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控建议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控的必要性

对于整体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水泥在水化固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另一方面,混凝土是一种不良的导温材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会形成较高的水化热温升,高的可达40℃以上。在降温过程中,由于非均匀降温而受到自身约束和外部约束。自身约束是内部混凝土的相互约束,产生自生应力,外部约束是来自老混凝土或基础的约束,产生约束应力。自生应力和约束应力都是由变温引起的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往往会超过混凝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而导致结构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产生不但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和设计效果,而且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

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是建设、设计和施工方都极为关注,已经成为大型桥梁建设中必须面对并认真解决的主要课题。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内部因素(温度收缩、水化收缩、弹性模量增长、抗拉强度增长)、外部环境条件(气温变化、风速、湿度)、基础约束条件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可能产生三类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及贯穿裂缝。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因素很多,探究温度应力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由于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本身的导热性能较差,而形成较大的温差,产生温度应力(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便出现温度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场是水化热的绝热温升、浇筑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的叠加。夏季施工时,浇筑温度和气温较高,内部的最高温升值也较高;冬季施工时,大气温度较低,表面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很

大,特别是气温骤降时容易形成“冷击”效应,引起开裂。

(3)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主要有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硬化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变形、自生收缩变形、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以及碳化引起的碳化收缩变形等五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越大,收缩变形的分布越不均匀,产生的应力也越大。

(4)约束条件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必然受到一定的约束,阻碍其自由变形。这种约束分外约束和内约束(自约束)。外约束指结构的边界条件,内约束指结构内部非均匀的温度场或收缩变形分布不均匀而产

生的相互约束。混凝土因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其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时,便引起开裂。

为确保官山大桥主桥索塔承台和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准确进行温度预测,详尽地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合理地制定温控方案,才能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2 温度监控工作组织体系及工作流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与业主、监理、监控和施工的各方均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协作。为此,在温度控制阶段,成立由大桥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监控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温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温度控制工作过程中的总体协调工作及管理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是一个计算(预测)—→验证(调整)—→修正计算(预测)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目标控制问题。在开始施工之前,在全面了解实际工程概况(结构设计、基础地质条件等)、并取得相关资料(混凝土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环境气象资料等)的基础上,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程序(MIDAS/Civil),根据预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各阶段温度场分析及结构应力检算。依据结构应力检算结果,决定施工方案(分层、分块浇筑),拟定温度控制指标值,并合理确定应采取的温度控制措施及控制方案。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温度监测的实测结果,不断调整计算取用参数,修正计算模型,并预测后续各施工阶段结构温度场及应力的变化趋势,调整、完善温控措施,从而实现施工的信息化及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

图2.1 Midas/Civil程序水化热计算模块界面

3 温度控制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在本质上主要是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力大于混凝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因此,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开展,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为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温度控制应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即着手开始进行,其主要内容为:(1)优化设计配合比,合理原材料选择;(2)优化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3)采取降热、保温措施;(4)科学预测、准确监测。

温度控制方法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实际温控指标值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规范要求和施工方案决策计算结果具体拟定。现初步拟定温控指标如下:

(1)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温差小于25℃;

(2)表面混凝土与空气最低温度之差小于20℃;

(3)通过现场测试调整进水流量使温度应力有时间释放,以减少温度裂缝,保证降温速率不大于2.0℃/天。

为此,温度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按照预想的目标发展,具体可分为:(1)降低最高温升和最高温度峰值;(2)降低表面混凝土的温度梯度,降低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温度分布尽量均匀,并控制其温度梯度在允许范围内;(3)控制混凝土降温速率,以防出现冷击效应;(4)控制上下层温差,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层间裂缝;(5)控制基础温差,以防止混凝土可能出现的贯穿性裂缝。

4 温度监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场仿真模拟计算,是从理论上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发展变化情况和温度应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实际施工中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计算模型中所取用的相关参数与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状态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随时与理论计算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调整参数取值、修正计算模型。

温度测量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体系测量

施工体系测量涉及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混凝土体系、环境体系及施工工艺相关内容。混凝土体系主要包括:配合比试验、绝热温升试验、弹性模量试验、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等;环境体系主要包括:当地年气温、日气温、寒潮及风速等的变化规律分析,地基基础的稳定温度调查和分析、基础约束情况调查分析等;施工工艺的主体内容包括:实际施工中的总体施工方案、管冷方案、保温方案及混凝土浇筑方案等。

(2)温度场测量

为全面监测混凝土浇筑(分层)、养护过程中承台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温度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本工程的温度测点的布置形式将综合考虑承台和墩身的结构尺寸、施工方法、冷却水管的布置形式以及温度场模拟计算的结果等因素确定。最终测点布置将根据实际施工方案作适当调整。

(3)环境体系温度测量

环境体系温度测量包括大气温度、冷却水温度。

大气温度测量包括当地季节温差、日气温、寒潮等变化规律的实测分析。选取代表性的冷却水管,在水管进水口、出水口及直线段中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测量冷却水的温度。环境体系温度测量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量同步进行。÷

(4)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

混凝土开始浇筑至及水化热升温阶段,每2h测量一次;层间间歇期,水化热降温阶段每天选取气温典型变化时段进行测量,每4h测量一次,直至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下降到20℃以内,内部混凝土温度变化趋于平缓。

(5)监测的仪器和设备

温度测量采用JMT-36智能型温度传感器,测试灵敏度0.1℃,测试精度

0.5℃,温度测量范围-40℃~125℃,该传感器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测量结果不受导线长度影响。测试仪器采用的JMT-512多点自动温度测试仪,该系统可任意配接1-8个AMT-64或AM-32多点自动温度集线箱组成32~512个点的自动温度监测系统。系统的任意通道均可配接电压输出型的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或其它电压型温度传感器,测试分辨率0.1,通过RS-232标准串行接口与计算

机连接进行全天后自动温度监测。仪器配置无线传输模块后,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可实现长距离的数据无线传输。

5 成果的提交

(1)在全面了解施工情况后,进行施工方案决策计算,并通过仿真计算确

定总体施工方案(分层、分块)、温度控制指标值和温控措施、方案;(2)每阶段施工,提供温度实际测量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温控措施建议;(3)施工过程中,根据温度监测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计算;(4)现场温控工作结束后,提供温控总结报告。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布置

1、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其次,测温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具体操作如下: (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4)、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30mm*30mm的小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0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砼表面。。。。。。 电子测温比较贵也麻烦,还是埋设测温管的好。 1、测温管的制作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监控方案

拱座体积混凝土测温监控方案 (1)工程概况; 拱座C40大体积浇筑采用的是一次性浇筑,一次性浇筑4x12x3.5。浇筑体积约为160 m3 (2)监控目的; 通过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检测来控制温差在25℃。当温度接近25℃时提出预警,施工单位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3)测温设备; 红外线测温仪温度接收器防水温度传感器 (4)测温部署; 大体积砼工程须控制混凝土温度来防止砼出现裂缝,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在浇筑砼时,因为水化热大须进行温度控制,每个测区根据砼深度不同分三个测点。测温点设置要求:测温部位一般在每个施工段的对角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测区 测区图如下布置;

温度布点称轴线厚度梯度型并以拱角(0,0,0)为原点布置 测点如下 (5)砼温度控制: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降温速度≤2℃/昼夜。并控制入模温度在30℃,每台班2次。 (6)温度监测制度: 从大体积砼浇筑后完成10小时后,立刻进行温度测试,并按有关规程定时测温,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测温,测温点的设置应在立体图上,与现场埋设点编号一致,测温记录表按序记录。并做好原始记录延续至撤除保温后止。测温时间间隙砼浇筑后1~2天砼升温阶段为2h,着重报告砼中心与表面以及表面与环境温度的温差;4~7天为4h,其后为8h测温一次,并及时报告测温情况,当温差进入安全范围可以撤除测温和保温材料。 (7)测温结果分析及对策:

测温结果应及时整理分析,若遇砼内、外温差骤大,遇砼内外温差大于25℃时,及时采取有效保温措施,防止情况的恶化,同时加强天气预报,特别遇气温趋降、降雨,应事先预报,以便分别采取措施,降温前在原先铺设的保温材上增盖一层草帘,降雨前覆盖一层塑料彩条布,以防雨水淋湿草帘影响保温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防止温度裂缝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防止温度裂缝措施 1、施工原则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车浇筑的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采取整体一次性浇筑,浇筑过程不留施工缝。浇筑时按照现场条件从一侧向另一侧分层分段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 (1)材料及机械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商混供应搅拌站对所有混凝土施工机械进行一次检修,保证有足够的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泵车,以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2)搅拌车运输通道、泵车停靠位置场地平整完毕、道路畅通。现场用水、用电、施工道路与总包单位联系好。 3)混凝土养护用水布置到位; 4)测温点导线已布置到位,测温仪调试正常; 5)混凝土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苫布等养护保温材料按计划足量全部进场。 6)人员全部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旁站。 7)所用的材料设备产品、合格证并已复验合格和标识清楚。 8)商品混凝土提供质量合格证。所有的砂、碎石、水泥、搅拌用水、外加剂等备料充足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同时提供检测合格证。 (2)技术准备 1)在浇筑前,由试验室按照已经确定的混凝土原材料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最后对多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最佳配比方案。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温度

应力及收缩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内外温差不超过25℃,及降温速度不超过1.5℃/d的控制指标,制订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 3)模板钢筋等四级验收合格; 4)主管技术员已将浇筑申请提出并批准完毕,该申请必须注明混凝土等级、数量、外加剂、塌落度,出机温度,时间,地点及延续时间等相关内容; 5)编制出混凝土浇筑、养护方案、测温方案等已经审核确定,混凝土基础分层分块图已绘制出。 6)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流水作业段的划分,浇筑程序与方法,混凝土运输与布料方式、方法以及质量标准,施工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等已进行交底。 (3)生产管理 现场设混凝施工负责人一名,具体负责混凝土的统一管理。 (4)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3、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量大,连续浇灌时间长,中间不允许有过长的时间间隔,为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冷缝,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 (1)浇筑时配备足够的混凝土搅拌机,根据现场混凝土浇筑量和各种资源的协调统一,同时联系临近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作为备用。能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要求。 (2)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浇灌,按照混凝土方量配备足够的罐车、泵车和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一、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 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由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温度产生的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却极为不利。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的同时释放出较多热量,而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较慢,所以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不断增加,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变大。随着混凝土水化速度减慢,释放的热量也越来越少,积聚在混凝土中的热量由于热交换的进行逐渐减少,混凝土的温度降低,因而产生收缩。当此收缩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简称主温度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如不足抵抗拉应力时,混凝土内部就产生了裂缝。此外,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其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失,而表面热量易与周边环境进行热交换而减少,从而温度降低,就形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温差较大,则混凝土表里收缩不一致,也使混凝土开裂。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和温差引起的不均匀收缩应力(简称温差应力)的影响。而温度应力和温差应力大小,又涉及到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周边环境情况、

含筋率、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和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许多因素影响。故为了保证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国家建设部于2010 年颁布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第13.9.6 条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h 内采取保湿、控温措施。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第5.5.1 、5.5.3 、6.0.1 、6.0.2 、6.0.3 、6.0.6 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中第8.5.2 、8.5.4 、8.5.6 、8.7.3 、8.7.4 、8.7.6 、8.7.7 条中都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和测温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工程概况 吉地?澜花语三期工程项目由河南吉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新浦集团公司承建。该项目位于郑东新区白沙镇文华路南、仁爱路西。基础为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1800mm,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6。钢筋混凝土基础筏板全长68.86m,宽13.8m,厚1.8m,需浇注的混凝土量约计2650m3,强度等级为C40,P6。因筏板的厚度大,连续浇注的混凝土量大,按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重点控制三项内容: 第一、混凝土浇注后的内外温差,防止裂缝产生。 第二、合理组织浇注顺序,防止产生冷缝。 第三、所用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的选用与合理的配比,满足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检测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检测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检 测 方 案 方案编制人: 方案批准人: 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 年月日

目录 封面 (1) 一、测温描述 (3) 二、工程概况 (4) 三、依据标准规范及温控指标 (5) 四、测温仪器及设备 (5) 五、测温点的布置 (5) 六、温度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 (7) 七、测温时间 (7) 八、温控措施与建议 (8) 九、监测程序 (9) 十、安全、文明措施 (9)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及服务承诺 (10) 十二、委托单位的配合工作 (11) 十三、测温点布置图………………………………………附图页

XX名都工程2#、3#楼筏板基础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和温差 监测方案 一、测温描述 因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由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温度产生的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却极为不利。 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释放出较多热量,而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较慢,故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不断增加,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变大。随着混凝土水化速度减慢,释放的热量也越来越少,积聚在混凝土中的热量由于热交换的进行慢慢减少,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混凝土产生收缩。当此收缩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此应力简称为温度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如不足抵抗拉应力时,混凝土内部就产生了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小。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易散失,而表面热量易与周边环境进行热交换而减少,从而温度降低,就形成了混凝土里表温差。如温差较大,则混凝土表里收缩不一致,也使混凝土开裂。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和温差引起的不均匀收缩应力(简称温差应力)的影响。而温度应力和温差应力大小,又涉及到结构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含筋率,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的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许多因素影响。故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为金川电厂施工项目之一:圆形煤堆场的圆环形条基。圆环形条基宽11~12m,高2.7m每段长度30m,混凝土量:972m3共有9段。由于基础体型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工期紧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监理已批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从人力组织、材料、保温材料储备、泵送设备、施工期间气候气温、供电情况及技术交底等方面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监理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后方可开罐,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分层分段浇筑,合理布置测温点,做好测温记录,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造成释放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便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影响并设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和减少其内部温差,用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编制好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合理周密的技术措施,施工中采取全过程温度监测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以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控制裂缝的开展,本着从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改善约束程度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一、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优选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采取分层浇筑,根据气温采用塑性薄膜及毛毯覆盖,防止温差引起收缩裂缝。 2、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试验表明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2)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采用热膨胀系数较低而强度较高未风化的卵石。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 (3)细骨料采用不含有机质的粗砂。 (4)外加剂 a)缓凝剂:为了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加高效减水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延缓水泥放热高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降低节水率和离析现象,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便于混凝土泵送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1、按照图纸要求,筏板厚度大于800mm长度大于6000mm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小断面尺寸大于2米以上混凝土结构构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按照此定义,主楼筏板和柱墩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测温的方法: 采用采用温度计测温。具体操作如下: (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2)、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一般七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管的具体埋设: 1)、测温导管的制作 测温导管采用薄壁钢管管制作而成,内径16㎜,上口用胶带封口,下口压扁并用胶带封堵,导管内尽可能不要进水。长度按照埋设位深度、位置而定。在同一测温点,按照测温深度上中下分别将三根测温导管插入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 2、测温点的布置 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测温点的具体布置为:主楼每个柱墩设置一个测温点,主楼筏板按照距筏板边3米间距每6米设置一个测温点。详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点分别设置在筏板的下部和中间位置,表面温度在砼面向下5-10㎝部位量取。 3、测温的时间 砼浇注完6至10小时开始测温。2d内,每2h测温一次; 龄期3-7d内,每4h测温一次,7天后一天测一次,14天后结束测温,每次测温

大体积砼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案 1.大积混凝土的概念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指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的混凝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经常遇到大体积混凝土。如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混凝土基础和大型设备基础等等。 2.温度应力裂缝产生的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结构体量大,相对散热面积小,在浇注混凝土前几天,水化热积聚在结构内部,导致温度急剧升高,造成混凝土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异,内部高、外部相对较低。加上材料的热胀冷缩效应,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表面由表及里地相对受拉,内部相对受压,当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宏观裂缝,这就是温差裂缝,或温度裂缝。 温差应力的产生是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要实时监测温度差异,以提示施工现场采取降低温差的措施,保证不产生导致裂缝的温差。 混凝土结构的升温和随之而来的降温过程中,由于下述原因会产生裂缝(1)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热量积聚不易散发,外部则散热较快,无论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总低于内部温度。即使在混凝土硬化后期,水化热散尽,结构温度已接近周围气温,这是若受到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结构表面急冷,仍会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造成

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就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温差大到一定程度,表面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收缩作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及塑性状态,弹性模量很小变形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故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但过了数日混凝土硬化(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以后发生的收缩,将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才引起的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 表面裂缝与内部裂缝叠加起来,就可能贯穿结构的整个截面,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施工及养护阶段应严格控制温升,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较多,水化热大,温升速率也较大,一般可达35℃左右,加上初始温度可使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达到70~80℃,一般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10×10-6/℃,当温度下降20~25℃时造成的冷收缩量为2~2.5×10-4,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1~1.5×10-4,因而冷收缩常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 3.1测温仪器 我所采用JDC-2型便携式建筑测温仪,其主机分别与测温探头或测温线连接构成测温系统,可根据现场需要的测温点数量灵活配置。测温探头可直接测量混凝土拌和物温度及环境温度,测温线预埋在混凝土内部,适宜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JDC-2型测温仪的测温范围:-30℃~130℃,测温误差:≤0.5℃(与测温探头配合);≤1.0℃(与测温线配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温度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温度计算 1、混凝土拌和温度 1.1混凝土不加冰拌和温度 设砼拌合物的热量系有各种原材料所供给,拌和前砼原材料的总热量与拌合后流态砼的总热量相等。 g s w c g s g g w s s w w w w c c c g g g s s s o m m m m T C T C m T C m T C m T C m T C T ωωωω++++++++++= o T --砼拌和温度(℃) w c g T T T T 、、、s --砂、石子、水泥、拌和用水的温度(℃) g s c m m m 、、--水泥、扣除含水量的砂及石子的重量(kg ) g s ωω、、w m --水及砂、石中游离水的重量(kg ) w c g C C C 、、、s C --砂、石、水泥及水的比热容(kJ/kg ·K ) 若c g C C 、、s C 取0.84,w C 取4.2,则公式简化为: g s w c g s g g s s w w c c g g s s o m m m m T T m T m T m T m T T ωωωω++++++++++= )(22.0)(22.0 也可用表格计算法,∑∑= mC mC T T i o 2、砂、石的重量是扣除游离水分后的净重。 1.2混凝土加冰拌和温度 为降低砼入模温度和砼的最高温度,常将部分水以冰屑代替,冰屑融解时要吸收335kJ/kg 的潜热(隔解热),可降低砼拌和温度。

g s w c g s w g g s s w w c c g g s s o m m m m Pm T T m T P m T m T m T T ωωωω+++++-++-+++= )(22.080)1()(22.0 P —加冰率,实际加水量的%,经验加冰率一般控制在25%~75% 砼拌和水中加冰量也可根据需要降低水温按下式计算: w w wo T T T X +?-= 801000 )( X —每吨水需加冰量(kg) T wo —加冰前水的温度(℃) T w --加冰后水的温度(℃) 2、混凝土出罐温度 3、混凝土浇筑温度 砼浇筑温度为砼拌和出机后,经运输平仓振捣等过程后的温度。 n o s o p T T T T θθθθ+??????+++-+=321)(( p T --砼浇筑温度 o T --砼拌和温度 ????n 321θθθθ、、--温度损失系数 4、混凝土绝热升温 假定结构四周无任何散热和热损失条件,水泥水化热全部转化成温升后的温度值,则砼的水化热绝对温升值: )1()(mt c t e C Q m T --= ρ )max ρ C Q m T c = )(t T --浇筑一段时间t ,砼的绝热温升值(℃) c m --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kg/m 3 ) Q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 ) C --砼的比热 在0.84~1.05kJ/kg ·K 之间,一般取0.96kJ/kg ·K ρ--砼的质量密度。取2400 kg/m 3 e --常数为2.718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一、测温结果应在以下范围中才使砼不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二、根据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系统设备作以下配置,一台 DM6902数字温度仪一台,K型电偶(NICR-NIAL)传感器。 三、入模测温,每台班不少于2次。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前3天每2小时测温1次,每昼夜不得少于4次,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四、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一般宜连续监测15天左右。 五、测温时发现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承台分两次浇筑完成,每层测温组共分6组,每组三个测点,三个测点分别为底:距底部100~150MM;中:在浇筑厚度的中部;表:在距浇筑表面100~150MM部位。具体位置见下面测点平面布置图片。 为了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因此要做好混凝土测温,方法是:在每个施工区域砼内部埋设测温管,测温管下口封闭(焊铁板),每个测温点埋设3条测温管,混凝土表面、中部、底部各一条。当砼浇筑后强度达到能够上人,约8小时开始采用普通玻璃温度计测温。8h—24h每2h/次;1d—3d每4h/次;3d—7d每8h/次;7d以上每1d/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工程名称裕溪河埃塔斜拉桥 承台( #墩) 结构部位混凝土筏板基础 砼强度等级配合比编号砼数量(m3)1200 砼浇灌日期砼浇灌温度 (℃) 开始养护温度 (℃) 测温时间 气 温 (℃ ) 各测点温度(℃) 备注 年/月/日时、 分 测温点A组测温点B组测温点C组测温点D组测温点E组 底中表底中表底中表底中表底中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10) x 10-4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 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线胀缩值符合△L=Lo? a?△T的规律,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 x 10-5(1/ 0C)。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 为尽量发挥混凝土松弛对应力的抵消作用,同时避免在混凝土硬化初期骤然产生过大的应力,应该减慢降温速度。一般规定,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降温速度不大于1.5 0C/ d。 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 1)基础厚1 .2 m ; 2)基础做了SBS防水; 3)混凝土一次浇筑3 800 m3; 4)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1)选用水化热低的32 .5 MPa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仅为340 kg/ m3。 2)大掺量I级粉煤灰(国外高达30 %)。掺量高达100 kg/ m3 ,占水泥用量的29%,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1%。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矿渣水泥本身就掺有20%一70%活性或惰性掺合料,再在矿渣水泥中掺近30%的粉煤灰,而且要配制大坍落度的C40混凝土,非常少见。这个掺量巳接近GBJ 146- 9。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的上限。 2、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全面分层,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42m后,再浇上层,不致出现初凝现象。此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测温 1、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其次,测温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具体操作如下: (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4)、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

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30mm*30mm 的小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0 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 测温点布置原则:测点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混凝土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中部和边角区。但首先考虑温度变化敏感区,这是规程里面要求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有经验的元素,举例说明一下吧!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上14层,局部15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7216.6m2。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测温方案:测温点的布置——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混凝土测温孔按不大于25mm一个孔的原则布置,工程共布置56个中层测温点和56个表层测温点。 中层测温点处预埋600mm长测温管,测温管用DN20铁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封死,埋入混凝土内550mm,上部外露50mm。表面测温点预埋200mm长测温管,埋入混凝土内50mm,外露50mm。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堵紧,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时间应在大于3分钟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标准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1 总则 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土工程施工。 1.0.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术语 2.1.1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2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3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2.1.4永久变形缝deformation seam 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

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 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8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9温升峰值the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ature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2.1.10里表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enter and surface 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之差。 2.1.11降温速率the 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ature 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温升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值。2.1.12入模温度the temperature of mixture placing to mold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入模时的温度。 2.1.13有害裂缝harmful crack 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2.1.14贯穿性裂缝transverse crack 贯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缝。 2.1.15绝热温升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大体积砼温度监测方案

复地·云阅二期5#、6#、7#楼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监 测 方 案 技术负责人: 审核人: 编制人: 测温人: 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复地·云阅二期项目部

目录 监测方案———————————————————2 一、工程概况—————————————————3 二、温控指标—————————————————4 三、测点布置—————————————————4 四、施工及养护的注意事项———————————4 五、温控过程—————————————————5 六、测温数据—————————————————6 附表1 附图1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和温差 监测方案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基础工程大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较高,单位水泥用量大,从而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初期释放大量的热;加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水化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热量就蓄积在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在混凝土表面,由于热量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换而减少,温度降低,就形成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还不足以抵抗由于温差产生的应力,混凝土就会开裂,结构的耐久性和抗渗性就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温度及内外温差的控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我国相关标准、规程为此作出了规定和要求。如:国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第4.6.5条:“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进行热工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置测温孔或埋设热电偶等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使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建设部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技术规范》第6.7条:“要求施工中应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工作,指导混凝土养护”。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第13.7.11条:“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施工时,应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温度和温度徒降。混凝土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原则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原则: 一、大体积砼温度的控制不仅要控制内表温差(指砼中心最高温度与之相对应的砼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和表面温差(指砼中心最高温度相对应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更要控制砼的综合降温差(指砼内部的平均降温差)和降温速率(指砼中心温度或表面温度每天的降温幅度)。 二、砼的任一降温差都可以分解为平均降温差及非均匀降温差,前者产生外约束应力,是产生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约束应力,主要引起表面裂缝。非均匀降温差主要是控制砼的内表温差。规范规定大体积砼的内表温差应控制在25摄氏度,该控制值是比较严格的,根据我们的工程实践,该值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这主要取决于砼的一些实际物理指标,如:不同龄期的弹性模量、松弛系数和抗拉强度。因此,在大体积砼施工前,对温度控制指标进行一些理论计算,对施工大有指导意义。 三、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原则:1)平面形状

中心;2)中心对应的侧边及容易散发热量的拐角处。3)主风向部位。总之测温点的位置应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拉应力最大的地方。 四、测温点的竖向布置:一般每个平面位置设置一组3个,分别布置在砼的上、中、下位置,上下测点均位于砼表面10厘米处,另外在空气,保温层中各埋设1个测温点测量环境温度、保温层内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一般不少于7 d,并根据板中心混凝土温度变化及同条件养护的混 凝土试块强度确定养护周期。 混凝土的养护应采用保温,保湿及缓慢降温的技术措施,一般在浇筑在厚度大于 3 m 时,要求考虑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循环降温措施,设冷却水管,并通过温度检测控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度或混 凝土内部与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25℃以内。 2.3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完整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三)、测温点布置基础大体积砼内测温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砼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1、测温点位置该基础砼计划以后浇带为界分区段浇筑,各区段内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因此,在平面上的温度测点为梅花形布置,间距10m,并综合考虑电梯井的位置(测温点布置平面图见附图)。由于底板混凝土最高温度多出现在厚度中部,故每个测温点按厚度方向沿厚度中部、混凝土表面和底部处布置三根测温线。2、注意事项(1)所有测温线的埋设,必须按测温点布置图进行编号,并在埋设前进行测试检验。(2)测温线必须在钢筋绑扎完毕和混凝土浇注前安好,测温线采用钢丝或胶布绑在一根Φ14的钢筋上,其感温头应处于测温点位置,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测温点测温线布置示意图见图1)。图1测温点测温线布置示意图(3)测温线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留在外面的测温线长度应大于20cm,并按上中下顺序分别绑扎,每组测温线在线的上段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4)砼表面测温线感温头位置在砼外表以内5cm处,砼底部测温线感温头位置在砼底面上5cm处。三、测温(一)、测温要求1、一般在砼浇注完毕后10h开始测温,每班定时测定大气温度、砼内部温度,砼浇筑时,还应测砼的入模温度。2、测温工作不分昼夜24h连续进行,第1天至第5天,每2h测温一次;第6天至第10天,每4h测温一次;第11天至第28天,每8h测温一次。3、测温数据应认真仔细记录分析,及时汇报结果,以便对混凝土的温控实施更及时的养护措施。(二)、温控指标依据《YBJ224-91块体基础大体积施工技术规程》、《JGJ6-99高程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混凝土结构内部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小于25℃,温度场中的断面各测点温度陡降控制在10℃以内;大气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应控制在30℃以内;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一般不宜大于2℃/d。(三)、监测程序1、检查测温线及测温仪。 2、埋设测温线。 3、在浇注的过程中检查测温线的位置及情况,开始采集数据,进行监控。 4、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 5、提供监测报告。在监测期间,每天提供各温度控制点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讨论稿对测温的要求: 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 6.0.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最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 3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7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6.0.3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1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 2测试范围:-30~150℃; 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6.0.4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1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με; 2测试范围:-1000~1000με; 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6.0.5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 2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 3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 4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6.0.6测试过程中宜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 6.0.7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应变测试时,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零应力测点。 按照以前的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实际要求不是很细,中冶在主持编制新的大体积规范,不知道正式版批了没有。 按传统做法:埋设上中下三点,下点离板底100mm,中间点局厚度中间,上点板顶以下100mm(也有观点应该就是表面的),这是垂直步点原则。 另外,从平面来看,应该根据构件特点(代表性)确定测温点的布置,不用太近,当然也不能太远,主要根据构件特点,平板我一般大概10m左右方格。 测温点的埋设方法,最简单就是埋设竖直测温管(铁的或PVC),个人认为此做法可能偏差较大,因为中间一般温度最高,但是热通过对流可能造成孔口温度高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详细]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采取温控防裂措施十分重要,但测温时的工作量很大 ,测温所用的仪器及所采取的保证措施都比较复杂,所需的费用也很高,而且使用的热敏元件都是一次性的,造成一定的浪费.在部钢高炉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一种简易测温法进行温控,使用上海产的半导体点温计,其测温范围为0~l00℃,反映时间为6s.现将这种测温方法介绍如下: 第1章简易测温法的布点方法及要求 第1节布点方法 简易测温时,一般在基础平面的中心及边缘处各埋置1根垂直于基础底面的通长钢管,如果基础的尺寸较大 ,布点时可适当加密. 第2节布点要求 钢管为普通脚手架钢管,外径50米米. 钢管下口应密封不透水. 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将钢管内注满饮用水,用木塞或其他方法将钢管上口封闭,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堵塞,影响测温. 钢管上口超出混凝土表面30厘米,下口距底面10厘米. 第3节施测方法 测温前将测温导线按要求标出尺寸,以便于测温时使用.测温仪表需经计量检定.在测温的触点处,用稍大于触头的钢管将其保护起来,同时可帮助其垂直下降. 在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时,从混凝土上表面向下缓慢地将热敏触头放到混凝土内部的不同标高处,随时记录实测的温度值,不得从基础底面往上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以免出现误差. 第2章简易测温仪与标准测温仪实测温度数据的比较 第1节测温点布置的位置 测温点按基础的高度布置数层,为了便于进行简易测温与标准测温的数据比较,从邯钢高炉基础温度实测的层数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三层作依据(图3-9-1). 第2节测温数据的整理 用简易测温法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所利用的介质是钢管及水,而不是混凝土本身,标准测温法的热敏元件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 .从理论上讲,混凝土与钢管及水的比热和热传导系数都是不同的 ,且钢管内的水沿基础的高度方向也有一定的热交换在连续地进行.所以,用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