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课题: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参与人:备课时间:2012.2.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作用,土改的原因、作用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学习

1、抗美援朝开始于()年,结束于()年。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是()、()。我们应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

简述抗美援朝的经过及结果。

2、(1)土地改革的目的:()(2)时间:()年( )月到( )年冬

(3)依据《》(4)带来的变化: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意义:()

( )()。

二、小组合作学习

1、我的问题:

2、讨论题:(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2)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4)土地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三、学习成果展示

1、回答问题

2、书写答案

3、观点阐述

四、教师精讲(系统总结)

原因

时间:()司令员:()

抗美援朝经过:五战五捷

50—53)结果:胜利

意义:提高了( )巩固了

( )

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改革

颁布《土地改革法》

消灭、调动、促进

五、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1.姓名记载历史。李援朝出生在抗美援朝开始那年,2010年他已( )

A.55周岁

B.59周岁

C.57周岁

D.58周岁

2.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 ( ) A.林彪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3.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 )

A.中国人民远征军

B.中国人民派遣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自愿军

4.“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 ( )

A .北伐战争中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中

D .抗美援朝战争中

5.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在 ( )

A.汉城

B.平壤

C.仁川

D.板门店

6.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 )

A.全国解放

B.镇压反革命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7.徐州近郊一农户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 (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9.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之前毛泽东的观点?

(2)利用材料原文,说明中国本次出兵的原因。

(3)中国这次出兵,结果如何?

11.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2010年7月举办一次纪念我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7周年英雄人物图片展。该班史不识、卜懂史同学预先提供了下列几幅参展英雄人物的图片:

A.黄继光图

B.雷锋图

C.邱少云图

D.邓稼先图

(1)上述人物图片中,哪几幅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①该材料选自什么文件?发表于何时?

②利用材料内容,说明本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六、学习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 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课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 有() A、皇帝要勤于政事 B、大臣要廉洁奉公 C、政府要轻徭薄赋 D、君臣要讲气派

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 为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 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 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出此话的皇 帝是() A、汉高祖 B、汉光武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4、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你可知道隋炀帝是在何时被部将所杀死的吗? ( ) A、589年 B、618年 C、907年 D、1840年 6、唐太宗与汉文帝有哪些共同之 处() ①提倡节俭,节制欲望②轻徭薄赋 ③曾经免除田租④励精图治,出现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作业 (2)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后,毛泽东称哪一历史事件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A.西藏和平解放 B.整顿经济秩序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文学作品中,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常指的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人民 3.建国初期,在人民政权的巩固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不属于人民政权巩固措施的是( ) A.整顿经济秩序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4.三年抗美援朝,在朝鲜的中国军队使用的名称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志愿军 D.中朝联军 5.中朝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的友好关系,在历史上曾联手抗击过日本对朝鲜的入侵,在中国现代史上,两国人民又联合起来,抗击了哪国对朝鲜的入侵( )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法国 6.伟大的抗美援朝开始于哪一年(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7.右图中这位战士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要是把他和“火”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话,我们自然 而然会想到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雷锋 8.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 A.北伐战争战场上 B.抗日战争战场上 C.解放战争战场上 D.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 9.今天,鸭绿江边的一座“断桥”(右图所示)见证了半个世纪以前的那场硝烟弥漫的 战争,它是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0.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又将其女喜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那么,我国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 ( ) A.1945年8月 D.1947年底 C.1949年10月 D.1952年底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2课学案 教师版

新概念英语第2课学案 Part 1 Words 1. until 1) prep 直到……时候 *till 直到,多用于口语 Eg. I sometimes stay in bed until luntime. *from morning to /till night 从早到晚2) conj. 直到……时候(后面加句子)Eg. I stayed in bed until he woke me up. 2. outside 外面 inside 里面 beside 旁边 besides 此外,而且,除….之外 3. ring 1) n.环状物,戒指 Eg. a gold ring 金戒指 *dark rings around her eys 黑眼圈 *ring-road 环状公路 2) v. (零,电话等)响==rang==rung Eg. The door bell rang just now. 3) v. 打电话=call *ring sb = call sb *ring off = hang off 挂断电话 4. repeat v. 重复 *repetition n. 重复 Part 2 Grammar * 一般现在时 1. 意义: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2.句型:主语+am/is/are +其他。 主语行为动词+其他。 3.动词表第三人称单数规则 1)一般加+s Eg. give—gives 2) 以s, x, sh, ch, o 结尾的动词加+es Eg. fix—fixes go—goes dress—dresses watch—watches wash—washes 4. 经常搭配的时间短语 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eldom, never, occasionally = sometimes frequently = often 放于行前系助后 Eg. He doesn’t always come by train. ●现在进行时 1. 意义:正在发生的动作 2. 句型:主语+am/is/are doing sth. 3.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则 1)一般加+ing Eg. do—doing 2) 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 再加ing Eg. lie—lying die—dying 3)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Eg. stop—stopping run—runniing swim—swimminig 4) 以e结尾的,去e,加Ing Eg. come—coming 4. 有些单词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come go arrive leave move Eg. I am coming to see you. 我要来看望你。 The bus is coming. 公交车要来了. 5. 常搭配的时间 Now at present Look! Listen! ●感叹句 1.句型:How+adj/adv +主+谓+其他! What+ adj+不可名/可名复+主+谓+其他!What +a/an +adj+可名单+主+谓+其他! Eg. How fast he runs! What a beautiful day it is! What nice food you cook!

最新四年级英语上册第2课导学案

Lesson 2 What’s on the desk?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听懂,能正确地发音。 / 1、知识与技能:学习2个元音音标/?/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通过学习这2个音标的正确发音,拼读包含这两个音素的单词音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及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出这2个元音音标。 2、能正确拼读包含这两个音素的单词音标。 教具: 字母卡片,音标卡片,单词卡片,录音机及相关磁带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Free talk 2. Sing the song“AEIOU song” 录音机播放“AEIOU song” T and Ss sing together. Step 2 Presentation 1.师出示字母卡片“e”“i”“o”and“u”。 T:Look at these letters. How to pronunce in closed syllable? Ss: e/e/ i/i/ o/?/ u/?/ 板书: e i o u ?/ / /e/ /i/ / ?/ 2.T shows the cards. ?/ / /e/ /i/ /?/ 并让学生有节奏地读 /e/ /e/ /e/ /i/ /i/ /i/ / ? / / ?/ / /?/ ? /?/ / /?/ 先集体读,再分组读,再指名读。 3.Ss 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Step 3 Drills 1.Listen and do T says and Ss do T: show me /e/ show me /i/ show me /?/ show me /?/ 教师反复说,让学生反复举起这些卡片。 2.T:Look at the word“clock/kl?k/” .Who can spell? 指名让生拼读,并依次板书 -o- / ? / -u- /?/ -o-/?/ clock /kl?k/ cup /k?p/ son /s?n/ doll /d ?l/ hut /h?t/ money /′m?ni/

第2课 西方来的强盗 导学案

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英法挑起新的战争;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 2、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培养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增强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意识,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学习难点]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自主学习】(走进文本解决问题) 1、英法两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2、你了解圆明园吗? 3、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你认为类似这样的文物应如何解决? 4、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给人民加重了负担? 5、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6、根据教材内容填写并记忆下列时间事件发生的重大事件: 1)1856年 2)1860年 3)1860年10月 4)1851年初 5)1862年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课内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1、我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是: 2、我们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是: 【扣标整合】(立足文本整合知识) 为本课设计板书 认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导学案)

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导学案)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 ;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诉”地轻声等等。' 1、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 学生练读,齐读 | 《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 1、师:老师请同学课前收集北京风光的照片,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照的照片带来,都带来了吗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 (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 (二)、指导写字 、 4、学生练习书写。 (三)、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自由练读、齐读 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朋友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下说说自己带的这张图片是北京的什么地方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介绍自己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 2、学生小组交流。: 自由读,齐读。 回家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板书设计: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华东 师大版 【内容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5、翠鸟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法点拨: 1.归纳主题的方法之一:抓抒情句法。有的作者时常把主题放在抒情部分来表达,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重视这些抒情的句段,这样才能领会文章的主题。 2.本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介绍翠鸟时,就紧紧抓住了它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将翠鸟的美丽、敏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自主合作探究: ( 1、給加点字注音。 苇.秆.褐.色锐.利绣.花叼.起蹬.开橄. 榄. 2、读拼音,写词语。 cuìniǎo wěi gǎn fùbùchèn shān dǎxiāo niàn tou ()()()()() dǒu qiào yòu jiān yòu cháng qīng cuìjífēi yīzhǎ yǎn

()()()() () táo tuōsìyǎng yúwēng shíbìguǎng fàn tòu liàng ()()()()()()] 3、多音字: 悄{爪{ 待{朝{ 4.近义词: 灵活——()鲜艳——()锐利—— () 希望——()逃脱——()注视—— () 5.反义词: 摇晃:陡峭:灵活:清脆: 6、比一比,填一填 观察考察 (1)我要乘宇宙飞船到太空去()。 (2)我认真地()蚂蚁的活动规律。 希望失望愿望 (3)爸爸没给我带回游戏机,我很()。

2.第三课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导学案).doc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2.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二、自主预习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不能滥用权利。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和为代价。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诉讼等。 4.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5.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 三、合作探究 某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入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一幕。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处以治安处罚。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航线的经营。 (1)从乘客维权反而受到处罚的教训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拦机乘客该如何正确维权? 四、随堂演练 1.毕达哥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八年级﹙1﹚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小东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东的言行主要错在() A.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 B.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C.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D.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3.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 4.请你按照要求填写下列各情境中被侵犯的权利以及如何正确维权。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导学案(人教版)

2.《雨说》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襁.()褓.()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________留滞:________喑哑:________襁褓:________ 忍冬:________洗礼:________ 1. 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 2. 找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句,仔细体味: 课堂探究 1.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2.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色? 3.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4.朗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选诗的第三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关系? (2.选诗的第二节抓住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该怎样理解这一诗句? (3.选诗的第二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5.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6.文中五次用“雨说”作为提示语有什么好处? (7这首诗采用第几人称?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8“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句中的“旗子”“春天”象征什么?这两句诗应该如何理解? (9春雨到来的前后,大地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吗? 当堂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雨声声 傅天琳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窗内的语声,/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把窗外雨声和窗内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 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内容。 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 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人的甜蜜的情感。 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心灵的慰藉。 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 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 (二)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雨说》的作者是________(姓名)。副标题为“________”。 2.下列关于《雨说》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

第三课 第2课时 青春有格(导学案)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 第2课时青春有格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理解“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2.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理解“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二、自主预习 1.在行动之前,;在行动之中,;在行动之后,反思与。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的事情 坚决不做。 3.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和,端正自己的行 为,“止于至善”。 4.以,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 三、合作探究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有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引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结合本课相关知识,从白居易带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后来幡然醒悟这件事告诉你什么? (2)西湖小小的几块天竺山石引发了白居易的一番思考,并写下“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的诗句。从白居易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随堂演练 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2.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理由是() A.换位思考 B.羞恶之心 C.行为规范 D.国家法律 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可以尝试一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 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 C.学会决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 4.最近小华很苦恼,原来他的同学小辉经常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感到很丢面子。对于小华 的苦恼应该怎样认识() A.自己的错误应该由别人指出 B.“自行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伤自尊的事 D.小华的反映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5.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曰:“乱世,梨无主。” 许衡却不为所动,说道:“梨无主,我心有主。”摘一个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而许衡却能压制心中的恶欲,这便是所谓“慎独”之人。下列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是() ①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 ②慎独是一种表面现象,没有实用价值 ③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④慎独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6.青春期是人的生命最旺盛的时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我们要去经历,去经验。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是() ①以修身为本界②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③在学习中成长④在成长中收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 与山为邻(2)导学案

第二课与山为邻(2) 课题:山地之国 【学习要点】 1.阿尔卑斯山的地理位置 2.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为何能成为世界旅游热区? 3.人与山的关系 【自主学习梳理】 1.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它位于欧洲的部。 2.被称为“大地之子”的是() A.法国人 B.德国人 C.瑞士人 D.意大利人 3.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河流有() ①莱茵河②多瑙河③波河④湄公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瑞士位居中欧,西接(国家),南邻(国家),北与(国家)为邻。() A.法国意大利德国 B.意大利法国德国 C.德国意大利法国 D.法国德国意大利 5.瑞士山区最重要的旅游季节是() A.夏季 B.春季 C.冬季 D.秋季 6.来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劳娜介绍了她的家乡,下列不是劳娜讲的是() A.旅游业发达 B.理想的滑雪胜地 C.位于欧洲的北部 D.有欧洲最高大的山脉 7.阿尔卑斯山区发展经济主要是开发当地的() A.耕作业 B.矿产资源 C.旅游业 D.畜牧业 8.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促进了阿尔卑斯山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给山区带来了环境问题() ①森林锐减②水土流失③高山动植物濒临灭绝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阿尔卑斯山区的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少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相继灭绝。为此,瑞士人() A.修建自然保护区 B.控制人口数量 C.严格立法保护环境 D.禁止开发资源【小组合作研习】 10.读图3-26,(1)找出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 (2)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找找看主要有哪些河流? (3)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 11.旅游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请分析一下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旅游设施:。.自然环境:。.交通条件:。 12.除旅游业外,你知道瑞士还有哪些支柱产业?说说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外作业】完成作业本作业

冀教版历史初二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练习题

冀教版历史初二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练习 题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孤立和扼杀。据此回答1~3题。 1.“西方入侵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能够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能够说明这一道理的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理想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鲜作战,要紧是因为()A.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B.美国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C.美国入侵朝鲜,威逼中国安全 D.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强大 3.建国后,为立即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预备了条件的是() ①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④土地改革的完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下列关于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人民军队的作用是保卫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②中国的海陆空三军参加了开国大典时的军事演习 ③抗美援朝时入朝作战的有中国人民理想军空军部队 ④国家的安定和进展,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完全废止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6.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是()A.“联合国军”悍然干涉朝鲜 B.派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 C.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朝边境 D.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都市 7.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A.巩固了新生政权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8.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面临的严肃考查从全然上说是()A.解放区的土改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逼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9.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要紧表达在() ①取得了平等的民族权益②废止了剥削制度③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差不多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导学案(人教版)

2.《荷花淀》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情节,把握“老头子”的英雄性格,理解小说主旨。 2.探究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习老英雄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提防 ..( ) ..( ) 竹篙.( ) 苇.塘(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蹿.( ) 仄.歪( ) 趴.( ) 飒.( ) 转弯抹.角( )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阴惨:挂花: 转弯抹角:仄歪:张皇失措: 3、搜集作者简介相关资料,写在下面: 4、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课堂探究 (一)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1.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二)赏读小说中的景物美。 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并分析写景的作用。 当堂检测 一、读写训练 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二、阅读测试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第二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导学案

4.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 (1)是列强之间实力对比的产物,并隐含着很多矛盾。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实力均势必然会被打破,所以此国际关系格局不会长久。 (2)带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3)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剥削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体系,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4)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开始向欧洲两侧延伸——华盛顿体系及苏联建立。 2.评价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它促使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它必将走向瓦解。 二、正确认识《非战公约》

1.积极作用 (1)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国际公约形式,正式宣布废止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在此之前,西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 (2)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3)公约是宣示性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2.局限性 (1)它笼统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2)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对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开脱罪责。 (3)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削弱。美、英、法先后发表备忘录和声明: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因而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4)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探究案】 【合作探究】方法规律总结: 材料一《非战公约》虽然冠冕堂皇地宣称“放弃战争”,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 材料二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非战公约,各帝国主义列强还各有各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非战公约》有何缺陷? (2)根据材料二,列强的保留条件对《非战公约》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训练案】 1.“缔结各方应个别或集体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 ) A.《日内瓦议定书》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 2.如果说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那么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下列哪个国家又成了最大赢家( ) A.美国B.法国 C.德国D.比利时 3.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②德国获得重建经济的有利时机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势的目的④法国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重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美国不想与法国单独结盟的原因是( ) A.经济实力不够强大 B.军事实力还很弱小 C.美、法已经签订了防御条约 D.不愿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 5.下列关于《非战公约》的正确表述有( ) ①第一次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②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③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④为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条约( ) A.由美国领导签订 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8.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 A.《洛迦诺公约》B.《国联盟约》 C. 《联合国家宣言》D.《非战公约》

经济生活第2课导学案教师概要

《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复习目标】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考点详解】 考点一: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 (1)供不应求时,价格升高,出现“”的现象。 (2)供过于求时,价格降低,出现“”的现象。 【即讲即练】 1、2014年夏季,吉林、辽宁等地发生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这些地区的农作物大多遭遇“掐脖旱”,导致玉米等庄稼产量减半甚至绝收。这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有() A、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B、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受到重视 C、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D、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 2、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下列因素中,导致粮食供给曲线如右图中由S向S1变动的因素有 S ①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 ②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 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 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A、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4、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保证石油安全,减轻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拟建立四个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说明 A、价值决定价格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影响价格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第二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导学案

1.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 2.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 3.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4.学科组长督促全组及时完成并予以批改,随时接受老师抽查。 一、欧洲战场三条战线的地理范围及作战双方。主战线是?为什么?还有其他战场如何? 1.欧洲战场 (1)三条战线: (2)负对整个大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其它:a 、大西洋:如日德兰大海战;b 、中国山东青岛、太平洋:如日、德作战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

【探究案】 【合作探究】方法规律总结: 材料一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 材料二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德国认为自己能够迅速打败法国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陷入“堑壕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初人们认为“正义”的理由是什么?后来认为“丑陋”的理由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战争的性质? 【训练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是( ) A.海上战场 B.西线战场 C.东线战场D.南线巴尔干战场 2.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军事家施里芬制订的作战计划,其特点是速战速决。使这一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东普鲁士战役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D.凡尔登战役 3.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主要是因为( ) ①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②法国军队站稳了脚跟③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4.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发生在这一年的战役有( ) ①日德兰海战②凡尔登战役③马恩河战役④索姆河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两场战役( ) A.规模巨大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持续时间特别长D.伤亡人数特别巨大 6.1916年5月底,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当时的交战双方是( ) A.英军和德军 B.法军和德军 C.法军和意军D.俄军和德军 7.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对待一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可是,1917年4月美国却参加对德作战,其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C.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 D.害怕协约国战败,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害 8.“我们(参战)的动机并不是复仇……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对威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 B.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进行正义战争的协约国集团 C.战争态势的发展不利于协约国促使美国急于参战 D.美国认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必将是其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