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标准的悖论

翻译标准的悖论
翻译标准的悖论

2002年11月第18卷 第6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 ichuan International S tudies University

N ov.,2002

V ol118 N o16翻译标准的悖论

贺显斌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提 要:翻译是个辩证的王国。和翻译活动一样,翻译标准也充满着种种悖论。从七个不同视角对翻译标准悖论进行的探讨,旨在通过全面地看待这些悖论,提高译作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翻译标准;译学研究;悖论

中图分类号:H31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2)06-0120-03

P aradoxes of translation criteria

HE Xian2bin

Abstract:Like the dialectical kingdom of translating,translation criteria are full of paradoxes,which are discussed from seven perspectives in this paper.M ore objectivity and effectiveness can be achieved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rough the multi2sided view of these paradoxes.

K ey w ords:translation criteria;translation studies;paradoxes

悖论(paradox)又译作“似非而是”,表面上自相矛盾,却在一个更高的真实层面上统一了起来,最后被证实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陈述。悖论看似矛盾,实际正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翻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充满着许许多多的悖论。在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的第一章“Paradoxes of T ranslating”,奈达[1](PP1-7)概括了12种翻译悖论,涉及翻译的难与易、直译与释译和忠实、可译性、翻译的程序、译员培训、人译与机译、理想的翻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认为,翻译标准也是一个悖论系统,包含着众多矛盾。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

多数文献措辞大同小异,大致把翻译界定为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里的内容或意义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人们将翻译比作临画,视翻译为向原作的过渡,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模仿、复制和再现。与原著的创作所不同的是:“翻译既要考虑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的思想。如果把创作比作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2]检验译作的质量自然要根据译作对原作(内容、表达形式、风格等)的忠实程度,或译作与原作在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上的近似程度。因此,翻译标准的制定必须以原文为中心。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译者必须考虑翻译的目的、委托人和读者的要求、译语文化环境等接受方面的因素。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实用性文件数量增加,翻译的效忠对象有所改变:原作者和原文的重要性下降,译者的职责是对译文使用者负责,使译文读者受益。翻译作为一种商业性活动,必须满足顾客具体的、短期性的目的,如:获得好的宣传效果、提高媒体的收视率、扩大译作的销路等等。翻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以能否达到这种期望来衡量。[3]从这个角度说,翻译活动和对译作的评价似乎应以译语文化为中心。

翻译的这种“一仆二主”角色使译者经常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原作者和读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译作,有时两头都不满意。翻译成了与原作者和译语读者不断妥协和对话的过程。

二、一元性与多元性

翻译标准是检验译作质量的准绳,指导翻译实践的原则,理想的翻译标准最好是一元的,这样有利于提高评价译作质量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翻译标准多,难免令人无所适从,发出“何以断是非”的感慨。另一方面,翻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译作评价的复杂性和翻译标准的多元性。这里,多元性的意思是,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多种标准并存,在翻译标准问题上人们永远不会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信达雅”、“神似”、“化境”、“等值等效”等各种标准层出不穷,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翻译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影响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至少要考虑翻译的意图、语体、读者层次和时代要求、翻译的单位、译语文化的干预等方面。正因为翻译活动涉及的因素多,所以我们提出的各种翻译标准难免顾此失彼,总是侧重和注意到了翻译的某些方

021

面,而同时又忽略了另外一些方面。面面俱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永远不会有。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们能一定程度地接近对翻译标准的认识,却永远无法穷尽这种认识。翻译标准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任何翻译标准,要想成为终极标准都是不现实的。一种标准只代表着人类在翻译标准认识上的某一个阶段的努力,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翻译本质探索的不断深入,翻译标准研究将不断被突破。

一元性标准则永远是个理想,多元化局面将永远存在,我们对翻译标准的探讨永远不会有定论。翻译本身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上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一点。各种翻译标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并长期共存。

三、准确性与灵活性

翻译标准是用来检验译文正确与否的,从逻辑上讲,翻译标准必须是十分准确的。术语的界定、所包含的准则以及各准则间的关系等等,都必须表述清楚、准确。这是译作评价准确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然而,我们运用这些标准进行实际的译作评价时,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和灵活性。“翻译标准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灵活性。在从事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翻译时,我们所使用的标准还是同一的,只是在标准的掌握上应有弹性。为了完成翻译的任务,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删‘冗’、补‘遗’、加注、增加背景、解释‘行话’等等工作时必要的,并且不妨说这些本是份内的事。即使像《毛泽东选集》这样的十分严肃的政治著作,在外文阶段也需要做这样的工作。”[4]

对翻译标准的理解同样需要弹性。比如,奈达倡导“功能对等”原则,但他自己也承认,完全等值的翻译是没有的,不同的译文其实代表着程度不一的等值。等值不能理解成数学意义上的相等,而只能用近似度来衡量。[1](P11)我们理解和分析其它翻译标准也应如此,绝对的“信”、“忠实”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也是不必要的。绝对理想的翻译标准永远不会有。如果我们灵活地理解、弹性地执行,现有的翻译标准讨论并非都有必要。

四、客观性和主观性

评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与标准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紧密相联的。理论上讲,我们评价译作应该完全客观,而要使评价完全客观,就需要完全客观的翻译评价标准。客观性是一切评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离开了客观性,评价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理据。另一方面,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人们审美的个体性,等等,决定了评价翻译质量不可能像评价自然科学成果那样绝对准确、客观。翻译标准和翻译评价具有主观性的一面。

文本的二重性也是造成翻译标准主观性的一个因素。一方面,原文文本是一个图式性框架,有着相对稳定的基本意义,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具有确定性。另一方面,原文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总存在着空白、空缺和不确定性的东西,符号本身的复杂性更增加了意义的模糊性、含混性、多义性和无限衍生性,有着不同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价值观、伦理观、审美取向的读者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5]因此,文本的意义又具有相对性和开放性的一面。

译者有主体性,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也会带上自己的审美倾向和其它个性。萨瓦里(1957)认为,翻译原则之所以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类的思维习惯问题:有些人喜欢直译,有些人喜欢意译;有些人喜欢译作读起来像原作,有些人喜欢读起来像译作。[6]语言的模糊性、文本的开放性、译者的审美倾向和个性决定了译作评价和翻译标准主观性的一面。

翻译标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人们总是力求客观地评价每一部译作,但所有的评价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五、理想标准与理想译作

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完美的翻译,同样也希望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译文的质量。到目前为止,人们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大多属于理想标准。比如:泰特勒要求译文将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到译语中;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风格和笔调和原文相同并与原作同样流畅。严复要求译文既信又达且雅,傅雷要求译文与原文“神似”,钱钟书要求译文“出神入化”。

而实际上,理想的翻译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翻译都有或多或少的改进余地。

翻译永远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用理想的标准来评价不理想的译作,当然不是理想的做法。但理想译文不可求,并不意味着理想标准不可留。事实上,理想的标准和现实的标准(即“合格的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标准)各有其用,前者可以看作译者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而后者则可用作具体评价活动(尤其是评价初学者的译作)的依据。

六、规定性与描写性

翻译标准的功能是评价译作质量,指导翻译实践,规范翻译行为。因此,规定性是翻译标准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靠主观臆测或个人经验总结得出的印象式、点评式的翻译标准,是不足为信的。经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缺乏普遍的有效性。很多经验适于此者不适于彼者、适于此时不适于彼时、适于此地而不适于彼地。概括的充分性和准确性也是多数经验之谈所面对的一个问题。重主观思辨轻实际调查、重规定轻描写,是我国翻译标准研究的一个通病。

翻译标准的研究应重调查、重描写。我们要对历代成功的译作进行研读,分析其采用的主要策略,总结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还需研究各种译评,对评论家、读者等在评论时所持的标准进行描写,并对译者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标准和评论家评价时采用的标准进行比较。描写和比较的对象还包括:译者在序、跋中所倡导的翻译标准与其在实际的翻译操作过程中执行的标准是否一致等等。调查和描写的对象既要有文学

121

翻译方面的,也要有科技、经贸、法律等实务翻译方面的;既要调查译者所持的翻译标准,也要调查翻译公司、企业、出版社和读者等对翻译的要求。总之,只有对各类译作和各种标准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描写,才能归纳出一定时期内某种文化环境中的主流翻译方法和译作评价“规范”(norms),并用这些方法和规范来指导翻译活动和译作评价实践。

翻译标准的本质是规定性的,但研究方法必须是描写性的。翻译标准的研究过程是先描写,然后将描写的结果用来指导翻译实践,规范翻译行为。描写是手段,规范是目的。

七、语言标准与文化标准

作为一种语言转换活动,翻译过程中必须将原语中的信息准确、完整地传译到译语中,译作要忠实于原作。但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手段,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对原作进行“改写”和“操控”,使其能为译语文化所接受,能为译语文化服务。语言和文化不可分,但由于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有着不同的侧重,译作评价体系也就有语言标准和文化标准之别。

语言标准主要着眼于信息的传译和语言形式的选择,强调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同时也要求译者注意译语形式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文化标准则从翻译的选材、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方法、以及译作对译语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活动。

在选材方面,翻译必须考虑出版发行商的意愿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限制,只有社会允许、鼓励或需求的东西才能顺利地翻译和出版。“(对华)战争期间,日本当局禁止了2120种外国书刊在日本出版发行,因为这些书刊大多报道了中国对日本侵略的抵抗。”[7]薄伽丘的《十日谈》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我国只有节译本才能公开出版发行,它们的全译本要么只能极少量地内部发行,要么被禁止出版。[8]这两个例子说明了政治、伦理道德等因素对翻译选材有着一定的标准。

译语文化对翻译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标准。全译还是节译?翻译还是改写?异化还是归化?无一不受到文化标准的制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手段,但文化有强、弱之分,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平等进行的,这也明显地体现在对译作的评价上。一般来说,强势文化强调译作的归化和对原作的改写,而弱势文化更强调译语的异化和对原作的忠实。

译语文化对译作的评价也有着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好”的译作首先指的是符合译语文化的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需求的翻译;此外,人们也常常根据译作对译语文化的影响来进行评价。比如,学界经常提到,庞德“翻译”唐诗,“错译”之处不可胜数,却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新诗运动。林纾的翻译任意增删、误译较多,其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后来更为忠实的译本;傅东

华译的《飘》拥有广泛的读者,但对我国作家的创作影响却不大[9],上述标准就是依据对译语文化的影响来评价译作的。

综上所述,翻译标准是一个悖论体系,包含着许许多多矛盾着的方面。一元性翻译标准有利于译作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翻译标准永远会多元并存;翻译标准必须是准确的,但我们对标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却不能没有灵活性;人们力求客观地评价每一部译作,但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审美的倾向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翻译标准的主观性的一面;世界上不存在理想的翻译,但人们不停地用理想的翻译标准来评价不理想的翻译;翻译标准的功能特征是规定性,但对标准的研究却必须重描写。语言与文化不可分,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侧重却导致了翻译标准有语言标准和文化标准之别。语言标准要求译作忠实,文化标准要求译者对原作进行“改写”和“操控”;语言标准着眼于信息的传译和对译语形式的选择;文化标准则从翻译的选材、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方法、以及译作对译语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来评价翻译活动。前者是微观性的,后者是宏观性的;二者有矛盾之时,更多的时候密不可分、相互补充。

翻译标准是个辩证王国,只有全面地看待各种悖论,才能正确地开展翻译批评,公正地评价译作质量。

参考文献:

[1]Nida,https://www.360docs.net/doc/f710892888.html,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2

hai:Shanghai F 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1993.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

[3]穆雷.信息社会对翻译教学的影响[J].上海科技翻译,

1999,(4):45- 6.

[4]沈苏儒.关于中译英对外译品的质量问题[A]中译英技

巧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71.

[5]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1.61-77.

[6]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1.

[7]Baker,M ona(ed.).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 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 ork:R outledge,1997.491.

[8]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2-04-16

作者简介:贺显斌(1965-),男,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讲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汉文化语言学、翻译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赵小刚

221

11. 译者的自由和限度(上海翻译090128修订)

翻译中的限制和自由 徐莉娜 摘要:“直译”和“意译”之争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个问题争论的核心是译者的限制和自由、忠实与叛逆的关系。译者有多大的自由度?离忠实有多远?本文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距离并借助叙事学理论探讨了作者和译者的关系、两个文本间的距离以及限制和自由的关系,指出任何一种文本都是译者价值取向的结果,译文间的差异是由译者不同的价值取向造成的。 关键词:限制和自由;叙事学;隐含作者;隐含读者 Reflection on Restrictions and Freedom Lina Xu Abstract:S cholars’ preoccupations of literal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have stretched throughout centuries, which focus on restrictions and freedom, loyalty and treachery in translation. To what extent is the translator given freedom in his performance? And how much does he stray away from the original? 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se issues by analyz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SLT and TLT, and looking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translator from a narratological perspective. It points out that any vers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translator’s choices, which usually generates a different version by translators with a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 Keywords: restriction and freedom; narratology; the implied author; the implied reader 一、翻译的悖论 《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提出自由派这个概念令人感到突兀,但也耐人寻味。通读全书不难发现这带有悖论性质的概念非凭空杜撰,也非故弄玄虚。作者以史为据,旁征博引,论证了自由派翻译传统的存在。书中提供的大量史料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翻译史画卷。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佛经翻译到现当代文学翻译,从自然科学翻译到社会科学翻译,从古罗马到20世纪中期的西方翻译,从对原创的翻译到改编和转译,从翻译目的到翻译结果,读者看到了各重要阶段的翻译活动、价值取向、译作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也看到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局限性和灵活性。 “自由派翻译”揭示的是一个翻译悖论:限制与自由。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的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无不面对这种二律背反关系去做二元对立的选择:直译和意译、形似与神似、忠实与背叛、科学性与艺术性、异化与归化。所有译者都身处两难境地,面临选择限制和自由的尴尬局面。选择“限制”,译者不得不屈尊俯就,受镣铐舞者之苦;选择“自由”,译者又有越位和叛逆之嫌,面临越位、出界的风险。译者身处忠实与背叛的两极,力求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在对立中求统一,但此事终究古难全。 二、限制—翻译的基本属性 翻开《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不难发现译事之难在于限制。限制是翻译的本质,自由只是相对的、有限度的。不同的译者有选择不同表达形式的自由,但所有选择都不能脱离原文的限制。译者无论有多大自由,他的目标依然是源语取向,让两个文本在内容上得到完美的统一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的理想境界。严复为立一名而“旬月踟躇”,感言“信、达、雅”为译事三难,这都是因为原文限制了译者自由发挥的缘故,这种限制置译者于两难处境,但也正是由于限制,译者成了作者的“代言人”、“传声筒”。脱离了原文,行为主体的身份就要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主客体关系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翻译的限制来自原文文本(语言文化的限制)。杨自检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翻译必须有文本参照。翻译和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问题。纵观中外翻译史,上下三千年,各家各派,纷纭拿斗,标准之名目,可谓繁矣,标准之论述,可谓广矣,然而能集百家之言,折衷其间,彻底、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者,还从未有过。近年来翻译理论界种种观点层见叠出,海内海外的中国学者都在酝酿创建中国式的翻译理论体系或云翻译学,这实在是-件大好事。然而翻译标准既然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若不先行解决,则翻译学的建立就大成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将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简述如下,权作引玉之砖。 1.翻译标准难题何以久攻不克? 一言以蔽之:原因在于我们思维方法上的单向性或定向性。我们习惯于形式逻辑推理,习惯于认为一件事物不是a就是b,习惯于说:道路只有一条,答案只有一个,等等。对"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易·系辞》)的古训,人们常作片面理解,即只看重"一致""同归"处,对"百虑"’殊途"则斥为异端,所以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不觉地沿用了单向思维方式。无怪乎几千年来,不少译家总是挖空心思地要寻出一条绝对实用的翻译标准来,虽寻而不得,仍苦寻不止,因为他们认定必有这条标准在,只不过是现在研究得还不够深不够透,未发现它而已。可是如果用逆向思维方式或立体思维方式想一想,假如天下本来就没有这么一条标准,你寻得出来么?而被问者自然也可以反问:何以见得一定无这条标准呢?本文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还是先从立体思维方式说起, 2.何谓立体思维方式? 我所谓的立体思维方式与一般人所说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方式大体上一样,所不同者,是要强调思维的空间性并暗示思维主体者的作用。在我看来,其他任何一种方式(包括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而往往又是这些优点在不同的场合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缺点。就单向思维而言,其优点就在于其单向性。人类思维若不借助于这种单向性,就无法切实地把握这个世界:因为人的认识非得有一个最初的出发点不可,经由这个点,构成认识线,再由线构成认识面。人类认识一直是囿于线性认识范围内,具有单向定义性、定势性特点,很少超越它;如能达到面的认识能力,就很不简单了(难怪我们经常呼吁要考虑全面,把考虑全面作为一种理想,正意味着我们很难进行全面地思考)。但即使我们达到了面的认识能力,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真正理想的认识方法是立体的、多维的或全方位的认识方法。简单说来,我们在考察对象时,有动态法和静态法。我们可以让考察对象固定,而认识主体环绕它进行任意考察(动态),也可以让认识主体固定,而对象环绕主体接受考察(静态);在某种场合,认识主体可以用意念进入被考察对象的核心向其作由里往外的立体性辐射考察,或相反,考察对象被置于认识主体的立体认识模中心,由认识主体对其进行由外到内的立体透视性考察。当我们具体考察一个对象时,我们假定它是一个置于空间的静止原点,我们可以在它的周围空间的任何一个点来考察它,而由于其背景不同,在任何一点上的考察结果都会不同于任何别的一点上的考察结果。所以在考察者心中,这个原点所代表的可以是无穷个别的什么东西,而不只是一个。同理,假如我们把认识主体(我)看成一个置于空间的静止原点,又假设这个原点是可以同时向任何方向进行观察的眼睛的话,那么其观察结果和我们平时只从一个方向看出去(我们的视幅只局限在双眼前方)所得结果将是多么令人惊赫的不同,这宛如是一种全息式观照。换句话说,一个事物可以是al可以是b,可以既是a又是b,还可以同时是c,d,e……等等,这全取决于我们所处的观察点。正是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我们可以推论出-- 3.具体翻译标准不可能只有一个把一部译作放在观察点上(空间),一百个读者会产生’百种印象,因为该译作的价值并不仅仅依该译作所谓的固定价值而定,而常常倒依欣赏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审美心理、及其他功利性目的等等而定。所以译作的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价值接收者(欣赏者),而价值接收者的判断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历代译家认识上的根本局限性在于他们老是下意识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可以判断一切译作价值并指导翻译实践的终极性实用标准,须知这种标准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折腾了两、三千年,从来就没有结果。但是没有这种绝对标准不等于说没有任何标准。恰恰相反,我认

布雷斯悖论

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后,这一附加路段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滞,反而所有出行者的旅行时间都增加了,这种出力不讨好且与人们直观感受相背的现象就是所谓布雷斯悖论。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当交通流量很高的时候,新增一条路线并不会增加出行时间,因为人们都不会走那条新路线。 在交通繁忙的市区,建一条新路,分流拥挤的交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根据布雷斯悖论,结果正好相反:对于出行的个体来说,往交通网络中增加一条新路线会增加他们所有人的出行时间(如果他们都想通过这条新路抄近道)。这个理论是由迪特里希. 布雷斯于1968年提出,虽然不是一个严格的“悖论“,但针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况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反常识的发现。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面,科学家们重新分析了布雷斯悖论,发现了如果交通流量进一步增加的话,悖论中提到的现象不会再出现。科学家们推测,在更高的交通流量需求下,由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新路不会再被使用。 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大学的教授安娜,则第一次证明了该假设。她推导出的公式标明,交通需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新路线的不再使用而不会增加出行时间。换句话来说,就是布雷斯悖论仅仅适用于特定的交通需求量下。 尽管布雷斯悖论本身就是反常识的,那么在更高的交通流量需求下,此悖论的结果会消失掉则是更加反常识的。纳格尼解释到,在交通需求更高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想,交通会更加拥挤,于是乎大家应该走走其他更多的路线来分流。 纳格尼说,也许这个结果可以由“群众的智慧”来解释解释。研究普遍认为出行者的行为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用户自行优化,这类出行者会独立选择他们认为最优的路线;第二类是系统优化,存在一个中央控制器统一指挥交通。仅仅当“用户自行优化”时(换句话说就是“自私”),布雷斯悖论和其相反结论才会发生。但“自行优化“和”自私“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一个足够多的人群都在自行优化出行路线,那么所有出行者的的出行时间就被莫名其妙的全局优化了。 纳格尼说:“我觉得,因为交通流量的高需求,出行经过某条特定的路就会增加很多出行时间(因为交通网络的设计和其拓扑结构),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在出行时换条路线走走,所以就到达了这个“均衡临界点”,而本来是该布雷斯悖论起作用,结果却正好相反。出行者们也发现了这种“群众的智慧”,当交通流量需求更高的时候,某些十字路口甚至没啥车”。 纳格尼还解释到,和布雷斯悖论相反的结论也是正常的:当交通流量需求足够低的时候,布雷斯悖论就不再成立了。 纳格尼说:“也有其他人研究了交通需求量非常低时候的情况”纳格尼先前的研究也对关于该情况的分析做出了贡献,“布雷斯悖论问题中的新路是设定为吸引人去走,那么在低交通流量需求下,所有出行的人都会

IEC软件国际标准中文翻译版

微软中国 IEC 62304 医疗器械软件软件生存周期中文翻译版 旭东 2011-11-7 Monday

国际标准 IEC63240 第一版 2006年5月 医疗设备软件——软件生命周期程序 刊物编号 从1997年1月起,所有刊物都以60000系列命名发布。例如,IEC34-1现在是指IEC60034-1。统一版本 现在,IEC的刊物以同一版本出版。例如,版本数字1.0, 1.1, 1.2 分别指的是基础版,基础版与第一次修改版的合并,基础版与第一次、第二次修改版的合并。 关于IEC刊物的更多信息 IEC刊物的技术内容是被控制在IEC不断地检查之下的,从而保证其中内容反映了当今科技。与此出版物相关的信息,包括它的有效期、新版本、修改处以及勘误处是可以出现在刊物目录中的(见下文)。有关正在思考和正在研究中的主题信息(该工作是由技术委员会承担的,他们准备了刊物)以及发布刊物的列表,也可以从如下渠道查询: IEC网站:www.iec.ch IEC刊物的目录:

IEC网站的在线搜索功能(www.iec.ch/searchpub)使得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标准来搜索,包括文本搜索、技术委员会搜索以及出版日期搜索。在线信息包括最近出版刊物,撤回信息,被替换的刊物以及勘误之处。 IEC新出版刊物 最新出版物的摘要(www.iec.ch/online news/justpub)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查询。欲获得更多信息,请与客户服务中心(见下文)联系。 客户服务中心 如果您有任何有关此刊物的疑问或者需要更多帮助,请与客户服务中心联系。 电子邮件:custserv@https://www.360docs.net/doc/f710892888.html, 国际标准 IEC63240 第一版 2006年5月 医疗设备软件——软件生命周期程序 版权-版权所有 未经出版商书面许可,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不可以以任何形式和方式被复制或使用,包括以电子或者机械的方式影印或者微缩拍摄。

专业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详细翻译技巧)

英译汉几个常见问题如下: 1)英译汉时语言组织不符合中文的讲话习惯。在不改变原文绝大部分意思的情况下,不需要字对字或者严格遵守英语语序,在获得原句含意后务必采用中文的思维将译文写出。要求是在读着看过译文后,不能让读着感觉到文章是翻译而得的,即不能留有丝毫翻译的痕迹。 2)英译汉时译文上下文的用词不一致。尤其是学术文献或论文的翻译,除了学术用语和专业用语需要准确,更重要的是全文上下文中同一个词或者短句翻译出的用词或短语必须一致。例如一开始将control panel翻译为“控制面板”,那么全文都不得改变这个译法。 3)英译汉时用词过于口语化。除了剧本,台词,字幕等需要口语化用词的翻译稿件以外。其余大部分翻译,例如文献,论文,合同,申请书,标书等,用词尽量书面化。例如“weight”在统计学和分析学中不可翻译为“给予数值”,必须翻译为“赋权”,两者意思相近,但是采用后者。 4)英译汉时词汇含意理解产生偏差。这是死记单词造成的后果。翻译中,在无上下文的情况下,除非是专有学术名词(例“diabetes”基本上永远都是糖尿病的意思),其余的单词很难说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只能说某个词大概是对照中文某个词的感觉,但是决不可死认一个意思,死认单词意思造成翻译不通、翻译错误等。当然也不能糊译,不能为了使句子翻译通顺而胡编一个意思。 5)英译汉时英语长句中的意群划分有误。原版的英语资料中长句较多,往往40-50个词之间没有一个标点,修饰成分和意群划分的错误会导致理解错误和翻译错误。原则上,英语中的各类从句,特别是状语从句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没搞明白其修饰对象就会错译。 汉译英几个常见问题如下: 1)汉译英时字对字翻译。这是翻译中最致命的错误,很多人以为认识对应的英语单词或者知道对应的英语单词,这句话才会翻译。其实不是,原则上四千词汇量就能解释大部分英语单词的含义,只不过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用简单词汇造句去描述或解释高难度单词。 2)汉译英时中式语序。何谓中式语序,即以“主+谓+宾”为主的句型。这种句子写多了,一旦遇上长句或者语法功能上缺少成分的句子就懵了。所以必须多读,多了解原版英语的句子是如何写的。 3)汉译英时短句太多。这里并不是指写英语短句不好,在考试中建议写短句,这是为了避免语法错误,当然也不要太短了。在较为正式的或专业性强的文本中,汉译英在必要时需要翻译成长句。例如不久前的某论文中的一句:筛选出对靶基因干扰效率最高的 HER2-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成功包装成病毒去感染SKOV-3细胞而后在体外进行实验的结果显示Her2/neu的siRNA慢病毒载体可以显著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并使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明显受抑。因此,熟练掌握各类从句的写法和作用很重要。 4)汉译英时英语词汇词义辨析不清而导致误用,用词不准。大部分人的翻译习惯是,凡是中文有英文的对应单词,就二话不说直接用,其实这个是不对的。很多同义词意思相近,用法和所用的语境场合完全不同。例如“base”“basis”“foundation”,意思几乎相同,但是用法完全不同。尤其是学术文章,误用就导致歧义。 5)汉译英时逻辑混乱结构不清。汉译英中的逻辑和语句结构相当重要。逻辑混乱,即译文毫无章法,思绪混沌,不知所云。结构不清,即英语的从句或其他成分在句中的位置胡乱摆放,进行翻译的人员自然是清楚的指导这些英语句子的含义,因为是看着中文翻译过来的,想不知道中文含义都难,但是没看过中文的读着就会因此而看得云里雾里,从而导致读者难以理解译文。

论翻译的原则

摘要: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关键词:信守内容意旨;遵从译语习惯;切合语体语域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 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与“并世译才”的林纾相比,严复所译的书总共不过八九种,而在其所译的这八九种书中,只有《群学肄言》、《原富》、《群己权界论》和《社会通诠》四种“略近直译,少可讥议”,④此前“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⑤此后“中间义忄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文与否,所不论也”。⑥严复虽然提出“信、达、雅”,但他本人并未完全履行。 严复是在译介西学的时候提出“信、达、雅”的,因此“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完备与否,必须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审视,不能简而单之地就事论事,从而忽视严复“辛苦辶多译之本心”。 严复“窃以谓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⑦于是,从“达”来看,洋务派和传教士翻译的书“不合师授次第”,“不合政学纲要”,有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因而“非命脉之所在”。相比之下,“新西学”的命脉之所在则是“维新”,即运用进化论、天赋人权来反对天命论、君权神授论,用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来论证无神论,从而“开民智,强国基”。正是“于自强保种之事”,严复才“反复三致意焉”。从根本上说,严复的“辛苦辶多译之本心”是“取便发挥”,其所谓“达旨”是“旨”在“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的“民权平等之说”、“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学说和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 从“雅“来看,严复以“雅言”来“达旨”是“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因为当时的白话远未成熟,饱读先秦诗书,受古文的熏陶而成积习,摇头晃脑地读起古书来连平仄也都留心的老夫子大抵不常接触“利俗文字”,对“利俗文字”的运用不像对古文的运用得心应手,但又要

国际翻译标准翻译项目通用指南ISOTS11669Translationprojects—Generalguidance详解

国际翻译标准《翻译项目通用指南》 (ISO/TS 11669 Translation projects —General guidance) 下面的通用标准是翻译时所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 实际的项目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翻译规范, 这些规范的优先级高于通用标准。 一、准确性 在软件翻译中,准确性体现在两点:忠实原文+ 翻译一致性。 忠实原文: A.所有内容要准确翻译,严禁出现漏译和随意增删(注:科技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日常语言,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指标)。 B.公司专有名称及产品名称(如Microsoft,Microsoft Access for Windows)如有错译、错字或拼写问题,视为严重错误。 C.支持信息要准确。英文原文一般会提供国外的技术支持信息。翻成中文时一般要改为国内的支持信息(最新情况请要产品组确认)。 翻译一致性: A.同一文档相互参考的标题、术语和词条等要保持一致。 属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档间的相互参考要保持一致(注: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要对此进行规范)。 C.章节标题、产品名称、手册名称、帮助主题/跳转文字(jump)、脚注、图表及表格等翻译都要正确且前后一致。 二、词汇 a)大多数客户都有自己产品的专用词汇表。但也有少数客户未指定词汇表,此时要按照行业习惯表达进行翻译。 b)Microsoft词汇表是行业比较标准的词汇表,如果没有专用参考词汇,我们大多要依据该词汇表。Microsoft 词汇集成在数据库(定期更新)中。 c)有些词在微软提供的词汇表中有多种翻译:此时要根据产品选择最确切的翻译。 d)所有未在微软词汇表中提供的技术性词汇,必须采用业界通用的翻译,最后要向客户确认。 e)手册和帮助中的UI 词条要与软件产品一致。 三、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是对中文语言的一般要求。 a)软件翻译是将其他语种的软件版本翻译成中文,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有关社会与文化差异的用语。由于社会与文化差异或政治原因,这些用语在中国使用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或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和习惯,甚至不合法。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考“工作指南”Notes 数据库中的“社会与文化差异的处理”! b)根据软件本地化的行业习惯,译文在用词和语气方面要避免歧视性内容。例如,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政党、国籍、地区和贫富的歧视,以及对身体残疾者的歧视(注:正确表达一般是,残障人士、听力有障碍人士、视觉有障碍人士或行动有障碍人士等)。 c)译文要遵循中文句法和习惯表达,语言要通顺。请始终牢记,我们的服务对象

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一)确定主语, 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 主语突出, 除省略句以外, 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 句法重形合, 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 以免结构混乱, 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 主题突出, 主语不突出; 句法重意合, 指代关系在形 式上不明显。在篇章中, 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 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 需要读者用心识别。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 确定主语, 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例如: (1)Nightfall found him many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作主语, 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 不自然。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 因而正确的翻译是: 夜幕降临时, 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又如: (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 '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这句话可译为: 众所周知, 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原文主语是“ 2003”, 但译文没有以“ 2003”作主语, 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 作主语。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 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 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英美人强调客观, 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 语气较为委婉、间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点, 强调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常用人作主语, 主语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英汉翻译时, 所确定的主语是否恰当, 必须考虑译文是否符合汉族人民的思维模式。例如: (3)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这位曾使全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自己却饱经辛酸。) (4)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从来没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例 3 英文用抽象名词bitterness 作主语, 汉语却用“这位曾使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作主语; 例 4 英文用形式主语it 作主语, 汉语用“她”作主语,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例 4 意思是: 这种念头从来没有闪过她的脑际。原句当然可以说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t he is a dishonest man. 但

翻译中的英汉八大不同解析

翻译中的英汉八大不同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 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 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孩子们可以和装有性格芯片的娃娃一起玩耍;内嵌性格装置的电脑将被视作人们工作上的伙伴而不仅仅是工具; 休闲时, 电视机还能满足人们嗅觉感官的需求——那时, 数码时代就已经到来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 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 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 and 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 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 法治” 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 人治” ,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中医术语翻译的国际标准与文化传承

中医术语翻译的国际标准与文化传承 近期,千华翻译公司翻译了一批中医文献,现将我们搜集的部分有用的资料共享如下: 2007年1O月,世界卫生组织(WH0)西太区颁布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Terminologies 011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Region)。这一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医术语翻译的规范化进程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这一标准也将有助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传统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传统医学发展的里程碑”。然而,从学科自身发展角度而言,这一新的国际术语标准并非一成不变,WHO有关官员表示在今后实践中将对此标准不断修改与完善,使术语的翻译能更准确地将中医文化体现出来。现从经络部分就中医术语的翻译和文化传承进行粗浅探索。 1 WH0西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经络部分的翻译和文化传承 1.1 十二经脉的翻译与文化传承:十二经脉是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而命名的。WH0西太区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将十二经脉的翻译如下: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LU);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meridian(LI);足阳明胃经:stomachmeridian(ST);足太阴脾经:spleenmeridian(SP);手少阴心经:heartmeridian(HT);手太阳小肠经:small intestine meridian(SI);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meridian(BL);足少阴。肾经:kidlleymeridian(KI);手厥阴心包经:pericardium meridian(PC);手少阳三焦经: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TE);足少阳胆经:gallbladder meridian(GB);足厥阴肝经:liver meridian(LR)。从上述翻译中可以看到,WH0西太区在翻译这些术语时,主要是由“脏腑名称”+“经脉名”构成。这种方法简便、方便交流,但这样翻译明显有遗漏。如“lung meridian(LU)”的翻译中,看不到“手太阴”的翻译。《灵枢·经脉》中对十二经脉的命名采用“脏/腑+手/足+阴/阳+脉”的形式命名。该命名形式,主要是在继承和保留“手/足+阴/阳+脉”格式的基础上,将脏腑名置于手足阴阳之前,增加了脏腑的元素,体现了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的融合。所以,我们看到每一经脉的名称均依据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器的名称和阴阳属性命名。为了准确、毫无遗漏的传递这些术语信息,笔者建议应以“脏或腑+经脉名称+of+手或者足+阴阳”的格式翻译,具体如下: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hand.taiyin(LU);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hand.yangming(LI):足阳明胃经:stomach meridian offoot.yangming(ST);足太阴脾经: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SP);手少阴心经:heartmeridian ofhand.shaoyin(HT):手太阳小肠经:small intestinemeridian ofhand.taiyang(SI);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of foot.taiyang(BL):足少阴肾经:kidney meridian offoot.shaoyin(KI);手厥阴心包经:pericardium meridian ofhand-jueyin(PC);手少阳三焦经:sanjiao meridian ofhand.shaoyang(SJ);足少阳胆经:gallbladder meridian offood—shaoyang(GB):足厥阴肝经:livermeridian offood-jueyin(LR)。采用这样的格式英译十二经脉名,能够完整体现中医对十二经脉命名的全部信息。 另外,三焦的英译也与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不合。WHO西太区在《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将“手少阳三焦经”译为“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TE)’这里涉及一个很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术语“三焦”的翻译。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既是对人体胸腹部位及其所藏脏腑器官目的划分,又是对人体某些功能系统的概括。三焦分上、中、下三焦,主要

古老的悖论_可译与不可译

作者简介:杨衍松(1935— ),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俄汉语言文化对比收稿日期:2000.03.15 2000年第9期 总第13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9Serial №137 古老的悖论:可译与不可译 杨衍松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提 要:翻译是一个充满悖论的领域。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就是其中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的命题。这一悖论既导源于 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同时又植根于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矛盾与困难之中。 关键词:悖论,可译性,不可译性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field full of paradoxes and translatability or untranslatability is one of them.This paradox originated in idealistic agnosticism ,and also rooted in the inevitabl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nd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K ey words :paradox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9-0051-03 纵观几千年中外译史,众多的译论家从不同的观点与视 角出发,总结翻译的经验,描写翻译的过程,揭示翻译的实质,详述翻译的得失,探讨翻译的规律,也就形成了关于翻译的不同的界说、模式与学派。他们对于翻译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困惑与无奈,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互补互济或者针锋相对的妙论或悖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翻译理论史实际上就是对翻译这一充满矛盾的语言与文化的奇异活动的一场漫长的论战。 翻译是一个悖论迭出的领域。在诸多悖论中,可译与不可译是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的命题。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不容置辩地证明:翻译在增进不同民族的了解与交往,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促进民族语言的丰富与发展,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等等方面,起着无法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如此,古今中外仍有不少的学者、作家或思想家,甚至于本人就是译著等身的翻译家,却对翻译的真实性表示这样或那样的怀疑与困惑,甚至断然否定可译性的论断。 考察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关于翻译的种种悖论,实际上就是对人类思想史的一种解读。古代意大利的先哲们曾经断言说“翻译者即叛逆者”,开不可译论之先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1266—1321)在《飨宴》里首次提出文学作品不可译的见解,认为“任何富有音韵和谐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破坏其原有的全部优美与和谐”。16—17世纪之交,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在《堂?吉诃德》一书中,借主人公之口把翻译比喻为从反面观赏佛拉芒毯,图案轮廓固然可见,但是正面那清晰、平整与斑斓的色彩则全然不见了,从而道出了作家对翻译的真实性的明显的怀疑。类似的 观点也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们那里获得了回应。伏尔泰(1694—1778)曾经说过:“翻译,增加一部作品的错误并损害它的光彩。”而狄德罗(1713—1784)则表示,各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使翻译原则上不可能,因为“某种语言独有的境界本身即语言的精髓,总是要失掉的。”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1767—1835)说:“在我看来,任何翻译毫无疑问都是试图完成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每个译者必然要撞到两个暗礁中的一个而碰得头破血流;或者过分囿守原作而损害本国人民的审美习惯和语言,或者过于照顾本国人民的特点而损害了原作。要找出某种折衷的办法来不仅困难重 重,而且简直是不可能。”([1]Фёдоров,1983,31)可以说,这是 比较完整而详尽地表述不可译论的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另一位德国语言学家兼翻译家施莱格尔(1767—1845)则更为直截了当地说:“翻译好比一场拼死拼活的决斗,最后遭到失败的若不是译者,就一定是原作者。”19世纪的俄国语言学家波铁尼亚(1835—1891)认为,由于不可能翻译各个词的全部意义和形态特征,因而也不可能翻译这些词的组合。而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更是一语惊世,说“翻译好比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实”,把翻译的形式与内容、通顺与忠实之间的矛盾全然对立起来。 还有一些不可译的论点是针对译诗而言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1792—1822)断然否定诗歌的可译性。他说:“译诗是徒劳的,把一首诗作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犹如把一束紫罗兰扔进坩埚里,试图由此欣赏到它们原有的色调

(论文)论翻译的原则-外语翻译1_070425121009

(论文)论翻译的原则-外语翻译 摘要: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关键词:信守内容意旨;遵从译语习惯;切合语体语域 Abstract: Transmigration, an abstract whole at large, is too good to be practical and such concrete subwholes und er “good translation” as fidelity to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in content and intention, grammatical normality, and lexical appropriateness are more workable as cardin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fidelity; grammatical normality; lexical appropriatenes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 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 —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 —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 —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 —“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与“并世译才”的林纾相比,严复所译的书总共不过八九种,而在其所译的这八九种书中,只有《群学肄言》、《原富》、《群己权界论》和《社会通诠》四种“略近直译,少可讥议”,④此前“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⑤此后“中间义忄旨,则承用原书;而所

国外标准翻译管理办法

前言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国外标准的管理按本标准执行。本标准由综合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综合技术部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由企业管理部平衡审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翠华。 本标准属于首次发布。

Q/QCG 02000-***-2010 国外标准管理办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使用的国外技术标准的收集、翻译、审核、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齐轨道装备公司。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仅适用于本标准。 2.1国外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外的一些技术法规。 2.2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讯联盟(ITU)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1)定的标准。 2.3国外先进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国际性组织、区域性组织、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通行的团体以及国际知名企业所制定的标准。 2.3国外技术法规:在产品招标时合同规定的产品特性或与其有关的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并强制执行的文件。3职责 3.1综合技术部 a)负责管理购买国外技术标准的费用,统一购买国外标准; b)负责国外标准的归档、文本管理,受控。 3.2技术中心 a)负责国外标准的信息收集;

b)负责国外标准的翻译、校对、审核及译文的归档; c)负责AAR标准的购买、翻译、校对、审核及译文归档。 3.3其它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本专业所需国外标准信息收集,负责提供本专业国外标准的购买渠道。 4国外标准的收集 4.1专业主管部门提出标准需求报告单,专业主管部门提供购买渠道,综合技术部统一购买; 4.2专业部门也可自己购买,到综合技术部归档,统一管理,综合技术部统一报销费用。 4.3技术中心定期浏览AAR协会会员网,向专业主管部门和综合技术部提供最新的AAR标准目录,根据需求购买。 4.4技术引进中时外方提供的技术标准,专业部门要定期提供给综合技术部,统一管理、发放。 4.5出国考察、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等获得的国外标准,专业部门要定期提供给综合技术部,统一管理、发放。 4.6综合技术部定期在各级标准网站收集国外先进标准。 5国外标准的翻译和审核 5.1国外标准翻译 a)翻译流程:综合技术部将收集的国外标准提交技术中心,并填写登记表(见表1),技术中心翻译后,将审批后的翻译稿及原告返回综合技术部,综合技术部签收后,受控、发放; b)因为各种原因技术中心没有能力翻译的国外标准,由技术中心统一委外; c)翻译要求:翻译不属于采标,技术标准的翻译要采用直译,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