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城市道路(市政)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市城市道路(市政)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市城市道路(市政)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1.1 工程概况

1.1.1 地形

本路段位于某市商业区,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地区主要为浅丘地带,地势起伏较小,部分场地有厚生砂岩出露,地质条件较好。

1.1.2 气候

拟建场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多降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5℃,月最低平均气温6℃(1月),月最高平均气温28℃(7月),最高日气温42.2℃,最低日气温-3.7℃。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的68.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米。风向为北东,平均风力1.6~2.1级,最大8级。

1.1.3 设计项目

本路段位于某市商业区,本项目是某城市已修建2号路与已修建8号路的相连通的一条城市次干路,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从已修建2号路至路线终点已修建的8号路相接,终点桩号为K0+414.763。

1.2 原始资料及重要参数

1)该地区地形图;

2)沿线居民点情况;

3)沿线气象资料;

4)设计行车速度:40km/小时;

5)主线公路整体式路基宽度为17m;

6)使用功能:城市次干路;

7)线路等级:次干路Ⅰ级;

8)设计年限: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交通量达到饱和状

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9)道路构造物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人权荷载:4.0KN/m2;

10)地震烈度为6度;重要附属构造物按7度设防。

1.3设计内容

1) 公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包括填写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绘制公路

路线平面图(1:500);绘制公路路线纵断面图(横坐标1:500,纵坐标为1:200);

2) 公路路线横断面设计,包括绘制标准横断面(1:150),填写路基设计表,

绘制路基横断面图(1:150),计算并填写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第二章 平面线形设计

2.1 圆曲线设计

本路段有3处交点,JD1处交角为右转19°31′22.8″,JD2处交角为右转18°46′48.8″,JD3处交角为左转20°18′16.7″,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查得,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300m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 时,应在圆曲线内侧规定加宽。所以选取圆曲线半径为300m 。

JD1交点计算: 1)切线长度计算:

2

α

Rtg

T ==2

8.223119300"

'??tg

=51.611m 2)曲线外距

)12

(sec

-=α

R E =300×(sec

2

8.223119"

'?-1)=4.407m 3)曲线圆弧长度

180παR L =

=180

8.223119300"

'???π=102.222m JD2交点计算: 1)切线长度计算:

2

α

Rtg

T ==2

8.844618300"

'??tg

=49.611m 2)曲线外距

)12

(sec

-=α

R E =300×(sec

2

8.844618"

'?-1)=4.074m 3)曲线圆弧长度

180παR L =

=180

8.844618300"

'???π=98.333m JD3交点计算:

1)切线长度计算:

2

α

Rtg

T ==2

7.618120300"

'??tg

=53.721m 2)曲线外距

)12

(sec

-=α

R E =300×(sec

2

7.618120"

'?-1)=4.772m 3)曲线圆弧长度

180παR L =

=180

7.618120300"

'???π=106.315m 2.2 缓和曲线设计

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要完成不同曲率的过渡行驶,缓和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来操作方向盘,所以应规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R V L S 3036.0==30040036.03

?=33.33m

6.33V L S =

=6.3403?=33.33m R R

L s ~9min ,=

L s 取值必须大于三个当中的最大值,并小于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规范》规定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为35m ;确定缓和曲线长度为35m 。 2.3平面线形计算

根据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参照《规范》规定的线形设计方法,本工程线形的设计主要采用“基本型”,即由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另外,由于城市次干路经过处的平曲线半径都很大,所以在很多转弯处也采用直线——圆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

O

ZH

HY

JD

QZ YH

HZ

T

E α

β

α

L '

L L

s L

s 图2-1 回旋线图示

“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组合的几何元素的计算公式:

q = 2

3

2402R L L s

s -

3

4

2

268824R L R L R S

S -

=? β= 28.6479

R

L s

T h = q tg p R ++2

)(α

L h = s L R 2180

)

2(+-π

βα E = R p R -+2

sec

)(α

式中: q ——缓和曲线起点到圆曲线原起点的距离,也称切线增值;

R ?——设缓和曲线后圆曲线内移值;

β——缓和曲线重点缓和曲线角; Ls ——缓和曲线长; R ——圆曲线半径;

α——转角;

T h ——切线长;

L h ——曲线长; E ——外距;

根据公式计算得: JD1交点计算: 1)圆曲线内移值

34

2

268824R L R L R S

S -=?=3

42300

2688353002435?-?=0.170m 2)切线总长

q=2

3

2402R L L S S -=2330024035235?-=17.498m ()q tg

R R q T T h +?+=+=2

α

=498.172

8.223119)170.0300(+"

'??+tg

=69.139m 3)外矢距

()R R R E -?+=2

sec

α

=()3002

8.223119sec

170.0300-"

'??+=4.580m 4)曲线总长

β=

π

1802?R L S =π180

300235??=3°20′32″

()L R L h 22180

+-=

βαπ

S =

()3523202328.223119300180

?+"'??-"'???π

=137.222 m

JD2交点计算: 1)圆曲线内移值

34

2

268824R L R L R S

S -=?=3

42300

2688353002435?-?=0.170m 2)切线总长

q=2

3

2402R L L S S -=23

30024035235?-=17.498m ()q tg

R R q T T h +?+=+=2

α

=498.172

8.486418)170.0300(+"

'??+tg

=67.138m 3)外矢距

()R R R E -?+=2

sec

α

=()3002

8.486418sec

170.0300-"

'??+=4.247m 4)曲线总长

β=

π

1802?R L S =π180

300235??=3°20′32″

()L R L h 22180

+-=

βαπ

S =

()3523202328.486418300180

?+"'??-"'???π

=133.333 m

JD3交点计算: 1)圆曲线内移值

34

2

268824R L R L R S

S -=?=3

42300

2688353002435?-?=0.170m 2)切线总长

q=2

3

2402R L L S S -=2330024035235?-=17.498m ()q tg

R R q T T h +?+=+=2

α

=498.172

7.618120)170.0300(+"

'??+tg

=71.249m 3)外矢距

()R R R E -?+=2

sec

α

=()3002

7.618120sec

170.0300-"

'??+=4.945m 4)曲线总长

β=

π

1802?R L S =π180

300235??=3°20′32″

()L R L h 22180

+-=

βαπ

S =

()3523202327.618120300180

?+"'??-"'???π

=141.315m

2.4 里程计算

以下是曲线要素点的桩号和总里程的计算公式: 设JD1交点桩号为0+109.951

ZH=JD -T h =40.812 HY=ZH+L s =75.812 YH=HY+ L h -2L s =143.034 HZ=YH+ L s =178.034 QZ=HZ-0.5L h =109.423

式中:L h —曲线总长度 (m);

T h —切线总长(m )

L s —缓和曲线的长度 (m)。 设JD2交点桩号为0+311.933

ZH=JD -T h =244.800 HY=ZH+L s =279.795 YH=HY+ L h -2L s =343.129 HZ=YH+ L s =378.129 QZ=HZ-0.5L h =311.462

设JD3交点桩号为0+373.311

ZH=JD -T h =302.062 HY=ZH+L s =337.062 YH=HY+ L h -2L s =408.377 HZ=YH+ L s =443.377 QZ=HZ-0.5L h =372.719

里程桩号为

0+000 0+020 0+040 0+040.812 0+060 0+075.812 0+080 0+100 0+109.423 0+120 0+140 0+143.034 0+160 0+178.034 0+180 0+200 0+220 0+240 0+244.800 0+260 0+279.795 0+280 0+300 0+302.062 0+311.462 0+320 0+337.062 0+340 0+343.129 0+360 0+372.719 0+378.129 0+380 0+400 0+408.377 0+420 0+440

0+443.377

2.5 逐桩坐标计算

2.5.1 起点至ZH 点中桩坐标

设起点坐标为X 0,Y 0(72246.410,36751.171),方位角为-17°59'54.9", ZH 点坐标:αDCOS X X +=0

αDSIN Y Y +=0

2.5.2 ZH 至YH 点的中桩坐标

缓和曲线上桩点坐标()16403

2

25???

?

???=-=S S RL l y L R l l x 式中l 为桩点至缓和曲线起点ZH 曲线长; 圆曲线上桩点坐标:

()()2cos 1sin ??

??+-=+=R R y q

R x ?? 式中0180

βπ

?+=

R l ,l 为桩点至HY 的曲线长,仅为圆曲线部分的长度。 然后通过坐标转换为测量坐标X 、Y 。坐标变换公式为

??

?

?????????-+??????=??????----i i i i i i i i i i ZH ZHi i i y x A

A A A Y X Y X I ,1,1,1,1cos sin sin cos ,当曲线为左转角,应以i i y y -=代入。 2.5.3 YH 点至HZ 点的中桩坐标

按(1)式计算切线支距法坐标,再按下式转换为测量坐标:

???

????????

?--????????=??????++++i i i i i i i i i i HZ HZ i i y x A A A A Y X Y X i I 1,1,1,1,cos sin sin cos ,当曲线为右转角时,以i i y y -=代入。 逐桩坐标见下表

桩号 X

Y

桩号

X

Y

0+000 72246.410 36751.171 0+260 72501.649 36721.222

0+020 72265.433 36744.996 0+279.795 72521.437 36721.749 0+040

72284.456 36738.821 0+280

72521.642 36721.754 0+040.812 72285.228 36738.571 0+300 72541.630 36722.392

0+060

72303.479 36732.647 0+302.062 72543.684 36722.572

0+075.812 72318.518 36727.765 0+311.462 72552.986 36723.876 0+080 72322.515 36726.514 0+320

72561.300 36725.822

0+100

72341.925 36721.726 0+337.062 72577.409 36731.426

0+109.423 72351.232 36720.146 0+340 72580.165 36732.446

0+120

72361.716 36718.900 0+343.129 72583.099 36733.532

0+140 72381.690 36718.064 0+360 72598.925 36739.387

0+143.034 72384.724 36718.111 0+372.719 72611.295 36742.369 0+160

72401.684 36718.562 0+378.129 72616.634 36743.183

0+178.034 72419.711 36713.606 0+380 72618.494 36743.398 0+180 72421.677 36719.094 0+400

72638.471 36744.005

0+200 72441.670 36720.626 0+408.377 72646.848 36744.005 0+220 72461.663 36720.158 0+414.763 72653.234 36744.005 0+240

72481.656 36720.690 0+440

72678.470 36744.005

0+244.800 72486.454 36720.797 0+443.377 72681.848 36744.005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在纵断面上两个不同纵坡坡度的路段转折处,为便于行车安全、舒适,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段曲线称为竖曲线。

可采用的竖曲线形式有二次抛物线型和圆曲线型,设计和计算中,抛物线型比圆曲线型更为方便,它们在使用范围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因此在此设计当中采用的是二次抛物线型竖曲线的设计。 3.1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设变坡点相邻两侧纵坡坡度分别为1i 和2i 。坡度差 w 1i -2i 。当w >0时,为凹形竖曲线;当w <0时,为凸形竖曲线。如图3-1所示。

图3-1 二次抛物线型竖曲线要素示意图

1) 抛物线型竖曲线的基本方程

在图3-1示坐标系下二次抛物线的一般方程为

x i x k

y ?+=

2

21 (3-1) ω

L

i i k =-=

121 (3-2) 式中: ω——坡度差(%);

L ——竖曲线的水平投影长度. 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为

()

''2

3

2

'/1y y

+=ρ (3-3)

将式(3-1)代入式(3-3)的

()23

21i k +=ρ (3-4)

考虑I 很小,略去式中2i 则

ω

ρL

k =

≈ (3-5)

将式(3-2)和式(3-5)代入式(3-1),得二次抛物线型竖曲线的基本方程为

x i x y 12

21+=

ρ

(3-6) 2)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竖曲线切线长:

2

L

T ≈

(3-7) 竖曲线上任意一点竖距:

R

x y 22

= (3-8)

竖曲线外距:

R

T E 22

= (3-9)

3.2 设计计算

经初步设计,本路段共设一个变坡点,即为K0+110。起点高程为295.031m ,终点高程为297.768m 。设曲线半径R =500m ,坡比-1%、+1.3%、,现对变坡点K0+100进行计算。

计算竖曲线基本要素:

竖曲线长度

()12i i R L -==500?()()01.0013.0--=11.5m

切线长度 T =L /2=11.5/2=5.75m 外距 E =T 2/2R =5.752/2?500=0.033m 1) 计算竖曲线主控制点的桩号及高程

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K0+110.00-5.75=K0+104.250 竖曲线起点高程为: 293.931+(5.75?0.01)=293.989m 竖曲线终点桩号为: K0+110.00+5.75=K0+115.750 竖曲线终点高程为: 293.931+5.75?0.013=294.679m 竖曲线中点桩号为: K0+110.00

竖曲线中点设计高程为:293.931+0.033=293.964m

以上计算为变坡点K0+110处的纵断面设计计算,用以上方法可计算得各变坡点处竖曲线各桩号的设计高程,其值在纵断面设计图上可以表示出来。

表3-1竖曲线高程见下表

桩号

坡段高程(m ) 标高修正y=x*x/2R 竖曲线高程(m )

0+104.250 291.68 0 293.989 0+110 292.43 0.033 293.964 0+115.750

293.60

294.679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路基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人行道等组成部分。路基标准横断面采用计算行车速度40km/h 的双向两车道公路标准,整体式路基全幅宽17m ,双向两车道,其中左右车道各6米,人行道左右各2.5米。

行车道设1.5%横坡,人行道设2%横坡。 4.1 路拱计算

路拱:采用修正的三次抛物线公式计算 x B h

x B

h y +=

33

4 (4-1) x —距中心的横向距离(m)

y —相应点的竖向距离(m)

i —横坡

B —行车道宽度(m)

h —路拱高度,i B

h 2

=

因行车道宽6米,利用距路基中心每1米为特征点,分为6个点计算出对应的竖向距离,绘出路基横断面图,路拱计算见下表4-1。

X 距中心的横向距离(m )

1 2 3 4 5 6 x B h

x B h y +=

33

4 (m )

0.0083

0.0217

0.045

0.083

0.142

0.225

4.2 路基土石方计算

首先根据地面变化情况选出合适的位置画出路基横断面图,见路基横断面图,在图上测出各断面的面积,然后根据相邻断面的面积F1和F2,

采用“平均断面法”:

()2

21L F F V ?+=

(4-2)

其计算结果见路基土石方量表,如下表4-2所示。

土方计算表 4-2

桩号

横断面积

(m2)

平均面积

(m2)距

挖方分类及数量(m3)填方

数量

(m3)

利用方数量(m3)

运距(m)

土石

填ⅠⅡⅢⅣⅤⅥ桩利用填缺挖余

配土石土石%

土石土石土石土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000 0 35.72

0 1112.2 20 0 1 0 20 0 25 0 36 0 12 0 6 0 22244 0 0 22244 842 1015

0+020 0 75.50

0 1329.8 20 0 1 0 20 0 25 0 36 0 12 0 6 0 26596 0 0 26596 828 971

0+040 0 57.48

0 1319.6 20 0 1 0 18 0 22 0 36 0 15 0 8 0 26392 0 0 26392 945 1360

0+060 0 74.48

0 1112.2 20 0 1 0 15 0 20 0 32 0 20 0 12 0 22244 0 0 22244 1037 1084

0+080 0 36.74

14

土方计算表

桩号

横断面积

(m2)

平均面积

(m2)距

挖方分类及数量(m3)填方

数量

(m3)

利用方数量(m3)

运距(m)

土石

填ⅠⅡⅢⅣⅤⅥ桩利用填缺挖余

调配土土%

%数量%数量%

土土石土土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8 29 30 0+100 0 40.48

0 772.2 20 0 1 0 13 0 20 0 28 0 22 0 16 0 15444 0 0 15444

330 10 0 1 0 18 0 22 0 36 0 15 0 8 0 3300 0 0 3300

0+110 0 25.52

159.85 10 0 1 0 25 0 35 0 25 0 10 0 4 0 1599 0 0 1599

0+120 0 6.45

120.5 64.5 20 2410 1 24 22 530 27 651 35 844 10 241 5 121 1290 1205 1206 1121 1206

2327 0+140 12.05 0

281.8 0 20 5636 1 56 46 2593 53 2987 0 0 0 0 0 0 0 5636 0 5636 5636 0+160 16.13 0

15

土方计算表

桩号

横断面积

(m2)

平均面积

(m2)距

挖方分类及数量(m3)填方

数量

(m3)

利用方数量(m3)

运距(m)

总数

土石

填ⅠⅡⅢⅣⅤⅥ桩利用填缺挖余

调配土石土石%

%数量%数量%

土石土石土石土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180 12.56 0

286.9 0 20 5738 1 57 46 2639 53 3041 0 0 0 0 5737 0 5737 5737

188.3 0 20 3766 1 38 46 1732 53 1996 0 0 0 0 0 0 0 3766 0 3766 3766 0+200 6.27 0

184.9 0 20 3698 1 37 46 1701 53 1960 0 0 0 0 0 0 0 3698 0 3698 3698 0+220 12.22 0

222.3 0 20 4446 1 44 46 2045 53 2356 0 0 0 0 0 0 0 4445 0 4445 4445 0+240 10.01 0

100.1 34.2 20 2002 1 20 46 921 53 1061 0 0 0 0 0 0 684 2002 0 1318 1318 0+260 0 3.42

16

17

土方计算表

桩号

横断面积 (m 2)

平均面积 (m 2)

距离(米)

挖方分类及数量(m 3)

填方

数量 (m 3)

利用方数量(m 3)

运距(m ) 总

量 土

Ⅲ Ⅳ Ⅴ Ⅵ 桩利用

填缺

挖余

调配

石 土 石 %

数量

% 数量 %

量 %

量 %

石 土 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280

12.09

155.1

20

1

0 46

53 0 0

0 3102 0 0 3102

调入29317 借土117322

304.7

20

1

46 0

53 0

6094 0

6094

0+300

18.38

394.8

20

1

46 0

53 0

7896 0

7896

0+320

21.10

382.9

20

1

46 0

53 0

7658 0

7658

0+340

17.19

23.6

171.9

20

472 1

5

46 217 53 250 0

3438 472 0

2966

0+360

2.36

土方计算表

桩号

横断面积

(m2)

平均面积

(m2)距

挖方分类及数量(m3)填方

数量

(m3)

利用方数量(m3)

运距(m)

总数

土石

填ⅠⅡⅢⅣⅤⅥ桩利用填缺挖余

调配土石土石%

%数量%数量%

土石土石土石土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380 0 4.78

23.6 47.8 20 472 1 5 46 217 53 250 0 0 0 0 0 0 956 472 0 484

16.8 47.8 20 336 1 3 46 155 53 178 0 0 0 0 0 0 956 336 0 620

0+400 1.68 0

161.917 0 14.76 2390 1 24 46 1099 53 1267 0 0 0 0 0 0 0 2390 0 2390

2390 0+414.76 20.26 0

18

4.3 横断面高程

根据地形图确定特征点并测出原地面高程,特征点布置见下图4-1

横断面高程表4-3

桩号 1 2 3 4 5 设计高程0+000 295.191 295.611 294.871 295.461 295.501 295.031 0+020 294.991 295.411 294.671 295.261 295.301 294.831 0+040 294.791 295.211 294.471 295.061 295.101 294.631 294.431 294.591 295.011 294.271 294.861 294.901 294.431 0+080 294.391 294.811 294.071 294.661 294.701 294.231 0+100 294.191 294.611 293.871 294.461 294.501 294.031 0+110 294.091 294.511 293.771 294.361 294.401 293.931 0+120 294.221 294.641 293.901 294.491 294.531 294.061 0+140 294.481 294.901 294.161 294.751 294.791 294.321 0+160 294.741 295.161 294.421 295.011 295.051 294.581 0+180 295.001 295.421 294.681 295.271 295.311 294.841 0+200 295.261 295.681 294.941 295.531 295.571 295.101 0+220 295.521 295.941 295.201 295.791 295.831 295.361 0+240 295.781 296.201 295.461 296.051 296.091 295.621 0+260 296.041 296.461 295.721 296.311 296.351 295.881 0+280 296.301 296.721 295.981 296.571 296.611 296.141 0+300 296.561 296.981 296.241 296.831 296.871 296.401 0+320 296.821 297.241 296.501 297.091 297.131 296.661 0+340 297.081 297.501 296.761 297.351 297.391 296.921

0+360 297.341 297.761 297.021 297.611 297.651 297.181 0+380 297.601 298.021 297.281 297.871 297.911 297.441 0+400 297.861 298.281 297.541 298.131 298.171 297.701 0+414.763 297.928 298.348 297.608 298.198 298.238 297.768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91);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8]《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轻钢厂房毕业设计计算书

轻钢厂房毕业设计计算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鼎盛环保设备 生产车间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时间 2009年6月10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鼎盛环保设备生产车间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09年6月10日 题目:鼎盛环保设备生产车间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环保设备生产车间设计。 2. 建设地点:拟建建筑物位于西安市, 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

3.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2000~2500平方米。 4. 本项目拟定开工日期:2009年7月1日,竣工日期:2009年10月31日。 5. 设计要求:单层轻型钢结构厂房,厂房内设起重量5t(或10t)吊车2台,轨顶标高7m或8m。 二、设计原始资料 (一)气象条件 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C。 2. 主导风向:东北。基本风压m2。 3. 基本雪压:m2。 4. 年降雨量:632mm;日最大降雨量:92mm;时最大降雨量:56mm;雨季集中在9、10月份。 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50mm。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建筑场地地貌单元属黄土梁南缘,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见附录2。 2.地下水稳定埋深~,属潜水类型。地下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场地水位以上土质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3.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 4.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5.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建筑物荷载特点,建议本工程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地基,基础形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三)施工条件 1. 建设场地平坦,道路通畅,水、电就近可以接通,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2. 拟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机械化水平均较高。 三、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设计任务

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原始资料 0 第二部分结构构件选型 0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0 二、横向框架的布置 (1) 三、横向框架的跨度和柱高 (2) 第三部分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 一、风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 三、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10) 四、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1) 第四部分梁、柱的内力组合 (28) 一、梁的内力组合 (28) 二、柱的内力组合 (30) 第五部分梁、柱的截面设计 (34) 一、梁的配筋计算 (34) 二、柱的配筋计算 (35) 第六部分楼板计算 (38) 第七部分楼梯设计 (40) 第一节楼梯斜板设计 (40) 第二节平台板设计 (41) 第三节楼梯梁设计 (41) 第八部分基础设计 (43) 第一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基础材料 (43) 第二节独立基础计算 (43)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第一部分 设计原始资料 建筑设计图纸:共三套建筑图分别为:某办公楼全套建筑图:某五层框架结构。 1.规模:所选结构据为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工作已完成。总楼层为地上3~5层。各层的层高及各层的建筑面积、门窗标高详见建筑施工图。 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厚度详分组名单。 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秋季西北风。基本风压值W 0详分组名单。 (2)建筑物地处某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1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 1=0.90,场地覆盖层为1.0 M ,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抗震设防:该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6度设防区,按构造进行抗震设防。 (6)建筑设计图纸附后,要求在已完成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 结构构件选型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1、横向框架梁 (1)、截面高度h 框架梁的高度可按照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h=)8 1 ~121(L 。 h=)81~121( L 1=)8 1 ~121(×9200=767~1150mm 取h=750mm (2)、截面宽度 b=)2 1~3 1(h=)2 1~3 1(×750=250~375mm 取b=250mm 2、纵向连系梁 (1)、截面高度 h=11( ~)1218L 1=11 (~)1218×3600=300~200mm 取h=300mm (2)、截面宽度

安徽省2018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市政工程定额章节说明)

总说明 一、《安徽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以下简称“本市政定额”,是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及相关定额,并结合近几年我省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特点编制的。 本市政定额共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通用项目;第二部分道路工程;第三部分桥涵工程;第四部分隧道工程;第五部分管网工程;第六部分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二、本定额在编制过程中结合了我省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特点,以及近几年我省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 三、本定额适用于我省境内的新建、扩建市政工程。 四、本市政定额的作用: 1.是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 2.是编制与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 3.是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的依据。 4.是评审工程成本,审核和鉴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5.是施工企业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拨付工程价款、竣工结算的参考依据。 五、本市政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

机械化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编制的,反映目前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 六、本市政定额中人工工日以“综合工日”表示,不分工种、技术等级。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及人工幅度差。 七、本市政定额中的材料: 1.本市政定额中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 2.本市政定额中的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损耗量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现场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凡能计量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均逐一列出消耗量,难以计量的材料是以“其他材料费占材料费”百分比形式表示。 3.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各种胶泥等均按半成品消耗量体积以“m3”表示,设计强度(配合比)等与定额不同时,可以调整。本市政定额中现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的养护,均按自然养护考虑的,如有特殊要求,可在措施费中考虑。 4.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各种胶泥等配合比,执行《安徽省建设工程计价定额(共用册)》的规定。 5.本市政定额中所列砂浆均为现拌砂浆,若实际使用预拌砂浆是,每立方砂浆人工扣减0.17工日。搅拌机扣减0.167台班。 6.本市政定额中消耗量用括号()表示的为该子目的未计价材料用量,基价中不包括其价格。

某高校教学楼计算书毕业设计_说明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2001级毕业设计 ——某高校教学楼 计算书 (下册) 设计: 指导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4 第⑨轴横向框架力组合及配筋计算 (86) 4.1 力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截面设计 (91) 5 部分板设计 (153) 5.1 七层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底层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1号楼梯设计 (160) 6.1 梯段板设计 (160) 6.2 平台板设计 (161) 6.3 平台梁设计 (162) 6.4 构造措施 (164) 7 主楼电算 (164) 7.1 PKPM电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电算、手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基础设计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BIS隔震设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部分基础设计 (164) 8.1 基础隔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条形基础设计 (165) 9 全文总结 (176) 10 致 (178) 11 参考文献 (179)

辅助教学楼 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辅助教学楼 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8.1m,纵轴轴距为5.4m和4.5m;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建筑地点:苏州某地 3.设计资料: 1.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 面为平均厚度0.3m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2~1.5m左右的淤泥质 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70kN/m2,再下面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 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2,可作为 天然地基持力层。 1.3.2抗震设防要求:六度四级设防 1.3.3.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0m。 1.3.4.地下潜水位达黄海高程 2.4-2.5m, 对本工程无影响。 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 1.4.1主要构件材料 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 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 钢筋使用HPB235,HRB 400二种钢筋。 1.4. 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1)框架梁: 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8.1m, h=(1/8~1/12)L=1000mm~675mm,取h=800mm b=(1/2~1/3)h=400mm~266mm,取b=300mm 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5.4m, h=(1/12~1/13)L=450mm~415mm,取h=600mm b=(1/2~1/3)h=300mm~200mm,取b=250mm (2)框架柱: 初定边柱尺寸400mm×600mm,中柱500mm×500mm 角柱500mm×600mm,一至五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 C30。

混凝土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毕业设 计计算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本科毕业设计 河南省郑州市企业办公楼的设计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1162 学生姓名:郑健 指导教师:唐红 日期:二○一七年六月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是:河南省郑州市企业办公楼的设计,结构建筑规模为6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底层层高),建筑物总高度为 ,总建筑面积为。 对本课题的研究将分为毕业实习、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毕业设计整理四个方面。毕业实习阶段,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资料,做好设计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参考同类型设计的文字及图纸资料。学习有关的国家法规及规范。建筑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在此阶段将拟定建筑方案,确定建筑使用的材料及做法,确定建筑的总体形状及各种尺寸,绘出平、立、剖、总平面图、详图、写出施工说明并列出门窗明细表。结构设计

阶段主要是进行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配筋、板的设计、楼梯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毕业设计整理阶段则是对毕业设计所需资料的装订,按学校毕业设计条例及教研室实施细则整理毕业设计成果,做好毕业答辩准备工作。 关键词: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荷载;配筋

Abstract This design topic is the design of Zhengzhou city enterprise offic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cale of 6 storey frame structure, each layer of (bottom height , the building’s height is , and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are . The study on this subject will be divided into graduation practic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design of finishing. The graduation practice stage, collecting the original design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do research work, before the design, drawings and documen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text type design. Learn about the 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specifications. The design of the two stages of preliminar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this stage will draw the construction plan, determine the use of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hape and size, building paint Ping, Li, section, general layout, construction details, write instructions and lists the windows list. The structure design stage is mainly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beam, column reinforcement, plate design, stair 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finishing The stage is the information needed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binding rules for the

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

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 一、概述 本附录按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工程对象共划分为八章38节432个项目,包括: 第一章D.1土石方工程共3节12项; 第二章D.2道路工程共5节60项; 第三章D.3桥涵护岸工程共9节74项; 第四章D.4隧道工程共8节82项; 第五章D.5市政管网工程共7节110项; 第六章D.6地铁工程共4节8l项; 第七章D.7钢筋工程共1节5项; 第八章D.8拆除工程共1节8项。 “省清单指引”中编列了路灯工程,缺项部分工程量清单按附录C安装工程相应项目编制。 本附录内容基本上可以涵盖市政工程编制工程量清单的需要。 (一)章节划分的原则 1.本附录中将工程对象相同的尽量划归在一起供本附录使用。如土石方工程、钢筋工程和拆除工程。 2.按市政工程的不同专业分道路、桥涵护岸、隧道、管网、地铁等工程。 3.其他附录已经编有的清单项目,而且对市政工程也适用的,如路灯工程的相应清单项目,地铁工程中的通信、供电、通风、空调、给水、排水、消防、电视监控等这些在附录C安装工程中都有相应的清单项目,可直接用来编制市政工程上述内容的工程量清单,本附录不再 重复设置这些清单项目。 4.各章中的节是按工程对象和施工部位及施工工艺不同来划分的。例如第二章D.2道路工程共为5节:第一节D.2.1路基处理,将工程对象为路基处理的不同清单项目都集中划归在这一节里;第二节D.2。2道路基层,将不同的道路基层清单项目都划归在这一节里。同样第三节D.2.3道路面层、第四节D.2.4人行道及其他、第五节D.2.5交通管理设施也按此进行划分归类。 当编制道路工程工程量清单时,除路基土石方的清单项目要到第一章D.1土石方工程中去找外,其余所有清单项目都可以在这一章中找到,这样层次分明,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其他各章也按上述原则划分节。 (二)清单项目设置的原则 清单项目是以形成工程实体为基础设立的,按计算容易、比较直观的原则

四层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毕业设计

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旅馆毕业设计 一、设计资料: 建设地点:南方某城市。 场地面积:长×宽=110×70m,建筑平面设计可不考虑场地周边影响。 总建筑面积:3000±10%平方米。 最高气温:41℃。 最低气温:-8℃。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基本风压:0.35KN/m2。 基本雪压:0.5 KN/m2。 最大降雨量:60mm/h。 场地地震效应: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m/ s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Ⅱ类建筑场地。 地质水文情况:场地平坦,周围无相邻建筑物。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为: 1、填土(Qm l),褐黄色,松散,湿,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快石和植物根系,层厚1m,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粉质黏土(Qa l+p l), 褐黄色,可塑,湿,含褐色铁锰氧化物结核,层厚1m,f ak=200kPa,E S =7.7Mpa。 3、粉质黏土(Qa l+p l), 褐黄色,硬塑,湿,含褐色铁锰氧化物结核,该层未穿透,f ak=200kPa, E S=7.7Mpa。场地土15m深度X围内无液化土层。 二、建筑设计功能要求: 设计题目(一):某办公楼设计 (一)、层数为不超过4层,净高为3.6米。 (二)、建筑主要组成用房: 门厅:80平方米×1 传达值班:36平方米×1 展览室(含储藏室):120平方米×1(可与门厅结合布置) 接待室:30平方米×2 保健室:20平方米×2 办公室:20平方米×40(可考虑部分为大开间办公室) 套间办公室(带接待室):40平方米×5 小会议室:40平方米×2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3) 一竖向分区 (3) 二用水量标准及计算 (3) 三冷水管网计算 (4) 四引入管及水表选择 (9) 五屋顶水箱容积计算 (10) 六地下贮水池容积计算 (11) 七生活水泵的选择 (11) 第二章室内热水系统 (12) 一热水量及耗热量计算 (12) 二热水配水管网计算 (12) 三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15) 四循环水泵的选择 (16) 五加热设备选型及热水箱计算 (17) 第三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8) 一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18) 二消防水泵的选择 (20) 三消防水箱设置高度确定及校核 (20) 四消火栓减压 (20) 五消防立管与环管计算 (21) 六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选定 (21)

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22)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数据 (22) 二喷头的布置与选用 (22) 三水力计算 (22) 四水力计算 (23)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泵的选择 (26) 第五章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28) 第六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29) 一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 (29) 二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29) 三化粪池设计计算 (33) 四户外排水管设计计算 (34) 第七章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35) 一雨水量计算 (35) 二水力计算 (36)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一.竖向分区 本工程是一栋十二层高的综合建筑,给水分两个区供给。一、二、三层商场和办公室作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至十二层客房作为高区,由屋顶水箱供水。 二.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生活用水定额q d 及小时变化系数k h。 根据原始资料中建筑物性质及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按《建筑给水排水规范》确定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见下,未预见用水量高区按以上各项之和的15%计,低区按10%计。列于用水量表中。 2.用水量公式: ①最高日用水量 Q d =Σmq d /1000 式中 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 q d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L/床.d,或L/人.班。 ②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 Q h =Q d K h /T 式中 Q h :最大小时用水量,L/h; Q d :最高日用水量,L/d; T: 24h; K h :小时变化系数,按《规范》确定。⑴.高区用水量计算 客房:用水单位数:324床; 用水定额:400L/(床/d); 时变化系数Kh=2; 供水时间为24h 最高日用水量Qd=324×400=1296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Kh×Qd/24=10.8 m3/h 未预见水量:按15%计,时变化系数Kh=1. 最高日用水量Qd=129600×15%=194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19400/24=0.81 m3/h ⑵.低区用水量计算 办公:用水单位数:442×2×60%/7=76人 用水定额50L/(人*班) 时变化系数Kh=1.5

钢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摘要 该计算书为滨岛医疗中心门诊楼建筑方案及钢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本设计依据建筑方案及给出的结构类型。参照规范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规范》(GB 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完成设计内容有:建筑方案、结构平面布置、结构计算简图确定、荷载统计、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次梁、柱选取及布置连接截面验算以及节点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工程概预算。结构类型为钢框架结构,梁、柱为钢梁、钢柱,板为组合楼板,柱脚采用埋入式,楼梯为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基础采用锥形独立基础。本计算书中列出了框架在恒荷载、活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图以及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结构设计;钢框架;独立基础;医用建筑

Abstract The calculations for the BinDao medical center clinic building steel frame building solutions and design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 structure given type.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structural loads standard (GB50009-2012)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loa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10),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50017-2003) and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main work to complete the structure diagram layou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load statistics,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s and floor cross-section design and checking, node connection design, staircase design, basic design as well as project budget.Type of structure is steel frame structure, beams, columns of steel beams, steel columns, plates of composite slabs, column foot burie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taircase stairs, independent foundation with a tapered base. Meanwhile, The calculat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ook lists the dead load, live load, seismic loads, wind loads bending moment, shear, axial force, and force combination table. Keywords Structural Design; Steel Frame;single footing medical building;

毕业设计教学楼计算书1

3.5.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柱截面高度可以取,H为层高;柱截面宽度可以取为。选定柱截面尺寸为500 mm×500mm 3.5.2 梁尺寸确定 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l/8~l/12。该工程框架为纵横向承重,根据梁跨度可初步确定框架梁300mm×600mm 3.5.3 楼板厚度 楼板为现浇双向板,根据经验板厚取130mm。 3.6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3.6.1 基本假定 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影响。 3.6.2 计算简图 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连梁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计算体系,计算简图如后面所述。 3.7荷载计算 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安装荷载等。 高层建筑水平力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力。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结构自重可由构件截面尺寸直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值。使用荷载(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 3.8 侧移计算及控制 框架结构的侧移由梁柱杆件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在层数不多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近似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 当一般装修标准时,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层高之比、顶点位移与总高之比分别为1:650,1:700。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高之比不宜超过1/550的限值。 3.9 内力计算及组合 3.9.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首先根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将竖向荷载传递给每榀框架。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计算各敞口单元的内力,然后在将各敞口单元的内力进行叠加;连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而进行调幅,按两端固定进行计算。 3.9.2 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利用D值法计算出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水平力,

锅炉房毕业设计计算书祥解

巴楚县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房 设计说明书 学校:新疆大学 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1班学号: 20102203204 姓名:侯国春 指导老师:吴梅花 完成日期: 2013年3月

摘要 本工程为新疆巴楚县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房设计,采暖面积为56.5万平方米,采暖半径3000米,采暖方式散热器采暖,设换热站,锅炉的供回水为115/70℃。 在本说明书中系统详细地解释了该锅炉房设计的原理和设计依据,并给出了合理的设备选型依据和主要设备的型号。根据建筑设计节能要求,计算出最大热负荷为39.19 MW。本设计选用3台SZL14-1.0/115/70-AⅡ型锅炉。单台锅炉额定功率为14MW,工作压力为1.0MPa,并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管段的尺寸及水泵和风机型号。 关键词:燃煤锅炉房;热水采暖;锅炉选型;水处理;运煤除渣系统;风系统;锅炉房工艺布置。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Xinjiang Bachu County Central heating boiler room,heating area of 565000 square meters, heating radius of 3000 meters, heatingradiator heating, a heat exchange station, boiler water supply and return to 115/70 ℃. In the specification system explained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and th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boiler room design, and gives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and main equipment typ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calculate the maximum heat load is 39.19MW. This design uses 3 SZL14-1.0/115/70-A Ⅱ boiler. A single boiler with rated power of14, working pressure is 1, and th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pipe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the water pump and fan model. Keywords: coal-fired boiler room; hot water heating; boiler selection; water treatment; coal slag removal system; air system; layout of boiler room.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格式模板)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作者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〇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86349

附录D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 一、实体项目 D.1 土石方工程 D.1.1 挖土方。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1.1 的规定执行。 表D.1.1 挖土方 (编码:040101) 111

D.1.2 挖石方。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1.2 的规上执行。 表D.1.2 挖石方 (编码:040102) D.1.3 填方及土石方运输。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1.3 的规定执行。 表 D.1.3 填方及土石方运输(编码:040103) D.1.4 其他相关问题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 挖方应按天然密实度体积计算,填方应按压实后体积计算。 2 沟槽、基坑、一般土石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宽7m 以内,底长大于底宽3倍以上应按沟槽计算。 2) 底长小于宽3倍以下,底面积在150m2以内应按基坑计算。 3)过上述范围,应按一般土石方计算。 112

D.2 道路工程 D.2.1 路基处理。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1 的规定执行。 表 D.2.1 路基处理(编码:040201) 113

D.2.2 道路基层。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2 的规定执行。 表 D.2.2 道路基层(编码:040202) 114

D.2.3 道路基层。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3 的规定执行。 115

D.2.4 人行道及其他。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D.2.4 的规定执行。 表D.2.4 人行道及其他(编码:040204) 116

框架结构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框架结构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五层教学楼框架结构计算书安徽建筑大学 摘要 本工程是费县晨光高中教学楼,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五层,层高为3.6米,建筑物总高度为19.100米。在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和国家有关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楼的建筑与结构初步设计,获得了该建筑物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CAD设计图纸与技术指标,确定了结构布置方案与结构计算模型。 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然后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活荷载以及雪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梁的配筋)、基础的设计(完成了基础的配筋)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This is a teaching building of a Chenguang chool in Feixian. It is a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It has five stories, the height of the storey is 3.6 meters.The height of the whole building is 18.75 met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applicability、safety、economy、aesthetic”and the present codes and standards of the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the primary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 is carried out. After getting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 from CAD design, the anthor decides the structural scheme and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xx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某高校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摘要 (Ⅰ) 一工程概况 (1) 二楼盖设计 (2) 三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9) (一)梁柱尺寸 (9) (二)计算简图 (10) 四恒荷载内力计算 (11) (一)恒荷载计算 (11) (二)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2) 五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雪荷载) (22) (一)活荷载计算 (22) (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 六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活荷载) (30) (一)活荷载计算 (30) (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0) 七风荷载内力计算 (38) (一)风荷载计算 (38) (二)内力计算 (38) 八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42)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42) (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43) (三)一榀框架内力计算 (45) 九内力组合 (48) (一)梁内力组合 (48) (二)柱内力组合 (52) (三)内力设计值汇总 (56) 十截面设计 (59)

(一)梁截面设计 (59) (二)柱截面设计 (62) 十一楼梯设计 (67) (一)底层楼梯设计 (67) (二)其他层楼梯设计 (69) 十二基础设计 (75) (一)边柱基础 (75) (二)中柱基础 (77) (三)基础梁设计 (78) 致谢 (80) 参考文献 (81) 某高校教学楼 姓名:金坚志学号:071081249 指导教师:王新甫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 [摘要]本工程是南京某高校教学楼。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五层,底层层高4.2米,其他层层高均为3.6米。建筑物总高度为18.6米。 本设计书包括如下部分: 1.工程概况; 2.屋盖设计; 3.荷载计算; 4.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 5.楼梯设计; 6.桩基础设计。

某高层建筑毕业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450mm. (2)墙身做法: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涂料两度。外墙采用贴面砖,1:3水泥砂浆底厚20mm。 (3)楼面作法:楼板顶面为水磨石地面,楼板底面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外加V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作法:现浇楼板上依次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00mm厚水泥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和SDC120复合卷材,下面依次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和V型轻钢骨龙吊顶。 (5)基本风压:ωo=0.3KN/m2(地面粗糙度属C类)。 (6)基本雪压:S0=0.3KN/m2。 (7)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第二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8)地质条件: 由上至下: 人工添土:厚度为1m 粉质粘土:厚度为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 中风化基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6MPa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 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0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5KN/m2,档案室楼面活荷载2.5KN/m2。 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主梁:取h=1/9l=1/9×7200=800mm,取h=800mm,取b=350mm, 次梁:取h=1 /16l=1/16×7200=450mm,取h=500mm,取b=250mm, 柱子:取柱截面均为b×h=600×600mm,现浇板厚为100mm。 取③轴线为计算单元,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7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I=2I0(I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由于后面梁的组合弯矩过大,相对受压区高度超过了界限受压区高度,所以改用C40混凝土,因为梁柱刚度成比例增加,不会引起后面分配系数的改变。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侧移将更小,一定符合要求。

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九江中学综合楼设计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 *** 班级学号: 13***** 指导教师: **** 二O一七年五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九江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⑴建筑面积:约3000m2,共5层,层高4.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每层须设教师休息室和男女 卫生间,底层设值班室。 ⑵地质条件:场地平坦,土质均匀,无不良地质发育;地基土为厚度较大的粘性土层,地基土承 载力f ak =220kP a,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⑶主导风向:南、东南;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45kN/m2。 ⑷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该建筑属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⑸材料供应:各种材料均能保证供应;施工技术条上:各种机具均能满足要求。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⑴2~3周,查阅国内外有关教学楼的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科技文献翻译。 ⑵4~6周,完成建筑设计:在老师指导下确定建筑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必要的建筑设计说明及门 窗表,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及屋面平面图,正、侧立面,剖面图,大样图等建筑施工图纸。 ⑶7~10周,完成结构设计:结构布置与选型,荷载计算,选取一榀典型框架,手工进行内力分析, 内力组合及其板、梁、柱及基础配筋计算,现浇楼梯设计计算,现浇雨蓬、阳台等设计计算,悬挑构件的抗倾覆计算,现浇梁板设计计算。 ⑷11~12周,按照结构计算及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绘制屋面结构布置图,楼面结 构平面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详图,框架配筋图,楼梯结构施工图,雨蓬、沿口等结构施工图,施工说明。 ⑸13周,撰写和整理设计计算书、图纸等设计文件,并提交与指导老师。 ⑹14周,评阅老师对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⑺15周,熟悉设计(论文),准备答辩。 ⑻13周,撰写和整理设计计算书、图纸等设计文件,并提交与指导老师。 ⑼14周,评阅老师对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⑽15周,熟悉设计(论文),准备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