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度和分级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度和分级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度和分级

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分型(Frank 1976):

1、基质型

2、纤维肌肉型

3、肌型

4、纤维腺瘤型

5、纤维肌肉腺瘤型(最为常见)

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期:

I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逐渐发展,夜间尿频是主要症状,影响患者睡眠休息,膀胱逼尿肌尚能代偿,能将膀胱内尿排空,残余尿量小于50ml;

II期:尿频、排尿困难加重,膀胱逼尿肌代偿功能逐渐失调,不能将膀胱内尿完全排尽,残余尿量逐渐增多,可达500ml,超过膀胱容量本身;

III期:膀胱逼尿肌的代偿能力几乎降到零,膀胱极度膨胀,下腹部可摸到肿块。残余尿量超过500ml,甚至可达1000~2000ml。排尿呈点滴状,尿液随时自行溢出,夜间更甚。本期可有肾功能不全表现。

前列腺增大程度(两种分度方法)

1、上海王义人分法:

正常:栗子大小

一度肥大:鸽蛋大小

二度肥大:鸡蛋大小

三度肥大:鸭蛋大小

2、Rous提出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分度及估重法:

一度增大:腺体大小为正常的2倍,中央沟变浅,估计重量为20~25g;

二度增大:腺体为正常的2~3倍,中央沟近乎消失,估重为25~50g;

三度增大:腺体为正常的3倍,手指刚能触及前列腺底部,中央沟消失,估重为50~75g;四度增大:腺体超过正常4倍,手指已不能触及前列腺底部,一侧或两侧的侧沟因腺体增大而消失,估重为75g以上。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判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

轻度症状:0~7分

中度症状:8~19分

重度症状:20~35分

前列腺的细胞、上皮、腺体和间质的非同步性生长和分化,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基本组织特征的生物学基础;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结节的演化,来源于两种基本结节,即腺性基本结节和间质基本结节。腺性基本结节的腺体生长方式具有趋中心性特征,腺性结节中的周边腺管的向中心侧上皮细胞增生明显大于外周侧上皮细胞。间质基本结节是由肌成纤维细胞,纤细的和圆形的血管构成,间质基本结节能够向平滑肌的方向分化,促使结节周围的腺体增生,并吸引腺体向间质结节中生长。

前列腺增生用什么消炎药

前列腺增生用什么消炎药?我是2010年6月患前列腺增生的,先后到各大医院治疗,但症状总是时好时坏。我先后到各地用各种方法治疗1年多。前列腺炎本身就有“治疗难,易反复”的特点,真的是逼得我焦头烂额的了,没办法,后来索忄生就不治了,后来上网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的看这方面的信息。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做“【易列宝贴剂官网】”的治疗前列腺炎的网站,就打他们的咨询电话进去咨询了,听他们的主治医师讲解,后来就订购了1个疗程,贴了半个月后发现小便时候尿的很顺畅,很有冲击力,不再像平时那种滴滴答答的跟下雨似的,从来没有感觉如此的顺畅,一个月后忄生生活也开始正常起来,又和老婆做了一次,这次我们足足做了20分钟,事后老婆说她也来高--潮了,还问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强大,哈哈,我心中暗喜……很感谢易列宝贴剂,当然,提醒的是日常作息起居要规律,不过劳,日常护理做好。|; 来自济南的刘先生56岁了,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尿等待半年、会荫部不适,近期夜尿增多、夜尿3--4次,曾在县、市级等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炎,经西药、前列腺按摩、热水坐浴等均无明显效果,查体:冈诊前列腺Ⅱ增大,质硬、压痛(+),中央沟消失,冈门括约肌无松弛。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常规卵磷脂体25%,白细胞18-20个/HPF。B超检查:前列腺4.2x3.1x2.9cm,膀胱残余尿30ml。 在医院输过液、吃过药,效果不明显,因为刘先生平时注意医药安全方面,所以那些富含抗生素的西药很少用,害怕有副作用,就一直在网上找中成药进行治疗。后来也是在网上查看,感觉易列宝贴剂不错,就贴了易列宝贴剂1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排尿方面的一些症状就没了,就又订购了一个疗程的,贴了完会荫不适就消失了,而且小便的时候很顺畅,很有力,早晨还出现晨勃现象。2个月后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100分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用于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方法为(D) A.直肠指诊 B.超声 C.尿流率检查 D.上述都可以 2.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很多,常用的药物有(D) A.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O B.5a还原酶抑制剂 C.植物类制剂 D.上述都正确 3.5a还原酶抑制剂是通过在前列腺内阻止塞酮转变为有活性的双氢塞酮,进而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一般在服药3个月左右见效,停药后症状不易复发,无需长期服药。(B) A正确 B.错误

4.对于前列腺增生说法错误的是(C) A.发病率在60岁时大于50% D B.发病率在80岁时高达83% C.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已明确 D.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不明 5.激光治疗:Nd-YAG激光有接触性、非接触性和组织内插人等方式,疗效不十分理想。目前应用铁(Ho)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A) A.正确 B.错误 6.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B) A.充溢性尿失禁 O B.夜尿和尿频 C.肾功能不全 D.上述都正确 7.对于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非那雄胺说法正确的是(B) A.a受体阻滞剂

O B.5a还原酶抑制剂 C.解除排尿困难的动态因素 D.起效快 8.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明显梗阻者一般不需处理,可观察等待A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当BPH导致以下哪些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ABCD) A.反复尿猪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猪留) B.反复血尿,5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效 C.反复泌尿系感染 D.膀胱结石 2.手术治疗途径有(ABCD) A.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B.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C.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D.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三类药物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三类药物 *导读:现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颇多,有药物治疗,也有手术治疗,但一般说来,对于病情不重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药物治疗仍是首先选用的方法。 前列腺是位于男性膀胱颈下方,包绕尿道的一个腺体,它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组成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早期症状多为夜尿增多、排尿时间延长,进一步发展有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射程不远、淋漓不尽,病情严重时会尿失禁、尿潴留,最终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现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颇多,有药物治疗,也有手术治疗,但一般说来,对于病情不重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药物治疗仍是首先选用的方法。目前,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称-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如高特灵、呱唑嗪等,其作用原理是阻止神经传递介质肾上腺素和受体结合,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前列腺及膀胱颈的平滑肌,降低其张力,使尿道平滑肌松

弛,改善排尿受阻症状。这类药物起效快,一般用药3~5天,80%的患者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者,选用高特灵既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又能降血压降血脂,一举两得。但这类药物不能使增生的前列腺缩小,长期使用会出现耐受现象,副作用也较多。有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还可能会有心功过速、鼻塞等副作用。 第二类,称为5-还原酶抑制剂,如保列治。其作用原理是降低体内雄激素双氢睾丸酮的合成水平,使这一和前列腺增生有关激素水平下降,达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目的。临床观察表明,应用保列治能缩小前列腺体积,增加尿流量,改善排尿受阻症状,且副作用小,但最大疗效需在用药半年后才出现,停药后症状会复发,维持疗效需长期用药。但若保列治与-肾上腺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能获得协同作用,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 第三类,是植物药,优点是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中一类是植物类制剂,如保前列、护前列、通尿灵等,它们含植物固醇,能干扰腺体的前列腺素合成和代谢,降低性激素结合蛋白浓度,且有利尿、杀菌、抗炎、减轻前列腺腺组织充血的作用,因而具有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的作用。另一类是花粉类制剂,如

保列治与普适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保列治与普适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摘要:目的:观察保列治、普适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特点。方法:选 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两组,分别服用保列治和普适泰,在不同时间进行I-PSS 评分、前列腺体积及膀胱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半年,保列治使前列腺 体积缩小明显高于普适泰,普适泰早期改变症状明显优于保列治。结论:保列治、普适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选择各自的适应症,疗效更加确切。 关键词:保列治;普适泰;前列腺增生症;治疗 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两年选择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服用保列治和普适泰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在58—84岁,平均年龄77.1±3.1岁,出现前列腺增生症状时 间1—36个月,排除前列腺肿瘤,均符合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标准。 1.2方法与结果 观察患者以下几方面的改变,即I-PSS评分,前列腺超声体积,膀胱残余尿量等几方面进 行评估,以及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具体方法为用药前、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 个月分别进行测定。 用药3个月、6个月及1年后P-ISS评分、残余尿量均减小,测值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 差异,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用药6个月及1年后前列腺体积缩小,保列治组明显优于普适 泰组,测值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保列治12个月中阳痿1例,性欲下降2例,乳房增大2例。 普适泰12个月中没有发现一例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2结论 保列治服用6个月后,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近21.38%,1年缩小23.82%从而改善梗阻症状,但是服药早期症状改善差,副作用发生率为10%;普适泰服用1周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6个月后前列腺体积缩小约10.52%,1年缩小12.49%,残余尿量及尿流率客观指标均向 好转发展,对于治疗轻、中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效果良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3讨论 前列腺是受到二氢睾酮刺激而终生生长的腺体,二氢睾酮是通过5-α还原酶催化睾酮而产 生的,非那雄胺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强有力的2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它可阻止睾酮向二氢 睾酮转化,使睾酮水平保持正常,减少血液和前列腺中的二氢睾酮,从而阻断其作为雄性激 素刺激前列腺细胞增生且凋零加快,致使缩小前列腺体积【1】。且其对雄性激素受体没有 亲和力。有报道,其副作用为阳痿3.7%,性欲下降3.3%,射精量下降2.8%,乳房增大,脱 腋毛、阴毛及PSA指标下降等副面作用,总副作用发生率为16.1%【2】。 普适泰为植物制剂,由瑞典裸麦花粉提取而成,它100%破壳,又去除过敏原。有效成分 为P5(阿魏酰γ-丁二胺)70mg,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3】;舒张尿道平滑肌【4】。EA10(植物甾醇)4mg,抑制内源性炎症物质合成【5】],从而抑制前列腺炎症反应,故具有抗 炎抗水肿作用;阻断双氢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减少双氢睾酮刺激前列腺,使前列腺细胞 增殖减慢凋零加快,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6】。因此为三重功效。研究表明全球安全评 价99%以上的病人耐受良好,副作用小,无明显不良反应【7、8】。 笔者认为,保列治作为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良药,并非适用所有患者,筛选超生前列腺 增生明显的轻中度患者最佳,早期需要同时服用α受体阻滞剂,舒张尿道平滑肌减轻梗阻, 从而缓解症状,排尿顺畅。前列腺体积增加不明显症状明显的患者,尤其前列腺体积小于25克,但梗阻症状明显者,最好使用普适泰,可单一用药,因为,它有抗炎抗水肿、舒张尿道 平滑肌以及缩小前列腺体积三重功效。 男性前列腺随年龄而增长,终生不停地增生,致使压迫前列腺部尿道,从而出现下尿道梗

前列腺增生3种常用治疗药与10种慎用药

前列腺增生3种常用治疗药与10种慎用药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患者常见病,60岁患病率大于50%,80岁高达83%。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是尿频和夜尿增多,随着病情的加重,可逐渐发展成为尿潴留。有不少药物会诱发和加重尿潴留,如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在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时,应注意这些药物对其泌尿系统的影响。 1 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药 1.1 α1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α1受体,减轻前列腺张力和膀胱出口梗阻,达到减轻患者症状目的。包括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和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用于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这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虹膜松弛综合征等。 1.2 5α还原酶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DHT 的含量,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尿路症状。常用药有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Ⅰ型和Ⅱ型5α还原酶双重阻滞剂度他雄胺。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前列腺较大和/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升高的中重度、进展风险高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性欲低下等。 1.3 M受体拮抗剂M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膀胱,阻断乙酰胆碱与介导逼尿肌收缩的M受体结合,抑制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从而改善膀胱储尿功能。目前的药物有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可用于无明显的梗阻症状,以储尿期癥状为主,残余尿量无明显增加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便秘、头痛与视力模糊,心率加快和认知障碍,尿潴留等。 2 前列腺增生慎用药 2.1 常用感冒药氯苯那敏是许多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抗组胺作用之外,也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可增加前列腺患者的排尿困难。 2.2 抗过敏药异丙嗪、茶苯海明、苯海拉明等,均会增加排尿困难,可改用阿司咪唑治疗。 2.3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有一定的M 受体阻断作用,可引起排尿困难。 2.4 抗抑郁药丙咪嗪、多塞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等,同氯丙嗪一样,有M受体阻断作用,会诱发尿潴留。

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ic Hypertrophy,BPH)是老年性常见病。临床治疗药物较多,现将临床常用的四种药物:特拉唑嗪、阿呋唑嗪、普适泰、非那雄胺、坦洛新及坦索罗辛的疗效及作用特点加以比较,从而加以指导临床用药。 一、作用机理 1、特拉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具有松弛膀胱和前列腺平滑肌的作用,可缓解良性前列腺肥大而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状。 2、阿呋唑嗪:是一种喹唑啉类衍生物,是神经突触后膜α1肾上腺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作用于前列腺、尿道及膀胱颈的平滑肌,降低其张力,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的相关症状。本品对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没有不良影响。 3、普适泰:特异性地阻断雄性激素二氢睾酮以及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合成,阻止受体作为转录因子发挥作用,从而抑制前列腺细胞增生,达到治疗目的。本品3个月起效,6个月达最佳疗效。 4、非那雄胺:是一种合成4-氮甾体激素化合物,为特异性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外周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中二氢睾酮水平。抑制前列腺增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临床症状。可以降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本品起效慢,长期用药效果更佳。 5、坦洛新:可选择性阻断α1受体亚型α1A受体,对尿道、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平滑肌具有高选择性的阻断作用,使平滑肌松弛,尿道压迫降低,降低尿道内压曲线中的前列腺压力,而对节律性膀胱收缩和膀胱内压曲线无影响。 6、坦索罗辛:是长效交感神经α1受体亚型α1A的特异拮抗剂,可以超选择地阻断膀胱颈、前列腺体及被膜平滑肌受体,减少下尿路阻力,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 二、用法用量 1、特拉唑嗪:推荐剂量为2mg/次,qd,睡前服用。 2、阿呋唑嗪:5mg/次,bid 。疗程12周,建议首剂量在睡前服用。通常成人的常用剂量为一次1片(2.5mg),一日3次,老年患者起始剂量每日早晚各1片,最多增至一日4片(10mg)。肾功能损伤患者:起始剂量应一次1片(2.5mg),一日2次,随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轻度及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起始剂量应一次1片 (2.5mg),一日1次,随后根据临床反应增至一次1片,一日2次。 3、普适泰:1片/次,bid,疗程3~6个月,可在进食时或单独服用。衰老或肾功能不全者无需改变剂量 4、非那雄胺:推荐剂量为5mg/次,qd,空腹服用或与食物同时服用均可,疗程12周。 5、坦洛新:推荐剂量为0.2mg/次,qd,饭后服,根据年龄、症状的不同可适当增减。疗程12周 6、坦索罗辛:推荐剂量为0.2mg/次,qd,饭后服,根据年龄、症状的不同可适当增减。疗程12周 三、治疗效果

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

治疗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 一、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淫羊藿又称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等。 【气味】性温,味辛,入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肾壮阳,用于肾虚阳痿遗精 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祛风除湿,用于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淫羊藿可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坚筋骨。 单方治病早泄、遗精:淫羊藿200克,剪碎,晒干,水煎服,或用开水泡服,每日3次。 本草附方治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日,常饮服。 治虚火牙痛:用淫羊藿煎汤,不时漱口,很见效。 二、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具有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三、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黄芩属。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 【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四、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少、尿线变细、尿流中断、尿等待、排尿不畅、尿不尽、甚至尿闭等症。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 (1)病史: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排尿不畅、尿不尽等症时应考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遗尿、膀胱区疼痛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3)主要体征:直肠指诊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中央沟变浅或者消失。 (4)辅助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超声检查、残余尿量超声测量、尿流率测量。 (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补充参考文献

(二)证候诊断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基于肾虚瘀阻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专家共识》[3]。 1.湿热蕴结证: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或涩痛,或小便不通,少腹急满胀痛,口苦口黏,或渴不欲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气滞血瘀证: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少腹急满胀痛,舌质淡或紫黯,脉弦或涩。 3.脾肾气虚证: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4.肾阴不足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或五心烦热,尿少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5.肾阳亏虚证: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爽,排尿费力,或尿溢失禁,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肢寒怕冷,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6.肾虚瘀阻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无力,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伴腰膝酸痛,小腹胀痛,舌淡紫苔白,脉细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推荐方药:八正散加减。常用药物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山栀子、大黄、灯心草、四季红、三颗针、大风藤、荚蓉叶、川木通、金钱草、野菊花等。或使用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针刺治疗:取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丰隆、阳陵泉。针刺方法用泻法,留针5~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行瘀散结 推荐方药:沉香散合代抵挡丸加减。常用药物沉香、石韦、陈皮、乌药、王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试行版) 第一篇基本知识 一、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二、流行病学 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2],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1]。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BPH相关症状[4]。 三、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5]。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1]。 四、病理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1]。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间质数量的相对减少。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有丰富的G受体,尤其是αl受体[6-7],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道阻力。 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胱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

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 一、意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脱出口梗阻(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 二、流行病 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LUTS。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的BPH相关症状。 三、病因学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率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问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闯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四、病理 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 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 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问质细胞数量的相对减少。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罔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脱颈部有丰富的α受体,尤其是αl受体,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 道阻力。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脱膨出从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外科包膜两者有明显分界。增生部分经手术摘除后,遗留下受压腺体,故术后直肠指诊及影像学检查仍可以探及前列腺腺体。 五、病理生理改变 BPH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脱离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随着膀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其主要原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进展(精)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陈凌武作者单位: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许多有症状的BPH 患者首选药物治疗,待药物治疗无效时,患者已高龄并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前列腺体积也明显增大[1]。对于这些患者,传统的外科手术干预如开放前列腺切除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的并发症相对较高。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并对小到中等的腺体采用TURP这一金标准提出了挑战。下面作者就BPH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 双极技术 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单极电切,电流从电切环与贴附在患者皮肤的地线电极流过,增加了诸如皮肤灼伤、深部组织过度热灼、神经损伤、神经刺激(如闭孔神经反射)、心脏起搏器失灵[2]等风险。此外,传统的TURP需要非电解质的低渗灌注液,如果被大量吸收,可能导致TUR综合症。 1.1 双极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Bipolar TUVP) 双极TUV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两极之间的电流在组织表面产生汽化层。在汽化层蓄积的高能量释放入与其相接触的组织内,引起组织汽化。灌注液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减少了TUR 综合症的发生,同时减少了组织周围热损伤、皮肤灼伤、心脏起搏器失灵等风险[3]。在TUVP与TURP的若干比较中[4,5],两者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和术后血钠水平无显著差异,在随访3~12月后亦未发现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有差别。 1.2 双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Bipolar TURP) 双极TURP与双极TUVP效果相似,学习曲线短。 与单极TURP相比,双极TURP出血少,因用生理盐水灌注,无TUR综合症发生,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尿痛、尿路刺激症状少,但尿道狭窄率较高,可能与电切镜鞘较粗、电极回路类型不同和电流密度较高有关[6]。Michielsen等[7]报告与单极TURP相比,双极TURP手术时间较长(44 vs 56min,P<0.01),但血钠水平降低不明显,无TUR综合症的发生(单极TURP 的TUR综合症发生率为0.3%),两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Tefekli等[8]先用双极TUVP处理取前列腺中叶和两侧叶,再以双极TURP切除尖部组织并作病理检查,手术时间比单极TURP短。 2 激光技术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精)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商建伟张耀圣(指导)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前列腺增生症亦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本病很少在50岁以前出现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梗阻,且常因感染而加重。临床特点是排尿困难,小便频数,甚或尿闭。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精癃”,属于中医文献“癃闭”、“尿频”等范畴。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中医病因病机基本病因为肾元亏虚,基本病机责之于肾虚血瘀。老年人肾气渐衰,阴阳易于失调,气血易于郁滞,肾虚则气化不利,血瘀则渐成症结,水道受阻。 肾阳虚衰:年老体弱,久病气虚,导致肾阳衰微,肾气不充,膀胱失于温煦,气化不及而小便不通。 肾阴亏虚:素体阴虚或久病及肾,以致肾阴亏虚,无阴则阳无以化,水液不能下注膀胱,导致小便短涩。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日久,则症结渐成,水道受阻,小便通而不爽,甚至溺窍闭而涓滴不出。 肺热气壅: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或外感风热、燥热,肺热壅滞,失其调节,肃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湿热壅盛:外感湿热之邪,阻滞膀胱;或肾移热于膀胱,影响膀胱气化而至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 脾虚气陷:老人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气不足,甚或下陷,清气不升,小便难以排出而成癃闭。 西医病因病理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曾有内分泌紊乱、性生活过度、后尿道炎症未彻底治愈、睾丸功能异常、尿道梗阻或其他部位病变等十余种假说,但均未被证实或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 重视上皮和基质的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睾酮、双氢睾酮以及雌激素水平的改变仍然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诊断标准

西洛多辛--前列腺增生更强西药

西洛多辛-------前列腺增生更强西药 Silodosin(西洛多辛)是日本Kissei制药公司发明的α1-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或肥大相关的症状。Kissei公司与DaiichiSankyo公司合作申请,已于2006年5月在日本获得上市批准,使用的商品名是Urief(R)。Kissei公司还将silodosin授权给美国Watson制药公司,后者最近在2008年8月获FDA申请上市。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以前列腺的非恶性增大为特征。在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患有此症,而在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0%以上者发病。其发病原因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与性激素和胆固醇等的分泌、代谢失调有关。有人认为,老年人因垂体-促性腺激素-睾丸的作用途径减弱或因内源性变化,使睾丸退化、性机能下降、睾酮值降低、前列腺因结缔组织增多,使腺上皮改变、前列腺增大。前列腺的增大会压迫尿道,导致膀胱尿流不畅,甚至堵塞膀胱出口。在人类前列腺中存在α1A-肾上腺素受体,该受体的激活会加重尿道梗阻和排尿困难症状。因此,通过阻断α1A-肾上腺素受体的结合,可使梗阻的前列腺平滑肌松弛,从而改善症状。 西洛辛为选择性α1A-肾上腺能阻滞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对尿道的选择性效应分别较哌唑嗪(prazosin)和坦洛辛高12和7.5

倍。西洛辛能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人前列腺收缩;对大鼠良性前列腺肥大模型的膀胱活动亢进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膀胱收缩的压力阈值。这些数据提示,西洛辛除可改善膀胱功能外,对缓解良性前列腺肥大相关症状也有效。 与对所有α-受体亚型均有高亲和常数的(pKD>9)哌唑嗪和坦索罗辛(tamsulosin,已上市用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障碍)比较,西洛多辛(10-2000pmol/L)仅对α1A-肾上腺素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pKD=10.5),而对α1B-及α1D-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不明显。竞争性结合试验也显示,[3H]-西洛多辛对α1A-受体亚型具有高的缔合能力(pKi=10.4)比对α1B(pKi=8.1)和α1D(pKi=8.6)高。[3H]-西洛多辛对鼠颌下腺的α1A受体亚型表现出高亲和力,而对鼠肝的α1B受体亚型无亲和力。 有人采用经脑干横切术消除大脑功能的实验犬为对象,比较了西洛多辛、坦索罗辛和哌唑嗪对电刺激下腹神经引起的犬尿道压力增加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静脉给药后,西洛多辛对尿道的选择性作用分别比哌唑嗪高12倍,比坦索罗辛高7.5倍。西洛多辛能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人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列腺收缩(K=9.45±0.025),药效与坦索罗辛相当,而比哌唑嗪更强。西洛多辛与人体前列腺的亲和力比其对人肠系膜动脉的亲和力高100倍。

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问题: [多选] 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 . α1受体阻断剂有利于快速控制下尿路症状 B . 使用仅,受体阻断剂,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C . α1还原酶抑制剂则需长时间使用控制前列腺的体积 D . 正在使用酮康唑的患者,建议使用奥昔布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E . 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 与硫酸亚铁同用可生成难溶性化合物的是()各种白酒。乳酸食品。葡萄柚汁。盐腌海鱼。茶叶。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钙磷吸收,促其排泄,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时,容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诱发或加重感染。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缺铁性贫血最早和最常见症状是()食欲不振。乏力、困倦、活动耐力减退。头晕。记忆力减退。结膜及甲床苍白。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伦理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医学道德的教育、评价和修养。医学道德中特殊问题。主要影响水盐代谢,水钠潴留作用强的药物是()。抗炎作用强,几乎无钠潴留作用的药物是()。甲泼

尼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去氧皮质酮。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注意事项。严重胃肠动力障碍、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正在使用酮康唑等强力CYP3A4抑制剂的重度肾功能不全和/或肝功能障碍患者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包括奥昔布宁、索利那新、托特罗定)。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泌尿外科)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IPSS、QOL评分。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前列腺增生的危害

男科疾病常用资料 前列腺增生病理介绍 (一)发病原因 前列腺位于直肠前,形似栗子,底部紧贴膀胱颈部,包绕着后尿道。正常成年男性前列腺底部横径4cm,纵径3cm,前后径2cm,重20g,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它分泌一种乳白色浆性液体,是精液的组成部分,内含有钠、钾、钙、氯、锌、镁、碳酸氢钠、柠檬酸盐、蛋白质和淀粉,还有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当前列腺发生癌变,它们在血清中含量则明显上升。前列腺分泌液为碱性液体,使精液pH值达7.3。可缓冲阴道酸性环境,适合精子的生存和活动,有利于受孕。 前列腺大小随年龄变化,幼儿时极小,腺组织不发达,主要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成熟期前列腺急剧增长,特别是腺组织;到老年又逐渐退化,腺组织萎缩。老年人产生前列腺增生则是病理现象。 前列腺可分为五叶,即前叶、中叶、后叶和两侧叶。和前列腺增生症关系密切的是中叶和两侧叶。中叶增生常突入膀胱颈部,阻塞尿道内口引起排尿困难。两侧叶紧贴尿道侧壁,它的增生可以压迫、延长、扭曲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因其紧贴肛提肌前面,肛指检查容易摸到,为医师提供检查和发现前列腺病变的一个途径。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明了。概括地说,老年男性体内性激素,包括雄性素和雌性激素代谢失平衡是导致前列腺良性增

生的病因。但具体环节和机制,虽经多年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以前有人(Carleton)认为前列腺肥大与过度的性生活,情欲放纵,生活散漫,后尿道炎症未能彻底治疗,尿道梗阻及睾丸功能异常有关。现在看来很难说有何关系。Virchow曾将肥大的前列腺体描写成为“肌瘤”或“腺瘤”,用新生物的学说来解释前列腺肥大,以后Deming(1935)及Moore(1943)等人对此学说提出异议,认为新生物是组织的异常肿块,生长迅速且无规律;而增生则是组织细胞的肥大,常以补偿同类组织的损失,或代偿同类组织之功能不足。在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均可见有类似情况。其它尚有动脉硬化学说,感染学说,新陈代谢及营养条件学说,均难以说明问题之实质,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还是内分泌学说。 内分泌学说,很早以前就有人观察到前列腺的发育与睾丸关系密切。切除两侧睾丸,可使前列腺萎缩。青春期前将垂体破坏,前列腺亦停止发育。大量应用女性素,可使前列腺萎缩。大家都承认前列腺增生系由于性腺内分泌的紊乱,但迄今仍缺少化验数据以说明此一问题。对于内分泌紊乱的细节,理解也不确切。比如检查正常男性精索内静脉血中睾丸酮的含量为0.025~1.6μg%之间。在30~80岁过程中,此数值逐渐减少(Finkelstein 1961)。另外测定尿内17酮醇排出量,50~70岁仅为男性青年排出量的40~55%(Mac Donald1962)。但测定患者男性激素之含量,所得结果甚不一致,有者低,有者高,有的没有变化。Lacssagne(1933)曾认为雌性激素可能是前列腺肥大的病因。前列腺肥大产生于前列腺的侧叶及中叶等“髓质部”而不使髓质部退化;而

前列腺增生治疗的临床进展

BPH的临床进展性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祥华 一、BPH临床进展性的概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进展性自1997年始有报道,1997年、1999年和2001年,分别有大量国外文献报道了BPH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进展性的问题,这也作为一种循证医学从理论上支持了BPH的临床进展性。正式在整个泌尿外科学界确立BPH临床进展性的是PLESS研究和MTOPS研究,根据MTOPS研究,700多例未服用任何有效药物的BPH患者中,有17%出现了临床进展,其中最明显的进展表现形式就是排尿困难的症状,即下尿路症状为主的表现形式。 目前各国包括欧洲和中国的BPH诊治指南都已将BPH的临床进展性纳入了指南。中国BPH诊治指南中的BPH临床进展性作为独立章节列出,其中包含了下列三个内容:(1)BPH被证实是一种进展性疾病;(2)与BPH进展相关的高危因素分析,包括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症状评分;(3)影响BPH进展的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 二、BPH临床进展性的表现 1、症状加重(评分的不断增加) BPH临床进展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最多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症状不断加重,即IPS评分越来越高。根据MTOPS研究,在17%出现临床进展的患者中,有78%的患者都表现为下尿路症状的加重,即IPS评分的增加,22%的患者表现为各种尿路感染、合并了膀胱结石或尿潴留等。总体而言,出现下尿路症状加重这种表现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 2、最大尿流率的进行性下降 BPH患者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如果患者前列腺体积不断增加,最明显的表现即患者排尿等待时间延长,每次排尿的尿线越来越细,具体的临床指标最大尿流率会进行性下降。 3、残余尿量的出现或增加 随着BPH进展,患者会出现残余尿量,或者在原残余尿量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比如患者60岁时只有尿频和夜尿的症状,残余尿量为零,到65岁时,尽管尿频和夜尿的症状稍微加重,但残余尿量却达到100ml甚至200ml,这就说明患者的临床进展非常明显。 4、相关合并症的发生(AUR) 尽管BPH是一个良性疾病,但其合并症却困扰着患者和医师。比如急性尿潴留(AUR)是泌尿外科急诊较为常见的疾病,影响患者终身。它被认为是BPH进展最明显的证据,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表现为0.4~25%。老年男性出现尿潴留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将尿液排出体外,只能就诊导尿。而在尿潴留的诊治过程中,若尿管连接不成功,就需要进行膀胱造瘘,这样就会造成患者的恐惧和不理解。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要了解BPH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每次就诊都要向其说明这一状况,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进行一些行为治疗,预防BPH合并症的发生。 5、接受外科治疗(最终) 目前认为,BPH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是BPH临床进展性的最终表现形式。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有时会复发,比如TRP的5年复发率约10%,但是相对而言,复发患者还是少数。 三、与BPH临床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对BPH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还要预测患者是否会在若干年后发生临床进展,也就是要去发现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近年来,Olmsted County研究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认为年龄、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症状评分是构成BPH临床进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 BPH是一种高龄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发病症状会越来越重,因此与BPH临床进展相关的第一位因素就是年龄。美国Olmsted County研究发现,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几率越高,比如70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机会比40岁年龄段的患者要高7.9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前者需要外科治疗的比例为10.9人/年/千人,而后者为0.3人/年/千人。这一比例与我们实际的临床诊治也非常符合,在北大医院的BPH住院患者中,大多数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都是50岁以上。MTOPS研究发现,62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临床进展的几率要远远高于62岁以下的患者。其他临床研究均证实BPH患者急性尿潴留及需要手术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2、血清PSA 泌尿外科医师普遍认为血清PSA最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但是BPH诊治指南指出,第一,血清PSA是BPH临床进展的风险预测因素之一;第二,在临床诊治中要同时兼顾前列腺癌的筛查。临床工作中,要兼顾血清PSA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和对BPH临床进展性的判断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国内外研究发现血清PSA水平可以预测前列腺体积的增加、最大尿流率的改变以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PLESS研究显示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血清PSA升高而增加,4年后累积发生率从最低PSA 水平(0.2~1.3ng/ml)的7.8%上升至最高PSA水平(3.3~12.0ng/ml)的19.9%。MTOPS研究提示血清PSA≥1.6ng/ml的BPH病人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方法比较(一)(精)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方法比较(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出现症状。对于轻度和中度增生的患者,保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重度增生的患者特别是残余尿较多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才能解除梗阻,手术治疗作为治疗BPH的有效方法,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1〕。对于那些尝试拔除导尿管失败、再发泌尿系感染、持续血尿膀胱结石、肾衰竭病人、高美国泌尿协会评分的病人也是最好选择〔2〕。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的日趋完善成熟及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使高危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以及远、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随着微创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微创手术方式代替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 1.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经历TURP后的病人PSA显著下降,术后60天仍能稳定维持低水平〔3〕,在合并有膀胱结石的患者行TURP出血少、创伤小、恢复时间短〔4〕。成本方面前期调查治疗花费约615.00美元(平均300-1300美元)〔5〕。Nigel Armstrong等也对手术治疗的成本进行研究,证实TURP并不是花费最多的术式〔6〕。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循环和电解质紊乱是TURP的主要并发症,称作TUR综合症,是由于灌注液的大量吸收,经研究发现使用5%葡萄糖或0.9%平衡生理盐水灌注液,术后发生TUR综合症的几率小,且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短〔7〕。Chang-Jun Yoon等还研究发现使用双极组织管理系统可以克服TURP的并发症,因为其有较少的热损害和较好的可见度,在术后留置导尿管和住院天数方面,比单极是更有效的,能给让传统TURP有更好的选择〔8〕。虽然TURP目前在前列腺手术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TURP和SPP的优缺点,根据患者及术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9〕。 2.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 TUVP和TURP在改善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是等价的,但是也有一些区别,C Fowler等的研究发现,全面测量血细胞计数、尿素和电解质24小时测量、以及住院期间和随访记录的副作用的基础上,在症状持续改善24个月后,两者之间的区别有不同,TUVP发生严重事件概率和出血不止是少见的,但TUVP使用的一次性电极比TURP的可重复使用的电极更贵〔10〕。TUVP价格相对低廉,较安全,较适合初学者选用。而对于TURP,仍是操作熟练者的首选。 3.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继单纯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现今有联合钬激光的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国外文献报道有许多优点如:不需术后膀胱冲洗,出血少,术野清晰,术中输血比例为1/1000,而TURP为5/100,较TURP而言迟发型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明显缩短了大体积前列腺的手术时间,弥补了TURP的不足,不发生TUR综合症,对手术时间没有明确限制达到与开放手术完全相同的解剖学目标,对前列腺尖部的处理远胜TURP一筹〔11〕。TUERP是一种完全性极高手术方法,术中损伤周围组织脏器,术后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降低,在减轻排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和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等尿动力学指标方面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12〕。 4.等离子体下前列腺切除术(PKPP)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它有着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楚、并发症少等优点,也是治疗BPH的常用方法,TUVP切除术,迅速使组织汽化,在创面下形成一条具有屏障作用的脱水带,静脉窦开放减少,降低出血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PKPP是低温切割,切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