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

1.在()的情况下,可采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废水中主要含溶解性有机物

B.由于原有系统的污泥回流能力不足,影响了处理效率

C.在不增大曝气池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系统的处理能力

D.废水水质波动较大

2.下列关于气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浮法去除的对象是密度接近于1的固体、液体颗粒

B.亲水性颗粒较疏水性颗粒易于去除

C.气浮分离的时间小于沉淀

D.浮选剂一般都具有两亲结构

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代表性活性基团有(),其pH值适用范围为()。A.磺酸基,1~14

B.磺酸基,5~14

C.季氨基,1~14

D.季氨基,1~7

4.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接近()沉淀。

A.自由

B.絮凝

C.拥挤

D.压缩

5.下列构筑物属于生物膜法的是()。

A.生物转盘

B.曝气池

C.化粪池

D.离子交换器

6.一般城市污水在曝气池中正常运行,其()为宜。

A.SVI<50

B.S0

C.SVI>150

D.SVI越小越好

7.混凝处理过程中,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大致为()。

A.20~30s

B.3~5min

C.15~30min

D.1~2h

8.下列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不正确的是()。

A.长宽比以1~3为宜

B.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2h

C.沉淀池水平流速不大于5mm/s

D.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为1~3m3/(m2.h)

9.下列有关活性污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活性污泥系统中BOD:N:P应为100:5:l

B.曝气槽中溶氧至少应维持在4mg/L以上

C.SVI值小于50表示有污泥膨胀现象

D.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12~24h

10.高负荷生物滤池具有()的特点。

A.生物膜主要靠水力冲刷脱落,更新快

B.滤池更容易堵塞

C.滤料尺寸与普通生物滤池相当

D.同时具备硝化与反硝化功能

11.污泥含水率从(),体积减小约一半。

A.98%降至95%

B.96%降至94%

C.98%降至94%

D.98%降至96%

12.下列关于离子交换法处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交换树脂一般由树脂母体和具有活性的交换基团构成

B.阳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活性基团是酸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活性基团是碱性的C.离子交换法适用于处理含盐浓度较高的废水

D.交换和再生是离子交换工艺流程的两个关键步骤

13.下列污染物处理,无法用混凝法处理的是()。

A.细小颗粒

B.色度、浊度

C.N、P等污染物

D.酸碱污染物

14.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熟污泥是指()。

A.初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B.二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C.污泥消化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D.经脱水及干化后的污泥

15.()不宜直接用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

A.折点氯化法

B.气提法

C.吹脱法

D.A/0法

16.下列废水适合用单一活性污泥法处理的是()。

A.镀铬废水

B.有机氯废水

C.食品生产废水

D.合成氨生产废水

17.电渗析透过膜的物质是()。

A.水

B.微粒

C.离子

D.溶解性气体

18.一般混凝剂的投量范围是:普通的铁盐、铝盐为(),聚合盐为普通盐的1/3~1/2,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为()。

A.10~100mg/L;1~5mg/L

B.1~5mg/L;10~100mg/L

C.1~10g/L;10~100mg/L

D.10~100mg/L;1~10g/L

19.活性炭对有机酸的吸附容量的次序是()。

A.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B.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C.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D.无法判断

20.电渗析不可用于()。

A.重金属回收

B.有机物的分离

C.回收酸碱

D.苦咸水淡化

21.初沉池和二沉池存功能上最大的差异在于()。

A.沉淀处理的对象不同

B.沉淀池的结构不同

C.沉淀池个数不同

D.沉淀池的处理效率不同

22.下列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厌氧生物处理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而不适于处理城市污水

B.厌氧生物处理的去除率高,出水水质优于好氧生物处理

C.厌氧反应器与好氧反应器一样,一般需连续运行

D.相比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的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小

23.下列描述反应二沉池的是()。

A.去除易沉物如砂粒

B.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对悬浮固体的初步处理

C.生物处理后用以分离生物膜、活性污泥等

D.污泥的进一步浓缩脱水

24.如果废水中各种有机物的相对组成没有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OD>COD>BOD20>B0D5

B.COD>TOD>BOD20>BOD5

C.BOD20>TOD>COD>BOD5

D.BOD5>BOD20>COD>TOD

25.斜板沉淀池提高了沉淀效率,()不是其提高沉淀效率的原因。A.斜板增加了沉淀面积

B.斜板降低了沉淀高度

C.斜板使沉淀池水在层流条件下

D.斜板增加了沉淀颗粒的碰撞机会

26.下列水处理工艺不属生物膜法的是()。

A.生物滤池

B.生物接触氧化

C.生物转盘

D.SBR

27.A/A/O(A2/O)法中,第一个A段是指(),其作用是(),第二个A段是指(),其作用是()。

A.厌氧段,释磷,缺氧段,脱氮

B.缺氧段,释磷,厌氧段,脱氮

C.厌氧段,脱氮,缺氧段,释磷

D.缺氧段,脱氮,厌氧段,释磷

28.有一含氰有机废水,最大流量为0.1m3/s,CCN=-10mg/L,欲排人一条属于V类水体的可流,河水的最小流量为0.9m3/s,则估计废水需处理()。(已知V类水体氰化物质量标准勾0.2mg/L,二级排放标准为0.5mg/L,取混合系数α=0.75)

A.95%

B.97%

C.98%

D.99.5%

29.在城市污水处理厂里,常设置在泵站、沉淀池之前的处理设备有()。

A.格栅

B.筛网

C.沉砂池

D.上述三种

30.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质量、沉速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沉淀类型是()。A.自由沉降

B.絮凝沉降

C.拥挤沉降

D.压缩沉降

31.铝盐和铁盐作为混凝剂在水处理中可发挥()。

A.脱稳凝聚作用

B.桥连絮凝作用

C.网捕絮凝作用

D.上述三种作用

32.能实现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以及泥水分离的设备是()。A.竖流式沉淀池

B.斜板沉淀池

C.澄清池

D.二沉池

33.混合和絮凝过程中对搅拌的要求是()。

A.混合过程中剧烈,反应过程中适当

B.混合过程中适当,反应过程中剧烈

C.全过程剧烈搅拌

D.与搅拌关系不大

34.()的效果可用GT表示。

A.过滤池

B.斜板沉淀池

C.澄清池

D.二沉池

35.我国目前的城市给水是用()方法消毒的。

A.氯消毒

B.紫外线

C.臭氧消毒

D.Fe3+消毒

36.活性污泥去除水中有机物,不经过()阶段。

A.吸附

B.氧化

C.絮凝

D.脱附

37.为了保持厌氧菌的浓度,厌氧消化设施一般不采用的措施是()。A.形成颗料污泥

B.采用泥水分离装置

C.采用污泥回流措施

D.不断添加活性污泥

38.臭氧氧化处理的主要任务是()。

A.杀菌消毒

B.去除氮、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

C.去除溶解性无机物

D.去除重金属

39.我国污水排放标准控制形式可分为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下列关于排放控制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浓度标准可保证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总量标准指标明确统一,方便执行

B.浓度标准规定了排出口的浓度限值,总量标准规定了与水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排放总量或可接纳总量

C.浓度标准和总量标准都可以通过稀释来达到相应标准

D.地方标准一般都是浓度标准,便于执行;国家标准一般都是总量标准,便于控制流域水环境质量

40.河流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向下游扩散时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水体自净作用中的生物进化是()。

A.污染物质因为稀释、沉淀、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B.污染物质因为水中的生物活动,特别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C.污染物质因为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D.污染物质因为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41.污水处理系统中设置格栅的主要作用是()。

A.拦截污水中较大颗粒尺寸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B.拦截污水中的无机颗粒

C.拦截污水中的有机颗粒

D.提高污水与空气接触面积,使有害气体挥发

42.厌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很多因素影响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化阶段适宜的pH值在6.8~7.2之间

B.高温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消化速度加快,产气量提高

C.厌氧消化微生物对基质同样有一定的营养要求,适宜C/N为(10~20):1

D.消化池搅拌越强烈,混合效果越好,传质效率越高

43.曝气池混合液SVl指数是指()。

A.曝气池混合液悬浮污泥浓度

B.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内静止沉淀30min后,活性污泥所占浓度

C.曝气池混合液静止沉淀30min后,每单位重量干泥形成湿污泥的体积

D.曝气池混合液中挥发性物质所占污泥量的比例

44.为保证好氧生物膜工艺在处理废水时能够稳定运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应减缓生物膜的老化进程

B.应控制厌氧层的厚度,避免其过度生长

C.使整个反应器中的生物膜集中脱落

D.应加快好氧生物膜的更新

45.污泥进行机械脱水之前要进行预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下列方法中最常用的污泥预处理方法是()。

A.化学调理法

B.热处理法

C.冷冻法

D.淘洗法

46.()不宜直接用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

A.折点氯化法

B.气提法

C.吹脱法

D.A/O法

47.下列沉淀过程分别属于的沉淀类型为()。

①造纸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过程:②高浊度水源水的预沉处理过程。

A.絮凝沉淀、压缩沉淀

B.絮凝沉淀、拥挤沉淀

C.拥挤沉淀、絮凝沉淀

D.絮凝沉淀、压重沉淀

48.某地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水量为20000m3/d,原水BOD5为300mg/L,初次沉淀池BOD5去除率为30%,要求处理后出水的BOD5为20mg/L。a=0.5,b=0.06,θC 10d,MLVSS=3500mg/L,则曝气池容积及剩余污泥量分别为()。

A.1697m3、1187.5KgVSS/d

B.1697m3、2375KgVSS/d

C.3393m3、1187.5KgVSS/d

D.3393m3、2375KgVSS/d

49.在常温和低温浓度时,各种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50.用Ca(OH)2处理含Cd2+废水,欲将C蠢抖降至0.1mg/L,需保证的pH值以及此时的Ca2+浓度分别为()。(已知Cd的原子量为112,KCd(OH2)=.2×10 -14)

A.8.7mol/L、1.1×10 -6mol/L。

B.8.7mol/L、2.5×10 -6mol/L。

C.9.2mol/L、1.1×10 -6mol/L。

D.9.2mol/L、2.5×10-6mol/L

1.C。解析: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吸附池与沉淀池之和,仍小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容积;反之如果池容不变,曝气量不变彰;话。可以提高处理能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含悬浮物和胶体物较多的有机废水,面对于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废水不宜用此法。处理效率不如普通活性污泥法,因排除的活性污泥中含有许多尚未氧化的有机物。2.B。解析:表述意思反了。

3.A。解析:注意各种类型的交换树脂的有效pH值范围不同。

4.A。解析:一般情况,沉砂池中的沉淀为自由沉淀;给水处理的混凝沉淀池为絮凝沉淀;高浊度水的沉淀为拥挤沉淀;污泥斗或沉泥浓缩池的沉淀为压缩沉淀。

5.A。解析:B项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C项化粪池为沉淀和发酵作用;D项离子交换器为离子交换作用。

6.B。

7.C。解析:混凝过程的水利条件要求为:混合阶段20~30s,最多不超过2min反应阶段一般为l5~30min,使小絮体继续长大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絮体。

8.A。解析:长宽比以4~5为宜。

9.A。解析:BOD的范围应在2~4mg/L之间;SVI值小于50表示污泥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大于150表示有污泥膨胀现象;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4~8h,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20~48h。

10.A。解析:高负荷生物滤池提高了滤池的负荷率,因此,微生物代谢速度加快,生物膜增长速度加快。由于大大提高了水力负荷,对滤池的冲刷力加大,使生物膜加快脱落,减少了滤池的堵塞。但产泥量也增加。

11.D。

12.C。解析:离子交换法是处理硬水、除盐以及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C项答案过于片面。

13.D。解析:D项应该用中和法处理。

14.C。解析:初次污泥、腐殖污泥和剩余污泥经过消化处理后,即为熟污泥或消化污泥。15.D。解析:A/O法是以除磷为目的的工艺,严格控制好氧硝化的发生位置,保证磷的去除。所以高浓度氨氮废水在厌氧段是不会有任何去除,后续好氧段的硝化作用也有限。16.C。解析:对于活性污泥法,铬、有机氯在好氧处理中对微生物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成为有毒物质;合成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不够,可能会需要补充碳源或者磷、硫等其他营养物

质。故而C正确。

17.C。

18.A。解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混凝效果大大高于普通混凝剂,投药量相对较少。有机物混凝剂应较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为普通盐的1/3~1/2)还要少。19.B。解析:活性炭易吸附分子量较大的饱和化合物。

20.B。解析:电渗析利用的是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发生迁移。而有机物不是阴、阳离子,不能用电渗析处理。

21.A。

22.D。

23.C。

24.A。

25.D。

26.D。

27.A。

28.A。解析:二级排放标准为0.5mg/L,污水的浓度CCN-=10mg/L,则(10—0.5)×100%/10=95%。注意此题与水体自净练习的区别。

29.D。

30.B。

31.D。

32.C。

33.A。

34.C。

35.A。

36.D。

37.D。

38.A。解析:臭氧氧化的主要任务是去除水中残留有机物,脱除污水色度和杀菌消毒。39.B。解析:浓度标准只是规定了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而总量标准与水环境容量相关。40.B。

41.A。解析:格栅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预处理方法,一般用来拦截污水中颗粒尺寸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杂质。

42.B。解析:正确的说法为高温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消化速度加快,产气速率提高。43.C。

44.C。解析: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废水时,为保持生物膜的活性,应控制厌氧层的厚度,避免其过度生长,并使得生物膜不断生长、脱落和更新。

45.A。解析:污泥机械脱水之前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高机械脱水效果与机械脱水设备的生产能力。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化学调理法、热处理法、冷冻法及淘洗法等。但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调理法,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46.D。解析;提示:A/O法是以除磷为目的工艺,严格控制好氧硝化的发生位置,以保证磺的去除。所以,高浓度氨氮废水在厌氧段不会较好地去除,后续好氧段的硝化作用也有限。47.B.

48.C。

49.C。

《环境科学基础(乙)》考试大纲.doc

《环境科学基础(乙)》考试大纲 《环境科学基础(乙)》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环境科学和自然地理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基础(乙)》是环境科学的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过程以及半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生物净化过程,并具有综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功能、属性与分类 第二节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四节环境保护 第二章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大气环境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气象和气候灾害 第二节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第三节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五节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章水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水环境及水资源 第二节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类型 第三节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转化

第四节水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第四章土壤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土壤环境和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环境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第三节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 第五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类型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三、营养生态金字塔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生态平衡 第六章其他环境污染 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第二节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第三节化学品污染及其危害 第七章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第一节环境监测 第二节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环境风险评价 第八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环境规划 第二节环境管理

环境小知识安全常识

编号:AQ-CS-04076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环境小知识安全常识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环境小知识安全常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国家环保模范城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考核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其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 目前我国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殊荣的有张家港、珠海、深圳、厦门、大连、威海等城市。 能监测环境污染的花卉 1.对二氧化硫敏感的花卉有紫苑、秋海棠、美人蕉、矢车菊、彩叶草、非洲菊、三色堇、天竺葵、万寿菊、牵牛花、百日草等。 2.对氮氧化物敏感的花卉有矮牵牛、杜鹃、荷花鸢尾、扶桑、香石竹、大丽花、小苍兰、报春花、蔷薇、一串红、金鱼草等。 3.对臭氧敏感的花卉有矮牵牛、霍香蓟、秋海棠、小苍兰、香

石竹、菊花、紫苑、万春菊等。 4.对氟化氢敏感的花卉有唐菖蒲、美人蕉、仙客来、萱草、风信子、郁金香、杜鹃、枫等。 5.对氯气敏感的花卉有百日草、蔷薇、金鱼草、紫罗兰、向日葵、香豌豆、郁金香等。 6.对氨气敏感的花卉有矮牵牛、向日葵等。 光污染 “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折射光)对周围环境和人的损害作用。事实上,“光污染”并不仅仅存在于玻璃幕墙。夜间行车,往往有些司机会车时不关闭远光灯,有的还打开经过改装后的强光灯,使迎面来车的司机眼前一片炫光,根本无法看清路面;在电焊弧光中,如果不带眼罩进行操作,强烈的反射光可造成视网膜脱落。一般情况下,瞬间的强光照射后,眼睛会有短暂的失明现象,持续大约几秒钟,而有时一场交通事故就在这几秒钟内发生。一些建筑师建议:在闹市区、居民密集区、交通要道等处不宜设计玻璃幕墙,或采取高层部分使用的方法解决光污染问

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教材(91页)

第一章环境科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环境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主体周边相关客体的集合 客体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和运动的。 环境法中的环境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丹顶鹤的环境 保护区内部:滩涂、沼泽、水域等 保护区内其它生物,保护区周边农田迁徙路线上相关湿地、农田等 人类的环境 学习环境: 学校、教室、机房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学校氛围 学校周边: 活动中心、城市宿舍、食堂、操场 依照主体(中心事物)的差异,区分环境类型: 地球的时空环境、植物的环境、人的环境、建筑物的环境、城市环境、小区环境、居住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生产环境、办公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科研环境、技术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事物。 人类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原生的自然环境及经过人类的创造和改造形成的人工环境 人类的环境依照客体的差异 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文化环境伦理道德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环境 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物理环境 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医疗修养环境 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改造而形成的。 第二节环境多样性 自然环境: 1地球上的生物: 真菌、真核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病毒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2.地表形态: 陆地: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 水域:河流、湖泊、海洋、沼泽

(完整word)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概念: 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 概念: 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人为源(指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毒影响的物质。气溶胶体:是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质与空气一起结合成的悬浮体,它的粒径在1微米以下,可以悬浮在大气中。 总悬浮颗粒物(TSP):D(粒径)在100μm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以下,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 可吸入粒子(IP):大于10μm的颗粒物能被鼻腔的鼻毛吸留住,而小于10μm的飘尘却能长驱直入侵蚀肺泡,叫“可吸入因子”。在可吸入微粒中80%可沉积于肺泡,且沉积时间可达数年之久,导致肺心病等一系列病变。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指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温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发生化学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是一种带刺激性的淡蓝色烟雾。

中科院考纲840环境科学基础

中科院考纲840环境科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环境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基础》是环境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报考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生入学考试主要科目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的净化过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净化过程与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基本知识 1)环境的概念、功能、属性与分类 2)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3)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研究对象和任务 4)环境保护 二. 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1)大气环境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气象和气候灾害 2)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3)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4)大气污染的危害 5)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 三. 水环境及其保护 1)水环境及水资源 2)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类型 3)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转化

4)水污染的危害 5)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四. 土壤环境及其保护 1)土壤环境和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土壤环境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3)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 五.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类型 3)食物链与食物网 4)营养生态金字塔 5)生态系统的功能 6)生态平衡 六.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1)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 2)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3)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七. 其他环境污染 1)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2)电磁污染 3)光污染 4)热污染 八. 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1)环境监测 2)环境质量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 4)环境风险评价 九. 环境规划与管理 1)环境规划 2)环境管理

环境检测相关基本知识

绪论 1. 环境监测的目的:1)评价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2)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 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3)确定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影响,它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迁移转化情况。4)研究污染扩散模式和规律,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控制环境 污染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5)收集环境本底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保护人类健康和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出建议,为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数据。 2. 环境监测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3. 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分布不是均匀的。2)空间分布性: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 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位置上的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两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值之间存在一界限4)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是一个由生物 和非生物组成的复杂体系,因此存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4. 单独作用: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污染物中某一组分对其发生危害,没有因为污染物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5. 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相当于各种污染物毒害的总和,称为污染物的相加作用。 6. 相乘作用: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称为相乘作用。 7. 拮抗作用:混合污染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大部分或一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 8. 环境监测--为某种特定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间断或连续地,对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9. 环境要素:环境整体中,各自独立的,性质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10.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的适宜程度 11.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类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12.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 13.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14. 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 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5. 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只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工作优劣的准绳3)是执法的依据: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等的依据都 是环境标准4)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准备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可以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管理和治理,更 新设备等。总之,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6.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水和废水监测 1.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环境管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环境科学原理知识要点 1.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 然要素及其总体。 2.自然环境指的是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长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3.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4.人类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5.人工环境的特点: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多样化;脆弱性;环境污染严重; 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6.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 次生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泽化、物种灭绝等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水、大气、土壤污染; 环境干扰——噪声、震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 7.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寻求社会与环境协调 发展的新阶段,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 8.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9.1979年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 10.现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已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从 地表延伸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11.二十个世纪50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个为大气污染事故,分别为:马斯 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 12.“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SO2。 13.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由镉污染物造成的。 14.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主要由甲基汞污染物造成的。 15.过氧乙酰硝酸酯为二次污染物。 16.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可将大气污染划分成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 特殊型。 17.降尘一般将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它们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降落下来。 18.粒径小于10μm的烟气、煤烟及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称为飘尘。 19.还原型(煤炭型)大气污染发生时,其天气状况中,逆温类型为辐射型逆温。

《安全培训基本知识》word版

安全培训基本知识 一、安全基本概念 1、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 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失误、故障。本质安全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 界。 3、事故:造成人员的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 外事件。 4、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 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5、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6、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的根源或状态。 7、危险 8、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系统原理和原则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原则有:(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 2、人本原理和原则 人本原理是指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为本的思想。 原则有:(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 3、预防原理和原则 预防原理是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原则有:(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 4、强制原理和原则 强制原理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指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年的主 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 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第七章 环境科学理论

第七章环境科学理论 一、概念的历史转变 6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环境概念全面深化,城市规划与设计出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它不再是停留在强调视觉艺术方法,由设计者决定的形态设计,而是按照城市使用者的要求,在环境中寻求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理想与爱好的场所(place)与形态。 这种历史转变,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它与发达国家战后40~50年代城市环境面临严重困境(如城市中出现严重社会问题,城市设计的反人性与城市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受损)有直接关系,与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建筑思想的变革有密切关系,也和现代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发展(包括行为科学、对人的情感研究的重视等等)有重要关系。 60年代初,罗迦尔·卡逊(Rochal L.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Silence Springs),明确地把环境问题提到人类生存的社会生态系统来认识。为解决面临的巨大困境,人们对城市环境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开展了城市环境的社会目标研究,人与环境的研究,社会心理的研究,生活环境建设的研究等等。 1959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发表了《城市的意象》(TheImage of the City)一书,60年代初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发表了《城市不是一棵树》、《关于形式合成的纲要》,1961年简·雅各布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生长与消亡》,开始挣脱传统束缚,确定了社会使用方法(Social Usage Approach)。城市环境不再被认为仅是一种视觉艺术空间,而应主要理解为一种综合的社会场所。 二、社会使用方法 社会使用方法包括:研究人的认知,对人的行为观察研究,人的活动与场所的情感对应的图式研究,满足人的行为要求研究,人的情感与场所关系的研究等等。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性质:XXX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单位:XXX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 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和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及迅速发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 3.掌握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复习题 环境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1-4页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4-7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8-21页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21-26页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26-31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31-36页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环境科学原理知识要点 1.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 然要素及其总体。 2. 自然环境指的是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长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3.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4. 人类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5. 人工环境的特点: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多样化;脆弱性;环境污染严重; 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6. 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 次生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泽化、物种灭绝等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水、大气、土壤污染; 环境干扰——噪声、震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 7.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寻求社会与环境协调 发展的新阶段,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 8.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9. 1979年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

行)》颁布。 10. 现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已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从 地表延伸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已严重损害 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11. 二十个世纪50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个为大气污染事故,分别为:马斯 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12. “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SO。 2 13. 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由镉污染物造成的。 14. 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主要由甲基汞污染物造成的。 15. 过氧乙酰硝酸酯为二次污染物。 16. 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可将大气污染划分成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 特殊型。 17. 降尘一般将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它们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降落下来。 18. 粒径小于10μm的烟气、煤烟及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称为飘尘。 19. 还原型(煤炭型)大气污染发生时,其天气状况中,逆温类型为辐射型逆温。 - 1 - 20. 漂浮在空气中的各种不同粒径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粒径在100μm,0.1μm)的总量称为总悬 浮颗粒物。 21. 臭氧层破坏主要由氟氯烃污染物造成。

《环境科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原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课程编码:12024022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5地理信息系统 学时数:54 学分数:3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制订日期:2005年审核者:夏丽华 执笔者:林媚珍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任选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通过较为全面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知识等教授,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成为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它帮助学生较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备保护环境和参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教学目标包括:1.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环境伦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帮助学生提高环境意识,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要求: 1.了解全球和我国的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 2.掌握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 3.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实施进展; 4.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尽可能采取行动;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授课课时为100%。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无)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参考资料:①李训贵主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陈立民等编著.《环境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③陈南等编著.《我们的地球——环境与发展知识》,广东人民出版 社,1999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第一篇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重庆市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竞赛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操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是推行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操纵。(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刻,以环境阻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同意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刻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刻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操纵的地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不,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企业标准。(对)

大学期末《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及复习试题2套.doc

大学期末《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及2套试题 一、名词解释 K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 全球变化:是指可能改变地球承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内容包括大气成分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人口增长、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3.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进入大气层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质量恶化,从而危害生物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类健康,给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后果的现象。 4.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设备、装置、场所,主要包括自然污染源和人工污染源。 5. 大气污染物:以各种形式进入大气层,并有可能对人类、生物、材料以及整个大气环境构成危害或带来不利影响的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6. 干绝热直减率:干气团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100m)的温度变化量称为干绝热直减率,用Yd表示”单位K/100m o 7■逆温: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结是强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8.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风力不大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下降最多,而高层大气冷却慢,造成温度自下而上的增加,称为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层的产生是有规律的,一般只在夜间形成,早晨随着太阳不断加热地表,地面温度上升,逆温自下而上逐渐消失,一般在上午完全消失。 9. 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和其他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城市气温高于周围郊区气温的现象。强度主要表现为:夜间大于白天,日落后城郊温差迅速增大,而日出后又明显减小。 10. 城市热岛环流:由城乡温差引起局地风,由于城市气温经常比周围郊区高。这样城市上空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周围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于是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11 ■生化需氧量(BOD ):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mg/L作单位。 12.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氧量。 13.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需氧化剂的数量,用O2mg/L表示。 14. 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中各种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

安全环境学习常识定义

安全环境常识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国家安全生产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反三违: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章作业,反对违反 劳动纪律。 4.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5.三同时:在进行基本建设时,必须坚持劳动保护与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6.四不放过: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做到事故原因不清 不放过,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 不放过。 7.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安全工作。 8.安全生产月:每年六月份。 9.三个一样对待:小事故与大事故一样对待;未遂事 故与已发生事故一样对待;外厂的事故与本厂的事 故一样对待。 10.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 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11.夏季四防:防洪、防雷电、防倒塌、防暑降温。 12.冬季四防:防滑、防冻、防火、防中毒。

13.江泽民在89年上海讲的三句话: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4.安全生产中职工的三个权利:遇有违章指挥,职工 有权利拒绝执行;事故隐患不除,工人有权不上岗;工前不进行安全交底,工人有权不作业。 15.危险源识别应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 工作场所、设施及组织活动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 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6.三种时态: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17.三种状态: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设备的开机、停机、检修等情况下,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指发生火灾、爆炸、洪 水等情况。 18.危险源的识别方法: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 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 19.安全生产管理十大原则:计划原则、效果原则、反 馈原则、阶梯原则、系统性原则、不得混放并存原则、单项解决原则、等同原则、责任制原则、精神 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原则。 20.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 查现场、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21.安全色的定义:红色,禁止、停止和防火;蓝色, 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警告、注意;绿色,指示、安全状态、通行。 22.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环境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环境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环境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考察考生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和污染生态化学相关知识。 三、考试基本要求 . 具备全面的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和污染生态化学等方面的环境科学基础专业知识。 .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 具备一定的运用基础知识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环境科学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和污染生态化学。总分分。 . 环境化学 .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定义、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大气、水以及土壤介质的环境化学的基本专业知识,重点掌握各介质的特点、典型污染现象的化学原理与过程、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特征。要求考生具有相关的计算能力,利用基础知识分析综合环境问题的能力。 . 题型 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 环境监测 .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环境监测绪论、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重点掌握水、大气方面的基本概念、定义、有关环境监测的规范、重要指标测定的原理、测定方法及相关计算。固废、土壤等内容要求掌握基本的定义与概念。 1 / 2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或等于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