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

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
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

一、问答题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商品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3消费者的偏好4相关商品的价格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6人口数量p21-32

2需求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3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1商品的价格P。2生产要素价格P3相关商品的价格4技术水平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6厂商的数目或行业生产能力p37

4供给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5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6供给变化和供给量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什么?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处于递增状态,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处于递减状态。P28

8供求法则的功能有什么?请结合实际情况说明。

9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分类?p5完全无弹性:弹性等于零2需求缺乏弹性:弹性小于1,3单位弹性:弹性等于1,4富有弹性弹性大于1,5完全富有弹性:弹性无穷大。

10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替代品的多寡2该物品消费支出占总所得的比例3物品耐用性4必需品或奢侈品5商品的定义范围6商品用途的广泛性7时间因素p63

11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对于企业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P63

12需求的收入弹性有哪些分类?1.正常品 2.奢侈品3.必需品劣4.劣等品 p69

13需求的交叉弹性有哪些分类?决策有什么意义?1.交叉价格弹性大于0:替代关系2. 交叉价格弹性小于0:互补关系3. 交叉价格弹性为0:互相独立.决策是只要能掌握并恰当地运用需求弹性理论,就能够提高企业的经制定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尽量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p74-76

14说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1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什么?是指在保持技术不变的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一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迟早会逐步减少,从而引起边际收益减少。

16如何确定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量?

17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18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

19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有哪些?

20请画出总固定成本(TFC)、总变动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21均变动成本(AVC)、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曲线,并说明其经济含义。

1、什么是总固定成本

总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之和。是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不变投入的总花费。由于在生产中不变投入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总固定成本是一个常数,即在短期内固定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变化没有关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

图总固定成本

总固定成本曲线TFC是一水平线,表示它是一常数,在短期内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总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当产量为零时,总固定成本为零。

[总固定成本的计算公式

TFC = C(Q)

2、什么是总变动成本

总变动成本是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可变投入的总花费。即:是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支出的全部费用。它一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总变动成本的变动趋势如图中的曲线所示,对于不同的企业,曲线的形状会有所不同。

[编辑]

总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

TVC=TC-TFC=AVC×Q

[编辑]

总变动成本的曲线

总变动成本的曲线如图所示。

总变动成本曲线TVC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这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总变动成本也增加。在产量达到Q1以前,总变动成本以逐渐减少的比例增加,称之为递减地增加。在产量超过Q1以后,总变动成本以逐渐增加的比例增加,称之为递增地增加。

总变动成本曲线,从而总成本曲线的特性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要素边际报酬递减法则起作用的缘故。在产量处于较低水平阶段,与固定要素相比,变动要素投入量太少,二者比例极不合理。这样,增加变动要素的投入,可以使要素比例迅速改善,从而使产量以更大的比例增加。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这就表现为总变动成本,从而总成本递减地增加。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变动要素与固定要素的搭配比例逐渐合理。以后,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从经济角度看,变动要素嫌多了。这样,要素比例又逐渐趋向不合理。这使得产量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只以越来越小的比例增加。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这就表现为总变动成本,从而总成本递增地增加。

3、什么是总成本

总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而发生的总耗费。即: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经济评价中按年计算)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总成本,记作TC(total cost)。

根据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产品总成本是生产某种品种或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总和。

[编辑]

总成本的计算公式

总成本TC(total cost)是总固定成本(TFC)和总变动成本(TVC)之和。因此总成本曲线在总变动成本曲线之上,两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总固定成本的数值。总成本曲线的特性完全取决于总变动成本曲线的特性,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曲线也是先递减地增加,后递增地增加。

TC=TVC+TFC

TVC = C(Q)

TFC = C0

TC = C(Q) + C0

总变动成本记作TVC(total variable cost),它是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可变投入的总花费。TVC=f(Q)。变动成本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总成本与总变动成本

总固定成本记作TFC(total fixed cost),它是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不变投入的总花费。由于在生产中不变投入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总固定成本是一个常数,即在短期内固定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变化没有关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图2所示。

图2 总固定成本

4、什么是平均固定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和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 AFC=FC/Q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其曲线为一条正双曲线。

[编辑]

平均固定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起先比较陡峭,说明在产量开始增加时,它下降的幅度很大,以后越来越平坦,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它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

计算总成本的意义

通过总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计算期的总支出,将总成本与收入、利润、净利润等比较,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指标。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往往对于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有重要意义。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相结合,便能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5、什么是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和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Q)=TVC (Q)/Q

[编辑]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图2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

如图2,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形状为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也即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结果。

什么是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不一样,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例如,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虑固定成本。

在数学上,边际成本(MC,marginal cost)用总成本(TC,total cost)和数量(Q,quantity)的偏导数来表示:

边际成本定价是销售商品时使用的经营战略。其思想就是边际成本是商品可以销售的最低价,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困难时期维持下去。因为固定成本几乎沉没,理论上边际成本可以使企业无损失的继续运转。

[编辑]

其他的成本的定义

1、固定成本指不随着产出变化的成本,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可以看成变量。

2、变动成本指营业成本、最初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等。这些都随着产出而直接变化,例如劳动力,燃料,能源和原材料成本。

3、平均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总成本。

4、平均固定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固定成本。

5、平均变动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变动成本。

[编辑]

边际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

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的生产间接费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完全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如果产量大于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例如:

某企业生产一种零部件产品,其生产性费用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变动制造费用(能源)7元/件,固定制造费(折旧)4000元。其非生产性费用为:管理费用(保险)400元,销售费用:其中变动费用3元/件(买一送一),固定费用(广告费)600元。期初库存为0,本月生产1000件,销售600件,售价40元/件。

1、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10 + 5 + 7 + 4000 ÷ 1000(件)= 26元

销售收入: 600件× 40 = 24000元

减:销售成本: 600件× 26 = 15600元

毛利: 8400元

减:期间成本: 600 件× 3 + 400 + 600 = 2800元

净利: 56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库存中有固定费用(折旧)1600元(4000 ÷ 1000件×400件)

作为存货,虚增了资产和当期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很难正确作出是否应该增产或减产的决策,因为产品或劳务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无关。

2、用边际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 10 + 5 + 7 = 22元

销售收入: 600 件× 40 = 24000元

减:销售成本(全部变动): 600件× (22 + 3)= 15000元

贡献毛益: 9000元

减:全部固定: 4000 + 400 + 600 = 5000元

净利: 4000元

由此可见,在边际成本法下,利润与销售量直接相关,而与产量无关。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额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库存产品中所含的固定费用数。所以,用边际成本法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短期增减产量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因此,边际成本法对企业管理者短期产量决策是非常有用的。

[编辑]

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

1、总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

总成本TC是产量的函数,由于没有考虑固定成本这一因素,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表明产品产量为零时,TC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也相应增加,总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边际成本率。

平均成本(AC)是每单位产品的成本,等于总成本与产品产量的比值。也就是:AC=TC/Q=f (Q)/Q。在几何意义上AC是TC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O的连线的斜率。AC曲线形状为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的结果。在图中,AC曲线的最低点与6单位的产量水平相对应。

2、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

一般来说,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产量很小。随着生产的进行,生产要素利用率增大,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度,所以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又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不考虑最初的短暂情况,那么,它的变动规律主要表现就是:边际成本先是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编辑]

MC、AC、AVC曲线关系

管理经济学重点

1、管理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传统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 2、管理经济学要与微观经济学的共同之处 (1)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与行为。 (2)都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企业与行为。 3、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1)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抽象的企业),就是以企业与唯一目标即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的。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现实的企业,企业短期的目标就是多样的,利润不过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长远的目标就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指标来衡量。 (2)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的与确定的。 管理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企业通常就是在环境十分复杂、信息多变的很不确定的情况下经营的(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3)微观经济学就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就是与企业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即企业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就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就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企业的各种具体条件,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决策。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一)建立经济模型(也叫数学模型) 模型就是用来代表简化了的现实。在管理经济学中,也要利用经济模型来做管理决策。 (二)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就是微观经济学分析与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增量分析法就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优点:简便可行、十分实用。 (三)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就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与因变量的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弹性就是进行需求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使需求分析得以定量化。 (四)关于市场机制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有关市场机制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就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六)机会成本的原理(以后书中的重点) 机会成本就是把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就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七)货币的时间价值 就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决策就就是选择,就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法。 最优方案就就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 (一)企业的目标(长期、短期) 1、企业的短期目标: (1)投资者(2)顾客(3)债权人(4)职工 (5)政府 (6)社会公众(7)技术改造 企业的短期目标就是多样化的。利润虽不就是企业唯一的目标,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短期内可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而致力于其她其她目标的实现。 2、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与。(企业价值就是能反映长期利润大小的概念) 企业价值 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TR)减去总成本(TC),上述方程式又可表述为

《管理经济学》整理笔记

《管理经济学》整理 绪 论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 3~P4 识记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 4~P6 识记 三、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n t t t i 1)1(π=∑=+-n t t t t i TC TR 1)1( 式中πt 是第t 年的预期利润,i 是资金利息率,t 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 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 总销售收入(TR )减去总成本(TC ),式中TR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销售收入,TC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 ,可得利润X 元,现在改生产B ——生产A 可得到的利润X 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会计成本 P7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 +计算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识记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 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 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P5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3 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价格↑→需求量↓) P13识记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Q x=f(P x,P y,T,I,E,A,…) P14 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 D=f(p)。P15 识记 它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P16 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P16 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8 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P20

管理经济学计算题及参考答案(已分类整理)

一、计算题 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解:(1)在征税前,根据QD=QS,得均衡价格P=, Q=164 令T=,新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供给量为QS',新的需求量为QD'.则有: QS'=100+40( P'-T) QD'=260-60 P' 得新的均衡价格为P'= 新的均衡价格为Q'=152 所以税收后的均衡产量为152万斤,消费者支付价格元,生产者获得价格元. (2)政府的税收收入=T×Q'=76万元,社会福利损失=(1/2)××(164-152)=3万元. 2.设砂糖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12-;砂糖的市场供给函数为P=。(P为价格,单位为元;QD、QS分别为需求量和供给量,单位为万千克)。问: (1)砂糖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砂糖的均衡交易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砂糖的供求关系会是何种状况 (4)如果政府对砂糖每万千克征税1元,征税后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元/万千克7 解:(1)供求均衡时,即QD=Qs P=12-,P= Q D=(12-P)÷,Q S=P÷那么(12-P)÷=P÷解得P=(元) (2)Q D=Qs=(12-P)÷=15(万千克) (3)需求量:Q D=(12-P)÷=(万千克) 供给量:Qs=P÷=14(万千克)可见P=7时,Q D>Qs 所以,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设税后价格为P’,征税后新的供给曲线就应为: Qs=(P’-1)÷均衡条件为Q D=Qs (12-P’)÷=(P’-1)÷ P’=(元/万千克) 故税后的均衡价格为元。 、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时,试问:(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⑴因为MUx=y,MUy=x,由 MUx/MUy=y/x=Px/Py, PxX+PyY=120 则有Y/x=2/3 2x=3y=120 解得X=30 , y=20 (2)由MUx/MUy=y/x=Px/Py xy=600,解得 x=25, y=24 所以M1==3y=144 M1-M=24 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商品X 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消费者的均衡的均衡条件-dY/dX=MRS=PX/PY 所以-(-20/Y)=2/5 Y=50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270=X*2+50*5,X=10 3.某人每周花360元买X和Y,Px=3,Py=2,效用函数为:U=2X2Y,求在均衡状态下,他如何购买效用最大 解:max:U=2X2Y 360=3X+2Y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得:W=2X2Y+λ(360-3X-2Y) dW/Dx=MUx-3λ=4xy-3λ=0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doc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行管版) 一.绪论: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 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 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 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了 多少货币收入,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会计利润 =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6、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7、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的利润。指业主如果把他在本企业的投资 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即为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必须给他的最少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8、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9、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二.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1、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 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一般的,↑↑)、相关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一般,在限度内↑↑)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一般,价格看涨,需求量↑)等。 3、需求曲线:是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 系的表达式,或 QD=f (p),需求曲线具有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规律。可分为 个人、企业、行业三种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 关系。行业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内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个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 格之间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绪论:一?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同:前者与后者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异:(1 )后者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前者则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2)后者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的,而前者则认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 业价值的最大化(3)后者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而前者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对 有关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 二、管经的理论和支柱 主要有:建立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概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管经的决策准则 1、企业目标:企业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2、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可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一一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 息。(2)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一一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3)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一一零。(4)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 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5)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一一按市价计算。(6)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7) 机器设备折旧一一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3、经济利润的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4、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名词解释: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 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企业的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的现值之和。 6、会计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了多少货币收 入,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 税的根据等。 7、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

20XX管理经济学知识要点

页眉 1、如何提高商品的价格? 答:(1)根据供求理论: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可提高商品价格,阐述能增加需求或减少供给的措施即可; (2)根据效用理论,商品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因此需考虑提高边际效用的措施即可。 2、如何看待春秋航空淡季的99元票价,旺季的高价格? 答:本题考察知识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峰负荷定价法,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在短期内,只要MR>MC,就可以提供服务。 (1)高峰负荷定价法:指产品(或服务)按不同时段定不同价格 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产品不能储存;第二,不同时段用的是同一设施;第三,不同时段需求曲线不同 定价原则:固定成本由高峰时段(顾客)承担,非高峰时段只承担变动成本。所以春秋航空在旺季制定高价格,淡季采用99元票价。 (2)在淡季时,MR=99元,而MC则小于99元,所以仍然有贡献利润,因此就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3、举例说明三种以上定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或适应条件. 1.成本导向定价法(零售业、烟、百货商店、租赁业、建筑业、服务业、科研项目投资及批发零售企业。) 优点:卖方对自己的成本比市场需求更了解,公司运用成本导向法,可以简便地计算出价格;卖方“将本求利”,能够保证价格在保本水平之上,获得一定的边际利润。 缺点: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成本导向定价只能假定定价不会影响销量。这导致成本导向定价所制定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市场接受;可能是公司丧失竞争力;不一定有助于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竞争导向定价法 优点:价格调整主要看竞争者是否变动,随市场定价。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了产品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竞争对手和市场剖析做出的定价,有利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脱颖而出。 缺点:过分关注在价格上的竞争,容易忽略其它营销组合可能造成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容易引起竞争者报复,导致恶性地降价竞争,使公司毫无利润可言。然而实际上竞争者的价格变化并不能被精确的估算。 3.顾客导向定价法又称需求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 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的不同反应分别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定价方式。 优点:顾客导向定价法灵活有效地运用价格差异,对平均成本相同的同一产品,价格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 缺点:该方法要求确定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产品感受的价值是多少,然而这很难衡量,而且费时费力。 4、你从南郭先生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他的。南郭先生之前采用合奏的形式,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所以一直能装模作样地混迹于300名乐手中。但当独奏时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这个故事是颇能启发人的,联系到如今广泛推行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应设置有效的机制才能使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实现利益最大化,比如:承包制、产权划归、明晰产权。 5、为什么会出现公地悲哀,如何避免?

最新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需求 需求和供给是构成市场的两个基本因素。 一、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者劳务的数量。 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 一定条件,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如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以及消费者爱好等)。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上涨,其需求量就会减少;产品价格下跌,其需求量就会增加。反比关系。 2、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收入提高,需求量就会增加;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需求量也就减少。正比关系。 3、相关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产品的价格上升,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产品的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替代品之间成正比关系。互补品,产品的价格上升,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产品的价格下降,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互补品之间成反比关系。 4、消费者的爱好。 5、广告费。 6、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如果价格看涨,需求量就会增加;如果价格看跌,需求量就会减少。 三、需求函数 需求量就是影响它的诸因素的函数。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 Qx = f(Px , Py , T , I , E , A , …) Qx,为对某产品的需求量; Px,为某产品的价格; Py,为替代品(或者互补品)的价格; T,为消费者的爱好; I,为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E,为对价格的期望; A,为广告费。 题【例1-1】,略,重点,p15

四、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假设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QD= f(p)。 见【图1-1】,p15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企业需求曲线,表示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动规律,价格上涨,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 为什么?这是因为: 1)由于价格降低,消费者用同样的钱可一个买到更多的东西; 2)原来因为价格贵买不起的消费者,也来买了; 3)过去因为价贵使用替代品的消费者,现在因为降价也来买了。 所以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同样道理,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减少。 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求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个需求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如果非价格因素不变,从而需求曲线维持不动,这时,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如果非价格因素发生了变动,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了位移,这种变动就称为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量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1、产品的价格。价格上涨,供给量就会增加。正比关系。 2、产品的成本。如果产品的价格既定,成本越高,利润越少,从而企业的供给量也就减少。反比关系。 3、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价格看涨,就会多生产。 三、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Qs = f(P , C , E , …)

管理经济学考试答案含案例分析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叉弹性 交叉弹性指某种商品的供需量对其他相关替代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供需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可替代程度愈高,交叉价格弹性愈大。 2.声望定价 所谓声望定价法是指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来制定商品的价格。因为消费者具有崇尚名牌的心理,往往以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认为价高质必优,这种定价策略既补偿了提供优质产品或劳务的商家的必要耗费,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简要回答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进行商品需求估计中,应当怎进行市场调查?如何选择参数和变量? 在进行商品需求时,应当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销售渠道、消费者以及法律法规、社会、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等方面调查: 1)首先应该将要推出的产品的性能与市场上的商品做比较。列举出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并与新产品做比较,说明新产品的优势。 2)走访批发商和销售商,了解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销量,进价等。并想办法得知或估算市场主流产品的成本。并将新产品的成本与市场主流产品的成本做比较。 3)走访销售商和消费者,了解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弊端,并在新产品中加以改进。 4)收集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找出新产品的市场前景。 5)新产品在何区域推出、针对哪个层次的消费群体推出,需要调查了解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当地的消费层次,找准合适的目标客户。 市场调查所需参数和变量应当根据产品的特征选取。如低端产品应当选择竞争产品的价格以及成本作为变量,高端产品应选择地域消费水平为主参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何特征?厂商生产决定最佳产出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Y = A(t)LαKβμ(μ≤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阐述了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及资本的关系。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在技术条件下能且只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行管版)一.绪论: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了多少货币收入,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6、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7、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的利润。指业主如果把他在本企业的投资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即为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必须给他的最少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8、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9、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二.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1、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 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一般的,↑↑)、相关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一般,在限度内↑↑)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一般,价格看涨,需求量↑)等。 3、需求曲线:是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或QD=f(p),需求曲线具有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规律。可分为个人、企业、行业三种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行业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内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个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绪论:一.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同:前者与后者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异:(1)后者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前者则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2)后者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的,而前者则认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3)后者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而前者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有关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 二、管经的理论和支柱 主要有:建立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概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管经的决策准则 1、企业目标:企业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2、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可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2)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3)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4)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5)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6)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7)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3、经济利润的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4、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 内含成本 名词解释: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企业的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的现值之和。 6、会计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了多少货币收入,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 7、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管理经济学知识要点

1、如何提高商品的价格? 答:(1)根据供求理论: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可提高商品价格,阐述能增加需求或减少供给的措施即可; (2)根据效用理论,商品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因此需考虑提高边际效用的措施即可。 2、如何看待春秋航空淡季的99元票价,旺季的高价格? 答:本题考察知识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峰负荷定价法,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在短期内,只要MR>MC,就可以提供服务。 (1)高峰负荷定价法:指产品(或服务)按不同时段定不同价格 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产品不能储存;第二,不同时段用的是同一设施;第三,不同时段需求曲线不同 定价原则:固定成本由高峰时段(顾客)承担,非高峰时段只承担变动成本。所以春秋航空在旺季制定高价格,淡季采用99元票价。 (2)在淡季时,MR=99元,而MC则小于99元,所以仍然有贡献利润,因此就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3、举例说明三种以上定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或适应条件. 1.成本导向定价法(零售业、烟、百货商店、租赁业、建筑业、服务业、科研项目投资及批发零售企业。) 优点:卖方对自己的成本比市场需求更了解,公司运用成本导向法,可以简便地计算出价格;卖方“将本求利”,能够保证价格在保本水平之上,获得一定的边际利润。 缺点: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成本导向定价只能假定定价不会影响销量。这导致成本导向定价所制定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市场接受;可能是公司丧失竞争力;不一定有助于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竞争导向定价法 优点:价格调整主要看竞争者是否变动,随市场定价。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了产品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竞争对手和市场剖析做出的定价,有利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脱颖而出。 缺点:过分关注在价格上的竞争,容易忽略其它营销组合可能造成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容易引起竞争者报复,导致恶性地降价竞争,使公司毫无利润可言。然而实际上竞争者的价格变化并不能被精确的估算。 3.顾客导向定价法又称需求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 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的不同反应分别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定价方式。 优点:顾客导向定价法灵活有效地运用价格差异,对平均成本相同的同一产品,价格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 缺点:该方法要求确定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产品感受的价值是多少,然而这很难衡量,而且费时费力。 4、你从南郭先生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他的。南郭先生之前采用合奏的形式,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所以一直能装模作样地混迹于300名乐手中。但当独奏时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这个故事是颇能启发人的,联系到如今广泛推行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应设置有效的机制才能使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实现利益最大化,比如:承包制、产权划归、明晰产权。 5、为什么会出现公地悲哀,如何避免? 公共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无法排他的,称公共资源,如空气、江河湖海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 解决公地悲剧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明晰产权,二是依靠政府管理对公地使用权进行均分。产权划归、明晰产权。 6、举例说明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并提出治理办法. 答: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协议后,其中一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以轿车失窃保险市场为例,轿车车主买保险与不买保险的责任心发生了变化,使丢车的风险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利益实际上就受到了侵害。

管理经济学常考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 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把遗憾值作为决策的标准,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的最大遗憾值,然后从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净现金投资量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的增加量。 3.卡特尔 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公开签订正式协议,共同规定一个价格,像完全垄断企业一样定高价,使得整个行业的总利润最大,这样的组织叫卡特尔。 4.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适宜于做决策用的成本。 5.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由经济变量之间额函数关系(可以是代数式、图或表格)构成的。 6.短期成本函数 企业在相对较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不变的,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就是短期成本函数。 7.产品转换曲线 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可能组合。 8.市场调查法 市场调查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9.供给量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具有能力提供的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 10.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照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11.管理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12.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具有购买能力的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 13.短期生产函数 企业在相对较短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不变的,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短期生产函数。 14.影子价格 如果企业的某投入要素量增加一个单位,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的数量,称为这种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 15.最大利润定价法 最大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不同的价格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选择总利润最大的价格定价。 16.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变动成本加固定成本)为定价基础,按照一定的目标利润率算出价格。 17.撇油定价策略 撇油定价策略实质上是差别定价的一种,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目的是想在短期内能把投资赚回来。 18.长期生产函数 企业在相对较长时间内,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长期生产函数。 19.外显成本 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 二、

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重点

应考指导 一、考试相关情况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管理经济学》是财经和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就其学科门类归属而言,管理经济学属于经济 学的范畴。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学习管理经济学,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 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吴德庆主编:《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题型与分值 (三)重难点分布 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10章的全部内容。从整体来看,教材10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绪论、第4章、第八章和第9章是知识点考查最少的四章,并且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四)试题难度 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大面知识。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总体而言,试题较为容易。 二、学习建议及复习方法/技巧 针对本课程性质,结合历年考试情况,在此向学员提出以下四点学习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希望大家温习之前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和数学(微积分)。微观经济学是本课程 的主要理论支点和基础,数学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知识点。从历年考试情况看,本课 程考试命题重基础、宽覆盖。因此,建议学员认真阅读教材,尤其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部分,切忌 任意删减章节,采取猜题、押题方式。 (三)管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利用

管理经济学主观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名词解释 稀缺:资源不能满足特定人群的所有需求的情况。 理性:在若干个方案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 机会成本:为了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的数量或主观价值。是稀缺条件下经济决策必须考虑的成本。 资源:又称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第二章企业及其目标 名词解释 企业:将资源转化为消费者所需产品的组织。 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显性成本和历史成本,还包括隐性成本和重置成本。 论述 公司存在的原因:交易成本决定由企业生产还是市场生产。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往来时,会产生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很高,那么企业就会选择自己来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而开展内部经营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包括雇佣劳动力,员工激励等。这时出现了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经营成本的权衡,公司会选择在外部交易和内部经营之间分配资源,以实现总成本最低。随着内部经营替代外部交易,总成本先降低,越来越多经营内部化导致效率损失,总成转而上升。随着内部经营成本远超外部交易成本,这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就可以由新企业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活动,新的企业或者行业就出现并存在了。 描述“委托-代理”的含义:在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公司并不是由所有者(股东)经营,而是职业经理人。股东通常更关注股东收益最大化,经营者更倾向于保守稳健的决策。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分歧成为委托-代理问题。 第三章供给和需求 名词解释 供给: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 需求:在短期,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 论述 影响需求的因素:1.偏好和趣味2.收入3.相关产品价格4.未来预期5.买者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1.技术和成本2.天气3.其他产品价格4.未来预期5.卖着数量 价格的配给功能:短期 价格的指导功能:长期 第四章需求弹性 名词解释 需求的价格弹性:购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产品被替代的难易程度,该产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价格调整的时间跨度长度,产品的耐用性 短期 vs. 长期:长期需求曲线通常会比短期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随着时 间的延长,消费者会找到适应价格变化的方式,比如通过替代品或转变消费。论述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常考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把遗憾值作为决策得标准,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得最大遗憾值,然后从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得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净现金投资量?净现金投资量就是指因决策引起得投资得增加量。 ?3、卡特尔?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公开签订正式协议,共同规定一个价格,像完全垄断企业一样定高价,使得整个行业得总利润最大,这样得组织叫卡特尔。? 5、经济模型 4、相关成本?相关成本就是指适宜于做决策用得成本。?? 经济模型就是由经济变量之间额函数关系(可以就是代数式、图或表格)构成得。??6、短期成本函数?企业在相对较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得数量就是不变得,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得产量与成本之间得关系,就就是短期成本函数。 ?7、产品转换曲线?产品转换曲线就是指在这条曲线上得各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得条件下能够生产得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得可能组合。??8、市场调查法市场调查就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得需求量与各个变量之间得关系。 9、供给量 供给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具有能力提供得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得数量。 ?10、货币得时间价值?货币得时间价值就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得机会,可以换取得按照放弃时间得长短计算得回报。 11、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就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得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得学科。 12、需求量 需求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具有购买能力得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得数量。 13、短期生产函数 企业在相对较短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得数量就是不变得,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得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得关系,就就是短期生产函数。 14、影子价格 如果企业得某投入要素量增加一个单位,使得企业得利润增加得数量,称为这种投入要素得影子价格。? 15、最大利润定价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