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课程实用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实用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实用标准

附件4 :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

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 )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 )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 )会与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 )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

(3 )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案例教学法、主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教学

针对多媒体课件条理分明、信息量大、学生相对容易接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量,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及后续课程内容的自学等特点,应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满足基础理论教学的需要。

2、案例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得出某些结论或获取处理问题正确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掌握和理解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归纳出理论知识的脉络,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案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现实税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税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

3、主题讨论法

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税收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密切联系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国家宏观调控问题等,引导学生去学习、研究这些问题等等。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条件

选用教材:《税收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此教材符合职业技能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

主线”教学的要求,重点突出,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篇幅适中,实例新颖,文字简明,可读性强,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并处理好基本内容和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宜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必须

具有丰富的财税知识、具有一定的财税实践工作经验或财税相关实践工作经验,能结合财税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授课;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二、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教研活动

近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1、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更深刻地了解税收基本原理,学会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老师通过搜集税收实践中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介绍税收领域的典型案例,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

2、税收模拟。开展实验教学,增加学生感性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对业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模拟实验室设备,进行计算机模拟教学,包括税收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组织学生到实际部门见习各类纳税申报软件的运行使用情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有关制度规定和业务方法。

3、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充

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及其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税收基础》的学习与理解。

5、采用过程与模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6、社会实践。除了在全程教学计划中有专门的实习安排外,还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专题社会调研和税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进行专业实践。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

《税收基础》课程在五年一贯制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第5、6学期开出,总

课时为170学时,其中理论140学时,实践30学时。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

知识模块一税收基本理论

目标任务:

1、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税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我国现行税制体系。

2、了解税收的职能作用,重点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等基本理论知识,为税制的学习打下基础。

要点:

1、税收的概念。

2、税收的基本特征。

3、税收的职能。

4、税收制度。

知识模块二中国现行税制

细目一流转税制

目标任务:

1、掌握增值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消费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营业税的基本实务。

4、掌握关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税率、销项税和进项税的规定;减免税规定;应纳税额和出口退税额的计算。

2、消费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

3、营业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

4、关税的概念、课税对象、税率和计税依据。

细目二所得税制

目标任务:

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

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2、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细目三资源税制

目标任务:

1、掌握资源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耕地占用税的基本实务。

4、掌握土地增值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

1、资源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3、耕地占用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细目四财产税制

目标任务:

1、掌握房产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车船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契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

1、房产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2、车船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3、契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细目五行为税制

目标任务:

1、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印花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车辆购置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

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2、印花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3、车辆购置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知识模块三税收管理

目标任务:

1、掌握税务登记的对象、时间、内容和方法。

2、了解账簿、凭证实行统一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做法。

3、了解纳税申报的对象和内容。

4、了解中国税务代理的基本规定。

要点:

1、税收管理概述;

2、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3、税务代理制度;

4、税收法律责任和税收诉讼。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1、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1 )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

(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

(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

(4)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充分汲取现代税收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制度、新方法,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继续建设并完善课程体系。

(6 )加强教学过程及考核评价的管理控制,使课程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2、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认识开征各税的现实意义,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学好本门课。

(2)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采取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

1、综合笔试(占总分的70%):主要考核全面知识掌握程度。

2、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总分的15%):主要考核完成质量、速度及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

3、听课、出勤及表现(占总分的15%):通过学生的听课状态、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第四部分关于课程基础平台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内涵,设计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基础平台建设需求标准,如:

1、注重实习指导书的开发和应用

实习指导书既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参加实训的参考书,所以在编制时必须注意可操作性,要求文字简练,脉络清晰。

2、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形象生动的挂图、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必较强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做好税款核算工作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为此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使学生在企业教师的带教下参与企业实践,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

课程标准(统计学基础)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统计学基础》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统计学原理 编制单位:经济管理系 ` 编制日期:2014年12月19日

经管系制 《统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性质 统计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须课程,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2.课程设计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统计学基础是职业基本能力课程,培养学生拿到统计职业资格上岗证,适应统计岗位工作,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 从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出发,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法、实训法、演示法、顶岗综合培训等方法的组合创新,实现教与学的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达到“做中教”,“做中学”的效果。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64课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会计专业应该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统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统计的基本技能并养成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为上岗就业

作好准备。 1、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统计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操作流程; 2)掌握常用的科学统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描述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动规律; 3)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传输及处理的方法及操作流程; 2、知识目标: < 1)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及作业过程; 2)理解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实质; 3)掌握统计数据采集(野外采集、室内采集)的方法及流程; 4)了解统计数据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3、素质目标: 1)注意培养严谨求实、勤奋动手实践的学风; 2)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 1.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教学项目: 项目一: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采集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统计描述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须必要的事实依据。统计描述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它通过对分散无序的原始资料的理事归纳,运用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得到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露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达到认识的目的。 通过完成项目一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了解统计数据的搜集的来源、搜集的方案、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掌握统计数据的理

《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教案

《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教案 Unit One Greeting and Introducing People Teaching Objective In "Talking Face to Face",learn how to greet people and how to make introductions. In "Being All Ears", practic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o greet and introduce people with various relationships. In "Maintaining a Sharp Eye",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structures and learn the way foreign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particularly the way Americans meet and greet each other, both in informal and formal situations by reading through passage I; learn and practice how to introduce oneself by reading through passage II. In "Trying Your Hand", become knowledgeable on how to write a business card and fill in a passport with one’s personal information; review the basic sentence structure. Teaching Procedures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1.Warm- up: Expressions of greetings and responses to greetings: a. Greetings: 1) Hi! How do you do? 2) Hello, you must be Jack from America. 3) How are you? 4) Hello. How are things with you? How are you doing? 5) How is everything? 6) You are doing all right? 7) How it goes? 8) How is life, John? 9) Excuse me. Are you Kitty? b. Responses to Greetings: 1) How do you do? 2) Fine, just fine. 3) Fine, thank you. 4) Quite well. And you? 5) The usual. How about you? 6) So-so. And what about you? 7) Nothing particular. 8) Not too bad. 9) Nice to meet you.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作业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作业一 1、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法办事的原则。2民事责任:义务人不履行法定或约定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 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中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并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向结合的社会关系。 4、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通过提出证据证明自已主张的有利于自已的事实,避免因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而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答: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2、简述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答: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一般来说,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从属法律性。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2、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即留给行政主体一定的裁量空间。3、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自行决定或实施行政行为,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4、强制性。行政行为以国家强制里为其实施保障。 3、简述我国婚姻家庭的基本法则 答: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5、计划生育原则。 作业二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 志的规范体系。 2、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 与法律相抵触。也就是说行政主体的设立,拥有行政职权和行使行政职权都

实用法律基础讨论报告要求及参考主题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实用法律基础课程 课堂/小组讨论报告的基本要求及参考题目 一、课堂/小组讨论报告基本要求 1、课堂/小组讨论报告是由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后,由学生提交的书面报告。 2、计分的课堂/小组讨论报告一学期提交一份(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形式任选其一)。学生应当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专题讨论,并在讨论后填写《课堂/小组讨论报告表》(后附)。讨论的主题可以采用新疆电大提供的参考题目,也可以由教学点课程辅导教师自定。 3、讨论报告应当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4、辅导教师对讨论报告进行批阅并评分。 5、讨论报告的满分为10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讨论时的发言情况、书面报告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等给予客观评分。 6、以下情况不能取得讨论报告的成绩; (1)抄袭他人讨论报告的; (2)由他人代写报告的; (3)报告语言不通,错误百出,拼凑成篇的; 7、报告成绩按10%的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课堂/小组讨论报告表

二、讨论主题(参考) 近年来,由于一系列“人肉搜索”事件引起的诸多法律和社会问题,使得“人肉搜索”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在课堂或小组学习中讨论这一现象,并将讨论的情况及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形成一份书面报告。 2007年12月29日,王菲的妻子姜岩从24层的家中跳楼自杀。2008 年1月10日,大旗网刊载了《从24楼跳下自杀的MM最后的日记》专题报道;天涯论坛也于当日发表《大家好,我是姜岩的姐姐》一文。姜岩的大学同学张乐奕在得知姜岩死亡后,于2008年1月11日注册了非经营性网站“北飞的候鸟”。在网站上,张乐奕、姜岩的姐姐及朋友先后发表了纪念姜岩的文章。这三个网站上的部分文章均披露了王菲、“第三者”的真实姓名,照片等信息。 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网民的热切关注,一些网民在参与评论的同时,在天涯网等网站上发起对王菲的“人肉搜索”,使王菲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详细个人信息逐渐被披露;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对王菲进行指名道姓地谩骂;更有部分网民在王家门口墙壁上刷写、张贴“无良王家”、“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标语。 2008年3月28日,王菲以名誉权受损为由,将北飞的候鸟网站管理员张乐奕、大旗网和天涯社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7。5万元损失及6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2008年12月19日,法院对此案做出了一审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张乐奕基于与姜岩的同学关系,知晓了王菲存在“婚外情”的事实,张乐奕在姜岩死亡后,不仅将此事实在“北飞的候鸟”网站上进行披露,还将该网站与其他网站相链接,扩大了该事实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范围,使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得以知晓,张乐奕的行为构成对王菲隐私权的侵害。同时,张乐奕的披露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王菲的正常生活,而且使王菲的社会评价明显降低。这种侵害结果的发生与张乐奕的披露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应当认定张乐奕以披露王菲隐私的方式造成了对王菲名誉权的侵害。而大旗网在网站上设置专题网页,进行调查和走访,披露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将网页与其他网站相链接,扩大了事件在互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1.课程描述 1.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应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 学时标准:42 学分标准:2 1.2 ,使学生 基础。 1.3 立足 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统计学的有关专业知识,使学生有了信息搜集与分析的基础,能够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了解当前企业存在的信息时代,并能尝试着设计合理的数据信息环境;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培养效率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严谨的求学态度;具有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和与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并能具有应用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创新能

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创业能力。 2.1知识目标 ●了解统计在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作业。 ●理解统计指标与指数的关系和意义。 ●熟练掌握抽样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原理。 ●掌握统计预测的一般方法。 2.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调查市场、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熟悉把握对企业的经济数据分析的能力。 首先

过程中, 提高学生 可选用近三年出版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或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应用案例可以不一样),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选用或编写的教材建议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教材应将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案例模仿、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将本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项目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 第一版 课后答案

一.填空 1. The 2008 … time for… China. 2. Of coursel …take care of …business. 3. Never leave without … years. 4. Clearly … recognition and awards …work. 5. The great … team work. 6. Exercise will … appetite. 7. When I come across … notebook. 8. Let me … official … land. 9. In that … occasional … serious. 10. You have … at hand … traveling. 11. She is annoyed … recommended. 12. Please … feel free to … home. 13. `Nowadays … assume that … is celebrated … America. 14. Is Spring Festival a … the majority … countries? 15. My family … end-of-year cleaning. 16. Some universities … Muslim(s) … food. 17. Decorating the … colorful candles … now. 18.In the 1950s … large choice … them. 19.Do you … ways of thinking? 20.The Asian … festive event … People shared … athletes. 二,汉译英。 1.像…自己。 You, like most people, probably are learning how to market yourself. 2.对不起…走! I’m so sorry , My go-go boss asks me to leave right now. 3.我…言表。 Language is not enough to show my thanks to my parents 4.这…适用于我。 Such sweet words might please you.but they don’t work for me 5.做…差异。 We should bewar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oreign trade 6.我们…老朋友。 We have just come across an old friend we haven’t seen for ages. 7.你…吗? Can you provide any evidence to show that he was not in the crime scene at that time. 8.如果…联系。 If you need our products, please contact me in advance, 9.汤姆…去过。 Tom is new to the town . He has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10.认为…错了。 It would be wrong to assume that Valentine’s Day is only celebrated by young people. 11.随着…世界杯了。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he World Cup could be watched at the same time

实用法律基础2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7090500055 姓名陈冬 课程代码110009 课程名称实用法律基础 评阅教师 第 2 次平时作业 共 5 次平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用人单位自( A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D )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A.可以 B.不应 C.应当 D.不得 3、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 )。 A.劳动报酬 B.试用期 C.保守商业秘密 D.福利待遇 4、用人单位( C ),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D.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劳动者( C ),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交强险索赔的项目有哪些? 答:1、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包括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3、财产损失。 2、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如何进行赔偿?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

成为与每个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学法、懂法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态度和技能。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合同法、婚姻法、保险法、证券法,甚至与之相关的刑法知识,为规避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同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我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对法的的认识。 1、法的本体。法的本体就是法的存在及其本质、关系、规律和内在联系。任何一个学科都表现为一个逻辑严谨的概念体系,法学的概念体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石,并有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登记本概念构成。法是这门学科的核心词汇并且是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但笔者认为法最让人不解,这也是这么课程中语义极为含糊和复杂的概念。笔者毕竟没有哈特那么睿智。英国法学家哈特曾经引用圣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著名说法来说明给法下定义的困难。圣奥古斯丁说:“时间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的概念的理论阐述法定义为: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社会规范体系。 2、法的起源和发展。要了解我们如今的社会主义法。就要先研究法的起源与发展。研究时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到。在法学研究中,无论是把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还是研究法的历史及其发展目的都在于解释发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客观规律,揭示世界范围内法律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模式,一次阐明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的优越性以及对资本主义法的实行继承和移植的必要。应当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传承优秀法律文化。 3、法的运行。法的生命在于运行法的价值在其运行中得以体现和实现。发的运行是一个从法的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的效力到实效的过程。 4、法的价值。法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子系统。一方面他表征作为主题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发的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法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满足主题需要的功能与属性,及法的实用性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课程代码:H0101334 课程名称:统计学 标准学时:48 课程类型:理论课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处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它是国际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介绍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描述、分析,包括:统计指标、数字特征、动态分析、指数分析和简单的趋势模型及抽样推断、假设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反映了本课程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贯彻了教学互动教学法,体现出能力与知识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统计学是职业基本能力课程,培养学生拿到统计职业资格上岗证,适应统计岗位工作,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试行“案例教学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 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教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理论教学中,我们积极试行“案例教学法”,即围绕现实案例和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身临实景,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概念、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事物内在规律和变动规律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通过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实际分析技能。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并积极调动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行业专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就业为导向,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的。课程具体包括:总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综合指标、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统计指数、时间数列分析、统计预测等内容。课程设置是从统计总论入手,以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为主线,最后撰写分析报告。课程根据上述过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的培养。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实践、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展开教学。在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八单元课后答案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八单元课后答案 Unit 8 Keeping Healthy and Seeing a Doctor Put in Use ①Imagine you are a doctor. An overseas student from Englandis suffering from a toothache. He is coming to you for help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him by filling out the blanks. Key: (1). the matter (2). very well (3). have a look (4). worry (5). some medicine (6). stop the pain (7). Take the tablets (8) several times a day ②Role-play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by putting the Chinese version into English. Key: (1). What’s wrong? You look very pale. (2). Oh, your leg is bleeding. You’d better lie down. Does that feel better? (3). I have the first-aid kit here. Let’s stop the bleeding first. (4). 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immediately. Want me to accompany you to the hospital? ③Tourists may suffer from differen t kinds of illness. Imagine you are a tour guide. You notice that one of the tourists doesn’t look very well. Talk with her and try to give her some help. Key: (1). Very soon. Are you sure you’re all right? You don’t look quite yourself. (2). Oh, t hat’s too bad. You’d better take a rest now. have you had any medicine? (3). Look, this is medicated oil. You might want to rub some on your temples. (4). But 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 I’ll accompany you to the clinic as soon as we return to the hotel. Step III. Being All Ears Listen and decode.

实用法律基础通识课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通识课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考核目的及考核方式 一、考核目的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通识课,在通识课模块选修此门课程的同学应当参加本课程的考试。本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明确的程度,同时通过课程考核,增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形成性考核 (1)形式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按照要求完成新疆电大统一安排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的作业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主要涉及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完成作业是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由新疆电大在“新疆电大在线”的课程栏目中予以统一布置和安排。平时作业分为四次,按章节内容编写。四次作业按百分制评阅,课程辅导教师应当按作业完成的情况的进行客观批阅并给定成绩。 ②阶段性测试 阶段性测试在一学期中安排一次,试题由新疆电大在“新疆电大在线”的课程栏目中提供。阶段性测试的原则是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地考核。阶段性测试一般由教师在期中组织学生进行,并对试卷进行批阅并给定成绩。 ③课堂(小组)讨论报告

讨论报告是由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后,由学生提交的书面报告。计分的课堂(小组)讨论报告一学期提交一份(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形式任选其一),讨论的主题可以采用新疆电大提供的备选题目,也可以由教学点课程辅导教师自定。辅导教师对讨论报告进行批阅并评分。 ④自学 自学是指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加面授辅导、学习教材、上网学习和讨论等多种途径开展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在学期末对学生自学的具体情况,如参加面授辅导的次数,上网学习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的情况等给学生评分,并将该分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2)成绩评定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课堂讨论(小组)报告成绩和学生自学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平时作业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阶段性测试的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课堂(小组)讨论报告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自学情况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未达到50%以上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2、终结性考核 课程终结性考试采取课程论文的形式。学生在学习完全部课程后,应当完成一篇小论文,内容包括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想),个人应用情况等。 分校专业责任教师根据课程论文形式及内容给予评分,并将分数按60%的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三、考试时间安排及成绩上报 1、在每学期的第十五个教学周由教学点课程辅导教师对课程论文的相关要求进行讲解,并布置安排学生开始撰写论文; 2、在每学期的第十八个教学周学生应当完成论文并上交。由教学点课程辅导教师批阅论文,评定成绩; 3、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前由教学点将学生成绩登入教务管理系统; 4、学生的课程论文文本由教学点保存以备检查。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先修后续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等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模型建立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总之,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

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能力目标 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理论。 (二)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概率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定理; 2.学会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 3.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 2.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3.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随机向量、数字特征、极限定理。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4-1。 表4-1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二版答案

第一单元 Put in use 1. Robert Thank you pleasure Here is this is How do you do call me journey the hotel very kind 2. Hi, are you Miss Mary Green? I’m Li hong from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How do you do, Miss Green? Nice to meet you. Did you have a good journey? Oh, yes. Let’s go to the hotel of our school. Everything is ready for you there. Well, Miss Green, here is my card. Please call me or email me if you need any help. 3. Excuse me How do you do, Mr. Smith Welcome to our company you are the general manager Here is my card Thank you My email address is Read and Think 1. It means a close and friendly relationship. 2. They find these terms too formal. 3. They want to show their friendliness. 4. They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you so that they can begin a conversation with you. 2 greet informal friendly formal wave perhaps leave 3 use Mr., Mrs. or Miss use first names call me Sally glad/happy informal/friendly 4. named has left prefer personal accept means Speaking of get to know acquainted with 5. It is my impression that a typical English gentleman often takes an umbrella with him. To the students,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is the best part of the book. When we talk with a foreign lady, in most cases we should not ask such personal questions as her age. Many young people prefer pop songs to old songs. They think pop singers are very cool. This beautiful and clean city ha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upon the foreign tourists. Professor Lu Yang stood on the plane’s entrance and waved good-bye to us.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 摘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因此,它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面非常广的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它已经成为与每个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学法、懂法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态度和技能。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合同法、婚姻法、保险法、证券法,甚至与之相关的刑法知识,为规避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同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我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体会有三点:一是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根据法律专业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三是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学习。 关键词:专业性规范性实用性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因此,它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面非常广的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它已经

部社会现象中,与法的联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相关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社会主义法在保障、指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和巨大作用。 二、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一开始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绝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多开一扇大门;要认识到选择自我学习的原因是时间所迫而这种学习本身的自由松散。因此,要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从内心深处重视学习,把网络学习当成真实的课堂,严格按照老师制定的课程和进度安排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当日内容,当日学习,当日消化。在学习方法上,要变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认真思考、学以致用的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合同法的时候,除了记忆合同法的每一个条款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外,还应该针对每一条的条文规定,寻找或者自我设计相关的案例进行佐证,以此加深记忆,深化理解。只有从态度上重视,才能去主动的学习,只有主动的学习,才能寻找方法,探索技巧,改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质量。 三、根据法律专业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法律专业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它的规范性。法律的调整对象包括了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因此,体系非常庞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门别类。同时,它又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这一学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专业术语和规范化的程序所构成。因此,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和学习者本人的特点相结合,我总结了以下学习方法: (一)识别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按照了解、掌握、运用的逻辑顺序有针对性的学习。学习之初,可以参考工具书和网络课程中的提示,对于基础性的法律概念(如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终止的区分,假释与缓刑等,民法中的侵权法、物权法与债法的区别等),这些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易混淆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准确记忆,更要学会比较和运用。对于其它内容,比如小的部门法,或者不常用且较生僻的概念,只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即可。只有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有所获。 (二)比较是学习法律知识最重要的方法。法律体系中,同一部门法中有非常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统计学》课程标准1.课程描述 1.1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应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 学时标准:42 学分标准:2 1.2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是经济及管理等社会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统计分析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观念、现实的手段和方法,考虑市场变化的特点,对市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选判断,从而客观而现实地设计市场的变化。它要以《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经营与管理类理论的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经管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经营管理技能工作项目设置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数字信息和营销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搜集对企业的重要性。数据处理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而人们的生活与经济也息息相关。统计学是市场营销的主要课程之一,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因此而设置这门课。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经过数据库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8个学习章节: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标、抽样推断、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预测等。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统计学的有关专业知识,使学生有了信息搜集与分析的基础,能够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了解当前企业存在的信息时代,并能尝试着设计合理的数据信息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