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郭庆军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郭庆军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郭庆军

 2007年3月高等建筑教育Mar.,2007第16卷第1期Journal of A rchitectur l Educ ti on in I nsituti ons of H igher Le rning Vol.16 No.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3

郭庆军,刘慧萍

(西安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加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阐述了该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考核形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F407;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909(2007)0120085205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项目十分普遍,可以说政府和企业的各部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都会以某种形式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客观规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集成。其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在生产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以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最近十几年,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它的研究、教育和实际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内外管理领域中的一大热点,这门学科也逐渐成熟起来。

然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高校的设立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尚不普遍。虽然相关的教材较多,但其侧重点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侧重于讲述实施项目管理的具体步骤;有的强调进度计划方面的问题,而这只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的教材只是有关净现值计算、成本估算、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事项,但从这些专业化的书籍中很难学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知识。这些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差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不便。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形成

(一)工程项目管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长期采用原苏联引进的“建筑施工组织”模式。该模式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建设管理过程中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80年代后,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的国际工程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开始在我国推广和应用。前苏联“建筑施工组织”模式的核心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的施工组织计划,强调的是计划性;西方“项目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对工程建设工程进行目标管理,强调的是动态控制。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作为市场经济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根据我国建设领域改革的需要,从国外引进,是十分自然和合乎常理的事。1982年,工程项目管理理论首先从原联邦德国传入我国。之后,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和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文化交流和项目建设陆续传入我国。1987年,由世界银行投资的鲁布革引水隧道工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取得成功,迅速在我国形成鲁布革冲击波。1988~1993

?

5

8

?

3[收稿日期]2007-01-12

[基金项目]西安工业大学“十一五”重点教研项目———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素质教育(251118) [作者简介]郭庆军(19782),男,河南林州人,西安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

年,在建设部的领导下,对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进行了5年试点,于1994年在全国推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2001、2002、2005、2006年,国家分别颁布并实施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 B/T50319-20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 B/T50326-200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 B/T50358-2005)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 B/T50326-2006)(修订版),2003年6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一书,它是由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 P MP)中国认证委员会授权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CP MC)组织编写的,它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20年推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 MBOK)”,使工程项目管理实现了规范化。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等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在现代工程项目的实践中取得了惊人的成果。由于项目管理的普遍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它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界和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视。它不仅是一个研究方向、一门学科,而且成为一个专业、一个社会职业。例如在许多国家的高校中,工科、理科、商学甚至是文科专业都设有项目管理课程,并有项目管理专业的学位教育,最高可达到博士学位;社会上有专职的注册项目管理工程师,还有与其相应的执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制度;许多企业或专业学会都有在职人员的项目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而这些培训也同样遍布于政府机关、科研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

近十几年来,在我国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项目管理教育在许多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领域中得到普及。我国已推广了建设监理制度。在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的培训和执业资格考试中都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二)我系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现状

按照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我系于2002年开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将工程项目管理列为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工程造价、工程经济、工程结构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所面临的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重要课程。故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一般是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讲授,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悉并掌握了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在这个时候学习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就要结合学生发展方向。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项目管理”而非“工程项目”,需要阐述明白“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特性,并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今后在“项目”(如组织项目实施、某工程项目的策划等)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针对以往课程过分偏重理论细节的传授,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适当的课程改革,注重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掌握,而减少了研究数学模型(例如网络计算模型)上的课时,尽管这些模型十分重要。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软件的商品化,作为一般的项目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软件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计算机干不了的专业工作上,如项目系统分析、工作活动逻辑关系安排、实施方案的拟定、比较和评价、管理程序的制定、报告系统和文档系统的建立、工作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和激励等。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和变化。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高等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已形成了宽口径“大土建”的专业发展模式,明确了土木建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毕业生基本规格,从宽口径的视角,要求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因此,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1.按照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结构,不刻意追求理论研究型内容,课程内容少而精,向培养土木工程师从事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应用方向拓展。

2.把握土木工程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内容的重复,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课程体系架构。

3.既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性能讲授,又要注重现行规范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背景的讲授。最

?

6

8

?

大程度参照2000~2006年修订的项目管理规范、监理规范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反映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4.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获得注册执业资格,在课程内容上要与各执业资格考试参考书相关内容吻合,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获得注册执业资格证书。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原则

(一)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学校教学改革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运用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面向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综合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直接成果,要求学生的基本理论务必扎实,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去阐释和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改革遵循的原则

1.注重工程项目管理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由于项目管理注重实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必须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以这类项目为对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2.注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立足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整体系统,以揭示项目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为宗旨,以现行的建设法规为依据,全面阐述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认识,能对工程项目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整体优化的管理理念,掌握常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3.力求将管理学基本原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相结合

这一原则很重要,因为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工程项目(如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类工程项目中,由于角色和层次不同,项目管理工作差异也很大,有时甚至采用不同的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也会带来项目管理工作的差异。

三、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项目管理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涉及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要学好项目管理知识,增强项目管理能力,除了要掌握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外,还应具有管理学、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与工程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考虑到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们在教学组织中作如下安排:①对于重点概念、原则、理论和分析方法,教师要做详细讲授;②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给将来的具体工作留下隐患;③通过分析综合性案例,着重帮助学生搞清相关因素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④由于这门课程综合性较强,涉猎广泛,对于学生遇到的个别较深或尚未学到的知识,教师要作简略介绍,或推荐相关参考书,也可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学习掌握。

(一)教学方法采取策略

一是概念知识具体化;

二是定性知识尽量量化;

三是实际案例教学与研讨式教学为主,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式”的沟通;

四是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五是书本知识形象化,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二)教学实施方案模式设计

在针对这门课程进行的教改中,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实行了“课堂教学(含案例分析)+多媒体录像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的模式。

课堂教学,是以各章节的核心理论为主体,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兼顾各章节之间、各课程之间的总体架构和逻辑关系,有目的性地讲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逻辑分析能力。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及费用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环境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等。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针对性强、可视性高的特点,对于教材的部分章节,我们采用多媒体录像(实景拍摄)教学。比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建

?

7

8

?

筑施工料具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卫生等。

本课程除讲授48课时外,还有1周的课时做课程设计和适当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以计算题、案例题为主,比例为2:1左右。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有:编写工程概况、选择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资源供应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组织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初步培养学生编制工程概况、确定施工技术组织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的能力。课外适当安排4课时左右的时间参观施工现场,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与实例。

考核我们采取的是622形式,即期末考试(60%),平时作业和日常考勤(20%),课堂发言(20%),卷面考试的内容以教材上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题为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四、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一)切实做好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编好教学大纲和教学案例。教学大纲和教学案例是基本的教学文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即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学生自学。每一部分都包括了应掌握的原理、应理解的问题和应了解的知识,重点和一般都比较明确,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进度表,自学时间与课堂教学合理搭配,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由于教学案例是教改的重点,这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教师按照教材备课,现在教师要在备课的基础上,广泛地搜集和编制项目管理方面的案例。案例一般都是根据实际项目资料进行缩写和整理,并和教材的相关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

(二)选好教材和参考书,做好实践活动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

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特点,这门课程选用的教材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闫文周主编,笔者参编的《工程项目管理学》。该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二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从建设单位、咨询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不同角度,系统论述了建设项目管理、设计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的具体业务内容;

三是力求概念准确、层次清楚。语言准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为了使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管理执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教材充分吸收了全国建造师、全国监理工程师、全国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等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书中的案例,基本来源于这些资格考试的真题;

五是为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材列举了大量例题和案例,每章均附有习题及答案,习题类型仍参照执业资格考试的类型。

我们还为学生推荐了一些相关的论著和报刊等作为参考书和课后阅读材料、辅助资料。教材和参考书的选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学生的反映也较好,扩大了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开阔了视野。针对工程项目的应用特点,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和我校实际,进行相关的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研究工作,自己动手编写出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指导书,从而培养学生从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结合当前发展形势,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学内容难以在讲台上讲清楚,现场管理、建筑机械及施工料具管理等很难甚至无法在黑板上画出来。这就需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从学生学习知识出发,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规范和标准,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性,这将有利于教师讲课和自学。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业

?

8

8

?

务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源泉。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最新成果,针对当前国家执业注册考试内容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 MBOK),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性

五、结语

现代工程实践和研究都表明,在未来的社会中项目管理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备,尚有许多问题值得同行去共同研究和探讨。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当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闫文周,袁清泉.工程项目管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潘安平.浅谈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温州大学学报,2004,(1):43-47.

〔5〕 仲景冰,王红兵.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张琳.对构建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92-93.

Educa tiona l reform and practice i n the course of

eng i n eer i n g project managem en t

G UO Q ing2jun,L I U Hui2p ing

(D epart m ent of C ivil Engineering,X i’a n Technological U niversity,X i,an710032,China)

Abstract:Engineering Pr ojectManage ment is a course with str ong app licati on and synthesis,s o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 ractice ability is as i m portant as that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theory learning.I n current situa2 ti on,it is an i m portant task for discussi on that how t o increase the teaching refor m t o e mp l oy ne w teaching idea,and t o i m p r ove teaching effect t o a maxi m um o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Pr ojectManage ment.By p resenting ref or m o2 ver design of course syste m,arrange ment of teaching content,app licati on of teaching method and variety of exa m i2 nati on,etc,this article ai m s t o exp l ode ref or mati on of the course on the ba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 ment, combined with the students’e mp l oy ment potential in the future.

Key words:engineering p r oject manage men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ref or m

?

9

8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项目经理: 项目成员: 指导老师:肖何英 课程性质:实践教学课 开课系部:建筑工程系 任务时间:2014年11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与实训 实 训 任 务 书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11级 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老师:肖何英 课程性质:实践教学课 开课系部:建筑工程系 任务时间:2014年11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运行规律、理论、方法和准则的学科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强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施工组织与计划》、《施工技术》等主干课程后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工程管理专业一次重要的综合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训练,理论联系实践,产学结合,有助于专业课程体系集成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工程项目中各体系的分析、规划、执行技能,基本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目标管理; 2. 掌握《项目知识管理体系指南》9大知识体系在工程项目中运用; 3.掌握各阶段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的编制。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工程项目运作的全过程; 2.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职责、作用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 3.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编制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的程序、方法、步骤、内容规定等。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思想; 3.培养良好的诚信度和工作责任心。 4.增强密切联系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设计的分组规定 每班按照4-8人一组划分小组,同组内论文方向不得一致,不得抄袭已有方案。非同组论文方向可以一致。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目前Java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缺乏市场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及适应市场对Java人才的需求,就要加强Java课程改革的研究。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及实践教学四个环节进行Java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和对计算机人才的更高需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需要反思自身专业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社会性,需要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分析社会需求并相应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在重视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现有Java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缺乏市场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只有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对Java人才的需求。

2教学内容改革 Java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从广义上说它代表了一个技术体系,该体系结构根据应用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为Java SE、Java EE和Java ME三个部分,它们分别适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桌面系统以及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运行。J2SE 为创建和运行Java程序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是Java技术的核心和基础,J2EE和J2ME都建立在J2SE基础之上。但目前Java教学中主要以J2SE为基础,很少系统讲解J2EE 和J2ME。Java技术尤其是J2EE技术占据着市场很大的份额,但国内J2EE技术的开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许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只学习了一点Java基础知识和JSP,而对于Eclipse、Tomcat、Hibernate、Struts、JSF、Spring、EJB、SQA等很少应用。所以,在Java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J2SE 中的主要技术规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将J2EE 和J2ME作为J2SE的后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后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本章节主要概念、方法、原理等的理

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交通运输方式不断进步,物流在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培养专项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对物流仓储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就成为充 分发挥物流专业引导人才发展、对接社会职业渠道的必然选择。面对当今社会不 断发展的外部形势,必须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从而让自身的发展 满足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本文就物流仓储 教学现状和对策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在教学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 一、物流仓储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大专层次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应按照“理论知识 适当、突出应用技能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方针,突出应用特色,并以此来组织物流教学。但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一切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加之高职 院校自身发展条件的一些限制,导致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 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学校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欠缺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从 2002 年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 等传统专业基础上转化而成的,还有一类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平台上构建的物流管 理专业。所以对于物流专业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纵观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没能充分体现物流专业的系统性及各门课程的关联性特征,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理论多,实践少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的经费不足,对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建设投入较少,实习实 训设施和场所非常有限。导致在教学计划上理论教学课时偏多,实践教学课时偏少,有的学校实践教学课时甚至不到 10%。所以在具体教学中,理论讲述多,实 习实践少,关门办学,闭门教书。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物流人才进 入企业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 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 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物流教 育起步晚,培养的物流人才有限,走上教育岗位的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更少。目 前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中,中老年教师毫无疑问都不是物流专业毕业的,而 招进来的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毕业的,如交通运输管理、国际 贸易、经济学等,真正物流专业毕业的是凤毛麟角。许多老师都是在边学边教边 干的过程中进行物流教学的。再加上学校资金有限,教师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难免差强人意。 二、物流仓储教学改革对策 1.健全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需要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依托,而笔者认为,既然目前高 职类学校以面向社会、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为教学目标,那么物流专业的仓储实 训教学的目标设计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其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优秀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封面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 题目:XX商场建设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学号:2011311162 学生姓名:崔秀芳 专业年级:2011级工程造价 指导教师:赵永任 年月日 附录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1、题目分别为《XXX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2、纸张一律使用A4纸,页边距为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2.5厘米,正文统一为1.25倍行距 3、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三级标题及以下用5号黑体字,正文一 律用5号宋体字,表格内字体为10号。

例如: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1)项目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XX商场 建设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管理单位:XX项目管理公司 设计单位:XX设计院 监理单位:西南XX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云南省XX建筑工程公司 (2)项目总体情况如下: XX商场占地面积1881平方米,建筑层数总共5层,其中地下一层(停车场)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地上四层:一层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服装类产品。二层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化妆品类的产品。三层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娱乐服务。四层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餐饮服务。 该建筑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土方开挖后外运,土方开挖以机械挖土方为主,人工挖土方为辅。该建筑的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一到三层外墙南北面采用玻璃幕墙,东西面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另第四层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幕墙。其中第四层有252平方米的露天阳台,阳台中心有一个15000*9000的露天游泳池。建筑的外墙采用清水砖墙,室内地面一层二层采用花岗岩石块装饰,三层采用硬木地砖,四层餐厅部分采用水磨石地面,冷饮店采用木地板,露天阳台防滑石块。室内天棚的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棉板的规格为250*250。室内墙面刷双飞粉,墙裙铺设大理石块,高度为1.2米。XX商场的安装工程由施工单位分包给昆明xx安装工程公司。项目建成后两周后开始移交使用。 附:XX商场的大致布局图

(精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精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名称(英文): Project Management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非师范类)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 学时:72 学分: 4 教学层次:专科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培养未来的项目管理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和标准,并引入了一些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教材:王芳.范建洲主编,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刘金昌,李忠富,杨晓林主编,《建筑施工组织与现代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张守健,许程洁主编,《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任宏等主编,《工程项目管理》,高教出版社,2005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两部分。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占30%,考查作业或试题占70%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学时数:72学分数:4 执笔人:曹跃杰编写时间:2009.9.1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培养未来的项目管理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和标准,并引入了一些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培养未来的项目管理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和标准,并引入了一些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总学时6) (一)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项目工程管理的内涵、类型、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由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因此,按项目管理学(Project Mangement)的基本理论,没有目标的建设工程不是项目管理的对象。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田虎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 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0.1、教学研究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地研究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要建设好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数控实训中心,以高规格装配好数控实验实训室;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评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及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五大平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基本素质平台由文化素质基础模块和信息工具模块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机械基础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组成;专业方向平台由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模块;专业拓展平台由专业拓宽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组成;专业技能平台由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机加工操作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场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

探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探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探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住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走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下面以课堂探究的实践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环境表

现的单一性、封闭性,它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刻不容缓。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式、多元化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第一方面课堂探究的理论基础,是通过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之体,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创设的探究性学习环境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学习。从教育心理学来看,我们认为:课堂探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教育心理学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步发展。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连结,它能很好地解释技能的学习,而技能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机械的学习,它不能很好地说明学生在学校内进行的其他许多有意义的学习。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把人类的学习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认知学习观,它重视知识的表征、编码、反馈等,但从本质上来讲,认知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对所给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实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建构议学习观则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而学习者是基于自己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以及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此外,我们要构建一个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的学习坏境,这离不开其他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包括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等。第二方面,课堂探究的环境设计,“探究学习环境”是一种非场所观,其定义是学生在课堂进行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工具以及信息资源的组合。本课题从整合教材等多种学习材料,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发多媒体技术,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创设探究性学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2013606.html,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江玉婷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10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奔向小康生活,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 工具。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使汽车维修成为日益增长的行业。由于目前汽车构造和维修的专业人员不足,所以相应的高校要不断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进行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策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9-0089-02 如今,在汽车行业所缺乏的是掌握汽车构造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专业技术工人。高职院校作为汽车构造和维修专业人员的主要培养基地,不仅仅是培养出了解汽车构造或熟练汽车维修的专业人员,而是要打造出二者兼得的人员。在专业技术的教学课程上,建设新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推动着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一、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体系建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便于之后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从如今社会现状以及高职教育的要求出发,将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出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方面能够吸收汽车新科技知识以及维修经验,让学生感觉内容更加的新颖并且能够直接运用到实践中,与学生之后的工作能力拉上关系。第二,在一定的程度上缩短理论教学课程的时间,避免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的重复讲解,删减那些与实际应用中脱节的理论知识讲解,减少理论课程教学的时间,增加课程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整体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第三,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自身能力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讲解,教师凭借自身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的技能,来引导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设立一个完善的能力要求设定,让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以及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的短缺进行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比如,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车辆发动机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要求能够清晰地认识发动机中重要的原件与结构,更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每个汽车零件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计划要严格落实,比如通过相关课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故障中所需要的相关的检测设备,以及其工作的原理和使用的技巧,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对汽车发动机中的零件能够进行独立的机械加工,并且能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附件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 2.教学成果总结 成果完成人刘运好余恕诚胡传志俞晓红 成果完成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推荐等级建议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安徽省教育厅 推荐时间2004 年12 月30 日 成果科类中国语言文学 代码□0□5□0□1□4□1□2□2 序号□9□3□4□0□1□8 编号

附件一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成果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成果第一完成人及 刘运好余恕诚胡传志俞晓红 其他完成人姓名 成果第一完成人及 安徽师范大学 其他完成人所在单 位名称 组织鉴定部门名称安徽省教育厅 鉴定组织名称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鉴定委员会 鉴定时间2004年12月20日 鉴定意见: 以刘运好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是高等师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研究成果。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负责人成果汇报、提问答辩、审读材料等方式,在充分讨论评议的基础上,对该成果进行了严谨、客观、科学的鉴定。鉴定意见如下: 该成果以专题讲座为基点,促进教师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以专题讨论为契机,强化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吸纳。突出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联系,强化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对高等师范古代文学教学具有示范作用。 该成果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仅理论上具有创新性,而且从教改实验的两个年级教学效果看,已经取得了重大人才培养效益。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全面深化高等师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此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鉴定组织负责人签字郁贤皓 2004年12月20日

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大學課程與教學的改革 歐用生 摘要 大學課程與教學一向是「秘密的花園」,相關研究不多,改革的實踐也不容易。但大學學術社區的成員如何扮演轉型知識份子的角色,使課程與教學發揮實踐(praxis)和行動的功能,應是當前大學最重要的使命。本文先對大學的課程組織作社會、政治的分析,強調大學課程與教學要誇越疆界和混種(hybridity),由集合型課程轉向統整型課程,並提供六項途徑作為參考。 關鍵詞 集合型課程(collected code)、統整型課程(integrated code)、 混種(hybridity) 壹、前言 大學的課程和教學一向是「秘密的花園」,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視,因此相關研究不多;大學課程和教學的改革也唱議了很久,但至今仍缺少具體的行動和成效。例如一九六○年代末期興起的「潛在課程」研究,已對中小學的課程和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伯璋,民74年;黃政傑,民74年;歐用生,民72 年),但在高等教育上,「潛在課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Margolis (2001)編著「高等教育中的潛在課程」乙書,從潛在課程的定義和觀點、校園環境的角色、身體(body)的重要、社會化的實踐和專業化的滲透和抗拒等方面,探討了潛在課程對大學的結構、功能和師生生活的意義和影響,對大學課程和教學改革的思考有很多的啟示。 社會如何將知識加以定義、選擇、分類、傳遞和評鑑,反映了權力分配

和社會控制的原理(Bernstein , 1971),而大學在知識的生產和分配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大學位於學術階層的頂端,處於知識的象牙塔當中,卻疏於反省,讓許多潛在課程在有意、無意中繼續發揮作用,如Margolis、Romero(1998)在「學院(department)是這麼男性、這麼白、這麼老、這麼保守」這篇文章中說的,大學的課程和教學由於強化了性別的、種族的、階級的、年齡的意識形態,結果維續了階層化的社會。 但是課程可能將壓迫或壓制再製並合法化的同時,也發揮鬥爭和抗拒的功能。(Apple, 1982;Giroux, 1988)在批判教育學中,課程成為協商的動態的過程,師生檢討他們所生存的社會,考驗影響他們的社會、政治的勢力,不斷的追求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平等的民主原則如何成為運作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課程是一直在改變、一直在發展的,批判的課程詴著讓學生了解批判的民主,以實現社區的建構和社會的正義。(Kincheloe, 1999)大學的課程和教學如果能發揮這種批判和實踐(praxis)的功能,學術社區的成員,如教授和學生才能扮演轉型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角色。 本文探討大學課程和教學的改革,先從課程的社會組織的觀點,分析大學課程的特色及其改革的困難,然後提出若干改革的途徑,以供參考。 貳、大學課程的社會、政治分析 探討握有權力者在選擇和組織知識時隱含的假定,是研究課程社會學的重要觀點。因此Young(1971)、Bernstein(1971)等強調,要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探討知識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及其中的權力之間的關係。他們利用階層化(stratification)、專門化(specification)和開放性(openness)、地位(status)等概念來分析誰將什麼界定為知識,哪些人可以接近哪些知識,不同的知識領域間的關係為何,接近不同知識的人之間的關係又如何等問題。階層化是指知識的價值或地位的高低;專門化是知識範圍(scope)的廣狹;開放性則是指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其結構如圖一所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XX工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系 2016年5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一节、建筑与结构概况 (4) 第二节、施工现场概况 (4) 第三节、施工条件 (4) 第二章、施工部署 (5) 第一节、项目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5 第二节、项目工期目标 (5) 第三节、项目安全目标 (5) 第四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行式 (5) 第三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6) 第一节、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7) 第二节、施工段划分 (7) 第三节、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项目机械的选择 (7) 第四节、安全施工设计 (8)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8) 第一节、WBS制作 (8) 第五章、资源供应计划 (8) 第一节、劳动力供应计划 (11) 第二节、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12) 第三节、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12) 第四节、大型工具、器具供应计划 (13) 第六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3) 第一节、技术准备 (13) 第二节、施工现场准备 (13) 第三节、作业队伍和管理人员的组织准备 (14) 第七章、施工平面布置 (14) 第一节、施工平面图说明 (14)

第二节、施工平面图 (15) 第八章、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15) 第一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第二节、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7) 第三节、工程安全目标保证措施 (18) 第四节、季节施工的措施措施 (19) 第五节、保护环境的措施 (20) 第六节、文明施工措施 (20) 第九章、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21) 第一节、风险因素识别及管理重点 (21) 第二节、风险防范对策 (21) 第三节、风险管理责任 ............................ 错误!未定义书签。21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 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模块。这样,课程设置就既充分考虑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学术性,又充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Java课程教学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课程实训方法的选择与实施,以及考核方案的设定等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Java;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0-64-02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Java curriculum He Yuzhe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Java and traditional problems of the process during the teaching,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organization of instruction in classroom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lab,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training methods and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流程图

基建文件可按下列流程形成:

立项决策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有关立项的会议纪要及相关批示、项目评估研究资料及专家建议等。根据项目大小、投资主体的不同,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分别由国家、行业或北京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审批。 建设用地文件包括:征占用地的批准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交易文件、规划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建设用地文件分别由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审批形成。 勘查设计文件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建筑用地钉桩通知单、验线合格文件、设计审查意见、设计图纸及设计计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知书等。建筑用地钉桩通知单、验线合格文件、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由规划部门审批形成。 招投标及合同文件包括:工程建设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及相关合同文件。 开工文件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开工文件分别由规划部门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形成。 商务文件包括:工程投资估算、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等。 其他文件包括:工程未开工前的原貌及竣工新貌照片、工程开工、施工、竣工的音像资料、工程竣工测量资料和建设工程概况表等。 (一)立项决策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有关立项的会议纪要及相关批示、项目评估研究资料及专家建议等。根据项目大小、投资主体的不同,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分别由国家、行业或北京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审批。 (二)建设用地文件包括:征占用地的批准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交易文件、规划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建设用地文件分别由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审批形成。

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培训课程

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培训课程 2010年12月23-24日北京 【主办单位】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项目总监、部门经理、高级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等,特别适合于正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和决策层,大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培训费用】2600/元2天(含培训费、资料费、午餐、培训证书等)。 【咨询报名】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内训,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受益Competence and Skills Acquired ?了解掌握项目管理和项目化管理中的结构化管理理念和基本工具,理解建立适合公司特性的项目管理矩阵的方法和关键。 ?了解掌握对单项目和多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组织、平衡和控制 ?通过“海市蜃楼”项目的实战演练,了解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掌握项目管理的整体管理。 ?通过p-mail的游戏来模拟项目的实际沟通状况,让学员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沟通技巧和特点。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项目管理和项目化管理理念(约3小时) 目的: 1.完整了解项目的生命周期,获得项目管理的综合概念 2.了解项目的“结构化”管理方法和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学会选择建立适应自身项目的“矩阵”。 一、项目及项目管理概述(约0.5小时) ?关于项目 什么是项目? 项目的生命周期 现代项目成功的定义 ?项目管理 为什么需要项目管理? 什么是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的要素? 什么是出色的项目管理和成熟的项目管理? 项目化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实施成功的重要因素:高层管理者 二、项目系统化理念(约1.5小时) ?项目环境系统

项目环境系统的定义 项目系统化思维模式 ?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 项目干系人的定义 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案例分析(20分钟) ?项目干系人分析 项目干系人分析的流程 项目干系人分析矩阵——小组练习(20分钟)三、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约1小时)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几种模式 职能式 矩阵式 项目式 ?经典的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矩阵模式的各种变化 矩阵式结构的优点 矩阵式结构存在的问题 矩阵式结构在企业项目化管理中的运用——案例分析(20分钟)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环境 大型项目经理的技能要求——案例分析(20分钟)项目经理挑选的误区 项目办公室(PMO) 项目管理实施团队的挑选 第二部分单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约6.5小时) 目的: 深入了解单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 较为综合和宏观的把握项目管理中技术和人员之间的平衡和安排 一、核心主计划(约 3小时) ?范围计划 项目章程的制定 项目需求分析和确定 工作分解结构工具的运用——小组练习(20分钟)?进度计划 任务排序和逻辑网络图——小组练习(20分钟)计划评审技术 进度甘特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