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期末重点简答题等题型归纳

外国新闻史期末重点简答题等题型归纳
外国新闻史期末重点简答题等题型归纳

填空题——外国新闻史

1.口语传播的特征:以口语为主,以标记、声光、图式为辅传播音讯。

2.近代报纸产生标志是17世纪初(1609—1650)每周定期印刷出版物的出现,背景是信息需求量的增加,邮路改进,手抄小报改印刷,不定期改定期。

现存世界最早的周报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世界第一份日报——1650年《新到新闻》;663年《莱比锡新闻》也是较早的日报。

3.《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是通过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传播已成为政治斗争工具。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回忆纪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贵族的婚丧嫁娶、战争消息等等,一直到公元330年前度君士坦丁堡为止。(沿革、内容)

4.廉价报纸兴起的背景:总的来讲是工业革命的推进。

5.黄色新闻的起源于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黄孩子双胞案”。两大报业巨头在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以及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引起了全美国报纸的效仿。1899年至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黄色新闻到20世纪以后由于庄重报纸的兴起,人们对黄色新闻负面影响的厌恶而逐渐衰落。

6.报团的出现标志新闻事业出现兼并与集中、走向垄断的趋势,这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垄断化)。

7.法国现代报团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几个报团是:普鲁沃斯特报团、温德报团、帕特诺特报团。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8年)出现第一个现代报团北岩报团。美国19世纪80年代初的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第一个报团。

8.报业垄断的两个标志:(1)发行量增加,报纸种类减少(2)“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9.世界四大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法国1835年,二战结束后,参加地下抵抗运动的通讯社在原哈瓦斯社基础上建立了法国新闻社。);沃尔夫通讯社(德国1849年1933年被德国纳粹政府接管并改组为德国通讯社。);路透社(英国1851年);美联社(美国1848年开端1892年正式改组)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1918年成立了罗斯塔通讯社,1925年改组为塔斯社。二战后发展成为世界性通讯社。1958年合众社和国际社合并,组成合众国际社,实力日增,成为世界性的新闻通讯社。

10.广播电视业的体制类型

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

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是公共广播电视,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品位,弊端是经营管理缺乏活力,财源不旺。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是商业广播电视,常谋求商业利润,追求节目制作成本最低化,追求收听率、收视率,以娱乐节目为主,品位不高,庸俗内容较多。

11.法国三家官方报刊

《公报》《学者报》《文雅信使报》

三家报刊在新闻、科学、文学方面垄断了法国的思想传播。

12.《新莱茵报》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马克思领导编委会的工作有两大特点:一是器重编辑们的才华,科学分工,用其所长;二是要求编辑们既做报纸工作,又参加社会活动,把办报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以

1848年的《新莱茵报》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1848年以前,作为革命的民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报刊理论。1848年以后,随着各国工人运动的成熟,马、恩也有革命的民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马恩早期的自由报刊思想也随之为无产阶级党报观念所取代。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关于报刊的使命:(耳目喉舌论)

马克思认为,报刊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13.1867-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中,官方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三大政策。

14.1883年普利策《纽约世界报》的出现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刊的主体。

15.美国三大新闻周刊

《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16.两次大战期间,美国报纸的突出特征是报纸的合并和垄断的加剧。

17.二战后报业发展特点:一、继续兼并集中;二、报团出现兴衰更迭

三、出现跨媒体、跨行业的垄断

18.美国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

19.廉价报纸的先驱—本杰明.戴于1833年9月3日在纽约创办《太阳报》。报价降为一美分,并排除了政论,面向平民百姓,报纸的成功得益于创办人本杰明.戴全新的办报方式。

名词解释——外国新闻史

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

“黄色新闻”——指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观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黄孩子双胞案——《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漫画专栏,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衣服的孩子。他东游西逛,发表观感。由于漫画多以社会新闻为主题,趣味盎然,黄孩子在纽约家喻户晓。后赫斯特的《新闻报》把漫画作者挖走,到《新闻报》主持“黄孩子”专栏。而普利策也另请画家继续《世界报》的“黄孩子”专栏。两报均刊登“黄孩子”的大幅广告,使“黄孩子”风行一时,成为《世界报》和《新闻报》的象征。

报团——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全苏报刊网——在红色政权建立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20年代,苏联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和政府机关报为主、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性报刊为辅的新型的报刊网络。

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是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被成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三社四边协定——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1.17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总编辑制度——1808年试行总编辑制,1817年确立这种制度,任命托马斯.巴恩斯为总编辑。

《泰晤士报》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对于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大意义。

白虹贯日事件——

商业化发展的报刊是不能触及国内政治问题,有些报纸发起政治运动,最终遭到镇压,较为典型的事件是“白虹贯日”笔祸。

1918年日本人民反对出兵干涉苏俄,某些报纸表示支持,被政府勒令停刊。当年8月,因米价飞涨,日本许多地方骚动,政府严禁报纸报道有关消息。为此,报界纷纷抗议,多次举行集会。8月25日全国84家报刊的新闻记者代表召开了全关西记者大会,要求当时的寺内正毅内阁下台,《大阪朝日新闻》做报道时,把这次集会描述为“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并对《朝日新闻》的报社和记者进行迫害,报纸的发行人和有关记者被判刑,导致社长和总编辑被迫辞职惯以言论自由的《朝日新报》自此元气大伤,彻底丧失了斗志。

“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它表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了防止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滋生与发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觉,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日本政府借此事件镇压新闻界自由浪潮,使“二元化”传播体质在强力矫正下最终形成。

曾格事件——1733年,德国移民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该报发表的大部分文章是批评总督和地方议会的。为此,在报纸创办一年后,曾格被捕,并被提起诉讼。1735年开庭审理,安德鲁.汉密尔顿为其辩护。汉密尔顿指出:首先诽谤罪只有在言论不实时才成立,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其次,陪审团不仅有权进行事实判断,还有权进行法律判断,裁决应由法庭和陪审团共同作出。最终,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判曾格无罪。这一案件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大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此美国逐步确立了谎言构成诽谤的原则,对官员进行批评的权利被认为是检验新闻出版自由的试金石。

掏粪运动

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股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掏粪运动”。

19世纪末期美国谴责贫富分化、控诉资本家只为满足个人贪欲不顾工人福利的运动,媒介上也开始经常刊登一些呼吁改革的文章。

尽管有些文章带有煽情主义倾向,但它在影响和引导社会方面起的巨大作用向人们展示新闻报道的功能,使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一个大声疾呼改革的时代,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简答题——外国新闻史

1.古登堡的印刷术对世界新闻传播的意义

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他还制成了木制的、靠螺旋在印版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印刷术可以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以便向广大公众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

文化发展。

2.政党报纸的特点

a、经济上依赖有关政党的支持;

b、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

c、内容上以时政新闻和言论为主;

d、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与上层社会人士

3.廉价报纸兴起的背景及特点

背景:总的来讲是工业革命的推进。具体原因: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②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③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④高速轮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⑤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限售成为可能。

特点:a、政治上标榜独立,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

b、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c、价格低廉,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

d、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与消闲性的软新闻

e、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f、商业化经营,大量刊登广告

4.黄色新闻具体的特殊做法: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种种欺骗手法的运用;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

5.二战后报业垄断加剧原因、形式、影响(后果)。

原因:1、经济发展的规律;

2、高科技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

3、政治上经济政策的宽松。

新形式:1、形成了少数“超级报团”;

2、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

3、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

后果:1、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化使报道、评论趋于雷同,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

2、竞争引发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

3、报纸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

4、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加剧着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

5、工人阶级报纸向商业化方向转变。

6.斯大林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特点以及得失

特点:(1)从所有制看,新闻媒介一律国有

(2)从业务管理看,国家无新闻法规,党的政策决定就是法律。

(3)从组织管理看,苏联的报刊普遍建立编委会制度,新闻出版机构的干

部配备由党委负责。

(4)从监督管理看,国家实行新闻检查制度。在斯大林主政时期,苏联建立了从低到高的三层新闻检查制:一是出版总局实施的事先检查或事后检查;二是先由政治保安局的政治监督司,后改为克格勃第五局的惩治性检查;三是由党的领导所进行的最终的意识形态审查。

(5)从媒介功能看,宣传、鼓动置于信息传播功能之上。

(6)从信息采集看,信息来源十分单一。公众的合法信息来源只有官方渠道,重大新闻由国家通讯社统一发布,对于国外的信息,苏联采取封锁对策。

(7)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的言论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表达着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态度,被称为“报纸中的报纸”,其他报纸必须仿效《真》,在意见上向其看齐。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了舆论一律。

得:苏联高度集中、高度封闭的报业体制,可以集中整体力量御敌利己。在战争年代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便于实现党对各级组织与广大群众的舆论引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策略迅速转化为群众的行动。

失:报刊成为党内斗争扩大化的工具;报刊成为个人崇拜的工具;歌功颂德、文过饰非,造成苏联传媒出现信任危机;脱离群众,无法充分传播、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利益的信息。

7.网络传播对新闻业影响

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了大众传播的传播速度;改变了大众传播的报道方式。

8.沃尔特二世的改革措施:

a、经济上自立。不再接受政府津贴,在经济上依靠发行与广告收入来维持报纸的生存、发展。成为独立报纸。

b、在新闻报道上,派记者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抓重大新闻,发独家新闻。

c、迅速更新印刷设备,泰晤士报的印刷质量优,速度快,口碑好。

d、言论上继承一世,标榜独立,敢于直言,使该报成为英国舆论界的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与影响力。

e、售价上努力下调。

9..《每日邮报》及其新意

1896年5.4创办于伦敦,认为应根据英国的传统,办一份高雅、温和又接近大众的报纸。其办报的核心思想是为报纸的消费者服务,“办报的目的就是要赚钱。让它讨论人民大众关心的事情。让它满足公众的需要。”

新意:A、在内容上,扩大报道范围,使读者看到社会完整图像。

B、读者对象是中产阶级、劳工与妇女。

C、新闻业务上精编易读,标题鲜明,文字简短。(解释、简洁、清晰;忙人和穷人的报纸)

D、改善经营管理,广泛招揽广告,扩大发行。

(人才)E、善于培养训练新型记者和编辑。

18.《新莱茵报》的宣传内容:是适应德国革命的需要创办的。

(1)它始终不渝地宣传德国革命纲领和路线:对内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这是德国革命的两项基本任务,因而也是其宣传内容的两个基本方面。

(2)批驳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阻挠纲领贯彻的错误观点。

19.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1.党报必须宣传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

2.党报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党内批评和监督。

3.党报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20.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关于报刊的作用:

马恩认为,报纸最大的好处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们的日刊发生不断地、生动活泼的联系。同时,杂志能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详细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剖析正在进行斗争的各政党的性质,以及决定这些政党生存和斗争的社会关系。

这些新闻观点显然已经褪去民主主义色彩,具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性质。

(总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1.党报必须宣传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

2.党报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党内批评和监督。

3.党报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出现的报团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占主导地位的斯政党报纸,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报团出现。德国没有一个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其报业发展只是呈现出廉价报纸时期的某些特征。

22.苏联新闻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1)从所有制看,新闻媒介一律国有

(2)从业务管理看,国家无新闻法规,党的政策决

定就是法律。

(3)从组织管理看,苏联的报刊普遍建立编委会制度,新闻出版机构的干部配备由党委负责。

(4)从监督管理看,国家实行新闻检查制度。

(5)从媒介功能看,宣传、鼓动置于信息传播功能之上。

(6)从信息采集看,信息来源十分单一。公众的合法信息来源只有官方渠道,重大新闻由国家通讯社统一发布,对于国外的信息,苏联采取封锁对策。(7)、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的言论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表达着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态度,被称为“报纸中的报纸”。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了舆论一律。

苏联新闻管理体制的得失

得:苏联高度集中、高度封闭的报业体制,可以集中整体

力量御敌利己。在战争年代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便于

实现党对各级组织与广大群众的舆论引导,把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与策略迅速转化为群众的行动。

失:报刊成为党内斗争扩大化的工具;报刊成为个人崇拜的工具;歌功颂德、文过饰非,造成苏联传媒出现信任危机;脱离群众,无法充分传播、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利益的信息。

23.苏联报刊网的形成

恢复出版《真理报》

改造《消息报》

创办《贫农报》

创办《经济生活报》

创办《民族生活报》

创办一批新报刊

形成全苏报刊网

2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三大政策与当时报业处于官方控制之间关系如何?具

体的呈现状态是?

1867-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中,官方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三大政策。在激烈的政治论争和向西方学习中,新闻业急速发展。

在短时间内,日本的现代新闻业形式上走过了西方国家官报——党报的发展阶段,转向商报时期。但这一发展过程始终处于官方有效控制之下,日本固有的文化传统和国家主义意识,最终使得日本形成不久的现代新闻业,走上了服务于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道路。

25.白虹贯日事件

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一次笔祸。日本政府借此事件镇压新闻界自由浪潮,使“二元化”传播体质在强力矫正下最终形成。“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它表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了防止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滋生与发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觉,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

26.普利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该报的影响力:

①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不断揭露贪污行为,攻击不正当财富的拥有者,提倡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改革。在社论中还提出过为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十大纲领”。

②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扩展销路。

27.赫斯特的办报方针是:得到新闻,尽快得到新闻,不怕花钱;不断以喧嚣刺激读者。攻击不正当财富,向穷人许愿,以吸引读者。该报注重犯罪新闻,丑行,灾祸报道和各种特写,并大量应用照片。

在与普利策的竞争中,大量应用暴露性新闻与犯罪新闻是赫斯特的拿手好戏。

27.两次大战期间,美国报纸合并的原因:

①独立报业的兴起和代表各种派别报纸的纷纷创刊,以至报纸数目远远超过社会需要,合并淘汰是大势所趋;

②现代报纸均以广告为主要财源,而广告客户往往将广告刊登于影响力或销数大的报纸。在此情况下,实力小的报纸难以维持;

③早报和晚报由一家经营,成本降低,故形成早报与晚报合并的局面;

④报纸经营现代化,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与流动资本均大幅提高。故资本较小的报纸很难与大报竞争;

⑤因美联社对于非会员的供给新闻有限制,所以新兴的大报要想取得美联社的会员权,必须合并当地实力较弱的美联社会员。

“一城一报”有所发展,到二战爆发时,美国报业已经基本上形成以垄断为主的局面。

28.《太阳报》的成功得益于创办人本杰明.戴全新的办报方式:

A) 明确的办报方针。本报目的在普及大众,提供“当天所有的新闻”,售价低廉,又为广告提供一种有利的工具。

B) 注意刊登有趣味的新闻来吸引读者。刊登一些“人情味”的故事,还寻求一些奇闻趣事,耸人听闻的材料招徕读者。

C) 销售得法。靠报童在街头销售。

《太阳报》的成功为美国资产阶级报业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但这家报纸格调不高,充斥着低级、庸俗、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弄虚作假,任意编造,1835年出现关于“月球人”的假报道。后几易其主,1920年停办。

思修期末复习要点

思修期末复习要点 绪论 1.新时代开始的时间:十八大开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时代新人应该怎么做? ○1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2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第一章 1.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2.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 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3在社会主义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4.正确的人生目的: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5.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1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6.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7.正确的人生观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8.三种错误的人生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思修网络课程期末总结

思修网络课程期末总结 担任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工作一学期里,我们收获颇多。这份工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的方面,但也存在些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从值得借鉴和存在的不足两面来做总结。 首先,值得借鉴的方面。在这次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工作过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还是挺乐意认真地去看视频。其中,原因不乏是因为讲课的老师讲得很精彩,知识面非常的广阔,看问题的视野新颖,语言幽默诙谐等。而且,有些同学喜欢某个老师,她们会跟踪学习。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另外,网络视频可以提供同学反复学习的机会。当同学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们可以反复听,以至听明白,弄清楚。这在课堂授课上是难以做到的。而且,思修网络课程的讨论版块,当同学们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此讨论,而此区又聚集了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可以集思广益!最后,就是网络课程的日历和进度跟踪。当同学们一打开课程学习,看到日历挂在上面,就可以根据日期计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此同时,也会给同学们一种学习的紧张感。而进度跟踪可以提醒同学们是否完成了今天该学习的部分,避免同学们每次过少的学习,或过多的学习而生发厌倦感。总的来说,网络课程在同学们心

中是值得信赖的。 其次,在这次网络课程的工作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第一,不能真正的知道同学们是否真的有认真学习。有些同学可能开始一段时间没把它放在心上,等到助教要批改作业了就马虎应付一下。所以我认为,在自由学习的同时,也大概的给同学们限定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哪些作业。并且在一学期的开始,就要把各项事情与助教讲明白,哪些该做,何时做,都做一个统一的说明。第二,网络界面有些混乱。有时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各所高校的各类通知,一眼就感觉界面不怎么清晰。如果各高校都建立自己的通知版块,只提供给本校的学生看,可能会比较好。而且都放在一起,同学们也不便查看。第三,课堂讨论的次数可以增多点。每学期是两次直播课,四次讨论课。个人认为可以将最后一次直播课换成讨论了,因为网络视频,同学们回去都可以看,而第一次直播课可以做示范,并告诉一个操作程序。讨论课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到最后都不松懈。第四,可以建立一个人的天地。就是有时学习到某个时间点,突然有事需要去做,就可以在个人天地里做下记录,或把遇到的问题,感想等写在里面,给同学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 做为一名思修网络课程的助教,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启发并锻炼了我。虽然这门课开发不久,但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的。

英美概况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整理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fers to the mechan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consequent chang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Britain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Britain was the first country to industrializ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period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when major changes in agriculture,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in Brita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 period of unprecedented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that completely transformed British culture from a largely rural, static society with limited produc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ur into the world's first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Black Death It was the deadly bubonic plague who spread through Europe in the 14th century. It swept through England without warning and any cure, and sparing no victims. It killed between half and one-third of the population of England. Thus, much land was left untended and labor was short. It caused far-reach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Black Death----It was one of the deadliest pandemics in human history, peaking in Europe between 1348 and 1350. It is widely thought to have been an outbreak of bubonic plague caused by the bacterium Yersinia pestisis and have started in Central Asia. It came without warning, and without any cue.The Black Death is estimated to have killed30% to 60% of Europe's population and had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course of European history. In England, it killed almost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ausing far-reach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is a movement demand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conditions. It spread quickly with the support of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It was not an organized campaign with clearly defined goals.(Rather, it was a number of diverse efforts at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spite of limitations of the movement, it brought about changes and improvement in many fields.) Roman Britain was the part of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controlled by the Roman Empire between AD 43 and about 410. Britannia already had cultural and economic links with Continental Europe, but the invaders introduced new developments in agriculture, urbanisation, industry and architecture, leaving a legacy that is still apparent today. The first Romans to campaign extensively in Britain were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换言之,新闻事业是人类传播交流活动中的特定项目,是社会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大约五百年的历史。但是新闻事业所附着的人类传播活动,是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一样古老的。 新闻活动: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政党报刊 1、随着议会民主 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 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 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他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 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出现的原因: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是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4.高速轮状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的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 价销售成为可能。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 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2.经济上,自 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 对象为贫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 一种新型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4.内容上, 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 性、趣味性的软新闻。5.形式上,文字通 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6.经营上完全商业 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 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无产阶级报刊:工人报刊首先出现在英国 ) 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英法美德各国工人 运动肇始,工人报刊出现。最著名的是英 国的《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2)19 世纪40年代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 级政治报刊。马克思主义诞生并逐步同工 人运动结合,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发 展为政治斗争。工人报刊也随着无产阶级 政治运动的发展演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 刊。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 《新莱茵报》是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被誉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3) 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世纪末俄 国工人运动兴起,工人报刊出现。这一时 期的重要报刊有: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 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 报》 。 )它的办报宗旨 在于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2)内容主 要是批判旧世界,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 作战,也要同工人运动内部种种错误思潮 和资产阶级影响作斗争。3)他同劳动群 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 4)他是党和工会的宣传机构,党和工会 的领导人往往是报纸的负责人或主编 ?黄色新闻: 黄色报纸:19世纪90年 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大量刊载用 耸人听闻的手法处理色情、凶杀、犯罪等 新闻种类,以扩大销售的报纸。 黄色新闻——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 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 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 扩大报纸销量的目的的新闻. 煽动性大标题的使用,特大字号; 渲染或夸大并不重要的新闻; 滥用新闻图片; 捏造新闻,冒充科学,制造新闻事件. 虚伪地同情弱势群体; 出版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 肤浅刺激的文字. 对黄色新闻的评价 ◎煽情主义手法的滥用大大降低了新闻 事业的水准,践踏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煽情报道、犯罪新闻、耸人听闻的宣传 毒害了人民的心灵 ◎黄色报人一味追求利润和发行目标而 将社会使命和社会公德置之度外,背离近 代报业传统 ◎哗众取宠的报道转移了普通民众对切 身政治利益和经济斗争的注意,削弱了人 民对剥削阶级的斗争意识 故事化的报道手法---报纸的娱乐功能; 受众定位非常明确---服务大众; 制造媒介事件---扩大自我效应的手段. 新闻通讯社: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 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传播机构。 所谓新闻通讯事业主要是指新闻通讯社。

西南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17-18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时代性(受时代条件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阶级性(所处阶级关系与地位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超越性、现实性、预见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P18-19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P34-35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P42-4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P44-4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五.做忠诚的爱国者 P52-57 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大一思修学习总结

大一思修学习总结; 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单纯的考试,可以肯定地讲,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让我们这些新生在大学里怎样为人做事处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灯标。我在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我是一个男生,我所经历的坎坷生活,让我养成了内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

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一些了。很有感触地认识到,所有的爱与恨、悲与喜、哭与笑、内向与外向都在缓缓落幕时,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来的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心态的缘故。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强调的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这种心情,我在业余的大学生活动中参加了学院十佳歌手赛活动,增强了自己的自信。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

《英美概况》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2011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期末考试填空与简答复习题 1.Of all these isles, the largest one is called Great Britain. For the sake of convenience, Great Britain is often shortened to Britain. 2.United Kingdom is made up of four parts, England, Wales,ScotlandandNorthern Ireland. 3.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ccording to its geographic features: the Highland Zone in the north and west and the Lowland zone in the south and southeast. 4.In America, The presiding officer of the senate is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o serves as chairman when the Senate is in session. 5.Britain did not produce cotton and textile industry used to rely on wool as the principal fiber. 6.In Britain, the city Birmingham is well known for its production of automobiles, electricity equipment, electronics, munitions, and arms. 7.British government is produced through contest between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every five years 8.British can enjoy higher education in three ways:

思修期末考试重点

2013年思修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重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核心:以服务人民为核心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手段 道德、法律 3、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多余的空就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4、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罪刑相适应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5、环境律法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4)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附加: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它的内容必须在环境立法中有所体现,是对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的描述,并且贯穿于整个环境立法之中。 第二,它的交力必须全面贯彻于环境法律规范的始终,并且可以弥补环境立法之局限性。 6、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7、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第一,通过程序进行思考,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 第二,遵循向过去看的习惯,表现得较为稳妥,甚至保守; 第三,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地对待情感因素(即客观公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四,法律思维追求的程序中的真,不同于科学中的求真; 第五,判断结论总是非此即彼,不同于政治思维的权衡特点。 Or 1、法律思维是主体认知客体的一种方法。 2、法律思维是主体从现象到本质以达至法律真实为最低标准的一个思考过程。 3、法律思维以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和经验阅历为前提。 4、法律思维以法律规范和客观事实为思考质料。 5、法律思维以法治理念为价值指引,以定分止争为目的。 Or课本上: 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英美概况括考前知识点总结

英国概况 1,英国名称: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2,地理位置:Great Britain is the largest island of the British Isles, the largest island in Europe and the eighth-largest island in the world. It lies to the northwest of Continental Europe, with Ireland to the west, and makes up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state known a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t is surrounded by over 1,000[citation needed] smaller islands and islets. 或者回答British mainland western Europe from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rth-east and many nearby islands, She east by the North Sea, the Atlantic Ocean to the west, up to the North Atlantic off Iceland, Yugoslavia and the European continent, separated only by a strip of water, the English Channel 3, 英国首都:London 4,组成部分: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5,民族:England Welsh、Scotch、Irish 6, 英国国旗:the Union Flag英国国歌:God Save The Queen 天佑女7,三次外族入侵:ⅠRoman Conquest;43AD, the roman empire

外国新闻史总结

英国新闻史 一,新闻出版业受到控制 皇家特许制度:1528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 1538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 1557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出版 星法院法令:1570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员司法委员会改为皇家出版法庭即是“星法庭” 1586颁布星法院特别法令,专门管制印刷出版活动,直到1640 知识税:1712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规定根据版面的大小收税 还规定了广告税、纸张税,统称为知识税 津贴制度:政府向报人发放津贴,实质是政府用津贴收买报人 煽动诽谤法成型过程:一阶段1704到1730沿袭17世纪司法原则,凡是指责攻击国王内阁 大臣的人都犯有山东诽谤罪; 二阶段1730到1760陪审团对煽动诽谤罪进行判决,可不受政府约束; 三阶段1760到1780在约翰威克斯案和朱尼斯匿名信案的影响下,新 闻出版获得一定自由; 四阶段1780到1792司法界对诽谤罪审判和构成要素产生争议,最终 通过了“法克斯诽谤法案”是各方面的妥协; 二,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新闻业概况 查理一世时期:革命之初,压制新闻出版的措施失效,出现众多报纸 保皇派的《宫廷信使》革命派的《英国信使》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对出版业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回复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只剩两家忠于他的报纸《公众情报员》《政治信使》 查理二世复辟时期:封建王朝掌握新闻,保皇派报刊兴起 1662特许制法令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正式执政,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名存实亡 1694废除特许制法令 三,革命期间重要人物 1威廉·卡克斯顿:1476英国第一家印刷所 1480发传单推介宗教书,英国广告业创始人 1481第一本图解英文百科全书《世界镜鉴》 2撒尼尔·巴特:1605出版不定期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 与人合作创办《每周新闻续编》 3约翰·利尔本:生而自由的约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均派领袖,代表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利益,信仰天赋人权主张民主自由; 《约翰的呼声》《贵族暴政的剖析》《弹劾克伦威尔及其女婿埃尔顿的叛国 行为》; 号召平民为“人民公约”斗争; 他的自我辩护为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而不算犯罪提供了先河;

大学一年级思修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⒈人生观的核心是( A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⒉世界观是人们对( D )的最根本看法和总和。 A 社会 B 人生意义 C 自然界 D 整个世界 ⒊人生观是( C )的反应。 A 自我认识 B 政治关系 C 社会存在 D 自然条件 ⒋人生的目的是对(B)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 人为什么发展 B 人为什么活着 C 人为什么工作 D 人为什么努力 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人生对(D)的意义。 A 自我与社会 B 集体与社会 C 自我与他人 D 社会与他人 ⒍人生的价值趋向是对(D)的意义。 A 自我价值 B 社会价值 C 价值质量 D 价值目标 ⒎理想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想法。 A 实现豁然性 B 不可能性 C超越客观性 D 实现可能性 ⒏理想人的确立于(D) A 中年 B 童年 C 青年 D 青年时期 ⒐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B) A 生活 B社会理想 C 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⒑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A) A“信” B“诚” C “真” D“疑” ⒒社会主义的核心是(A) A 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 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为其服务的(D) A 政治制度 B 文化传统 C 传统习惯 D 上层建筑 ⒔道德核心问题是( C) A物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⒕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人家 ⒖反应阶级民族或社会利益的道德( B) 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⒗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A 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准则 C 职业守则 D 职业道德 ⒘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奉献社会) ⒙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一种内心体验是(C)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⒚法律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⒛法律以(B)为基础。 A 意志 B 经济关系 C 政策 D 政治

大一上学期思修知识点总结

1.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2.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3.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 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4.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5.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6.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 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7.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8.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9.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10.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11. 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 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 13. 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14.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15.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 离不开实践。 16.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17.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8.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 19.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20. 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21. 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22. 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23. 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 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24.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5. 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26.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7.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8.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新编英美概况 许鲁之(第四版)Unit1-7课后习题简答题答案.

Unit 1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1. How many states are t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ich two states are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s? (50, Alaska, Hawaii) 2. What are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the Rocky Mountains and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1) To the west of Atlantic coastal plain lie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that begin in Canada and reach all the way to Georgia and Alabama. These are old mountains with rounded tops and wooded hills, usually not exceeding 800m in height. The highest point is only 2000m above the sea. Most of the mountain ridges are low enough to be easily crossed by modern highways. The Appalachians have much beautiful scenery and many tourist resorts. The Ohio and the Tennessee Rivers flow down the western slopes of the Appalachians to the great Mississippi River, deep in the heart of America. 2) To the west of the Great Plains lie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backbone of the continent”. These high mountains stretch all the way from Mexico to the Arctic and form what is known as Continental Divide, or Great Divide,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shed on the continent. The Rockies are more than twice as high as the Appalachians and high enough to receive more rain than the surrounding plains and plateaus. Consequently, they are mostly forested. The striking and varied scenery of the Rockies has given ris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national parks here. The other natural wonders include roaming herds of buffalo, elk, deer, antelope and sheep, as well as the famous grizzly bear. Chapter 2 American Population 1.Why is the United States known as a “melting pot”? It means that the US is composed of immigra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①The people of the US are predominantly white. ②The second most numerous minority in the US were the black people whose forefathers came from Africa. ③American Indians were the original inhabitants on the continent. ④There were about 50.5 million Hispanics in 2010 in the US. They are the Spanish-speaking immigrants from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⑤The Chinese American have proved to be industrious and intelligent. 2.What factors cause the Americans to move frequently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①The desire for economic betterment is generally the most important force inducing migration. ②Geographic difference in economic opportunity, as reflected by such factors as differences i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earning power for worker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vailability and the price of land for farmers. ③Non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racial attitudes, and family tires, influencing migration. 3.Why do many Americans now migrate from cities to suburbs? ①The widespread uses of automobi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 highways mad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live farther away from their jobs. ②The telephone reduced the need for them to work or live in close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③Suburban areas offered more living space than cities, lower crime rates, less pollution, and superior school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y are better place for raising children. Chapter 3 Discovery and Colonization of the New World 1. Discuss the pre-Columbian cultures in the Americas. 1) The Aztecs of Mexico 2) The Incas of Peru 3) The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4) Indian contributions to European culture: Foods, Drugs and Utilitarian objects 2. Why did the discoveries of New World before Columbus not exert grea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

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 1、论述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新闻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表现:生存的需要;生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第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 1、物质条件的制约:载体、传播工具; 2、精神条件的制约:民族精神、国民性格、社会教育水平; 3、社会制度的制约。 第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两个极端倾向:夸大新闻传播的作用;给新闻传播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社会作用:1、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组织、社会监督——政治工具。 2、实用主义新闻观:环境监测、联系社会、传承社会精神遗产、娱乐——信息传播。 2.工业革命对近代报业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各国经济飞跃发展,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之密切,人们对他们的信息需求大增。 (2)工业革命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从而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的加快,社会的信息需求进一步提高。 (3)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急需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于是国民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形成了新的读者群。 (4)由于邮电通信,印刷出版、交通运输的新进步,电报、电话、轮转印刷机、火车、轮船等新事物的出现,使得新闻的采集和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报纸也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从而直接推动近代报业的成熟。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报纸不仅能在经济上自立,而且还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6)从政治上看,工业革命后阶级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逐步成长的工业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新闻出版的自由度有所提高,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3、试论述大众化报业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