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

探究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
探究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

——探究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

□童雁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A版)第三章3.4《基本不等式》。根据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基本不等式》划分为两节课(探究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基本不等式及其几何意义”。基本不等式是不等式中的重要不等式,应用它不仅可以证明不等式,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对于部分函数的最值的求法是一个有力的工具,所以对基本不等式的探究很重要。

二、学情分析

基本不等式是在学生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性质及证明的应用。教材一开始就以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背景,力图探究基本不等式与其几何意义。同时教材通过例1、例2已经让学生感受到基本不等式的实际背景与应用,但这两个例子匆忙放在第一节来处理,显然会冲淡对基本不等式的结构和几何意义的探究。因此,本节主要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基本不等式(链)的问题,通过代数与几何作图方法,使学生感受不等式结构中蕴含的数形结合的美。

三、设计思想

1.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持久的好奇心。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教材对两个基本不等式各给出一种几何解释。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基本不等式,让学生体会到基本不等式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式子,而且具有丰富的几何意义。

3.感受数学文化的影响并体会这种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它不等式与数学知识的研究中去。

4.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

5.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目标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必修5)中,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提出了“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类比,从图象和代数结构这两种不同角度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链的代数证明与几何意义的阐释。

教学难点:对基本不等式链的几何意义的阐释。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用一个两臂长短略有差异的天平称一样物品,有人说只要左右各秤一次,将两次所称重量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品的重量了.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吗?若不是,那比实际重量轻了还是重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可能)

1.实际重量应该在a,b之间;

2.实际重量可能是■

3.好像有问题,不会那么简单,但不知怎么说;

4.想到物理中的杠杆原理,但不知怎么说明;

5.利用物理中的杠杆原理,推出实际重量是■。

可以请答对的学生到台上给大家讲讲。

若无人答对,教师讲授如下:

解:设物品的实际重量是G,天平的两臂长分别为l1,l2,由杠杆原理有:l1G=,l2a,l1b=l2G,两式相除得G=■(a>0,b>0)。

故物品的实际重量应该是■。

师:一般地,对于非负实数a、b,我们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为a、b 的几何平均数,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呢?大家可以再猜一猜。

(设计意图)

设计这样一个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的探求: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可能)

(1)用两个数字代入检验可以知道■<■;

(2)用两个相等的数字代入检验可以知道■=■;

(3)用a=0,b=-4代入检验可以发现■>■符合a、b是非负实数的条件吗?)(4)预习的学生可以给出不等式的证明。

2.■≤■的证明: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对于非负实数a、b,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样一种关系:■≤■,即: 两个非负实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我们能继续给出严格的证明吗?为探究证明方法,先让我们观察以下图形:

(1)以下图1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定理时所用过的“勾股方圆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希望通过这个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与讨论)

图1

图2

(2)师生:将图1中的“风车”抽象成图2.在正方形ABCD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其两直角边长为a、b(a≠b),由面积的几何意义得到一个不等式a2+b2>2ab。

那么何时等号成立呢?(学生不难看出)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a2+b2=2ab:

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引导学生在正方形中折出一个内接正方形。利用图形可以给出勾股定理的两种证法。让学生回到折纸游戏中来,体会游戏与数学的奇妙性。)

(3)师:你还能从以下的图形中发现什么结论?(试图拓展学生对类似问题的几何构思与联想)

学情预设: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会发现和说出以下不等式成立的几何意义,为此请学生作答。

a2+b2≥2ab

■+■≥ab

(a+b)2≥4ab

(4)师:以上一些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我们已经找到,能用代数方法给出a2+b2≥2ab的证明吗?

学情预设:

①对于(a-b)2≥0?圳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学生不难证明。

②若a>0,b>0,用■,■代替a,b可得?圳■≤■(a>0,b>0)a+b≥2■这种换元的方法学生也不难证明。

师:看来通过证明a2+b2≥2ab,以换元的方法即可推出■≤■

(设计意图)

将学生引入不等式成立的几何世界中,让学生不只是关注不等式成立的代数结构,而是希望学生以数形结合的观点与思维,全面理解和感受数学的魅力。3.进一步探求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师:前面对于不等式a2+b2≥2ab,我们可以构造几何图形说明其意义。那么我们能否也构造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呢?

如图所示,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且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用这个图形得出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图3

学情预设:

在直径为a与b的和所对应的外接圆中,学生不难看出半径不小于半弦,这恰恰说明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当a=b时,等号成立。

师生总结:

不等式■≤■的代数意义:

(1)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2)如果把■看做是两正数a、b的等差中项,■看做是两正数a、b的等比中项, 那么均值不等式可叙述为: 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 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半径不小于半弦。

设计意图:

用对应的手法,将不等式■≤■中包含的代数结构(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与其几何意义交织起来,使学生认识数形结合的本质意义。

4.不等式链■≤■≤■≤■的进一步探求

师:有人认为不等式链■≤■≤■≤■成立,你认为对吗?含有几个不等式?学情预设:(学生能将不等式链分成以下几部分)

(1)■≤■

(2)■≤■

(3)■≤■

师:同学们能分别给出代数证明吗?

学情预设:

(1)对于(2)前面已经证明;

(2)学生在讨论的前提下,可以由以下途径证明不等式■≤■:

2■≤a+b?圳■≤1?圳■·■≤■?圳■≤1?圳■≤■

(3)学生在讨论的前提下,可以由以下途径证明不等式:■≤■2ab≤a2+b2?圳a2+b2+2ab≤2a2+2b2?圳(a+b)2≤2a2+2b2?圳■≤■?圳■≤■

5.不等式链■≤■≤■≤■的几何解释:

师:在半径不小于半弦的几何背景下,我们还能继续探求不等式链的几何意义吗?

学情预设:对此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一定能够想到几何图形的构造…

图4

师:如图4所示,过C作OD的垂线段交OD于E,则

OC=■-b=■

MC=■=■

那么DE=■=■=■

由图形的直观可以得到:DE

所以■≤■≤■≤■

(设计意图)

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意识的在半径不小于半弦的几何图形中,穷追不舍,进一步挖掘不等式链■≤■≤■≤■的几何意义,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力图使学生产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惯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数学的研究方法,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达到深入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目的。

6.思考问题:

(1)如图5,构造直角三角形ABC,使BC=■,AC=■,再以BC=■为斜边,CD=■为直角边构造直角三角形BCD.延长CD,使得CD=CD,在三角形BCD中,过D作边BC的垂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及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1.基本不等式 若a>0,,b>0,则 a + b 2 ≥ab ,当且仅当 时取“=”. 这一定理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 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各项或各因式均正;(一正) (2)和或积为定值;(二定) (3)等号成立的条件存在:含变数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三相等) 2.常用不等式 (1)a 2+b 2≥ab 2(a ,b ∈R ). 2 a b +()0,>b a 注:不等式a 2+b 2≥2ab 和 2 b a +≥a b 它们成立的条件不同,前者只要求a 、b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 、b 都是正数.其等价变形:ab≤(2 b a +)2 .

(3)ab≤ 2 2 ? ? ? ? ?+b a (a,b∈R). (4) b a + a b ≥2(a,b同号且不为0). (5) 2 2 ? ? ? ? ?+b a ≤ a2+b2 2 (a,b∈R). (6) b a ab b a b a 1 1 2 2 2 2 2 + ≥ ≥ + ≥ +()0 ,> b a (7)abc≤ a3+b3+c3 3 ;() ,,0 a b c> (8) a+b+c 3 ≥ 3 abc;() ,,0 a b c>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最小值问题 (1)求最小值:a>0,b>0,当ab为定值时,a+b,a2+b2有,即a +b≥,a2+b2≥. (2)求最大值:a>0,b>0,当a+b为定值时,ab有最大值,即;或a2+b2为定值时,ab有最大值(a>0,b>0),即.

设a,b∈R,且a+b=3,则2a +2b的最小值是( ) 解:因为2a>0,2b>0,由基本不等式得2a+2b≥22a·2b=22a+b=42, 当且仅当a=b=3 2 时取等号,故选B. 若a>0,b>0,且a+2b-2=0, 则ab的最大值为( ) 解:∵a>0,b>0,a+2b=2,∴a+2b=2≥22ab,即ab≤1 2 .当且仅当a =1,b=1 2 时等号成立.故选A.

《不等式》单元测试卷(含详解答案)

试卷第1页,总4页 不等式测试卷 (各位同学,请自己安排2个小时考试,自己批阅统计好分数,在班级小程 序拍照发给老师检查。)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不能成立的是( ) A .11a b > B .11a b a >- C .|a|>|b| D .22a b > 2.已知实数x ,y 满足41x y -≤-≤-,145x y -≤-≤,则9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26]- B .[1,20]- C .[4,15] D .[1,15] 3.关于x 的不等式22280x ax a --<(0a >)的解集为()12,x x ,且2115x x -=,则a = A .154 B .72 C .52 D .152 4.设集合{}220A x x x =-->,{} 2log 2B x x =≤,则集合()R C A B =I A .{}12x x -≤≤ B .{}02x x <≤ C .{}04x x <≤ D .{}14x x -≤≤ 5.若关于x 的不等式ax b 0->的解集是(),2∞--,则关于x 的不等式2ax bx 0+>的解集为( ) A .()2,0- B .()(),02,∞∞-?+ C .()0,2 D .()(),20,∞∞--?+ 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 101ax x -<+的解集是11,2骣琪-琪桫,则a 的值为( ) A .2 B .2- C .12 D .12 - 7.不等式20ax x c -+>的解集为}{ |21x x -<<,函数2y ax x c =-+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 严永飞 223200 摘要:不等式证明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证明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所用的公式法、放缩法只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对于较难的问题则束手无策.本文给出了几种特殊方法.如倒数变换法、构建模型法、逆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方法,使解题容易,新颖独特. 关键词:不等式,公式法,构建模型法 前言 证明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抽象,难懂,证明方法更是变化多端.通常所用的一些方法如公式法、放缩法只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较难的问题则无法解决.本文给出了几种特殊方法.如倒数变换法、构建模型法、逆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方法. 这里所举的几种证明不等式的特殊方法看似巧妙,但如果认真思考,广泛联系,学以致用,一定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1 运用倒数变换证明不等式 这里所说倒数变换是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把不等式的部分进行倒数变换,通过化简后使不等式变得简单,更好更快的解决证明问题. 例1 设+∈R z y x ,,,且xyz =1 求证:)(13z y x ++)(13z x y ++)(13y x z +≥2 3 分析 如果先通分再去分母,则不等式将变得很复杂. 令A x =-1,B y =-1 ,C z =-1 ,则+∈R C B A ,,且1=ABC . 欲证不等式可化为 C B A +2+A C B +2+B A C +2≥23(*) 事实上,a 2+22b λ≥ab λ2 (+∈R b a ,,λ), 而当b >0时, a 2/b ≥b a 22λλ-. (*)式左边≥A λ2-2λ(C B +)+ B λ2-2λ(C A +)+C λ2-2λ(A B +) = λ2(λ-1)(C B A ++) ≥λ6(λ-1)3ABC = λ6(λ-1). 令λ=21时,C B A +2+A C B +2+ B A C +2 ≥6×21×(1-21)=23 得证. (这里用到二元平均不等式的变形和三元平均不等式.) 例 2 已知z y x ,,>0,n 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 n x x +1+n n y y +1+n n z z +1=1 求证:n x x +1+n y y +1+n z z +1≤n n 12-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 ab,3.4 ab,2 1、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 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a,b2、理解利用基本不等式ab 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2 ab,3、进一步掌握基本不等式;会应用此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ab,2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ab,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ab,2 理解“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的数学内涵 1、回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形规划问题。 2、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 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1、重要不等式: 22如果a,b,R,那么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 1

a,b2、基本不等式:如果a,b是正数,那么 ,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2 a,b3、我们称ab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的几何平均数为a,b2 a,b224、a,b,2ab和,ab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b都是实数,2 而后者要求a,b都是正数。 1、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223333yx(1)?2; (2)(+)(+)(+)?8. xyxyxyxy,xy 92、求(x>5)的最小值. fxx()4,,x,5 283、若x>0,y>0,且,求xy的最小值. ,,1xy 11,4、设a、b?R且a+b=1,求+的最小值 1,a1,b 1、两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成立的条件。?理解“当且仅当a=b 时取等 号”的数学内涵。 2、当两个正数之积为定值时,其和有最小值 当两个正数之和为定值时,其积有最大值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4、用均值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正确写出答案. 2

高考数学模拟复习试卷试题模拟卷第03节 几何概型001 3

高考模拟复习试卷试题模拟卷第03节 几何概型 A 基础巩固训练 1.在区间[0,π]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事件“sin x≥cos x”发生的概率为( ) A.14 B.12 C.3 4 D .1 【答案】 C 【解析】 ∵sin x≥cos x ,x ∈[0,π], ∴π 4 ≤x≤π, ∴事件“sin x≥cos x”发生的概率为π- π4π-0=3 4 . 2.(·西城模拟)在区间[0,2]上任取两个实数a ,b ,则函数f(x)=x3+ax -b 在区间[-1,1]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概率是( ) A.18 B.14 C.34 D.7 8 【答案】D 3.如图10-6-8所示,墙上挂有一边长为a 的正方形木板,它的四个角的空白部分都是以正方形的顶点为圆心,a 2为半径的扇形,某人向此板投镖,假设每次都能击中木板,且击中木板上每个点的可能性都一样, 则他击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A .1-π4B.π 4 C .1-π 8 D.与a 的取值有关 【解析】 由题意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4×14×π????a 22= ????1-π4a2,故概率为1-π 4. 【答案】 A

4. (·阜阳模拟)一艘轮船从O 点的正东方向10 km 处出发,沿直线向O 点的正北方向10 km 处的港口航行,某台风中心在点O ,距中心不超过r km 的位置都会受其影响,且r 是区间[5,10]内的一个随机数,则轮船在航行途中会遭受台风影响的概率是( ) A. 2-1 2 B.1- 22 C.2-1 D.2- 2 【答案】 D 【解析】 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易知当r >52时,轮船会遭受台风影响,所以P =10-52 10-5= 10-52 5 =2- 2. 5.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π 12 B 能力提升训练 1. 【高考辽宁卷第6题】若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 中,其中AB=2,BC=1,则质点落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内的概率是( ) A . 2π B .4π C .6π D .8 π 【答案】B

必修五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不等式x 2≥2x の解集是( ) A .{x |x ≥2} B .{x |x ≤2} C .{x |0≤x ≤2} D .{x |x ≤0或x ≥2} 2.下列说法正确の是( ) A .a >b ?ac 2>bc 2 B .a >b ?a 2>b 2 C .a >b ?a 3>b 3 D .a 2>b 2?a >b 3.直线3x +2y +5=0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下列各点与原点位于同一区域の是( ) A .(-3,4) B .(-3,-4) C .(0,-3) D .(-3,2) 4.不等式x -1 x +2 >1の解集是( ) A .{x |x <-2} B .{x |-2N B .M ≥N C .M 2 B .m <-2或m >2 C .-20时,f (x )>1,那么当x <0时,一定有( ) A .f (x )<-1 B .-11 D .0log 1 2(x +13)の解集是_________. 13.函数f (x )=x -2 x -3 +lg 4-x の定义域是__________. 14.x ≥0,y ≥0,x +y ≤4所围成の平面区域の周长是________. 15.某商家一月份至五月份累计销售额达3860万元.预测六月份销售额为500万元,七月份 销售额比六月份递增x %,八月份销售额比七月份递增x %,九、十月份销售总额与七、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案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案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学科:数学 年级:高三 班级:202、203 主备教师:沈良宏 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 审定教师:刘德清 一、教材分析:柯西不等式是人教A 版选修 4-5不等式选讲中的内容,是学生继均值不等式后学习的又一个经典不等式,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不等式的基本证明方法,和函数最值的求法,另一方面为后面学习三角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柯西不等式一般形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柯西不等式与其它基本不等式的关系,感悟柯西不等式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柯西不等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柯西不等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变形以及它与一些基本不等式的关系,柯西不等式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怎样使用柯西不等式. 五、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1课时 2、学情分析:学生不仅已经掌握了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证明,让学生体会对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和代数法证明的不同之处. 3、教具选择:多媒体 实物展台 六、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导学:一、创设问题情境,检查课后学习情况: 问题1:你知道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吗?有几种形式? 定理1:(二维柯西不等式)设d c b a ,,,均为实数,则22222)())((bd ac d c b a +≥++, 等号当且仅当bc ad =时成立. 定理2:(向量形式)设α ,β 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αβαβ? ≥,其中等号当且仅 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3:(三角形不等式)设332211,,,,,y x y x y x 为任意实数,则: 231231232232221221)()()()()()(y y x x y y x x y y x x -+-≥-+-+-+- 问题2:你会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下面的两个不等式吗? (1)222a b ab +≥ (2)2221()2 a b a b ++≥ 解析: (1)2222222222))()(2),)(2)a b a b ab ab ab a b ab +++=+∵((≥∴(≥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教案知识分享

基本不等式 2a b +≤ 授课人:祁玉瑞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学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想,并能对猜想进行证明,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2 a b +≤的证明过程。 难点:2a b +≤等号成立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a b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 有22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22)(2b a ab b a -=-+ 当 22,()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b a ,即 .2)(22ab b a ≥+ 4.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2a b ab +≤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2a b ab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a>0,b>0)2a b ab +≤ 22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32a b ab +≤的几何意义 探究:课本第98页的“探究” 在右图中,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a,BC=b 。过 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 2a b ab +≤的几何解释吗?

高等考试数学压轴题秒杀

秒杀压轴题第五章 关于秒杀法的最难掌握的一层,便是对于高考数很多朋友留言说想掌握秒杀的最后一层。 压轴题,各省的难度不一致,但毫无疑问,尤其是理科的,会难倒很多学压轴题的把握。 很多很多人。 出题人很怕很怕全省没多少做出来的,相反,压轴题并不是那般神秘难解,不过,明白么? 他很怕。那种思想,在群里面我也说过,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想领悟、把握压轴题的思路,给大家推荐几道题目。 08的除山东的外我都没做过,所以不在推荐范围内)。09全是数学压轴题,且是理科( 全国一07山东,08江西,07全国二,08全国一, 可脉络依然清晰。虽然一年过去了,做过之后,但这几道题,

很多题目都忘了,一年过去了, 都是一些可以秒杀的典型压轴题,望冲击清华北大的同学细细研究。 记住,压轴题是出题人在微笑着和你对话。 会在以后的视频里面讲以及怎么发挥和压榨一道经典题目的最大价值,,”精“具体的题目的 解的很清楚。 \ 不过,我还是要说一下数列压轴题这块大家应该会什么(难度以及要求依次增高) 尤其推荐通项公式的求法(不甚解的去看一下以前的教案,或者问老师,这里必考。:1 )我押题的第一道数列解答题。 裂项相消(各种形式的都要会)、迭加、迭乘、错位相减求和(这几个是最基本和简:2. 单的数列考察方式,一般会在第二问考) 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缩放:3 基本所有题目都是这几个的组合了,要做到每一类在脑中都至少有一道经典题想对应才行 哦。 开始解答题了哦,先来一道最简单的。貌似北京的大多挺简单的。

意义在只能说不大。这道题意义在什么呢?对于这道题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我不做解释, 于,提醒大家四个字,必须必须必须谨记的四个字:分类讨论!!!!!!! 年山东高考的这道导数题,对分类讨论的考察尤为经典,很具参考性,类似的题目07下面 年高考题中见了很多。10、09、08在 ) 分14本小题满分(22)( 2 ≠0.b其中+1),x ln(b+x)=x(f设函数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x(f时,判断函数> b当)Ⅰ( 的极值点;)x(f(Ⅱ)求函数 n(Ⅲ)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 都成立ln( )不等式, ~ 有点鸡肋了..这道题我觉得重点在于前两问,最后一问这道题,太明显了对吧? 1 第三问其实就是直接看出来么?想想我之前关于压轴题思路的讲解,,看压轴问的形式

不等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回顾.doc

第三章 章末检测(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a <0,-1ab >ab 2 B .ab 2>ab >a C .ab >a >ab 2 D .ab >ab 2>a 2.已知x >1,y >1,且14ln x ,1 4 ,ln y 成等比数列,则xy ( ) A .有最大值e B .有最大值 e C .有最小值e D .有最小值 e 3.设M =2a (a -2),N =(a +1)(a -3),则( ) A .M >N B .M ≥N C .M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a 2>b 2 B .(12)a <(1 2)b C .lg(a -b )>0 D.a b >1 6.当x >1时,不等式x +1 x -1 ≥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2,+∞) C .[3,+∞) D .(-∞,3] 7.已知函数f (x )=???? ? x +2, x ≤0-x +2, x >0 ,则不等式f (x )≥x 2的解集是( ) A .[-1,1] B .[-2,2] C .[-2,1] D .[-1,2] 8.若a >0,b >0,且a +b =4,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1ab >12 B.1a +1b ≤1 C.ab ≥2 D.1a 2+b 2≤1 8 9.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 x -y ≥0,2x +y ≤2, y +2≥0, 则目标函数z =|x +3y |的最大值为( ) A .4 B .6 C .8 D .10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寝室到教室,甲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跑步,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如果两人步行速度、跑步速度均相同,则( ) A .甲先到教室 B .乙先到教室 C .两人同时到教室 D .谁先到教室不确定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基本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导学目标:1.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2.会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证明比较简单的不等式. [自主梳理] 1.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如果a ,b ,c>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对于n 个正数a 1,a 2,…,a n ,它们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即a 1+a 2+…+a n n ≥n a 1·a 2·…·a n ,当且仅当________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 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五种方法 (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基本的方法,具体有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两种,其基本思想是______与0比较大小或______与1比较大小. (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______、______、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也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3)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_______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 、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也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4)反证法 ①反证法的定义 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我们把它称为反证法. ②反证法的特点 先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再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等矛盾. (5)放缩法 ①定义:证明不等式时,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________或________,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②思路:分析观察证明式的特点,适当放大或缩小是证题关键. 题型一 用比差法与比商法证明不等式 1.设t =a +2b ,s =a +b 2+1,则s 与t 的大小关系是( A ) ≥t >t ≤t 0;②a 2+b 2≥2(a -b-1);③a 2+3ab>2b 2;④,其中所 有恒成立的不等式序号是 ② . ②【解析】①a=0时不成立;②∵a 2+b 2-2(a-b-1)=(a-1)2+(b+1)2≥0,成立;③a=b=0时不成立;④a=2,b=1时不成立,故恒成立的只有②.

《基本不等式》教案

普安县第五届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授课教案 【课题】3.4 基本不等式(1) 【执教人】吴应艳 【上课时间】2013、12、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学案导学 【教学手段】投影仪、彩笔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5第3章第4节的内容,内容安排在实数的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之后,所以对于不等式的证明不存在太大难度。本节课内容的应用又十分广泛,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好本节内容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授课的班级学生程度不太高,基础差不多,学习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因此设计时也注重对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对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及其证明;2、让学生感知与基本不等式相近的一些不等式的证明与几何背景。 能力目标:1、通过对基本不等式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让学生初步了解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及勇于探索精神及灌输问题教学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

过程,并能说明基本不等式的意义 难点:利用基本不等式推导一些与其相似的不等式 一、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探究】右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现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下图, 这个会标中含有怎样的几何图形?你能否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问题1:我们把“风车”造型抽象成图一.在正方形ABCD 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你能用a、b表示哪些图形的面积,这些面积有什么关系?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面积为多少呢?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多少呢?(由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2 a b +,22a b +、2ab ) 问题2:比较大正方形的面积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你能找到怎样的不 等关系? (根据观察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可容易得到一个不等 式, >(a ≠b)) 图一 2 2 b a +a b 2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一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一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0块相同的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设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 厘米和y 厘米,则依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275 3x y y x +=?? =? B .275 3x y x y +=?? =? C .275 3x y y x -=?? =? D .275 3x y x y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得:矩形的宽可以表示为x+2y ,宽又是75厘米,故x+2y=75,矩的长可以表示为2x ,或x+3y ,故2x=3y+x ,整理得x=3y ,联立两个方程即可. 【详解】 根据图示可得,2753x y x y +=??=? 故选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看懂图示,分别表示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2.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42,甲数的3倍等于乙数的4倍,求甲、乙两数.若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由题意得方程组( ) A .4243y x x y +=??=? B .42 43x y x y +=??=? C .421134x y x y -=???=?? D .42 34x y x y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按照题干关系分别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组合行成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详解】 解:由甲、乙两数之和是42可得,42x y +=;由甲数的3倍等于乙数的4倍可得, 34x y =, 故由题意得方程组为:

42 34x y x y +=?? =? ,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理清题干关系,分别列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即可. 3.x=2 y=7 ?? ?是方程mx-3y=2的一个解,则m 为( ) A .8 B . 232 C .- 232 D .- 19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把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 【详解】 解:把x=2y=7??? 代入方程得:2m-21=2, 解得:m= 23 2 ,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二元一次方程2x +y =5的正整数解有( ) A .一组 B .2组 C .3组 D .无数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要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可分别把x=1、2、3分别代入方程,求出对应的值,从而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详解】 解:当x=1,则2+y=5,解得y=3, 当x=2,则4+y=5,解得y=1, 当x=3,则6+y=5,解得y=-1, 所以原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为,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组解;常常要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特殊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全面版

课 题:§3.2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学目标:认识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会用函数思想方法证明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并 应用其解决一些不等式的问题.. 教学重点:会证明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并能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证明中的函数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提问: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角不等式? 几何意义? 答案:22222()()()a b c d ac bd ++≥+2. 思考:如何将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拓广到三维?四维呢? 答案:22222()()()a b c d ac bd ++≥+;2222222()()()a b c d e f ad be cf ++++≥++。。。。。。 二、讲授新课: 1.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① 提问:由平面向量的柯西不等式||||||αβαβ?≤ ,如何得到空间向量的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代数形式? ② 猜想:n 维向量的坐标?n 维向量的柯西不等式及代数形式? 结论:设1212,,,,,,,n n a a a b b b R ∈ ,则 222222212121122()()()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讨论:什么时候取等号? 联想:设1122n n B a b a b a b =+++,222 12n A a a a =++ ,22212n C b b b =+++ ,则有 20B AC -≥,可联想到一些什么? ③ 讨论:如何构造二次函数证明n 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注意分类) 要点:令2222121122)2()n n n f x a a a x a b a b a b x =++???++++???+()(222 12()n b b b +++???+ ,则 22 21122 ()()())0n n f x a x b a x b a x b =++++???+≥+(. 又222120n a a a ++???+>,从而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可知, []2 2221122122()4()n n n a b a b a b a a a ?=+++-++? 22212()n b b b +++ ≤0 即有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④分析什么时候等号成立? 二次函数f x ()有唯一零点时,判别式0?=,这时不等式取等号; 00i i a x b ?=?+=0i b ?=或i i a kb =(1,2,,i n = ) 定理4:(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n 为大于1的自然数,i i b a ,(=i 1,2,…,n )为任意实数,则: 21 1 2 1 2)(∑∑∑===≥n i i i n i i n i i b a b a ,当且仅当0=i b (=i 1,2,…,n )或存在 一个数k ,使得i i a kb =(1,2,,i n = )时等号成立。 ⑤探究:一般形式的三角不等式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探究) 利用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容易推导出一般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1,2,,)i i x y R i n ∈= 具体证法为:展开2 ,然后由柯西不等式推出展开式中的,进而完成全部证明。教学中可由学生探究具体证明过程,以加强其对一般形式柯西不等式与一般形式三角不等式之间联系的认识。 ⑤ 变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 . (讨论如何证明) 2. 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证明不等式除了教材中介绍的三种常用方法,即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外,在不等式证明中,不仅要用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根据有些不等式的结构,恰当地运用反证法、换元法或放缩法还可以化难为易.下面几种方法在证明不等式时也经常使用. 一、反证法 如果从正面直接证明,有些问题确实相当困难,容易陷入多个元素的重围之中,而难以自拔,此时可考虑用间接法予以证明,反证法就是间接法的一种.这就是最“没办法”的时候往往又“最有办法”,所谓的“正难则反”就是这个道理. 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在使用反证法时,必须在假设中罗列出各种与原命题相异的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则反证法都是不完全的. 用反证法证题的实质就是从否定结论入手,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原结论正确.例如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然后根据题设及不等式的性质,推出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即A≤B不成立,而肯定A>B成立.对于要证明的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均是”、“不都”、“任何”、“唯一”等特征字眼的不等式,若正面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可转换视角,用反证法往往立见奇效. 例1 设a、b、c、d均为正数,求证:下列三个不等式:①a+b<c+d; ②(a+b)(c+d)<ab+cd;③(a+b)cd<ab(c+d)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反证法:假设不等式①、②、③都成立,因为a、b、c、d都是正数,所以

不等式①与不等式②相乘,得:(a +b)2<ab +cd ,④ 由不等式③得(a +b)cd <ab(c +d)≤( 2 b a +)2 ·(c +d), ∵a +b >0,∴4cd <(a +b)(c +d), 综合不等式②,得4cd <ab +cd , ∴3cd <ab ,即cd <31 ab . 由不等式④,得(a +b)2<ab +cd < 34ab ,即a 2+b 2<-3 2 ab ,显然矛盾. ∴不等式①、②、③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例2 已知a +b +c >0,ab +bc +ca >0,abc >0,求证:a >0,b >0, c >0. 证明:反证法 由abc >0知a ≠0,假设a <0,则bc <0, 又∵a +b +c >0,∴b +c >-a >0,即a(b +c)<0, 从而ab +bc +ca = a(b +c)+bc <0,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从而a >0, 同理可证b >0,c >0. 例3 若p >0,q >0,p 3+q 3= 2,求证:p +q ≤2. 证明:反证法 假设p +q >2,则(p +q)3>8,即p 3+q 3+3pq (p +q)>8, ∵p 3+q 3= 2,∴pq (p +q)>2. 故pq (p +q)>2 = p 3+q 3= (p +q)( p 2-pq +q 2), 又p >0,q >0 ? p +q >0, ∴pq >p 2-pq +q 2,即(p -q)2 <0,矛盾.

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2 b a a b +≤ (一) 学习目标: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 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 学习重点: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正确运用基本不等式. 你看到市场买鸡蛋,商贩用不等臂天平秤称量,先把鸡蛋放在左盘,砝码放 在右盘,砝码质量为x ,然后把鸡蛋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此时,砝码质量为y ,最后商贩告诉你,鸡蛋质量为 2 y x +,并让你付钱,请问你觉得公平吗? 学习任务:阅读课本第97页至第100页,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基本不等式2 b a a b +≤ ,你用能什么方法证明? 2.比较不等式ab b a 22 2≥+与2 b a ab +≤ ,它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它们适用范围和等号成立的条件各是什么? 3.基本不等式2 b a a b +≤ 有何结构特点?利用这个结构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4.精读课本P 97例1,思考:0,0>>y x (1)如果y x ?是定值P ,和y x +有最值吗?若有,是多少?何时取得最值? (2)如果y x +是定值S ,积y x ?有最值吗?若有,是多少?何时取得最值? 5.动手做例2. 6.证明:0,0>>y x (1) 2≥+x y y x (2)21 ≥+x x (3)(y x +)(2 2 y x +)(3 3 y x +)≥83 3y x 必做题: P 100练习2、3、4基本不等式2 b a a b +≤ (二) 芅蚀芃螆蒇罿袃 学习目标: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膀膁羃芆莀螂袄 学习重点:会恰当地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数学问题中的最值. 学习任务: 1.(1)若0>x ,求x x x f 312 )(+= 的最小值. (2)若0>y x ,且 19 1=+y x ,求y x +的最小值. (2)已知:0,0>>y x ,且082=-+xy y x ,求y x +的最小值. (3)已知:1->x ,求1 3 32+++=x x x y 的最小值. 4. 学校食堂定期从某粮店以每吨1500元的价格买大米,每次购进大米需支付 运输劳务费100元. 已知食堂每天需要大米1吨,储存大米的费用为每吨每天2元,假如食堂每次均在用完大米的当天购买,问食堂多少天购买一次大米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费用最少? 5. 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汽车的车流量y (千辆/ 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V (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 = 1600 39202 ++V V V (V > 0). (1)在该段时间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V 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 量是多少?

(完整word版)中职不等式单元测试题一

不等式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不等式的解集的数轴表示为( ) (A )(B ) (C ) (D ) 2、设,A=(0,+∞),B=(-2,3],则A ∩B= ( ) (A )(-2,+∞) (B ) (-2,0) (C ) (0,3] (D )(0,3) 3、已知a 、b 、c 满足c a c B 、c (b -a )<0 C 、c 2b 0 4、不等式|x +1|(2x -1)≥0的解集为 ( ) A 、{x |x ≥ 21} B 、{x |x ≤-1或x ≥21} C 、{x |x =-1或x ≥21} D 、{x |-1≤x ≤2 1} 5、若a b 1 B 、b a -1>a 1 C 、a ->b - D 、|a |>b - 6、不等式x 2 >x 的解集是 ( ) A (-∞,0) B (0,1) C (1,+∞) D (-∞,0)∪(1,+∞) 7、已知0a b +>,0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b a >>->- B .a b a b >->->C .a b b a >->>- D .a b a b >>->- 8、已知下列不等式:①x 2+3>2x ;②a 5+b 5 >3 223b a b a +;③22b a +≥2(a -b -1),其中正确的个 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9、已知A ={x |-1≤x ≤1},B ={x |1-a ≤x ≤2a -1},若B ?A ,则a 的范围为 ( ) A 、(-∞,1] B 、[1,+∞) C 、[2,+∞) D 、[1,2] 10、下列不等式中,对任意x ∈R 都成立的是 ( ) A . 244x x +≤1 B .x 2+1>2x C .lg(x 2 +1)≥lg2x D .2111 x <+ 11、 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2,4) (B ) (C )(-4,-2) (D ) 12.在R 上定义运算:x *y =x (1-y ).若不等式(x -a )*(x +a )<1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 ) A .-10的解集为(- 21,3 1),则a +b =. 16、不等式 204 x x ->+的解集是 . 17、022=+b a 是0=a 条件 18、设A=(-1,3],B=[3,6],则A ∩B=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19、解下列不等式:(1)|3x -5|<8, (2)3|2x -1|≤2. 20、解下列不等式:(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