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知识分享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知识分享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知识分享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罐后皮肤表面的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

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罐斑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

中医认为:

罐斑显水汽、水泡或水肿,表明患者湿盛、寒凉或受寒潮湿而致病; 罐斑呈血红或黑红色水泡,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罐斑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寒加血淤症,轻重有差别;

罐斑紫红或紫黑色,或出现丹痧、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热毒症;

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表明患者有风症;

罐斑皮色无变化,触之不温,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拔罐时吸拔之后,没有罐印或虽有罐印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提示病邪尚轻;如因技术日不退,常表示病邪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随着病情的好转,颜色也会随着减轻,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浅析:不同身体区域罐斑的诊断方法

对于拔罐,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拔罐时,皮肤会对拔罐的刺激产生各种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亦或是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我们称皮肤的这些表现为“罐斑”。准确来说,不同罐斑出现在身体的不同区域,也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那么,不同区

域的罐斑给我们带来的是身体上的哪些危险信号呢?下面具体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罐斑的诊断

肺区罐斑:

1、起罐时两侧出现紫红色斑点是支气管炎。

2、起罐时出现潮红色斑片是肺热,有口渴、胸痛、等症状。

3、起罐时出现小片疹子时,是呼吸道有炎症,如咽炎、鼻炎等。

4、出现淡紫色或红色为扁条腺炎。

5、出现淡紫色或红色为淋巴肿胀。

6、出现白色为肺虚。

7、出现毛孔粗大为风犯,受风寒。脖颈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有上下相连的紫红色是心经不通,可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2、起罐时出现有小面积斑片,表示相交头部有脑供血不足现象,如头晕、头有麻胀感。

3、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条表示患者是颈椎疾病

4、起罐时出现白色,是属心肌缺血。

5、起罐时如出现毛孔张开很大,并伴有雾气,为风湿性心脏病。

6、出现白色为气血亏损,

7、出现凹陷状为心血不足,脉弱,气短。

8、出现红色为心火大

胆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有凹进去的小坑是胆结石。

2、起罐时周围出现紫红色斑点表明胆的排泄功能失调,可出现口苦、两肋胀痛、黄疸等疾病。

3、出现白色,胆功能低下。

4、出现淡紫色圈圈,受过惊吓,胆小。

5、出现片状红疹为胆囊炎。

肝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有潮红色疹状,属肝经实火,可出现头痛、易怒,面红耳赤、尿黄、便干等症状。

2、起罐时罐斑中央发青时,表明患者有肝炎。

3、起罐时如周围出现淡紫色圈圈,圈内呈白色状,为气滞即生气所致。

4、周围出现紫圈为脂肪肝,

5、大面积出现潮红色,并伴随肿硬状为酒精肝。

6、整个肝区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为血粘稠度高。

7、出现紫青色并僵硬壮为肝硬化。

8、有紫青斑出现,斑中有白色相间,可能部分伴有肝腹水。

脾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潮红色疹状时,表明为食欲不振或食后两肋胀满,大便稀并可伴有眩晕,倦怠等症状。

2、起罐时如出现紫红色并有隆起的现象,表明有脾肿大征兆。伴随脾气暴躁,性情不稳。

3、出现红色或潮红色并伴有毛孔粗大现象,表明脾脏湿热,恶寒,出虚汗。

4、出现凹陷状,表明脾脏功能运化较差,无力,行动迟缓,性子慢,不喜言语。

5、出现淡紫色或紫色圈圈表明气滞,脾气不好,经常发脾气。

6、整个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为高血脂,血粘稠度高,可能伴随有血压偏高现象。

胃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潮红色斑片,有胃病。

2、起罐时中央为白色,属胃寒病,表现为胃痛,遇寒疼痛加剧。

3、起罐时如出现有红色,表明上火、食欲不振、积食等。

4、起罐时如出现淡紫色圈圈,代表生气状。

5、周围出现淡紫色圈圈,为浅表性胃炎。

6、周围出现深色紫圈圈,为慢性胃炎。

7、有凹陷状并伴有淡紫色,为萎缩性胃炎。

8、呈凹陷状,并伴有灰白色,表明胃功能低下,蠕动慢。食少,大便不正常。

大肠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罐斑,表示大肠有热,可出现大便干燥或出现口臭、头晕等现象。

2、起罐时如出现淡紫色圈圈表明大肠有宿便,干燥等。

3、起罐时如出现白色表示为风寒侵体,主要在腹部。

4、出现潮红色,并伴有毛孔粗大,为大肠湿热,消化差,大便勤,或有餐后迅速排便现象。

5、出现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状,大肠蠕动慢,或伴有三、五天才能大便,并伴有大便干结。

6、出现红色斑点,为肠炎,如有紫色斑点为慢性肠炎。如为淡紫色斑点为过去得过肠炎。

小肠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状时属小肠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异常、小腹绞痛、腹胀。

2、白色,毛孔粗大,为风寒侵体,主要在腹部,并伴有肠鸣、气转等现象。

3、出现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状,为小肠蠕动慢,

4、出现紫红斑点为肠炎。

5、出现暗红斑圈为溃疡点。

6、出现暗紫色表明肠内有毒素。

7、出现淡紫色斑点为以前有过炎症。

8、周围出现暗紫圈为大便不下,干结,并伴有宿便存在。

肾区罐斑:

1、起罐时出现紫红色斑点,属肾气不固,如慢性肾炎,小便频数而清。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腰腿酸痛。

拔罐技术(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拔罐技术(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目录 一、适应范围 (2) 二、评估 (2) 三、告知 (2) 四、物品准备 (2)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3) 六、注意事项 (4) 附: (6)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6)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范围 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5.对拔罐操作的接受程度。 三、告知 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情递减。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治疗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护士会做相应处理。 4.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罐数个(包括玻璃罐、陶罐、竹罐、抽气罐等)、润滑剂、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广口瓶、清洁纱布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1.核对医嘱,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以玻璃罐为例:使用闪火法、投火法或贴棉法将罐体吸附在选定部位上。 6.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感。 7.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常用拔罐手法: (1)闪罐: 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发热的拔罐方法,以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适用于感冒、皮肤麻木、面部病症、中风后遗症或虚弱病症。 (2)走罐: 又称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层润滑剂,将罐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罐后皮肤表面的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

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罐斑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 中医认为: 罐斑显水汽、水泡或水肿,表明患者湿盛、寒凉或受寒潮湿而致病; 罐斑呈血红或黑红色水泡,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罐斑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寒加血淤症,轻重有差别; 罐斑紫红或紫黑色,或出现丹痧、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热毒症; 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表明患者有风症; 罐斑皮色无变化,触之不温,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拔罐时吸拔之后,没有罐印或虽有罐印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提示病邪尚轻;如因技术日不退,常表示病邪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随着病情的好转,颜色也会随着减轻,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浅析:不同身体区域罐斑的诊断方法 对于拔罐,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拔罐时,皮肤会对拔罐的刺激产生各种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亦或是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我们称皮肤的这些表现为“罐斑”。准确来说,不同罐斑出现在身体的不同区域,也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那么,不同区域的罐斑给我们带来的是身体上的哪些危险信号呢?下面具体为大家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些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 些 拔罐疗法作为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接受拔罐治疗的患者每天、每人、每次治疗至少需要10~30个火罐,特别是在针灸科和推拿科等中医特色鲜明的科室,当治疗人数较多时经常出现火罐需求数量大而不够周转的情况,如果此时消毒再不严格,火罐上污染菌落数超标,容易引起医院内感染[1]。2017年7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颁布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中对于罐具的消毒有了明确规定,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清洗消毒这些材质各异的火罐,从而降低引起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呢今天就跟大家来唠一唠。 方法一、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此法一般有消毒供应中心才能实现。需有清洗消毒器(机)、水处理设备。方法:先用流动水洗净擦干,再放进清洗消毒器(机)进行清洗消毒,90℃/5min

或93℃/2.5min。要求采用经纯化的水,电导率≤15μS/cm (25℃)。最后干燥保存备用。不过,指南[2]中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方法二、手工清洗、消毒 1.手工清洗 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手工清洗流程见图1。 图1 罐具手工清洗流程图 2.消毒 2.1含氯消毒液消毒:清洗后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清洗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加盖使其完全浸泡,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2.2 清洗后完全浸泡于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消毒后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保存备用。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附件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 367-2012)》中附录 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整理)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 【健康理念】:好轻松?好健康?好生活 中华好轻松拔罐疗法—主病病症与选穴 症状穴位 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 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拔罐罐印分析

拔罐疗法--罐印分析(转贴) 冬天快来了,很多人都会被腰腿酸疼,脖子僵硬折磨,拔罐疗法是针对这样状况很好的一种治疗方法。我把自己整理的文章转到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罐印所反 映出来你身体的病症。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祛除瘀滞、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扶正祛邪,治愈疾病,增强体质的功能。更由于拔罐疗法操作简便,易学易懂,适应症广,治疗效果好,保健作用明显,无副作用,罐具简单等特点而成为家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拔罐往往会出现局部潮红、紫红、紫黑、水泡、出血点、血泡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而引起治疗者的恐惧,更因一些人不知道出现这些不同的反应所对应的病症对拔罐疗效而怀疑并排斥。其实这些颜色和形态的变化都是拔罐的正常治疗反映,在反复拔罐治疗中会逐渐消失,不需顾虑,一般情况也不需要处理,可待其自然吸收,即使出现大的水泡等情况,也只需将水泡局部用酒精消毒后,刺破水泡,挤出泡内液体,3-5天即可愈合。 现将一些常见的罐印色素反应综述如下,供拔罐者辨别病情状况时参考: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多为气滞血淤之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瘀症,罐口部分呈紫黑色,多为火毒,如发紫伴有斑块,多为寒凝血淤之证,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样。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盛火旺。 5、罐印红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稠度高,且有热邪。 6、罐口部位皮肤发白,触之不温,发冷、发凉,起白水庖,多为风湿重一些。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没有其他的现象,表明多是贫血,虚寒、湿邪;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不发凉,不起白水庖,多是风寒较重。如白庖中夹有白沫,而留罐过程中感到痒,多为排风寒和排风湿。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 温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和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应,起黄 水泡或黄绿泡和脓水及黏稠物、果冻样物,多为有炎症且比较重。 10、感觉拔罐部位疼痛,表示体内有火毒,感觉罐口部位先痛后痒,表示先排火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 (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 1.1.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 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 罐中气暖 D. 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 血虚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热盛 3.3.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 热 B. 瘀 C. 里寒

D. 风湿痹症

4.4.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 割治 B. 火针 C. 磁针 D. 电针 5.5.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 灸罐法 B. 面垫罐法 C. 水罐法 D. 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29:20 30 分钟 1. 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 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 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 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 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 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 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 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 容易破损,导热快 D. 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 投火法

B. 架火法 C. 滴酒法 D. 悬火法 4. 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 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 可反复应用 D. 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 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 抽气排气罐 B. 电动排气罐 C. 挤压排气罐 D. 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9:27 1.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 A. 缓刺 B. 速刺 C. 挑刺 D. 散刺 2. 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紫红、暗 红 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 红 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 样 说明快痊愈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

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就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8:30 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罐中气暖 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血虚 B.气虚血瘀 C.气血两虚 D.热盛 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热 B.瘀 C.里寒 D.风湿痹症 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割治 B.火针 C.磁针 D.电针 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灸罐法 B.面垫罐法 C.水罐法 D.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0 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容易破损,导热快 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投火法 B.架火法 C.滴酒法 D.悬火法 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可反复应用 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抽气排气罐 B.电动排气罐 C.挤压排气罐 D.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7 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 A.缓刺 B.速刺 C.挑刺 D.散刺 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 A.火力排气法 B.抽气排气法 C.挤压排气法 D.刺络(刺血)罐法 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 A.留罐法 B.闪罐法 C.走罐法 D.刺络(刺血)罐法 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 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 B.先左后右用罐 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医药知识。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考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是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的传统医学。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内处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称整体观念。 (二)辩证论治 辩证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疾病的有关症状和体征及相关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归纳,整理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 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辨证论治,辨证是对疾病作出具体深入的分析,论治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概念: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属性。最初划分阴阳的准则是向日和背日。 凡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功能的--------属阳。 静止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衰减的、物质的--------属阴。 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 在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上部,体表,背部,六腑,气——阳 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血——阴 ②说明生理功能 阴阳的平衡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的消长平衡。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表现。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贮存。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 ③说明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的结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④诊断上的应用 临床疾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可以概括成阴证,阳证两大类。 阳证——表证,实证,热证,(急性的,进行性的,亢进的)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慢性的,退行性的,衰退的) ⑤治疗上的应用 1)损有余,补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阳胜则热——清热,阴胜则寒——祛寒 阴虚则热——滋阴,阳虚则寒——温阳 2)归纳药性 四气:温热——阳,寒凉——阴 五味:辛甘——阳,酸苦咸——阴 特性:升浮——阳,沉降——阴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它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自然的事物作广泛的联系,根据其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归属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走罐法的适宜治疗部位() A、脊背 B、头部 C、腰部 D、大腿 E、面部 正确答案: B 2【单选题】留罐法的留置时间一般为()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E、30分钟 正确答案: C 3【单选题】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常选用的拔罐法是()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络拔罐法 E、水罐法

正确答案: C 4【单选题】拔火罐时医用棉球所使用的溶剂是() A、75%酒精 B、乙醇 C、碘伏 D、95%酒精 E、双氧水 正确答案: D 5【单选题】拔罐法最早称为() A、吮血疗法 B、角法 C、火罐气 D、拔罐法 E、吸筒法 正确答案: B 6【单选题】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方法是() A、闪火法 B、投火法 C、贴棉法 D、架火法 E、滴酒法 正确答案: A

7【单选题】用纸片燃着投入罐内,将其吸把于应拔部位的方法称() A、闪火法 B、投火法 C、贴棉法 D、架火法 E、滴酒法 正确答案: B 8【单选题】儿童患者适宜用() A、走罐 B、针罐 C、闪罐 D、药罐 E、留罐 正确答案: C 9【单选题】若肩背疼痛且范围较大应选下列哪种方法为好() A、走罐 B、针罐 C、闪罐 D、药罐 E、刺络拔罐 正确答案: A

10【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适应症() A、感冒 B、皮肤溃疡 C、痛经 D、胃脘痛 E、丹毒 正确答案: B 11【单选题】刺络拔罐适用于() A、咽喉肿痛 B、痄腮 C、咳嗽 D、神经性皮炎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 A 12【单选题】水罐法应该用何种罐子() A、竹罐 B、玻璃罐 C、陶罐 D、抽气罐 E、金属罐 正确答案: A 13【单选题】吸拔时需侧面横拔的是()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他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理深不可测,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如哲学、数学、天文、历法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秦汉时期提出了:气致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 三、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标志中医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之作,《神农本草》《难经》 历代医家贡献最大的有:王叔和《脉经》皇甫益《针灸》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中医基础知识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和诊断学的望诊和问诊、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三因论宜等。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整体观念:是指饰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a-症、证、病的关系概念。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症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试治,则是辩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贯穿中医全过程,又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 四、阴阳:是哲学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1、阴阳的对立而制约:对立即相反,制约互相抑制、相互约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生长、升华、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引申温热、上升的特性 土:具有播种收获的作用——引申为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浮,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属表

拔罐治疗病理分析及实例解读

拔罐后皮肤颜色说明 2009-03-07 22:27:33 来自: [已注销]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有位医生的体会: 根据前贤的经验和我多年临床观察的总结,现介绍火罐印迹的临床体会,我认为凡肌体及内脏功能失调者,均会出现不同颜色的火罐印迹,对于诊断和指导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 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拔罐印色素反应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鉴别拔罐后皮肤颜色对应的健康分析及如何拔火罐更有效

鉴别拔罐后皮肤颜色对应的健康分析及如何拔火罐更有效 拔罐是用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为理论指导,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通过拔罐来起到治疗外科痈肿、风湿劳损、外伤淤血、感冒及一切酸痛诸症。拔罐分为火罐和气罐两种,气罐和火罐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真空的负压,作用于人体,起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拔罐后会在皮肤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性状颜色,那么如何进行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拔罐后皮肤颜色对应的健康分析是怎样的?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拔罐后皮肤颜色对应的健康分析 1、拔罐后皮肤颜色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2、拔罐后皮肤颜色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3、拔罐后皮肤颜色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紧黑而黯的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4、拔罐后皮肤颜色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5、拔罐后皮肤颜色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6、拔罐后皮肤颜色为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罐印呈散发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淡紫并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在平安健康网中医频道的采访中还发现,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7、拔罐后皮肤颜色呈鲜红散发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需要调节内脏功能。 8、拔罐后皮肤颜色潮红、淡红:虚症; 9、拔罐后皮肤颜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10、拔罐时罐中有水珠:寒湿重。 11、拔罐后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12、拔罐后皮肤有水泡、水肿、潮湿现象:寒症、湿气盛;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13、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4、拔罐后皮肤颜色没有或无明显变化,或很快恢复原样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随着病情的好转,皮肤上的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预示病情在逐渐痊愈。拔罐小帖士:火罐有温热的效果,可以祛风散寒,更适合寒冷天气进行;气罐通过拉动活塞形成负压,没有加热的作用,效果要弱一些。拔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在吃得过饱、过度劳累、饥渴、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均不宜拔罐。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

中医诊断: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罐后皮肤表面的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

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罐斑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 中医认为: 罐斑显水汽、水泡或水肿,表明患者湿盛、寒凉或受寒潮湿而致病; 罐斑呈血红或黑红色水泡,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罐斑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寒加血淤症,轻重有差别; 罐斑紫红或紫黑色,或出现丹痧、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热毒症; 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表明患者有风症; 罐斑皮色无变化,触之不温,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拔罐时吸拔之后,没有罐印或虽有罐印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提示病邪尚轻;如因技术日不退,常表示病邪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随着病情的好转,颜色也会随着减轻,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浅析:不同身体区域罐斑的诊断方法 对于拔罐,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拔罐时,皮肤会对拔罐的刺激产生各种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亦或是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我们称皮肤的这些表现为“罐斑”。准确来说,不同罐斑出现在身体的不同区域,也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那么,不同

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 适用技术范围 适用于留罐技术、闪罐技术、走罐技术、药罐技术、针罐技术及刺络拔罐技术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2 空气通风与消毒 2.1 诊室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以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 2.2 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灯照射方法。 3 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3.1 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抹布、地巾等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或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如消毒湿巾。 3.2 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清洁为主,每天2次。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400mg/L~7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4 手卫生设施 4.1 每间诊室应配备至少一套洗手设施及充足的手卫生用品,包括流动水、洗手池、皂液、速干手消毒剂及干手用品等。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4.2 应配备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4.3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的要求。 4.4治疗车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5 无菌操作要求 5.1 操作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穿工作服,必要时佩戴帽子、口罩及手套等。 5.2 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针刺操作者持针前应再用75%乙醇擦拭双手。操作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接触或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它感染性物质时应戴手套。 5.3 检查清洁、无菌物品,确保包装完整,无污迹,且在有效限期内使用。检查罐口是否平整、光滑。走罐所使用的润滑剂应保持清洁。 5.4 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5.4.1 碘伏原液的无菌棉球擦拭2遍。 5.4.2 碘酊原液擦拭2遍,作用1min~3min稍干后用75%乙醇脱碘。 5.4.3 75%乙醇溶液擦拭2遍,作用3min。 5.4.4 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溶液擦拭2遍。 5.5 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范围:以针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5.6 操作中尽量减少皮肤损伤及出血。 5.7 起罐后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如有皮肤破损应用无菌敷

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拔罐疗法操作步骤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拔罐疗法操作步骤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拔罐疗法操作步骤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拔罐疗法操作步骤导语: 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下它的操作方法,仅供参考,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操作。 拔罐疗法详细介绍: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 还称拔罐子。 有火罐、气罐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 1 / 3

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具体操作步骤: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 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 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 10 分钟留到 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 分钟到 6 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 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

中医护理_操作技术的拔罐疗法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拔罐疗法 2013年02月01日 拔罐疗法定义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代,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产物的消除排泄。 火罐的种类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 三种。其优点是经久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