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奥数教材(春季)

四年级下册奥数教材(春季)
四年级下册奥数教材(春季)

目录

第1讲行程问题(一) (2)

第2讲行程问题(二) (6)

第3讲行程问题(三) (11)

第4讲鸡兔同笼问题 (15)

第5讲枚举与筛选 (18)

第6讲从反面考虑 (20)

第7讲乘法原理 (22)

第8讲加法原理 (26)

第9讲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应用 (29)

第10讲容斥原理 (33)

第11讲最佳策略 (37)

第12讲填数字游戏 (40)

第13讲一般应用题 (43)

第14讲平均数应用题 (47)

第1讲行程问题(一)

【知识精要】

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2.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应用。

行程问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行船问题、火车过桥等等,这类问题灵活性大、涉及面广,但依据都只有一个: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个关系是:

路程=速度X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两个运动物体(人)分别以一定的速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面对面)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途中相遇,像这样反映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间关系的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理解三个概念:

速度和:两个运动物体(人)在单位时间(秒、分、时)所行驶的路程和,即:速度和=甲速十乙速。

相遇时间:两个运动物体(人)同时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

相遇路程:两个运动物体(人)同时出发到相遇所走的路程。

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相遇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解答相遇问题,应注意物体运动的方向、出发时间、相遇时间、是否相遇等。关键是找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和,然后根据两地路程求出相遇时间,或根据相遇时间求出两地路程。稍复杂的,可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找出解题途径。

【经典例题】

例1、张红家离学校1000米,李强家离学校3000米,他们步行上学。一天早晨张红7点20分从家出发,7点40分到学校。李强7点从家出发,7点40分到达学校。他们俩人谁走得快?

例2、李明去爷爷家,爷爷出门迎接李明。已知爷孙俩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爷爷每分钟走60米,李明每分钟走50米,经过10分钟他们相遇。问李明家离爷爷家多少米?

例3、两城市相距15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城市同时相对开出。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130千米、120千米,问甲、乙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

例4、邮局和书店分别在李明家的东、西两边,上午10点李明和妈妈同时从家出发,妈妈去邮局,李明去书店。李明每分钟走55米,妈妈每分钟走65米,8分钟后他俩相距多少米?10点20分李明到达书店,10点28分妈妈到达邮局,书店与邮局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5、小明和小红两人在长100米的直线跑道上来回跑步,做体能训练,小明的速度为6米/秒,小红的速度是4米/秒。他们同时从跑道两端点出发,连续跑了12分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相遇了多少次?

例6、一列客车长120米,速度为20米/秒,一列货车长160米速度为15米/秒。当客车与货车相遇时,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例7、小强和小丽同时从A、B两村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行70米。两人相遇后,小丽再走2800米到A村,小强再走20分钟到B村。小丽每分钟走多少米?

【随堂练习】

1、一架客机每分钟行12千米,从A城市机场飞到B城市机场需要3个半小时,A、B两城市的距离是多少?

2、张明和李华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张明每分钟走65米,李华每分钟走50米,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问他们两家之间相距多少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要12小时走完全程;乙骑自行车,每小时的速度是甲的3倍。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4、两城市相距94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0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乙在途中因修车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行进,与甲相遇。问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

5、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当客车行驶6小时、货车行驶7小时后,两车相距699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贷车多行6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计时,到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38秒。问:乙车全长多少米?

7、小客车和大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车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若两车各自都比原定速度提高2千米/小时,则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大、小客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小客车的速度是大客车的2倍,两车开出60分钟相遇,并继续前进。问大客车比小客车晚多少分钟到达目的地?

9、两列对开的火车相遇,甲车上的司机看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了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长多少米?

10、两列火车从某站相背而行,甲车的速度是52千米/小时,甲车先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开出,乙车速度是48千米/小时,乙车开出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远?

11、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停留半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相遇的地点离乙站多少千米?

第2讲行程问题(二)

【知识精要】

1.追及问题解题方法。

2.行程问题解题方法。

追及问题也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类。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两个物体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出发的地点不同(或者从同一地点不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慢者在前,快者在后,因而快者离慢者越来越近,最后终于追上。

解答这类题时,要理解速度差的含义(即单位时间内快者追上慢者的路程,也就是快者速度减去慢者速度)。追及问题的基本公式有:

路程差=速度差X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快者速度=速度差+慢者速度

慢者速度=快者速度一速度差

“列车过桥”问题也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类。过桥时,桥是静止的,列车是运动的。列车通过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车头的运动可看出,当列车通过桥时,车头实际运动的路程就是列车运动的总路程,即车长与桥长的和。

如果以车尾或车上任何一个位置去观察它的运动轨迹,都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列车过桥”是以动对静。有些题目由于比较物与被比较物的不同,可能不容易想出运动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时可以利用身边的文具,如铅笔、文具盒、尺子等,根据题意模拟情景,动态操作,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以画出示意图,从而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这类题目的基本数量关系仍然是:路程=速度×时间

【经典例题】

例1、甲、乙两人在相距1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乙骑车在后面,每小时速度是甲的3倍。几小时后乙能追上甲?

例2、两个码头相距48千米。甲、乙两船分别同时从两个码头出发,向同一方向航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每小时行18千米,乙船如果要在12小时追上甲船,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例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同向而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已知甲车比乙车提前出发1小时,甲车的速度是96千米/小时,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甲车出发5小时后追上乙车,求A地到B地的路程。

例4、快车A车长120米,车速是20米/秒,慢车B车长140米,车速是16米/秒。慢车B 在前面行驶,快车A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多少时间?

例5、A.B两列火车的车身长分别是130米、140米,速度分别是16米/秒、14米/秒。两车相向开出,两车从“相遇”到“错过”需要多少时间?

例6、车长160米的一列火车以18米/秒的速度穿过一条380米长的山洞。问火车穿越山洞(进入山洞直至完全离开)需要多少时间?

例7、一列火车长160米,每秒行18米,全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30秒,桥长是多少米?

例8、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货车都从A地同时出发,甲比乙车每小时慢行8千米,乙车到达B地立即返回,于距B地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随堂练习】

1、甲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去某地,乙比甲晚2小时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去追甲。乙的速度是8千米/小时,乙几小时可以追上甲?

2、甲、乙两人由A地到B地,甲的速度是每分钟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45米。乙比甲早走4分钟,两人同时到达B地。问:A地到B地的路程是多少?

3、A、B两地相距8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每小时行10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问:(1)几小时后他们相遇?(2)几小时他们相距22千米?

4、甲车的车速是30千米/小时,乙车的车速是36千米/小时。甲、乙两车从同地点出发,甲车先行,乙车后行,乙车出发5小时后追上甲车。问:甲车比乙车早出发了几小时?

5、在周长为200米的椭圆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分别以6米/秒、5米/秒的速度骑车同时

同向出发沿着跑道行驶。己知出发时两人相距的跑道线长100米,那么16分钟内甲

追上乙多少次?

6、一列火车以16米/秒的速度通过一个山洞。已知火车长150米,从进入山洞到火车完全离开共用了48秒。这个山洞长多少米?

7、甲、乙两人环绕周长为400米的跑道跑步。两人若从起点背向而行,经过1分钟,迎面相遇;两人若从起点同向而行,经25分钟,甲可以追上乙。求甲、乙两人各自的速度。

8、张红以3米/秒的速度沿着铁路跑步,迎面开来一列长152米的火车,火车的车速是16米/秒。问:火车经过张红身旁的时间是多少?

9、一列客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客车长100米,过桥时的车速是40米/秒。这列客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10、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141千米;出发

后5小时,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一列以相同速度行驶的火车,经过一根有信号灯的电线杆用了9秒,通过一座468米长的铁桥用了35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12、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少米?(选做题)

第3讲行程问题(三)

【知识精要】

1.行船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2.解行船问题的一般方法。

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叫做行船问题。行船问题和行程问题一样,也有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又比一般的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流的影响。

行船问题中常用的概念有:船速、水速、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叫船速,河水流动的速度叫水速,船从上游向下游顺水而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船从下游向上游逆水而行的速度叫逆水速度。

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

顺水速度=船速十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一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一逆水速度)÷2

【经典例题】

例1、一条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航行15小时可以到达乙港。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6千米/小时,水流速度是1千米/小时。甲、乙两港间的航线长是多少?船返回时从乙港到达甲港需要多少时间?

例2、甲、乙两港的水路长28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航行16小时到达乙港;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航行18小时到达甲港。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即船速)和水流速度(即水速)。

例3、一艘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逆水而行每小时行14千米,返回甲港时顺水而行用了12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例4、A、B两港之间的水路长90千米,甲船顺水而下需要行驶6小时,逆流而上需要行驶10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下需要行驶5小时,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例5、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这两港需64小时,逆水航行比顺水航行多花16小时。现有一艘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这艘客船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

例6、一艘轮船第一次顺流航行64千米,逆流航行24千米,共用14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82千米,逆流航行15千米。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随堂练习】

1、一放轮船的静水速度是25千米/小时,往来于相距180千米的A、B两城之间。从A到B 是顺水航行,水速为5千米/小时,求轮船往返于两城之间各需航行多长时间?

2、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86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11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即船速)和水流速度(即水速)。

3、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而行每小时行20千米,返回甲港时逆水而行用了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