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附件三: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编制组

二○○八年六月

目 录

1 编制背景 (1)

2 编制原则与依据 (2)

3 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 (2)

4 主要内容说明 (3)

i

1 编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越来越多,尤其是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尤其突出。环境污染事故不仅在发生次数上,而且在污染的危害程度上均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我国还面临乡镇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化学恐怖以及安全管理薄弱等事故风险。

虽然人们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但是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重大环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重大环境事件瞬时性的一次大量排污,其破坏性极大,影响一定区域内人群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成为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并影响我国环境安全和环境形象的重大隐患。

我国已经步入环境事件高发期,“十五”期间,全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共8453起,直接经济损失达6.7亿元(未包括松花江污染事故损失)。2006年是污染事故高发的一年,国家环保总局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共161起,比2005年增加85起。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重大水污染事件、重庆开县井喷污染事件、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件等一系列特大环境突发事件频发,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引起人们对重大环境事件的警惕和重视。如何提高参与事故处理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做到判断准确、措施有效、处置及时,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已是当务之急。

由于环境污染事故涉及的污染因素多,一次排污量大,发生突然,危害强度大,而处理处置这类事故又必须快速及时,措施得当有效。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监测、处理处置比一般环境污染的处理处置,要更为艰巨和复杂,难度更大。环境污染事故会带来次生、衍生的影响以及污染物中长期的迁移扩散与转化对环境产生影响。重大污染事故不仅对当地的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如污染物处置

1

的不当不仅可能造成污染物泄漏的进一步扩大,加重危险、危害后果,且可能因处置不当造成新的二次污染,且会遗留下一些需要大量投资,需要长期整治和恢复,甚至加剧人类目前面临的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危机。为了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按照预定方案实施有条不紊的应急救援工作,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2 编制原则与依据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依据,并与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有关环境应急管理的规定和政策相衔接,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为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建立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之上,以科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以现有的环境应急、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及废物处置等标准、技术和相关的规范为依托。从国内目前事故处置研究与实际应用状况看,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大多为危险化学品引发,公安、消防、化工、安全等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及技术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与技术储备。环保部门近年也开始致力于此方面的工作,开展了事故应急处置的一系列研究及实地演习,在环境应急监测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为污染事故动态预测及后评估积累相当经验。

3 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在2006年7月下达《关于下达200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6〕371号),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和处置技术规范》(项目统一编号为1653)列入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并签订了标准任务书。2007 年4月,科技标准司组

2

织召开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和处置技术规范》开题论证会。根据项目组的请求,与会专家建议将本技术标准改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的性质、种类、泄漏的形态、方式、数量等均具有不确定性,事故的危害性也因事故地周围的环境状况而变化。事故现场各种条件及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事故污染处置有其特殊性,较难形成统一的处置技术规范。同时,我国大多数县级以上政府已制定政府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而企业(或事业)单位在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时,千差万别,无统一的规范,目前急需对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程序、内容和要素做出规定。因此,将原标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和处置技术规范》改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适用于存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

编制工作承担单位2006年7月在接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编制该标准的计划任务后,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再次收集了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和大型企业、流域编制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近50余份,进行分析和论证,找出企业预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吸取其精华。同时,通过近几年多个典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案例剖析与研究,特别是对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提供的2006年342期“突发环境事件动态报告” (内部),共160起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案例进行了重点剖析,针对在环境应急过程及预案编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应急成功经验,总结提出适应于我国企业(或事业)单位现有实际环境应急条件及管理水平的应急预防措施及预案编制的要求。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开题论证会与会专家的意见,编制完成《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草案,经内部多次研讨修改,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形成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4 主要内容说明

4.1前言

本部分说明本标准编制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和编制目的。

3

4.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的单位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造成对环境(或健康)影响的单位。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生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和第六十七条规定“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有可能发生污染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二是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造成对环境(或健康)影响的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目前,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是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它们的分类有可能交叉,因此本标准中规定危险物质指《危险化学品名录》、《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

三是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造成对环境(或健康)影响的单位。2004年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已明确规定“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检查。”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故和辐射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分类:根据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

4

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由于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以及事件的预防、应急响应、应急监测、安全防护等方面与环境污染事件的均有较大区别,且有较强的专业性。环境保护部对涉及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的企业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要求将另行规定。另外,环境保护部于2007年1月出台了《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4.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

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5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01-24)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年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 2003年第2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

4.4 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对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进行定义。

4.5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本条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参加人员的基本要求、预案编制的7个基本工作程序、以及预案批准发布后的工作要求。

第4.1条规定预案编制小组人员和职责等基本要求。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对预案编制人员进行要求。

第4.2条规定了基本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概况”、“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从我国一些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应急案例剖析来看,企业存在对危险物质种类和性质识别不够(如副产品、中间体等)、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应保护的目标表述不清等问题,无法起到事前预防、事发判断、事中响应、事后恢复等作用,事故发生后目标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以致造成事故的后果更加严重,应急处置的难度加大。因此,在预案编制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应进行详细地调查、客观地分析、科学地预测,以达到制订该预案的目的。

第4.3条规定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及风险评价基本内容。企业(或事

6

业)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源,明确其危险特性,说明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事故波及范围,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级别。

第4.4条规定应急能力评估基本内容。在调查、环境风险评价基础上,应对本单位现有的事故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企业(或事业)单位在预案中应明确预防的设施或措施(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应急池、消防水收集系统、围堰、紧急切断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的设施等)、预警设施(污染源自动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等)、应急救援和污染消减物资(各种吸附剂、中和剂、解毒剂,污染物收集、盛装设备、工具,药剂溶解及输送设备,挖掘机械,洗消设备与洗消剂,必要的灭火器材,急救药品、器材等),同时需要各种制度和人员来保障。我国大多企业(或事业)单位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时,需要地方政府或其他单位的支援,启动上一级政府预案,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所需外部资源及能力。

第4.5条规定了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及与相关预案衔接要求。

第4.6条规定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的要求。为保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必须经过评审,取得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认可,预案编制小组必须制定程序,以接受、评审和反馈外部评审人员的意见。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评审与验收是个重要环节,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敏感点,周围的环境状况,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对企业(或事业)单位有特别的要求,并应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设施(措施)进行检查。

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的改变,重点污染源的位置,重大污染源及污染物种类,外部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划作重大调整,功能区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以实现持续改进。

第4.7条规定应急预案的实施前的准备等。

4.6 预案的主要内容说明

第5.1条规定企业(或事业)单位在编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时要明确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编制依据除本标准规定外,还应包括国家、地方政府部门、上级预案、其他企业等相关的环境应急要求。如集团公司包含

7

多个子公司、分公司或异地车间、码头、油区、废物处置地等,应分别编制预案。同时,应明确与其他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第5.2条主要阐述单位基本概况、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结果。

第5.3条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第5.4条规定应急组织体系和指挥机构及职责的基本要求。只有组织完备、分工明确,才能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第5.5条规定预防与预警的基本要求。编制预案主要目的之一是对事故的预防。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对事故的响应和恢复仅部分有效。因此,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比响应和恢复所需要的费用更少,更有效。

第5.6条要求明确信息报告和通报时限,以及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需要说明的是: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4.3.1款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同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台了“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6〕50号)”。

特别说明的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涉及饮用水源环境事件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环办〔2006〕23号)”要求:“凡影响或可能影响到城镇居民集中饮用水源的突发环境事件,不论事件等级大小,必须及时、准确上报总局值班室”。

事故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第5.7条要求企业(或事业)单位在预案中要明确“分级响应机制、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

8

措施、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等相关内容。

第5.7.1条“分级响应机制”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来确定。在企业(或事业)单位自身能力可以应对污染控制时,也可以设置车间级和企业全体应急等。

第5.7.2.1要求企业(或事业)单位在预案中应详细描述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如“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包括:通过关闭前置阀门、堵漏、输转,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有时实施停止全厂生产等方式来实现,同时,设施围堤筑坝堵截或其他方式,防止液体污染物或消防水沿明沟外流,四处蔓延扩散。这些应在预案中附上程序说明书。

同时,明确人员的救援方式、方法及安全保护措施。如救援人员安全防护主要措施可以包括:(1)有毒有害气体防护:采用呼吸道防护的方法,使用正压式氧气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浸水的棉织物等;(2)不挥发的有毒液体:采用隔绝服防护;(3)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采用全身防护;(4)易燃液体、气体的防护:采用阻燃服、呼吸道防护。在预案中给出种类和数量并予以落实。

第5.7.2.2和第5.7.2.3要求企业(或事业)单位在预案中应详细描述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和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在事故应急时,环境保护目标应预先采取的防护措施,如人员疏散与撤离,饮水水源的保护措施等等;又如,如何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何种安全防护措施;如何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何种疏散的方式,如何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因此,预案要在详细地调查、多方协商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第5.7.3 条规定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的基本要求。环境污染事故中要估计到三种类型的伤员:(1)没有受到污染但受到物理伤害的伤员;(2)没有或有很小的物理伤害,但已经受到化学品的污染;(3)受到严重伤害以及化学品污染的人。根据医疗服务人员对在事故中所涉及的污染物的化学及物理特性和在不同的暴露水平下症状的确认,采取现场救护措施,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第5.8条“应急监测”是环境应急中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应急监测数据的基础

9

上分析和预测事态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危害,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急监测小组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及时开展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应急监测方案包括确定监测范围、布设监测点位、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现场采样、现场与实验室分析、监测过程质量控制、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监测过程总结等。并根据处置情况适时调整应急监测方案。监测布点的设置一般以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地点为中心或源头,结合气象和水文条件,在其扩散方向合理布点,其中环境敏感点、生态脆弱点和社会关注点应有采样点。

应急监测不但应对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的区域进行采样,同时也应在不会被污染的区域布设对照点位作为环境背景参照,在尚未受到污染的区域布设控制点位,对污染带移动过程形成动态监测。特别说明的是,当事故超过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应急能力时,需要外界援助时,预案中还应对当地环保应急监测方案及需要的监测仪器等作出说明。

第5.9条对现场清洁净化要求作出规定。洗消与净化包括人员的洗消和被污染设备、现场环境的净化。在许多情况下,对大范围扩散污染事故将需要专业部门的帮助来进行清除净化。特别注意洗消废水的处理。

第5.10条规定了应急终止的条件、程序及终止后的跟踪环境监测。可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规定,但必须明确事故条件已经消除的结果、已降至规定限值的确切数值等等。

第5.11条规定了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第5.12条规定了善后处置的要求。包括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及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是在事故后事发地、周边扩散地带、可能存在部位、可能迁移的区域(主要是土壤、底泥、树木及水生植物等)进行监测、示踪和对比性分析,确定残留物的种类、浓度、数量,预测残留物对周围环境中长期的影响范围和时间,提出后监测的延续时间,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地下水的防护措施、土壤和底泥挖掘、生态修复、绿化植被,形成联动机制,加强环境执法和生态监察等)。因此,预案中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污染物的特性和区域特点,提出生态环境恢复措施等。

10

第5.13条规定了应急培训和演习相关要求。

例如:单位员工环境应急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1)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与内容;(2)工厂环境危险源的位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鉴别异常情况的危险辩识;(3)本单位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各类污染物的危害性;(4)防止污染物扩散,处理、处置各类污染事故的基本方法;(5)周围环境敏感点的位置、数量与类型,本单位污染事故对其影响;(6)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7)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8)主要消防器材、防护设备等的位置及使用方法;(9)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10)如何正确报警,内外部电话清单;(11)逃生避难及撤离路线;(12)配合应急人员的基本要求及责任;(13)自救与互救、消毒的基本知识;(14)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要求,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第5.15条规定保障措施的基本要求。

第5.17条要求在附件中提供的资料,作为预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 4 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 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 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c) 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4 应急能力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许昌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的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重污染事故等。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现场指挥、救护组、警戒组、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善后组组成。 3.1现场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

3.2 医疗救护组 3.3 治安维护组 3.4抢险抢修组

4 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作出完善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4.2预防工作 (1)开展对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的普查,掌握公司内危险污染源的种类、危害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由于该污染而引发的事件以及对应方法和现今对该污染的处理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 (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的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化工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 86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XX 审核:XXX 批准:XXX 实施日期: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1 总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又名“环境污染应急处理预案”或“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是单位为预防和应急处理“关键生产装臵事故”、“重点生产部位事故”、“化学泄漏事故”等避免产生环境污染或尽可能减轻危害程度而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环境风险的源的监控,有效降低事件发生概率,规定响应措施,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的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本预案。 制定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就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高防范和处臵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制定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而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1.2 编制依据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 《危险废物鉴别规范》(HJ/T 298) 《重大风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临沂市泰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 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检修试验以及电力建设等业务的电力企业。各电力企业可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风险种类、应急能力等特点对专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适当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引用文件如有修订或更新,使用本导则的各方应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3.1 专项应急预案的种类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原则上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电网和发电企业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目录详见附录A和附录B。 3.1.1 自然灾害类 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雨雪冰冻、强对流天气(含暴雨、雷电、龙卷风等)、台风、洪水、大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编制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 3.1.2 事故灾难类 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等各类电力生产事故编制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

3.1.3 公共卫生事件类 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 3.1.4 社会安全事件类 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编制社会安全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 3.2 编制要求 (1)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应以防范、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影响为主,对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次生或衍生事件应急处置内容应根据事件性质由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予以明确。 (2)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中,电网企业在编制电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根据电网结构特点编制电网黑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此外,被列为电网黑启动电源点的发电厂在编制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的同时,应单独编制发电厂黑启动专项应急预案。 (3)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可以根据事件类别分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也可编成一个综合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在综合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中,应分别明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除应符合本导则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标准要求。 (4)社会安全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除应符合本导则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标准要求。 4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4.1 总则 明确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 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控制排污、控制扬尘、降低噪音、减少大气污染,杜绝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环境保护达标。创建环境友好型项目部,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第三条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在项目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立即按照本预案的相关规定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章组织体系与职责权限 第四条应急组织职责

一、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安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财务管理部、各作业队 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项目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并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备案; (2)负责与当地相关部门、上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应急通信、报警及协调工作机制; (3)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项目部各部室协调、统筹工作; (4)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组织工作,并对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进行总结。 应急响应期间,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各组织、成员进行救援,副组长负责集中人力、物力,调配救灾物资协助组长进行救援活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预防、物资保障、信息宣传、治安等四个工作组。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防组:由安质环保部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等。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

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 1.1装置概况 1.1.1装置简介 1.1.2工艺原理 1.1.3工艺流程说明 1.1.4工艺流程图 1.2工艺指标 1.2.1原料指标 1.2.2半成品、成品指标 1.2.3公用工程指标 1.2.4主要操作条件 1.2.5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 第二章操作指南 第三章开车规程 3.1开工统筹图(开车方案) 3.2开工纲要(A级) 3.3开操作(B级) 3.4说明(C级) 第四章停工规程 4.1停工统筹图(停车方案) 4.2停工纲要

4.3停工操作 4.4停工说明 4.5紧急停工说明 第五章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第六章基础操作规程 6.1机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1离心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6.1.2计量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6.1.3××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6.1.4××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2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 6.2.1水冷换热器的投用与切除6.2.2空气冷却器的投用与切除6.3加热炉的开停与操作 6.4关键部位取样操作程序及注意6.5其他单体设备操作规程

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 7.1事故处理原则 7.2紧急停工方法 7.3事故处理预案 7.4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 第八章仪表控制系统操作法8.1DCS系统概述 8.2主要工艺操作仪表逻辑控制说明及工艺控制流程图 8.3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8.3.1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图 8.3.2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8.3.3机组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第九章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9.1安全知识 9.2安全规定 9.3装置防冻凝措施 9.4本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 9.5本装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性质,**范围、闪点、自燃点9.6本装置主要有害物、介质的有关参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所需材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工作流程 详见附件服务方案 2、所需资料 (1)环评文件(包括报告书/表、环评批复); (2)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企业现有各类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消防等应急预案); (4)企业平面布置图、给排水管和雨水管分布图; (5)其他资料(详见资料收集清单)。 (二)环境风险评估 1、工作流程 详见附件服务方案 2、所需资料 (1)环评文件(包括报告书/表、环评批复); (2)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 (3)企业所用化学品统计资料; (4)其他资料(详见资料收集清单)。 (三)评审、备案 1、工作流程 详见附件服务方案 2、所需资料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2)环境应急预案评估意见; (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竣工验收、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开发、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节能规划、清洁生产审核。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预案。 二、预案备案程序指导: 1、由我司专业编制团队为企业编制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我司安排具有资质的专家到企业现场对预案进行评估。 3、评估通过后专家组提供评估意见及签名。

4、按专家评估意见修改预案。 5、提交应急预案定稿以及专家评估意见、专家组成员名单签名到相应部门备案。 风险评估报告流程图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实用文档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 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 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文案大全

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 动。 4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 (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 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 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 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

工程部环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急响应,对事故的应急遵照协调组织的指示执行。 、在本工程项目地区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超出事件发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应对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能力和预防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十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怀突发环境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十足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作好并没有对突发环境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主要职责:公司和工程部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工程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环境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各有关成员部门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急协调保障工作。 根据危机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整个应急预案网络通信畅通,随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通报事故现场态势。执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水源污染、尘土飞扬、噪声污染安全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废弃土、垃圾外运、堆放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由甲方、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施工现场机动车的放置、溢油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由工程团路桥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由工程团卫生室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资由施工工程部统筹安排,环境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经费由路桥公司给予支持。 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由路桥公司和工程部负责组织协调。 四、预防和预警

连接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书

机械制造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连接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专业班级11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班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月英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任务书----------------------------------------------------------------------------------------------3 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一、序言----------------------------------------------------------------------------------------8 二、零件的分析--------------------------------------------------------------------------------9 三、工艺规程的设计----------------------------------------------------------------------------10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12 (2). 基面的选择-----------------------------------------------------------------------------15 (3). 制订工艺路线--------------------------------------------------------------------------17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19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20 四、设计心得与小结-----------------------------------------------------------------------------23 五、参考文献-------------------------------------------------------------------------------------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XX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 1.4 适用围 l.5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组织指挥与职责 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组织机构图) 3预防和预警 3.1环境污染事故源 3.1.1企业基本信息 自然概况;地理位置;气象及水文资料;周围居民点、敏感点信息; 3.1.2环境污染事故源 厂区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排污管线(要求标明产污环节、排污口位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提供资料清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资料清单 一.企业需提交的成套资料或政府批文(提供电子版)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书(表)----(重点) 3、项目安全评价书----(重点) 4、厂区给水管网图、厂区排水管网图、厂区功能分布图、厂区总排口位置及污 水最总排放去处----(重点) 5、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平面位置图----(重点) 6、环保、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废气、废水设施)----(重点) 7、是否有危险固废中转站,如有请附上垃圾中转站平面位置图----(重点) 8、是否委托有资质公司处理危险废物,如有,请附上该企业资质证书及签订的合同)---(重点) 8、危险化学品的日运量,运输的路线。 8、是否有企业联合应急救援协议,如有,请附上该协议。 9、项目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 企业(厂区)平面布置图、功能区 10、原有的环境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 11、三废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和图纸,(包括废水、废气、噪音及固体废弃物) 12、环评批复----(重点) 13、狮子岭污水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电子档) 14、其它政府相关批文(环保设施验收报告等) 15、公司组织机构图

16、企业基本情况(重点)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联系人,单位所在地,中心经纬度;所属行业类别,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17、主要危险化学品使用、存储情况 18、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9、工艺流程图 20、现有物资清单,按下表填写(根据公司实际情况):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2013.10.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编号:SM-ZD-65988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 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

环境突发应急处置预案

环境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作出迅速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事件对公司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司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环保总局处置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实施方案》、《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1.3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4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①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②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③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④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⑤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⑥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⑦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存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①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②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③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④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⑤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市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doc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 (企业版) 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前言 本导则规定了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风险因素,在加强风险源监控和防范措施,有效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对实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及时组织有效的应急处置,控制事故危害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1.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天津市辖区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和可能因火灾、爆炸、泄漏等造成对环境影响的单位,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伴生,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06]36号); 《天津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津环保监[2009]17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3.术语和定义 3.1 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3.2 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3.3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4 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因素,环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危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

生产技术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管理

生产技术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管理 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一、本章规定了本公司生产技术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管理方法。 二、本章适用于公司各车间、有关部室和各级生产指挥人员。 第二节管理职能 为了确保公司各生产岗位及有关部门所执行的工艺操作规程和生产技术标准有效并符合公司的实际生产状况,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合理、安全,使最终产品达到高产、优质、低耗。 第三节编制、管理内容与要求 一、工艺操作规程编制 (一)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岗位操作任务及管辖范围,与上、下岗位的联系,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设备简介及一览表,仪表位号一览表,设备开停及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常见事故处理等。 (二)各车间对本车间执行的工艺操作规程需要进行小修改时,由车间提出修改意见,经生产技术部同意,工艺副总工程师同意后,生产技术部下达更改通知单后执行。 (三)工艺操作规程经多次修改,或有重大改变时,由生产技术部提出换版意见,报总工程师审批。经总工程师同意后,生产技术部下达重新编写任务,车间主任安排本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编写。

(四)各车间主管主任负责校核本车间的工艺操作规程。 (五)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核各车间的工艺操作规程。 (六)总工程师负责审定各车间的工艺操作规程并最后批准,签发执行。 (七)生产技术部负责新的工艺操作规程印发及管理,并将旧版工艺操作规程收回,按受控文件有关规定处理。 二、工艺指标制定 (一)工艺指标分为厂级控制工艺指标和车间级控制工艺指标。厂控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消耗、生产稳定性以及上、下工序有较大影响的指标;车间级控制指标是指除厂控指标外,其它生产中需控制的所有指标。 (二)车间级控制指标由车间根据厂控指标和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并由车间进行日常管理。 (三)厂控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确定并制定,经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执行。由车间和生产技术部共同进行日常管理。 (四)工艺指标如不符合实际生产时,由所在车间提出,经生产技术部同意后更改执行。厂控工艺指标由车间或生产技术部提出更改意见,经生产技术部研究,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由生产技术部下达更改通知单后执行。 (五)厂控工艺指标一般每年修订一次。 三、其它生产技术标准制定 (一)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及工艺要求提出各种生产用原材料、

《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说明.doc

《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情况说明 局领导: 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已按要求完成《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现将该预案编制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编制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7年河北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等法律法规要求,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委托北京中天润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分为以下7个步骤:成立编制工作组、基本情况调查、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评审、应急预案备案。 (一)编制过程概述 应急预案在企业基本情况、应急资源调查及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并与《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唐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编制过程中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和北京中天润成环保科

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沟通、讨论。 (二)现场踏勘 编制单位技术人员于2017年10月中旬,收集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区域范围内企业名单、企业简介、已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企业报告。初步调查已备案企业的环境应急资源,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工作。 在确定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区域范围内重点企业名单后,编制单位技术人员于2017年11上旬对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内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现场踏勘,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 (三)企业内审 报告初稿发给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后,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召开了应急预案的内部评审,参会人员有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体系涉及人员。该内审会对应急预案及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讨论,并形成内审意见。北京中天润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内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 (三)专家评审 2018年1月5日,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在丰润区召开了《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由3名专家组成,开发区有关人员、唐山市环保局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踏勘了现场,听取了汇报,经认真质询和讨论,形成了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附后)。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关于转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的通知 各公司、直管项目经理部: 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照《导则》要求全面清理并修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各公司对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按照《导则》内容逐项对照检查,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二、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对管辖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项目应当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具体内容,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台账”,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进行管理。 三、各直管项目经理部按照《总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川路桥安【2014】84号)对分包单位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修改和完善进行指导,明确具体内容,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进行管理。 二0一四年五月十五日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2013-07-19发布2013-10-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单位名称:重庆xxx有限公司 预案编号:xxxxx 签发人:xxxxxx 2007年XXX月XXX日发布 重庆x x x有限公司发布

编写人员:xxx、xxx、xxx、xxx 审核人:xxx、xxx、xxx、xxx 审批人:xxx 校对:xxx (责任人签名)

1 总则 1.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 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编制《重 庆XXX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编制目的 在本公司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与火灾事故后能迅速、有序、 有效地开展应急处臵行动,阻止和控制污染物向周边环境的 无序排放,最大可能避免对公共环境(大气、水体)造成的 污染冲击。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重庆xxx有限公司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 或火灾事故防止环境污染的应急处理。 2 公司基本信息 2.1公司基本情况 重庆xxx有限公司创建于xxxx年,共有员工xxxx人,长期接触尘毒等危害人员共xxx人。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

尘毒危害严重、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的化工生产特点,主要有XXX、XXX 等产品。其生产能力见下表: 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2.2周边自然概况 2.2.1地理位臵 重庆xxx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xxx区重庆xxxx化工园区xxx 部,占地面积xxx亩,地理坐标位于东经xxx。xx’,北纬xxx。xx’。距主城区仅xx公里,距xx城区xx公里,厂区北侧距xx、xx高速公路距公司仅xx公里,厂区东西南侧均为重庆xxx化工园区规划公路,水陆运输有xx港口,xxx铁路xxx站距公司xx公里。 2.2.2生态现状 公司处于重庆市东部xx区境内,xx属于亚热带长绿阔叶植被区的北部区域,有较多的落叶植被,区内林地面积较少,森林覆盖率较低。有较多植物物种和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园区内目前多为农田,基本无野生珍惜动物出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