF的面积为____. 9.如图是某种标志的一部分,其对称中心是点A.请补全图形. 10.(济南中考)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1.三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则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 A.第一张 B.第二张 C.第三张 D.都不是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单元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一)第28~36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时安排:4课时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 2.平移和旋转…………………………1课时 3.解决问题:剪一剪…………………1课时 4.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初三中考数学轴对称

中考全国试卷分类汇编 轴对称 1、(绵阳市)下列“数字”图形中,有且仅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A ) [解析]B不是轴对称图形,C、D都有2条对称轴。 2、(济宁)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轴对称做最短路线得出AE=BE,进而得出B′O=C′O,即可得出△ABC的周长最小时C点坐标. 解答: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点坐标为:(﹣3,0),AE=4, 则BE=4,即BE=AE, ∵C′O∥AE, ∴B′O=C′O=3, ∴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故选:D.

(第10题图)E D C B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C 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3、( 临沂)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 AB=AD. (B) AC 平分∠BCD. (C) AB=BD. (D) △BEC ≌△DEC. 答案:C 解析:由中垂线定理,知AB =AD ,故A 正确,由三线合一知B 正确,且有BC =BD ,故D 也正确,只有C 不一定成立。 4、(凉山州)如图,∠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 1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考点: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要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则∠2=60°,根据∠1、∠2对称,则能求出∠1的度数. 解答:解:要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 ∠2+∠3=90°, ∵∠3=30°, ∴∠2=60°, ∴∠1=60°. 故选C .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对称、旋转、分割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强烈推荐】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圆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 3、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4、()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5、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6、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过来,直线两侧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 7、对称轴_______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 8、宋体的汉字“王”、“中”、“田”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_________. 9、长方形有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条对称轴. 10、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_____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

11、右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为() 1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二、选择题。 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S B、H C、P D、Q 2、下列各种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图是一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4、下列图形中:角、线段、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长方形 6、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圆 D、半圆 7、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种画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92-93页的内容。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并感受图形运动的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的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能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找出各自的特点,为弄清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的特征作出有益的探究。最后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的图案,使学生了解由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美丽图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质疑回顾,引导练习。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下列图案。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判断图案分别是怎样变换来的?引导学生回忆图形的运动的方法。 二、质疑回顾: 1.平移。 (1)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2)什么是平移?平移的特征是什么?在方格纸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学生交流汇报如何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3)随堂演练1: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 2)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过渡到平移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旋转。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2)什么是旋转?旋转有什么特点? (3)判断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4)随堂演练2:将△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先复习图形旋转特点及注意的问题,再在方格纸中作图,易于学生突破画旋转图形这一难点。 3.轴对称。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什么?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

六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 实录

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 录入者:轩斋笔记 1、 谈话导入: 师:今天,张老师非常高兴,和咱们碧波小学的六(1)班的同学在接近吃午饭的时候,上这堂课。张老师觉得高兴,同学们,你们觉得高兴吗?(高兴)声音给了张老师不少的信心。说实话,张老师一开始也是满怀着期待和高兴的心情,来准备上这堂课的。可是,一走进这会场,张老师可有点高兴不起来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张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谁知道张老师可能担心什么? 生1:你担心我们表现不好。 生2:担心上课时会出错 生3:我觉得老师会因为我们有点紧张。 师:张老师就直说了吧。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的简单,只有一个字。 张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会不会“玩” 生(大声说):会 师:张老师还真有点不太相信,说实话啊,现在的孩子还真不怎么会玩。你们真会玩? 生:会。 师:口说无凭,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出示一张白纸)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玩? 生1:我会折飞机 师:第一次听说女孩也会折飞机,挺好! 生2:我会折青蛙,然后和同学们一起玩。 师:你真是调皮、可爱。 生3:我会把它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折出星星,然后许个愿望! 师:呀,很有诗意!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看来咱们这一班同学还真会玩。想知道张老师怎么玩这张纸吗? (想)那可就要认真瞧了。 师: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任意地撕下一块。虽然任意,但是撕的很认真的。想玩吗》(想)谁都有机会。 师: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张白纸,不妨这样来玩一玩。开始! 学生撕纸(师:撕的时候可要认真了。) 师:撕完了吗?真别说,咱们苏州的小男孩,小女孩还真细致,撕的一个比一个认真,而且一个比一个小巧。怎么小桥流水嘛。行,怎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和大家展示一下?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例1】下面的汉子都是对称的,已经给出了每个字的一半,请把它们写完整。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对称法”根据给出的一半汉字写出完整的汉字。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画出另一半,看看这个汉字是哪个汉字。 解答: 【例2】神奇的转盘。 (1)转盘的运动是()现象。(2)小猫转()格就可以到熊猫现在的位置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旋转”的方法求出物体运动后的位置和判断旋转现象。解答时,先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是不是旋转,然后再判断旋转的格数。 解答:(1)旋转(2)2 【例3】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对应法把一个图形平移,解答时要找到图形对应点平移的距离是不是4个格,平移的方向是不是向右。 通过观察上图发现,只有黑色图形和它右边的图形是经历向右平移得到的。 (如下图) 解答: 【例4】拿一张长纸条,将它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并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如图: (1)在得到的花边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可以通过怎么得到? (2)观察整条花边,左起和右起的两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有什么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对称和平移知识解答图形运动知识,

解答时可以采用分组法来判断是平移还是对称。 (1)在得到的花边中,把相邻的两个图案看成一组,这时会发现,它们是对称关系;如果把相见的两个图案分成一组,发现这两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2)左起和右起的两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是对称的。 解答: (1)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对称的;相间的两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2) 这两组图案是对称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姓名:班别: 学号: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二.判断。 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三.选择。 1.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3.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 4.(2004·安徽)如图14-18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1)(2) B.(1)(3) C.(1)(4) D.(2)(3)5.(2004·厦门)如图14-19所示;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图14-19 A.(1)(2) B.(1)(3)(4) C.(2)(3) D.(1)(4) 6、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N B、S C、L D、E 7、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B、C、D、 8、将写有字“B”的字条正对镜面;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A、B、C、D、 9、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 B.(-3;2) C. (3;-2) D.(-3;-2) 10.小强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 四.作图题。 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B : 第10题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2.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 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情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同的角度。 3.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平移设计的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第三种几何变换——平移。教师予以板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中心对称》教案

23.2 中心对称(1) 教学内容 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掌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问题.复习运用旋转知识作图,?旋转角度变化,?设计出不同的美丽图案来引入旋转180°的特殊旋转──中心对称的概念,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利用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点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2.难点与关键:从一般旋转中导入中心对称.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题. 如图,△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转 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老师点评:分析,本题已知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是点D,且 旋转中心也已知,所以关键是找出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显然, 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都符合要求,?一般我们选择小于180°的 旋转角为宜,故本题选择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已知一对 对应点和旋转中心,很容易确定旋转角.如图,连结OA、OD ,则∠AOD即为旋转角.接下来根据“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和“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这两个依据来作图即可. 作法:(1)连结OA、OB、OC、OD; (2)分别以OB、OB为边作∠BOM=∠CON=∠AOD; (3)分别截取OE=OB,OF=OC; (4)依次连结DE、EF、FD; 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二、探索新知 问题:作出如图的两个图形绕点O旋转180°的图 案,并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是否重合? 2.各对称点绕O旋转180°后,这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老师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COD重合.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下面是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 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 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 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动手画一画,折一折。 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是本节课达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

设计者:张盼盼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执教者:张盼盼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图形的运动 (一) 版本 名称 人教版 总课 时数 单元章 节名称 图形的运动(一)页码28-36 册次第四册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重点 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教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个性调整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 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 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 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 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 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 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 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 识。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 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 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 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 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 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能够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做什么图形? 选什么工具? 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