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实验参考答案

呼吸实验参考答案
呼吸实验参考答案

呼吸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1.增加气道长度(无效腔):接上长胶管,相当于家兔解剖无效腔增大,由于

无效腔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所以能够进行交换的有效面积减少,若潮气量维持不变,则肺泡通气量相对减少,,使得肺泡气体更新率降低,这相当于使得PCO2升高、PO2降低,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同时长管呼吸使得气道加长,呼吸阻力增加,刺激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协同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2.家兔吸入N2:吸入气中PO2降低,肺泡气、动脉血PO2都降低,通过刺激

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通过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引起呼吸的加快加深和血液循环的变化。低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通常动脉血PO2下降到80mmHg以下时,肺通气才出现可察觉的增加。低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但低氧可以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而兴奋呼吸中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低氧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因此家兔吸入氮气后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便显得不是十分明显。

3.家兔吸入CO

:高浓度的CO2使得家兔PCO2升高、PO2降低,引起呼吸加

2

深加快,增加肺通气。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CO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变大,产生H+,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通过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引起呼吸的加快加深,增加肺通气。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O2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但反应较慢;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可起重要作用。动脉血PaCO2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和麻醉效应。

4.注射NaH2PO4:代谢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本实验

通过静脉注射NaH2PO4增加细胞外液H+浓度,消耗HCO3-并使血浆HCO3-浓度降低,复制家兔代谢性酸中毒模型。代谢性酸中毒动物呼吸加深加快,是由血液内H+浓度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及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所致。动脉血的H+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虽然中枢对H+的敏感性较外周的

高,但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很慢,限制了它对中枢的作用,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的刺激。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CO2排出增多,血液H2CO3浓度随之下降,恢复[NaHCO3]/[H2CO3]的正常比值。这种代偿调节作用可在数分钟内发生,并很快达到高峰,但一般不容易获得完全代偿。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H+浓度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快加深,使血氧分压增加。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导致血浆实际和标准碳酸氢盐含量下降。由于血浆酸性增强,碱剩余负值变大。血气分析时可测得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AB、SB、BB降低,BE负值增大,同时由于呼吸代偿活动,可使PaCO2降低,AB<SB[1,2]。5.NaHCO3对代酸的纠正作用:代谢性酸中毒动物血浆碳酸氢盐减少,碳酸氢

钠可作为首选补碱药物,直接由静脉输入,使细胞外液的[NaHCO3]/[H2CO3]比值恢复正常,血气分析时可测得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AB、SB、BB回升,BE负值减小[2]。

6.家兔注射度冷丁:度冷丁具有吗啡样作用,主要激动阿片μ受体而发挥镇痛、

镇静、欣快、呼吸抑制等作用,使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杜冷丁可以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还可以降低中枢对血中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由于其具有镇静和欣快作用,还能减轻病人的烦躁和恐惧,使得呼吸频率变慢、每分通气量下降。过量的度冷丁会造成严重的呼吸抑制甚至引起死亡。

7.家兔注射尼可刹米:中枢兴奋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其中尼可

刹米可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同时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当呼吸中枢受抑制时,该药的作用明显,能使呼吸加深加快,并能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其作用温和、短暂,临床上广泛用于中枢抑制及中枢抑制药所致的呼吸抑制,其作用温和、短暂,安全范围大,但过量可引起惊厥。

8.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肺牵张反射是由肺扩张或萎缩引起的吸气或兴

奋的反射。当肺扩张牵拉呼吸道,使其中的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粗纤维传入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机制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这样,肺牵张反射的生理作用就表现为加速了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剪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中断了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

路,使肺牵张反射的生理作用减弱,出现吸气过深,呼吸频率变慢。仅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呼吸变化不大,因为还有另一侧的迷走神经发挥抑制作用,且可以出现代偿性加强。若两侧都切断,则吸气便大大延长,呼吸更深更慢。而实验中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可引起延髓呼吸切断机制的兴奋,促进呼气与吸气相互转化,呼吸频率就加快,幅度降低;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对呼吸没有太大影响,提示,迷走神经为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参与呼气和吸气之间相互转化并维持呼吸的深度和频率。

《组织胚胎学》实验7循环系统

实验7循环系统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中等动脉、中等静脉的组织结构; 1.2 掌握心壁的组织结构。 2 实验内容 2.1 中等动脉、静脉 切片:中等动脉、静脉横切片,HE染色。 中等动脉:低倍镜下观察,中等动脉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高倍镜下观察,内膜很薄,由于内弹性膜的收缩,故切面上呈波纹状。内膜从内向外可分为3层,即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呈红色波纹状,是内膜和中膜的分界线。中膜很厚,由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细胞构成,故又将中等动脉称为肌性动脉,平滑肌细胞之间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厚度约与中膜相等,可见纵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还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在近中膜处有由粗大的弹性纤维形成的外弹性膜,染成淡粉红色,通常以此作为中膜与外膜的分界。 中等静脉:低倍镜下观察,中等静脉的管壁也可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但与相应动脉比较,静脉壁有如下共同特点:管腔大、管壁薄,由于平滑肌和弹性组织成分少,结缔组织成分较多,故切片标本中的静脉管壁常呈塌陷状,管腔呈不规则形,而且管壁三层膜的界限不明显,内、外弹性膜不发达,外膜厚。 2.2 大动脉 切片:小猪胸主动脉横切片,弹性纤维染色。 大动脉的管壁也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内弹性膜与中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界限不明显;中膜较厚,有数十层呈波纹状排列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之间夹有少量平滑肌和胶原纤维,故又将大动脉称为弹性动脉;外膜较中膜薄,无明显外弹性膜。 2.3 心壁 切片:猪心脏切片,HE染色。

低倍镜下观察,可看到心内膜及心肌层。高倍镜下观察,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心内膜下层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心内膜下层靠近心肌膜,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血管、神经和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心肌膜主要由心肌构成,大致可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和外斜行三层。心肌纤维之间有数量不等的结缔组织和极为丰富的毛细血管。心外膜及心包的脏层,为浆膜,其表面被覆一层间皮,深面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组织等。 3 作业 绘中等动脉、中等静脉或心壁局部图。

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 [目的要求] 1学习记录家兔呼吸运动的方法。 2 观察并分析肺牵张反射及不同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人体及高等动物的呼吸运动所以能持续地、节律性地进行,是由于体内调节机制的存在。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或不同部位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肺的牵张反射参与呼吸节律的调节。 [动物与器材] 家兔、兔体手术台,手术器械、张力传感与滑轮或动物呼吸传感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0ml与50ml注射器、橡皮管、20%或25%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0.5%KCN 装有CO2的气袋、装有纳石灰的气袋。 [方法与步骤] 急性动物实验时,记录呼吸运动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气管插管连接记录;另一种是通过系在胸(或腹)部、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呼吸带记录;第三种是通过张力传感器记录隔肌运动。 先将动物麻醉、固定、进行颈部气管、动脉及神经分离术,插入气管插管,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和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1、剑突软骨分离术 切开胸骨下端剑突部位的皮肤,再沿腹白线切开长约2ml的切口。细心分离表面的组织(勿伤及胸骨),暴露出剑突与骨柄,用金冠剪剪去一段剑突软骨的骨柄,使剑突软骨于胸骨完全分离,但必须保留附于其下方的隔肌片,并使之完好无损。此时隔肌的运动可牵动剑突软骨。

2、将系有长线的金属钩钩住游离的剑突软骨中间部位,线的另一端通过万能滑轮系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上。 3、开启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的输入通道,调节记录系统,使呼吸曲线清楚地显示在显示器上。 4、实验观察 (1)记录呼吸运动曲线,并仔细识别吸气与呼气运动与曲线方向的关系。 (2)增加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将长约1.5m、内径1cm的橡皮管连与气管的一个侧管上,然后用止血钳夹闭另一侧管,以增加无效腔。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曲线的改变。一旦出现明显变化,则立即打开止血钳,去除橡皮管待呼吸正常。 (3)CO2对呼吸的影响 将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接通装有CO2的气袋,同时夹闭另一侧管,使家兔对着CO2气袋呼吸,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变化,则立即打开止血钳,去除CO2气袋,待呼吸恢复正常。 (4)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将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接通装有纳石灰的气袋,同时夹闭另一侧管,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变化,则立即打开止血钳,去除气袋,待呼吸恢复正常。 (5)增加气道阻力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待呼吸运动恢复正常后,将气管插管的两个侧管同时夹闭数秒钟,观察呼吸变化。 (6)KCN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由耳缘静脉注射1mlKCN溶液,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 (7)肺牵帐反射 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在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上连同一个20ml注射器,并吸入20ml空气。待呼吸运动平稳后,用相当正常呼吸时的三个呼吸节律的时间,徐徐向肺内注入20ml,与此同时夹闭另一侧管。注意观察呼吸节律的变化及运动的状态。实验后立即打开夹闭的侧管,待呼吸恢复正常。同法,于呼气末用注射器抽取肺内气体,观察呼吸的状态有何区别(注意:注气与抽气时间仅限于三个呼吸节律的时间,然后立即打开夹闭的侧管)。 (8)待呼吸运动恢复正常后,同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二人同时操作,第一结一定

肺部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

(1). 肺部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 支气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支气管呼吸音调高,音响强。吸气呼气相比,呼气音较吸气音音响强、音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肺泡呼吸音很像上齿轻咬下唇吸气时所发出的“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性质,音调较低,音响较弱。吸呼气相比,吸气音比呼气音间响强、音调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粗湿啰音:又称为大小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严重肺水肿及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昏迷或濒死的患者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听及粗湿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谓之痰鸣。 中湿啰音:又能称为中小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见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等。 细湿啰音:又称为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死等。

低调干啰音:又称鼾音。音调低,其基音频率约为100-200Hz,如熟睡中鼾音,多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 胸膜摩擦音:当胸膜面于由炎症而变得粗糙时,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声音的性质差别很大,有的声音柔软细微,有的声音很粗糙。吸气和呼气均可听到。一般在吸气未与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则声音消失,深呼吸时则声音增强,可籍此与心包摩擦音鉴别。令病人掩鼻闭口并加强腹式运动,这时尽管无气流进出气道,仍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可与捻发音区别。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该区域的呼吸动度最大。

七年级生物教案: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呼吸作用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呼吸作用。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肺通气的过程,概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呼吸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比赛吹气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 2、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采用科学探究形式,通过模拟制作的探究活动,构建平等、愉快、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探究,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 3、学法: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模拟制作。

4、通过学生演示、测量、提问、抢答、合作、游戏等活动,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1.通过多媒体教学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 2.引导探究,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 教学资源: 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力图将教材资源(呼吸作用概念,呼吸运动模型);生活资源(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亲自经历过的);媒体资源(网上下载的录像,杂志和书中获得的知识);再生资源(课堂上随机产生的,老师根据学情拓展的,根据教材创生的模拟探究)等有机结合,拓展学习的路径。 教学评价: 快乐人生三句话。现代中学生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喜欢快乐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要有评价的意识,适时地运用教学评价,激励他们自主学习。 老师随机的鼓励性评价,如:太棒了,你真聪明等。 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如:我们认为他的看法很有创意。 学习小组相互的评价,如:快乐小组的模型做得很形象。 教学过程: 接下来请欣赏我的教学过程: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呼吸运动得调节 一、实验目得 1.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改变对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得影响及机制。观察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得作用及机制。 2.学习气管插管术与神经血管分离术。 二、实验原理 呼吸运动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呼吸肌节律性得运动造成胸廓节律性地扩大或缩小。呼吸运动除了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外,一些理化因素(包括代谢产物、药物以及肺得扩大与缩小等)可通过如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肺牵张反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调节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运动及隔肌放电得频率与幅度等改变。 化学因素(包括代谢产物、药物等)可直接作用于中枢或通过化学感受器作用于中枢后,再经传出神经纤维,如膈神经、肋间神经将控制信号传至呼吸肌,引起呼吸运动发生改变。肺牵张反射指肺扩张时引起吸气抑制得反射,其传入神经就是迷走神经。 三、实验结果 1、通入CO2

吸入CO2后呼吸明显加深,频率明显加快。 2、通入N2 吸入N2后呼吸加深,频率加快,但其幅度较CO2小。

3、增大无效腔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显著加深,频率显著加快。 4、剪断一侧迷走神经

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后,呼吸深度与频率均变化不明显。5、剪断双侧迷走神经

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深度基本不变,呼吸频率大幅度减慢。 四、讨论 1.通入CO2 CO2就是调节呼吸运动最主要得体液因素。当外周血液中CO2浓度适度增多时,呼吸表现为加深加快。CO2就是脂溶性小分子,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其中得水结合成碳酸,碳酸迅速解离出氢离子,从而以氢离子得形式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分布在延髓腹外侧浅表区),兴奋呼吸。其次,一小部分CO2也能直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 2.通入N2 通入N2后,因吸入气体中缺乏O2,动脉血中PO2下降,反射性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并且轻度缺氧时,对外周化学感受器得兴奋作用强于对呼吸中枢得直接抑制作用,故表现为呼吸兴奋。 3.增大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增大无效腔时,肺泡通气量减少,故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血液缺氧与CO2增多,从而兴奋呼吸。 4.剪断一侧迷走神经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2.呼吸系统中的、、、、,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 ,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4. 气管内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有抵抗和的物质。 5. 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 6.哮喘: 7.尘肺 8.肺炎 1.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A.喉结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甲状软骨 2.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3.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关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肿胀 4.人在呼吸时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咀嚼 B.消化 C.说话 D.吞咽 5.用鼻呼吸的目的是什么( ) A.鼻腔能湿润空气 B.鼻腔能温暖空气 C.减少吸入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 D.鼻腔能清洁空气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右肺有叶。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当吸气时,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3.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4.胸腔底部是,主要是肌肉组织。 5.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6.我们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7.外界的空气经过的处理后进入,在这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课堂练习 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 A.胸部的肌肉 B.腹部肌肉 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D.背部肌肉 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3.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 )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 4.肺泡壁是由( ) A.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多成上皮细胞构成 C.一层肌肉细胞构成 D.多层肌肉细胞构成 5.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 A.血液 B.肺部 C.心脏 D.组织细胞 6、右图是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把图号填入 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吸气时的状态是图() 呼气时的状态是图( ) 考点分析 考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教案 课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阐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实质。 3、能够尝试着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达成目标:加强知识的巩固,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 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训练重点,夯实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 教学策略:学生自主探究、讲练结合。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二、夯实基础强化提高 (一)光合作用知识整合: 对照课本和复习提纲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1.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 2.概括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可以用下列式子概括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变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4.由光合作用的公式来分析说出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 基础巩固 1.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氧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水C光能和叶绿体D水和无机盐

2.下列各项中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B食物中的养料 C维持人类生存的水D煤燃烧时放出的能量 3.若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中耕松土 B 提高室温C增加氧气D增加二氧化碳 4.农业生产上下列种植方法收成最好的是() A同种植物种得稀疏些 B 同种植物种得稀疏些 C几种植物种得紧密些 D 高矮植物合理密植 (二)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一:对照课本梳理《绿叶在光下制作有机物》实验的实验目的、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精选例题: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A )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 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一昼夜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实验二:对照课本梳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目的、过程、现象、结论。 (三) 呼吸作用:对照课本和复习提纲归纳总结 1.说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 2.概括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公式。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公式子概括: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水能量 3.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实验:参照课本梳理三个演示实验的实验目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基础巩固 1、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______ 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变成 ______ 和______ 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的过程。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生理学-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范文

生理学-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且的: 学习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观察缺氧、二氧化碳和血中酸性物质增多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 肺的通气是由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来完成的,而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中枢不断地发放节律性冲动所致。呼吸中枢的紧张性活动,随着机体代谢需要,受许多因素影响。 本实验是向家兔气管插管,使呼出气的一部分经换能器连于记录仪记录呼吸运动,切断迷走神经和施给各种因素,观察呼吸曲线的变化。 实验对象: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插管、5 ml注射器一只、50 cm长的橡皮管一条、球胆二只、机械—电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刺激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乳酸溶液、CO2气体、钠石灰、生理盐水、纱布及线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氨基甲酯乙酯(1g/kg),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分离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二、记录呼吸运动插入的气管插管的主管接机械—电换能器,输入到生理记录仪,侧管暴露于大气。通过改变侧管的口径,

使主管的输入信号适宜。 三、观察项目 (一)正常呼吸曲线 (二)增加吸入气中的CO2浓度:将装有CO2的球胆通过一细塑料或玻璃管插入气管插管的侧管,松开球胆的夹子,使部分CO2随吸气进入气管。气体流速不宜过急,以免明显影响呼吸运动。此时观察高浓度C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去掉球胆,观察呼吸恢复正常的过程。 (三)缺氧:将一空球胆吸进少量空气,中间经一钠石灰瓶连至气管插管的侧管,让动物呼吸球胆内的少量空气。观察此时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去掉上述条件,观察呼吸恢复正常的过程。 (四)增大无效腔:将50 cm长的橡皮管连接于气管插管的侧管上,观察此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变化明显后,去掉橡皮管,观察呼吸恢复过程。 (五)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时的效应:用5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较快地注入3%乳酸2 ml,观察此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及恢复过程。 (六)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先切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再切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又有何变化。在此基础上,观察对一侧迷走神经向中端低频,较弱的电刺激所至的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事项 一、手术过程中,应避免伤及主要血管(如:颈总动脉、颈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探究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 难点: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和环境事件为载体,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推测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的实质,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然后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材。提前一周黄豆,装在玻璃瓶中的白菜。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 自主学习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和___,同时释放___的过程。 2.反应公式:_________。 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___。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___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___。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___。 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 课堂练习 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 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绿色部分 B.叶片 C.种子 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 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讲解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康复2班实验小组:第四组姓名:卢锦锟实验日期:2015年10月27日星期五 (一)实验项目:呼吸系统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 1、记录正常呼吸运动曲线; 2、C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4、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5、体液的PH值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6、剪断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三)基本原理:(要求对写出关键点) 正常节律性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呼吸运动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反射调节,其中较为重要的呼吸中枢的直接调节和肺的牵张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调节。1、在正常麻醉状态下、实验动物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律,其中上升之为吸气,下降支为呼吸;曲线疏密反映呼吸频率,曲线高度反映呼吸幅度。动物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在肺牵张反射和呼吸调整中枢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稳的节律性呼吸。 2、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①.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因素,它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 作用,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当动脉血中PCO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由于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血液中PCO2增加,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多。②CO2十H2O→??H2CO3??→??HCO3-+?H+??CO2通过它产生的?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通过呼吸肌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PCO2增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3、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吸入气中缺O2,肺泡气PO2下降,导致动脉血中PO2下降,而PCO2 (扩散速度快)基本不变。随着动脉血中PO2的下降,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

第五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 第一节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验来检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实验操作的同时,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做完每一个实验后,在对实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从直观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知识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做好实验,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可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 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 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方案。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

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 2.观察血液理化因素改变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3.了解肺牵张反射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二、实验对象 家兔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或压力换能器,气管插管,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橡皮管,2%乳酸溶液,N2气囊,CO2气囊等 四、实验方法 1.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体重),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剪去颈前部兔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5~7cm,分离气管并做气管插管。分离颈部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手术完毕后,用温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手术野。 3.实验装置 (1)将呼吸换能器(或压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相应通道相连接,橡皮管连接气管插管和呼吸换能器或压力换能器。 (2)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点击“实验模块”,选择“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项目。 4.观察 (1)正常呼吸运动记录一段正常呼吸运动曲线作为对照,观察吸气相、呼气相、呼吸幅度和频率。 (2)C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将CO2气囊管口与气管插管的通气管用小烧杯罩住,打开气囊呼吸运动的变化。移开气囊和烧杯,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实验。 (3)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方法同上,将N2气囊打开,使吸入气中含较多的N2,造成缺氧,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移开气囊和烧杯,观察呼吸运动的恢复过

程。 (4)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将40cm长的橡皮管连接于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上,观察此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变化明显后,去掉橡皮管,观察呼吸运动恢复过程。 (5)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先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再剪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又有何变化。 五、实验结果 (1)C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通CO2后,呼吸表现为加深加快 (2)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轻度缺氧时,呼吸表现为加深加快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 1. (2009恩施)在我州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 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 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关口村的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答案:D 2.(2009济宁)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A. 氧和二氧化碳 B. 氧和有机物 C. 水和二氧化碳 D. 水和有机物 答案:C 3. (2009济宁学业水平)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 B.在光照和黑暗中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D.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各种物质交换的“窗口” 答案:B 4. (2009锦州)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答案:D 5.(2009东营)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置光下,二氧化碳的 吸收量发生了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递增,呼吸作用停止 答案:C 6.(2009龙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实验十一 循环系统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十一循环系统 实验十一循环系统【目的和内容】 1.观察心的位置、外形和大体解刨结构,了解心房、心室与出入心的大血管之间的联系。 2.观察全身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分支及属支,比较动脉、静脉的分部规律和结构特点。 3.观察大动脉、中动脉、中静脉的显微结构,联系他们的机能,了解其结构特点。 4.了解淋巴导管收集淋巴的范围。 【材料和用具】胸腔解剖标本、心解剖标本和模型、猪心解剖标本、羊或牛心解剖标本、人全身的动脉与静脉解剖标本及模型、淋巴导管解剖标本。 主动脉横切片(H-E 染色体及 Weigert 弹性纤维染色)、肠系膜血管横切片(H-E 染色)。 毛细血管电镜照片。 解剖器、解剖盘、显微镜。 【操作】一、心的位置和外部形态取胸腔解剖标本及离体心标本观察。 心外型似前后略扁的圆锥形,裹与心包,位于胸腔纵隔内,在隔之上,两侧与胸膜腔及肺相邻,后面为食道和胸主动脉。 整个心的 2/3 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 在身体正中线的右侧。 其外形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隔面。 1 / 11

心底向左后上方,近心底处有一环行沟,为冠状沟,此沟是心房于心室的表面分界。 心尖由左心房的胸肋面和隔面分别有前、后室间沟,从冠状沟走向心尖的右侧,是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二、心的大体解剖结构若实验室的人心标本不足时,可取新鲜的猪心或羊心做解剖观察。 观察心的外部形态结构,分辨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及肺动脉。 用解剖刀沿肺动脉、左心房至左心室切开,这样不会坏主动脉中的主动脉瓣。 再沿肺动脉干到右心室切开,这样不会切坏右房室瓣。 然后便可对照标本观察心腔及瓣膜等结构。 (一)心腔心有 4 个腔,两心房之间和两心室之间由房间隔几室间隔分隔。 同侧心房与心室间均有房室口相通。 1.右心房壁薄腔大,其前部呈锥形突出,遮于主动脉根部右侧,为右心耳。 右心房上部有上腔静脉口,下部有下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 在房间隔上有一略呈卵圆形的卵圆窝,此处房间隔最薄,对着灯光观察容易看出。 2.右心室右房室口有三片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

呼吸运动调节 实验报告材料

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 课程:机能学实验临床医学系2017 级01 班组员: 【实验目的】 掌握理论: 1.缺O2、CO2增多、增大无效腔、不完全窒息、切断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2.肺牵反射的生理意义。 掌握操作: 1.家兔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分离神经等)。 2.呼吸运动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使用。 【实验原理】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机体摄取02,排出代过程中产生的CO2。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收缩和舒引起胸廓的节律性扩和缩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呼吸中枢节律活动的反应。 呼吸运动是保证血液中气体分压稳定的重要机制。机体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可以直接或通过感受器反射性地作用于呼吸中枢,影响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以适应机体代的需要。机体通过呼吸运动调节血液中的O2,CO2和H+水平,血液中的PaO2,PaCO2和[H+]的变化又可以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呼吸运动,从而维持环境中PaO2,PaCO2和[H+]的相对稳定。 肺牵反射是保证呼吸运动节律的机制之一。肺牵反射是其感应器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吸气时,肺扩,当肺气量达一定容积时,肺牵感受器兴奋,发放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至延髓,抑制吸气中枢活动,停止吸气而呼气。呼气时,肺缩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传入冲动减少,吸气中枢再次兴奋,使呼气停止,再次产生吸气,开始一个新的呼吸周期。 在正常麻醉状态下、实验动物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律,其中上升之为吸气,下降支为呼吸;曲线疏密反映呼吸频率,曲线高度反映呼吸幅度。动物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在肺牵反射和呼吸调整中枢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稳的节律性呼吸。 【实验动物】 家兔 【实验步骤】 1.动物称重,麻醉,固定 2.颈部手术,气管插管,分离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减去胸部的皮毛,在胸廓呼吸肌上连接力换能器,记录家兔呼吸的节律和幅度 4.给予各种刺激,观察呼吸的变化: a)吸入N2 b)吸入CO2 c)50cm胶管(增大无效腔) d)将气管插管上端侧管半夹闭,造成动物不完全窒息5-10min 解除夹闭,待动物呼吸正常后进行后续实验 e)剪断一侧迷走神经 f)剪断双侧迷走神经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试验现象的除试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是重点。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用微机课件展示:一只小白鼠生活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另一只小白鼠生活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钟罩内。教师配合课件,提出问题:(1)这两只小白鼠哪一只

先死去?(2)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原因吗? 学生回答之后,进一步用课件展示小白鼠生活的环境,将b装置用黑布罩起来。教师讲述“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中装置,结果,他发现b装置中的小白鼠不久就死了,而且寿命比a装置中的还短”。这时,请全班同学讨论:这是为什么呢? 从而得出:不仅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引出本节课课题: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 由此导入配以形象画面,提出问题,引出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也从中引入下一阶段的教学。 2、过渡: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 3、讨论: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方案。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课件展示以下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 (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一棵树,一株小草或是植物的某些器官如种子。 (2)选择实验场所:在开放的空间(如教室)做实验,还是在密闭的容器里(如广口瓶)做实验?为什么?

家兔呼吸运动神经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呼吸运动神经的调节 【实验目的】 1.学习测定兔呼吸运动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测定动脉血压的相关技术。 3.学习哺乳类动物的手术操作,掌握气管插管和神经血管分离术 4.探讨血液中PCO2、PO2和[H+]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及机制 5.探讨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及机理 【实验器材】 1.1 动物体重 2.5 kg家兔(rabbit),雌雄不拘。 1.2 器材BL420E+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pressure-gradient transducer) 1.3 药品试剂20%乌来糖(urethane),12%磷酸二氢钠(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5%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N2,CO2。 【实验步骤】 1. 家兔称重,按1 g/kg 体重耳缘静脉20%乌来糖麻醉家兔,家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四肢和头。 2. 颈部手术颈正中切口5~7 cm左右皮肤。用血管钳钝性分离出气管穿线备用,用玻璃分针分离出两侧的迷走神经穿线备用、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3 cm备用。 3.气管插管用手术剪在甲状软骨下1 cm处剪一“⊥”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固定。 4.将气管插管一端连接呼吸换能器。

5观察记录(observations) 1.记录家兔正常的呼吸频率和通气量 2.记录增加气道长度前后家兔呼吸运动的变化 3.按5ml/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12%磷酸二氢钠溶液,注射速度5-6 ml/min,观察家兔呼吸运动的变化。10 min后,颈总动脉采血0.5 ml,作血气分析 4.. 按bm nnnBE×0.5×体重计算出50 g/L碳酸氢钠剂量,按4 ml/min速度静脉注射,观察呼吸变化。10 min后,颈总动脉采血0.5 ml,作血气分析 5. 记录切断一侧、两侧迷走神经前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6. 记录用强度5 V、频率20 Hz、波宽2 ms的连续电脉冲刺激一侧迷走神经中枢端前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 图1.正常呼吸曲线

实验十一 循环系统

实验十一循环系统 【目的和内容】 1.观察心的位置、外形和大体解刨结构,了解心房、心室与出入心的大血管之间的联系。 2.观察全身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分支及属支,比较动脉、静脉的分部规律和结构特点。 3.观察大动脉、中动脉、中静脉的显微结构,联系他们的机能,了解其结构特点。 4.了解淋巴导管收集淋巴的范围。 【材料和用具】 胸腔解剖标本、心解剖标本和模型、猪心解剖标本、羊或牛心解剖标本、人全身的动脉与静脉解剖标本及模型、淋巴导管解剖标本。主动脉横切片(H-E染色体及Weigert弹性纤维染色)、肠系膜血管横切片(H-E染色)。毛细血管电镜照片。 解剖器、解剖盘、显微镜。 【操作】 一、心的位置和外部形态 取胸腔解剖标本及离体心标本观察。心外型似前后略扁的圆锥形,裹与心包,位于胸腔纵隔内,在隔之上,两侧与胸膜腔及肺相邻,后面为食道和胸主动脉。整个心的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身体正中线的右侧。其外形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隔面。心底向左后上方,近心底处有一环行沟,为冠状沟,此沟是心房于心室的表面分界。心尖由左心房的胸肋面和隔面分别有前、后室间沟,从冠状沟走向心尖的右侧,是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二、心的大体解剖结构 若实验室的人心标本不足时,可取新鲜的猪心或羊心做解剖观察。观察心的外部形态结构,分辨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及肺动脉。用解剖刀沿肺动脉、左心房至左心室切开,这样不会坏主动脉中的主动脉瓣。再沿肺动脉干到右心室切开,这样不会切坏右房室瓣。然后便可对照标本观察心腔及瓣膜等结构。 (一)心腔 心有4个腔,两心房之间和两心室之间由房间隔几室间隔分隔。同侧心房与心室间均有房室口相通。 1.右心房壁薄腔大,其前部呈锥形突出,遮于主动脉根部右侧,为右心耳。右心房上部有上腔静脉口,下部有下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在房间隔上

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呼吸运动得调节 一、实验目得 1、学习呼吸运动得记录方法 2、观察血液理化因素改变对家兔呼吸运动得影响 3、了解肺牵张反射在呼吸运动调节中得作用 二、实验对象 家兔 三、实验器材与药品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或压力换能器,气管插管,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橡皮管,2%乳酸溶液,N2气囊,CO2气囊等 四、实验方法 1、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体重),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剪去颈前部兔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5~7cm,分离气管并做气管插管。分离颈部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手术完毕后,用温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手术野。 3、实验装置 (1)将呼吸换能器(或压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得相应通道相连接,橡皮管连接气管插管与呼吸换能器或压力换能器。 (2)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点击“实验模块”,选择“呼吸运动得调节”实验项目。 4、观察 (1)正常呼吸运动记录一段正常呼吸运动曲线作为对照,观察吸气相、呼气相、呼吸幅度与频率。 (2)CO2对呼吸运动得影响将CO2气囊管口与气管插管得通气管用小烧杯罩住,打开气囊呼吸运动得变化。移开气囊与烧杯,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实验。 (3)缺氧对呼吸运动得影响方法同上,将N2气囊打开,使吸入气中含较多得N2,造成缺氧,观察呼吸运动得变化。移开气囊与烧杯,观察呼吸运动得恢复过

程。 (4)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得影响将40cm长得橡皮管连接于气管插管得一个侧管上,观察此时呼吸运动得变化。变化明显后,去掉橡皮管,观察呼吸运动恢复过程。 (5)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调节中得作用先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再剪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又有何变化。 五、实验结果 (1)CO2对呼吸运动得影响 通CO2后,呼吸表现为加深加快 (2)缺氧对呼吸运动得影响 轻度缺氧时,呼吸表现为加深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