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教案(2006版)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教案(2006版)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教案(2006版)

《机械原理》教案内容

(2006版)

0 绪论

本章介绍了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及地位、任务和作用;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其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地位、作用和任务,从而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并通过绪论课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欲望、兴趣和积极性。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有:了解机构的组成,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对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本章重点是运动副和运动链的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至于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析及分类,以及高副低代等内容,则属于拓宽知识面的内容。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本章介绍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用解析法求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运动线图。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明确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能用瞬心法对简单的平面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能用解析法或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速度瞬心概念及“三心定理”的运用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在讲授用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时,重点放在如何应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原理解机构构件上任意点和构件的运动参数上,这时的难点主要是对牵联运动为转动的两构件的重合点间的运动参数的求解。在讲授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时,重点放在通过机构位置矢量多边形建立机构的位置矢量方程上。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本章介绍了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实现连杆给定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实现已知运动规律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实现已知运动轨迹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优缺点;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了解其演化和应用;对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特性、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等有明确的概念;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综合的基本命题,掌握按简单条件综合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曲柄存在的条件、传动角、死点、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平面四杆机构综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其中有关曲柄存在条件的杆长关系式的全面分析、平面多杆机构的传动角和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的确定、平面铰链四杆机构运动连续性的判断、给定固定铰链中心综合平面四杆机构等问题是学生常提问的难点。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本章介绍了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作图法;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解析法;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压力角对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的情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及“失真”等问题);能根据选定的凸轮类型和推杆的运动规律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则;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本章的教学难点:本章所用到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凸轮轮廓线设计中所应用的“反转法”原理,压力角的概念等,学生均已在前修课中和平面连杆机构一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本章再次讲述,学生应该容易理解,不会有困难。问题是如何讲述才能围绕凸轮机构设计这个主题把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以及压力角对凸轮尺寸的影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运用上述的基本原理解决凸轮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本章介绍了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加工及根切现象;变位齿轮;变位齿轮传动;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交错轴斜齿轮机构;蜗杆机构;圆锥齿轮机构;其他曲线齿廓的齿轮机构简介。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了解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有关共轭齿廓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及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对于其它类型的齿轮及其啮合传动,除介绍它们与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共同点之外,在着重介绍它们的特殊点。本章的难点是:共轭齿廓的确定;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变位齿轮传动;以及斜齿轮和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本章介绍了轮系及其分类;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应用;周转轮系的组成及传动比;复合轮系的传动比及其应用;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的选择;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及传动简介。

教学提示:

本章教学要求为:能正确划分轮系,能计算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对轮系的主要功用有清楚的了解;对行星轮系的选型及行星轮系设计中的均载问题有所了解,对确定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四个条件有所了解;对其他行星轮系传动有一般了解。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轮系的功用以及行星轮系设计中齿轮齿数的确定问题。难点是如何将复合轮系正确划分为各基本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效率的计算。

第七章其他常用机构

本章介绍了万向联轴节;螺旋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非圆齿轮机构。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着重了解2~3种其他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情况及设计要点,一般了解2~3种其它常用机构的运动特点及应用情况。

本章的教学重点为螺旋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以及非圆齿轮机构的运动特点和适用场合。

第八章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本章介绍了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在机器设计中的地位和内容;机构的组合方式和有关的设计方法;机构的选型;机器执行机构的协调和运动循环图;机械运动方案拟定示例。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了解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在机器设计中的地位和内容;了解机构的组合方式及其设计方法;深入了解机构的选型及机构选型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知道机器执行机构的协调和运动循环图。

本章教学的重点为:机构的组合方式及其设计方法;机构的选型及其评价标准和方法;机器执行机构的协调和运动循环图。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本章介绍了研究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不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速度多边形杠杆法。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了解机构中作用的各种力及机构力分析的方法;确定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偶矩。

本章教学的重点为: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及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由于确定惯性力的一般力学方法在理论力学中已经讲过,在此处侧重讲解工程上采用的质量代换法);用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本章的难点是两个新概念,一个是机构的平衡力(或平衡力偶矩),另一个是构件的质量代换。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本章介绍了平衡的目的和分类;刚性回转件的平衡;刚性回转件的平衡试验法;挠性回转件的平衡概述(自学);机架上的平衡。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难点在于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平衡基面选不同位置使质径积的换算问题。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本章介绍了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机器的机械效率和自锁;瞬时效率计算及自锁分析示例。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建立正确、全面的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的求解方法;了解移动副、转动副和螺旋副等运动副中摩擦力的分析计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机械的机械效率、自锁现象及自锁条件和考虑摩擦时各中运动副中的力分析。教学难点在于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机械的自锁和自锁条件;摩擦圆的概念及转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

第十二章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本章介绍了研究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机器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和解法;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和设计指标;飞轮设计;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教学提示:

本章教学要求为:了解建立单自由度及其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方法、能求解力为位置函数时的运动方程式,了解飞轮的调速原理和特点。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等效力(力矩)、等效质量(转动惯量)、等效构件和等效动力学等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运用;力为机构位置函数时飞轮转动惯量的简易计算法。教学难点时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最大盈亏功的计算。

合工大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部分答案

3 凸轮机构 1.【答】 根据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三类。 基本组成部分有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部分。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可以通过弹簧力、重力或凹槽来实现。 2.【答】 从动件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运动开始时,速度由零突变为一常数,运动终止时,速度由常数突变为零,因此从动件加速度及惯性力在理论上为无穷大(由于材料有弹性变形,实际上不可能达到无穷大),使机构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由于惯性力无穷大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从动件运动时加速度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产生惯性力的突变,但突变是有限的,其引起的冲击也是有限的,这种由于加速度发生有限值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都会产生柔性冲击。 3.【答】应注意的问题有: 1)滚子半径:必须保证滚子半径小于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在确保运动不失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滚子半径,以减小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应力; 2)校核压力角:进行为了确保凸轮机构的运动性能,应对凸轮轮廓各处的压力角进行校核,检查其最大压力角是否超过许用值。如果最大压力角超过许用值,一般可以通过增加基圆半径或重新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 3)合理选择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应尽可能小些,以使所设计的凸轮机构可能紧凑,但基圆半径越小,凸轮推程轮廓越陡峻,压力角也越大,致使机构工作情况变坏。基圆半径过小,压力角就会超过许用值,使机构效率太低,甚至发生自锁。 4.【答】绘制滚子从动件凸轮轮廓时,按反转法绘制的尖顶从动件的凸轮轮廓曲线称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由于滚子从动件的中心真实反映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受力状况,因此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理论轮廓上量取。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

平面运动链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H L 23p p n F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取运动链中一个构件相对固定作为机架,运动链相对于机架的自由度必须大于零,且原动件的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 满足以上条件的运动链即为机构,机构的自由度可用运动链自由度公式计算。 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计算错误的原因 例题圆盘锯机构自由度计算 解 n =7,p L =6,p H =0 F =3n -2p L -p H =3?7-2?6=9错误的结果! 1234 5 67 8 A B C D E F 两个转动副

1234 5 67 8 A B C D E F ●复合铰链(Compound hinges ) 定义: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联接所构成的运动副。 k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有(k -1)个转动副。 正确计算 B 、 C 、 D 、 E 处为复合铰链,转动副数均为2。 n =7,p L =10,p H =0 F =3n -2p L -p H =3?7-2?10=1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举例 关键:分辨清楚哪几个构件在同一处用转动副联接 12 3 1 3 4 2 4 1 3 231 2 两个转动副两个转动副 两个转动副 两个转动副 1 2 3 4 两个转动副 1 4 2 3 两个转动副

例题计算凸轮机构自由度 F=3n-2p L-p H=3?3-2?3-1=2 ? ●局部自由度(Passive degree of freedom) 定义: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仅与其自身的局部运动有关的自由度。 考虑局部自由度时的机构自 由度计算 设想将滚子与从动件焊成一体 F=3?2-2?2-1=1 计算时减去局部自由度F P F=3?3-2?3-1-1(局部自由度)=1

2020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考研初试及复试总结

XX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考研初试及复试总结工大初试专业课考试一向很让人纠结,但我要说,其实不然!特别是现在不考简答题了,难度减小了不少,把握好历年真题命题方式其实很简单,120不难拿下。现在我简单介绍下 自由度,平面机构运动分析解析法(图解法基本不用看),凸轮,齿轮,轮系,每年必考,考得不难,这些都是必须拿下得分。第三章,第八章着来年过年都考了一题,其他几章间歇考,不过都要看,像第九章特别繁的计算就不用看了,不会考的,一般考运动副力的方向标注。第八章机构的组合方式框图是重点。课后习题和真题很重要!!!其他可以在搞一本考研辅导书做做。大家细心研究,真题要总结规律和题型,课后习题不用每道都会做,那些特别难的也不会考。好了,说多了都是废话,大家好好复习。我和几个学长学姐会经常去看看,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尽力。作为过来人我也深深体会考研不容易。 合工大机械考研不是很难,综合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也是老牌名校。在合肥找工作绝对是没问题的,就是地理位置比一线城市差些,但分数线今年要比南京,上海那边低很多。合肥近几年发展也很快,欢迎大家报考。 我是跨专业考的,本科工业设计,学校只是二本,跨专业考机械。貌似其他和工大同等水平的院校都比较有偏见,但工大要好很多,

只要你分数够,工大就敢收你,不过跨度太大的话我也不敢保证。现在已经顺利录取了,而且拿了一等奖学金。 祝大家考研顺利!坚持到底! 今天去工大照了所有录取的名单,在手机里不太好弄。有空再陆续上传。 先说听力,八点开始,听往届的学长说,声音比较杂,但今年亲身体验没有,很清楚,难度不高于四级听力,题型和四级前25道一样,总共也就25题。 然后隔半小时专业课笔试,两个半小时,做快点时间够了,三门课,这个都知道,题量有点大,但是难题少,像加工工序安排比较难。另外提醒一点,专业课答题纸是白纸,自己安排答题结构,选择题有的选项是a b c,有的是123,有的是ABCD,不统一。 题型每年都有变化,我说说今年的情况: 1.选择,差不多10道,不难。 2.简答,有三个。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整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移动副或转动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转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_运动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1-2。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8.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体。 9.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m-1个转动副。 10.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所组成的可动联接。 1.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3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同一直线上。2.含有六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15个,其中有5个是绝对瞬心,有10个是相对瞬心。 3.相对瞬心和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两构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即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不同点是绝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为零,相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不为零。 4.在由N个构件所组成的机构中,有(N-1)(N/2-1)个相对瞬心,有N-1个绝对瞬心。 5.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上_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6.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在转动副中心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移动方向的垂直无穷远处处;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高副接触点处。 7.一个运动矢量方程只能求解____2____个未知量。 8.平面四杆机构的瞬心总数为_6__。 9.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三心定理确定。 10.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移动,牵连运动为转动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a*kc2c3,方向与将vc2c3沿ω2转90度的方向一致。 1.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位于摩擦锥之内,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位于摩擦圆之内。 2.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η<0。 3.三角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在同样条件下大于矩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因此它多用于联接。 4.机械发生自锁的实质是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械都无法运动。 F方向的方法是与2构件相5.在构件1、2组成的移动副中,确定构件1对构件2的总反力 12 R 对于1构件的相对速度V12成90度+fai。 6.槽面摩擦力比平面摩擦力大是因为槽面的法向反力大于平面的法向反力。 7.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用于传动,而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联接。 8.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它反映了输入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9.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 尽量减少构件尺寸,减少摩擦。 1.机械平衡的方法包括、平面设计和平衡试验,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在设计阶段,从结构上保证其产生的惯性力最小,后者的目的是为了用试验方法消除或减少平衡设计后生产出的转子所存在的不平衡量_。 2.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平衡设计,其质量分布特点是可近似地看做在同一回转平面内,平衡条件是。∑F=0即总惯性力为零;另一类是动平衡设计,其质量分布特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作用 *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学习要求 *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及其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本章介绍了机器、机构、机械等名词,并通过实例说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机构,从而明确了机构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对 象。当然,由于此时尚未具体学习这些内容,故只能是一个概括的了解。 学习安排 学习方法 如何学好本课程。 要学好本课程,首先必须对机械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机械现在是、将来仍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直接执行工具,没有机械的支持, 一切现代工程(宇航工程、深海工程、生物工程、通信工程、跨江大桥、过海隧道、摩天大楼、……)都将无法实现。 了解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既有助于对机械原理课程的深入学习,也有助于让我们深信机械工业将永不停歇地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学习内容 *机构的组成(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 *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机构结构的合理设计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平面机构中的高副低副 学习要求 *搞清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度、运动链及机构等重要概念。 *能绘制比较简单的机械机构运动简图。 *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能判断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对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有所了解。 *对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机构结构合理设计问题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优化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研究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老师:王卫荣 日期: 2014年 4 月 19 日

目录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2、单位矩阵程序作业; 3、连杆机构问题+自行选择小型机械设计问题或其他工程优化问题; (1)分析优化对象,根据设计问题的要求,选择设计变量,确立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编制问题程序; (2)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简述方法原理,进行优化计算;(3)进行结果分析,并加以说明。 4、写出课程实践心得体会,附列程序文本。 5、为响应学校2014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的改革要求,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特探索性设立一开放式考核项目,占总成绩的5%。 试用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书面)表达您在本门课程学习方面的努力、进步与收获。(考评将重点关注您的独创性、简洁性与可验证性.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证明:0.618法要求插入点α1、α 2 的位置相对于区间 [a,b] 两端点具有对称性,即 已知a1=a2 , 要求α11=α22 由于α1=b-λ(b-a) α2=a+λ(b-a) 若使α11=α22 则有:b1-λ(b1-a1)=a2+λ(b2-a2)= a1+λ2(b1-a1) 因此: b1- a1=(λ2+λ)( b1- a1) ( b1- a1)( λ2+λ-1)=0 因为: b1!=a1 所以: λ2+λ-1=0 则有: 取方程正数解得 若保留下来的区间为 [α1,b] ,根据插入点的对称性,也能推得同样的λ的值。 其0.618法的程序框图如下: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统设计复习与试题1

!机械综合原理设计!

1、试进行水果分选机的原理方案设计和结构方案设计。 方案一:原理方案设计:采用滚筒式来进行水果的分选; 结构方案设计:总体结构分为以下主要部分:进料斗、滚筒、收集料斗、机架、传动装置、摩擦轮等。 方案二:原理方案设计:采用摆动筛式来进行水果的分选 结构方案设计:水果分选机由分选机构、传动机构和电动机组成。水果分选时将水果运送至进料斗,然后流入到摆动筛中,使水果在摆动筛中作相对运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孔流出,以达到分级目的。

2.试进行回收后的牛奶瓶或啤酒瓶洗瓶机的原理方案设计和结构方案设计 原理方案设计: 为了清洗圆形瓶子外面,需将瓶子推人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推动瓶子沿导辊前进,转动的刷子就将瓶子洗净。 实现方案一:凸轮-铰链四杆机构方案 实现方案二:五杆组合机构方案:

3.给出一种步进式送料机构的设计构思。(本题可与相应的实验结合使用) 要求:应含有存储、送料、检验及检验后的分类处理等环节。(以棒料为例) 存储选择坯件自重式料仓,送料原理图如下

书上第66页也有一种方案。 4.图示为工厂中使用的虎钳,采用丝杆螺母机构,当需要较大距离移动钳口时非常不便。请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种可实现快速进给的虎钳机构设计(原理方案设计),画出其原理图。

5、试对于鸡蛋大小分级的分选机进行原理设计。(请至少提供两种方案,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 0)电子称重式分选机:采用压力传感器称量水果,微机系统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采样、放大、滤波、模数转换、运算和处理,然后用单片机控制相应的电磁阀送出开关量。 1)筛子分选法:采用平面振动筛,筛孔大小由分选尺寸确定,主要是通过筛体的振动使筛面鸡蛋以一定的速度向排斜端移动,小于第一层的鸡蛋落到第二层筛面。 2)回转带分选法:回转带分选法的工作方式是将水果置于两条分离带之间,若鸡蛋小于两带之间的距离,水果便从中落下。由于两条分离带之间的距离沿鸡蛋运行方向不断增大,使不同尺寸的鸡蛋落在下方相应的输送带上 6.根据对电子配钥匙机器的观察,对其作出原理构思并作出初步的结构设计。请用结构简图画出你的设计来,要求准确的表达其功能特点,并附有文字说明。 电子配钥匙机器的原理是典型的仿形铣床,机器可以将原钥匙的轮廓硬扫描出来并按照这个轮廓加工机器上待加工部位的钥匙,从而实现钥匙的复制,即配钥匙。

合肥工业大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题目 第9题:进程死锁的检测:绘制资源分配图 要求: 1)建立资源分配图的数据结构描述; 2)建立绘制资源分配图的历程,包括结点和有向边; 3)可以删除、添加节点或有向边。 4)可以鼠标在串口的任意位置指点,确定结点或者有向边的位置; 5)可以拖动现有结点的位置,使之相关的结点移动 6)可以存入文件和从文件中读取。 二.设计原理及算法描述 UNIX命令: ls [选项] 列出文件信息(默认为当前目录) ls无参显示一个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ls -l每行仅显示一个目录或名称 ls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mkdir目录 若目录不存在则创建目录 mkdir --help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rmdir目录 若目录没有数据则删除目录 rmdir --help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cp来源文件目的文件 将来源文件复制到目的文件 cp --help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cat文件 或:cat 文件1 >> 文件2 显示文件内容或连接两个文件,并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屏上 cat文件将文件的内容输出到显示屏上 cat 文件1 >> 文件2将文件1连接到文件2的结尾,并输出到显示屏上 cat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more文件 使文件能逐行(回车键)或逐页(空格键)显示并显示当前文件所占总文件的百分比 more --help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mv文件1 文件2 或:mv 文件目录重命名或移动文件

mv 文件1 文件2将文件1名字改为文件2的名字 mv 文件目录将指定文件移动到指定目录下 mv --help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sort文件 将文本文件内容加以排序 sort --help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按照每个命令的功能编写一个实现函数。通过c++字符串操作从输入流获得指令以及参数,通过对指令以及参数的判别调用对应指令的函数,实现对windows内文件的各项操作。 三.开发环境 硬件环境: 个人PC机 软件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XP Microsoft Visual C++ 6.0 四.重要算法和设计思路描述 命令以及参数的获取:由于命令加参数最多能有四部分,所以申请4个字符串数组。并且将首地址都初始化为NULL,在后面的函数中用作判断输入参数的个数。根据输入流中的空格来分割命令和参数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原理》复习题 一、判断题(对者画√,错者画×) 1.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条件为自由度大于0。(错) 2.若干个构件由若干运动副连接之后,构件之间总是可以做相对运动的。(错) 3.在运动副中,高副对构件运动的约束限制要少于低副。(对) 4.限制两个构件之间相同运动方式的运动副属于虚约束。(错) 5.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应按照位置分析、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的步骤依次进行。 (对) 6.偏置的摆动导杆机构,曲柄作主动件,其压力角也是恒等于零的。(错) 7.无偏置的导杆机构,以导杆为被动件时,压力角恒等于零。(对) 8.偏置的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特性。(对) 9.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滑块的极限位置在曲柄与连杆共线位置。(对) 10.一般机构的传动角越接近于0 ,对传动的受力越有利。(错) 11.对于曲柄摇杆机构,当摇杆达到极限位置时,曲柄与机架共线。(错) 12.被动件为整周旋转的构件机构,一定没有急回特性。(对) 13.平底接触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压力角一直保持不变。(对) 14.普通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为零,所以永远不会发生自锁。 (错) 15.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的速度存在有限的突变时,称为柔性冲击。(错) 1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加速度存在有限突变时,称其为柔性冲击。(对) 17.插齿机加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也等于17。(对) 18.用滚齿机加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17。(对) 19.用插齿机加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时,刀具的分度圆与齿轮的分度园相切。(对) 20.即便是齿数和模数相同,变位齿轮的基圆也不同于标准齿轮。(错)

合肥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课 程 设 计 陈程 土木班 汪莲 年 月 日 设计题目 学 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

. 基本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 桥面跨径及桥面净宽 根据该跨桥梁的方案比选,且该河流无通航要求,并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条的新建桥梁标准跨径的要求,方案确定为标准跨径米的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 主梁全长:标准跨径13b L m =。 计算跨径: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条的规定,板的计算跨径取相邻两支承中心的距离,本桥取为米。 桥面宽度: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确定桥面宽度为:净720.75m m -+?。 (). 设计荷载: 荷载等级:公路Ⅱ级,人群荷载2 3.0kN/m 。 .材料 钢筋:主钢筋用钢筋,其他钢筋用钢筋 混凝土: . 地形、地质条件 桥址处在河道标高为米;桥头路面标高为米;河道边坡为:;相应标准跨径m 13=b L ,河底宽。(如图 所示)桥址处高程以上为耕植土,高程以下为亚粘土,其基本承载力为,内摩擦角为 20。 5. 该河道无通航要求;设计洪水位为。 图 地形示意图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工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 构造布置: .板桥纵断面: 由河面宽度及深度,采用等跨桥跨结构,全桥分七孔,每孔跨径分别为米标准跨径。桥上纵坡为定,桥头引道纵坡为。如图所示 图纵断面示意图 . 板桥横断面:参考我国交通部制定的跨径—空心板的标准图板厚的取值为—,本设计板厚取,并采用空心截面以减轻结构的自重。采用装配法施工,即先预制,后吊装的方法。根据施工现象的吊装能力,预制板宽为。具体尺寸见下图 图横断面示意图 . 板梁尺寸: 根据施工现场的吊装能力,预制板宽,其余尺寸见下图

生产实习报告-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6班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琳卫道柱陈甦欣王道明实习日期:2017年6月19日——7月7日

目录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3) 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3)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4) 1、生产实习动员大会 (4) 2、生产实习讲座1——实习安全知识 (5) 3、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6) 4、生产实习讲座2——汽车传动系基础知识 (9) 5、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6、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13) 7、生产实习讲座3——磁变流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16) 8、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 (17) 9、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9) 10、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室 (22) 11、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24) 12、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27) 13、撰写《实习报告》,答辩 (29) 三、生产实习总结 (30) 四、实习思考题 (32) 五、你对本次生产实习的意见以及对本专业今后生产实习的建议 (43)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与任务如下: (1)使我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验证、巩固和丰富已经学过的课程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让我们了解本专业范围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3)培养我们用工程技术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训练我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5)培养我们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了解自动化生产与装配线; (2)了解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 (3)了解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4)了解典型零件的毛坯制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5)了解典型零件加工所需的设备、工装和量具; (6)了解企业所用的先进制造技术; (7)了解企业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方式; (8)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管理情况和物流模式; (9)了解知名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氛围。

中南大学《机械原理授课教案》教材

机械原理 绪论 机械-人造的用来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起重机的发展历程: 斜面→杠杆→起重轱辘→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现代起重机(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连杆机构、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机器-根据某种具体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如: 缝纫机、洗衣机、各类机床、运输车辆、农用机器、起重机等。 一、典型机器的分析: 机器的种类繁多,结构、性能和用途等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1.内燃机 内燃机 工作原理: 1.活塞下行,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进入汽缸; 2.活塞上行,气阀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在顶部点火燃烧; 3.高压燃烧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两气阀关闭; 4.活塞上行,排气阀开启,废气体被排出汽缸。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进气压缩爆炸排气

内燃机各部分的作用: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的连续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化学能机械能 二、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②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三、机器的分类: 原动机-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 工作机-完成有用功(如机床等) 机构 机械原动机 机器 工作机 四、机器的组成: 原动部分-是工作机动力的来源,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完成预定的动作,位于传动路线的终点。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 控制部分-保证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 原动机传动工作 控制 §2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二、作用:承前启后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今后学习诸如自动武器原理、机床夹具设计、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养同学们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装备的能力,为今后操作、维护、管理、革新武器装备创造条件。

1997-2016年合肥工业大学815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7版合肥工业大学《815机械原理》全套考研资料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合工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合工大考 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合工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合工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全套考研资料 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 2015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8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7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本科生期中期末试题一份 本试题含答案解析,此题收集于合工大校内,非常稀缺,认真对待。 3、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本笔记是由合工大录取的高分学长提供的手写版笔记,字迹清晰,内容总结非常 有条理,可以供大家复习时参考使用。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复试经验

复试时间每年都在4月中下旬左右,提前十天左右通知复试,我只说机械的复试经验: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三门专业课综合150分,面试100分,英语翻译30分。听力30分。听力就4,6级难度,都是长短对话。笔试分为,机设,控制工程,工艺学,三门。机设有选择,计算题,改错题(机设中关于轴承安装等),控制工程有填空,计算,工艺学,填空,计算,改错(第十章改错多看看)。面试问些专业知识,所以现在可以把专业课的书翻来看看。机设专业的面试,主要问些机械设计上的知识点,呵呵,抽三题,抽到的题目自己回答了就行。英语翻译,多看看专业英语词汇。 一、关于09机制的复试重点内容: 1. 机械设计:齿轮、蜗轮蜗杆、带传动、链传动、轴、轴承 2. 加工工艺:内容很零散,50分的试卷基本把所有章节(除 了数控那章)都覆盖到了,最后是3个图形改错10分 3. 控制工程:就是考察到第六章第二节,特别是三四五章是 考试重点 二、有关面试的英语口语内容: 英语口语会考察一个常规题目(例如大学你最喜欢的运动及原 因),还会考察专业英语朗读(200词)与直接翻译,另外当然别 忘了英文自我介绍。 三、关于英语听力考察:40分的听力就是统一在教室听,没有什 么可说的,就是噪音很大,到时候听不清也不要影响后面的专业 课笔试。 四、至于面试专业课方面的内容: 就是平时有关机械的课程不一定从哪个方面拿出来问你,都是 很重要的内容,也很浅显,简单说就是最基础的知识(比如去年 考查我的是刀具的几个角和几个面、皮带传动功率的计算公式fv 或w/t、) [本帖最后由hfut01 于2010-3-15 09:24 编辑] 11年机械制造自

合肥工业大学(815)机械原理2018年真题

合肥工业大学2018机械原理(815)初试真题回忆版 一.计算如下图所示机构自由度,如有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复合铰链需指出。 二.如下图所示,杆1以等角速度10rad/s逆时针回转,AB长100mm,图示位置AB竖直。 (1)求杆3上C点速度; (2)求杆3上C点加速度。(图解法、解析法均可) 三.一个四杆机构如下图所示,已知BC=80mm,CD=80mm。 (1)若AD为机架,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AD=50mm,求AB长度范围; (2)若AB为机架,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AD=50mm,求AB长度范围; (3)若AD为机架,机构为双曲柄机构,AD=50mm,求AB长度范围。

四.一对心直动凸轮机构,凸轮回转中心在O点,滚子的最低位置在A点,凸轮转过一定角度后滚子到达B点,B点附近凸轮理论轮廓线为ββ。 (1)作出凸轮基圆; (2)作出B点凸轮压力角; (3)滚子与凸轮的实际噬合点。 五.一对渐开线直齿轮噬合,两齿轮齿数均为15,模数为5mm,实际中心距78mm。 (1)求该齿轮组实际噬合角; (2)该齿轮组为何种变位; (3)若将该齿轮组用渐开线斜齿轮代替,模数为法向模数,则求该斜齿轮倾斜角及其是否会跟切。 六.已知轮系的各齿轮齿数,求1到4的传动比。(轮系图具体的忘记了,大概如下所示,一差动一行星轮系的组合)

七.一回转轴上分布有2个不平衡质量,m1m2及其回转半径已知,其位置如图示,现在P、Q面上半径为r处放置平衡质量,求其大小及位置。 八.图示为一斜面压榨机,已知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角均为?,若在滑块2上施加一定的力F可将物体4压紧,滑块2的倾斜角为α。Fr为物体4对3的作用力。 (1)已知Fr大小的情况下,求F的大小; (2)当F撤去后,该机构在Fr的作用下应有自锁性,求其自锁条件。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研究型工程师培养计划(工学博士) Ⅰ专业培养标准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研究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要求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机械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和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一、具备从事大型装备设计开发或复杂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能力,系统 深入地掌握专门的技术知识和理论,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具有从事大型或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和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开发、技术科学研究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1具有宽厚的数学、力学、计算机应用和自然科学基础。 1.2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 学的知识,并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责任等有较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2. 系统深入地掌握机械工程领域专门性的技术理论和方法。 2.1掌握机械工程原理、技术、工程科学和本专业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对跨学科 相应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2.2 对机械与装备系统设计、制造、控制等涉及的交叉技术有广泛深入的理解, 并具有对现代社会问题、对工程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关系等有独立认识和见解。 2.3 熟悉机械工程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制造系统以及本专业的最 新状况和发展趋势。 3. 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标准。 二、具备从复杂系统中发现并提取关键技术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的能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 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

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 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 图 b )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 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 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

合肥工业大学solidworks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20100471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4班 指导老师:黄康董迎晖 时间:2013年06月13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3) 三、具体设计 (3) 3.1题目分析及主要尺寸的确定 (3) 3.2零件实体造型 (5) 3.3三维装配 (6) 3.4二维工程图的生成 (7) 四、设计心得 (10) 五、建议 (11) 六、参考文献 (12)

一、设计题目 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25页图纸,设计一个传动比为16的同轴式二级圆柱减速器,要求进行三维立体零件造型、完成三维装配并绘制二维零件图和总装配图。 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简介: 所需设计的为二级同轴式圆柱减速器。减速器机体铸造而成,采用大端盖结构,外形美观,结构简单,重量轻。中间轴一个轴承再断盖上,一个轴承在机体上,镗孔比较困难,精度不高,不宜用于高速。为了便于安装,中间轴上齿轮配合不要太紧。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机械CAD》课程最重要的两个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通过课程学习到的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达到使同学们在综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尤其是进行较为复杂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一般的三维实体造型及进行三维装配、图形仿真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二维图形绘制能力。 同时,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有部分问题无法运用仅有的机械CAD知识解决,需要运用其他渠道对机械CAD进行更加深入地习。所以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机械CAD相关知识,并提高我们自我涉猎知识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设计 3.1题目分析及主要尺寸的确定 根据题目要求,由于减速箱是同轴式布置,又给出的传动比为i=16。而减速器为二级减速器,则取低速级和高速级传动比i1=i2=4, 1)确定中心距为a=130 2)初选模数为m=3,齿数z1,z2和螺旋角β。 a=m(z1+z2)/cosβ 初选z1=17,β=14°,则z2=4x17=68,代入得:m=130x2xcos14°/(17+68)=2.97,取m=3,β=arccos(3x(17+68)/(2x130))=11.25°,满足要求 3)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d1=mxz1/cosβ=52mm; 齿顶圆直径d a=d1+2ha=52+2x3=58mm; 齿根圆直径d f=d1-2h f=52-2x1.25x3=45.5mm 4)计算齿宽b

机械原理教案

《机械原理》教案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教研室:机械原理及设计 授课班级:机制0011、0012 授课时间:2001-2002学年第2学期 机械原理课程教研组

1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工业院校机械类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具有创造性设计新机械能力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1.1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1.2 要求 1.2.1 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掌握机器的动力学问题; 4、掌握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的分析和综合; 5、了解机构的选型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1.2.2 能力、技能方面 1、能对实际机械进行运动测绘,并能分析其结构组成原理; 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机构的选型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2 总学时 58学时,其中:讲课50学时,实验8学时。 3 教材及参考书目 3.1 教材 《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恒、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 3.2 参考书目 1、《机械原理》,王知行、刘廷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2、《机械原理》,黄锡恺、郑文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3、《机械设计原理》,邹慧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4、《机械原理学习指南》,陈作模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 5、《机械原理作业集》,葛文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 6、《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题目及要求》,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XX年5月; 7、《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郑文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习题、思考题 本课程在讲授完每次内容后,均安排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思考题,作业每周收一次,批改作业份数达到学校教务处所规定的要求。

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考题

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考题 一、简述题(40分) 1. 什么是构件,什么是零件? 2. 平面机构中用低副代替高副的方法和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速度多边形的特性如何? 4. 何谓机构的静力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 5. 何谓“摩擦圆”?怎样决定转动副中总反力的作用线? 6. 差动螺旋机构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怎样设计可使做移动的构件获得极微小的位移? 7. 用飞轮来调节机器的周期性速度波动,能否节省原动机的输出功率,为什么? 8. 为什么对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时,校正平面不能少于两个? 二、画出图示制动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并说明其省力的原理。(15分)

第二题图 第三题图 三、在图示刨床机构中,设已知结构尺寸为h 、hl 、h2、l 1 (AB)、l 3(CD)、14(ED),又主动曲 柄的位置θl 也为已知,试用解析法导出计算运动变量θ4、l DB 及Xc 的公式。(20分) 四、图示两种曲柄滑块机构,若已知a=120mm 、b=600mm ,对心时e=0及偏置时e=120mm ,求此两机构的极位夹角θ及行程速比系数K 。(15分) a)

b) 第四题图 五、在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中,已知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基圆半径 ,=50/3mm,行程h=lOmm,l/3行程为等加速上升,其后2/3行程为等减速上升。试求为r a (20分) 1.从动件的运动方程及运动线图。 2.最大压力角的值。 六、在图示回归轮系中,已知z1=27、z2=60、z3=63、z4=25,如四个齿轮的模数与分度圆压力角α都相同,试求:(20分) 1.用变位的方法设计该轮系时,可用几种方案,哪些方案比较合理(不需要详细的尺寸计算)。 2.当模数m=4,其它参数均为标准参数时,计算齿轮zl、z2的中心距、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真径、齿根圆赢径、基圆直径、齿距和齿厚。 第六题图

机械原理教案模板

精品文档《机械原理》教案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教研室:机械原理及设计 授课班级:机制0011、0012 授课时间:2001-2002学年第2学期 机械原理课程教研组

1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工业院校机械类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具有创造性设计新机械能力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1.1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1.2 要求 1.2.1 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掌握机器的动力学问题; 4、掌握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的分析和综合; 5、了解机构的选型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1.2.2 能力、技能方面 1、能对实际机械进行运动测绘,并能分析其结构组成原理; 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机构的选型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2 总学时 58学时,其中:讲课50学时,实验8学时。 3 教材及参考书目 3.1 教材 《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恒、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3.2 参考书目 1、《机械原理》,王知行、刘廷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2、《机械原理》,黄锡恺、郑文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3、《机械设计原理》,邹慧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4、《机械原理学习指南》,陈作模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5、《机械原理作业集》,葛文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6、《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题目及要求》,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3年5月; 7、《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郑文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习题、思考题 本课程在讲授完每次内容后,均安排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思考题,作业每周收一次,批改作业份数达到学校教务处所规定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