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

白描
白描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不事烘托,不施色彩。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注意与白描相区分的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和细描

白描和细描(工笔) 一、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1、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例1: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母亲的中药铺》 例2: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赵子龙《三国演义》 例3: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例4: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范进中举》 2、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 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井冈山散记》 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例2: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田家》聂夷中 例3: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江南的冬景》 例4:清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例5: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隔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小说《穷人》

白描——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赏雪景,析写法 2.探究解读白描手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解读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白描手法并灵活运用 一导入: 1、西湖是一首诗,西湖是一幅天然图画,西湖,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更是文人墨客的 宠儿,(明)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 雪湖…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张岱去湖心亭欣赏雪湖美景。 2、让我们一起聆听,初步感知本文的雪景 二、品雪景 张岱这种超凡脱俗的雅兴,这么清高孤傲的个性,这种对故国的痴迷与怀念,作者仅仅是通过他的行动写出来的吗?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到底怎样?反映他怎样的心境呢?)哪个同学愿 意起个头大家一起读一遍?”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赏析景物描写(找手法,析内容,悟情感) 作者写景用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作丝毫的修饰,而是朴素的再现,寥寥几笔就点染出西湖 雪景的神采,着眼于小,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寄托作者对人生渺茫 的深沉慨叹。 (2)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触景亦可生情,透过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隐隐约约感到作者具有怎样的品性吗? 体现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呢?”——超凡脱俗、痴迷山水等。 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 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 三、探手法 1、“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 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是否浓墨重彩运用修辞?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 2、根据图画分析总结白描的特征 3、白描与细描的区别 ? 从描写的繁简而言,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细描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绚丽的文字,细致入微的刻画出栩 栩如生的形象。细描则注重修辞手法运用,语言色彩斑斓,绚丽华美。 白描 是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用简炼的准确有力的笔触,寥寥数笔勾画出活生生的形象。白描强调简单质 朴,不重词藻修饰语渲染烘托;即鲁迅“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4、咱们在学过的古文是否已经见过这样的写法,请结合文句赏析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评述:白描,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想之情。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白描,寥寥几笔,勾勒一幅闲适宁静的夏夜图,表达词人的闲适,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长相思》 评述:白描,将千里行程看到的景物浓缩为“山”“水”,一程的反复,流露满腹乡思,一腔愁绪。 5、学生总结白描手法的特点 生1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 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生2文中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 生3: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6、齐读白描概念。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 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四、课堂小练习:面对西湖美景,不论阴晴雨雪,都牵动着文人雅士的情思,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用白描手法,写写你喜欢的画面。 五、思考:用白描手法有什么样好处呢? 在景物描写中,内涵更丰富,更能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 在外貌描写中,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 在语言描写中,能传神表达人物内心,展现人物品质。 在动作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凝练。 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 评述:白描,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也表露了 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 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评述:白描手法,乍读很平淡,没有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细细品味,用词 凝练,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从父亲的衣着、体态、动作,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的艰难和努力。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灌了几口水,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往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 拍着笑着,跑着。他发疯了。最后,他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 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范进中举》

工笔画教案上

工笔画教案(上) 第一单元工笔画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国工笔画所需要的工 具和材料,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对传统和现代工笔画所需材料和 工具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属性、特点。 教学重点:传统工笔画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现代与传统工笔画使用的不同材料产生的不同效果,工笔画风格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一)版面材料: 工笔画所用的版面材料包括:各类纸、绢等。这是传统工笔画的版面材料。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麻布、树脂布、棉布等。

1、绢 绢的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墨画,故延用至今。 绢为纯丝制就,呈平纹,有圆丝、扁丝两种,有生绢、熟绢之分。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在这种绢上刷上一层胶矾水后就成为熟绢。原丝绢因未加捶砸而保持原来丝的形状,故丝与丝之间略有空隙,虽矾过但仍易漏,故目前使用者少。一般临摹古画时用,但目前也有一些画家利用这种特性,画出别具特色的工笔画。扁丝绢是捶砸后的绢。扁丝绢有丝本色和仿旧色两种,亦有未矾过需作者自己刷胶矾水的,矾过的绢质地稍硬挺,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适合画淡彩法,浓淡相间法亦佳。选用绢作版面材料,应注意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绢较之纸,价格稍贵,学生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用。

此外,在裱绢时,要注意抻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容易造成人物变形。 2、熟宣纸 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就是不洇,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画。它的品种较多,如清水宣、冰雪宣、书画笺、云母笺、蝉翼宣等。这些纸有薄有厚,胶矾水也有浓有淡,薄者适宜画淡彩,厚者适宜画重彩,其中蝉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云母宣有微小的云母点,一般用于画山水或花卉,另有洒金笺和各种染色纸亦属于熟宣纸类。此外,熟宣纸还有泥金纸,目前已少见,系用真金涂制。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条屏作品《群仙祝寿图》即用泥金纸绘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辉煌,华贵而不失雅丽。 3、麻纸类 皮纸、高丽纸、各类民间手工制纸都属此类。 特点:纸稍厚,纤维长,略渗水。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白描和细节描写的区别、表达效果及作用

白描和细节描写的区别、表达效果及作用诠释概念:文学中的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表达效果:白描讲求的是朴素、准确,或简笔勾勒,或具体刻画,不求华丽,不求细腻,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求“神”,“显神”,要求描绘准确生动,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作用: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鲁迅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这是他在小说创作中成功运用白描手法的经验之谈。 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以表现人物性格。如《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

工笔画步骤

章 工笔画步骤 2009-10-04 10:49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 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 (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 (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 1)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GSJPYJ032 适用专业:木雕设计与制作执笔人:杜钢梅 适用学期:第二、三学期审核人: 学时: 120 制(修)订时间: 2011.9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工笔白描》为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既是一门 造型训练课,同时也可以看作一门创作课。我国的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工笔 白描作为中国画传统技法已经列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 2、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木雕制作工艺》,《电脑雕刻》,《顶岗实习》,《毕业创作》等。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白描画是造型手段和设计手段,熟悉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 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的方法,掌握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技巧。 2、能力目标 能用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能运用中国画线条 表达造型。 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把握中国画哲学观的理论想,提高对中国画的感受、鉴赏和分析能力。

会进行写生素材整理并绘成作品。能创造性的运用构图、线条勾勒、渲染、设色等工笔画基本技法。 3、素质目标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展。绘画艺术主要是画家创作,画家的作品不能孤芳自赏,它应该让众多的观众与读者共享其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木雕设计行业基本能力素质。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对象木雕设计与制作班。教学评价以实践项目考核为主要内容,突出过程考核,按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结合专题实训每个小项目实施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平时项目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1、考核方式与要求 (1)第二学期课程考核方式 为考试课,以花卉设计为主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考试形式是完成一张完整的花鸟画创作。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二、笔墨纸颜料 1、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染色、清水各2只,)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峻青——《黎明的河边》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鲁迅——《药》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人、物。 文学作品中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人、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运用工笔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着意刻画,入微地再现事物特征。一般较多地运用比喻,象征,反复,排比等多种手法融入于诗歌之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白描手法

《溪居即事》赏析与白描手法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即事:就眼前事写诗却关:拉开门扣开门 赏析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飘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平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1、“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的船进入钓渔湾有哪两个原因? ——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飘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 2、“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小童具有那些性格特点?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大意:篱外不知是谁家的小船没有系好,被春风吹入了垂钓的湾头。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

白描手法与工笔手法

白描手法与工笔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例如: 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白描,简练单纯,客观描述,不加渲染烘托的手法。多用名词 工笔,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多用形容词、动词渲染烘托。 例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例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例3:<<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2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如: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白描,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手法。 工笔,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2.实战分析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1)判断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中,“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一句是白描还是工笔细描写?并且给出简单的分析理由。 (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判断“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一句是白描还是工笔细描写?

(完整版)古诗词中的白描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中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补说一句,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工笔白描教案

精品文档 工笔白描教案 一、组织教学 准备好上课工具。 提问:白描是一种什么样的绘画, 二、导入新课 学习白描课程,是为了增强线条的绘画能力,更好的把握线条的虚实,用线为体服务。加强对事物的描绘能力。 白描的概述 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 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尤其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尚可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于刚建于婀娜中。欣赏白描画,讲解绘画中线条的体现。苏百均的白描花卉临本 工具介绍 笔、墨、纸、砚是工笔主要工具材料。 笔:勾、线笔类是工笔的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勾线多用笔挺拨、富有弹性,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细而尖的笔。如:衣纹笔、红毛笔、叶筋笔、点梅笔、羽筋笔、 1 / 24 精品文档

拖线笔等。染色笔:多运用吸水量较多的。如: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毛羊毫。选择毛笔一般以“平”“园”“尖”“健”为佳,笔用完要洗干净、整平、整圆,保养好。 墨:一般多用油烟墨个别地方甲松烟、油烟墨有光彩、松烟墨不会反光较灰。墨色黑质细,墨身浸水时四边平整不变形为佳。磨墨时压力不可过大过猛。用毕:勿泡在水中。目前大都用墨汁。 纸:一般工笔画多选用熟宜或绢,更常用熟宜,如水雪宣、云母宜、蝉衣宣、书画笺等。其性能是不渗水,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式笔直。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造用。 砚:好视一般质细腻,易不墨,不渗水,墨不易干等优点。介于教学方便,可用白瓷碟。 另外,还需笔浇和调色盘等。 三、课堂示范,工具的使用方法。 白描作画过程 一、组织教学 连合上次课的白描的概述及工具的介绍后,示范白描的基本作画步骤~ 二、导入新课 我们以一幅白描花卉范本为例,分解一下白描的作画过程: 2 / 24 精品文档 :选稿,白描的临摹最好选择印刷精致,细节清晰,有局部放大的传统名作,比如我们欣赏过的一些古代工笔花卉。 :读稿,这个环节十分的重要,就像我们在画画之前需要大量仔细的观察

工笔画白描入门视频4篇

工笔画白描入门视频 4 篇 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下面是工笔画白描入门视频,欢迎收看。 工笔画白描入门视频 工笔画染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

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工笔画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 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

白描等技法

白描等技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绘画中的白描 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依风景或环境,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与绘画一样,无论工笔还是彩墨,无论水彩还是油画,都可自成一格,

各有特色;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2 王愿坚《七根火柴》中有两段文字,一段是无名战士把七根火柴交给卢进勇时: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另一段是,卢进勇赶上部队,把火柴交给指导员时: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本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两段中,通过简简单单的两个“一、二、三、四……”的白描,使我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能真切的感受到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读第一个“一、二、三、四……”我们仿佛看到无名战士要把自己用生命保护下来的火柴交给卢进勇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心里在说,我有火柴呀,七根呢,你看!说出了一。在数二时伤口一疼,声音很低,很短。数三时他在跟疼痛做斗争,也在积聚所有的生命的力量,他尽可能的深吸了一口气,把三四由低到高的挤了出去,而且说四时他声音坚定,目光坚定。他仿佛看到了,围着火堆,战士们在养精蓄锐;枪林弹雨中,战士们在冲锋杀敌……说完四后他嘴角有笑,面容安详。第二个“一、二、三、四……”是卢进勇赶上部队,完成

白描——十八描教案01(DOC)

课题:白描——十八描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 授课对象:九年级 教材分析: 中国画的基本功白描简约、提炼,富于内涵,是独具魅力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简单但丰富的线条同样可以表现出对象的质感,走势等。学习白描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临摹,通过临摹的方法,可以初步接触中国画,向古人学习白描,学习传统工具毛笔及其使用技巧;接受传统中国画审美意识的熏陶,仔细品味其中的妙处。二是写生,为以后的创造搜集素材和资料。 本课主要是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中国画工笔中的白描——十八描的特点。让他们对我国的中国画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本课主要向同学们大概介绍白描中的十八描及其特点,让同学们练习临摹一些简单的范画,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爱好,接受传统中国画的熏陶仔细体会和品味其中的妙处,了解中国画的博大精深。白描是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画的线条,感受中国画线条的多变、丰富和深厚的内涵。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对我国的国粹中国画有一定了解,激发他们对我国其他各种文化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一些中国画的基本白描,让同学们对线有一定的了解。感受中国画线条的多变与丰富。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对中国画的线条有一定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感受中国画的深厚内涵和中国画的艺术熏陶,增强他们的自豪感、爱国精神和热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讲解,观看图片和同学们自己练习体会感受,交流,发言,感受中国画的不同之处,体会用毛笔作画的快乐,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乐趣。激发同学对中国画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画,感受中国画的内涵和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白描与细描

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用墨线勾描物像而洋白菜颜色的一种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白描画法多用于画人物。这可分为两派,一派出自于北宋大画家李龙眠的,称之为铁线描,另一派出自于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称之为兰叶描。 这种绘画技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形成为一种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炼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鲁迅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这是他在小说创作中成功运用白描手法的经验之谈。 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以表现人物性格。如《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筋,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充满德乃从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筋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炼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如杜宣的《井岗山散记》中,有段文字叙写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如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作者善于抓住夏日急雨的特点,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现了西湖夏季风云骤变的奇景。 从白描写人、状物、绘景中,显示出这一技法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中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和古典戏曲,就具有这种特点: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 (二)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