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矩阵的求和运算

稀疏矩阵的求和运算
稀疏矩阵的求和运算

作业答案:

针对稀疏矩阵的三种表示方法,写出两个矩阵的求和算法。即若A, B, C为三个矩阵,求C = A + B.

1.三元组顺序表

三元组顺序表的C表示如下:

#define MAXSIZE 12500

typedef struct

{

int i, j; //非零元的行列下标

ElemType e;

}Triple;

typedef union

{

Triple a_Data[MAXSIZE + 1]; //三元组表,a_Data[0]未用

int mu, nu, tu;

}TSMatrix;

算法:

注意:在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表示中,a_Data域中的非零元排列是有序的,即以行序为主序排列,在一行中,数据元素按列序排列。因此整个算法可以集中到如下问题:在已知A和B阵的某一行的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如何得到C的该行的内容。

如图示:

C:

A:

B:

kB kB’

其中kA,kB,kC分别为矩阵A,B,C的a_Data域的当前位置。kX到kX’的位置是矩阵X中第i行的非零元元素。

两个矩阵的加法运算转化为第i行元素的加法。而第i行中第j元素的加法可以描述为:

1.取A和B的当前元素,若列号相同,则相加,若和非零,把结果放在C中,kA,kB,kC分别移到下一个位置;若和为零,则kA,kB移到下一个位置;

2.否则,若A的列号小于B,则C的元素等于A的元素,kA,kC分别移到下一个位置;

3.否则,则C的元素等于B的元素,kB,kC分别移到下一个位置;

程序:

// 以知A和B,求矩阵C = A + B,其中矩阵采用三元组顺序表表示

status MatrixAdd_TSMatrix( TSMatrix A, TSMatrix B, TSMatrix &C)

{

// 若矩阵A和B的行列不同,返回错误!

if( A.mu != B.mu || A.nu != B.nu )

{

return ERROR;

}

// 矩阵C的行列赋值

C.mu = A.mu;

C.nu = B.nu;

kA = kB = kC = 1; // 初始化

for ( i = 0; i < C.mu; i++) // 处理每一行

{

// 每列元素,从kA和kB开始,依次比较A和B中元素。

while( A.a_Data[kA].i == i && B.a_Data[kB].i == i ) //在一行内

{

if( A.a_Data[kA].j == B.a_Data[kB].j ) //A和B元素在同一列

{

C.a_Data[kC].e = A.a_Data[kA].e + B.a_Data[kB].e;

if( C.a_Data[kC] != 0) //非零,作为C中的一项存在

{

C.a_Data[kC].i = i;

C.a_Data[kC].j = A.a_Data[kA].j;

kC++;

}

kA++;

kB++;

}

else if ( A.a_Data[kA].j < B.a_Data[kB].j ) // A元素所在列小,{

C.a_Data[kC].i = i;

C.a_Data[kC].j = A.a_Data[kA].j;

C.a_Data[kC].e = A.a_Data[kA].e;

kA++;

kC++;

}

else // B元素所在列小,kB指针移动

{

C.a_Data[kC].i = i;

C.a_Data[kC].j = B.a_Data[kB].j;

C.a_Data[kC].e = B.a_Data[kB].e;

kB++;

kC++;

}

}//while

// 若同一行内A和B元素个数不同,则需要把A或B的剩余元素拷贝到C中。while ( A.a_Data[kA].i == i ) // A元素多

{

C.a_Data[kC].i = i;

C.a_Data[kC].j = A.a_Data[kA].j;

C.a_Data[kC].e = A.a_Data[kA].e;

kA++;

kC++:

}

while ( B.a_Data[kB].i == i ) // B元素多

{

C.a_Data[kC].i = i;

C.a_Data[kC].j = B.a_Data[kB].j;

C.a_Data[kC].e = B.a_Data[kB].e;

kB++;

kC++:

}

} // for

C.tu = kC - 1; //kC指向下一个可用位置!

return OK;

}// MatrixAdd_TSMatrix;

2.行逻辑联接顺序表

C表示:

#define MAXSIZE 12500

#define MAXRC 100

typedef struct

{

int i, j; //非零元的行列下标

ElemType e;

}Triple;

typedef struct

{

Triple a_Data[MAXSIZE + 1];

int rpos[MAXRC + 1];

Int mu, nu, tu;

}RLSMatrix;

算法同1。只是要更新该表示法中的rpos数组。

3.十字链表

typedef struct OLNode

{

int i, j;

ElemType e;

Struct OLNode *pRight, *pDown;

}OLNode, *Olink;

typedef struct

{

Olink *pRHead, *pCHead; //行和列链表头指针向量所在数组的基地址;

int mu, nu, tu;

}CrossList;

算法:具体的算法可以见课本第105页。在本算法中,首先把A和B按行序处理,在处理完行结点后,再通过遍历处理列链表。

// 以知A和B,求矩阵C = A + B,其中矩阵采用十字链表表示

status MatrixAdd_CrossList( CrossList A, CrossList B, CrossList C)

{

// 若矩阵A和B的行列不同,返回错误!

if( A.mu != B.mu || A.nu != B.nu )

{

return ERROR;

}

// 矩阵C的行列赋值

C.mu = A.mu;

C.nu = B.nu;

C.tu = 0;

for(i = 1; i <= C.mu, i++) //针对每一行

{

//设置指针pa,pb和pc,分别指向A,B和C的当前行结点。

pa = A.pRHead[i];

pb = B.pRHead[i];

pc = C.pRHead[i];

while( pa && pb ) // 矩阵A和B的行链表

{

if( pa->j == pb->j ) // 同一列结点

{

if( pa->e + pb->e != 0 )

{

// 申请一个结点

pc->pRight = (OLink)malloc(sizeof(OLNode));

if(!pc->pRight)

{

return ERROR; //分配内存失败

}

pc = pc->pRight;

pc->i = i;

pc->j = pa->j;

pc->e = pa->e + pb->e;

C.tu++; //增加一个结点

pc->pDown = NULL; //把暂时没有使用的指针设置为NULL

pc->pRight = NULL;

}

pa = pa->pRight;

pb = pb->pRight;

}

else if ( pa->j < pb->j) //把A矩阵中的元素加入到链表中{

// 申请一个结点

pc->pRight = (OLink)malloc(sizeof(OLNode));

if(!pc->pRight)

{

return ERROR; //分配内存失败

}

pc = pc->pRight;

pc->i = i;

pc->j = pa->j;

pc->e = pa->e;

pc->pDown = NULL; //把暂时没有使用的指针设置为NULL

pc->pRight = NULL;

C.tu++; //增加一个结点

pa = pa->pRight;

}

else //把B矩阵中的元素加入到链表中{

// 申请一个结点

pc->pRight = (OLink)malloc(sizeof(OLNode));

if(!pc->pRight)

{

return ERROR; //分配内存失败

}

pc = pc->pRight;

pc->i = i;

pc->j = pb->j;

pc->e = pb->e;

pc->pDown = NULL; //把暂时没有使用的指针设置为NULL

pc->pRight = NULL;

C.tu++; //增加一个结点

pb = pb->pRight;

}

}// while

while( pa ) // pa非空。把A中的结点加入到C中

{

// 申请一个结点

pc->pRight = (OLink)malloc(sizeof(OLNode));

if(!pc->pRight)

{

return ERROR; //分配内存失败

}

pc = pc->pRight;

pc->i = i;

pc->j = pa->j;

pc->e = pa->e;

pc->pDown = NULL; //把暂时没有使用的指针设置为NULL

pc->pRight = NULL;

C.tu++; //增加一个结点

pa = pa->pRight;

}

while( pb )

{

// 申请一个结点

pc->pRight = (OLink)malloc(sizeof(OLNode));

if(!pc->pRight)

{

return ERROR; //分配内存失败

}

pc = pc->pRight;

pc->i = i;

pc->j = pb->j;

pc->e = pb->e;

pc->pDown = NULL; //把暂时没有使用的指针设置为NULL

pc->pRight = NULL;

C.tu++; //增加一个结点

pb = pb->pRight;

}

}// for

//处理列链表

for(j = 1; j <= C.nu; j++) //对于每一列

{

pc = C.pCHead[j]; //当前列链表的头指针

//依次在每一行中,寻找列号为j的结点,若有,加入链表中。

for( i = 1; i <= C.mu; i++)

{

pa = C.pRHead[i]; //第i行的头结点

while( pa && pa->j < j )

{

pa = pa->pRight; //取下一个结点

}//while

if ( pa ) // pa非空,说明pa->j = j,即该行中第j列有非零结点

{

//把该结点加入到列链表中

pc->pDown = pa;

pc = pc->pDown;

}//if

}// for i

}// for j

return OK;

}MatrixAdd_CrossList

稀疏矩阵的计算概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int ElemType;// 稀疏矩阵的十字链表存储表示 typedef struct OLNode { int i,j; // 该非零元的行和列下标 ElemType e; // 非零元素值 struct OLNode *right,*down; // 该非零元所在行表和列表的后继链域}OLNode, *OLink; typedef struct// 行和列链表头指针向量基址,由CreatSMatrix_OL()分配{ OLink *rhead, *chead; int mu, nu, tu; // 稀疏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个数 }CrossList; // 初始化M(CrossList类型的变量必须初始化,否则创建、复制矩阵将出错) int InitSMatrix(CrossList *M) { (*M).rhead=(*M).chead=NULL; (*M).mu=(*M).nu=(*M).tu=0; return 1; } // 销毁稀疏矩阵M int DestroySMatrix(CrossList *M) { int i; OLNode *p,*q; for(i=1;i<=(*M).mu;i++) // 按行释放结点 { p=*((*M).rhead+i); while(p) { q=p; p=p->right; free(q); } } free((*M).rhead); free((*M).chead); (*M).rhead=(*M).chead=NULL; (*M).mu=(*M).nu=(*M).tu=0; return 1; }

第3章 矩阵及其运算

第3章 矩阵及其运算 3.1 基本要求、重点难点 基本要求: 1.1.掌握矩阵的定义. 2.2.掌握矩阵的运算法则. 3.3.掌握伴随矩阵的概念及利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的方法. 4.4.掌握矩阵秩的概念及求矩阵秩的方法. 5.5. 掌握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的概念,能够利用初等变换计算矩阵的秩,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 6.6.掌握线形方程组有解得判定定理及其初等变换解线形方程组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矩阵定义,矩阵乘法运算,逆矩阵的求法,矩阵的秩,初等 变换及线性方程组的解. 难点是矩阵乘法,求逆矩阵的伴随矩阵方法. 3.2 基本内容 3.2.1 3.2.1 重要定义 定义3.1 由n m ?个数)2,1;,2,1(n j m i a ij ==组成的m 行n 列的数表成为一个m 行n 列矩阵,记为 ????????????mn m m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21 11211 简记为A n m ij a ?=)(,或A )(ij a =,n m A ?,mn A 注意行列式与矩阵的区别: (1) (1) 行列式是一个数,而矩阵是一个数表. (2) (2) 行列式的行数、列数一定相同,但矩阵的行数、列数不一定相 同. (3) (3) 一个数乘以行列式,等于这个数乘以行列式的某行(或列)的所有元素,而一个数乘以矩阵等于这个数乘以矩阵的所有元素. (4) (4) 两个行列式相等只要它们表示的数值相等即可,而两个矩阵相等则要求两个矩阵对应元素相等. (5) (5) 当0||≠A 时,||1A 有意义,而A 1 无意义.

n m =的矩阵叫做阶方阵或m 阶方阵.一阶方阵在书写时不写括号,它在 运算中可看做一个数. 对角线以下(上)元素都是0的矩阵叫上(下)三角矩阵,既是上三角阵, 又是下三角的矩阵,也就是除对角线以外的元素全是0的矩阵叫对角矩阵.在对角矩阵中,对角线上元素全一样的矩阵叫数量矩阵;数量矩阵中,对角线元素全是1的n 阶矩阵叫n 阶单位矩阵,常记为n E (或n I ),简记为E (或I ),元素都是0的矩阵叫零矩阵,记为n m 0?,或简记为0. 行和列分别相等的两个矩阵叫做同型矩阵,两个同型矩阵的且对应位置上的 元素分别相等的矩阵叫做相等矩阵. 设有矩阵A =n m ij a ?)(,则A -n m ij a ?-=)(称为A 的负矩阵. 若A 是方阵,则保持相对元素不变而得到的行列式称为方针A 的行列式,记 为||A 或A Det . 将矩阵A 的行列式互换所得到的矩阵为A 的转置矩阵,记为T A 或A '. 若方阵A 满足A A T =,则称A 为对称矩阵,若方阵A 满足A A T -=,则称A 为反对称矩阵. 若矩阵的元素都是实数,则矩阵称为实矩阵.若矩阵的元素含有复数,则称矩 阵为复矩阵,若A =n m ij a ?)(是复矩阵,则称矩阵n m ij a ?)((其中ij a 为ij a 的共轭矩阵,记为A n m ij a ?=)(. 定义3.2 对于n 阶矩阵A ,如果存在n 阶矩阵B ,使得E BA AB ==,则 称方阵A 可逆,B 称为A 的逆矩阵,记做1-=A B . 对于方阵A n m ij a ?=)(,设ij a 的代数余子式为ij A ,则矩阵 *A ????????????=nm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 12111 称为A 的伴随矩阵,要注意伴随矩阵中元素的位置. 定义3.3 设有矩阵A ,如果: (1) (1) 在A 中有一个r 阶子式D 不为零.

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概括与总结

常见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综述 引言 级数是高等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早在公元263年创立了“割圆术”,其要旨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逐步逼近圆,从而求得圆的面积。这种“割圆术”就已经建立了级数的思想方法,即无限多个数的累加问题。而将一个函数展开成无穷级数的概念最早来自于14世纪印度的马徳哈瓦,他首先发展了幂级数的概念,对泰勒级数、麦克劳林级数、无穷级数的有理数逼近等做了研究。同时,他也开始讨论判断无穷级数的敛散性方法。到了19世纪,高斯、欧拉、柯西等各自给出了各种判别级数审敛法则,使级数理论全面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数学在幂级数理论研究上可谓一枝独秀,清代数学家董祐诚、坎各达等运用具有传统数学特色的方法对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等初等函数幂级数展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今,级数的理论已经发展的相当丰富和完整,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级数可以用来表示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也是进行数值计算的一种工具。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本身方面都有广泛的作用。 幂级数是一类最简单的函数项级数,在幂级数理论中,对给定幂级数分析其收敛性,求收敛幂级数的和函数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很多人往往对这一内容感到困难。产生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对这一问题讨论较少,仅有的一两个例题使得我们对幂级数求和中的诸多类型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事实上,求幂级数和函数的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要综合运用求导、拼凑、分解等来求解,因此它是一个难度较大、技巧较高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一、幂级数的基本概念 (一)、幂级数的定义 [1] 1、设()(1,2,3)n u x n =L 是定义在数集E 上的一个函数列,则称 12()()(),n u x u x u x x E ++++∈L L 为定义在E 上的函数项级数,简记为1()n n u x ∞ =∑ 。 2、具有下列形式的函数项级数 200102000 ()()()()n n n n n a x x a a x x a x x a x x ∞ =-=+-+-++-+∑L L

MATLAB数值计算功能(向量、矩阵、数组、稀疏矩阵)

数值计算功能 向量及其运算 1、向量生成 (1)、直接输入 向量元素用“[]”括起来,用空格或逗号生成行向量,用分号生成列向量 a1=[11141718] a2=[11,14,17,18] a2=[11;14;17;18] %列向量 用“’”可以进行向量转置 a1=[11 14 1718] a4=a1'??%a1行向量,a4列向量 也可以用组合方法: A=[1 2 3]; B=[7 8 9]; C=[A 4ones(1,2)B] (2)、等差元素向量生成 冒号生成法:Vec=Vec0:n:Vecn,其中Vec表示生成的向量,Vec0表示第一个元素,n表示步长,Vecn表示最后一个元素 使用linespace函数:Vec=linespace(Vec0,n,Vecn),其中Vec表示生成的向量,Vec0表示第一个元素,n表示生成向量元素个数(默认n=100),Vecn表示最后一个元素 vec1=10:5:50 vec2=50:-5:10 vec3=linspace(10,50,6) 2、向量的基本运算 (1)、向量与数的四则运算 向量中每个元素与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除法运算时,向量只能作为被除数,数只能作为除数)vec1=linspace(10,50,6) vec1+100 vec2=logspace(0,10,6)??%对数等分向量 vec2/100 (2)、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加减运算 向量中的每个元素与另一个向量中相对应的元素的加减运算 vec1=linspace(10,50,6) vec2=logspace(0,2,6) vec3=vec1+vec2 (3)、点积、叉积和混合机 点积:dot函数,注意向量维数的一致性 x1=[11 22 33 44] x2=[1 2 3 4]

矩阵的秩与行列式的几何意义

矩阵的秩与行列式的几何意义 这里首先讨论一个长期以来困惑工科甚至物理系学生的一个数学问题,即,究竟什么是面积,以及面积的高维推广(体积等)? 1 关于面积:一种映射 大家会说,面积,不就是长乘以宽么,其实不然。我们首先明确,这里所讨论的面积,是欧几里得空间几何面积的基本单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定义,几何上说是相邻两边边长乘以他们之间的夹角的正弦。 然而为了应对更一般情形和更高维度的数理问题,我们有必要把面积的定义推广开来。注意到以下事实: 面积是一个标量,它来自于(构成其相邻边)两个矢量。因此,我们可以将面积看成一个映射: 其中V就是一个矢量,V*V代表两个矢量的有序对;f就是面积的值。 下面我们将说明这个映射是一个线性映射。 从最简单的例子出发。如果第一个矢量是(1,0),第二个矢量是(0,1);也就是说,两个矢量分别是X和Y轴上的单位正向量,那么由这两个矢量张成的四边形就是一个正方形,其面积根据定义,就是长乘以宽=1*1=1。 因此有:

如果我们把第一个矢量”缩放“a倍,面积将会相应是原来的a倍;把第二个矢量“缩放”b倍,面积也会成为原来的b倍。如果同时缩放,很显然,面积将会变成原面积的ab倍。这表明,面积映射对于其两个操作数(矢量)的标量积是各自线性的,如下: 最后,我们要说明,面积映射对于其操作数(矢量)的矢量加法也是线性的。因为矢量加法操作的本身是线性的,那么其面积映射理应对此也是一个线性映射。这里我们打算从几个实际的例子出发,说明映射的加法线性性的后果。 显然(两个共线矢量所张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是一条线,因此面积为0): 假定面积映射是一个关于矢量加法的线性映射,那么我们有: 注意计算过程中用到了上面的结论。这说明:

数据结构稀疏矩阵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数据结构 题目:稀疏矩阵4 三元组单链表结构体(行数、列数、头) 矩阵运算重载运算符优 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2010年1月17日——2010年5月XX日 成绩: 指导教师:楼建华

一、题目 二、概要设计 1.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int row,col;//行,列 datatype v;//非0数值 }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max];//稀疏矩阵 int m,n,t;//m 行,n 列,t 非0数个数 … … 2.基本操作 ⑴istream& operator >>(istream& input,Matrix *A)//输入 ⑵ostream& operator <<(ostream& output,Matrix *A){//输出 ⑶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转置 ⑷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加法 ⑸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减法 ⑹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乘法 ⑺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求逆 三、详细设计 (1)存储要点 position[col]=position[col-1]+num[col-1]; 三元组表(row ,col ,v) 稀疏矩阵((行数m ,列数n ,非零元素个数t ),三元组,...,三元组) 1 2 3 4 max-1

矩阵数值算法

计算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矩阵特征值与相应特征向量求解的意义,理解幂法和反幂法的原理, 能编制此算法的程序,并能求解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理解线性方程组迭代解法的原理,学会编 写Jacobi 迭代法程序,并能求解中小型非线性方程组。初始点对收敛性质及收 敛速度的影响。 (3)理解 QR 法计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原理,能编制此算法的程序,并 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 二 问题定义及题目分析 1. 分别用幂法和幂法加速技术求矩阵 2.5 2.5 3.00.50.0 5.0 2.0 2.00.50.5 4.0 2.52.5 2.5 5.0 3.5-?? ?- ?= ?-- ?--?? A 的主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 对于实对称矩阵n n ?∈A R ,用Jacobi 方法编写其程序,并用所编程序求下列矩阵的全部 特征值. 1515 4 1141144114114?-?? ?-- ? ?- ?= ? ?- ?-- ? ?-??A 3. 对于实矩阵n n ?∈A R ,用QR 方法编写其程序,并用所编程序求下列矩阵的全部特征值: 111 21 113,4,5,62311111n n n n n n ? ???? ?????==+? ????? ??+??A 三 概要设计 (1) 幂法用于求按模最大的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的一种数值算法,

它要求矩阵 A 的特征值有如下关系: 12n ...λλλ>≥≥ ,对于相应 的特征向量。其算法如下: Step 0:初始化数据0,, 1.A z k = Step 1:计算1k k y A z +=。 Step 2:令 k k m y ∞=。 Step 3:令 k k k z y m = ;如果1k k m m +≈或1k k z z +≈,则 goto Step 4;否则 , k = k + 1 ,goto Step 1。 Step 4:输出结果 算法说明与要求 输入参数为实数矩阵、初始向量、误差限与最大迭代次数。输出 参数为特征值及相对应的特征向量。注意初始向量不能为“0”向量。 (2) 迭代法的原理 如果能将方程 Ax =b 改写成等价形式:x=Bx+f 。如果B 满足:ρ(B )<1,则对于任意初始向量 x (0) ,由迭代 x ( k + 1) = Bx (k ) + f 产生的序列均收敛到方程组的精确解。迭代法中两种最有名的迭代法就是Jacobi 迭代法,它的迭代矩阵 B 为: 1()J D L U -=-+,1 f D b -= 其中,D 为系数矩阵 A 的对角元所组成对角矩阵,L 为系数矩阵 A 的对角元下方所有元素所组成的下三角矩阵,U 为系数矩阵 A 的对角元上方所有元素所组成的上三角矩阵。 算法如下: Step 0:初始化数据 00,,,,k A b x δ=和ε。 Step 1:计算D,L,U,J 或G, 得到迭代矩阵B. Step 2::1k k =+ 0x B x f * =+ 0x x = 如果0x x δ-<或()f x ε≤,goto Step 3?否则 goto Step 2。 Step 3:输出结果。 程序说明与要求

矩阵相关运算

1.2.10矩阵的迹 函数trace 格式b=trace (A) %返回矩阵A的迹,即A的对角线元素之和。 1.2.11矩阵和向量的范数 命令向量的范数 函数norm 格式n = norm(X) %X为向量,求欧几里德范数,即。 n = norm(X,inf) %求-范数,即。 n = norm(X,1) %求1-范数,即。 n = norm(X,-inf) %求向量X的元素的绝对值的最小值,即。 n = norm(X, p) %求p-范数,即,所以norm(X,2) = norm(X)。 命令矩阵的范数 函数norm 格式n = norm(A) %A为矩阵,求欧几里德范数,等于A的最大奇异值。 n = norm(A,1) %求A的列范数,等于A的列向量的1-范数的最大值。 n = norm(A,2) %求A的欧几里德范数,和norm(A)相同。 n = norm(A,inf) %求行范数,等于A的行向量的1-范数的最大值 即:max(sum(abs(A')))。 n = norm(A, 'fro' ) %求矩阵A的Frobenius范数, 即sqrt(sum(diag(A'*A))),不能用矩阵p-范数的定义来求。 命令范数的估计值 函数normest 格式nrm = normest(A) %矩阵A的2-范数(欧几里德范数)的估计值,相对误差小于 106。 nrm = normest(A,tol) %tol为指定相对误差 [nrm,count] = normest(…) %count给出计算估计值的迭代次数 1.2.12条件数 命令矩阵的条件数 函数cond 格式c = cond(X) %求X的2-范数的条件数,即X的最大奇异值和最小奇异值的商。 c = cond(X,p) %求p-范数的条件数,p的值可以是1、2、inf或者’fro’。 说明线性方程组AX=b的条件数是一个大于或者等于1的实数,用来衡量关于数据中的扰动,也就是A/或b对解X的灵敏度。一个差条件的方程组的条件数很大。条件数的定义为: 命令1-范数的条件数估计 函数condest 格式c = condest (A) %方阵A的1-范数的条件数的下界估值。 [c,v] = condest (A) %v为向量,满足,即norm(A*v,1) =norm(A,1)*norm(v,1)/c。 [c,v] = condest (A,t) %求上面的c和v,同时显示出关于计算的步骤信息。如果t=1,则计算的 每步都显示出来;如果t=-1,则给出商c/rcond(A)。 命令矩阵可逆的条件数估值 函数rcond 格式c = rcond(A) %对于差条件矩阵A来说,给出一个接近于0的数;对于好条件矩阵A, 则给出一个接近于1的数。 命令特征值的条件数 函数condeig

稀疏矩阵的运算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稀疏矩阵的运算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10-**班 学号: 201030****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2011年 12 月 28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 11 月 8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目录 1 问题描述 (1) 2 需求分析 (1) 3 总体设计 (2) 3.1 Matrix结构的定义 (2) 3.2 系统流程图 (3) 4 详细设计 (4) 4.1 “菜单”界面 (4) 4.2 建立矩阵 (4) 4.3 显示矩阵 (6) 4.4 矩阵的转置 (7) 4.5 矩阵的加法运算 (8) 4.6 矩阵的减法运算 (9) 4.7 矩阵的乘法运算 (9) 5 程序运行 (11) 5.1 输入矩阵 (11) 5.2 矩阵转置 (11) 5.3 矩阵加法 (12) 5.4 矩阵减法 (12) 5.5 矩阵乘法 (12) 5.6 退出及错误提示 (13) 6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1 问题描述 (1)题目内容:设计稀疏矩阵运算系统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以 及转置操作。 (2)基本要求: ①存储结构选择三元组存储方式; ②实现一个稀疏矩阵的转置运算; ③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加法运算; ④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减法运算; ⑤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乘法运算。 (3)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稀疏矩阵的一些基本运算操作,并通过 相关的程序代码实现。 2 需求分析 经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我认为稀疏矩阵运算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1)建立矩阵:只有先建立了矩阵,才能够对矩阵进行运算操作,包括建立矩阵 A和矩阵B; (2)转置运算操作:对矩阵A或者矩阵B进行转置运算,输出相应的转置矩阵; (3)四则运算操作:该步骤由两个矩阵同时参与,对其进行加法运算(A+B)、减 法运算(A-B)以及乘法运算(A*B和B*A); (4)退出:当做完矩阵的运算操作之后,就可以点击它退出该界面。 在这次设计中用到了一些变量和函数,例如:void Display(Matrix M);int Max(int i,int j);Matrix Zero(Matrix M)等,下面会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矩阵的秩的相关不等式的归纳小结

矩阵的秩的相关不等式的归 纳小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矩阵的秩的相关不等式的归纳小结 林松 (莆田学院数学系,福建,莆田) 摘要:利用分块矩阵,证明一些矩阵的秩的相关不等式,观察矩阵在运算后秩的变化,归纳出常见的有关矩阵的秩的不等式,由此引出等式成立的条件。 关键词:矩阵的秩,矩阵的初等变换 引言:矩阵的秩是指矩阵中行(或列)向量组的秩,与之等价的说法通常是指矩阵中不为零的子式的最高阶数,是矩阵最重要的数字特征之一。利用分块矩阵,把子式看成元素,可将高阶矩阵的运算化为较低阶矩阵的运算,也为矩阵的秩的一些常见不等式的证明带来了方便。本文将讨论矩阵的秩的一些常见不等式,并由此引出一些秩的不等式等号成立的等价条件。 一基本的定理 1 设A是数域P上n m ?矩阵,于是 ?矩阵,B是数域上m s 秩(AB)≤min [秩(A),秩(B)],即乘积的秩不超过个因子的秩 2设A与B是m n ?矩阵,秩(A±B)≤秩(A)+秩(B) 二常见的秩的不等式 1 设A与B为n阶方阵,证明若AB = 0,则 r(A) + r(B) ≤ n 证:设r(A) = r,r(B )= s,则由AB = 0,知,B的每一列向量都是以A为系数方阵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 当r = n时,由于该齐次方程组只要零解,故此时 B = 0,即此时r(A) = n,r(B) = 0,结论成立。 当r〈 n 时,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中含n-r个向量,

从而B 的列向量组的秩≤n-r,即r (B )≤ n-r 所以 r(A) + r(B) ≤ n 2设A 为m n ?矩阵,B 为n s ?矩阵,证明不等式r(AB)≤r(A)+r(B)-n 证:设E 为n 阶单位矩阵, S E 为S 阶单位方阵,则由于 000S E B A AB A E E E B ??????= ? ? ?-?????? 而 0S E B E ?? ?-?? 可逆,故 r(A)+r(B) ≥ 秩 0A E B ?? ? ?? =秩 0A AB E ?? ???=秩 0 0AB E ?? ??? =r(AB)+r(E) =r(AB)+n 从而r(AB) ≥ r(A) + r(B) - n 3设A ,B 都是n 阶方阵,E 是n 阶单位方阵,证明 秩(AB-E )≤秩(A-E )+秩(B-E ) 证:因为0A E B E B E --?? ? -??00B E ?? ???00AB E B E -?? = ?-?? 故秩(AB-E )≤秩00AB E B E -?? ?-??≤秩0A E B E B E --?? ?-?? =秩(A-E )+秩(B-E ) 因此 秩(AB-E )≤秩(A-E )+秩(B-E ) 4 设A ,B ,C 依次为,,m n n s s t ???的矩阵,证明 r(ABC) ≥ r(AB) + r(BC) - r(B)

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概括与汇总

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概括与汇总

————————————————————————————————作者:————————————————————————————————日期:

常见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综述 引言 级数是高等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早在公元263年创立了“割圆术”,其要旨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逐步逼近圆,从而求得圆的面积。这种“割圆术”就已经建立了级数的思想方法,即无限多个数的累加问题。而将一个函数展开成无穷级数的概念最早来自于14世纪印度的马徳哈瓦,他首先发展了幂级数的概念,对泰勒级数、麦克劳林级数、无穷级数的有理数逼近等做了研究。同时,他也开始讨论判断无穷级数的敛散性方法。到了19世纪,高斯、欧拉、柯西等各自给出了各种判别级数审敛法则,使级数理论全面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数学在幂级数理论研究上可谓一枝独秀,清代数学家董祐诚、坎各达等运用具有传统数学特色的方法对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等初等函数幂级数展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今,级数的理论已经发展的相当丰富和完整,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级数可以用来表示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也是进行数值计算的一种工具。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本身方面都有广泛的作用。 幂级数是一类最简单的函数项级数,在幂级数理论中,对给定幂级数分析其收敛性,求收敛幂级数的和函数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很多人往往对这一内容感到困难。产生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对这一问题讨论较少,仅有的一两个例题使得我们对幂级数求和中的诸多类型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事实上,求幂级数和函数的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要综合运用求导、拼凑、分解等来求解,因此它是一个难度较大、技巧较高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一、幂级数的基本概念 (一)、幂级数的定义 [1] 1、设()(1,2,3 )n u x n =是定义在数集E 上的一个函数列,则称 12()()(),n u x u x u x x E ++++ ∈ 为定义在E 上的函数项级数,简记为1 ()n n u x ∞=∑ 。 2、具有下列形式的函数项级数 2 00102000 ()()()()n n n n n a x x a a x x a x x a x x ∞ =-=+-+-+ +-+ ∑

(完整word版)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二实验要求: (1)生成如下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 a 和 b;(上机实验指导 P92 )(2)输出 a 转置矩阵的三元组; (3)输出a + b 的三元组; (4)输出 a * b 的三元组; 三实验内容: 3.1 稀疏矩阵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SparseMatrix { 数据对象:D={aij| i = 1,2,3,….,m; j =1,2,3,……,n; ai,j∈ElemSet,m和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 数据关系 : R={ Row , Col } Row ={ | 1≤ i≤m , 1≤ j≤ n-1} Col ={| 1≤i≤m-1,1≤j≤n} 基本操作: CreateSMatrix(&M) 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M Print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打印矩阵M Destroy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矩阵M CopySMatrix(M, &T)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复制矩阵M到T Add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和Q=M+N Sub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差Q=M-N TransposeSMatrix(M, & T)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M的转置T Mult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积Q=M*N }ADT SparseMatrix 3.2存储结构的定义 #define N 4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MaxSize 100 //矩阵中非零元素最多个数typedef struct { int r; //行号 int c; //列号 ElemType d; //元素值 } TupNode; //三元组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rows; //行数值 int cols; //列数值 int nums; //非零元素个数 TupNode data[MaxSize]; } TSMatrix; //三元组顺序表定义 3.3基本操作实现: void CreatMat(TSMatrix &t,ElemType A[N][N]) { int i,j; t.rows=N;t.cols=N;t.nums=0; for (i=0;i

矩阵链算法

/************************ Matrix Chain Multiplication ***************************/ /************************ 作者:Hugo ***************************/ /************************ 最后修改日期:2015.09.10 ***************************/ /************************ 最后修改人:Hugo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namespace Matrix { class Program { public static int nummulti = 0; static ArrayList list1 = new ArrayList();//定义计算式存储列表 static ArrayList listrow = new ArrayList();//定义矩阵行数存储列表 static ArrayList listcolumn = new ArrayList();//定义矩阵列数存储列表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从键盘上获取矩阵 int nummatrix =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 int countmat = 0; for (countmat = 0; countmat < nummatrix; countmat++) { string s = Console.ReadLine(); string[] str = s.Split(' ');//把输入的一行字符按空格拆分 listrow.Add(Int32.Parse(str[1]));//行数存储到矩阵行数存储列表 listcolumn.Add(Int32.Parse(str[2]));//列数存储到矩阵列数存储列表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分析报告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2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二实验要求: (1)生成如下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 a 和 b;(上机实验指导 P92 )(2)输出 a 转置矩阵的三元组; (3)输出a + b 的三元组; (4)输出 a * b 的三元组; 三实验内容: 3.1 稀疏矩阵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SparseMatrix { 数据对象:D={aij| i = 1,2,3,….,m; j =1,2,3,……,n; ai,j∈ElemSet,m和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 数据关系 : R={ Row , Col } Row ={ | 1≤ i≤m , 1≤ j≤ n-1} Col ={| 1≤i≤m-1,1≤j≤n} 基本操作: CreateSMatrix(&M) 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M Print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打印矩阵M Destroy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矩阵M CopySMatrix(M, &T)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复制矩阵M到T Add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和Q=M+N SubSMatrix(M, N, &Q) 3

矩阵幂级数

§4.矩阵的幂级数 在研究矩阵幂级数之前先研究一下矩阵(主要是方阵)级数。 一、矩阵级数 1.Df 1.:若给定n n C ?中的一方阵序列, ,,,10m A A A 则和式 +++++m A A A A 210)1( 称为方阵级数,记为∑∞ =0m m A 。其中为通项,m —求和变量。 ∑==+++=N m m N N A A A A S 0 10 称为(1)的前N 项部分和序列(矩 阵序列) 若S S N →}{,则称(1)收敛,且其和为S 说明:若记ij m A )(表示的第i 行第j 列位置上的元素,根据定义1 显然有,∑∞ =0 m m A 收敛 2 n ?个数项级数 ∑∞ ==0 ) ,,2,1,()(m ij m n j i A 收敛。 Df 2.若个数项级数∑∞ =0 )(m ij m A 绝对收敛,则称∑∞ =0 m m A 绝对收敛。

2.收敛方阵级数的性质: ①若方阵级数∑∞ =0m m A 绝对收敛,则它一定收敛,且任意交换各 项的次序,所得新级数仍收敛且和不变。 ②方阵级数∑∞ =0 m m A 收敛对任一方阵范数?,正项级数∑ ∞ =0 m m A 收 敛。 下面研究矩阵(方阵)幂级数 二、矩阵幂级数 Df 1.设n n C A ?∈,称∑∞ =0 m m m A c 为矩阵A 的幂级数,其中}{m c 为一复 数序列,称∑==N m m m N A c S 0 为幂级数∑∞ =0 m m m A c 的部分和,若S S N N =∞ →lim , 称∑∞=0 m m m A c 收敛于S ,并称S 为幂级数∑∞ =0 m m m A c 的和矩阵。 注:若令m m m A A c =,则矩阵幂级数矩阵级数的形式。因此,矩阵级数的结论对矩阵幂级数的形式是适用的。即: Th 1.矩阵幂级数∑∞ =0 m m m A c 收敛于∑∞ ===?0 ),2,1,()()(m ij ij m m n j i S A c S 其中,ij m m A c )(,ij S )(分别表示m m A c 和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

稀疏矩阵的运算(完美版)

专业课程设计I报告(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稀疏矩阵的转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张鹏宇 班级学号 09003018 指导教师张卫丰 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 日期 2012年6月18号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附件: 稀疏矩阵的转换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1.问题描述 设计程序用十字链表实现稀疏矩阵的加、减、乘、转置。 2.需求分析 (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减,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6)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7)退出系统。 二、设计思路分析 (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减,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6)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7)退出系统。 三、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设计。 1.主界面设计 为了实现对稀疏矩阵的多种算法功能的管理,首先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

控菜单子程序以链接系统的各项子功能,方便用户交互式使用本系统。本系统主控菜单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2.存储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单链表结构存储稀疏矩阵的具体信息。其中:全部结点的信息用头结点为指针数组的单链表存储。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除了要完成稀疏矩阵的初始化功能外还设置了4个子功能菜单。稀疏矩阵的初始化由函数i typedef int ElemType 实现。建立稀疏矩阵用void Creat()实现,依据读入的行数和列数以及非零元素的个数,分别设定每个非零元素的信息。4个子功能的设计描述如下。 (1)稀疏矩阵的加法: 此功能由函数void Xiangjia(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即提示用户初始化要进行加法的两个矩阵的信息。然后进行加法,最后输出结果。 (2)稀疏矩阵的乘法: 此功能由函数void Xiangcheng(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提示输

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规则

矩阵基本运算及应用 201700060牛晨晖 在数学中,矩阵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也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学科中。在物理学中,矩阵于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在电力系统方面,矩阵知识已有广泛深入的应用,本文将在介绍矩阵基本运算和运算规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其在电力系统新能源领域建模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展望随机矩阵理论等相关知识与人工智能电力系统的紧密结合。 1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规则 1.1矩阵的加法与减法 1.1.1运算规则 设矩阵,, 则

简言之,两个矩阵相加减,即它们相同位置的元素相加减! 注意:只有对于两个行数、列数分别相等的矩阵(即同型矩阵),加减法运算才有意义,即加减运算是可行的. 1.1.2运算性质 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 结合律. 1.2矩阵与数的乘法 1.2.1运算规则 数乘矩阵A,就是将数乘矩阵A中的每一个元素,记为或. 特别地,称称为的负矩阵. 1.2.2运算性质 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 结合律:(λμ)A=λ(μA);(λ+μ)A =λA+μA. 分配律:λ(A+B)=λA+λB.

已知两个矩阵 满足矩阵方程,求未知矩阵. 解由已知条件知 1.3矩阵与矩阵的乘法 1.3.1运算规则 设,,则A与B的乘积是这样一个矩阵: (1) 行数与(左矩阵)A相同,列数与(右矩阵)B相同,即 . (2) C的第行第列的元素由A的第行元素与B的第列元素对应相乘,再取乘积之和.

第3讲矩阵的秩与矩阵的初等变换.

§1.3 矩阵的秩与矩阵的初等变换 主要问题:1. 自由未知数个数的唯一性 2. 相抵标准形的唯一性 3. 矩阵秩的性质 4. 满秩矩阵的性质 一、矩阵的秩 定理矩阵用初等行变换化成的阶梯形矩阵中,主元的个数(即非零行的数目)唯一。 定义矩阵A 用初等行变换化成的阶梯形矩阵 中主元的个数称为矩阵A的秩,记为秩(A)或r(A)例求下述矩阵的秩 2 1 0 3 12 3 1 2 1 01 A 4 1 6 3 58 2 2 2 6 16

2 1 0 3 1 2 3 1 2 1 0 1 A 4 1 6 3 5 8 2 2 2 6 1 6 R4 ( 1)R1 2 1 0 3 1 2 R3 ( 2)R1 R2 ( 1)R1 1 2 2 2 1 1 0 3 6 9 3 4 0 1 2 3 2 8 1 2 2 2 1 1 R2 R1 2 1 0 3 1 2 0 3 6 9 3 4 0 1 2 3 2 8 1 2 2 2 1 1 R2 ( 2)R1 0 5 4 7 3 4 0 3 6 9 3 4 0 1 2 3 2 8 1 2 2 2 1 1 R2 R4 0 1 2 3 2 8 0 3 6 9 3 4 0 5 4 7 3 4

所以秩(A) = 4 o | 性质 (1) 秩(A) = 0当且仅当 A = 0 ⑵秩(A m n ) min{ m , n} (3)初等行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定义设A 是n 阶方阵。若秩(A) = n ,则称A 是满秩方阵;若 秩(A) < n ,则称A 是降秩方阵。 定理 满秩方阵只用初等行变换即可化为单位 方阵。 R 4 ( 5)R 2 R 3 3R 2 1 2 2 2 1 0 1 2 3 2 0 0 0 0 3 1 8 20 0 0 6 8 13 44 01 0 0 6 8 13 44 0 0 0 0 3 20 R 3

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概括与总结-幂级数总结

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概括与总结-幂级数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常见幂级数求和函数方法综述 引言 级数是高等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早在公元263年创立了“割圆术”,其要旨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逐步逼近圆,从而求得圆的面积。这种“割圆术”就已经建立了级数的思想方法,即无限多个数的累加问题。而将一个函数展开成无穷级数的概念最早来自于14世纪印度的马徳哈瓦,他首先发展了幂级数的概念,对泰勒级数、麦克劳林级数、无穷级数的有理数逼近等做了研究。同时,他也开始讨论判断无穷级数的敛散性方法。到了19世纪,高斯、欧拉、柯西等各自给出了各种判别级数审敛法则,使级数理论全面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数学在幂级数理论研究上可谓一枝独秀,清代数学家董祐诚、坎各达等运用具有传统数学特色的方法对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等初等函数幂级数展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今,级数的理论已经发展的相当丰富和完整,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级数可以用来表示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也是进行数值计算的一种工具。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本身方面都有广泛的作用。 幂级数是一类最简单的函数项级数,在幂级数理论中,对给定幂级数分析其收敛性,求收敛幂级数的和函数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很多人往往对这一内容感到困难。产生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对这一问题讨论较少,仅有的一两个例题使得我们对幂级数求和中的诸多类型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事实上,求幂级数和函数的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要综合运用求导、拼凑、分解等来求解,因此它是一个难度较大、技巧较高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一、幂级数的基本概念 (一)、幂级数的定义 [1] 1、设()(1,2,3 )n u x n =是定义在数集E 上的一个函数列,则称 12()()(),n u x u x u x x E ++++ ∈ 为定义在E 上的函数项级数,简记为1 ()n n u x ∞=∑ 。 2、具有下列形式的函数项级数 2 00102000 ()()()()n n n n n a x x a a x x a x x a x x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