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在某建筑场地的岩石地基上进行了3组岩基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

题1表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并说明确定过程。()

A.480kPa

B.510kPa

C.570kPa

D.820kPa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H.0.10条第1款规定,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相比较,取最小值。

第1组试验,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值为640kPa,极限荷载值除以3的安全系数后的值为640kPa,取二者小值,因此该组试验的承载力值为640kPa。

第2组试验,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值为510kPa,极限荷载值除以3的安全系数后的值为526.7kPa,取二者小值,因此该组试验的承载力值为510kPa。

第3组试验,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值为560kPa,极限荷载值除以3的安全系数后的值为480kPa,取二者小值,因此该组试验的承载力值为480kPa。

根据附录H.0.10条第2款规定,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则取3组试验的最小值480kPa为岩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2.某洞室轴线走向为南北向,其中某工程段岩体实测弹性纵波速度为3800m/s,主要软弱结构面的产状为:倾向NE68°,倾角59°;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72MPa,岩块弹性纵波速度为4500m/s;垂直洞室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为12MPa;洞室地下水呈淋雨状出水,水量为8L/(min·m)。该工程岩体的质量等级为下列哪个选项?()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答案】C

【解析】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规定,判断工程岩体的质量等级按如下步骤:

①计算岩体的完整性指数:

K v=(v pm/v pr)2=(3800/4500)2=0.71

②计算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根据第4.2.2条规定:

90K v+30=90×0.71+30=93.9>R c=72

取R c=72。

0.04R c+0.4=0.04×72+0.4=3.28>K v=0.71

取K v=0.71。

故岩石基本质量指标为:

BQ=100+3R c+250K v=100+3×72+250×0.71=493.5

查表4.1.1可知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Ⅱ级。

③按条件进行以下修正:根据第5.2.1条规定,地下工程岩体详细定级时,如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并以修正后的值按表4.1.1确定岩体级别。

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第5.2.1条第1款规定,有地下水时,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的确定如下:每10m洞长出水量Q=8L/(min·m)=80L/(min·10m),且25<Q=80≤125;又550>BQ=493.5>451。故查表5.2.2-1得:K1=0.1。

根据第5.2.1条第2款规定,岩体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主要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根据表5.2.2-2确定。主要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为:90°-68°=22°,倾角为59°,取K2=0.5(K2=0.4~0.6,不影响最终答案)。

根据5.2.1条第3款规定,存在本标准附录C表C.0.2所列高初始应力现象。因

R c/σmax=72/12=6

根据表C.0.2可知该岩体为高应力区。根据表5.2.2-3确定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为:K3=0.5。

因此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为:

[BQ]=BQ-100(K1+K2+K3)=493.5-100×(0.1+0.5+0.5)=383.5查表4.1.1确定该岩体质量等级为Ⅲ级。

3.某工程进行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已知潜水含水层底板埋深为9.0m ,设置潜水完整井,井径D =200mm ,实测地下水位埋深1.0m ,抽水至水位埋深7.0m 后让水位自由恢复,不同恢复时间实测得到的地下水位如下表:

题3表

则估算的地层渗透系数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A .1.3×10-3cm/s

B .1.8×10-4cm/s

C .4.0×10-4cm/s

D .5.2×10-4cm/s

【答案】C 【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九篇三章第二节第1238页的表9-3-6中对潜水完整井的公式如下:

212

3.5ln (2)w w r s k H r t s =+计算步骤如下:

①地下水位以下的有效含水层厚度为:H =900-100=800cm ,初始地下水降深为:s 1=700-100=600cm ,抽水井半径为:r w =D/2=10cm 。

②根据题意,直接选取最后一次抽水试验进行计算:

()212

243.5ln (2)3.510600ln 4.110cm/s 8002106060118.5100

w w r s k H r t s -=+?=?=?+???-由此可知,C 项数值最为接近。

4.某高层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0m ,基底附加压力为280kPa ,基础中心点下附加应力系数见下表。初勘探明地下水位埋深3m ,地基土为中、低压缩性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平均天然重度为γ=19kN/m 3,孔隙比为e =0.7,土粒比重G s =2.70。问详细勘察时,钻孔深度至少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才能满足变形计算的要求?(水的重度取10kN/m 3)()

4表

A .24m

B .28m

C .34m

D .40m

【答案】C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1.19条第1款规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

采用应力比法,计算步骤如下:

①假设钻孔深度34m ,距基底深度为:z =34-10=24m 。

②计算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水下部分用浮重度:

γ′=(G s-1)γw/(1+e)=(2.70-1)×10/(1+0.7)=10kN/m3故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

σz=3×19+31×10=367kPa

③计算34m深处的附加压力,z=24m,查表得αi=0.26,则:

附加压力

p z=p0αi=280×0.26=72.8kPa

④由于

p z/σz=72.8/367=0.198=19.8%

小于20%,满足要求。

5.图示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2.5m×2.0m,基础埋深为2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为700kN,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M为260kN·m,距基底1m处作用水平荷载H为190kN。该基础底面的最大压力与下列哪个数值最接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