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代移动通信》综合练习题(ver12007-9-15)

壹、填空题

1.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即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3G (技术规范)的重要制定者。目前负责WCDMA和TD-SCDMA标准的制定和维护。

2.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壹方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3.于3GPP,E3G的正式名称为(长期演进LTE,)。于3GPP2,E3G的正式名称为(空中接口演进AIE)。

4.当3G开发和商用正于进行时,移动通信业界有关后IMT-2000(BeyondIMT-2000)的研究已经开始了。后IMT-2000曾被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当下被称为(后3G(B3G))。

5.1999年11月5日于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ITUTG8/1第18次会议上最终确定了三类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000、(TD-SCDMA)。

6.3GPP和3GPP2均是IMT-2000(标准化,)组织。也就是制定(3G标准)的组织。

7.CWTS是指(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

8.第三代移动通信最早是由ITU于1985年提出的,考虑到该系统于2000年左右进入商用,且且其工作频段于(2000)MHz附近,因此1996年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式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即IMT-2000))。

9.同壹小区中,多个移动用户能够同时发送不同的多媒体业务,为了防止多个用户不同业务之间的干扰,需要壹种可满足不同速率业务和不同扩频比的(正交码),OVSF码是其中壹种。

10.Gold码序列的互关联特性(优于,)m序列,可是Gold码序列的自关联性(不

如)m序列。

11.(伪随机序列)具有俩个功能:1)目标接收端能识别且易于同步产生此序列;2)对于非目标接收端而言该序列是不可识别的。

12.m序列于壹个周期为“1”码和“0”码元的的个数(大致相等),这个特性保证了于扩频时有较高的(载频)抑制度。

13.沃尔什码关联性为(良好的自关联性)和(处处为零的互关联性)。

14.扰码SC本身的功能是完成“多址”的功能,于上行方向(反向)区分不同用户,于下行方向(前向)区分不同(小区)。

15.信道化码CC本身的功能是区分信道,于上行方向(反向)区分属于同壹用户的不同信道,于下行方向(前向)区分同壹小区中对用户连接的各种不同(信道)。16.理想的地址码或扩频码有(Walsh码),PN伪噪声码,OVSF正交可变扩频增益。

17.小区地址用来区分不同(基站或扇区);数量上有壹定要求,但没有用户地址数量要求大,于质量上要求各小区之间正交(准正交),以减少小区间的干扰。18.信道地址用来区分每个小区/扇区下或每个用户下的不同信道;质量是主要矛盾,它是多用户干扰的主要来源,它要求各信道之间(正交)、互不干扰。19.WCDMA使用了卷积码,码率1/2或l/3,约束长度K=9;高速用(Turbo 码)。

20.信道编码的方法有许多种,于3G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卷积码)和Turbo 码。

21.(信源编码,)是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的编码。(信道编码)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为目的的编码。

22.于决定何时需要越区切换时,通常是根据移动台处接收的(平均信号强度),也能够根据移动台处的信噪比(或信干比)、误比特率等参数来确定。

23.越区切换是指将当前正于进行的移动台和基站或扇区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或扇区转移到另壹个基站或扇区的过程。

24.CDMA是干扰受限系统,于指定的干扰电平下,即使用户数已达到限定数目,也允许增加个别用户,其影响是造成(话音质量)下降。

25.CDMA系统既不分频道又不分时隙,无论传送何种信息的信道均是靠采用(不同的码型)来区分的,类似这样的信道被称为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无论从频域或时域上来见均是互相重叠的,它们均占用相同的频段和时间。

26.WCDMA中CPICH的中文名称是(公共导频信道),主要用于切换和小区选择/再选择时进行测量以及相干解调的相位参考信息。

27.WCDMA系统中,(UE)包括ME和USIM俩部分。

28.UMTS的中英文全称是UMTS是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的缩写,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29.UTRAN的中英文全称是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即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络)。

30.RNC的英文全称是(RadioNetworkController,)RadioNetworkController,中文名称是(无线网络控制器)。

31.WCDMA中扩频使用的正交化码是OVSF码。正交化码的扩频因子下行变化范围是4-512,上行变化范围是(4-256)。

32.WCDMA中利用信道码和扰码来减少多用户间干扰。此外,WCDMA中上行

用扰码区分同壹小区不同的用户,用信道化码区分物理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下行用信道化码区分同壹小区中(不同的用户),而用扰码区别(不同的小区)。

33.WCDMA中扩频使用的正交化码是(OVSF)码。

二、单项选择题

1.TDD表示的含义(timedivisionduplex)

2.3G能提供多种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速率最高(2Mbit/s)。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简称(3G),又被国际电联(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称为IMT-2000(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intheyear2000),意指于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且工作于2000MHz频段上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4.(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最后壹百米”的固定无线接入解决方案,是实现移动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之壹。

5.下面哪种移动通信系统属于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络。(CDMA移动通信系统)

6.由哈达吗矩阵中第壹行和第二行所构成的序列的互关联系数为:(0)

7.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

8.扩频是对输入信息的(频谱)进行扩展,解扩是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实现扩频信号仍原的过程。

9.数字通信的主题是将信息以数字形式从源传送到壹个或者多个目的地。传送信息的(物理信道)的特性对于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10.于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用户使用相同的频带且可能同时发送信息,如果各移动台发射功率相同,由于传输路程不同,于上行链路,信号到达基站时,基站接收到靠近基站用户发送的信号比于小区边缘用户发送的信号强度

大,因此远端的用户信号被近端的用户信号淹没,这就是(远近效应)。

11.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壹是(于切换区域MS和俩个BTS连接)。

12.对于FDMA和TDMA来说,如果小区的频点或时隙已分配完,则该小区(不能)接受新的呼叫。

13.WCDMA/CDMA2000系统选用的多址方式为(CDMA/FDMA)。

14.WCDMA的英文全称是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即宽带码分多址。其系统带宽是5MHz,码片速率为(3.84Mbps)。

15.WCDMA系统内环功率控制的周期是(1500)次/秒。

16.WCDMA下行链路共有8192个扰码,其中有512个主扰码,分为(64)个主扰码组。

17.WCDMA的物理信道于时间上分的三层结构,分别为超帧、无线帧、时隙;其中无线帧周期为(10ms)。

三、简答题

1.简单描述E3G的含义。(分别论述于3GPP和3GPP2俩种情况中)

答:长期演进LTE空中接口演进AIE

2.请简述3G实现的目标。

答:全球统壹频谱、统壹标准,全球无缝覆盖;

更高的频谱效率,更低的建设成本;

能提供高的服务质量和保密性能;

能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易于2G系统的过渡和演进;

能提供多种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速率最高2Mbit/s,其中车速环境

144kbit/s,步行环境384kbit/s,室内环境2Mbit/s。

3.写出IMT-20005种技术标准,三个主流标准通常指哪三个?

答:WCDMA、cdma2000、TD-SCDMA、UMC-136、EP-DECT。第三

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000、TD-SCDMA 4.简述扩频和解扩的过程。

答:扩频信号的产生包括调制和扩频俩个步骤。能够先载波调制,再用伪随机序列和信号相乘(相加)进行扩频调制;或先扩频再载波调制。接收端要从

收到的扩频信号中恢复它携带的信息,必须经过解扩和解调俩步。解扩

是接收机以相同的伪随机序列和接收的扩频信号相乘(相加)。

5.简述OVSF码于W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

答:OVSF码已于WCDMA和TD-SCDMA系统得到应用,用于区分不同类型速率的业务,于信道化编码过程中采用OVSF码进行扩频,OVSF码长度决定了信息的扩频增益,于传递码片速率固定(WCDMA为3.84Mcps,TD-SCDMA为1.28Mcps的情况下,OVSF码越短,传递信息的速率越高。

6.请分析OVSF码的正交特性。

答:对同长度的OVSF序列码组来说,俩个相同的OVSF序列码的模2加之和的归壹化值等于1,俩个不同的OVSF序列码是正交的,模2加之和归壹化值等于0。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于同步的状态下OVSF码才满足这种正交特性,对于不同步系统之间的OVSF码是没有正交特性的。

7.简述扩频码的含义,扩频码和信道化码和扰码的关系。

答:扩频码SSC用来扩频调制以扩展原始信号带宽,已扩频信号的频率带宽远远大于原始信号频率带宽。扩频码是信道化码和扰码的结合,扩频调制可能是由CC或SC单独或联合完成的。壹般来说,扰码是于扩频之后使用的,

它用和信道化码速率相同的序列对已扩频信号进行调制,扰码不改变已扩频信号的带宽,而只是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区分开来,同时使扩频信号随机化。

8.举例说明理想的地址码或扩频码。(请举3种之上)

答:Walsh码,PN,OVSF。

9.正交序列具有零关联性,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二个二进制序列是正交的?

答:如果俩个信号的乘积于壹个时间期间内积分的结果为零,就得到零关联。

对于二个二进制序列,如果二进制中的0和1取相反的极性。如果把俩个二个二进制序列进行模2加处理,得到的结果中1和0的个数相等,表示这俩个二个二进制序列是正交的。

10.简述扩频的概念及作用。

答:.扩频是对输入信息的频谱进行扩展,解扩是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实现扩频信号仍原的过程。扩频和解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频

谱利用率、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保密性,实现多址接入、定位定时

业务等。

11.什么是移动通信的边缘问题,如何克服?

答:于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移动台进入小区边缘地区时,受到其他小区的干扰大大增强,尤其是移动台于此地区慢移动,由于深度瑞利

衰落的影响,差错编码和交织编码等抗衰落措施不能有效地消除其他小

区信号对它的干扰,这就是“边缘问题”。解决边缘问题,要求当前小

区基站增加对小区边缘地区的发射功率,以弥补于小区边缘地区移动台

慢移动时由于衰落造成的性能损失。

12.什么是闭环功控?

答:闭环功控(CLPC)壹般是指基站(和移动台)根据反向(或前向)链路上接收到的移动台(或基站)信号的Eb/No来产生功率控制指令,然后通过前向(或反向)链路传送给移动台(或基站),移动台(或基站)根据功率控制指令来调整发射功率。

13.CDMA系统进行功率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功率控制主要用来降低多址干扰的影响、克服远近效应以及衰落的影响。

14.试解释“远近效应”?

答:于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用户使用相同的频带且可能同时发送信息,如果各移动台发射功率相同,由于传输路程不同,于上行链路,

信号到达基站时,基站接收到靠近基站用户发送的信号比于小区边缘用

户发送的信号强度大,因此远端的用户信号被近端的用户信号淹没,这

就是远近效应。通常,路径损耗总动态范围于80dB内。远近效应只存于

于上行链路,而于下行链路不存于。

评分标准:于上行链路中,如果小区内所有UE的发射功率系统以相同的

发射功率进行发射,而各UE和基站的距离是不同的,信号就具有不同的

衰耗,导致基站接收较近的UE的信号强,接收较远的UE的信号弱,基

站处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相差可达30-70dB。由于CDMA是同频接

收系统,造成弱信号淹没于强信号中,从而使得部分UE无法正常工作,

距离基站近的壹个UE就能够完全阻塞整个小区。

15.切换时所关心的主要性能指标指什么?

答:越区切换的失败概率因越区失败而使通信中断的概率越区切换的速率越区切换引起的通信中断的时间间隔越区切换发生的时延

16.什么是软切换?CDMA系统软切换有什么优越性?

答:于CDMA系统中,由于所有小区(或扇区)均能够使用相同的频率,小区(或扇区)之间是以码型的不同来区分的。当移动用户从壹小区(或扇区)移动到另壹个小区(或扇区)时,不需要移动台的收、发频率的切换,只需要于码序列上作相应地调整,这种切换称之为软切换。

软切换的优越性于于首先和新的基站接通新的通话,然后切断原通话链路。

这种先通后断的切换方式不会出现“乒乓”效应,且且切换时间也很短。

17.什么是硬切换?

答:.硬切换特点是先断后通。硬切换采用先断后通的方式,于这种切换过程中,移动台先中断和原基站的通信,再和目标基站取得联系。于整个切换过程中移动台只能使用壹个无线信道

18.开环功率控制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接收到的链路的信号衰落情况,估计自身发射链路的衰落情况,从而确定发射功率。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反馈信息,因此,于无线信道突然变化时,它能够快速响应变化,此外,他的功率调整动态范围大。

19.如果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只能够使用壹对载波实现频分双工通信,对FDMA、TDMA和CDMA,就单方向而言,建立的通信信道数有可能大于1吗,信道的数量主要由什么参数来确定?

答:FDMA不能TDMA能够,有不同的时隙数区别CDMA能够,有不同的码型区别

20.简述小区搜索过程。

答:移动台开机,需要和系统联系,首先要和某壹个小区的信号取得时序同步,这种从无连接到时序同步的过程就是移动台的小区搜索过程。WCDMA的小区搜索过程分三步实现;第壹步时隙同步;第二步、扰码码组识别和帧同步;

第三步、扰码识别(小区识别)。

21.WCDMA系统中,UE包括哪俩部分,各自的功能如何?

答:1、ME:MobileEquipment提供应用和服务2、USIM:

UMTSSubscriberModule提供用户身份识别

22.WCDMA系统从功能上能够分为哪些部分和接口。

答:从功能上,WCDMA系统由三部分组成:CN(核心网)、UTRAN(UMTS 地面接入网)和UE(用户设备)。CN负责处理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呼叫和数据连接的交换和路由选择。UTRAN处理所有和无线接入关联的功能。UE则是和用户的接口。CN和UTRAN之间的接口称为Iu接口,UTRAN和UE之间的接口称为Uu接口。

23.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按方向分为几类?

答:于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按方向分为上行(反向)功率控制和下行(前向)功率控制俩类。

24.WCDMA中的开环功控是否准确?为什么?

答:开环功控的衰落估计准确度是建立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壹致的衰

落情况下的,可是由于频率双工FDD模式中,上下行链路的频段相差

190MHz,远远大于信号的关联带宽,所之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信道衰落情况是完全不关联的,这导致开环功率控制的准确度不会很高,只能起到粗

略控制的作用,必须使用闭环功率控制达到相当精度的控制效果。WCDMA 协议中要求开环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差于10dB内就能够接受。

25.WCDMA空中接口公共传输信道有哪些?

答:广播信道(BCH)(下行);寻呼信道PCH行)(下行);前向接入信道FACH(下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行);上行链路公共分组信道CPCH(上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SCH(下行)。

26.WCDMA空中接口的传输信道分为哪俩种?

答:传输信道分为公共传输信道和专用传输信道俩种,专用传输信道为某壹个用户所专用,公共传输信道则是为整个小区或小区中的某壹组用户所公用。

27.WCDMA空中接口定义了哪三种信道,三种信道间的层次关系。

答:WCDMA定义了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传输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

28.WCDMA采用的正交化码是什么码?正交化码的扩频因子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答:WCDMA中扩频使用的正交化码是OVSF

(OrthogonalVariableSpreadingFactor)码。正交化码的扩频因子下行变化范围是4-512,上行变化范围是4-256。

29.WCDMA中信道化码和扰码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WCDMA中利用信道码和扰码来减少多用户间干扰。此外,WCDMA中上行用扰码区分同壹小区不同的用户,用信道化码区分物理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下行用信道化码区分同壹小区中不同的用户,而用扰码区别不同的小区。

四、论述题

1.于无线通信中有俩种工作方式: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请比较FDD、TDD各自特点。

2.从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的角度,说明3GPP标准的各版本如何演进?

(GSM/GPRS,3GPPR99,R4,R5/R6),各自的特点如何?

3.简述3G标准化组织3GPP2的目标和已制定的主要标准。

4.当壹个用户以9600bit/s速率进行语音通信时,CDMA的信道带宽是1228800Hz,信道处理增益Gp为多少?

5.请说明或画出OVSF码的码数结构示意图。

6.Wlash编码是什么码?它具有良好的递推规律,当已知H1=(1)时,写出H2=?H4=?

7.简述正交可变速率扩频增益特性和应用。

8.简述伪噪声PN(PseudoNoise)码特性和应用

9.CDMA需有哪4类地址码,它们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10.简述地址码和扩频码应具有的特性。

11.说明或画出扩频通信系统原理图,简单说明各网元的作用。

12.某扩频通信系统的处理增益Gp=33dB,系统损耗Ls=3dB,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S/N)out=10dB,则该系统的干扰容限为多少?表明的含义是什么?

13.说明功率控制及分类,功率控制的作用。

14.请解释小区呼吸的概念。

15.什么是软容量?CDMA系统软容量的意义何于?

16.请说明CDMA系统选用关联接收的必要性。

17.阐述SRNC和DRNC的概念,也可画图示意。

18.请简述RNC的主要功能。

19.请描述NodeB的主要功能。

20.WCDMA中的切换方式有哪几种,且简要描述?

四、论述题答案

1.于无线通信中有俩种工作方式: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通过双工的工作方式,使得收发双方均能于同时完成收发送和接收工作。

时分双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能使用各种频率资源,不需要成对的频段;

适用于不对称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上下行工作于同壹频率,对称的电波传播特性使之便于使用诸如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系统设备成本较低,有可能比FDD系统低20%~50%。

可是TDD系统也具有壹些问题,例如于满足终端的移动性支持方面和FDD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于覆盖问题上也明显不如FDD模式。

2.

如上表所述,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电路域、核心网分组域相互间具有壹定的独立性,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分别选择技术路线,各自演进。

3.3GPP2宗旨是制定以ANSI/IS-41为核心网,cdma2000UWC-136为无线接口的标准。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IS-41协议是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协议。

3GPP2已制定了cdma2000标准,已发布R0、RA、RB、RC、RD标准,正于制定AIE有关标准。

4.1228800/9600=128=2ldB

5.P52图2-18

6.正交码,H2=[1,1;1,0]H4=[1111;1010;1100;1001]

7.正交可变速率扩频增益(OthogonalVariableSpreadingFactor,OVSF)码:

OVSF码是正交码,生成简单,于同步状态下,具有较好的自关联和处处为零的互关联特性。OVSF码可作为扩频码。

8.伪噪声PN(PseudoNoise)码:PN码是准正交码,具有类似的白噪声的特征。PN码具有良好的关联特性,即白关联值和互关联值相比较具有较大的隔离度;且且同壹码组内的各码占据的频带能够做到很宽且且相等。可是PN码由于其互关联值不是处处为零,用作扩频码且同时作为地址码时,系统的性能将受到壹定的影响。PN序列家族有很多码组,如m序列、Gold序列、GL(Gold-Like)序列、R-S 序列、DBCH序列等。PN码可作为扩频码或同时用作地址码使用。

9.(1)用户地址:区分不同移动用户;用户地址码数量是主要矛盾,但亦必须满足各用户间的正交(准正交)性能,以减少用户之间的码间干扰。

(2)多速率(多媒体)业务地址:区分不同速率的多媒体业务;质量是主要矛盾,既要满足不同速率业务问的正交性能,又要防止多速率业务问的干扰。

(3)信道地址:区分每个小区/扇区下或每个用户下的不同信道;质量是主要矛盾,它是多用户干扰的主要来源,它要求各信道之间正交、互不干扰。(4)小区地址:区分不同基站或扇区;数量上有壹定要求,但没有用户地址数量要求大,于质量上要求各小区之间正交(准正交),以减少小区间的干扰。

10.有足够多的地址码;

有尖锐的自关联特性;

有处处为零的互关联特性;

不同码元数平衡相等;

尽可能大的复杂度。

11.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扩频、加扰和载波调制,无线信道,解调、解扩、

信道解码、信源解码、信宿。

(1)信源和信宿

信源是原始信息的发出地,信宿是原始信息的到达地。

(2)信息调制和解调

包括信源编解码和信道编解码:

①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去掉信息的冗余度,压缩信源的数码率,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

信源解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②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的目的是增加信息于信道传输中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或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量;信道解码是检错、纠错的过程。

(3)扩频调制和扩频解调(扩频和解扩)

扩频是对输入信息的频谱进行扩展,解扩是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实现扩频信号仍原的过程。扩频和解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保密性,实现多址接入、定位定时业务等。

加扰是于扩频后再用和扩频码速率相同且具有很强关联性的扰码进行调制,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用户或小区,加扰不改变扩频信号带宽。解扰是利用扰码特征区别不同小区或用户的过程。

(4)载波调制和解调(数字调制和解调)

载波调制的目的是通过频谱搬移,让信道编码和扩频后的符号能于适当射频的频段的无线信道中传输。载波解调是载波调制的逆过程。

(5)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是实现任何时间和地点均能进行信息传输的载体,无线信道中存于各种

干扰、噪声和衰落。

12.Mj=Gp-(Ls+(S/N)out)

Mj=20dB。

干扰容限直接反映了扩频通信系统接收机允许的极限干扰强度,它往往能比处理增益更确切地表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13.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通信和大的系统容量,就要采用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有效地解决远近效应和边缘问题,同时仍要减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功率控制方法:若从通信的下行、上行信道角度来划分,可分为上行功率控制和下行功率控制;若从实现功控的方式来划分为集中式功率控制和分布式功率控制;若从功率控制环路的类型来划分,又可分为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

14.CDMA系统中,小区的容量和覆盖和系统干扰有紧密的关系。当小区内用户数量增长,也就是小区容量增大时,小区基站处接收到的干扰也随之增大,这就意味着小区边缘的壹些用户即使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自身和基站之间连接的QoS,于是这些用户便会被切换到相邻小区,也就是说,原小区的覆盖范围相对缩小了;反之,当小区内用户数目减小,也就时小区容降低时,系统业务强度的降低使得基站接收的干扰功率水平下降,各用户设备(UE)能够发射更小的功率来维持和基机站的连接,结果导致于小区内可容忍的最大路径损耗增大,等效为小区扩张。

15.于模拟频分FDMA系统和数字时分TDMA系统中同时可接入的用户数是固定的,当没有空闲信道时,无法多接入任何壹个其它的用户,而DS-CDMA系统中,多增加壹个用户只会使通信质量略有下降,不会出现硬阻塞现象。这就是CDMA

系统的软容量。软容量对于解决通信高峰期时的通信阻塞问题和提高移动用户越区切换的成功率无疑是非常有意的。

16.由于多个用户发射的CDMA信号于频域和时域是相互重叠的,所以用传统的滤波器或选通门是不能分离信号的,对某用户发送的信号,只有采用和其相匹配的接收机通过关联检测才可能正确接收,也就是说靠用各自编码序列的不同,或者说信号波形的不同来区分,接收机用关联器从多个CDMA信号中选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其他使用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产生的本地码型不同而不能被解调。

17.SRNC和DRNC均是对于某壹个具体的UE来说的,是逻辑上的壹个概念。简单的说,对于某壹个UE来说,其和CN之间的连接中,直接和CN相连,且对UE的所有资源进行控制的RNC叫该UE的SRNC。UE和CN之间的连接中,和CN没有连接,仅为UE提供资源的RNC叫该UE的DRNC。处于连接状态的UE必须而且只能有壹个SRNC,能够有0个或者多个DRNC。

18.无线资源管理

用户移动性管理:由RNC负责的移动性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有限,主要包含二个功能,即软切换功能和宏分集功能。

RNS监视:负责完成RNS重定位过程的决定。

接口管理:Iu、Iub、Iur安全性功能

19.呼叫处理:不管是话音呼叫仍是数据呼叫,对UMTS基站来说所完成的均是基带信号处理过程。

无线接入:移动台于空中接口公共信道上的无线接入的监测。

性能监测:基站完成对上行链路空中接口上Ec/Io的测量,同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

RNC。

网络接口:Uu接口和Iub接口随机接入监测:NodeB对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行应答,实现开环功率控制。

20.WCDMA中存于三种切换方式,即软切换、更软切换和硬切换。软切换是指移动台于载波频率相同的基站覆盖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更软切换是软切换的壹种特殊情况,这种切换发生于同壹基站具有相同频率的不同小区之间。而硬切换是指移动台于载波频率不同的基站覆盖小区之间信道的切换,或者RNC之间没有Iur接口的不同RN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试题与答案

专业:移动通信科目:移动通信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GSM网络结构中,Abis接口是()的接口 A.MSC与HLR B.MSC与VLR C.MSC与BSC D.BSC与BTS 答案:D 2.对讲机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半双工通信 B.全双工通信 C.单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A 3.GSM系统对于话务量密集的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六列向小区。此时需要采用()度定向天线 A.360 B.60 C.180 D.120 答案:B 4.实际工程一般要求天线间距大于()倍信号波长 A.2 B.5 C.10

答案:C 5.GSM网络一般采用列向小区,即天线采用()度定向天线,把基站分成3个扇形小区 A.360 B.120 C.180 D.60 答案:B 6.CDMA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 A.1~2 B.100~200 C.1000~2000 D.10~20 答案:D 7.GSM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左右 A.4 B.2 C.3 D.1 答案:B 8.GSM系统信号带宽为()KHz。 A.200 B.2 C.20

答案:A 9.有线电视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全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半双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B 10.GSM规范中规定:邻频道干扰保护比,C/I > 负()dB A.6 B.9 C.12 D.3 答案:B 11.无线电广播采用()方式 A.CDMA B.SDMA C.TDMA D.FDMA 答案:D 12.GSM是一个典型的()多址系统 A.FDMA B.TDMA C.SDMA D.CDMA

答案:B 13.GSM网络结构,A接口是()之间的接口A.BSC与BTS B.MSC与VLR C.MSC与HLR D.MSC与BSC 答案:D 14.无线广播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三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半双工通信 答案:B 15.GSM规范中规定:同频道干扰保护比,C/I >()dB A.6 B.3 C.12 D.9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3G技术要求有哪些() A.支持多媒体业务 B.上下行不对称 C.速度按需分配 D.OFDM

(完整版)移动通信试题及答案系列二

移动通信试题及答案系列二 一、选择题 1.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FDMA (B)CDMA (C)TDMA (D)FDMA/TDMA 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A)频率利用率低(B)不能与ISDN兼容 (C)抗干扰能力强(D)话音质量差 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A)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4.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 (A)CELP (B)QCELP (C)VSELP (D)RPE-LTP 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 (A)跳频(B)跳时(C)直接序列(D)脉冲线性调频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 (A)移动交换中心(MSC)(B)拜访寄存器(VLR) (C)移动台(MS)(D)基站收发信台(BTS)7.MSISDN的结构为(B ) (A)MCC+NDC+SN (B)CC+NDC+MSIN (C)CC+NDC+SN (D)MCC+MNC+SN 8.LA是() (A)一个BSC所控制的区域(B)一个BTS所覆盖的区域 (C)等于一个小区(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 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C ) (B)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 (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 (A) N=4 (B) N=7 (C)N=9 (D) N=12 11.已知接收机灵敏度为0.5μv,这时接收机的输入电压电平A 为。() (A) -3dBμv (B) -6dBμv (C) 0dBμv (D) 3dBμv 12.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B)FDMA (B)CDMA (C)TDMA (D)FDMA/ CDMA 13.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 (A)先断原来的业务信道,再建立信道业务信道 (B)在切换区域MS与两个BTS连接 --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和答案

2.3.1《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频段。 A.600 B.900 C.1200 D.1500 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 A.10 B.20 C.30 D.40 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 A.基地台 B.发射台 C.基站 D.无线 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 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 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 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 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 A.有强外部干扰 B.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 C.手机制式与GSM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的区 域) D.小区未定义SDCCH信道。 9.WCDMA的功控速度是( C )次/秒。 A.200 B.800 C.1500 D.2000 10.TD-SCDMA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 C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5G题库5G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题库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5G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题库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5G 的Probe 测试中,以下哪 些指标属千菜单 'Radio Measurement" 测 试的范围?( ) A.CSI —RSRSRP B.RANK indicator C.indicator BLER D.SSRSRP 2、以下哪些协议/数据归属千Uu 接口的层三?( ) A.RLC 协议 B.RRC 协议 C.IP 数据 D.MAC 协议 3、以下哪些方案可以解决高频 通信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问题?( ) A.增大UE 的发射功率 B.增大基站的发射功率 C.上下行解耦,上行与 LIE 共享频谱 D.上下行解耦,下行与 LIE 共享频率 4、以下哪些信息会携带在 'SgNBAdd 口ionRequest' 信令 中?( ) A.建立 X2AP 接口的参数 B.测量事件 Bl C.发送给UE 的辅站变更命令 D.请求为 eRAB 分配资源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以下哪些NR基站相关的指标只会出现在SA组网中?() A.利用率类 B.接入类 C.保持类 D.移动类 6、5G空口控制面的层二协议有以下哪些?() A.SOAP B.MAC C.RLC D.PDCP 7、对比NSA架构,SA架构的优势在千可更好的聚焦以下哪些业务? () A.eMBB 业务 B.uRLLC 业务 C.mMTC业务 D.网络切片业务 8、LIE 基站添加NR邻区时,为避免辅站增加失败。以下哪些信息必须和你自身的配置信息一致?() A.小区名称 B.下行频点 C.PCI D.MCC/MNC 9、5G测试中,如果PC通过网线直接连接华为 (CPE的LAN口,必须在PC 端手工配置 IP地址才可以正常通信。() 10、NSA组网时,需要同时考虑 NR到NR和NR到LIE的邻区规划.()

移动通信课后作业

1. 表6 - 1 所列的各种模拟蜂窝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各种系统之间能否实现漫游? 答:首先,各个模拟蜂窝系统的基站/移动台发射频率不同,所有的系统都是基站发射频率高于移动台发射频率。频道间隔各个系统也不相同,NMT-900频道间隔是12.5KHz,AMPS 频道间隔是30KHz,其余系统均是25KHz。移动台和基本发射频率间隔除NMT-450是10MHz,NTT系统是50MHz,其余系统均是45MHz。基站和移动台发射功率各个系统也不相同,小区半径也不相同,并且变化范围很大,普遍在0.5-20/2-20/1-40km。各个系统的区群设置普遍是7/12,NMT-900和NTT系统的区群设置是9/12。话音调制各个系统均采用FM调制,但频偏有所不同。信令调制方式存在差异,除北欧的系统采用FFSK方式,其他系统均采用FSK 方式。各个系统的信令速率差异较大,信令速度最慢的是日本的NTT系统仅为0.3Kb/s,最快的为AMPS系统,信令速率为10Kb/s。纠错编码均采用卷积码,但各个系统纠错编码参数不同。基于上述分析,因为各个系统的发射频率不同,话音调制方式也不相同,信令编码的调制方式也不相同,各个系统的差异较多,它们互不兼容,因此移动用户无法在各种系统之间实现漫游。 2. 某手机的灵敏度为-110 dBm, 若接收机输入阻抗为50 Ω,试求出相应的以电压表示的灵敏度。 答:-110dBm=(-110-30)dB=-140Db -140=10log(U2/50) U=0.71uV 手机的电压灵敏度为0.71uV。 3. 蜂窝系统中有哪些信道类型,各有何特点? 在话音信道中传输哪些控制信令? 答:蜂窝系统中有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这两种信道中都有话音信道和控制信道。话音信道用于传送话音,控制信道专用于传送控制信令。控制信道是为建立话音信道服务的,所以控制信道也称为建立信道。话音信道中传输的控制信令有SAT监测音信号和ST信令音信号,SAT是在前向和反向话音信道上传输的,ST是在反向话音信道上传输的。 4. 2-M:根据表7-6的GSM容量计算方法,计算D-AMPS和PDC系统的容量(答案已知,给出完整详细计算过程)?GSM系统的容量低于D-AMPS和PDC系统的容量,分析其原因何在? 答:首先给出信道数与流入话务量之间的关系表格 总频段25MHz,频道带宽30KHz,每频道信道数为3, 频道总数M= 25000/30*3=2500 按照区群数7计算,ch/cell=2500/7=357 每个小区又分为三个扇区,每个扇区的信道数=2500/7/3=119 根据上表,可知每个扇区的爱尔兰为106.44,可知Erl/cell=106.44*3=319.32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 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移动通信? 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 3、数字化 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 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 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 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 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

移动通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 1.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优点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 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移动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输。 (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2. 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 答:单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 行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双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使用方便,电源的消耗大;优点:使用 方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缺点:发射机总是工作的,电源消耗大。 3. 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 网,GPRS 通信系统,N-CDMA 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等 第二章 15 信号通过移动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平坦衰落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频率 选择性衰落 答:如果信道带宽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且在带宽范围内有恒定增益,且线性相关,则 接收信号就会经历平坦衰落过程;如果信道具有恒定增益和线性相位的带宽范围小于发送信 号带宽,则该信道特性会导致接收信号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16 简述快衰落、慢衰落产生原因及条件。 答:快衰落产生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比发送信号的周期短,且信号的带宽B s 小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化很快,从而导致信号失真,产生衰落。 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是: s c s D T T B B >< 慢衰落产生的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远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周期,且信号的带宽 B s 远远大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变化比要传送的信号码元的周期低很多,可以 认为该信道是慢衰落信道。 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是:

移动通信试题库-有答案

移动通信试题库 第一章 1.移动通信系统中,1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________, 4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 ________,90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________ 。(5.7MHz, 10MHz, 45MHz ) 2.移动通信按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三种工 作方式。(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 3.(多选) 常用的多址技术有哪几种:_________( ABCD) A. 频分多址(FDMA) B.时分多址(TDMA) C.码分多址(CDMA) D.空分多址(SDMA) 4. 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 和UHF 频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三点? 答:1)VHF/UHF 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2)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3)抗干扰能 力强。 5.信道编码和信源编码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信道编码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在无线链路的数据传输中引入冗余来改进信道的质量。信 道编码是为了对抗信道中的噪音和衰减,通过增加冗余,如校验码等,来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及纠错能力。相对地,信源编码的目标就是使信源减少冗余,更加有效、经济地传输,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就是压缩。 第二章 1.在实际应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技术来增大蜂窝系统容量。 (小区分裂,频段扩展,多信道复用) 2. 什么是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如何克服? 答: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 (距离2d )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距离1d ,2d <<1d )的到达功率,若二者功率相近,则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 就会造成对接收距离距基站远的移动台A 的有用信号的干扰或抑制,甚至将移动台A 的有用信号淹没。这种现象称为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克服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的措施有两个:一是使两个移动台所用频道拉开必要的时间间隔;二是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到达基站功率基本一致。 3.某通信网共有8个信道,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1Erl,服务等级B=0.1,问如采用专用 呼叫信道方式,该通信网能容纳多少用户? 答:采用专用呼叫信道方式,有一个信道专门用作呼叫。 B=0.1 n=7 查表知:A= 4.666

移动通信重点题答案

2.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单工通信: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的传送方向; 全双工通信:信号可以同时双向传送。 优缺点:单工便宜;双工可以双发同时收发信息。 4.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类? 按工作方式分类---单工,双工(TDD,FDD) 半双工 按多址方式分类---FDMA,TDMA,CDMA,SDMA 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 按覆盖范围分类---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 按业务类型分类---PSTN,DDN,ISDN等 按服务特性分类---专用网,公用网 按使用环境分类---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按使用对象分类---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5.蜂窝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10.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功能实体组成?其无线接口包括哪几层的功能? 答: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分系统(BSS)(含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台(M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志奇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网络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还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公共数据网(PDN)相连接。 数字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口,也采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概念来规定其协议模型。这种模型分作三层: 第一层(最低层)L1是物理层。它为高层信息传输提供无线信道,能支持在物理媒介上传输信息所需要的全部功能,如频率配置、信道划分、传输定时、比特或时隙同步、功率设定、调制和解调等等。第二层L2是数据链路层。它向第三层提供服务,并接受第一层的服务。其主要功能是为网络层提供必需的数据传输结构,并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第三层L3是网络层。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链路连接、控制呼叫过程、支持附加业务和短消息业务,以及进行移动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等。网络层包括连接管理(CM)、移动管理(MM)和无线资源管理(RRM)三个子层。

移动通信考试(附答案).doc

一、选择题。(40分) 1.GSM采用_____的多址技术. A.FDMA B.TDMA C.CDMA D.SDMA 2.BSS由BSC和______组成. A.MSC B.HLR C.BTS D.MS 3.下面____用于对小区的管理? A.BTS B.BSC C.MSC D.HLR 4.寻呼是在_______区域?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2258794.html, B.MSC/VLR区域 C.基站 D.CELL 5.哪一个不能有效克服时间色散? A.将BTS尽可能建在离建筑物近的地方。 B.提高基站的发射功率。 C.MS离BTS近些。 D.MS内带有均衡器。 6.BTS监测某一MS的TA值为2,可以估算出MS离基站的距离为_______米。A.550 B.1100 C.1650 D.2200 7.空中无线接口的速率为_________K BIT/S。 A.13 B.16 C.270 D.33.8 8.下面哪种方法不可以减轻或抵抗衰弱现象? A.分集接收 B.跳频技术 C.不连续发射 D.频率复用 9.下面哪个号码是唯一识别移动用户号码 A.MSIDN B.IMSI C.IMEI D.MSRN 10.爱立信加密算法采用下面哪种方法? A.A3 B.A5 C.A6 D.A8 11.下面哪种情况下一定要进行位置更新? A.从A小区漫游到B小区。 B.从BSC1漫游到BSC2。 C.从MSC1漫游到MSC2。 D.从HLR1漫游到HLR2。 12.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小区选择和重选是由哪个网络实体来决定的?A.MSC B.BSC C.BTS D.MS 13.移动台在通话状态下的切换是由哪个网络实体来决定的? A.MSC B.BSC C.BTS D.MS 14.无线参数T3212的作用是: A.通知移动台多长时间作一次切换。

移动通信作业

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2.2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 ,请将其换算成d Bm 和dBW 。如果发射机的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 ,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为多少dBm ? 解:dBm dBw W 5020100== 自由空间损耗dB D F L 5.71lg 20lg 2045.32=++= 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dBm dB dBm 5.215.7150-=-= 2.3若载波 MHz f 8000=,移动台速度h km v /60=,求最大多普勒频移。 解:αλ cos v f d = Hz c vf v f d 4.443600103108001060/8630m ax =?????===∴λ 2.5设载波频率MHz f c 1900=,移动台运动速度s m v /50=,问移动m 10进行电波传播测量时需要多少个样值?在车行驶时进行实时测量需要多少时间?信道的多普勒扩展为多少? 答:①m /17.7940504050个个个接收功率瞬时测量值==λ λ ②s v s t 2.0== ③θλ cos v f =,所以多普勒扩展为 Hz f m 67.316= 2.6若MHz f 800=,h km v /50=,移动台沿电波传播方向行驶,求接收信号的平均衰落率。 解:74508001085.13=???=-A 2.7已知移动台速度h km v /60=,MHz f 1000=,求对于信号包络均方值电平rms R 的电平通过率。

解: ()22ρρπ-?==e f R N m rms R R =ρ, 秒次/2.519 2e 500== ∴πN 2.8设基站天线高度为m 40,发射频率为MHz 900,移动台天线高度为m 2,通信距离为km 15,利用Okumura-Hata 模型分别求出城市、郊区和乡村的路径损耗。(忽略地形校正因子的影响) 解:城市: d f h h f L te re te c p l g )lg 55.69.44(97.4)75.1(lg 2.3lg 82.13lg 16.2655.6921-+---+= 郊区:4 .5)]28[lg(2lg )lg 55.69.44(97.4)75.1(lg 2.3lg 82.13lg 16.2655.69222---+---+=c te re te c p f d f h h f L 乡村: 98.40lg 33.18lg 78.4- lg )lg 55.69.44(97.4)75.1(lg 2.3lg 82.13lg 16.2655.69223---+---+=c c te re te c p f f d f h h f L )(

移动通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 1.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优点?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 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移动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输。 (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2. 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 答:单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 行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双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使用方便,电源的消耗大;优点:使用方 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缺点:发射机总是工作的,电源消耗大。 3. 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 网,GPRS 通信系统,N-CDMA 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等 第二章 15 信号通过移动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平坦衰落?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频 率选择性衰落? 答:如果信道带宽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且在带宽范围内有恒定增益,且线性相关,则 接收信号就会经历平坦衰落过程;如果信道具有恒定增益和线性相位的带宽范围小于发送信 号带宽,则该信道特性会导致接收信号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16 简述快衰落、慢衰落产生原因及条件。 答:快衰落产生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比发送信号的周期短,且信号的带宽B s 小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化很快,从而导致信号失真,产生衰落。 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是: s c s D T T B B >< 慢衰落产生的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远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周期,且信号的带宽 B s 远远大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变化比要传送的信号码元的周期低很多,可以 认为该信道是慢衰落信道。 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是:

无线通信传输技术考试题

无线通信传输技术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以电信号作为传递和交换信息手段的通信方式所构成的通信系统称为(电信系统) 2.呼叫移动客户,则应拨打移动网的(接入码)+移动网客户号码。 3.计算机通信网按其交换功能来分,由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网。 4.移动通信网可分为(模拟移动通信网)和数字移动通信网两种。 5.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数字式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技术。 6.信令转接点可分为独立的信令转接点和(综合)的信令转接点。 7.移动通信是以移动客户为服务对象的(无线电)通信业务。 8.短信息业务可以分为点对点短消息业务和(广播)短消息业务。 9.无线通信技术中的调制就是对信号源的(编码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10.无线通信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中,扩展频谱的特性取决于所采用的编码序列的码型和(速率)。 1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单工通信方式、双工通信方式和(半双工)通信方式三种。 12.双工制通信就是指移动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信和收信,这

时收信与发信必须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称为频分双工。 1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 14.目前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有(连续相位)调制技术和线性调制技术两大类。 15.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编码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 二、单项选择题 1.无线通信技术中,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A)方向。 A.电场强度 B.磁场强度 C.信号强度 D.波束强度 2.无线通信分集技术中,当最大比合并中的加权系数为(D)时,就是等增益合并。 A.02 B.05 C.08 D.10 3.无线通信分集技术中,显分集最通用的分集技术是(A),即几个天线被分隔开来,并被连到一个公共的接收系统中。 A.空间分集 B.时间分集 C.基站分集 D.频率分集 4.无线通信智能天线技术中,自适应阵天线一般采用4~16天线阵元结构,阵元间距为(A)波长。 A.1/2 B.1/4 C.1/8 D.1/16 5.无线通信技术中,当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A)方式。 A.频分多址 B.时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帧分多址

2017年移动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移动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GSM采用_____的多址技术. A.FDMA B.TDMA C.CDMA D.SDMA 2.BSS由BSC和______组成. A.MSC B.HLR C.BTS D.MS 3.下面____用于对小区的管理? A.BTS B.BSC C.MSC D.HLR 4.寻呼是在_______区域?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2258794.html, B.MSC/VLR区域 C.基站 D.CELL 5.哪一个不能有效克服时间色散? A.将BTS尽可能建在离建筑物近的地斱。 B.提高基站的収射功率。 C.MS离BTS近些。 D.MS内带有均衡器。 6.BTS监测某一MS的TA值为2,可以估算出MS离基站的距离为_______米。A.550 B.1100 C.1650 D.2200 7.空中无线接口的速率为_________K BIT/S。 A.13 B.16 C.270 D.33.8 8.下面哪种斱法不可以减轻或抵抗衰弱现象?

A.分集接收 B.跳频技术 C.不连续収射 D.频率复用 9.下面哪个号码是唯一识别移动用户号码 A.MSIDN B.IMSI C.IMEI D.MSRN 10.爱立信加密算法采用下面哪种斱法? A.A3 B.A5 C.A6 D.A8 11.下面哪种情冴下一定要迚行位置更新? A.从A小区漫游到B小区。 B.从BSC1漫游到BSC2。 C.从MSC1漫游到MSC2。 D.从HLR1漫游到HLR2。 12.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小区选择和重选是由哪个网络实体来决定的?A.MSC B.BSC C.BTS D.MS 13.移动台在通话状态下的切换是由哪个网络实体来决定的? A.MSC B.BSC C.BTS D.MS 14.无线参数T3212的作用是: A.通知移动台多长时间作一次切换。 B.通知移动台多长时间作一次周期位置更新。 C.限定移动台在建立呼叫后多长时间内不能迚行切换。 D.限定移动台在収生切换后多长时间内不能再次迚行切换。 15.下面兲于C1算法和C2算法的说明,哪个是正确的? A.C1用于小区选择和重选,C2算法用于定位(Locating)。B.C1算法用于定位(Locating),C2用于小区选择和重选。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精编版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 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 2.按通信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划分,移动通信系统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三种工作方式。 3.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段,GSM900MHZ 上行频率890~915MHZ,下行频率 935~960MHZ。DCSI800MHZ上行频率 1710~1785MHZ、下行频率1805~1880MHZ。4.语言编码技术可分为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技术三类。 5.数字调制技术可分为频移键控调制、相移键控调制、振幅键控调制三类。 6.移动通信中GSM系统采用的是GMSK调制。 7.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 8.根据移动通信网的覆盖方式的不同将移动通信网划分为大区制、小区制。

系统主要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交换网络子系统、无线基站子系统、移动台子系统、操作 维护子系统、 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 二、选择题 系统的主要使用频段为(D)。 A、900M B、1100M C、1900M D、900M—1100M 2.GSM900MHZ上行频率为( A)。 A、890—915MHZ B、935—960MHZ C、1710—1785MHZ D、1805—1880MHZ 3.把一个频道按等时间分成周期性帧,再把每一帧分成若干个时的技术是( B)。 A、频分多址 B、时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空分多址 4.下列哪个系统是“软容量”( C )。 A、FDMA系统 B、TDMA系统 C、CDMA系统 D、SDMA系统 5.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是(B)。 A、WCDMA B、TD—SCDMA C、 CDMA2000 D、CDMA 6.手机常用电阻5K1的电阻值是(D)。 A、51 B、 C、510 D、

移动通信试题库及答案全完整

移动通信试题库2012.10 一、填空题 1.____个人通信______是人类通信的最高目标,它是用各种可能的网络技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种类的____信息交换_____。 2.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电波传播的3种最基本的机制为___反射____、__绕射_____和____散射___。3.在CDMA系统中从通信链路的角度看,功率控制分为___反向链路功率控制____和__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4.根据切换发生时,移动台与原基站以及目标基站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切换分为____软切换 _______和_______硬切换_____两大类。 5.WCDMA的信道带宽是____5M码片/s_______,码片速率是____3.84M/码片/s_______。 6.IS-95A下行链路利用码分物理信道传送不同的信息,按照所传送信息功能的不同而分类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IS-95A下行链路中的逻辑信道包括以下四种_____导频信道______、____同步信道 _______、____寻呼信道_______和_____下行业务信道______。 7.HSDPA的中文意思是___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________。 8.1个64QAM调制的符号代表__28M___位信息比特。 9.TD-SCDMA的基本物理信道特性有____频率____、___时隙_____和____码片____决定。 10.CDMA系统中,移动台将导频分成4个导频集,分别是_激活集__、_候选集_、__相邻集__和___剩余集。 7.TD-SCDMA的一个信道带宽是 1.6 MHz,码片速率为 1.28 Mcps。 8.在CDMA系统中从功率控制方法的角度看,功率控制分为___开环功率控制_和__闭环功率控制__。 13. TD-SCDMA的信道带宽是____1.6MHz_______、码片速率是____1.28Mcps _______。 14.GSM一个载频带宽是____200KHz_______,可提供___8____个物理信道。 15.1W等于____30___dBm。 16. 在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微观分集有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 17.TD-SCDMA系统采用了______智能天线_____、_____联合检测______、_____同步CDMA______、接力 切换及自适应功率控制等诸多先进技术。 18.SIM卡的内部是由CPU 、ROM、RAM 和EEPROM 等部件组成的完整的单片计算机。 19.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____网络交换__子系统、_____无线基站______子系统和_____移动台_____子系统。 20. 在3G技术标准中由中国提出的技术标准是___TD-SCDMA_______ 。 21.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一些外部干扰外,自身还会产生各种干扰,主要的干扰有___互调干扰 ____、__邻道干扰_____和____同频干扰___,其中____同频干扰______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特有的。 22.根据切换发生时,移动台与原基站以及目标基站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切换分为______软切换 _____和______硬切换______两大类。 23.1个16QAM调制的符号代表__6___位信息比特。 24.码字11010001和01110110的汉明距离等于________。 25.移动通信中常用的三种分集方式为___时间分集____、_____频率分集__和___空间分集____。 26.度量通信系统通话业务量或繁忙程度的指标是____话务量_______。 27.GSM系统的信令系统是以__ISDN_____信令的主体再加上GSM的专用协议构成的。 28.在GSM系统中,为了鉴权和加密的目的应用了3种算法,分别是A3、A5和A8算法。其中__A3__算法是为了鉴权之用,__A8_算法用于产生一个供用户数据加密使用的密钥,而__A5_算法用于用户数据的加密。 29.在移动通信中三种主要的多址方式为___时分多址TDMA__、_频分多址FDMA___和___码分多址 CDMA____。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题库.docx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2分,每题2分) 1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以是()。 A A.单工、双工和半双工 B.仅仅是双工 C.单工和双工 2 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技术可以使()。 A A.系统容量增大 B.系统容量减少 C.系统容量不变 3 哪种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所特有()。 A A.同频干扰 B.短波干扰 C.反射干扰 4 3G的主流技术是()。 B A.窄带CDMA B.宽带CDMA C.有线接入 5 图象、音乐、网页浏览、视频会议及其他信息服务是移动通信的()。 B A.语音服务 B.增殖服务 C.技术手段 6 在移动通信中英文缩写GPRS是指()。 C A.无线应用协议 B.增强数据改进 C.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7 正六边形作为典型几何图形被采用在()。 A A.蜂窝网系统中 B.寻呼系统中 C.集群系统中 8 移动通信中英文缩写TDMA是指:()。 C A.频分多址 B.码分多址 C.时分多址 9 增大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通过采用()。 B A.大区制 B.小区分裂 C.波分复用技术 10 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是为降低()。 C A.网络编码差错 B.语音编码差错 C.信道突发和随机的差错 11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得到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之一是()。 B A.BPSK B.GMSK C.QPSK 12 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C A.FDMA B.TDMA C.FDMA/TDMA 13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A A. FDMA B.TDMA C.CDMA 14 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A.95MHz B.45MHz C.25MHz 15 GSM系统的信道间隔为()。 B A.100KHz B.200KHz C.200MHz 16 GSM的语音编码速率为()。 B A.22.8kbps B.13kbps C.270.833kbs 17 跳频能有效地改善以下()现象。 A A.多经效应 B.阴影效应 C.远近效应 D.码间干扰 18 IS-95A标准规定前向信道中每一载频分为()个码分信道。 B A.124 B.64 C.374 D.8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

1.(√)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邻道干扰是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弱信号串扰强信号而造成的干扰。(强信号串扰弱信号) 3.(√)移动通信的信道是指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4.(×)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是与距离的立方成正比的。(平方) 5.(×)由于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多径衰落,也叫慢衰落。 6.【】(×)移动通信中,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会产生附加的调频噪声,出现接收信号的失真。 7.(√)莱斯分布适用于一条路径明显强于其他多径的情况。在接收信号中没有主导分量时,莱斯分布就转变为瑞利分布。 8.(×)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衰落效应是快衰落和慢衰落。(频率色散)P39 9.(√)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10.(√)在实际工程中,为达到良好的空间分集效果,基站天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相当于10多个波长或更多。 11.(×)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载频按时间分为16个时隙,也就是16个物理信道.8 12.(√)GSM中的逻辑信道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13.(×)GSM中的同频干扰保护比要求C/I>-9dB,工程上一般增加3dB的余量。9 14.(×)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一样可通过跳频方式提高抗干扰性能。P261 15.(√)跳频就是有规则地改变一个信道的频隙(载频频带)。跳频分为慢跳频和快跳频。在GSM的无线接口上采用的是慢跳频技术。 16.(√)GPRS是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基于GSM网络所开发的分组数据技术,是按需动态占用频谱资源的。P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